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鲁迅 曾任北京大学讲师

佛教宗派的创立

◎从一家独尊到三教鼎立

到了隋唐时期,数百年的分裂动荡格局结束了,国家政治实现了统一。之后又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经济和文化都在盛唐时期达到了繁荣鼎盛。

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广泛的民族大融合,塑造了人们包容开放的心态,再加上高层统治者积极宽容的政策,为学术文化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平台。

在这样的背景下,儒、释、道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在这一时期,儒家恢复了正统的地位,但是“一家独尊”已经让位于“三教鼎立”。在统治者的推动下,《五经正义》问世了,且被作为官方教科书,从而完成了经学史从纷争到统一的过程。

经过长时间的融合、发展,隋唐时期的儒学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天人关系、三教关系、性情修养问题成为人们探讨的主题。

因道教奉老子李耳为教主,李姓又是唐朝的皇家姓氏,所以从唐高祖李渊开始,唐朝皇帝就以教主后代自居,努力支持道教的发展。

唐高宗奉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到了开元时期,唐玄宗又尊老子为大圣祖,还下令将老子的画像颁布天下,提倡大家研习《老子》《庄子》等道家经典。

此外,唐玄宗还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尊文子为通玄真人、列子为冲虚真人等,并派人广泛搜寻道家经典著作。

◎三千性相都具足于一念之中

自隋文帝实现全国统一后,佛教也综合南北体系,形成了划一的特色。隋文帝杨坚是在佛寺出生长大的,因此,他称帝后大力扶植佛教的发展,广建寺庙,还亲自下令保护佛教。

无独有偶,其子隋炀帝也信奉佛教,在扬州巡察的时候,炀帝不仅设了“千僧斋”,还请陈朝高僧智颛大师为其授菩萨戒,自称菩萨戒弟子。

这一时期,智颛大师正式创建了中国最早的佛教宗派,因其宗派创立于浙江天台山,因此称为“天台宗”。

智颛大师,出生于南朝梁武帝时期,姓陈,名智颛,河南许昌人。他出生的第二天,便有两名和尚叩门来访,预言这个还在襁褓中的孩子将来必定要出家。

智颛出身门第很高,他父亲曾在朝做官,因此,智颛从小便目睹朝代变迁给民众带来的苦难,常感叹人生无常。在他18岁的时候,智颛决定跟随慧思大师出家。后来,他在天台山讲经9年,人称“天台大师”。因隋炀帝又赐其号“智者”,因此世人又称其为“智者大师”。

智颛大师融合当时南北佛教的特点,强调“止”“观”并重。止是禅定,禅是不执著一切境界相,定是内不动心;观是般若,般若是智慧,同时他还提出“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等观点。

智颛大师还著有《摩诃止观》一书,是中国佛教第一部关于佛学概论的巨著。

关于智颛大师,还流传着一个传奇的故事。故事发生于隋炀帝时期,隋炀帝的萧妃得了一种怪病,群医束手无策。隋炀帝辗转请来了智颛大师。大师为萧妃做了七日光明忏之后,奇迹发生了:

一只形貌怪异的鸟飞到了斋台的上空,曲折地飞了一会儿后,突然死去。不久之后,鸟儿又神奇地复活了。它振动起翅膀,鸣叫了几声,飞走了。就在这一幕“死而复活”的奇异景象过后不久,萧妃不药而愈。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无从考据,但是这一事件却反映出智颛大师和隋炀帝之间的密切关系。最高统治者的支持,无疑是天台宗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天台宗的教义主要依据《法华经》而来,因而也称法华宗。天台宗的教义以“止观并重”“定慧双修”为最高要求,这也是智颛大师完成南北佛教统一任务的具体表现。智颛大师“一念三千”学说,即三千性相都具足于一念之中,是对其止观理论的进一步发挥。

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

◎万里取经

隋唐时期是佛教大发展的鼎盛时期。

由于南北朝以来新佛经的传入和对教义的不同解释,佛教在唐代逐渐形成了许多宗派。宗派不同于学派,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如规范的宗教制度、独立的寺院经济、传法世系等。可以说,宗派的形成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当时最主要的宗派有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和禅宗,其中以慧能和神秀所倡导的禅宗流行最广,对我国后世佛学的影响也最大。

唐朝的皇帝虽自称是老子的后代,但实际上都实行佛道并行的政策,尤其是在武则天当政时期,佛教备受重视,甚至一度凌驾于道教之上。在这段时间内,佛教信仰深入民间,在建筑、绘画、音乐等方面,建树很大,丰富了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宝库。

唐朝时,还有很多僧人不惜历尽千难万险去印度学习佛经,其中就有大家熟知的玄奘法师。

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玄奘的身世充满了坎坷和磨难——他的父亲经历了“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的喜悦,又遭遇了月黑风高、抛尸江底的惨剧,玄奘刚出世,便被母亲无奈送走。小说中的描写固然带了很多传奇色彩,但历史上记载的玄奘,一生也颇为传奇。

玄奘年幼时因家境困难,曾跟随长捷法师住在净土寺,学习佛经五年。13岁的时候,他便在洛阳正式出家。剃度后的少年玄奘刻苦研习佛经,十几岁时佛学造诣已经非常了得。

当时正值隋末唐初的动荡年代,但为了求得佛学的真谛,玄奘下四川,上长安,辗转求学。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再次到长安学习外国语言和佛学典籍,声誉遍传京师。

在继续学习佛学的同时,玄奘感到各派学说纷繁复杂,没有定论,便决心到天竺取经。他从凉州玉门关出发,经过今天的土耳其、阿富汗等地区,单独行走十万里,历尽千辛万苦抵达天竺。

最初,玄奘在那烂陀寺学习,后来游历天竺各地,并与当地佛学家辩论,名声大震。玄奘在天竺学习了近二十年,最终拒绝了天竺的盛情挽留,回到了长安,并同时带回了657部佛经,受到唐太宗的热情迎接。

大唐西域记

为了保存从天竺带回来的珍贵经文,唐太宗特地在长安城内的慈恩寺西院修筑了五层塔,也就是今天的大雁塔。从此,玄奘和弟子一边忙于宣扬佛法,一边从事梵文经典的翻译工作。在19年的时间里,玄奘和弟子窥基等人共翻译出75部经、论著作。

同时,玄奘还将西行沿途的风土人情、政治、历史、文化等编纂成《大唐西域记》,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研究资料。玄奘大师留给后人的还有“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的玄奘精神,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脊梁”。

此外,玄奘和他的弟子窥基还创立了唐朝初期一个很重要的佛学宗派——法相宗。这个宗派集中分析了世界上各种物质和精神现象,从而认为宇宙间的万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全部根源于“识”,即“万法唯识”。“识”又分为八种,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未那识、阿赖耶识。由于法相宗的很多教义不符合当时的社会人情,而且理论烦琐深奥,不是专业人士很难懂得其中的奥妙,所以在唐朝初期流传了几十年就遭到了冷落,逐渐湮灭不闻。

最重要的是你的心

◎“胡言乱语”得衣钵

慧能,又叫惠能,俗家姓卢,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父亲在唐高祖年间被贬官到岭南地区,家境从此没落。

3岁的时候,慧能的父亲去世,全家搬到了南海,慧能只得靠卖柴养活母亲。有一天,他背着柴到集市上卖,偶然听到有人在读《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段,有所感悟,别人告诉他这是湖北黄梅五祖弘忍大师教人们诵读的佛经。

自此,慧能决心出家学佛,在安顿好母亲之后,便到湖北拜弘忍大师学习佛法。

弘忍大师第一次见到慧能,就问他:“你来自哪里?来这里做什么呢?”

慧能回答:“弟子是从岭南来的,来这里是为了‘作佛’。”

弘忍大师听后说:“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当时中原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如何能作佛?”

慧能回答:“人有南北的区别,佛并没有南北的区别啊!”

听了他的回答,弘忍大师不忍拒绝,就安排慧能去做舂米的苦活。

八个月后,年事已高的弘忍大师命弟子各写一首偈子交给他。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是大师选择衣钵继承人的考试。当时弘忍大师有弟子700人,慧能只是其中一个做苦工的,并没有参加考试的资格。

在众多弟子中,神秀是弘忍大师的首席上座师,半夜三更的时候,他在佛堂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偈子: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首偈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修养自己的身心,以此来抵御内心的邪念和外来的诱惑。

第二天,大家看到这首偈子,都交口称赞,只有弘忍大师没有作任何评价。慧能看了之后,说写这首偈子的人没能领悟到真谛,然后高声念道: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首偈子非常符合禅宗的理念:世上本来就是空的,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都不会留下痕迹的。

弘忍大师看到后,对慧能说:“真是胡言乱语。”大师似乎很难原谅慧能,还在他的头上拍打了三下,但慧能立刻领会了大师的意思,当天夜里三更天的时候来到大师的房间。大师亲自为慧能解说《金刚经》,把世代相传的法衣传给他,封他为禅宗六祖,还吩咐慧能不到必要时刻,不要亮出自己的身份,免得引起麻烦。

之后,慧能回到岭南,度过了15年的隐居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慧能到了广州法性寺。他听到两个小沙弥在争论风和幡谁在动,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

慧能插口说道:“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大家听了,非常佩服,于是慧能受到寺庙住持印宗法师的礼遇。没过多久,慧能又来到宝林寺,并在这里普度佛法三十多年,直至圆寂。

慧能的弟子根据他的佛学思想总结整理出了《六祖坛经》一书,被奉为禅宗的经典。当时,也有人称中国僧侣能够说法而称经者只有他一人。

◎净在修心

慧能禅师见弟子整日打坐,便问:“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

“我参禅啊!”弟子回答。

“参禅与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禅师说。

“可是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安住容易迷失的心,清静地观察一切,终日坐禅吗?”

禅师说:“终日打坐,这不是坐禅而是在折磨自己的身体。”

弟子们听后都感到有些迷茫。

慧能禅师接着说:“禅定,不是整个人像木头、石头一样地死坐着,而是一种身心极度宁静、清明的状态。离开外界一切物相,是禅;内心安宁不散乱,是定。如果执著人间的物相,内心即散乱;如果离开一切物相的诱惑及困扰,心灵就不会散乱了。我们的心灵本来很清净安定,只因为被外界物相迷惑困扰,如同明镜蒙尘,就活得愚昧迷失了。”

弟子躬身问:“那么,怎样才能去除妄念,不被世间迷惑呢?”

慧能说道:“思量人间的善事,心就是天堂;思量人间的邪恶,心就化为地狱。心生毒害,人就沦为畜生;心生慈悲,处处就是菩萨。心生智慧,无处不是乐土;心生愚痴,处处都是苦海。”

禅师的话唤醒了弟子们,他们终于醒悟。

◎见性成佛

佛教的宗派很多,在中国独立发展的却只有三派:禅宗、天台宗、法相宗。

“禅”是梵语音译“禅那”的缩写,意思是静虑。静坐沉思,被称为“坐禅”或“禅定”,是佛教修养的重要方式之一。禅宗、宗门禅宗,又称宗门,创始人是菩提达摩,在六祖慧能时期,禅宗进入传播的高峰,到唐朝中后期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宗派。

禅宗的中心思想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意思是通过日常的实践,感悟到真正的智慧,从而达到自觉、自由、自知的境界。

五祖弘忍在传承衣钵时,慧能和神秀所作的偈子成为禅宗最大的一宗公案。正因为这段公案,禅宗产生了两位颇有传奇色彩的禅师——慧能禅师和神秀禅师,也使得禅宗分为南、北二宗。

神秀,北宗禅的创始人,早年当过道士,50岁时遇到五祖弘忍大师,遂剃度出家,受到五祖禅师的特别器重,被称为“悬解圆照第一”“神秀上座”。

五祖弘忍禅师圆寂后,神秀到了湖北江陵当阳山玉泉寺,宣扬佛法,声名远播,还得到当朝女皇武则天的敬重和支持。神秀禅师继承了弘忍大师以心为宗的传统,认为“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反对“将心外求”。

慧能创建的南宗禅,兴起的时间比较晚,但是影响力却远远超过了其他几派。

南宗派和北宗派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参悟佛理的方式不同,南宗禅主张顿悟,北宗禅主张渐悟。

渐悟,主张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对佛理的学习而领悟,如静坐参禅。顿悟,主张佛在心内,只要净心、自悟,就不必苦修,便可以顿悟成佛。顿悟具有醍醐灌顶的效果,能够让人豁然开朗。顿悟和渐悟的主张,集中反映在神秀和慧能两位禅师的那两首偈子。

慧能的这种“见性成佛”简单速成的方法,对于那些陷于现实苦难中看不到未来的普通民众,有着极强的吸引力。慧能禅师之后,南宗禅发展为洪州、石头二宗,后又衍生为五宗七派,几乎取代了佛教的其他宗派,得到广泛流传。

压不垮铮铮铁骨

韩愈谏迎佛骨

在中唐的历史上,韩愈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既有文人的铮铮风骨,又有武将的智勇谋略——佞佛成风,劳民伤财,他敢犯言直谏;匪盗横行,民生多艰,他敢深入虎穴。

韩愈,字退之,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的美誉。

韩愈生活在“安史之乱”之后,一生经历了代、德、顺、宪、穆宗五位皇帝的执政期。这个时期的唐朝已基本处于藩镇割据的状态,朝廷宦官专权、党争不断,政治比较腐败。

皇帝要迎佛骨入大内,韩愈奋不顾身,上表力谏,作《谏迎佛骨表》。文中措辞严厉,直言无隐,惹恼了皇帝。于是在这次儒佛的交锋中,韩愈最终沦为失败者,被贬到潮州做刺史。

潮州有一条江,江里有很多吃人的鳄鱼,成为当地一害,许多过江的人都被它们吃了。一天,又有一个百姓遇害了。韩愈忧心忡忡:鳄鱼不除,必定后患无穷。于是韩愈下令准备祭品,决定亲自去江边设坛祭鳄。

韩愈摆好祭品后,对着江水大声喊道:“鳄鱼!鳄鱼!韩某来这里做官,为的是能造福一方百姓。你们却在这里兴风作浪,现在限你们在三天之内,带同族类出海,时间可以宽限到五天,甚至七天。如果七天还不走,绝对严处。”

从此,潮州再也没有发生过鳄鱼吃人的事情了。人们把韩愈祭鳄鱼的地方称为“韩埔”,渡口称为“韩渡”,这条大江则被称为“韩江”,而江对面的山被称为“韩山”。

作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能官,韩愈在民间流传的为民的故事还有很多,在潮州,就还有“韩文公过马牵山”“叩齿庵”等传说。

唐朝前期的几位皇帝都不太重视儒家思想的发展,这便从思想上动摇了唐王朝的统治。韩愈从维护国家统一出发,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在思想上大力倡导儒学,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

韩愈所倡儒家思想的一个中心词是“道统”,即儒家传道的脉络和系统。他明确提出儒家有一个贯穿始终又不同于佛家和老子的“道”。“道”,也就是儒家思想核心的“仁义道德”。

千百年来,儒家“仁义道德”的传承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尧传给舜,舜传给禹,禹传给汤,汤传给周文王和周武王,他们传给孔子,孔子传给孟子,孟子死后,没有人能将思想传承下来。

韩愈首次明确了儒家具体的传授谱系,起到了“正名分、反僭乱、明纪纲”的作用,对于维护中央集权的安定和统一有重大意义。同时,他还看到了佛教盛行给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的一面,于是他提倡用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来对抗佛道。而这一时期,提出“反佛”的观点,正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韩愈的思想价值还体现在教育方面,他提出了如强调英才教育、尊师重道、因材施教等主张,都非常有新意,对今后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社会价值。

◎师说(节选)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1]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4]也。

嗟乎!师道[5]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6]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7]。是故圣益圣,愚益愚[8]。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9]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10],小学而大遗[11],吾未见其明也。巫医[12]乐师百工[13]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14],官盛则近谀[15]。”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16]、苌弘、师襄[17]、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18],如是而已。

【注释】

[1]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

[2]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师。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出生的时间是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

[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知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5]师道:从师学习的风尚。

[6]出人:超出(普通)人。

[7]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8]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

[9]句读(dòu):也叫句逗。古文中没有标点符号,语气已经完的叫“句”,语气未完的叫“读”,句号为圈,逗号为点。

[10]或师焉,或不(fǒu)焉:有的请教老师,有的却不问老师。

[11]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惑之不解)却放弃了。

[12]巫医:古代用祝祷、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药物医治疾病为业的人,连称为巫医。

[13]百工:泛指手工业者。

[14]位卑则足羞:(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耻辱。

[15]谀:阿谀,奉承。

[16]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一带)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关于少昊时代职官制度典籍历史等情况。

[17]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师,乐师。

[18]术业有专攻:学问和技艺上(各)自有(各的)专门研究。攻:学习、研究。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柳宗元统合儒释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字子厚,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他的文学成就很高,在文章方面,他与韩愈并称为“韩柳”;在诗歌方面,他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柳宗元出生于文化气息浓厚家庭,他的父亲柳镇信奉传统儒学,具备积极用世的态度和刚正不阿的品德;他的母亲则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同时也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父母双亲在言传身教和学识方面,给予柳宗元儒学和佛学的双重影响。

柳宗元出生的时候,“安史之乱”刚刚平定二十年,太平盛世不再,政治腐败、藩镇割据等社会矛盾逐渐显露出来。但柳宗元并没有受大形势的影响,年少得志的他,20岁中进士,几年后便步入官场,开始参与政治。

经过十多年的历练,柳宗元对政治黑暗和社会现实的认识更加深刻,萌发了革新的想法。顺宗即位后,开始任用他和王叔文、王伾等大臣进行改革,史称“永贞革新”。

可惜,改革进行不到半年,就失败了。柳宗元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贬到湖南永州任司马,时间长达十年。这一件事成为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被贬期间,柳宗元并没有消极颓废,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到了著书立说方面,对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议题,他都进行了研究。他给后人留下的最大一笔思想财富就是:统合儒释。

儒、释、道三家,在魏晋时期已形成了鼎立格局,到了唐代,三家合流已是大势所趋,但还没有找到正确的途径。柳宗元“统合儒释”的主张,为当时学说繁杂的局面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为以后的儒、释、道三教合流奠定了基础。

他用儒家经典解释佛教,表明了儒家和佛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都可以不断丰富、相互融合,也只有这样双方才能都获得发展。

作为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唐代是儒家思想进一步被尊为正统的时代,也是佛教盛行的时代,但柳宗元并没有受到所谓主流思想的束缚,而是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去思想问题。这种博采众长的哲学思维方式,远远超出了同时代的其他学者。

◎小石潭记(节选)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2],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3]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4]不动,俶尔[5]远逝,往来翕忽[6],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7]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注释】

[1]坻(chí):水中的高地。嵁:不平的山岩。

[2]蒙络摇缀:(茎蔓)覆盖缠绕,摇曳生姿。

[3]可:大约。

[4]佁然:呆呆的样子。

[5]俶尔:忽然。

[6]翕忽:迅速的样子。

[7]悄怆: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