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一个收割期收获了所有西洋学术的果实,无论在哲学方面,心理学方面,科学方面,工艺学方面,经济学方面和其他一切包括于现代精密法则的文化者。

——林语堂 国学大师,曾任北京大学教授

 

整个宇宙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天、地、山、水,各种生物,形形色色慢慢展开,最后才有人类,有我。人之有生,正如万物一样是自然而生的。

——梁漱溟 曾任北京大学印度哲学讲席,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

爱智慧的源头

早在希腊文明兴起之前,人类文明已经在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发展了几千年,并向四面八方传播。但是,这种文明始终缺少一种因素,并最终由希腊人将其补上。希腊人对纯粹知识的探索和成就都非常伟大,现代的数学、科学与哲学都起源于希腊;他们编写内容翔实的历史书,思考生活和世界,不受前人思想的牵绊。

哲学,虽然并不完全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是从希腊开始的,但希腊人的哲学成就的确无与伦比。希腊人把哲学称为“爱智慧之学”,赋予它循理论智、探究天地社会人间万象演变因由的任务。

希腊早期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哲学流派,当属爱奥尼亚地区的米利都学派。

城市米利都,是富饶的港口和商业中心,公元前494年,米利都被波斯攻陷,丧失了它在爱奥尼亚的文化中心地位。但米利都的哲学家们,却揭开了希腊哲学以至整个西方哲学史的序幕。

米利都学派大约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是前苏格拉底哲学的一个学派,被誉为是西方哲学的开创者,他们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开创了理性思维,他们总是试图用观测到的事实而不是用古代的希腊神话来解释世界。他们的思想观点排除了当时神造世界万物的迷信,激起了人们探索世界本原的强烈兴趣。

智者的顿悟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从亚里士多德时期开始被尊为西方哲学的始祖,是希腊七贤之一,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有记载有名字留下来的思想家,尽管他身上科学家的气息要比哲学家的气息浓厚。

泰勒斯还是公认的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因为他第一次提出了“实际的本原是什么”这一哲学命题。他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水是世界的本原。

泰勒斯出生于小亚细亚的米利都。那里经济繁荣,但是因为有很多奴隶,使得穷人与富人之间矛盾激烈。不过,这种情况在当时的希腊非常普遍。

他非常崇尚水,甚至认为大陆是漂浮于水之上的。他还认为磁石能吸引铁是因为磁石内部有灵魂,并由此推断万物内部皆有神。虽然这些观点有些粗糙,但是对以后的哲学思想启发意义重大。

关于泰勒斯的传说有很多,其中几个很有趣。

当时的人们看到泰勒斯不好好赚钱,经常去探索些没用的事情,而且只要一有点钱就去旅行花掉了,所以都说学哲学没有用。有一年,泰勒斯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通过观察天象,预测第二年橄榄会大丰收,便用自己的全部积蓄租下了全村的榨橄榄油机器。等到第二年,橄榄果然丰收,人们纷纷来向他租借榨油的机器,他因此大赚了一笔。由此证明了哲学家并非人们说的那样一无是处。

有智慧的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泰勒斯便是如此,他更乐于追求值得追求的东西。“赚钱?如果我想赚的话,我随时可以比别人赚得多,只不过我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一天晚上,泰勒斯走在旷野之间,抬头看着星空,满天星斗,璀璨耀眼。他预言道:第二天会下雨。

正在他预言会下雨的时候,脚下有一个坑,他没有注意到,结果直接掉进那个坑里,差点摔了个半死。别人把他救起来,他说:“谢谢你把我救起来,你知道吗?明天会下雨啊!”

于是,人们开始争相笑话他:原来是个只知天上事,不知脚下发生什么的哲学家啊……

但是两千年以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个民族只有有那些关注天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如果一个民族只是关心眼下脚下的事情,这个民族是没有未来的。

所以,泰勒斯的伟大不在于他取得的成就,而在于勇于探索的精神。

和谐就是一切

无论是解说外在物质世界,还是描写内在精神世界,都不能没有数学!

最早悟出万事万物背后都有数的法则在起作用的,是生活在两千五百年前的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生于爱琴海东部的萨莫斯岛,自幼聪明好学,曾在名师门下学习几何学、自然科学和哲学。他认为“万物皆数”“数是万物的本质”,是“存在由之构成的原则”,而整个宇宙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的体系。在这个意义上,他把数理解为自然物体的形式和形象,是一切事物的总根源。

因为有了数,几何学才有了点,有了点才有线、面和立体,有了立体才有了火、气、水、土这四种元素,从而构成万物,所以数在物之先。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规律都是由数决定的,都必须服从“数的和谐”,即服从数的关系。

毕达哥拉斯从五个苹果、五个手指等事物中抽象出了“五”这个数。这在今天看来很平常的事,但在当时的哲学和实用数学界,却算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实用数学方面,它使得算术成为可能。在哲学方面,这个发现促使人们相信数是构成实物世界的基础。

毕达哥拉斯曾旅居埃及,后来又到各地漫游,很可能还去过印度。在他的游历生活中,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了解了许多神秘的宗教仪式,还熟悉了它们与数的知识及几何规则之间的联系。

有一次,毕达哥拉斯应邀参加一位政要的餐会。这位主人豪华如宫殿般的餐厅铺着一层正方形美丽的大理石地砖。由于大餐迟迟不上桌,饥肠辘辘的贵宾颇有怨言。而这位善于观察和理解的哲学家却在凝视脚下这些排列规则、美丽的方形地砖。

当然,毕达哥拉斯不只是欣赏地砖的美丽,而是想到它们和“数”之间的关系。于是他拿了画笔,蹲在地板上,选了一块地砖,以它的对角线为边画一个正方形,他发现这个正方形面积恰好等于两块地砖的面积和。他很好奇,于是再以两块瓷砖拼成的矩形的对角线为边画另一个正方形,他发现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五块地砖的面积,也就是以两股为边作正方形面积之和。

至此毕达哥拉斯作了大胆的假设:任何直角三角形,其斜边的平方恰好等于另两边平方之和。这就是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在中国被称为“勾股定理”,被记载在《周髀算经》里。总之,那一顿饭,这位古希腊哲学大师的视线一直没有离开过地面。

旅行结束后,毕达哥拉斯返回家乡萨莫斯岛。由于政治的原因,他后来迁往位于南意大利的希腊港口克罗顿居住。在这里,他创办了一个集政治、学术、宗教三位于一体的组织——毕达哥拉斯学派,亦称“南意大利学派”这个学派的成员大多是数学家、天文学家和音乐家。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探讨美的本质的学派。他们认为,对几何形式和数字关系的沉思能达到精神上的解脱,而音乐却是净化灵魂从而达到解脱的手段。不可否认的是,毕达哥拉斯是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不仅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是由他开创的,他还将数学与自己思想中的神秘部分结合在一起,这也导致后来数学与哲学一直存在一种奇特的关系。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辩证法的奠基人

赫拉克利特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哲学家。他出生在伊奥尼亚地区的王族家庭里。他本来应该继承王位的,却让给了他的兄弟,自己跑到女神阿尔迪美斯庙附近隐居起来。

波斯国王大流士曾经写信邀请他去波斯宫廷教导希腊文化,赫拉克利特傲慢地拒绝了。他说:“因为我有一种对显赫的恐惧,我不能到波斯去,我满足于我的心灵既有的渺小的东西。”

有人问他为什么保持沉默,他回答说:“为什么?好让你们去唠叨啊!”

虽然这些逸事不完全可信,但这足以表明希腊哲学家已经开始脱离公共事务,只是赫拉克利特还没有完全脱离政治而已。

当爱非斯城邦放逐了他的朋友赫尔谟多罗时,他气呼呼地说:“爱非斯的每个成年人最好都将自己吊死,把城邦留给尚葆其天真的少年。”为此,他号召人民站出来,一起保卫法律,铲除暴虐。

据说,他在隐居时以草根和植物度日,后来得了水肿病。他到城里找医生,用哑谜的方式询问医生能否使阴雨天变得干燥起来。医生不懂他的意思,他便跑到牛圈里,想用牛粪的热力把身体里的水吸出,结果无济于事……

赫拉克利特的学说偏重神秘主义,但是又不同于一般的神秘主义。他认为万物的本原都是火,世界万物是由火产生的,消亡时又都要复归于火。他说:“这个万物同一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

他还认为,人的灵魂是由水和火两部分组成的,火代表高尚,水代表低贱,因此灵魂应该是干燥的。醉酒令人快乐,但也会导致灵魂变湿,如果变成水就代表这个灵魂死掉了。

赫拉克利特的这些理论与尼采类似,都透露着一股高傲。可以看出他认为人应该自己掌握命运,并反对纵欲享乐。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赫拉克利特很有影响的一句名言,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河里的水是不断流动的,这次踏进河里,水流走了,下次踏进河里时,又流来新的水。河水川流不息,所以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种“万物皆动”“万物皆流”的思想,使赫拉克利特成为当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流动派”的卓越代表。他认为,事物都是相互转化的:冷可以变热,热可以变冷,湿会变干,干会变湿……对于赫拉克利特的这种观点,恩格斯曾总结说:“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又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

虽然赫拉克利特的这些辩证法思想还带着朴素的直观性,但在当时却是非常深刻的,为人类认识的发展,为希腊以至整个西方的哲学和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和深远的前途。列宁称赞他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论自然(节选)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如果说幸福仅在于感官的快乐,那么,牛吃到饲草时是最幸福的。

驴子会选择饲草,而舍弃黄金。

很多人不反省自己所遇见的事,即使因此受到教训也还是没有认真地思考,他们自己却总认为自己了解了。

人们离世之后的遭遇,既不是人们所期待的,也不是人们所想象的。

渊博的知识并不能让人变得智慧。否则,它早已使赫西奥德、毕达哥拉斯以及色诺芬尼和赫卡泰变得有智慧了。

智慧只在于一件事,那就是认识那驾驭万物的思想。

灵魂的边界你是找不出来的,即使你走遍每一条大道也找不到,它的根源隐藏得特别深。

我们有没有走过同一条河流。

时间是一个玩色子的儿童,他掌握着一切。

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好。

海水是最清洁的,又是最不清洁的:对于鱼,它是能饮用的和有益的;对于人,它是不能饮用的和有害的。

万物不变都是一

◎感觉不过是幻觉

巴门尼德,生在爱利亚一个被尊敬的富裕家族里,不过关于他生平的记载却很少。亚里士多德也只是将他的一些经历作为传说:巴门尼德曾做过色诺芬尼的学生,在爱利亚学派中是一个出色的人物。

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是巴门尼德思想传播的黄金时期。柏拉图的记载中说,苏格拉底年轻的时候曾经拜访过巴门尼德,受益匪浅。

巴门尼德认为“一”是无限的,不可分的,而且感官是骗人的,他还把大量的可感觉的事物都斥之为单纯的幻觉。他相信,唯一真实的存在就是“一”。这与赫拉克利特认为的“一生万物,一是对立统一”的观点是不同的。举例来说,赫拉克利特认为“冷”的对立面是“热”;而巴门尼德显然认为“冷”仅仅意味着“不热”,“黑暗”仅仅意味着“不光明”,没什么对立之说。

他所想象的“一”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上帝。巴门尼德似乎把它认为是物质的,而且是占有空间的,因为他说它是球形,但它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它的全体是无所不在的。

在通过思想与语言进行哲学推断的哲学家中,巴门尼德是最早的一位。从他流传下来的言论来看,他认为人的思想和言语都有一个载体,如果在这一时间和另外一时间想到或者谈到同一样东西,那就说明这件东西在这段时间内没有变化,如有变化的话,就说明这不是同一样东西。他还有这样一个推论:如果你用语言提到某事物,这种事物就一定存在,而且不仅在过去存在,现在也存在,永远都存在。

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显然是有漏洞的。比如说人们常提到的麒麟,它只是人们虚幻、杜撰出来的,原本不是真实存在的,怎么能说人们用语言描绘出来了,这个事物就一定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呢?

有人说是巴门尼德创造了逻辑,实际上他从语言和思想中提取的,只是一种遵循逻辑的形而上学。人们现在回想起某件事物,回想是现在发生的,而回想的对象则不是现在存在的。回想是在大脑中对过去的事物进行重读,而过去的事物依旧在过去,并没有随着回想而来到现在。因此,他提出要避免产生这种错误的唯一办法,就是比这种错误的逻辑走得远一点,看得也远一点。

◎巴门尼德著作(残篇)

我乘坐着的驷马高车载着我向前进,随我高兴,极力驰骋。

后来它们把我带上举世闻名的女神大道,这条大道指引着求知人走遍所有的城镇。拉车的马儿十分聪明,欢快地载着我前行,少女们为我指点出途径。

那火热的车轴被磨得滚烫,在车轮的毂臼中发出笛啸似的声音,因为它的两端被旋转的车轮带着,飞速地翻腾。

这时,太阳的女儿们迅速走过,离开了黑夜的宅所,掠过头上的纱巾,把马车赶向光明。

少女走过的地方,矗立着一座大门,把白天和黑夜的道路划分,上边有门楣,下边有石头的门槛;这天门上巨大的双扉闭得紧紧,保管启门之钥的是狄凯,那专司报应的女神。

少女们用恭维的辞令央告这位尊神,机灵地劝她同意把插牢的门闩拿开。

于是这大门就像打呵欠似的打开了,两根嵌着钉子的黄铜门轴在一根接着一根转动。少女们驱着马匹驾着车辆笔直地走进门来,女神亲切地将我接待,握着我的右手,对我说了这番话:

啊,青年人,你在不朽的向导和马儿的陪同下,来到我的门庭,十分欢迎!把你领上这条大道的不是恶煞(因为这条大道离去人间的小径的确很遥远),而是公平正义之神。

你应当学习一切事情,从那坚贞之心的感人真理,到毫不包含真理的凡夫俗子的意见。

尽管意见不尽相同,但你还是要加以甄别,因为只有通过彻底的全面钻研,才能对假象作出判断。

不过,你要使你的那些真知灼见远离凡夫俗子的意见,不要让那些习惯用经验的力量把你逼上这条路。不要仅仅以茫然的眼睛、嘈杂的耳朵或舌头为准绳,而要用你的理智来解决纷争的辩论。

你面前只剩下一条道路,可以放胆遵循。

真理之路。

让生活快乐起来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是原子论的创始人,他出生在希腊东北方的工业城市阿布德拉的一个富商之家。

阿布德拉是一个繁华的城市,经济发达,文化丰富,因此德谟克里特从小就见多识广。小时候,他做过波斯术士和星象家的学生,接受了神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知识,对东方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学习和研究的时候非常专心,经常把自己关在花园里的一间小屋中,一次,父亲从小屋里牵走了一头牛,他都没有察觉。

德谟克里特的想象力很丰富,并且刻意在这方面培养自己。有时,他会到荒凉的地方去,或者一个人待在墓地里,来激发自己的想象。

德谟克里特成人后,来到雅典学习哲学,后来又到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地游历,前后长达十几年。他在埃及居住了五年,向那里的数学家学了三年几何。他还曾在尼罗河的上游逗留,研究过那里的灌溉系统。在巴比伦,他向僧侣学习如何观察星辰,推算日食发生的时间。回到故乡阿布德拉后,他担任过该城的执政官。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他始终没有放弃追求哲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并且在艺术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

经常性的外出旅行,让德谟克里特花费了父亲留给他的绝大部分财产。而他又整天忙于写作“荒诞”的文章,在花园里解剖动物的尸体,以至家族中有人认为他发了疯,有些人甚至企图占有他的财产。他们控告他浪费祖产、对家族中的事不加理会,把好好的园子变成了杂草丛生的荒地。

根据该城的法律,犯了这种罪的人,要被剥夺一切权利并被驱逐出城外。但是,聪明且能言善辩的德谟克里特在法庭上据理力争:

“在我的同辈人当中,我漫游了地球的绝大部分,我也探索了最遥远的地方;在我的同辈人当中,我看见了最多的土地和国家,我也听见了更多有学问的人的演讲;在我的同辈人当中,勾画几何图形并加以证明,没有人能超得过我,就是为埃及丈量土地的人也未必能超得过我……”

德谟克里特的学识和他的雄辩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征服了阿布德拉。法庭当即判他无罪,与此同时,阿布德拉还把他当成城市的伟人,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就给他建立了铜像。

在哲学方面,德谟克里特认为原子本身之间没有什么性质的不同,人们感觉所感知的各种事物的颜色、味道都是习惯,是人们主观的想法。因此,他把感性认识称做“暧昧的认识”,把理性认识称为“真理的认识”。

此外,他还特别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他主张道德可教,认为道德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造成人的第二本性,而教育方法应该以鼓励和说服为主。他也很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强调要与自己的思想作斗争,每天都有新思想。

之后的很多哲学家都受到了德谟克里特学说的影响。哲学家们总是想要了解这个世界,并乐观地认为这并不难,是这种乐观让他们大胆地去假设、论证。他们的态度使得他们充满朝气,并敢于冒险,对自己好奇的一切东西都勇往直前。

心是事物唯一的因

虽然不能与之前的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以及巴门尼德相比,但是阿那克萨哥拉在历史上也相当重要,是他把哲学带到了希腊。

他于公元前500年左右,出生在爱奥尼亚的克拉佐美尼,之后被请到了雅典,在那里生活了30年。据柏拉图的记载,阿那克萨哥拉是一位科学家,同时还有很高的演讲水平。

当时的雅典人是对他抱有偏见的,拒绝阿那克萨哥拉的文化入侵。曾有人想推翻他,开始陷害他的朋友。再加上当时的立法是允许检举违反宗教的行为的,于是阿那克萨哥拉遭到雅典人的检举,最后不得不离开雅典。人们检举他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因为他曾说过一句话——太阳是块发热的石头,月亮是土。

回到家乡的阿那克萨哥拉,创办了一个学院。按照他的遗嘱将每年自己死去的那一天定为学校假日。

阿那克萨哥拉认为,每一件事物都是由更小的事物组成的,表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它包含其他事物最多时的状态。他反对虚空论,认为至少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他认为生命的一切都是由心支配的。除了心之外,其他事物都是由其他更小的事物组成,只有心是最纯粹的。其他事物中可以包含心,但是心只包含自己。他还认为心有无穷的力量,能支配一切生命,包括自己。

心不但支配生命,还操纵一切。它策动了万物的运动,并最终将轻浮的事物展现在表面,而将沉重的事物藏在心底。在善良方面,人的心与动物的心是一样的。人类最大的优势在于长了一双灵巧的手,得以将心中的智慧展现。

亚里士多德认为,心只是事物的一种因,但并不是唯一的。阿那克萨哥拉则偏执地认为它是唯一的,于是很多解释也就显得牵强。

阿那克萨哥拉的学说没有受到宗教元素的影响,充满了科学和理智。他本人是一个无神论者,不相信有天意。这一点上,他不像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影响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又影响了柏拉图,把大量的宗教元素掺入到希腊哲学中。

尽管阿那克萨哥拉不是水平最高的哲学家,但就将哲学带到雅典这一点来说,他还是十分伟大的。

精神上的助产士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个很复杂的人物。

他出生于雅典,一生中都在辩论,还教授青年知识,但这一切并不是为了钱。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苏格拉底具有朴实的语言和平凡的容貌,矮小的身体和神圣的思想,并且总是衣衫褴褛,赤着脚走路。他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平时很少喝酒,但是酒量奇大,而且从来没有喝醉过。

早年,他继承了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才开始研究哲学。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

他在雅典大街上向人们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柏拉图在《申辩篇》里面塑造了这样一个苏格拉底:自信、洒脱、崇尚理智。从他对死亡的看法来看,他相信灵魂不死,并坚信在另一个世界中会有更好的生活。

作为公民,苏格拉底曾三次参军作战,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告,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自杀而死,时间是公元前399年。

在西方文化史上,苏格拉底一直被看做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与耶稣、孔子和释迦牟尼一同被尊为人类的导师。在当时,他也已经被认为是最有智慧的人。他用灵魂控制着自己的肉体,抵制着欲望,就是爱情也是“柏拉图式”的。

苏格拉底的妻子脾气非常暴躁,有人问他为何要娶这样的女人为妻。他笑道:“如果你能驯服一匹烈马,那么其他马又有何难呢?我能忍受这样凶的人,那天下人还有谁不能做我的朋友呢?”

他的这句回答,实际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学问和智慧:即使是一个很坏的人,他也能成就别人的修养。这与基督教认为品德与知识没有关系,无知的人也可以心灵纯洁的观点是对立的,这一区别一直延续至今。

苏格拉底还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那些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没必要实行抽签选举式的民主。他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人,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

比方,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

苏格拉底没有著作流传于世,他的行为和学说,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尼著作中的记载流传下来,但是内容却大相径庭。所以,关于他的生平和学说,从古代以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记载和说法,一直是学术界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

不懂哲学的人只能看到影子

◎乌托邦的世界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他的母亲是雅典立法者梭伦的后裔。他原姓阿里斯托克勒,因自幼身体强壮,胸宽肩阔,取了“柏拉图”一名,在希腊语中,“柏拉图”就是“宽阔”的意思。

柏拉图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起初,他打算继承家族传统而从政,但后来情况发生变化:在与斯巴达的战争中,雅典民主制失利,随即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对现存的政体完全失望,于是开始周游意大利、西西里岛、埃及、昔勒尼等地以寻求知识,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

在40岁时,他结束旅行返回了雅典,并在雅典城外西北郊的圣城阿卡德谟创立了一所学园——阿卡德谟学园。据说,柏拉图特别重视数学,在学园门口立了块碑:“不懂几何者不准入内”。学园因此培养出了许多知识分子,其中最杰出的是亚里士多德。

作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柏拉图的哲学体系博大精深,主要学说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部分:一是乌托邦,最早的乌托邦出现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二是理念论,用来解决各种问题的;三是灵魂不死论;四是宇宙起源论;五是他的知识观。

由此可以看出,柏拉图是从巴门尼德的学说中,汲取了永恒和万物不变的思想,后来又从赫拉克利特那里学到了世间没有什么是不变的观点。他将这两种思想合在一起,得出了自己的结论:知识来自理智,而非感官。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

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

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

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人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大自然比起鲜明的理性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

但是另一方面,柏拉图把太阳比作正义和真理,强调人们所看到的阳光只是太阳的“形式”,而不是实质;正如真正的哲学道理、正义一样,是只可见其外在表现,而其实质是描述不出来的。

才思敏捷、研究广泛的柏拉图,在阿卡德谟学园执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颇丰,有《理想国》《苏格拉底的申辩》《巴门尼德》《智者》等对话体著作留于世。

◎最“好”的政治制度

《理想国》是柏拉图最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这篇对话由三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中他提到一个理想国,也就是最早的乌托邦;第二部分讨论哲学家的定义,因为他认为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第三部分中主要讨论各种体制的利弊。这里他先假设出有这么一个美好的国家,然后再去讨论它身上哪些美属于正义。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绘了乌托邦的大致轮廓。

他认为这个理想国中应该有三种人:普通公民、士兵、卫国者。卫国者的人数要比另外两种少得多,但是只有他们有政治权力。其他两种人中特别优秀的孩子可以得到提拔,卫国者中非常差的人可以被降级。

柏拉图主要讨论了卫国者这一阶级,他从教育、经济、宗教等各个方面考虑了如何才能使卫国者更好地为国家服务。无论哪个方面,他都提出了许多建议。

第一个方面便是教育。柏拉图认为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的品质,既要勇敢,又要有礼。青年们被允许接触的音乐和书籍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就连给孩子讲故事也只能讲官方规定的故事。

在经济方面,柏拉图主张实行共产主义,每一名卫国者只有一处小房子和简单的食物,没有其余个人财产。人们之间没有贫富之分。这一切都是为了理想国中的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个阶级。甚至,柏拉图认为朋友之间也要实现共产主义,包括妻子、孩子。他认为男女是平等的,女孩也应该接受同样的教育,并且同样能成为优秀的卫国者,也同样可能成为优秀的战士。

神学方面,理想国中政府制造出来的神话都是为了蒙骗公民。柏拉图说过,撒谎是政府的特权。比如他们用抽签的迷信方式安排婚姻,欺骗公民。柏拉图希望有一些神话能蒙蔽欺骗所有人,包括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这些思想后来影响到了哲学,出现了万物不变和无物不变的争论。这便是柏拉图笔下正义的根源。可见,这样的国家是僵硬的,没有生气的,它会在城邦之战中取得胜利,但不会在科学和艺术上取得成就。

在理想国里,柏拉图寄托着创造者的理想。什么是“理想”呢?它不同于对吃喝方面的欲望,并且与个人以及现状没有关系。可以说,理想就是理论上的、与现状没有关系的一种愿望,而且这种愿望不是个人的,而是希望大家共有的。比如人人有饭吃,人人待人友善,等等。

每个人的想法都是存在差异的,存在差异就会产生矛盾。解决这种矛盾,轻则由个人根据感情决定;严重的则发动战争解决。科学的事情可以用事实说话,但是伦理上的事情则不可能,只能化身为最原始的争论。

柏拉图认为自己能证明国家是好的,但是有一些民主主义者认为国家是坏的,还有一些人认为,你觉得它是好的它就是好的,你觉得它是坏的它就是坏的。但是在当时,大家都相信柏拉图的观点。人们常常习惯于用统一的标准来代替真理,可惜这是错误的。

对于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认为很糟糕。他反对柏拉图将家庭取消、大家一起过集体主义生活的主张。柏拉图觉得让孩子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父母,便会像对待父母那样对待任何人,反之父母也一样。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共同的爱便是共同的忽视,对每一个人都好,其实便是对每一个人都不好。

柏拉图的理想国并不是今天人们普遍认为的只是一个幻想,它的许多规章制度是经过斯巴达验证过的。当时殖民地非常自由,柏拉图及其追随者要是想去西班牙沿海地区建立起一个理想国是完全可行的,可惜他并没有这样做,这也导致这种政治实验最终变得彻底不可能了。

◎理想国(节选)

苏:那么请你想象一下,就像我所说的,有两个王,一个统治着可认知的世界,另一个统治着可看见的世界——我不说是“天界”,免得你以为我是在随意使用术语——你是一定懂得这两样的:可看见的世界和可认知的世界。

格:是的,我懂。

苏:那么,就请你用一条线来表示它们吧:把这条线分成两个不相等的部分,然后把这两个部分的每一个部分,按照相同的比例再分成两个部分。如果第一次分好的两个部分中,一个部分等同于可见世界,另一个部分等同于可知世界;然后再对比第二次分好的部分,用来表示清楚和不清楚的程度,你就会发现,可看见世界区间内的第一部分可以代表影像,即我首先指的阴影,其次是在水里或是平滑固体上所反射出来的影子或其他相似的东西,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格:我明白的。

苏:再来说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是它的影像,它是第一部分的实物,它就是我们周围的动物以及一切自然物和全部人造物。

格:好,就这样吧。

苏:你是否认可,可看见的世界的这两个部分的比例是表示真实性和不真实性程度的比例,而影像与实物之间的比例正如意见世界和知识世界的比例呢?

格:是的,我认可。

苏:那么,请你再进一步研究一下可知世界的划分方法吧。

格:那是怎样划分的呢?

苏:是这样划分的:这个世界可以划分成两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里面,灵魂把可看见世界中的那些自身具有影像的实物作为影像;研究仅仅是由假设出发,而不是由假设上升到原理,是由假设下降到结论。在第二部分里,灵魂则相反,是从假设上升到高于假设的原理;不再像前一部分那样使用影像,而仅用理念,完完全全用理念来研究。

格:我不太明白。

苏:这样的话,我们再换个方式试一试,让我先作一些序文式的解释,这样你就会明白了。你应该知道,研究几何、算术以及这类相关学问的人,首先要假设偶数与奇数、各种图形、三种角和其他诸如此类的东西。他们把这些都看做已知的,看成绝对的假设,他们关于这些东西的假设,是不需要对任何人作任何说明的,这些东西是自己或他人都明白的。他们就是从这些假设出发,通过首尾呼应的推理达到最终他们所要的结论。

格:是的,这我明白。

苏:你也应该明白,虽然他们使用各种可看见的图形,研究它们,但是在他们的思考空间里并不是这些图形,而是这些图形所比拟出来的东西。他们所讨论研究的并不是他们画出来的某个特别的正方形或某个特别的对角线,而是正方形本身、对角线本身。他们所做的图形都是实物的,在水中有影子或影像的。于是现在他们把这些东西当做影像,而他们实际要求看到的,则是只有用思想才能“看到”的那些实在。

格:是的。

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漫步的哲学

谈到希腊哲学,最不能错过的一位哲学家,就是亚里士多德。他是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师承柏拉图,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同时,还是许多学科的创始人,如伦理学、政治学、物理学、逻辑学,等等。

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出生在希腊北部色雷斯地区一个叫斯塔吉拉的小城,父亲尼各马可是马其顿国王阿明塔斯的宫廷医生,母亲菲斯蒂丝家境十分富有。亚里士多德18岁进入柏拉图的阿卡德谟学园,在那里学习长达20年之久,直到老师柏拉图于公元前347年去世才离开。

离开学园后,他开始游历,后被马其顿的国王腓力二世召唤回故乡,成为当时年仅13岁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关于两人之间究竟是否是师徒关系,一直存有争议。黑格尔就认为亚历山大在事业中所表现的哲学思想,可能师承亚里士多德。

对这位未来的世界领袖,亚里士多德灌输了道德、政治以及哲学方面的知识,对亚历山大的思想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在他的影响下,亚历山大大帝始终对科学事业非常关心,对知识十分尊重。

但也有人说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做过亚历山大的老师,因为亚历山大任性而且冲动,不像是受过教育的人。即使亚里士多德做过他的老师,他也不把这位父王派来的老师放在眼里。而且在政治方面,亚里士多德与亚历山大几乎没有交集,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中,国家是城邦制的,而在亚历山大那里,却是帝国制。

尽管自己的学生已经贵为国王,但亚里士多德并没有一直留在国王身边,他决定回到雅典,创立自己的学园——吕克昂学园——传授哲学。

作为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独特的,他的教学方式是教授式的。他非常重视教学方法,反对刻板的教学方式,所以,他经常带着学生在学园的林荫大道上,一边散步、一边讨论哲理,正是因为如此,他的学园哲学被称为“逍遥的哲学”“漫步的哲学”。

同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也是系统而有条理的。他的著作淡化了宗教成分,没有激情主义,语气平和却富有内涵,这或许是因为他最擅长的就是描写细节与进行批判的缘故。

在学园讲学期间,亚里士多德边讲课,边撰写了多部哲学著作。

亚历山大去世后,雅典人开始奋起反对马其顿的统治。由于和亚历山大的师生关系,雅典人要以不敬神之罪判处亚里士多德死刑。当年苏格拉底就是因不敬神罪而被判处死刑的,但亚里士多德没有像前者一样“逆来顺受”,而是把学园交给了别人掌管,自己逃出了雅典。第二年,亚里士多德因身染重病离开人世,终年63岁。

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写下了大量的著作,据说有上千部,主要有涉及哲学、物理学、政治学、诗学等方面。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还对科学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人的本性在于求知

虽然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但他却抛弃了他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他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柏拉图认为真实知识的源泉不可能是感觉,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而亚里士多德却认为“实在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

“质料”是组成事物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这就好比一只鼓翅乱飞的鸡,这只鸡会鼓翅、会叫、会下蛋等,都是它的“形式”,当这只鸡死时,“形式”也就不再存在了,唯一剩下的就只有鸡这一物质。

亚里士多德还有一个观点,那就是人的心灵是形式,身体是质料,这里的形式不同于形状,而且是心灵让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眼睛的目的是看东西,脱离了身体便不能看,其实真正在看东西的是灵魂。形式无论体现在物上,还是人身上,看似都有目的,在这一问题上是统一的。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学派还创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名词:本质。“本质”不等同于“共相”,本质是指“你之所以是你的本性”。没有了这样的本性,你就不再是你。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本性在于求知。他说求知是人的本性,人类不会先衡量一门学问是否有用再去决定是否继续思考下去。同样,哲学不会因为有用和无用而被人类有所取舍。

实际上,你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哲学中,人说到底是“哲学的”存在。所以,哲学永远不会消亡,因为人不能否认自己的本性。

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哲学的一个转折点,在他之前的许多哲学家,都力求提出一个完整的世界体系,来解释自然现象,而他是最后一个提出完整世界体系的人。在他之后,哲学家们都放弃了提出完整体系的意图,从而转入研究具体问题。

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基本上都很通俗。因为有许多东西是红的,所以人们才说有红;因为许多事情是美好的,所以人们才说有美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的,红的脸蛋儿也有时会变得苍白,美丽的花也可能枯萎,但是脸和花的本质没变。由此得出,形容词是依赖于专有名词存在的,专有名词的存在与形容词无关,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想要描述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最好的切入点应该是他对理念说的批评以及他自己的共相学说。他反对理念说,并提出了许多论据。他举例说,人是动物,理想的人就是理想的动物,那么有多少种动物就有多少种理想的动物。他的意思很明确,当个体共享一个谓语的时候,并不是因为这些个体之间有关系,而是因为这些个体都与某种理想中的事物有关系。

亚里士多德集中古代知识于一身,在他死后几百年中,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对知识有过系统考察和全面掌握。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他的思想曾经统治过全欧洲,几乎改变了全西方的哲学家。恩格斯称他为“最博学的人”。

让生命快乐一点

◎花园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之后,希腊哲学的黄金时期已过,科学与数学迅猛发展,尽管如此,此时的哲学依旧很重要,主要产生了伊壁鸠鲁学派、斯多亚学派以及怀疑主义思潮等。

古希腊哲学家、无神论者伊壁鸠鲁的父母亲都是雅典人,但他本人生于萨莫斯。他在18岁时搬到雅典,之后去了小亚细亚。他曾经跟随德谟克里特的弟子学习哲学,所以他的学说受德谟克里特影响很大,主要宗旨就是要达到不受干扰的宁静状态。

公元前307年,他在雅典建立了一个学派,即伊壁鸠鲁学派。传说中该学派的成员都居住在他的住房和庭院内,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绝,因此被人称为“花园哲学家”。据说在他的庭院入口处有一块告示牌,上面写着:“陌生人,你将在此过着舒适的生活,在这里享乐乃是至善之事。”

来听伊壁鸠鲁讲学的人很多,而且是越来越多——除了学员、朋友以外,他们的妻子、孩子、奴隶,甚至妓女都可以来听讲。这些也成了对手们诽谤伊壁鸠鲁的借口。不过,这些都没有影响他,他行事自然,为人坦率,珍惜同所有人之间的友谊,不像之前的哲学家那样严肃。

学派的成员们过着集体生活,非常简朴,食物往往只有面包和水,但他们依然很快乐。团体的运转资金大都是别人捐助的,在伊壁鸠鲁的书信中经常见到一些要求别人捐助的话,不过他所要求捐助的只是一些生活必需品。

病痛始终伴随着伊壁鸠鲁,他学会了忍受,不去抱怨。他曾经说过,一个人在受到鞭挞的时候也会感到快乐。临死前他写了两封信,他在信中说,这些年自己身上的病痛一直没有减轻,他一直在承受着痛苦,但是他不去抱怨。他一想到与弟子们、朋友们的谈话就会感到快乐。最后他还嘱托别人照顾自己已故弟子的孩子。

伊壁鸠鲁并非没有缺点,他对之前的哲学家都没有什么好印象,甚至提到他们就会发火。他不仅给自己的老师起外号,还给几乎所有之前的哲学家起外号。除此之外,他还非常专断。他的弟子必须学习他的所有学说,并且不准提出异议。

那些追随者把他当做神圣者来崇拜,他的教导被当做正统学说严格执行,形成了花园派独尊师长的传统。据记载,公元前270年,伊壁鸠鲁死于雅典。他一生的著作多达三百多卷,其中重要的有《论自然》《准则学》《论生活》和《论目的》,现存的仅有一些残篇。

◎是幸福主义,还是享乐主义

伊壁鸠鲁,幸福主义伦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在伊壁鸠鲁之前,快乐被快乐主义者分为两类,即动态快乐与静态快乐。动态快乐是解除痛苦的过程,静态快乐则是一种没有痛苦的平衡状态。伊壁鸠鲁认为,最大的善来自快乐,没有快乐,就不可能有善。快乐包括肉体上的快乐,也包括精神上的快乐;静态的快乐拥有优先的地位,它是“一种厌足状态中的麻醉般的狂喜”。例如,很饿的时候吃东西的过程是动态快乐,吃饱了之后的状态便是静态快乐。静态快乐不用伴随痛苦,又是一种平静的状态,因此伊壁鸠鲁选择这种快乐作为追求。他强调原理责任和社会活动,这也是他的学说和苏格拉底及柏拉图最大的不同之处。

伊壁鸠鲁成功地发展了享乐主义,并将之与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结合起来。他同意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认为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不同的是,他是唯物论者,不相信原子如德谟克里特所说是被自然控制的。

古往今来,哲学家们对人类生与死的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讨,但都比较沉重,而伊壁鸠鲁对生与死的论述却与以往相反,以至于死亡都会变成一种受欢迎的解脱方式。伊壁鸠鲁所处的时代非常艰难,为了让人们从苦难和恐惧中走出来,他发展了自己的一套伦理哲学。他认为人类恐惧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宗教宣扬的受罪,二是对死亡的恐惧。于是,他要创立的伦理哲学宣称神对人世间的事情没有管辖权,并且人死后灵魂会一起消失。

他说道:“一般人有时逃避死亡,把它看成最大的灾难,有时却盼望死亡,以为这是摆脱人生灾难的休息。”“一切恶中最可怕的——死亡,对于我们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于我们还没有来,而当死亡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

伊壁鸠鲁还认为灵魂是由原子构成,布满全身。人死后,灵魂也就消失了。不过,构成灵魂的原子还在,只是我们再也感受不到它们了。“死亡对于我们无关,因为凡是消散了的都没有感觉;而凡无感觉的就是与我们无关的。”

尽管伊壁鸠鲁的学说被认为缺乏道德,但是他却是非常真诚的。他对人世间的苦难非常同情和怜悯,所以才让大家都来信仰他的哲学。他还这样告诫人们:不要贪图吃喝,以免肠胃出现问题;不要结婚生子,这样就没有亲人去世的痛苦了;学会欣赏快乐,忽略痛苦;如果痛苦很深或者时间很长,就得依靠心灵的训练只去想那些让人快乐的事情……

按照我们今天的标准,伊壁鸠鲁派的学说应该是消极的。但在当时,它们却是帮助人们摆脱恐惧的福音。这些学说能够减轻人的一部分痛苦,尤其是当人处于极度痛苦中时,作用会更大。

◎论快乐(节选)

快乐对于我们来说是善和美的结合,正因为这样,我们往往不是选择一种快乐,而是偶尔放弃很多快乐,因为这些快乐可能会带来更多的不快乐。同样,我们认为痛苦比快乐要好,因为当我们长时间忍受痛苦过后,更大的快乐将会随之而来。根据它们的天然联系来说,每一种快乐都是好的,但并不是每一种快乐都是可取的。

同理可推,即使每种痛苦都是坏的,我们也没有必要从本质上驱避每种痛苦。不过,根据某种标准来权衡,分析利弊,我们就要必须对所有事物进行全面的判断。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时而会将好事情看做坏事情,反之,将坏事情看做好事情。

必须看到的是,欲望里面,有一些是自然而然的,有一些则是徒劳的、不自然的。在自然的欲望里,有些是必需的,有些纯粹是巧合而已;在必需的欲望里,有些是幸福需要的,有些则是身体生理需要的,还有一些是为了维持生活。

苦恼,或许是来自恐惧、空虚、寂寞,以及无休止的欲望。然而,假如一个人能控制自己的欲望,那么他便能为自己赢得真正意义上的人生幸福。在各种欲望中,所有那些不能满足也不会痛苦的人,不在这必需之列;可是当他的需求难以实现或是有可能带来伤害时,这类欲望便会烟消云散。

有些自然的欲望就算不可能实现,也不会带来痛楚,但人们却紧抓不放,这种快乐纯粹是无聊的想象,它之所以没有被人们摒弃,并不是因为它的本质如此,而是因为人们的空想。

不管是拥有庞大的财富,还是荣耀和众人的仰慕,抑或是其他导致无穷无尽欲望的身外之物,都不能赶走心灵上的烦忧,更不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快乐。

我们不应该违背天性,应该率性而为。这里所提及的率性,是指满足那些必须的欲望和自然而然的欲望。如果后者会带来危害,那应当严格抵制。率性而不被蒙蔽的人,可以在天地之间独立。

但凡率性随缘的人,点滴即可满足,而那些欲壑难填的人,即使是家财万贯,也不会满足,不是富人,而是穷人。

你之所以会被这些问题困扰,或许是因为你忘记了自己的天性,是自己给自己创造了太多的恐惧和欲望。所以,与其满怀忧愁地过富裕生活,不如无忧无虑地过简单的生活。

芝诺悖论

素有“悖论之父”之称的芝诺,是爱利亚学派著名哲学家巴门尼德的朋友和学生,关于他的生平缺少可靠的文字记载,但据柏拉图记载,40岁左右的芝诺,“身材魁梧而美观,(大家)都说他已变成巴门尼德所钟爱的了”。

芝诺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运动不可分性的哲学悖论,并因此在数学和哲学两方面享有不朽的声誉。

这些悖论由于被记录在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一书中而为后人所知。芝诺提出这些悖论是为了支持他老师巴门尼德关于“存在”不动、是一的学说。他有几个数学悖论一直传到今天,其中有一个是阿基里斯悖论。

阿基里斯悖论是说:“一个跑得最快的人永远追不上一个跑得最慢的人。因为追赶者首先必须跑到被追者的起跑点,因此跑得慢的人永远领先。”

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神话中最善跑的英雄,他的速度当然要比乌龟快。在他和乌龟的竞赛中,假如乌龟在他前面一段距离开始跑,他在后面追,他是不可能追上乌龟的。因为当他要到达乌龟出发的那一点,乌龟又向前爬动了。于是,一个新的起点产生了,阿基里斯必须继续追。而当他追到乌龟新爬的这段距离时,乌龟又已经向前爬了一段路程,阿基里斯只能再追赶那段路程……

就这样,乌龟会制造出无穷个起点,它总能在起点与自己之间制造出一段距离,不管这段距离有多小,只要乌龟不停地奋力向前爬,阿基里斯就永远也追不上乌龟,只可能无限接近它!于是芝诺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

这显然是违背常理的,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阿基里斯真的追不上龟吗?他当然可以,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和距离。只是芝诺钻进了一个牛角尖,他想阐述“无限接近”这个概念,也就是无穷小。

如果按照芝诺的想法来思考这个问题的话,会进入一个循环里面,即二分法悖论。

如果运动的物体想要到达目的地,那么它必须先到达其半路上的点,假设空间无限可分,那么有限距离则包括无穷多点,于是,运动的物体在有限时间内就会经过无限多点。比如:我们要跨过一个沙丘,必须先走过它的1/2,要想跨过1/2必须先走过1/2的1/2,也就是1/4,想跨过1/4也要先跨过它的一半……如此下去我们永远跨过不了沙丘。

这个悖论可以表示为:“一个人想要从A点走到B点是永远不可能的!”也就是:“运动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有这样的运动,就会有“完善的无限”,而这是不可能的。如果阿基里斯事实上在T时追上了乌龟,那么,“这是一种不合逻辑的现象,因而绝不是真理,而仅仅是一种欺骗”。这就是说感官是不可靠的,没有逻辑可靠。

根据这个运动理论,芝诺还提出了一个类似的悖论:飞矢不动。

在芝诺看来,由于飞箭在其飞行的每个瞬间都有一个瞬时的位置,它在这个位置上和不动没有什么区别。那么,无限个静止位置的总和不就等于运动了吗?或者无限重复的静止就是运动?

亚里士多德认为他的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时间不是由不可分的“现在”组成的,正如别的任何量都不是由不可分的部分组合成的那样。而且,这个结论是因为把时间当做是由“现在”组成的而引起的,如果不肯定这个前提,这个结论是不会出现的……

这些悖论在实践中当然是不存在,但在逻辑上却是无可挑剔的。

对话你的心灵

◎帝王哲学家

与前面的哲学家不同,马可·奥勒留的身份是罗马皇帝,而且是罗马帝国伟大的皇帝之一,在整个西方文明里,他都算得上是一个少见的贤君。马可·奥勒留是一个比他的帝国更加完美的人,他的勤奋最终没能挽救古罗马,但他的《沉思录》却成为西方历史上最为感人的名著。

在希腊文学、拉丁文学、修辞、哲学、法律和绘画方面,马可·奥勒留都受过很好的教育,他很喜欢斯多亚派关于德行的学说,是晚期斯多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更值得一提的是,马可·奥勒留虽然向往和平,却具有非凡的军事领导才干。他不相信灵魂不朽,认为做到自然,与宇宙和谐,服从神的意志做事,就是最美好的事情。

马可·奥勒留认为宇宙是有生命的实质,并认可决定论,认为神已经准备好了宇宙内的一切。他说大家都是神的儿子,包括奴隶,因此人们应该像服从法律一样去服从神的意志。有人认为恺撒高于一切,其实在最高的权力之上还有神。人们应该将神看得比世间的统治者更重要。史上没有罗马人和希腊人之分,大家都是宇宙人,马可·奥勒留这样认为。人在世上就是灵魂载着肉体,而且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部分神性,也就是神给每个人都派了一名守护者。按照这种说法,我们每个人都认识神,更不应该感到恐惧,将德行看做唯一的善来追求,那样就能避免任何灾难。

利用辛劳当中的零碎时间,奥勒留不断写下自己与心灵的对话,用以提醒和激励自己,从而创作了永悬后世的《沉思录》。这部著作最初他只是写给自己看的,并没有打算发表。

在《沉思录》中,作者考察了自然与社会、宇宙与人生、理性与欲望、自我与他人等的关系,强调人要过一种理性的生活,一方面要服务于社会,承担责任,另一方面又要培养自己的德行,保持心灵的安静和自足。

书的一开始,马可·奥勒留便感谢了帮助过自己的人,以及神明。他列举了这些人在思想等方面对自己的帮助。他还感谢神明对他的眷顾,使他有健康的孩子、温顺的妻子以及在哲学上没有走弯路。他还谈到了自己肩上的压力与负担,还谈到了自己的苦恼。

马可·奥勒留在位期间灾难连年,不仅有战争与叛变,更有瘟疫、地震这样的天灾。他用他的沉思向人们表明,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疲倦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中即使是美好的东西也充满了让人厌倦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当时流行斯多亚主义的原因——教人忍受,而不是希望。

这位皇帝心中许多伟大的抱负都没有实现,现实中的种种欲望让他渴望安静的乡村生活,但这个愿望也没有实现。最终,他死于征战带给他的劳苦。

◎沉思录(节选)

每天伊始,对自己说:我将会遇到多管闲事、见利忘义、傲慢无礼、欺诈虚伪、孤僻和嫉妒的人。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品性,完全是因为他们不分善恶。而我——作为了解善恶本质、知道前者是美后者是丑的人;作为犯了错的人的本性是和我类似:我们不但拥有相同的血液和外貌,还具有相同的理智和神性的人——绝不可能被他们中的任何人伤害,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把恶加诸给我,我也不会责怪或憎恶这些与我类似的人。因为,我们注定是要团结协作的:唇齿相依、情同手足。那么,互相埋怨就是违背我们的本性了,就是自找无趣、自寻烦恼、自我排斥了。

假如有人得罪了你,那么先要思考:我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们是注定要团结协作的——我天生就是在他们之上的,就像是一只领头羊和羊群,一只公牛和牛群的关系。要立足于最根本的原则,从这个规律来分析问题:如若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原子,那么安排所有事物的便是自然;如若是这样,那低级的事物便是因为高级事物而存在,高级事物就要团结协作。

悔恨,是因为人们忽视了某件有用的事物而进行的自我责备。而善,一定是有用的事物,完美的人应当追求它。但完美的人没有人会悔恨自己拒绝了感官上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有用的。

不论我是什么人,都只是一个微小的肉体、呼吸和支配部分。放下你的书吧,不要再让自己分心,分心是不好的;就好比你正面临死亡、轻视这微小的肉体;那仅仅是血液、骨骼和一种网状的组织,一种神经、静脉和动脉的结构。再来看看呼吸是什么?空气,并不总是相同的空气,而是每分每秒都在呼出和再吸入的空气。剩下的就是支配部分了:这样来打量它,它只是一个老人,不要再让它成为奴隶,也不要再像拉线木偶那样做反社会的活动,不要再不安于现在的命运或者躲避将来。

你错待了自己,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但是你的生命却已接近尾声。可你的灵魂却并没有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

不要去留意别的人在想些什么,一个人就很少会被别人看成是不幸福的,而那些不关心自己内心活动的人才是不幸的。

你将不久于人世,却还没有让自己简单朴素、摆脱烦恼,还没有摆脱对被外在事物伤害的怀疑,还没有养成和善地对待所有人的性情,还没有做到让你的智慧仅仅用于正直的行为。

任何存在都是可怀疑的

最早提倡怀疑主义的人是皮浪。他原本只是一个贫穷而默默无闻的画匠,爱里斯人。年轻时,他参加了亚历山大的军队,随军到过印度。

历史上流传下来许多关于皮浪对具体事物持怀疑态度的逸事。有人说他走路的时候,总是不走“没有东西、没有车马迎面而来”的道路;有一次他还对着一堵墙跑过去……在他朋友的拉扯下,才使得他脱离危险。

据说,有一次他的老师跌入泥潭,他径自走过而没去拉一把。别人都谴责他,老师则赞扬他的冷漠和无动于衷。还有一次,他同他的同伴们一起乘船出海,遇到了风暴。同伴们都惊慌失措,他却若无其事,指着船上一头正在吃食的小猪说,这就是哲人应该具有的不动心状态。

皮浪认为由感觉和理性得来的知识都不可靠,要认识客观世界是不可能的,甚至客观世界是否存在也是值得怀疑的。人既不能从自己的感觉也不能从自己的意见来说事物是真的还是假的,所以,人们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发表任何意见,不作任何判断,对任何一件事情都说:它既不是不存在,也不是存在。

在他看来,人的行为只是按照风俗习惯所作的约定,无所谓光荣不光荣,正当不正当,也没有任何事物是美的或丑的。所谓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不要任何知识。他主张对一切都要无动于衷,不作任何反应,以免引起无谓的争论和烦恼。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灵魂的安宁。

其实,在皮浪之前怀疑主义就已经存在,他只是将其整理汇合,并没有创立新的学说。

最早困扰古希腊哲学家的是感官上的怀疑主义,他们通过感官获得的知识与理论知识有矛盾。所以当时巴门尼德与柏拉图才会认为感官获得的只是意见,而不是知识。除了感官怀疑主义之外,皮浪又加入了道德怀疑主义与逻辑怀疑主义。

怀疑主义俘获了一群不懂哲学的人,他们看到各派的争斗没有结果,便认为永远不可能有结果。他们怀疑一切,认为人永远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知识。既然如此,何不享受眼前的美好?

怀疑主义与其说是一种学说,不如说更像是一种解除烦恼的自我安慰。怀疑主义非常武断,它们不问青红皂白就否定一切。这也成了它的一个缺点,那就是不能让人信服。

直到蒂孟的出现,他是皮浪的弟子,他为怀疑主义找到了一种难以推翻的根据。他提出,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这些原则是无可争议的。公元前235年,蒂孟死于雅典,他的离世标志着怀疑主义学派告一段落。

人生的最高目的

普罗提诺,是晚期希腊最后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新柏拉图主义的主要代表。生于埃及的他,曾拜亚历山大城的安漠尼乌斯为师学习哲学。他的一生正逢罗马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由于罗马军队战斗力下降,他出生之前,外族就不断入侵,加上瘟疫,罗马帝国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同时帝国财政崩溃,税赋加重……一直到普罗提诺死后,这种局面才结束,帝国才重新建立了秩序。

在道德方面,普罗提诺为人真诚,无可挑剔,像斯宾诺莎一样让人感动。他总是用最简洁的语言将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告诉对方。许多有权势的人都听他讲课,皇帝也对他非常赞赏。他本想建立一个柏拉图心中的理想国,但后期失去了皇帝的支持,计划也就搁浅了。此后,他开始写书,一生著作颇丰。但是,在普罗提诺的书中没有任何关于苦难的描写。

曾参加罗马远征军,目的是研习东方哲学,此后就一直从事教学与写作。他的学说融合了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的思想以及东方神秘主义的“流溢说”,将“太一”看做万物之源,并认为人生的最高目的就是复返太一,与之合一。

普罗提诺继承和发展了柏拉图的“理念”。他把理念世界归纳为太一,认为它超越一切,绝对完美。在当时的时代里,幸福必须经过对非感官的事物加以思索才能获得。这种幸福是靠思索得来的,因此感官世界、现实世界就受到了轻视。对于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不如意,想在理论中经过思索得到幸福的人来说,普罗提诺非常重要。

在纯粹理智方面,普罗提诺的优点非常明显,还纠正过柏拉图的错误。他提出过很好的论据来反对唯物主义,他阐述的关于灵魂与肉体的关系比前人更透彻。

关于死后还有没有关于生前的记忆这个问题,人们都很好奇。普罗提诺说,人的一生只是灵魂很短的一个时间段。在灵魂向永恒发展的过程中,这一段时间内的事情会变得越来越模糊,灵魂会逐渐遗忘生前的事情。到了最后,会将生前的所有事情都遗忘干净。

普罗提诺主张有神论,同时主张迷信与法术。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现实是令人绝望的,他们幻想着有一个充满美好、善良的世界。这个“美好的世界”对于基督教徒来说,便是天国;在柏拉图主义者眼中,是一个充满理念的永恒世界。基督教的神学家认为柏拉图主义是基督教神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还把普罗提诺称为“柏拉图在世”。

普罗提诺在历史上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当时的世界中,他的学说虽被广泛接受了,但是没有也不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他是古代哲学一个终结,同时又是基督教哲学的开端,不仅是对中世纪的基督教,还对天主教神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宗教的兴起

◎犹太宗教的发展

以色列最早的历史除了传说以外,得不到任何验证。传说中的历史有多少是真的,也无人知晓。出现在《旧约全书》中最早有名字的犹太人是亚哈,他是以色列的国王。

公元前722年之后,犹太王国保持着自己的宗教与传统独立存在。公元前586年,新建立的巴比伦王国攻破了耶路撒冷城,并将犹太人押回巴比伦。公元前538年,居鲁士王攻破巴比伦,允许以色列人回到巴勒斯坦。回到巴勒斯坦的以色列人开始重建圣殿,此时犹太正教开始成形。

被掳到巴比伦的经历让犹太教发生了许多变化。犹太人将这次经历看做神在惩罚自己,就像父亲惩罚孩子一样。带着这种身负罪恶感的心理,流亡期间的犹太人更加虔诚地信仰自己的宗教,严格排他。

最初的时候,犹太教信奉很多神,到了巴比伦之后便开始只崇拜一个神。十诫的第一条便说:“你只准崇拜我一个神。”这说明犹太教在巴比伦入侵之前不久进行过改革。当时的先知们警告犹太人,只崇拜一个神将得到赐福,崇拜多个神将会撤销赐福。

犹太人和基督徒都喜欢讨论罪恶,不同的是,基督徒将把自己当做罪人看做一种美德,以表现自己的谦虚,犹太人则不会这样做。

希腊对犹太思想影响的最好证明体现在哲学家菲罗身上。他是正统的犹太教徒,但他同时也是柏拉图主义者,并且深受斯多亚派与毕达哥拉斯派影响。他还曾经试图将希腊哲学与正统的犹太文化结合到一起。

当时,犹太人的定居区遍布各大城市,他们影响了其他教派的教徒,以及罗马官方的宗教人士。他们的影响甚至深入到了俄罗斯南部,那里的许多人也改信犹太教。

中世纪期间,在西班牙的犹太人为文化传承作了许多贡献,其中斯宾诺莎是受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当西班牙被基督教徒侵占的时候,犹太人将自己知道的知识都传给了西班牙人。他们还将知识传给经院学者,其中也包括了占星术、炼金术之类的无用东西。

当时的犹太学者既懂希伯来文、希腊文和阿拉伯文,又通晓希腊哲学。他们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在中世纪之后从未间断,一直持续至今。

◎基督教的开端

基督教,发源于犹太教是以《新旧约全书》为“圣经”,信仰人类有原罪,相信耶稣是神的儿子,并被钉在十字架上,从而为人类洗清原罪、拯救人类的一神论宗教,并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

最初的基督教是革新后的犹太教,只在犹太人之间传播。开始时,圣雅各、圣彼得都是不希望外族人入教的,但是这一切都被圣保罗打破。他不仅允许外族人加入基督教,同时还允许他们不必遵守割礼和摩西律法。

这样,基督教的信徒就越来越多,主要分两类,一类是传统的犹太人,一类是探索新教的外国人。割礼和食物方面的禁忌是犹太教推广的最大障碍之一,而基督教在继承了犹太教精髓的同时,却避开了这些禁忌,得到了很好的传播。

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他出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母亲名叫马利亚。他三十岁左右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传教,声称自己的来临不是要取代犹太人过去记载在《旧约·圣经》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

耶稣思想的中心,在于“尽心尽意尽力爱上帝”及“爱人如己”两点。他出来传道,主要是宣讲天国的福音,劝人悔改,转离恶行。他的教训和所行的神迹,在民众中得到极大的回应。这些使得罗马帝国执政下的犹太教祭司团大受影响,深深感到自己地位不保,所以要把耶稣除之而后快。

后来由于门徒犹大的告密,罗马帝国驻犹太的总督彼拉多将耶稣逮捕,并将其钉在十字架上。在死之前,耶稣还受尽了打骂侮辱。而耶稣的本意是为了要赎世人的罪,所以他甘愿流出自己的血。

依据他的门徒们的见证,耶稣在死后第三天从石窟坟墓中复活了。他的坟墓空了,他又多次向满心疑惑的门徒们显现。他们渐渐确信耶稣真的复活了,认为他是胜过死亡的救主。

在耶稣升天超离这世界以后,他的门徒们团结起来热心宣扬耶稣的教训,并且宣告他是复活的,是战胜死亡的主。信徒们因此而组成彼此相爱、奉基督之名敬拜上帝的团体,就是基督教会。君士坦丁改革宗教之后,教会的统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当罗马帝国立基督教为国教时,主教被授予了司法权和行政权。

◎创世记(节选)

在宇宙天地尚未形成之前,黑暗笼罩着无边无际的空虚混沌,上帝那孕育着生命的灵运行其中,投入其中,施造化之工,展成就之初,使世界确立,使万物齐备。上帝用七天创造了天地万物。这创造的奇妙与神秘非形之笔墨所能写尽,非诉诸言语所能话透。

第一日,上帝说:“要有光!”便有了光。上帝将光与暗分开,称光为昼,称暗为夜。于是有了晚上,有了早晨。

第二日,上帝说:“诸水之向要有空气隔开。”上帝便造了空气,称它为天。

第三日,上帝说:“普天之下的水要聚在一处,使旱地露出来。”于是,水和旱地便分开。上帝称旱地为大陆,称众水聚积之处为海洋。上帝又吩咐,地上要长出青草和各种各样的开花结子的蔬菜及结果子的树,果子都包着核。世界便照上帝的话成就了。

第四日,上帝说:“天上要有光体,可以分管昼夜,做记号,定节令、日子、年岁,并要发光普照全地。”于是上帝造就了两个光体,给它们分工,让大的那个管理昼,小的那个管理夜。上帝又造就了无数的星斗,把它们嵌列在天幕之中。

第五日,上帝说:“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之物,要有雀鸟在地面天空中飞翔。”上帝就造出大鱼和各种水中的生命,使它们各从其类;上帝又造出各样的飞鸟,使它们各从其类。上帝看到自己的造物,非常喜悦,就赐福这一切,使它们滋生繁衍,普及江海湖汊、平原空谷。第六日,上帝说:“地要生出活物来,牲畜、昆虫、野兽各从其类。”于是,上帝造出了这些生灵,使它们各从其类。

上帝看到万物并作,生灭有继,就说:“我要照着我的形象,按着我的样式造人,派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地上爬行的一切昆虫。”上帝就照着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上帝本意让人成为万物之灵,就赐福给他们,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地上的一切,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活物。”

第七日,天地万物都造齐了,上帝完成了创世之功。在这一天里,他歇息了,并赐福给第六天,圣化那一天为特别的日子,因为他在那一天完成了创造,歇工休息。就这样星期日也成为人类休息的日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上帝就是这样开辟鸿蒙,创造宇宙万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