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文学与工农兵的初步结合

从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领导他们所亲手创建起来的工农红军,向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武装斗争,实行土地革命,迅速地扩大了革命根据地。到了一九二九年,在江西的南部(包括闽西,粤北的一小部),一个包括几十个县份和近千万人口的广大地区上,出现了中国第一个人民政权——苏维埃政权。这里人民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得到解放之后,对于文化生活也有了很迫切的要求。于是在党的培养下,在毛泽东同志的直接指导下,老根据地就出现了崭新的人民文艺:文艺与工农兵有了初步的结合,成为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有力的战斗武器。当然,这种文艺在当时不能不是属于萌芽状态的,而且,我们今天也非常缺乏关于它的研究资料,但是,有一点我们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老根据地的文艺运动所代表的方向是正确的,它发展了五四运动时期新文学运动的革命传统;对于本时期在国统区内进行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起了配合和影响的巨大作用,而同时,也为延安文艺座谈会后为工农兵服务的文学创造了经验,打下了基础。

一九二九年十二月,红四军在福建古田召开了第九次代表大会,毛泽东同志亲自起草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会决议。这个决议,确立了建党建军的完整的理论与原则,同时也“根据教育士兵的需要,发动群众斗争的需要和争取敌方群众的需要,指示了很多为当时条件所能实现的文艺工作方法”(1)。

《决议》首先指出了红军宣传工作的重要性:“红军的宣传队是红军宣传工作的重要工具,宣传队若不弄好,红军的宣传任务就荒废了一个大的部分。因此关于宣传队的整理训练问题,是目前党要加紧努力的工作之一。这个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从理论上纠正官兵中的一般对宣传工作及宣传队轻视的观点,‘闲杂人’‘卖假膏药的’等等奇怪的称呼,应该从此取消掉。”在宣传的技术和方法上,则“规定要很艺术的编制士兵教育课本,要把革命故事、歌谣、图、报当作教材,要提倡打花鼓、演剧、游戏、出壁报等类活动”,要“把红军中的艺术股充实起来,出版石印、油印画报,要宣传队化装,宣传股组织和指导化装宣传,要士兵会里面建设俱乐部,另外还要各政治部负责征集并编制表现各种群众情绪的革命歌谣”(2)。

毛泽东同志在古田会议《决议》中的这些指示,明确了作为宣传工具之一的文艺的武器作用,而且还指出了怎样来使它得到尽量的发挥。这个决议中关于红军宣传工作的指示,无疑问地,应当是我国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运动之最初的重要指导文件。从古田会议以后,红军部队中的文艺工作,就有了新的重大发展。“从那时起,文艺工作就是部队政治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必须要有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一种部队工作形式和生活形式。从那时起,文艺活动就广泛地表现于广大指战员的各种活动之中。在部队中,往往紧跟着工作任务或战斗任务而来的,就有文艺活动的协同动作。”(3)老根据地的文艺运动,在其刚开始的时候,就是在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之下进行的。

老根据地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对于文艺运动,也是非常重视的。当时任教育部长兼管艺术局(隶属教育部)的,就是优秀的文艺理论家和散文作家——瞿秋白。他在一九三一年被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为当时人民政府的教育部部长。一九三三年他由白色区域来到红色区域的中心瑞金。他患着很重的肺病,但是工作繁重,经常是带病工作。由于瞿秋白的推动,老根据地的群众性的文艺活动,得到了活跃和开展。

李伯钊在她的文章(4)中这样追述当时的情况:老根据地当时群众性的文艺工作中心是在红军大学。红军大学先后由叶剑英同志和刘伯承同志任校长。他们都很重视文艺工作对教育工作所起的辅助作用。当中央创办第一所戏剧学校的时候,瞿秋白就提议学校应该以“高尔基”来命名。他说:“高尔基的文艺是为大众的文艺,应该是我们戏剧学校的方向。”他推荐了高尔基的小说《母亲》和戏剧《下层》,说“那真正是表现劳动人民的小说和戏剧”。他对戏剧学校的学生说:“你们天天在唱工农剧社的社歌:‘我们是工农革命的战士,艺术是我们的武器,为苏维埃而斗争!’我问你们大家一个问题,艺术这个武器你们究竟拿到没有?”

当高尔基戏剧学校讨论教学方针计划时,瞿秋白强调了两点:第一,学校要附设剧团,组织到火线上去巡回表演,鼓励士气,进行作战鼓动。平时按集期到集上流动表演,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搜集创作材料。他说:“闭门造车是不能创造出大众化的艺术来的。”第二,他认为戏剧学校如果不为红军部队培养艺术干部,就失掉了创办的重要意义。他建议把各个工农剧社社长调来训练,开设地方班,半年毕业。他说“没有戏剧工作骨干,就谈不到什么工农戏剧运动”。

当剧校所属中央剧团演出了《无论如何要胜利》一剧以后,他召开了作者、导演、演员的会议,称赞这个剧的成功,并说“这一出戏应当到边沿区到处去演,解决群众斗争最尖锐的矛盾,暴露白军的残暴,鼓励群众如何同白军作斗争,增加边沿区群众胜利的信心”。同时,他也指出了剧本中有些台词显得生硬、抽象、听起来不入耳的毛病,他说:“要用活人口里的话来写台词,不要硬搬书上的死句子。务要使人一听就懂,愿意听,欢喜听。让群众闭上眼睛听,也能听出来是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讲话。语言艺术是戏剧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瞿秋白还鼓励大家搜集民歌来填词。他对大家说:“通俗的歌词对群众教育作用大,没有人写谱就照民歌曲谱填词。好听,好唱,群众熟悉,马上能流传,比有些创作的曲子还好些!”

根据李伯钊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瞿秋白当时对文艺工作各种意见,是对老根据地文艺运动发生了重大影响的。在瞿秋白的所有意见中,很显明地指出了下面几点:(一)为苏维埃而斗争的文艺战士,必须掌握艺术这个武器;(二)大众化艺术的创造者必须深入生活,到斗争最尖锐的地方去,与群众紧密联系,绝不能闭门造车;(三)开展大众化艺术运动,必须培养工作骨干;(四)大众化的艺术必须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特别在语言上应该性格化,而且为群众所容易听懂。所有这些,都是与毛泽东同志后来提出的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针相符合的。

因为有了毛主席在古田会议决议中关于部队宣传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瞿秋白在文艺工作各方面的实际领导,同时也由于斗争的需要和解放区人民对于文化生活的要求,于是在广大革命根据地区域内,在红色的人民政权底下,一个真正地属于人民、为人民服务的文艺运动第一次出现在我国文学的历史上。

二 老解放区的戏剧运动

戏剧运动,在老解放区最受重视。因为戏剧鼓动性最大,最为群众所容易接受,是教育群众的有效武器,所以在老解放区,党一直很注重戏剧工作的开展。由于部队政治工作与群众工作的需要,话剧运动首先在部队中成长起来。无论是在战争中或者休整中,话剧都成了部队政治工作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在开始时,既没有剧团机构,也没有专门演员;指挥员战斗员,特别是担任政治工作的同志们,都是经常的业余演员。

一九三〇年冬,红军主力一、三军团回到江西革命根据地,粉碎了蒋介石的三次反革命“围剿”,以瑞金为中心建立了巩固的后方根据地,同时召开了第一届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就在瑞金,将一、三军团的随营学校和闽西彭杨步兵学校,合编为工农红军学校。校政治部下成立了俱乐部,下设文化、体育、戏剧等管理委员会。戏剧管理委员会,由素来热心从事话剧工作的同志(如伍修权、李伯钊、赵品三等)组成。有一个时期,每周都举行晚会表演话剧,剧目有《父与子》、《破牢》、《阶级》等。话剧演出时,周围群众都来观看,远在十几里外的叶坪的中央负责同志也赶来参加。红校俱乐部成了当时瑞金的“文化中心”。

八一剧团是老解放区成立的第一个剧团。那是在粉碎了蒋介石的第四次反革命“围剿”以后,福建省的漳州也得到了解放。在胜利的形势下面,更需要话剧作为宣传教育的工具,同时这时话剧力量也有了新的扩充,于是在校政治部负责同志的鼓励推动之下,八一剧团就成立了。

八一剧团的成立标志着老解放区话剧运动进一步的开展,受到了老解放区部队、机关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后来因为形势发展,政治工作须大力开展,中央对话剧工作更加重视,需要成立单独组织来领导全区话剧工作。经过筹备委员会的多次会议,并经中央同意,成立了工农剧社总社。总社附设有高尔基戏剧学校和蓝衫团(5),专门培养话剧演员和干部,由李伯钊任校长并兼任团长。剧校学员定期毕业后,分配在地方和部队中工作,话剧运动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蓝衫团的话剧演出受到了观众的喜爱。成立晚会并有中央负责同志参加,对老解放区话剧运动的展开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当时演出的剧本,主要有下面几个:《我——红军》是集体创作的多幕剧,描写一个便衣红军战士隐蔽在白区农民家里,进行响应红军的活动。《海上十月》也是集体创作,写苏联十月革命时海军起义的情形。《松鼠》系三幕剧,胡底作,写一个红军战士机警幽默,当过“列宁室”主任,奉命打入白军中,被匪官信任,后响应红军袭击,带领全班起义。《活菩萨》,也是胡底所作,描写地主和残余分子在根据地利用迷信,制造谣言,进行反革命活动,被一革命青年揭破,终于破获。《北宁路上的退兵》,是一个宣传抗日的剧本,写东北军撤退关内,士兵激于爱国热情,起来反对国民党的投降主义,起义回去抗日。《朱德在美国》,写美国人民景仰中国革命,偶然得到朱德总司令的一张相片,便秘密地传开了。《非人生活》,郑贻周作,写国民党白军内士兵受虐待的情况。《沈阳号炮》也是宣传抗日的剧本,写东北人民在沈阳起义,响应抗日义勇军。《武装起来》,沙可夫作,写白区农民纷纷参加游击队的故事:一个老农民见他的女儿是游击队员,他也要武装起来。《富农婆》,写富农残酷剥削农民,虽然地方上已解放很久,她还阴谋活动,破坏革命。此外,还有《为谁牺牲》、《人肉贩子》、《阶级》等剧。

以上所说的剧本,远非全部。就是这些剧本,现在也只剩下剧目,详细内容已无从知道了。在剧作者当中,写得较多的,是胡底、沙可夫、李伯钊等,而胡底的剧本,更其具有曲折、幽默的特点。

粉碎敌人四次“围剿”后,为了“扩大红军一百万”,原红军学校扩大为红军大学。红大俱乐部即原红校俱乐部,原有话剧力量仍被保存着,演出范围更加扩大。遇有较大晚会,则与工农剧社共同组织。这两个团体,在发展老解放区话剧运动上,都作出了很重大的贡献。一九三四年春,召开第二届工农兵代表会议,那盛大的晚会,即是由工农剧社和红大俱乐部组织演出的。这一次的演出,受到了大会和会后首长们的嘉奖,毛泽东同志并亲自招待他们吃了饭。从这里,可以看出,党和毛泽东同志对于中国人民的文艺事业是何等地关怀与爱护!

为了击破敌人的第五次“围剿”,中央提出了“一切为了革命战争的胜利”的口号,工农剧社响应党的号召,组织了野战剧团,到广昌一带的前线上进行慰问,并做瓦解白军的工作,收到了很大的效果。

一九三四年秋,我主力红军出动长征,留下一部分兵力与机关坚持中央革命根据地工作。这时候,瞿秋白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领导并提高了老解放区的话剧运动。他提出了“话剧要大众化,通俗化,采取多样形式,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并发动了全体社员开展集体创作。他认为:“集体创作不但能多产生剧本,同时能很快地提高每个同志的写作水平。”他要创作者体验各种生活。他说:“没有丰富的社会体验,就不可能产生好的作品。高尔基就有极丰富的社会体验,所以他的作品质量很高。”在瞿秋白的指导之下,产生了很多剧本(6),同时还创造了我国革命戏剧最早的舞剧。这些剧本,同上面提到的一样,现在是完全失传了。(7)

上面叙述的系中央老解放区戏剧运动的大概情形。根据这个粗略的不完全的记载,也多少可以知道一些关于老解放区戏剧运动的一般情况和它的特点:第一,它是在党的培养和领导之下进行的,是当时艰巨的革命斗争中一个有力的武器;第二,它是从人民的现实斗争生活中产生出来的,它属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与人民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第三,当时负责剧运工作的同志们,态度是严肃、刻苦、认真的,他们是真正的艺术工作者,同时又是人民的忠诚的勤务员。所有这些,都说明了老解放区戏剧运动的方向,是我国新的戏剧运动最正确的方向。它不是少数文艺工作者的专利品,它的观众也不是都市里要求消闲和娱乐的小市民们,它真正地是一个群众性的活动。它的形式不免幼稚和粗糙,但它是健康而活泼的。没有疑问,解放区的戏剧运动正是在毛泽东同志的关怀和指导之下产生和进展着的,它影响而且推进了白色区域内的左翼戏剧运动,同时也为延安时代的戏剧普及工作创造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我们应该好好地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的文艺传统。

三 老解放区的歌谣

老解放区的人民从来就是爱唱山歌的。在土地革命以前,他们利用山歌来诉说自己的苦难,歌唱自己的爱情。到了土地革命时期,他们翻了身,做了主人,更爱唱山歌了。这时的山歌注满了新的内容——新的生活、思想和感情。他们以无产阶级集体主义的精神和豪迈的气势来颂赞革命,歌唱斗争。在这些山歌里保存了不少宝贵的革命史实。我们现在念起来,还为它的高度的思想内容与优美的艺术形式而感到激动和惊讶。

当时的人民政府对于人民自己创作的歌谣是非常注意的。他们很重视对于民间歌谣的搜集和运用的工作。李伯钊在《回忆瞿秋白同志》一文中说:“秋白同志鼓励大家搜集民歌来填词。庆祝二苏大会上,云集区的俱乐部唱了几个歌子,很好听,后来打听出来都是江西老百姓中最流行的《竹片歌》、《砍柴歌》、《十骂反革命歌》。他笑着对我们说:‘通俗的歌词对群众教育作用大,没有人写谱就曲谱填词。……’”

于是,在人民热爱山歌政府又积极鼓励帮助的情况之下,老解放区就出现了很多很好的山歌。这些山歌,情感是真挚而充沛的,腔调是自然而铿锵的,真是一些朴素而优美的诗篇。

歌唱爱情,从来就是山歌的传统;但这时,爱情与革命在山歌中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了。因为革命使人民得到了美好的生活,同时也使爱情充满了光彩,把革命与爱情联系起来歌唱,原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例如在江西乌流行的两首山歌(8):

山歌不打不风流,

共产不行不自由;

行起共产郎先去,

唱起山歌妹带头。

(《共产不行不自由》)

山歌不光靠声音,

总爱革命意义深,

革命不是取人貌,

总爱勇敢杀敌人。

(《勇敢杀敌人》)

扩大红军是当时根据地的首要运动。人民热爱自己的队伍,渴望它的生长和壮大,把它的生长和壮大当成是自身彻底解放与自由幸福的有力保障。因此,踊跃参军,或者是鼓舞自己亲属参军,成为了根据地人民一桩最普遍流行的事,而这也成了老解放区人民山歌中的一个主要内容。例如兴国在反国民党第五次“围剿”的时候,就流行着这样的山歌(9):

嗳呀来!工农团结一条心,

紧急动员莫留停!

冲锋杀敌齐努力,

同志妹,后方工作靠你们。

嗳呀来!选举运动要完成,

个个加入赤卫军,

大家武装上前线,

同志妹,配合红军杀敌人!

嗳呀来!扩大百万铁红军,

红军英勇有名声,

五次“围剿”快粉碎,

同志妹,江西胜利先完成。

嗳呀来!江西胜利先完成,

红旗插上南昌城。

帝国主义无路跑,

同志妹,反革命他活不成。

嗳呀来!反革命他活不成,

我们工农做主人,

红旗插遍全中国,

同志妹,最后胜利归我们!

(《参军别妹》)

这首歌气魄雄伟,充满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当时老解放区人民对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仇恨和蔑视与对于革命胜利的信心,非常有力地被表现了出来。重叠的篇章结合着回旋的气势。今天读起来,还很亲切地感到它的动人的力量。

当老解放区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翻了身,过着幸福日子的时候,他们常常会回忆过去受苦的日子,更加理解了团结和战斗的必要。例如《五更曲》(10):

一更里来进妹房,妹在房中说短长,米谷满仓人量走,

一日三餐光粥汤,半饥半饱饿断肠。

二更里来进妹房,妹在房中补衣裳,苎麻有纺棉有绩,

自己衣裳茅(没)春光;这条道理难分详。

三更里来进妹房,妹在房中泪茫茫,棉被当了茅(没)钱赎,霜雪又大夜又长,寒冷唔(不)得到天光。

四更里来夜更深,细细穷苦到如今,穷苦唔(不)系命注定,完全白匪茅(没)良心,想得起来泪淋淋。

五更天来天大光,妹妹可爱有主张,大家穷人联合起,联合起来势力强,杀得白匪一扫光。

是谁领导人民赶走了白匪,是谁给他们以富裕而自由的生活,他们永远不会忘记党、红军、毛主席、朱总司令的恩情。他们在山歌里唱着自己心坎的话:

爹在娘在莫如共产党在

爹亲娘亲莫如毛主席亲

青青竹筒节节通

红军最喜我工农

我们要反恶霸主

好得领袖毛泽东(11)

太阳出来照井岗,

山沟山坳野花香,

苏区风光无限好,

红色山歌献给党。

苏区遍地刮春风,

红色山歌满山垅,

句句都把红军赞,

声声感谢毛泽东。

禾水河,入赣江,

朱毛人马到井岗,

好似苦井落蜜糖,

又象东方出太阳。

哎呀呐!

又象东方出太阳。(12)

这些山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老解放区人民的日益改善着的物质生活,也深刻地反映了他们的丰富深厚的革命感情。它们是那样欢乐而激情地歌颂了战斗和劳动,是那样清晰地体现了我们人民的创造才能。读这些山歌的时候,叫你恍如置身在老解放区的山间水涯,你仿佛看见了红旗飘扬,你仿佛听见了战斗的号角。它们的音节是如此地响亮,风格是如此的雄伟,全部充满了鲜明的不可代替的民族特色。这种山歌,不只是土地革命时期老解放区人民生活的最忠实的记录,而且也是我国诗歌工作者所必须重视和学习的伟大诗篇。

————————————————————

(1) 引自傅钟《关于部队的文艺工作》(在第一次全国文代大会上的报告)。

(2) 引自傅钟《关于部队的文艺工作》(在第一次全国文代大会上的报告)。

(3) 引自傅钟《关于部队的文艺工作》(在第一次全国文代大会上的报告)。

(4) 《回忆瞿秋白同志》,1950年6月18日《人民日报》。

(5) 蓝衫团每人备有一身蓝衫,三角形的上襟,里红外白。登台时不用多事化妆,翻出红的代表革命人物,白的代表反动人物。

(6) 当时由集体和个人创作的剧本,曾由秋白同志编、校,成为一个剧本集《号炮集》,他还写了序文。曾油印三百多份,发给全区;并曾设法带到上海去,但未成功。

(7) 以上叙述,系根据赵品三《关于中央革命根据地话剧工作的回忆》一文写成。该文载《中国话剧运动五十年史料集》(第一辑,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

(8) 引自贾芝:《老苏区的山歌》,载《民间文艺集刊》。

(9) 引自欣秋:《老苏区的山歌》,载《文艺工作研究》第一集。

(10) 引自骆文、徐一等编的《革命故乡的山歌》。

(11) 引自骆文《政策加山歌、唱开来传出去!》,载《文艺工作研究》第一集。

(12) 引自《井岗山斗争时期红色歌谣选》,江西师范学院中文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