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许次纾

产茶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1〕,然六安乃其郡名,其实产霍山县之大蜀山〔2〕也。茶生最多,名品亦振,河南、山陕人皆用之。南方谓其能消垢腻,去积滞,亦共宝爱。顾彼山中不善制造,就于食铛〔3〕大薪炒焙,未及出釜,业已焦枯,讵堪用哉?兼以竹造巨笱〔4〕,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

江南之茶,唐人首称阳羡〔5〕,宋人最重建州,于今贡茶两地独多。阳羡仅有其名,建茶亦非最上,惟有武夷雨前最胜。近日所尚者,为长兴〔6〕之罗岕〔7〕,疑即古人顾渚紫笋〔8〕也。介于山中谓之岕,罗氏隐焉故名罗。然岕故有数处,今惟洞山最佳。姚伯道〔9〕云:“明月之峡〔10〕,厥有佳茗,是名上乘。”要之,采之以时,制之尽法,无不佳者。其韵致清远,滋味甘香,清肺除烦,足称仙品。此自一种也。若在顾渚,亦有佳者,人但以水口茶名之,全与岕别矣。若歙之松萝〔11〕、吴之虎丘〔12〕、钱唐之龙井〔13〕,香气秾郁,并可雁行,与岕颉颃。往郭次甫〔14〕亟称黄山,黄山亦在歙中,然去松萝远甚。往时士人皆贵天池〔15〕。天池产者,饮之略多,令人胀满。自余始下其品,向多非之,近来赏音者,始信余言矣。浙之产,又曰天台之雁宕〔16〕、栝苍之大盘〔17〕、东阳之金华〔18〕、绍兴之日铸〔19〕,皆与武夷相为伯仲。然虽有名茶,当晓藏制。制造不精,收藏无法,一行出山,香、味、色俱减。钱塘诸山,产茶甚多。南山尽佳,北山稍劣。北山勤于用粪,茶虽易茁,气韵反薄。往时颇称睦之鸠坑〔20〕、四明之朱溪〔21〕,今皆不得入品。武夷之外,有泉州之清源〔22〕,倘以好手制之,亦是武夷亚匹。惜多焦枯,令人意尽。楚之产曰宝庆〔23〕,滇之产曰五华〔24〕,此皆表表有名,犹在雁茶之上。其他名山所产,当不止此,或余未知,或名未著,故不及论。

【注释】

〔1〕六安:六安州,明代属庐州府,辖英山、霍山二县。今安徽省六安市。

〔2〕霍山县之大蜀山:霍山县,属六安州,因县南有霍山(又名天柱山)而得名。今安徽省霍山县。大蜀山,《嘉庆一统志》卷一二二:“在合肥县西二十里。《尔雅·释山》:‘蜀者,独也。此山独起,无冈阜连属,故名。’”“又有小蜀山在县西四十里。”

〔3〕铛(chēng):釜一类的炊具,类似于现在的锅。

〔4〕笱(gǒu):原为捕鱼的竹器,这里指竹编的篓。

〔5〕阳羡:今江苏宜兴,自古以产茶闻名。

〔6〕长兴:明属湖州府,今浙江省长兴县。顾渚山在县治西北四十馀里。

〔7〕罗岕(jiè):(万历)《湖州府志》卷二:“互通山,县西北七十里,山甚高大,有四十八陇,有罗岕,产茶,甚珍之。”

〔8〕顾渚紫笋:顾渚山,又名西顾山,在今浙江长兴县,所产紫笋茶在唐代即是名品。

〔9〕姚伯道:姚绍宪,字伯道,明代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精研茶理,将平生种茶、制茶、饮茶的经验全部传授给许次纾,并为《茶疏》写了序。

〔10〕明月之峡:明月峡,在顾渚山。(万历)《湖州府志》卷二:“山中有明月峡,绝壁峭立,大涧中流,其茶所生,尤为异品。”

〔11〕歙(shè)之松萝:明代歙县属徽州府,今安徽省黄山市。松萝,即松萝茶,以产自松萝山而得名,是明代著名茶品。明谢肇淛《五杂组》卷一一:“今茶品之上者,松萝也,虎丘也,罗岕也,龙井也,阳羡也,天池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八:“松萝山,在(休宁)县北十三里……峰峦攒簇,松萝交映,蜿蜒数里,如列屏障,产茶。”

〔12〕吴之虎丘:明代吴县属苏州府,今江苏苏州。虎丘茶,明代名茶,产自虎丘山。《明一统志》卷八:“虎丘山,在府城西北九里,一名海涌山。”

〔13〕钱塘之龙井:明代钱塘县属杭州府,今浙江杭州。龙井,《嘉庆一统志》卷二八三:“在钱塘县风篁岭。本名龙泓,产茶最佳。”

〔14〕郭次甫:郭第,字次甫,号五游子,明代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曾参与竹素园本《茶经》的校勘。

〔15〕天池:天池山。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卷二一引明黄一正《事物绀珠》:“天池茶,出苏州天池山。”明王鏊《姑苏志》卷八:“花山,旧名华山,去阳山东南五里,山石峭拔,岩壑深秀,相传山顶有池,生千叶莲,服之羽化,故名……又名天池山。”

〔16〕天台之雁宕:天台山,在浙江省天台县北。雁宕,又称雁荡,产自雁荡山的雁茶是明朝著名的茶品。《明一统志》卷三八:“雁荡山,在乐清县东九十里。”

〔17〕栝(kuò)苍之大盘:栝苍,即栝苍山,位于今浙江省东南部仙居、永嘉、缙云等县交界处。大盘茶,以产自大盘山而得名。大盘山位于浙江省磐安县境内。

〔18〕东阳之金华:明代东阳县属金华府,今浙江省东阳市。

〔19〕绍兴之日铸:日铸茶,以产自浙江绍兴日铸岭而得名。日铸岭,《嘉庆一统志》卷二九四:“在会稽县东南五十五里,产茶极佳。”日铸茶宋代以来极负盛名,(嘉泰)《会稽志》卷九:“日铸岭,在县东南五十五里,地产茶最佳。欧阳文忠《归田录》:‘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铸第一。’”

〔20〕睦之鸠坑:睦州明代为严州府,在今浙江淳安、建德、桐庐一带。鸠坑茶,以产自鸠坑而得名。鸠坑在唐代即是著名的茶叶产地,见唐李肇《国史补》。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九五也记载了“鸠坑团茶”。许次纾所列举的浙江名茶不全是明朝的茶品,而是唐宋以来的历代名茶,所以茶名与地名有与当时不符之处。

〔21〕四明之朱溪:四明,即四明山,《嘉庆一统志》卷二二四:“在金华府西南一百五十里,为郡之镇山。”朱溪茶,(雍正)《浙江通志》卷一〇三引(万历)《象山县志》:“茶出朱溪者佳。”(嘉定)《赤城志》卷二十五:“朱溪在县西一百六里,一名木溪,源出栝苍岭,南流四十里入瞿溪,十里入大溪。”

〔22〕泉州之清源:泉州,今福建泉州。清源茶,以产自清源山而得名。清源山,《嘉庆一统志》卷四二八:“清源山,在府城北五里,郡主山也。旧名泉山,一名北山。”

〔23〕宝庆:明洪武元年(1368)升为府,领武冈州及邵阳、新化、城步三县。辖境在今湖南省邵阳、新化、武冈一带。

〔24〕五华:五华茶,以产自云南昆明五华山而得名。明谢肇淛《滇略》卷二:“五华山,在省城中。”

【译文】

天下有名的山,必定出产奇异的草木。江南地区气候温暖,因而尤其适宜茶叶生长。长江以北的茶叶产区,就数六安了,然而六安是其郡名,实际的产茶区在霍山县的大蜀山。那里茶叶产量很大,有名的茶品也为人熟知,河南、山西、陕西等地的人都饮用。南方人称六安茶能消除油腻,化解积食,也都很珍爱它。但是那些产区不善于炒制茶叶,用大柴火在煮饭锅里炒烘,还没来得及出锅,茶叶就已经焦糊干枯了,哪里能饮用呢?再加上用竹制成大竹篓,茶炒完还没冷却就放进竹篓,即使有绿枝叶、紫笋芽,也很快变枯变黄,只能供配饭之用,哪里能经得起品评斗试呢?

江南地区的茶,唐朝人最推崇阳羡茶,宋朝人最看重建州茶,直到现在,贡茶还是这两个地方的尤多。但阳羡茶只是徒有其名,建茶也不是最好的,只有武夷山的雨前茶最好。现在看重的,是长兴的罗岕茶,可能就是古人所谓顾渚紫笋茶。介于两山之间的称为岕,有姓罗的人隐居于此,所以以罗命名。然而产茶的“岕”以前有好几处,现在只有洞山所产的最好。姚伯道说:“明月峡中出产好茶,名气也很大。”关键是要按时采摘,炒制得法,那么就没有不好的茶了。明月茶清香淡远,滋味甘香,能清肺热除烦闷,足以称得上仙品。这自是一种好茶。顾渚当然也有好茶,但人们只把它称作水口茶,与岕茶完全区别开。像歙县的松萝茶、吴县的虎丘茶、钱塘的龙井茶,茶香浓郁,都可以与岕茶媲美,且不相上下。从前郭次甫极力推崇黄山茶,黄山茶也产在歙州境内,然而比起松罗茶却差得很远。以前士人都看重天池茶。然而天池山出产的茶,稍微喝多一些,就使人产生腹胀的感觉。从我开始贬低它的茶品,以前还招来很多非议,但近来真懂茶的人,开始相信我的话了。浙江出产的茶,还可提到天台的雁荡茶、栝苍的大盘茶、东阳的金华茶、绍兴的日铸茶,都和武夷茶在伯仲之间。然而即使出产名茶,还应当懂得加工与收藏。如果加工不精善,收藏不得法,一旦运出山去,香气、味道、颜色都会减损。钱塘的一些山,产茶都很多。南山的全都很好,北山的就稍差一些。北山勤于施肥,茶芽虽然茁壮,但香味和口感却反而单薄。从前颇得好评的睦州鸠坑茶、四明朱溪茶,现在全都不入流。福建武夷茶之外,还有泉州的清源茶,倘若是好手加工,也能与武夷茶相匹敌。可惜大多茶叶炒得焦枯,让人扫兴。楚地所产的茶数宝庆茶,滇地所产的茶数五华茶,都是赫赫有名的茶,甚至在雁茶之上。其他名山所产的茶,应当不止这些,或许是我还不知道,或许是声名还不显赫,所以没有评论。

今古制法

古人制茶,尚龙团凤饼,杂以香药。蔡君谟诸公,皆精于茶理。居恒斗茶,亦仅取上方珍品碾之,未闻新制。若漕司〔1〕所进第一纲〔2〕,名北苑试新者,乃雀舌、冰芽所造,一夸之直,至四十万钱,仅供数盂之啜,何其贵也。然冰芽先以水浸,已失真味,又和以名香,益夺其气,不知何以能佳。不若近时制法,旋摘旋焙,香色俱全,尤蕴真味。

【注释】

〔1〕漕司:宋代管理征收赋税、出纳钱粮、办理上贡及漕运事宜的官署。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〇《帅漕宪仓》条:“漕,谓转运司……漕则一路或有两三人,曰转运使,曰转运副使,曰转运判官,皆漕司也。”

〔2〕纲:此处指成批运载的茶。

【译文】

古人制作茶叶,崇尚龙团凤饼一类的茶,并且还掺进香料。蔡襄等人都精通制茶的法则。平常斗茶时所用的,也只是用上等好茶碾压而成,没有听说是新制作的。至于漕司进贡的第一批茶纲,被称为“北苑试新”的,是用雀舌、冰芽等绝品制作的,一銙茶的价值高达四十万钱,仅能供喝上几杯而已,多么昂贵啊。然而冰芽茶先用水浸泡过,已丧失了天然的味道,又掺入名贵香料,更加夺去其自身的味道,不知道好在哪里。不如现在的制作方法,采下之后马上烘焙,香气和颜色都保留着,尤其还蕴含着天然的味道。

采摘

清明谷雨,摘茶之候也。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若肯再迟一二日期,待其气力完足,香烈尤倍,易于收藏。梅时不蒸,虽稍长大,故是嫩枝柔叶也。杭俗喜于盂中撮点,故贵极细,理烦散郁,未可遽非。吴淞〔1〕人极贵吾乡龙井,肯以重价购雨前细者,狃于故常,未解妙理。岕中之人,非夏前不摘。初试摘者,谓之开园。采自正夏,谓之春茶。其地稍寒,故须待夏,此又不当以太迟病之。往日无有于秋日摘茶者,近乃有之。秋七八月,重摘一番,谓之早春,其品甚佳,不嫌少薄。他山射利,多摘梅茶。梅茶涩苦,止堪作下食,且伤秋摘,佳产戒之。

【注释】

〔1〕吴淞:明朝在长江下游入海口处设置吴淞江所,今上海市宝山区。

【译文】

清明和谷雨,是采茶的时节。清明时还太早,立夏时又太晚,谷雨前后,是最适宜的时候。如果愿意再推迟一两天,等到茶叶生长充分时采摘,不仅茶香会加倍,也更容易收藏。梅雨时阳气不上升,虽然茶叶稍微长大,但还是嫩枝柔叶。杭州的习俗,喜欢在茶盂中撮茶点泡,因而看重极细的茶芽,意在消除烦闷和纾解忧愁,不可随便非议。吴淞人非常看重我家乡的龙井茶,愿意花高价购买谷雨前的细茶,这只是拘泥于以前的习惯,实际上并不了解其中的微妙道理。岕中的茶农,不到立夏前几天不采茶。初次采摘,称作“开园”。在正夏时采摘的,称作“春茶”。这个地方气候稍冷,所以要等到立夏才采摘,这又不能以采摘太晚来诟病。从前没有在秋天采茶的,晚近才有。秋天七八月间,重新采摘一遍,称为“早春茶”,品质非常高,饮用的人会满意其稍淡的口感。其他山里的茶农追求利益,多在梅雨时采摘。梅茶的味道既涩又苦,只能制作配饭用的普通茶,并且还会影响秋茶的采摘,好的茶品应该避免这种做法。

炒茶

生茶初摘,香气未透,必借火力,以发其香。然性不耐劳,炒不宜久。多取入铛,则手力不匀,久于铛中,过熟而香散矣,甚且枯焦,尚堪烹点?炒茶之器,最嫌新铁。铁腥一入,不复有香。尤忌脂腻,害甚于铁。须豫取一铛,专用炊饮〔1〕,无得别作他用。炒茶之薪,仅可树枝,不用干叶,干则火力猛炽,叶则易焰易灭。铛必磨莹,旋摘旋炒。一铛之内,仅容四两。先用文火焙软,次加武火〔2〕催之。手加木指〔3〕,急急钞转,以半熟为度,微俟香发,是其候矣。急用小扇钞置被笼,纯绵大纸衬底燥焙。积多候冷,入瓶收藏。人力若多,数铛数笼。人力即少,仅一铛二铛,亦须四五竹笼。盖炒速而焙迟,燥湿不可相混,混则大减香力。一叶稍焦,全铛无用。然火虽忌猛,尤嫌铛冷,则枝叶不柔。以意消息,最难最难。

【注释】

〔1〕饮:底本作“饭”,据依《宝颜堂秘笈》本排印之《丛书集成初编》本改。

〔2〕武火:急火,相对于“文火”而言。

〔3〕木指:炒茶时用的一种工具。

【译文】

生茶刚摘下时,茶的香气不会透出来,必须借助火力才能使茶发出香气。然而茶性不耐折腾,炒茶的时间不宜太长。取太多的茶叶放进锅里,炒时手的用力就会不均匀,茶叶在锅里的时间长了,会因炒青过度而散失茶香味,甚至会干枯焦糊,哪里还能烹点饮用?炒茶的器具,最不适宜用新铁制的。铁腥味一旦混入,茶叶就不再有香味。炒茶还特别忌讳油脂油腻,其危害比铁腥味还大。所以要事先准备好一口锅,专门用来炒茶叶,不得有别的用途。炒茶时烧火的木柴,只能是树枝,不要用树干和树叶,因为树干烧起来火力太猛烈,树叶极容易旺也极容易灭。锅必须打磨光洁,茶叶要随采随炒。一口锅里面,只能放入四两茶叶。先用文火将茶叶烤软,再用旺火迅速杀青。用手再加上木指,十分快速地翻炒,以半熟为限度,等到香味微微发出时,就是合适的火候了。这时赶紧用小扇钞茶,铺放到底部衬着纯棉大纸的焙笼中烘干。积攒多了以后等待凉透,再放入瓶中收藏起来。

炒茶人手多时,要用几口锅、几个焙笼。即使人手较少,只有一两口锅,也需要四五个竹焙笼。原因是炒青的速度快而烘烤的速度慢,烘干的茶叶和没烘的茶不能掺混在一起,混杂了会使茶的香味大大降低。炒时只要一片茶叶稍有焦糊,整锅的茶都不能饮用了。然而炒茶虽然忌讳火力太猛,但更要避免炒锅太凉,否则茶的枝叶不会变柔软。这要靠感觉去把握,是最难最难的。

岕中制法

岕之茶不炒,甑中蒸熟,然后烘焙。缘其摘迟,枝叶微老,炒亦不能使软,徒枯碎耳。亦有一种极细炒岕,乃采之他山,炒焙以欺好奇者。彼中甚爱惜茶,决不忍乘嫩摘采,以伤树本。余意他山所产,亦稍迟采之,待其长大,如岕中之法蒸之,似无不可。但未试尝,不敢漫作。

【译文】

岕中的茶不经炒青,而是在甑中蒸青后,再进行烘烤。因为岕茶采摘的时间晚,枝叶稍有点老,炒制也不能使茶叶变软,只会使其干枯破碎而已。也有一种特别细的炒青岕茶,是从其他山上采摘来,经过炒青、烘烤工序制成,以欺骗好奇的人的。岕中的人特别爱惜茶树,绝不忍心趁着茶叶还嫩就采摘,并因此而伤害茶树。我料想其他山上产的茶,如果也稍晚些采摘,等到茶芽长大,用像岕茶一样的方法蒸青,好像也不是不行。只是没有尝试过,不敢贸然推广。

收藏

收藏宜用磁瓮,大容一二十斤,四围厚箬,中则贮茶。须极燥极新,专供此事,久乃愈佳,不必岁易。茶须筑实,仍用厚箬填紧,瓮口再加以箬,以真皮纸包之,以苎麻〔1〕紧扎,压以大新砖,勿令微风得入,可以接新。

【注释】

〔1〕苎麻:Boehmeria nivea荨麻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我国特产的植物,纤维细长且韧性强,可以纺成麻布。根叶可入药。

【译文】

保存茶叶适合用瓷瓮,大的能容纳一二十斤,四周垫上厚厚的箬叶,中间放置茶叶。要非常干燥非常新,只能专门供贮藏茶叶用,时间越久越好,不必每年都更换。茶叶要摆放紧实,仍然用厚箬叶填实压紧,瓮口再加上箬叶,真皮纸包裹之后,用苎麻扎紧,再压上大块的新砖头,不要让空气得以进入,可以放到下一年新茶产出时。

置顿

茶恶湿而喜燥,畏寒而喜温,忌蒸郁而喜清凉。置顿之所,须在时时坐卧之处。逼近人气,则常温不寒。必在板房,不宜土室,板房则燥,土室则蒸。又要透风,勿置幽隐。幽隐之处,尤易蒸湿,兼恐有失点检。其阁庋之方,宜砖底数层,四围砖砌,形若火炉,愈大愈善,勿近土墙。顿瓮其上,随时取灶下火灰,候冷,簇于瓮傍半尺以外,仍随时取灰火簇之,令里灰常燥,一以避风,一以避湿。却忌火气入瓮,则能黄茶。世人多用竹器贮茶,虽复多用箬护,然箬性峭劲,不甚伏帖,最难紧实,能无渗罅?风湿易侵,多故无益也。且不堪地炉中顿,万万不可。人有以竹器盛茶,置被笼〔1〕中,用火即黄,除火即润。忌之,忌之。

【注释】

〔1〕被笼:放置被物的竹箱。

【译文】

茶叶怕潮湿而喜干燥,怕寒冷而喜温暖,忌讳蒸闷而喜欢清凉。存放的场所,要在经常坐卧起居的地方。靠近人的气息,就能够保持常温而不致寒冷。一定要贮藏在木板房里,不适宜放在泥土房中,木板房比较干燥,泥土房闷热潮湿。贮藏的地方还要通风透气,不能放在昏暗隐蔽的地方。昏暗隐蔽的地方特别容易因闷热而受潮,同时还怕点查的时候不易发现。贮藏茶叶的地方,适宜在底下垫上几层砖,四周也用砖砌起来,形状好像火炉,越大越好,但不要贴近土墙。把瓮放在上面,随时取来炉灶下的火灰,等凉后堆聚在瓮边半尺以外的地方,仍然还要随时取来火灰堆聚,以使堆在里面的火灰保持干燥,一来可以避风,二来还可以防潮。但是忌讳火灰的温度传到瓮里,否则会使茶叶变黄。世人大都用竹器贮藏茶叶,即使用了再多的箬叶保护,但因箬叶生性坚挺,不很伏贴,难以压紧压实,哪能没有渗透的缝隙呢?风和潮气容易侵入,铺的箬叶再多也没用。而且竹器不能放在地炉中,所以用来贮茶是万万不可的。有的人用竹器盛着茶叶放入被笼中,用火一烤,茶叶就变黄;离开火,茶叶又返潮。这是特别忌讳的。

取用

茶之所忌,上条备矣。然则阴雨之日,岂宜擅开?如欲取用,必候天气晴明,融和高朗,然后开缶,庶无风侵。先用热水濯手,麻帨〔1〕拭燥。缶口内箬,别置燥处。另取小罂〔2〕贮所取茶,量日几何,以十日为限。去茶盈寸,则以寸箬补之,仍须碎剪。茶日渐少,箬日渐多,此其节也。焙燥筑实,包扎如前。

【注释】

〔1〕麻帨(shuì):麻做的巾帕。

〔2〕罂(yīng):小口大腹的瓶。

【译文】

茶的忌讳,在上一条中已经说得很全面了。然而在阴雨的天气里,难道可以随意打开茶瓮吗?如果打算取用茶叶,必须等到天气晴朗,光照融和的时候,然后再打开茶瓮,这样才能不被潮气侵入。取茶时,要先用热水洗干净手,用手帕擦干。再将瓮口内的箬叶,另放在干燥的地方。把取出的茶叶放进另外拿来的小瓶子里,取茶时要估量每天所用的茶叶,以十天为最高限度。取出瓮内一寸高的茶叶,就用一寸高的箬叶补充进去,仍然要把箬叶剪碎。茶叶一天天逐渐减少,箬叶一天天逐渐增多,这就是取茶的准则。取完后用烘干的箬叶压实,像取用前一样包扎好。

包裹

茶性畏纸,纸于水中成,受水气多也。纸裹一夕,随纸作气尽矣。虽火中焙出,少顷即润。雁宕诸山,首坐此病。每以纸帖寄远,安得复佳?

【译文】

茶叶生性畏惧纸,因为纸在水中制成,容纳的水汽比较多。用纸包裹一个晚上,茶叶就会全都随纸的水汽而受潮。即使刚用火烘烤过,纸包后不久也会受潮。雁宕山一带所产的茶,首先存在这种弊端。经常用纸包装送往远方,又怎么能保存好茶叶呢?

日用顿置

日用所需,贮小罂中,箬包苎扎,亦勿见风。宜即置之案头,勿顿巾箱书簏〔1〕,尤忌与食器同处。并香药则染香药,并海味则染海味,其他以类而推。不过一夕,黄矣变矣。

【注释】

〔1〕巾箱书簏:巾箱,古时放置头巾的小箱子,后来也用来存放书籍、文具等物品。书簏,藏书用的竹箱子。

【译文】

日常所需用的茶叶,贮藏在小罐中,用箬叶包裹后再用苎麻捆扎,也不要使其见风。应当随即放在案头,不要放在巾箱或书簏里,尤其忌讳与饮食器具放在一起。茶与香料放在一起就会沾染香料的味道,与海味放在一起就会沾染海味的气味,其他都可以此类推。如果存放不当,用不了一晚,茶叶就会变黄变味。

择水

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古人品水,以金山中泠〔1〕为第一泉,第二或曰庐山康王谷〔2〕第一。庐山余未之到,金山顶上井,亦恐非中泠古泉。陵谷变迁,已当湮没。不然,何其漓薄不堪酌也?今时品水,必首惠泉〔3〕,甘鲜膏腴,致足贵也。往日〔4〕渡黄河,始忧其浊,舟人以法澄过,饮而甘之,尤宜煮茶,不下惠泉。黄河之水,来自天上,浊者土色也。澄之既净,香味自发。余尝言有名山则有佳茶,兹又言有名山必有佳泉。相提而论,恐非臆说。余所经行,吾两浙〔5〕、两都〔6〕、齐、鲁、楚、粤、豫章〔7〕、滇、黔,皆尝稍涉其山川,味其水泉。发源长远,而潭沚澄澈者,水必甘美。即江河溪涧之水,遇澄潭大泽,味咸甘冽。唯波涛湍急,瀑布飞泉,或舟楫多处,则苦浊不堪。盖云伤劳,岂其恒性?凡春夏水长则减,秋冬水落则美。

【注释】

〔1〕金山中泠:金山寺,在江苏镇江金山,寺内有中泠泉。《明一统志》卷一一:“中泠泉,在金山寺内。唐李德裕尝使人取此水,杂以他水,辄能辨之。《水经》品第天下水味,此为第一。宋苏轼诗:‘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2〕庐山康王谷: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鄱阳湖盆地。康王谷,在庐山,有谷帘泉。

〔3〕惠泉:《嘉庆一统志》卷八六:“在无锡县惠山白石邬下,一名慧山泉。唐陆羽次第名泉得二十种,以庐山康王谷洞簾水为第一,此泉为第二。”

〔4〕日:底本作“三”,据依《宝颜堂秘笈》本排印之《丛书集成初编》本改。

〔5〕两浙:浙东和浙西的合称,一般以富春江、钱塘江为界。

〔6〕两都:指北京和南京。

〔7〕豫章:隋朝设豫章郡,明朝时为南昌府,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译文】

好茶叶中蕴含的茶香,借助于水才能散发出来,离开水就谈不上评赏茶。古人品评水,认为金山寺的中泠泉是第一泉,第二种说法认为庐山康王谷是第一。我没有到过庐山,但金山顶上的水井,恐怕也不是古时的中泠泉。由于山陵谷地的变迁,中泠泉可能早已湮没了。不然的话,为何如此淡而无味,不值得品酌呢?现在品评水,必定以惠泉为第一,其水甘甜鲜美醇厚,非常宝贵。从前渡黄河时,一开始担忧河水浑浊不能饮用,船夫用一种方法澄清后,喝起来十分甘甜,特别适宜煮茶,不比惠泉水差。黄河的水,像是从天上来的,之所以浑浊,是由于沾上了土的颜色。澄清后就干净了,香味也会自然发出。我曾经说,有名山的地方就会有好茶,现在又说,有名山的地方定会有好的泉水。将这两者相提并论,恐怕不是凭空乱说。我曾到过两浙和两都、齐、鲁、楚、粤、豫章、滇、黔等地,也大致游历过当地的山川,品味过当地的泉水。源远流长而且潭水清澈的,水必然甜美。即使是江河、溪流、山涧的水,汇入清潭大湖,味道也都甘甜清冽。只有波涛汹涌、水流湍急的河流,飞流直下的瀑布与喷薄而出的涌泉,或船舶来往较多的水道,水才会苦涩且浑浊不堪。大概就是所说的水质因使用过多而受到影响,这难道是水的一贯品性?但凡春夏水位上涨时水味稍减,秋冬水位下降时水味甜美。

贮水

甘泉旋汲用之斯良,丙舍〔1〕在城,夫岂易得?理宜多汲,贮大瓮中。但忌新器,为其火气未退,易于败水,亦易生虫。久用则善,最嫌他用。水性忌木,松杉为甚。木桶贮水,其害滋甚,挈瓶〔2〕为佳耳。贮水瓮口,厚箬泥固,用时旋开。泉水不易,以梅雨水代之。

【注释】

〔1〕丙舍:泛指正室旁的别室,这里代指房屋。

〔2〕挈瓶:汲水用的小瓶。

【译文】

使用刚取来的甘甜泉水,当然再好不过,但住在城中,又怎能轻易得到泉水呢?所以应该多打一些,贮存在大瓮里。但忌讳用新的器具,因为新器具的火气还没有消退,容易将水质败坏,也容易滋生水虫。使用时间久的瓮最好,但最不宜用来装其他东西。水的本性忌讳木头,特别是松木、杉木。用木桶贮存水的害处特别大,用挈瓶就比较好。贮水瓮的口上,以厚箬叶包裹后用泥封好,用水的时候再打开。泉水不容易得到时,用梅雨时节的雨水代替。

舀水

舀水必用磁瓯。轻轻出瓮,缓倾铫〔1〕中。勿令淋漓瓮内,致败水味,切须记之。

【注释】

〔1〕铫(diào):一种有柄有嘴的烹煮器。《说文解字·金部》:“铫,温器也。”段玉裁注:“今煮物瓦器谓之铫子。”

【译文】

更多好书分享关注公众号:tianbooks

舀水必须用瓷瓯。轻轻地从瓮中舀出,再慢慢地倾倒在铫中。不要让舀出的水再滴到瓮里,导致水味变坏,必须要记住这点。

煮水器

金乃水母,锡备柔刚,味不咸涩,作铫最良。铫中必穿其心,令透火气。沸速则鲜嫩风逸,沸迟则老熟昏钝,兼有汤气,慎之,慎之。茶滋于水,水藉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则废。

【译文】

金能含养水,锡则刚柔兼济,两者味道不咸不涩,用来做铫是最好的。铫中间必须要留有孔,使火的热力得以透过。沸腾快的水新鲜清爽,沸腾慢的水老且不清爽,还有热水汽,对此要极其慎重。茶泡在水中,水在器皿中存放,热水由火烧开,这四种东西相互依赖,缺少其中一样就泡不成茶。

火候

火必以坚木炭为上。然木性未尽,尚有馀烟,烟气入汤,汤必无用。故先烧令红,去其烟焰,兼取性力猛炽,水乃易沸。既红之后,乃授水器,仍急扇之,愈速愈妙,毋令停手。停过之汤,宁弃而再烹。

【译文】

火,必定是用硬木炭烧的最好。然而木炭的木质没烧完,还有馀烟,一旦烟气进入热水,热水就不能用了。因此先将木炭烧红,等其烟焰燃尽,同时还保持旺盛炽热的火力,用来煮水很容易沸腾。木炭烧红以后,再放到煮水器下面,仍要快速地扇风,扇得越快越好,不要停手。一旦停手,宁可将水倒掉重新煮。

烹点

未曾汲水,先备茶具。必洁必燥,开口以待。盖或仰放,或置磁盂,勿竟覆之案上。漆气食气,皆能败茶。先握茶手中,俟汤既入壶,随手投茶汤,以盖覆定。三呼吸时,次满倾盂内,重投壶内,用以动荡香韵,兼色不沉滞。更三呼吸顷,以定其浮薄,然后泻以供客,则乳嫩清滑,馥郁鼻端。病可令起,疲可令爽,吟坛发其逸思,谈席涤其玄襟。

【译文】

还没有打来水时,就要先准备好茶具。茶具必须洁净干燥,敞开口放着待用。茶具盖要么翻过来放,要么放在瓷盂上,不要直接覆盖在桌案上。因为桌案上的漆味和食物味,都会破坏茶味。先将茶拿在手中,等把开水灌进茶壶,随手把茶叶投入开水,用盖子盖好。盖住约呼吸三次的时间,然后倒满一盂茶汤,再将茶汤重新倒进壶里,以搅动壶里的茶汤,从而使茶香、茶色不致沉滞。再等呼吸三次的时间,以使漂浮的细小茶叶沉淀,然后才倒茶招待客人,茶汤就会鲜嫩润滑、香气扑鼻。生病时饮茶可让人好转,疲惫时饮茶可使人感觉清爽,吟诗的骚客饮茶可以激发灵感,清谈的雅士饮茶可以荡涤玄思。

秤量

茶注宜小,不宜甚大。小则香气氤氲,大则易于散漫。大约及半升,是为适可,独自斟酌,愈小愈佳。容水半升者,量茶五分,其馀以是增减。

【译文】

茶注要小,不适宜很大。小的茶注使茶香弥漫凝聚,大的则香气容易散发。茶注容水量约半升,是比较合适的,如果是独自一人饮茶,则越小越好。容水半升的茶注,量取茶叶五分,其他都按这个比例增减。

汤候

水一入铫,便须急煮。候有松声,即去盖,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后,水有微涛,是为当时。大涛鼎沸,旋至无声,是为过时。过则汤老而香散,决不堪用。

【译文】

水一旦舀进铫中,就必须马上煮。等水煮到有像松涛一样的声音,立即拿掉盖子,以观察水的老嫩程度。等到出现“蟹眼”大小的气泡之后,水有微小的波纹,这正是合适的时候。当水开得波涛翻滚,之后又没有声响,这是煮水的火候过了头。煮过头的水老而且香气已散,绝不能用来沏茶。

瓯注

茶瓯,古取建窑兔毛花〔1〕者,亦斗碾茶用之宜耳。其在今日,纯白为佳,兼贵于小。定窑〔2〕最贵,不易得矣,宣、成、嘉靖,俱有名窑,近日仿造,间亦可用。次用真正回青〔3〕,必拣圆整,勿用呰窳〔4〕。

茶注,以不受他气者为良,故首银次锡。上品真锡,力大不减,慎勿杂以黑铅,虽可清水,却能夺味。其次,内外有油磁壶亦可,必如柴〔5〕、汝〔6〕、宣、成之类,然后为佳。然滚水骤浇,旧瓷易裂,可惜也。近日饶州〔7〕所造,极不堪用。往时龚春〔8〕茶壶,近日时彬〔9〕所制,大为时人宝惜。盖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随手造作,颇极精工,顾烧时必须火力极足,方可出窑。然火候少过,壶又多碎坏者,以是益加贵重。火力不到者,如以生砂注水,土气满鼻,不中用也,较之锡器,尚减三分。砂性微渗,又不用油,香不窜发,易冷易馊,仅堪供玩耳。其馀细砂,及造自他匠手者,质恶制劣,尤有土气,绝能败味,勿用,勿用。

【注释】

〔1〕建窑兔毛花:即建窑烧制的兔毫盏。因其绀黑的瓷色中显出银白色的纤纹,如同兔毫一样,故称兔毫或兔毛花。明朝时建窑仍旧烧制此类瓷器。

〔2〕定窑:北宋名窑,窑址在河北定州,以烧制白釉瓷器著称。

〔3〕回青:明正德以后用来烧制青花瓷的一种原料,产自域外。

〔4〕呰窳(zǐ yǔ):这里指品质粗劣。

〔5〕柴:柴窑,五代后周柴世宗时建,故称柴窑,窑址在今河南郑州,以烧制天青色青瓷著称。柴窑瓷器传世稀少。

〔6〕汝:汝窑,北宋名窑,窑址在河南汝州(今河南临汝),以烧制青瓷著称,工艺精湛。因烧制时间较短,传世稀少,南宋以来即成为名贵的收藏品。

〔7〕饶州:景德镇在明朝属饶州府浮梁县,因而又称“饶州窑”或“饶窑”。

〔8〕龚春:明代制陶名家,所制陶茶壶极负盛名。明张岱陶庵梦忆》卷二:“宜兴罐以龚春为上,时大彬次之……一砂罐、一锡注,直跻之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惭色,则是其品地也。”

〔9〕时彬:时大彬,明朝制陶名家,号少山,所制陶器古朴典雅。

【译文】

茶瓯,古时选用建窑的兔毛花盏,因为也适用于斗茶、碾茶。现在的茶瓯,则以纯白的为好,而且以小为贵。定窑的最珍贵,但不容易得到,宣德、成化、嘉靖时期,也都有著名的瓷窑,现在所仿造的,有些也可以使用。其次,用真正的回青釉茶瓯,一定要挑选圆整的,不要用粗劣的。

茶注,以不易沾染其他气味的为好,所以首选银制的,次选锡制的。上好的真锡制的茶瓯,其效果不亚于银制的,只是要注意不能掺杂黑铅,掺杂黑铅的锡茶注虽然可以使水更清,但会破坏茶味。其次,内外两面釉质光滑的瓷壶也行,一定要像柴窑瓷、汝窑瓷、宣德瓷、成化瓷之类,才能沏出好茶。然而滚烫的开水骤然灌入,上述旧瓷器很容易炸裂,那就太可惜了。近来饶州窑烧制的瓷器,极不耐用。从前龚春制作的茶壶,近来时彬制作的茶具,很受现在人的喜爱珍视。大概都是用粗砂制作的,正是利用砂没有泥土气味的优点。虽然是随手制作,却相当精美,只是烧制时必须火力十分充足,才能出窑。有时候火候稍微过头,烧坏烧碎的壶就很多,因而更显得贵重。火力不到而烧出的茶壶,就如同在生砂中灌注水制成的,扑鼻而来的都是泥土味,很不适合沏茶用,比起锡器来还要差很远。砂生性易于渗透,又不上釉,茶的香气不易散发,茶也容易变凉变质,只能供人把玩而已。采用细砂烧制以及出自其他工匠之手的茶具,质地差,做工劣,特别是有泥土味,绝对会破坏茶味,千万千万不要用。

荡涤

汤铫、瓯、注,最宜燥洁。每日晨兴,必以沸汤荡涤,用极熟黄麻巾帨向内拭干,以竹编架覆而庋之燥处,烹时随意取用。修事既毕,汤铫拭去馀沥,仍覆原处。每注茶甫尽,随以竹箸尽去残叶,以需次用。瓯中残沉,必倾去之,以俟再斟。如或存之,夺香败味。人必一杯,毋劳传递〔1〕。再巡之后,清水涤之为佳。

【注释】

〔1〕毋劳传递:古人饮茶有用茶碗传递着喝的习惯。参见陆羽《茶经·六之饮》。

【译文】

水铫、茶瓯、茶注,最应该干燥清洁。每天早晨起来,一定先用沸水冲洗茶具,再用极熟的黄麻手帕自外向内擦干,之后扣在竹编架子上,存放在干燥的地方,沏茶时随时取用。饮茶结束后,擦去水铫上的剩馀水滴,仍扣放在原处。每当一壶茶刚喝完,随即用竹筷子将残留的茶叶全部去掉,以备下一次使用。茶瓯中剩馀的茶汤必须倒掉,以便再次倒茶。如果剩馀的茶汤还保留着,会破坏茶香、败坏茶味。必须每人一杯茶,就不用传递着喝。斟茶两轮之后,最好用清水洗净。

饮啜

一壶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余尝与冯开之〔1〕戏论茶候,以初巡为停停袅袅十三馀,再巡为碧玉破瓜〔2〕年,三巡以来,绿叶成阴矣。开之大以为然。所以茶注欲小,小则再巡已终,宁使馀芬剩馥尚留叶中,犹堪饭后供啜嗽之用,未遂弃之可也。若巨器屡巡,满中泻饮,待停少温,或求浓苦,何异农匠作劳,但需涓滴?何论品尝,何知风味乎?

【注释】

〔1〕冯开之:冯梦桢(1548—1595),字开之,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明万历五年(1577)进士。撰有《快雪堂集》。

〔2〕破瓜:“瓜”字可析分为“二”“八”两字,古人常将女子十六岁称为破瓜之年。

【译文】

一壶茶汤,只能够斟两轮。第一轮茶味道鲜美,第二轮茶味道甘甜醇厚,第三轮时就因茶味淡而不愿意饮了。我曾经和冯开之开玩笑地讨论茶色茶味的变化,第一轮茶可视作亭亭玉立的十三四岁少女,第二轮茶可看作“碧玉破瓜”的十六岁女子,第三轮以后,就是儿女成行的妇人了。冯开之非常赞同。所以茶注要小,小的话两轮之后就已经倒完,宁可使剩馀的茶香味留在茶叶中,还能供饭后漱口之用,所以不要马上倒掉。如果是大壶喝上好几轮,倒满茶后又大口喝下,有的人感觉茶汤太烫而停下来稍等凉些,有的人又愿意喝浓酽苦口的茶而感觉茶汤太淡,这样与农夫、工匠劳作疲惫时用水解渴有什么不同呢?哪里谈得上品尝,又哪里会懂得茶的风味呢?

论客

宾朋杂沓,止堪交错觥筹;乍会泛交,仅须常品酬酢。惟素心同调,彼此畅适,清言雄辩,脱略形骸,始可呼童篝火,酌水点汤。量客多少,为役之烦简。三人以下,止热一炉;如五六人,便当两鼎炉。用一童,汤方调适,若还兼作,恐有参差。客若众多,姑且罢火,不妨中茶投果,出自内局。

【译文】

往来纷杂的宾客,只能用饮酒行令来款待;泛泛而交的朋友,只需用普通酒饭来应酬。只有同心同德、言意相投、清谈雄辩、放浪形骸的朋友,才值得吩咐童仆点燃炉火,煮水沏茶来招待。根据客人的数量决定招待规模的大小:三个人以下,只点燃一个茶炉;如果是五六个人,便应当用两个大茶炉。需用一个童仆专门照看茶炉,茶汤才能够沏调适当,倘若童仆还兼做其他事,恐怕会出现差错。如果客人众多,就姑且先停火,不妨将茶事暂停,从内席上取些果品来招待客人。

茶所

小斋之外,别置茶寮〔1〕。高燥明爽,勿令闭塞。壁边列置两炉,炉以小雪洞〔2〕覆之,止开一面,用省灰尘腾散。寮前置一几,以顿茶注、茶盂。为临时供具别置一几,以顿他器。旁列一架,巾帨悬之,见用之时,即置房中。斟酌之后,旋加以盖,毋受尘污,使损水力。炭宜远置,勿令近炉,尤宜多办,宿干易炽。炉少去壁,灰宜频扫。总之以慎火防热,此为最急。

【注释】

〔1〕茶寮:此指专门饮茶的小屋。寮,原指僧舍,后也将小屋通称为寮。

〔2〕雪洞:一种盖子。

【译文】

居室之外,另外设立茶寮。茶寮要屋高干燥,明亮爽洁,不能闭塞。茶寮内墙壁边并列放置两个茶炉,并用小雪洞覆盖,只敞开一面,以避免灰尘扬起散落在茶炉上。茶寮前放置一张茶几,用来搁放茶注、茶盂。给临时使用的器具再另外准备一张茶几,用来放置它们。旁边摆一个架子,上面挂着手巾,用到的时候,就放到屋里。沏茶饮茶之后,马上盖好器具的盖子,避免受到尘土的污染,从而使水质变坏。木炭应当放在远处,不要靠近茶炉,尤其应当多准备些木炭,经过一夜的干燥之后更容易旺盛。茶炉要稍微离开墙壁一点,灰尘也要经常清扫。总之要谨慎使用,以防火隔热,这是最急迫紧要的事。

洗茶

岕茶摘自山麓,山多浮沙,随雨辄下,即着于叶中。烹时不洗去沙土,最能败茶。必先盥手令洁,次用半沸水,扇扬稍和,洗之。水不沸,则水气不尽,反能败茶;毋得过劳,以损其力。沙土既去,急于手中挤令极干,另以深口瓷合贮之,抖散待用。洗必躬亲,非可摄代。凡汤之冷热,茶之燥湿,缓急之节,顿置之宜,以意消息,他人未必解事。

【译文】

岕茶采自山脚下,山上多有浮沙,随着雨水冲下,就附着在茶叶上。煮茶时不将沙土洗掉,最能败坏茶味。所以必须先洗干净手,再取刚刚烧开的热水,扇扬风,使水稍凉,之后用来洗茶。水不沸腾,水汽就不会全去掉,洗茶反而会败坏茶;也不可洗得太过,以免使茶不耐浸泡。沙土洗掉之后,迅速在手中把茶叶挤得特别干,另外贮放在深口的瓷盒中,抖散之后待用。洗茶必须亲自动手,不可由他人代替。因为凡是茶汤的凉热温度、茶叶的干湿程度、洗茶的节奏快慢、洗过茶叶的存放等,都要靠个人感觉去把握,其他人未必能领会。

童子

煎茶烧香,总是清事,不妨躬自执劳。然对客谈谐,岂能亲莅?宜教两童司之。器必晨涤,手令时盥,爪可净剔,火宜常宿,量宜饮之时,为举火之候。又当先白主人,然后修事。酌过数行,亦宜少辍,果饵间供。别进浓沉,不妨中品充之。盖食饮相须,不可偏废,甘 杂陈,又谁能鉴赏也?举酒命觞,理宜停罢。或鼻中出火,耳后生风,亦宜以甘露浇之。各取大盂,撮点雨前细玉,正自不俗。

【译文】

煎茶与燃香,总归是清雅的事,不妨亲手操作。然而主人跟客人正谈得融洽,哪能亲自去煎茶呢?最好让两个童子去做。饮茶器具要早晨清洗好,还要勤于洗手,指甲也要修剪干净,常备火种,估算距离饮茶的时间,掌握生火的时机。这时又应该先请示主人,然后才去准备沏茶的事。饮过几轮茶后,应当暂停,乘间呈上果品。另外进奉 酒,也不妨是普通品种。大概食物与饮料相互依赖,不能偏废,但是甘甜的茶和 厚的酒胡乱放在一起,谁又有心情鉴赏茶品呢?所以饮茶的时候,理应停止饮酒。或者鼻中干燥上火、耳后生风发热时,也适宜饮茶来祛火降热。主客各自取用大的茶盂,撮点谷雨前的细玉茶,这自是不俗的事。

饮时

心手闲适 披咏疲倦 意绪棼乱 听歌闻曲 歌罢曲终杜门避事

鼓琴看画 夜深共语 明窗净几 洞房阿阁〔1〕 宾主款狎佳客小姬

访友初归 风日晴和 轻阴微雨 小桥画舫 茂林修竹课花责鸟

荷亭避暑 小院焚香 酒阑人散 儿辈斋馆 清幽寺观名泉怪石

【注释】

〔1〕阿阁:四面有檐的楼阁。西晋陆机《君子有所思行》:“甲第崇高闼,洞房结阿阁。”《文选》五臣注:“洞,通;结,连;阿,大也。”

【译文】

以下时候,适宜饮茶:

双手心境都闲适;读书吟咏已疲倦;意绪不甚清楚;听歌声赏乐曲;听罢歌,赏毕曲;关起门来,避绝人事;弹琴看画;深夜谈话;端坐明窗净几;入洞房登阿阁;主客之间亲密往来;款待贵客,姬妾侍候;访友刚回;风日晴好;轻阴细雨;过小桥,乘画舫;茂林修竹之间;养花驯鸟之时;荷花亭中避暑;僻静小院燃香;酒宴终,人将散;督责儿辈读书;寻访清幽寺观;观赏名泉怪石。

宜辍

作字 观剧 发书柬 大雨雪 长筵大席 翻阅卷帙人事忙迫 及与上宜饮时相反事

【译文】

以下情况,不宜饮茶:

写字,看戏,写信寄函,降大雨雪,高规格的宴席,阅读书籍,有繁忙急迫的事情,以及有与上面列举的适宜饮茶时候相反的事。

不宜用

恶水 敝器 铜匙 铜铫 木桶 柴薪 麸炭 粗童恶婢

不洁巾帨 各色果实香药〔1〕

【注释】

〔1〕各色果实香药:明朝人讲究饮茶时避免与其他水果、香料同食,以保证能品尝到茶叶真正的味道。明钱椿年茶谱》列举出一些破坏茶味的果实香药:“夺其香者,松子、柑橙、杏仁、莲心、木香、梅花、茉莉、蔷薇、木樨之类是也;夺其味者,牛乳、番桃、荔枝、圆眼、水梨、枇杷之类是也;夺其色者,柿饼、胶枣、火桃、杨梅、橙橘之类是也。”

【译文】

饮茶的时候,不宜使用:

品质不佳的水,劣质器具,铜茶匙,铜铫,木桶,木头柴火,烧火的麸子,粗笨的童仆,性情急躁的婢女;不干净的手绢,各种各样的果实、香料。

不宜近

阴室 厨房 市喧 小儿啼 野性人 童奴相哄 酷热斋舍

【译文】

饮茶时,必须远离以下情况:

阴暗的房屋,做饭的厨房,集市的喧嚣,小儿的啼哭,性格粗野的人,童子仆人彼此七嘴八舌,酷热难耐的房间。

良友

清风明月 纸帐楮衾〔1〕 竹床石枕 名花琪树〔2〕

【注释】

〔1〕纸帐:用藤皮茧纸缝制的帐子。明高濂遵生八笺》卷八记载其制作方法:“用藤皮茧纸缠于木上,以索缠紧,勒作皱纹,不用糊,以线折缝缝之。顶不用纸,以稀布为顶,取其透气。”楮衾:纸制的衣服。宋苏易简文房四谱·纸谱》:“山居者常以纸为衣,盖遵释氏云不衣蚕口衣者也。”

〔2〕琪树:形容类似仙境中的玉树。

【译文】

清风与明月,纸帐与纸衣,竹床与石枕,名花与琪树,这些都是饮茶的良友。

出游

士人登山临水,必命壶觞,乃茗碗薰炉置而不问,是徒游于豪举,未托素交也。余欲特制游装,备诸器具,精茗名香,同行异室。茶罂一,注二,铫一,小瓯四,洗〔1〕一,瓷合一,铜炉一,小面洗一,巾副之,附以香奁〔2〕、小炉、香囊、匕、箸〔3〕,此为半肩。薄瓮贮水三十斤,为半肩足矣。

【注释】

〔1〕洗:古时的盥用具,类似于今天的洗脸盆。《仪礼·士冠礼》郑玄注:“洗,承盥洗者,弃水器也。”

〔2〕香奁:存放香料的盒子。

〔3〕匕箸:茶匙和筷子。

【译文】

士人攀登山岭、徜徉水边时,必定让人备好酒具,对于茶具和薰炉却置而不问,这只是庸人炫耀摆阔,缺少士人应有的清雅。我打算专门制作出游的装备,备齐各种器具,好茶及名贵的薰香一起带着,但分别放置。茶罂一个,茶注两个,铫一个,小瓯四个,茶洗一个,瓷盒一个,铜炉一个,小脸盆一个,配以手巾,附带着香奁、小香炉、香囊、茶匙、竹筷,装在担子的一边。再用薄瓮带上三十斤水,装在担子的另一边,就足够了。

权宜

出游远地,茶不可少。恐地产不佳,而人鲜好事,不得不随身自将。瓦器重难,又不得不寄贮竹箁〔1〕。茶甫出瓮,焙之。竹器晒干,以箬厚贴,实茶其中。所到之处,即先焙新好瓦瓶,出茶焙燥,贮之瓶中。虽风味不无少减,而气与味尚存。若舟航出入,及非车马修途,仍用瓦缶。毋得但利轻赍,致损灵质。

【注释】

〔1〕竹箁(póu):笋壳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箁,竹箬也。从竹,咅声。苏俗谓之笋壳。”这里借指竹编的篓子。

【译文】

到远方游历,不能缺少茶。又担心当地出产的茶叶不好,当地的朋友又少有懂茶、喜欢茶的,所以不得不自己随身带着茶叶。陶瓷器具很沉,难以携带,又不得不将茶叶暂存在竹篓里。茶叶一从瓮中取出,就先烘烤。再晒干竹篓,用箬叶贴裹厚实,将茶叶填实在里面。到达目的地,先烘焙新的好陶瓶,再取出茶叶烘干,贮存在瓶中。虽然茶的风味稍微减少,但茶气和茶味还是存在的。如果是乘船来回,以及不是乘车马才能到达的远方,还是要用陶瓷器具装茶。不要只图行装轻快,以致有损茶叶的好品质。

虎林水

杭两山之水,以虎跑泉为上,芳冽甘腴,极可贵重。佳者乃在香积厨〔1〕中土泉,故其土气,人不能辨。其次若龙井、珍珠〔2〕、锡杖〔3〕、韬光〔4〕、幽淙〔5〕、灵峰〔6〕,皆有佳泉,堪供汲煮。及诸山溪涧澄流,并可斟酌。独水乐一洞〔7〕,跌荡过劳,味遂漓薄。玉泉〔8〕往时颇佳,近以纸局坏之矣。

【注释】

〔1〕香积厨:寺院的僧厨,又称香厨。

〔2〕珍珠:珍珠泉,在杭州玉泉附近。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三:“珍珠园,宋张循王俊别墅,内有珍珠泉。”

〔3〕锡杖:《西湖游览志》卷四:“法相律寺,寺内有锡杖泉。”

〔4〕韬光:指韬光庵,《嘉庆一统志》卷二八四:“韬光庵,在钱塘县灵隐山,唐僧韬光所居。”

〔5〕幽淙:指幽淙岭,《西湖游览志》卷一一称,幽淙岭在天竺寺东南,俗称“水出岭”。

〔6〕灵峰:指灵峰寺,《西湖游览志》卷九:“灵峰寺,故名鹫峰禅院,晋开运间吴越王建。”

〔7〕水乐一洞:《嘉庆一统志》卷二一六:“水乐洞,在钱塘县南高峰西烟霞岭下。”

〔8〕玉泉:《西湖游览志》卷九:“玉泉寺,故名净空院,南齐建元中僧昙超说法于此,龙王来听,为之抚掌,出泉,遂建龙王祠。晋天福三年始建净空院于泉左。”

【译文】

杭州两山的水,以虎跑泉为最好,清香甘甜,极其珍贵。好的原因在于这是寺院僧厨中的土泉,泉水中的土气是凡人不能分辨的。其次像龙井、珍珠、锡杖、韬光、幽淙、灵峰等处,都有好的泉水,适宜用来煮水饮茶。还有众山之间溪涧的清澈流水,也可以取来饮茶。只有水乐洞的水,因流淌太激,味道便不够醇和了。玉泉的水质以前相当好,现在由于造纸作坊的污染而被破坏了。

宜节

茶宜常饮,不宜多饮。常饮则心肺清凉,烦郁顿释;多饮则微伤脾肾,或泄或寒。盖脾土原润,肾又水乡,宜燥宜温,多或非利也。古人饮水饮汤,后人始易以茶,即饮汤之意。但令色、香、味备,意已独至,何必过多,反失清洌乎?且茶叶过多,亦损脾肾,与过饮同病。俗人知戒多饮,而不知慎多费,余故备论之。

【译文】

茶适宜经常饮用,但不宜一次饮用太多。经常饮用能使心肺清凉,烦忧马上消解;一次饮用太多,脾肾会受到轻微损害,因而有人腹泻,有人虚寒。脾五行属土,原本湿润,肾又像人体内的水乡一样,应保持适当干燥与温和,因而过度饮茶将对其产生不利影响。古人只喝清水和热水,后人开始用饮茶来代替,用意和喝热水一样。只要让茶的色、香、味齐备,目的就已经达到,何必饮用太多,反而品尝不到清冽的味道呢?而且茶叶放得太多,也伤害脾肾,和过量饮茶有同样的弊病。普通人仅懂得避免饮茶过量,但不懂得茶叶放多放少也应谨慎,所以我全面地谈论这个问题。

辨讹

古今论茶,必首蒙顶〔1〕。蒙顶山,蜀雅州山也,往常产今不复有。即有之,彼中夷人专之,不复出山。蜀中尚不得,何能至中原、江南也。今人囊盛如石耳〔2〕,来自山东者,乃蒙阴山〔3〕石苔,全无茶气,但微甜耳,妄谓蒙山茶。茶必木生,石衣得为茶乎?

【注释】

〔1〕蒙顶:参见本书《茶经·八之出》注释。

〔2〕石耳:附着在石头表面的苔藓类植物。

〔3〕蒙阴山:即蒙山,在今山东省蒙阴县南。古时多有以蒙山石苔藓冒称蒙茶的。明陈师《茶考》:“世以山东蒙阴县山所生石藓谓之蒙茶,士夫亦珍重之,味亦颇佳。殊不知形已非茶,不可煮,又乏香气,《茶经》所不载也。”

【译文】

古今品评茶叶,都必然首推蒙顶茶。蒙顶山在蜀地雅州,以前出产的茶叶,现在已经不再有了。即使有,也被那里的夷人独自享用,不再运出山了。蜀中尚且得不到,又哪里能运到中原和江南呢?现在的人用袋装着像石耳一样的、来自山东的所谓茶,实际上是蒙阴山上的石苔,一点茶味也没有,只是稍微发甜而已,却敢妄称“蒙山茶”。茶一定是木本而生的,石衣也能称为茶吗?

考本

茶不移本,植必子生〔1〕。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子之意也。今人犹名其礼曰下茶〔2〕。南中夷人定亲,必不可无,但有多寡。礼失而求诸野,今求之夷矣。

【注释】

〔1〕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认为,培育茶树只能采用育籽的有性繁殖方法。现代茶树栽培还采用扦插、压条等多种无性繁殖方法。

〔2〕下茶:结婚时男方送聘礼称“下茶”,女子受聘称为“受茶”。

【译文】

茶不能移栽,必须利用茶籽繁殖。古人结婚时,一定要用茶作聘礼,是取茶的“不移”和“植子”的寓意。现在的人还把这种礼节称为“下茶”。南中的夷人定亲时,必须有茶,只是存在多少的差别。“礼失而求诸野”,现在是求之于夷人了。

余斋居无事,颇有鸿渐之癖。又桑苎翁所至,必以笔床〔1〕、茶灶自随。而友人有同好者,数谓余宜有论著,以备一家,贻之好事,故次而论之。倘有同心,尚箴余之阙,葺而补之,用告成书,甚所望也。次纾再识。

【注释】

〔1〕笔床:放毛笔的文具。

【译文】

我家居没有什么事做,有跟陆羽一样的饮茶癖好。陆羽每到一个地方,必定随身带上笔床和茶灶[喝茶有心得便及时记录下来]。因而有同样爱茶的友人,屡次劝我应该在饮茶方面有所论著,以备一家之言,并赠送给喜欢茶的人看,所以我就依次论述,写了这部书。倘若有与我同心的人,能够指出书中存在的缺失,并为之订正补充,以使此书能够宣告完成,是我非常希望的。次纾再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