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穄第四

尔雅》曰〔1〕:“秬,黑黍。秠,一稃二米〔2〕。”郭璞注曰:“秠亦黑黍,但中米异耳。”

孔子曰〔3〕:“黍可以为酒。”

广志》云:“有牛黍,有稻尾黍、秀成赤黍,有马革大黑黍〔4〕,有秬黍,有温屯黄黍,有白黍,有芒、燕鸽之名。穄,有赤、白、黑、青、黄燕鸽,凡五种。”

按: 今俗有鸳鸯黍、白蛮黍、半夏黍;有驴皮穄。

崔寔曰:“,黍之秫熟者〔5〕,一名穄也。”

【注释】

〔1〕见《尔雅·释草》,文同。郭璞注还举了“中米异”的例子:“汉和帝时,任城生黑黍,或三四实,实二米,得黍三斛八斗是。”

〔2〕黍的小穗有小花二朵,其中一朵不孕。但偶然有变异,二花同孕,则可出现一稃二米的种实。郭璞注《尔雅》还举例说,东汉和帝时,任城(今山东济宁)“生黑黍,或三四实,实二米”。就是一穗中有三四个异常的种实,每实中含有两颗米。

〔3〕《说文》“黍”字下引孔子语有“黍可为酒”句。

〔4〕“马革”,原作“马草”,《初学记》卷二七、《御览》卷八四二引《广志》均作“马革”,《渐西》本改为“马革”。又“燕鸽”,《初学记》两引《广志》均作“燕”。

〔5〕“秫”,各本相同,有误。《说文》:“秫,稷之黏者。”《广雅·释草》:“秫,稬也。”西晋崔豹古今注》:“稻之黏者为秫稻。”无论指粟或稻,概以黏性者为“秫”,黍属亦不例外。《说文》:“穄,也。”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一六引《说文》尚多“似黍而不黏者,关西谓之”句。今习俗所称,仍称黏者为黍,不黏者为穄,而(糜)子现今仍是穄的俗名。这里以“黍之秫熟者”为,反常,“秫”应是“秔”的形近之误。

【译文】

《尔雅》说:“秬(jù),是黑黍。秠(pī),是一个稃壳里面有两颗米。”郭璞注解说:“秠,也是黑黍,不过里面的米〔有两颗〕不同。”

孔子说:“黍可以作酒。”

《广志》说:“有牛黍,有稻尾黍、秀成赤黍,有马革大黑黍,有秬黍,有温屯黄黍,有白黍,又有(ōu)芒、燕鸽的名目。穄,有赤穄、白穄、黑穄、青穄、黄燕鸽五种。”

〔思勰〕按: 现今习俗名称,有鸳鸯黍、白蛮黍、半夏黍;又有驴皮穄。

崔寔说:“,是黍中米粒〔粳〕性的,也叫作穄。”

凡黍穄田,新开荒为上,大豆底为次,谷底为下。

地必欲熟。再转〔1〕乃佳。若春夏耕者,下种后,再劳为良。

一亩,用子四升。

三月上旬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五月上旬为下时。夏种黍穄,与稙谷同时〔2〕;非夏者,大率以椹赤为候。谚曰:“椹厘厘〔3〕,种黍时。”燥湿候黄塲〔4〕。始章切种讫不曳挞。常记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冻树日种之,万不失一。冻树者,凝霜封着木条也。假令月三日冻树,还以月三日种黍;他皆仿此。十月冻树宜早黍,十一月冻树宜中黍,十二月冻树宜晚黍。若从十月至正月皆冻树者,早晚黍悉宜也。

苗生垅平,即宜耙劳。锄三遍乃止。锋而不耩。苗晚耩,即多折也。

刈穄欲早,刈黍欲晚〔5〕。穄晚多零落,黍早米不成。谚曰:“穄青喉,黍折头〔6〕。”皆即湿践。久积则浥郁,燥践多兜牟〔7〕。穄,践讫即蒸而裛于劫反之〔8〕。不蒸者难舂,米碎,至春又土臭;蒸则易舂,米坚,香气经夏不歇也。黍,宜晒之令燥。湿聚则郁。

凡黍,黏者收薄。穄,味美者亦收薄〔9〕,难舂。

【注释】

〔1〕“转”指再耕,“再转”,即第一次耕翻后,再耕两遍。

〔2〕“稙”,金抄、明抄同,湖湘本等作“植”。启愉按:“稙谷”是早谷子,卷一《种谷》二月三月种“稙禾”,四月五月种“穉禾”。这里既是“夏种黍穄”,不应“与稙谷同时”,湖湘本作“植”,勉强,疑是“稚”字之误。

〔3〕厘厘: 形容桑椹由青转赤,丰美多实。时期因桑树品种和栽培条件而不同,大致在阴历三月间。

〔4〕黄塲(shāng): 即黄墒,指土壤中保有某种湿润程度和良好的结构而言。黄墒是北方至今还保留着的群众口语。其标准是: 土壤湿润适度,捏之成团,扔之散碎,手触之微有湿印和凉爽之感。《要术》和以后农书无不争取赶在黄墒时耕地、下种。但黄墒必须耕耙熟透才能保持。

〔5〕“刈穄欲早”两句: 收割要穄早黍晚。启愉按: 穄(Panicum miliaceumvar.compaotum)是黍的变种,在某些生物学特性上二者是相同的,例如,分蘖和分枝的发生很迟,因此分蘖穗和分枝穗的成熟晚于主茎穗;同一穗上,成熟也不一致,顶部成熟最早,中部次之,下部最迟;子实成熟后容易落粒,等等,二者相同。清初山东淄川(和贾思勰的家乡邻近)人蒲松龄写的《农桑经》说:“刈宜早,黍稷(穄)过熟,遇风则落。”可见黍穄同样容易落粒。实际黍到穗子最下部的分枝逐渐失去绿色时,就该抓紧收割。贾氏所说黍子割早了米还没有成熟,似是黍子不容易落粒,可以等待成熟一致时收割,是否那时那地的黍的品种和现在不同,就不清楚了。

〔6〕青喉: 指穄穗基部与茎秆相连的部分(喉)还保持绿色时,就该收割。 折头: 指黍穗向一侧弯曲下垂的时候,也该收割。下垂的过程是上下部籽粒逐渐成熟的过程,但不等于最下部的籽粒一齐成熟。

〔7〕兜牟: 即兜鍪,战士头上戴的头盔。这里是作比喻。明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谷谱·黍》条:“刈后乘湿即打,则稃易脱,迟则稃着粒上,难脱。”黍穄如果不趁湿脱粒,干燥后颖壳粘在果皮上,不容易脱落,好像戴着头盔的样子,所以说兜牟多。

〔8〕蒸而裛之: 即采用加热办法使热气透入穄粒,并密闭一定时间,使其气味颜色发生良好的变化。裛,指密闭着使湿热相郁。此法颇像浙江湖州一带的“蒸谷”,其特点是米粒全,碎米少,胀性大,有特殊的香气。但穄子闷闭后仍须晒干,才能贮藏,或者在囤中插入“谷盅”(气笼),以散去湿郁之气,否则必致发霉生虫变质。

〔9〕这个糯性强弱和产量多少成反比的矛盾,现代科学也还不能解开。

【译文】

种黍子、穄子的田,最好是新开荒的地,其次是前茬是大豆的地,最差是前茬是谷子的地。

地必须整治得熟。耕三遍为好。如果是春天夏天耕的地,下种之后,耢盖两遍为好。

一亩地,用四升种子。

三月上旬种是最好的时令,四月上旬是中等时令,五月上旬是最晚时令。夏天种黍子、穄子,与种〔晚〕谷子同时。不是夏天种的,大率看桑椹赤色时作为播种的物候。农谚说:“桑椹厘厘,种黍之时。”土壤的燥湿,掌握在黄塲时下种。种完了,不要拖挞。又,常常记住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冻树”的日子,明年就在这一日种黍,万无一失。所谓“冻树”,是指冻霜凝结着封裹了树枝。假如今年是初三日冻树,明年就在初三日种黍;其余类推。十月冻树,明年宜于种早黍;十一月冻树,宜于种中黍;十二月冻树,宜于种晚黍。如果从十月到正月都出现冻树的,早黍晚黍都相宜。

苗长出和垄一样高时,就该耙耢。锄三遍为止。只锋,不要耩。耩晚了,苗容易折断。

收割穄子要早,黍子要晚。穄子割晚了,子实掉落就多;黍子割早了,米还没有成熟。农谚说:“穄子青喉,黍子折头。”都要趁湿用磙压器具把子实压脱下来。堆积久了不脱粒,便会窝坏;干燥后才脱粒,“兜牟”就多。穄子,脱粒下来随即蒸一遍,趁热密闭一定时间。不蒸过,难舂,米容易碎,到明年春天还会有像泥土样的臭气;蒸过的容易舂,米粒坚实,经过明年夏天还是香的。黍子,脱粒下来应当晒干。湿着收藏就会闷坏。

黍子,黏的收成低。穄子,味道好的收成也低,而且难舂。

《杂阴阳书》曰:“黍‘生’于榆。六十日秀,秀后四十日成。黍生于巳,壮于酉,长于戌,老于亥,死于丑,恶于丙、午,忌于丑、寅、卯。穄,忌于未、寅。”

孝经援神契》云:“黑坟宜黍、麦。”

尚书考灵曜》云:“夏,火星昏中,可以种黍、菽。“火,东方苍龙之宿,四月昏,中在南方。菽,大豆也。””

氾胜之书》曰:“黍者,暑也,种者必待暑。先夏至二十日,此时有雨,强土可种黍。谚曰:“前十鸱张〔1〕,后十羌襄,欲得黍,近我旁。”“我旁”,谓近夏至也,盖可以种晚黍也。〔2〕一亩,三升。

“黍心未生,雨灌其心,心伤无实。

“黍心初生,畏天露。令两人对持长索,搜去其露,日出乃止。

“凡种黍,覆土锄治,皆如禾法;欲疏于禾〔3〕。”按: 疏黍虽科,而米黄,又多减及空;今穊,虽不科而米白,且均熟不减,更胜疏者。氾氏云:“欲疏于禾。”其义未闻。

崔氏曰〔4〕:“四月蚕入簇,时雨降,可种黍、禾,谓之上时。

“夏至先后各二日,可种黍。

“虫食李者黍贵也。”

【注释】

〔1〕鸱(chī)张: 嚣张。这里指苗长得旺盛。

〔2〕以上三句注文,指明近夏至前可种晚黍,早黍则三月种,并不是夏天种的“以椹赤为候”,也不是必须“待暑”,与《氾书》不同,所以这是贾氏插注。

〔3〕欲疏于禾: 指黍要比谷子种得稀些。启愉按: 黍的分蘖力强,成熟先后拖拉。如果稀植,使得分蘖和分枝多,造成成熟不一致,自然产生很多的不饱满子实和空壳。密植可以抑制分蘖和分枝,养分和水分比较集中,成熟比较趋于一致,因而种子饱满,秕壳少。再者,黍子抽穗结实阶段很需要水分的供应,密植时能够较早地封闭地面,抑制地面水分的蒸发,土壤里保留有较多的水分。这样,黍粒可以得到比较充分的养分和水分的供给,种子就饱满,淀粉含量充实,米色也就白了。稀植的和这个相反,所以结果也相反。更有甚者,碰上干旱,养分和水分的供应满足不了摄取的需要,叶子还会和种子竞争有限的供应,种子竞争不过叶子,里面的养分还会倒流出去,甚至连原有的淀粉也会变成糖输送出去。这样,籽粒更不可能饱满,更不可能不发黄,从而出现多秕壳的恶果。大概古来习惯,直到氾氏当时黍还是疏于谷子的。但贾氏指出稀密的利弊是合科学的,他的栽培法已前进了一步。

〔4〕“崔氏”指崔寔,引文分见《四民月令》“四月”、“五月”。

【译文】

《杂阴阳书》说:“黍和榆树相生。六十日孕穗,孕穗后四十日成熟。黍,生在巳日,壮在酉日,长在戌日,老在亥日,死在丑日,恶在丙、午日,忌在丑、寅、卯日。穄,忌在未、寅日。”

《孝经援神契》说:“黑色的坟壤,宜于种黍和麦。”

《尚书考灵曜》说:“夏天,黄昏时大火星中在南方,可以种黍子和菽。〔郑玄注解说:〕“大火星是东方苍龙七宿中的心宿,四月黄昏时运行到正南方。菽是大豆。””

《氾胜之书》说:“‘黍’在音训上有‘暑’的涵义,所以种黍一定要等到暑天。夏至以前二十天,这时如果有雨,强土可以种黍。〔思勰按〕: 农谚说:“早十天,苗旺旺;迟十天,心惶惶;黍想多收,靠近我旁。”靠近我旁,是说快近夏至,这时可以种晚黍。一亩地,用三升种子。

“黍的花序没有抽出以前,如果被雨水灌进了苗心,花序受伤,就不能结实。

“黍穗初始抽出时,怕露水。叫两个人相对拉着一条长索,刮去黍心上的露水,等到太阳出来停止。

“种黍,所有覆土、培土、耘锄等操作,都跟种谷子相同。黍要比谷子种得稀些。”〔思勰〕按: 稀植的黍,虽然分蘖和分枝多些,但是米色是黄的,而且瘪粒和空壳又多;现在种得密些,科丛虽然小些,可是米色是白的,而且成熟均匀,颗粒饱满,比稀植的要好。氾胜之说的“要比谷子稀些”,这种道理没有听说过。

崔寔说:“四月蚕入簇的时候,遇上下雨,可以种黍子和谷子,这是上好的时令。

“夏至前后各二日,可以种黍子。

“虫食李子的年份,黍的价钱贵。”

粱秫第五〔1〕

《尔雅》曰:“虋,赤苗也;芑,白苗也。”〔2〕郭璞注曰:“虋,今之赤粱粟;芑,今之白粱粟: 皆好谷也。”犍为舍人曰:“是伯夷、叔齐所食首阳草也〔3〕。”

《广志》曰:“有具粱、解粱;有辽东赤粱,魏武帝尝以作粥。”

《尔雅》曰:“粟,秫也。”〔4〕孙炎曰:“秫,黏粟也。”

《广志》曰:“秫,黏粟,有赤、有白者;有胡秫,早熟及麦。”

《说文》曰:“秫,稷之黏者。”

按: 今世有黄粱;谷秫,桑根秫,槵天棓秫也。

【注释】

〔1〕粱是好谷子,即粟的一种好品种。粟按黏性来分,可分为糯粟和粳粟。秫就是糯粟,即孙炎《广志》所说的“黏粟”。粱秫分名也好,合称也好,都不是高粱。凡黏性的粟、黍、稻等,古时都有“秫”的名称,如《要术》即称糯稻为“秫稻”,但《要术》单称“秫”时,概指黏粟,不得与黍、稻混同。

〔2〕见《尔雅·释草》。今本《尔雅》无两“也”字。

〔3〕伯夷、叔齐: 商末孤竹君的长子和次子。孤竹君死后,二人先后都投奔到周。周武王伐纣,两人反对。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逃到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南),采薇而食,饿死在山里。所称“首阳草”,当是首阳山里的野生粟。

〔4〕见《尔雅·释草》。今本《尔雅》作:“众,秫。”无“也”字。

【译文】

《尔雅》说:“虋(mén),是赤苗粟;芑(qǐ),是白苗粟。”郭璞注解说:“虋,就是现在的赤粱粟;芑,就是现在的白粱粟: 都是好谷子。”犍为舍人注解说:“就是伯夷、叔齐所吃的首阳草。”

《广志》说:“有具粱、解粱;有辽东赤粱,魏武帝曹操曾用来作粥。”

《尔雅》说:“粟是秫。”孙炎解释说:“秫是黏粟。”

《广志》说:“秫是黏粟,有赤的,有白的;还有一种胡秫,成熟很早,可以赶上麦子同时成熟。”

《说文》说:“秫是黏性的稷。”

〔思勰〕按: 现今粱有黄粱;秫,有谷秫、桑根秫、槵天棓秫。

粱秫并欲薄地而稀,一亩用子三升半。地良多雉尾〔1〕,苗穊穗不成。

种与稙谷同时。晚者全不收也。

燥湿之宜,耙劳之法,一同谷苗。

收刈欲晚。性不零落,早刈损实。

【注释】

〔1〕雉尾: 这是一种真菌病害,因感染一种Sclerospora graminicola的霉菌而引起。由于感染部位不同,外形有两种: 一种感染于花序,能抽穗但不结实,病穗呈貂尾状,俗名“谷老”、“看谷老”,也叫“老谷穗”等等,清祁寯藻马首农言》“五谷病”有“老谷穗”说:“无实而毛,似貂尾。”即指此种(见图七,采自《民间兽医本草》481页)。一种感染于心叶,发病呈白发状,不能抽穗,俗名“枪谷”、“枪杆”,即白发病,上部白色,老熟时叶片破裂,上举披散,形如雉尾羽,就是《要术》叫作“雉尾”的(河南张履鹏教授函告)。

图七 老谷

【译文】

粱和秫都要种在薄地上,而且要稀,一亩地用三升半种子。地肥了多雉尾,播密了长不成穗子。

播种与早谷子同时。种晚了全无收获。

土壤燥湿的要求,耙和耢的作业,全同谷子一样。

收割要晚。天性不落粒,割早了没有长饱满,种实便有损失。

大豆第六

《尔雅》曰〔1〕:“戎叔谓之荏菽。”孙炎注曰:“戎叔,大菽也。”

张揖《广雅》曰〔2〕:“大豆,菽也。小豆,荅也。(方迷反)豆、豌豆,留豆也。胡豆,(胡江反)(音双)也。”〔3〕

《广志》曰:“重小豆,一岁三熟,椠甘〔4〕。白豆,粗大可食。剌豆,亦可食。秬豆,苗似小豆,紫花,可为面,生朱提、建宁〔5〕。大豆: 有黄落豆;有御豆,其豆角长;有杨豆,叶可食。胡豆,有青、有黄者。”

《本草经》云〔6〕:“张骞使外国〔7〕,得胡豆。”

今世大豆,有白、黑二种,及长梢、牛践之名。小豆有菉、赤、白三种。黄高丽豆、黑高丽豆、燕豆、豆,大豆类也;豌豆、江豆、豆,小豆类也〔8〕。

【注释】

〔1〕见《尔雅·释草》,文同。《尔雅》邢昺疏引孙炎注作:“大豆也。”

〔2〕《广雅》: 三国魏时张揖撰。他博采汉人笺注、《三苍》、《说文》、《方言》等书,增广《尔雅》所未备,故名《广雅》,为现存重要训诂书。

〔3〕见《广雅·释草》,文同(有二字同字异写)。“”字的注音,《要术》各本均作“方迷反”(或“切”)。启愉按: 此字反切的声母,据《广雅》隋曹宪音注、唐释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一二《中阿含经》、《广韵》、《集韵》均作“边”或“布”,即均读唇音,不读唇齿音,清末吾点因此校改为“边迷切”,是。“方”当是“边(邊)”的残文错成。䜶(xiáng),即豇豆。

〔4〕“重小豆”,《初学记》卷二七引《广志》作“种(種)小豆。”“椠甘”,金抄、明抄等及《初学记》卷二七“五谷”引《广志》并同,《御览》卷八四一“豆”引《广志》作“味甘”。“椠”是印板,费解,吾点校勘疑应作“”,“甘”犹言“味甘”,可能对。

〔5〕朱提: 郡名,东汉末置,郡治在今四川宜宾。 建宁: 郡名,三国蜀置,故治在今云南曲靖。

〔6〕《本草经》: 即《神农本草经》,我国最早的中药学专著,大约成书于秦汉时期而托名“神农”者。书中收载动植矿物药品365种,其中不少药品的疗效已经用现代科学方法得到证实。原书早佚,其内容由于历代本草书的转引,得以保存,今《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中以黑底白字录载者即其原有内容。以下引文今传本草书无此记载。《御览》卷八四一“豆”引《本草经》有此条:“生大豆。张骞使外国得胡麻,胡豆—或曰戎菽。”

〔7〕张骞(?—前114): 他两次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使中原的铁器、丝织品传到西域,西域的音乐、葡萄等传进中原,沟通了双方的交往,促进了汉朝与中亚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8〕以上各种豆: 戎菽或荏菽,是大豆的古老名称。江豆即豇豆。(bī)豆也称(bì)豆(毕豆),就是豌豆,但《广雅》与豌豆并举而称为“留豆”,当是蚕豆,其所以称为“留”,大概指其为越冬二年生者,好像冬麦被称为“宿麦”。这两种豆都在蚕时成熟,现在有的地方叫豌豆为蚕豆,而别称蚕豆为“豆”,则与《广雅》相同。可《要术》称豆为大豆类,则地方名称又有不同。胡豆的说法最杂,有大豆、青斑豆、青小豆、豌豆、蚕豆等说法,这里《广雅》又说是豇豆。(láo)豆,一般指黑小豆。其他如秬豆、剌豆、御豆、杨豆、燕豆、高丽豆等,或者是杂色豆,或者是大豆的不同品种,各地随俗异名。至于小豆赤色的,包括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和赤小豆(P. calcalatus,也称饭豆);小豆白色的,当是饭豆之白色者。所谓“大豆类”、“小豆类”,不是指豆的颗粒大小,当与豆的营养成分和用途有关,大概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丰富而经济价值较高的,称为大豆类,反之为小豆类。

【译文】

《尔雅》说:“戎叔叫作荏菽。”孙炎注解说:“戎叔,就是大豆。”

张揖《广雅》说:“大豆叫菽,小豆叫荅。豆、豌豆,是留豆。胡豆,是豇豆。”

《广志》说:“重小豆,一年可以收三次,〔味道〕甜。白豆,颗粒粗大,可以吃。剌豆,也可以吃。秬豆,苗像小豆,花紫色,可以磨面,产在朱提、建宁。大豆: 有黄落豆;有御豆,它的豆荚长;有杨豆,叶子也可以吃。胡豆,有青的,有黄的。”

《本草经》说:“张骞出使外国,带回来胡豆种子。”

〔思勰按:〕 现在的大豆,有白色、黑色两种,还有长梢、牛践的名目。小豆有绿豆和赤色、白色的豆三种。黄高丽豆、黑高丽豆、燕豆、豆,是大豆类;豌豆、江豆、豆,是小豆类。

春大豆,次稙谷之后。二月中旬为上时,一亩用子八升。三月上旬为中时,用子一斗。四月上旬为下时。用子一斗二升。岁宜晚者,五六月亦得;然稍晚稍加种子。

地不求熟。秋锋之地,即( tì )种。地过熟者,苗茂而实少。

收刈欲晚。此不零落,刈早损实。

必须耧下。种欲深故。豆性强,苗深则及泽。锋、耩各一。锄不过再。

叶落尽,然后刈。叶不尽,则难治。刈讫则速耕。大豆性炒〔1〕,秋不耕则无泽也。

种茭者〔2〕,用麦底。一亩用子三升〔3〕。先漫散讫,犁细浅良辍反而劳之〔4〕。旱则萁坚叶落〔5〕,稀则苗茎不高,深则土厚不生。若泽多者,先深耕讫,逆垡掷豆,然后劳之。泽少则否,为其浥郁不生。九月中,候近地叶有黄落者,速刈之。叶少不黄必浥郁。刈不速,逢风则叶落尽,遇雨则烂不成。

【注释】

〔1〕大豆性炒:“炒”,明抄等作“雨”,《辑要》引作“温”,金抄作“”,字不全,当系“”(古“炒”字)的残文错成。《四时纂要·二月》“种大豆”采《要术》正作“炒”,从之。“炒”是“燥”的转音(现在苏北方言仍有叫“干燥”为“干炒”,泰州市董爱国同志函告)。“性炒”,指大豆的生理特性需水量较多,后期开花结荚时更需要水,容易使土壤缺水干燥,加上到叶子落尽然后收割,地面暴露较久,水分蒸发快。因此,必须在收割后立即进行耕耙,秋收后正是北方秋雨多的季节,使土壤尽多地收蓄秋雨,为种麦和明春春播作物提供良好的墒情。

〔2〕种茭者: 种来作茭豆的。茭,这里指茭豆。种大豆连茎带叶进行青刈,主要是收贮起来作为牲口越冬的干饲料,叫作“茭豆”。茭豆以收茎叶为目的,所以要播得密,胁使植株长高,如果播稀了,虽然分枝多些,但长不高,远不及密植株高的产量高。同时要种得浅,因为夏季雨水多,表土容易板结,覆土厚了影响出苗。春天少雨多风,所以和春大豆要求深播不同。

〔3〕“三升”,各本相同,太少,怀疑是“三斗”。茭豆以收茎叶为目的,作为牲畜饲料,要求播种密度大,胁使植株长高,多收茎叶;如果种稀了,虽然分枝较多,但长不高,远不及密植株高的产量高,“稀则苗茎不高”,已明确点明。一般大豆耧种条播的每亩尚且多到“一斗二升”,现在是撒播,种期又较晚,绝不可能只播“三升”。

〔4〕(liè): 翻耕土地。

〔5〕“旱”,各本相同,但与正文不相侔,疑应作“早”。“早”谓播种过早,又种得浅,易遇干旱,则水分不足,有茎干叶落之弊。现在五月接麦茬下种,进入雨季,水分较足,则茎叶繁茂,很合时。

【译文】

春大豆,在种过早谷子之后就种。二月中旬是上好的时令,一亩用八升种子。三月上旬是中等时令,一亩用一斗种子。最晚不能过四月上旬。一亩用一斗二升种子。年岁宜于晚种的,五月、六月也可以种;不过晚了要多加些种子。

地不要求很熟。秋天锋过灭茬的地,可以就这样不必耕翻就耧播。过熟的地,苗徒然长得茂盛,但子实反而少。

收割要晚。这种大豆不裂荚落粒,割早了反而籽粒不饱满受损失。

必须用耧车下种。是要种得深些的缘故。大豆有扎根深的特性,根扎得深就能摄取地下面的水分。锋一遍,耩也一遍。锄,两遍就够了。

叶子落尽了,然后收割。叶子没有落尽,整治起来就麻烦。割完后,赶快把地耕翻。大豆的特性是耗水量大,秋收后不马上耕翻,地里就保不住墒。

种来作茭豆的,要接麦茬下种。一亩用三〔斗〕种子。先撒播下去,接着用犁浅浅窄窄地犁过,随即耢平。〔种得过早,〕容易受旱,茎秆会干硬,叶子会掉落;种得稀了,苗株长不高;种得深了,覆土厚,苗长不出来。如果地里水湿多,先深耕一遍之后,逆着垡块倒仆的方向撒豆,然后耢平。地不湿就不能这样做,怕的是水分不够,闷坏了长不出苗。到九月里,看到近地面的叶有萎黄落下的时候,就赶紧收割。叶子还不见有什么萎黄,还太青,必然会郁坏。不赶快收割,遇上风,叶子会掉光;遇上雨,茎叶会烂坏,等于白种。

《杂阴阳书》曰:“大豆生于槐。九十日秀,秀后七十日熟。豆生于申,壮于子,长于壬,老于丑,死于寅,恶于甲、乙,忌于卯、午、丙、丁。”

《孝经援神契》曰:“赤土宜菽也。”

《氾胜之书》曰:“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谨计家口数,种大豆,率人五亩,此田之本也。

“三月榆荚时,有雨,高田可种大豆。土和无块,亩五升;土不和,则益之。种大豆,夏至后二十日,尚可种。戴甲而生,不用深耕。〔1〕

“大豆须均而稀。

“豆花憎见日,见日则黄烂而根焦也〔2〕。

“获豆之法,荚黑而茎苍,辄收无疑;其实将落,反失之。故曰:‘豆熟于场。’于场获豆,即青荚在上,黑荚在下。”

【注释】

〔1〕后面一节中“种之上,土才令蔽豆耳”一句,在引《氾书》的最末,当是错简,宜列此。《御览》卷八二三“种殖”引《氾书》“戴甲而出”下就径接“种土不可厚”,可见出苗与覆土连贯为文,而《要术》被割裂。《御览》引《氾书》覆土不能厚的理由时说:“厚则折项,不能上达,屈于土中而死。”事实确是如此,即使挣扎着顶出土,以后也长不好,或成畸形株。

〔2〕“根焦”,各本及《御览》卷八四一“豆”引《氾书》并同,讲不通,疑是“枯焦”之误。

【译文】

《杂阴阳书》说:“大豆与槐树相生。九十日开花,开花后七十日成熟。豆,生在申日,壮在子日,长在壬日,老在丑日,死在寅日,恶在甲、乙日,忌在卯、午、丙、丁日。”

《孝经援神契》说:“赤土宜于种菽。”

《氾胜之书》说:“大豆保证有收获,容易种,宜乎古人种它来防备荒年。仔细计算家里的人口,按照每人五亩的标准来种大豆。这是种田人家的根本大事。

“三月榆树结荚的时候,遇上雨,可以在高地种大豆。土壤松和无块的,一亩用五升种子;土壤不松和的,种子要增加些。种大豆,夏至后二十天,还可以下种。大豆发芽后,两片子叶要顶着豆壳伸出地面来,所以不要求深耕。(种子上面的土,只要刚刚盖住豆子就够了。)

“大豆株间的距离,要均匀和稀疏。

“大豆开花时,怕见太阳;见到太阳,豆花便会黄烂〔枯〕焦。

“收获大豆的方法,豆荚发黑而豆茎还带青色的时候,就该收获,不必迟疑。迟了,子实会脱落,反而造成损失。所以俗话说:‘豆在场上成熟。’在打谷场上收豆子,就是上部的荚还是青的,下部的荚已经发黑。〔这时就收回来,让它们在场上后熟。〕”

氾胜之区种大豆法:“坎方深各六寸,相去二尺,一亩得千二百八十坎〔1〕。其坎成,取美粪一升,合坎中土搅和,以内坎中。临种沃之,坎三升水。坎内豆三粒;覆上土,勿厚,以掌抑之,令种与土相亲。一亩用种二升,用粪十二石八斗。

“豆生五六叶,锄之。旱者溉之,坎三升水。

“丁夫一人,可治五亩。至秋收,一亩中十六石。

“种之上,土才令蔽豆耳。”〔2〕

崔寔曰:“正月可种豆。二月可种大豆。”又曰:“三月,昏参夕〔3〕,杏花盛,桑椹赤,可种大豆,谓之上时。四月,时雨降,可种大小豆。美田欲稀,薄田欲稠〔4〕。”

【注释】

〔1〕此句“二”字,及下文“用粪十二石八斗”的“二”字,各本原均作“六”,据亩积和坎数核算,均应是“二”字之误。参看万国鼎《氾胜之书辑释》。

〔2〕这句各本都在这个位置,但行文突兀,疑是错简,当在上文讲播种段中。

〔3〕昏参(shēn)夕: 黄昏时参星西斜。“夕”是西斜,取太阳西斜为“夕”之义。《夏小正》:“三月,参则伏。”清徐世溥《夏小正解》:“谷雨之交,戌亥参没,则诚伏也。”由“中”而“夕”,由“夕”而“伏”,是星宿升没的过程。“昏参夕”,即指黄昏时参星(白虎七宿的末一宿)西斜将没的这个节候。这时黄昏时的“中星”是井宿。

〔4〕豆子分枝多,肥地种得密了,会徒长贪青不结荚,影响收成。瘦地则要使单株多,种得稀了地力未尽,同样影响产量。稻子分蘖多,也一样。都和谷子的肥密瘦稀相反。

【译文】

氾胜之区种大豆的方法:“每区六寸见方,六寸深,区与区距离二尺,一亩可以开一千二百八十区。区掘好后,每区用好粪一升,与区中掘出来的土拌和,仍旧填入区里。临种的时候,先浇水,每区三升水。每区种下三粒豆;盖上土,不要厚,用手掌按实,使种子和土密接。一亩用二升种子,用粪十二石八斗。

“豆苗长出五六片叶子时,锄地。干旱时浇水,每区三升水。

“一个男劳动力,可以种五亩。到秋收时,一亩可以收到十六石。”

“种子上面的土,只要刚刚盖住豆子就够了。”

崔寔说:“正月可以种豆。二月可以种大豆。”又说:“三月里,黄昏时参星西斜,杏花盛开,桑椹红的时候,可以种大豆,这是上好的时令。四月,下了及时雨,可以种大豆、小豆。肥地要稀,薄地要稠。”

小豆第七

小豆,大率用麦底。然恐小晚,有地者,常须兼留去岁谷下以拟之。

夏至后十日种者为上时,一亩用子八升。初伏断手为中时,一亩用子一斗。中伏断手为下时,一亩用子一斗二升。中伏以后则晚矣。谚曰“立秋叶如荷钱〔1〕,犹得豆”者,指谓宜晚之岁耳,不可为常矣。

熟耕,耧下以为良。泽多者,耧耩,漫掷而劳之,如种麻法。未生,白背劳之极佳。漫掷,犁,次之。土历反种为下。

锋而不耩,锄不过再。

叶落尽,则刈之。叶未尽者,难治而易湿也。豆角三青两黄,拔而倒聚笼丛之,生者均熟,不畏严霜,从本至末,全无秕减,乃胜刈者。

牛力若少,得待春耕;亦得种。

凡大小豆,生既布叶,皆得用铁齿 楱俎遘反纵横耙而劳之。

《杂阴阳书》曰:“小豆生于李。六十日秀,秀后六十日成。成后,忌与大豆同。”

《氾胜之书》曰:“小豆不保岁,难得。

“椹黑时,注雨种,亩五升。

“豆生布叶,锄之。生五六叶,又锄之。

“大豆、小豆,不可尽治也。古所以不尽治者,豆生布叶,豆有膏,尽治之则伤膏,伤则不成。而民尽治,故其收耗折也。故曰,豆不可尽治。

“养美田,亩可十石;以薄田,尚可亩取五石。”谚曰:“与他作豆田。”斯言良美可惜也。

《龙鱼河图》曰〔2〕:“岁暮夕,四更中,取二七豆子,二七麻子,家人头发少许,合麻豆着井中,咒敕井,使其家竟年不遭伤寒〔3〕,辟五方疫鬼。”

《杂五行书》曰〔4〕:“常以正月旦—亦用月半—以麻子二七颗,赤小豆七枚,置井中,辟疫病,甚神验。”又曰:“正月七日,七月七日,男吞赤小豆七颗,女吞十四枚,竟年无病,令疫病不相染。”

【注释】

〔1〕荷钱: 春季种藕的顶芽,开始抽生地下走茎(莲鞭),同时藕上的节也长出叶子,形小如钱,叶柄细而柔软,或沉于水下,或仅能浮于水面,无力托出水上,这种很小的浮叶,就叫“荷钱”。

〔2〕《龙鱼河图》: 《隋书·经籍志一》谶纬类只著录有《河图》、《河图龙文》,没有《龙鱼河图》,但《御览》卷八四一“豆”引到该书,大致与《要术》所引相同,而多错脱。原书早佚。

〔3〕伤寒: 中医病名,泛指一切因风、寒、湿、温、热引起的热性病,非指近代因感染伤寒杆菌而引起的肠道急性传染病伤寒。

〔4〕《杂五行书》: 各家书目没有著录。原书已佚。《御览》卷八四一“豆”有引到,大致与《要术》相同。内容都是趋吉避凶厌胜之术,与《龙鱼河图》相类,当是汉以后术数家所写的书。

【译文】

种小豆,大率用麦茬地。不过恐怕稍为晚了些,地多的人家,常常同时要留些去年的谷子茬地准备着种小豆。

夏至以后十天种,是上好的时令,一亩用八升种子。初伏终了前是中等时令,一亩用一斗种子。中伏终了前是最晚时令,一亩用一斗二升种子。中伏以后就太晚了。农谚有“立秋时叶长得像荷钱那样,还可以收得豆子”,那是指宜于晚种的年岁说的,不可以当作常法。

精熟地整地,用耧车下种最好。雨泽多的时候,用耧耩过,撒播种子,接着耢平,像种大麻的方法。在没有出苗前,地面发白时,再耢一遍,很好。先撒播,然后用犁浅浅地犁过,次之。不耕翻就这样种下去,最差。

〔中耕管理上,〕只锋,不耩,锄也只要两遍。

叶子完全落尽,就收割。叶子没有落尽,整治起来麻烦,又容易潮郁。豆荚三成青两成黄的时候,拔回来,倒竖过来分别攒聚成堆,生的就都会后熟。这样,既不怕严霜,从根到梢,又没有秕壳和瘪粒,比割的要好。

假如牛力不足,可以等到春天再耕地;也可以不耕翻就直接种。

凡大豆、小豆,到已经长出叶子时,都得用铁齿拖耙纵横耙过,再耢平。

《杂阴阳书》说:“小豆和李树相生。六十日开花,开花后六十日成熟。成熟后,忌日和大豆相同。”

《氾胜之书》说:“小豆不保证都适合于年岁,不一定有好收成。

“在桑椹黑熟的时候,遇着大雨,种下去,一亩用五升种子。

“豆苗长出叶子时,就锄。长出五六片叶子时,又锄。

“大豆、小豆,不可以尽量地摘取叶子〔当菜吃〕。古时所以不尽量摘取叶子,因为豆叶长出之后,里面有滋养的液汁;尽量摘取叶子,就会损失液汁;液汁损失了,豆也长不成了。但是现在人们尽量摘取叶子,所以收成就减损了。所以说,豆不可以尽量摘叶。

“这样培养在好田里,一亩可以收到十石;在瘠薄的田里,一亩还可以收到五石。”〔思勰按:〕 俗话说:“给他种豆的田。”这是说那豆地肥美可惜。

《龙鱼河图》说:“大年夜,四更时候,拿十四颗豆子,十四颗大麻子,加上家里人的少量头发,连同麻子、豆子一起放入井内,念咒敕使井神,可以使这家人整年不害伤寒,还可以辟除五方瘟疫鬼的侵犯。”

《杂五行书》说:“常常在正月元旦—也可以在十五日—用大麻子十四颗,赤小豆七颗,放入井内,可以辟除瘟疫,很有灵验。”又说:“正月初七,七月初七,男人吞赤小豆七颗,女人吞十四颗,整年不会生病,使瘟疫不相传染。”

种麻第八

《尔雅》曰〔1〕:“,枲实。枲,麻。(别二名。)”“茡,麻母。”孙炎注曰:“,麻子。”“茡,苴麻盛子者。”

崔寔曰:“牡麻,无实,好肥理〔2〕,一名为枲也。”

【注释】

〔1〕见《尔雅·释草》,文同。“别二名”是郭璞注,以注中注插在这里,和他处引郭注不同,疑系后人添注。

〔2〕“肥”,各本同,疑应作“肌”。“肌理”指麻皮,“好”已表明麻皮质优皮厚,则“肥理”不词。

【译文】

《尔雅》说:“(fén),是枲的子实。枲,是大麻。(区别、枲两个名称。)”“茡(zì),是大麻的种实。”孙炎注解说:“是麻子。”“茡是雌麻结的盛着种子的果实。”

崔寔说:“雄麻,不结实,但〔麻皮〕好,也叫作枲。”

凡种麻,用白麻子。白麻子为雄麻〔1〕。颜色虽白,啮破枯燥无膏润者,秕子也,亦不中种。市籴者,口含少时,颜色如旧者佳;如变黑者,裛〔2〕。崔寔曰:“牡麻子〔3〕,青白,无实,两头锐而轻浮。”

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故墟亦良,有點(丁破反)叶夭折之患〔4〕,不任作布也 。地薄者粪之。粪宜熟。无熟粪者,用小豆底亦得。崔寔曰:“正月粪畴。畴,麻田也。”

耕不厌熟。纵横七遍以上,则麻无叶也。田欲岁易。抛子种则节高〔5〕。

良田一亩,用子三升;薄地二升。穊则细而不长,稀则粗而皮恶。

夏至前十日为上时,至日为中时,至后十日为下时。“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亦良候也。谚曰:“夏至后,不没狗。”或答曰:“但雨多,没橐驼。”又谚曰:“五月及泽,父子不相借。”言及泽急,说非辞也。夏至后者,非唯浅短,皮亦轻薄〔6〕。此亦趋时不可失也。父子之间,尚不相假借,而况他人者也?

泽多者,先渍麻子令芽生。取雨水浸之,生芽疾;用井水则生迟。浸法: 着水中,如炊两石米顷,漉出;着席上,布令厚三四寸,数搅之,令均得地气。〔7〕一宿则芽出。水若滂沛,十日亦不生。待地白背,耧耩,漫掷子,空曳劳〔8〕。截雨脚即种者,地湿,麻生瘦〔9〕;待白背者,麻生肥。泽少者,暂浸即出,不得待芽生,耧头中下之。不劳曳挞。

麻生数日中,常驱雀。叶青乃止。布叶而锄。频烦再遍止。高而锄者,便伤麻。

勃如灰便收。刈,拔,各随乡法。未勃者收,皮不成;放勃不收而即骊〔10〕。欲小〔11〕,欲薄。为其易干。一宿辄翻之。得霜露则皮黄也。

获欲净。有叶者喜烂。沤欲清水,生熟合宜。浊水则麻黑,水少则麻脆。生则难剥,大烂则不任〔12〕。暖泉不冰冻,冬日沤者,最为柔韧也。

【注释】

〔1〕白麻子为雄麻: 启愉按: 桑科的大麻(Cannabis sativa),雌雄异株。本篇讲的是以收麻纤维为目的的雄麻,下篇讲的是以收子实为目的的雌麻。由于目的不同,怎样鉴别麻子的性别分别种植,一直是人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古人经过长期探索,得出一条“规律”,就是灰白色的麻子是雄麻,斑黑色的是雌麻。这个说法,东汉的崔寔开个头,《要术》接着说,以后的农书也多有跟着抄记的。实际大麻子果皮的颜色从灰白到黑色,深淡相间着形成斑纹。所谓“白麻子”就是灰白色偏多的,“斑黑麻子”就是黑色偏多的。果皮色素的深浅和性别的雌雄没有必然的关连,因此分颜色种植并不那么准确,就是说灰白的种下去仍有雌麻,斑黑的种下去也仍有雄麻,下篇《种麻子》说“既放勃,拔去雄”,不是明显仍有雄株吗?现在早已不这样选子分种。大麻幼株长高到五六寸时,麻农就大致能够鉴别出雌雄株来,就在间苗时按预定的栽培目的多留雄株或雌株;也可以不给留定,而采取分期收割的方法,就是先收最早成熟的雄麻,后收雌麻,最后收留种的雌麻。这样,就主动得多了。

〔2〕口含法是增加麻子的温度和湿度,使里面已起变化的色素透出果皮,呈现黑色,这证明麻子已经窝坏了,不能作种。咬破法发现麻子里面没有膏润,这种麻子实际没有成熟,自然不能作种。这两种方法都是对麻子的简便快速鉴定法。裛(yì),此指郁坏。

〔3〕各本无“子”字,此指麻子,故补“子”字。

〔4〕“點(·去声·二十八箇》收有“點”字,音“丁贺反”,解释是:“草叶坏也。故墟种麻,有點叶夭折之患,贾思勰说。”即据《要术》文义作推解。所谓“點叶”,可能指麻叶的一种病害,但也可能是错字。古称麻秸为“”,与“點”形近,极易残烂致误,则“叶”即指茎叶,就容易理解了。

〔5〕抛子种: 指换茬,不能连作。这和《种谷》篇的称重茬为“子”相反。雄麻植株一般比较细长,节间也相应较长,不重茬可以保持其“节高”优势,合乎纤维用要求。落子在地为子,新播种子为母;抛子指母子相离,子指母子同地。

〔6〕雄麻生长期比雌麻短得多,可大麻的养料大约有四分之三是在生育前期被吸收,因此播种过迟,会有植株矮小、节间短、皮层薄等毛病,出麻率大大降低。

〔7〕这是浸种催芽的最早记载,《要术》的处理是合科学的。黄河流域干旱地区的井水含盐分高,盐溶液会延缓种子吸水萌发的过程。雨水比较纯净,能使种子较快地发芽。催芽不能老泡在水里。摊开后要时常翻动。这些措施都合理。不过,发芽的必要条件是水分、温度和氧气,缺一不可。《要术》在麻子泡涨后捞出来摊在地下席上,使接触空气,具备了热、水、气合宜条件,经常翻动,使受温均匀,呼吸旺盛,夏天气温又高,所以能很快发芽。但不是“得地气”的缘故。老泡在水里种子缺氧,呼吸受抑制,因而影响发芽。古人不知道氧气的作用,不足为怪。

〔8〕空曳劳: 即空耢,轻耢,就是耢上不加人的。因为地比较湿,并已催过芽,不宜重盖。

〔9〕麻生瘦: 因为地湿,土壤通透性差,土温又较低,不但麻苗瘦弱,也影响齐苗。

〔10〕雄麻在盛花期即可收获,花粉发散出来像灰尘那样正是时候。过后麻纤维由于有色物质的沉积,会逐渐变得灰黯,那就质量大损了。

〔11〕(jiǎn): 小束,扎的把子。

〔12〕“不任”,金抄、明抄等及元刻《辑要》引并同,《四时纂要·五月》采《要术》作“不任持”,殿本《辑要》引作“不任挽”。其实“不任”犹言“不堪”,包括多种坏因素,如品质、产量降低,操作不方便等,故仍其旧。

【译文】

种雄麻,用白色的麻子。白麻子是雄麻。颜色虽然白,但咬破里面枯燥没有膏润的,是秕子,不能种。市场上买来的,放入口中含片刻时间,如果颜色不变的,是好种子;如果颜色变黑的,那是已经郁坏了的。崔寔说:“雄麻的子,青白色,不结实,两头尖,比较轻浮。”

种麻要用好田,不能用连作地。连作地也好,但有〔茎〕叶早死的毛病,就不堪作布了。瘠薄的地,先要上粪。粪要腐熟。没有熟粪,用小豆茬地也可以。崔寔说:“正月在畴上上粪。畴,就是麻田。”

耕地不嫌熟。纵横耕到七遍以上,麻叶就少了。地要每年更换。抛开落子种,麻茎的节间就长。

好地,一亩用三升种子;瘦地二升。太密了茎细弱长不粗大,太稀了虽然粗大,但麻皮的质量很差。

夏至前十天种是上好的时令,夏至是中等时令,夏至后十天是最晚时令。“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也是好时令。农谚说:“迟到夏至之后,茎秆遮不住狗。”有人回答说:“只要雨水多,遮得住骆驼。”又有谚语说:“五月趁雨泽下种,父子之间也不通融。”这是说雨泽的时机紧迫,所以说出不合情理的话来。夏至后种的,不但麻茎矮小,皮层也轻薄。所以必须抓紧,不可失去时机。父子之间尚且不通融,更何况旁人呢?

雨水多时,先浸麻子使生芽。用雨水浸子,发芽快;用井水,发芽迟。浸的方法: 放入水中,过相当于炊熟两石米饭那样的时间,捞出来;放在席子上,摊开铺成三四寸厚,多次翻动,让它们均匀地得到地气。这样,过一夜就出芽了。如果老泡在满满的水里,十天也出不了芽。等到地面发白时,用耧耩过,撒播麻子,随即拖空耢耢过。接着雨脚马上就种,地太湿,麻苗瘦弱;等到地面发白时种,麻苗肥壮。地里水泽少时,麻子只要短时间浸渍就可以了,不得等到出芽,用耧车从耧腿中溜子。种后不必拖挞。

麻苗刚长出的几天内,要时常驱逐雀鸟。到叶子转绿后停止。叶子展开后就锄地。连锄两遍停止。苗长高了再锄,便会伤麻。

花粉放出来像灰尘那样,便收获。刀割,或者手拔,各自随着当地的方法。没有放花粉就收获,麻皮还没成熟;放粉后还不收获,麻皮会变成灰黯色。扎的把子要小,铺开的厚度要薄。为的是使它容易干。过一夜,就要翻一遍。受着霜露,皮就会变黄。

收获要把叶子打干净。留着叶子容易霉烂。沤麻要用清水,沤的生熟要合宜。水浊了麻皮变黑,水少了麻皮会脆。沤得生了剥皮困难,太烂了没有承受力。如果用温暖不冰冻的泉水,冬天沤出来,最为柔软坚韧。

《卫诗》曰〔1〕:“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毛诗》注曰:“蓺,树也。衡猎之,从猎之,种之然后得麻。”

《氾胜之书》曰:“种枲太早,则刚坚、厚皮、多节;晚则皮不坚。宁失于早,不失于晚。〔2〕

“获麻之法,穗勃勃如灰,拔之。

“夏至后二十日沤枲〔3〕,枲和如丝。”

崔寔曰:“夏至先后各五日,可种牡麻。”“牡麻,有花无实。”〔4〕

【注释】

〔1〕此诗见《诗经·齐风·南山》,非出《卫诗》,《要术》误题。诗句和注文(毛《传》)并同《要术》。

〔2〕雄麻种得过早,皮层较厚,纤维较粗硬,但产量较高;过迟则纤维比较柔软,但不坚韧,拉力差,皮层薄,产量低,所以说宁早勿迟。

〔3〕大麻可以春播,也可以夏播。《氾书》夏至后二十天已经沤雄麻,在《要术》才种下不久。《氾书》是春播夏收的,《要术》是夏播秋收的,二者不同。

〔4〕注文崔寔《四民月令》原有,故加引号。以下仿此。

【译文】

〔《齐风》〕的诗说:“大麻怎样种?横着竖着耕治麻地。”毛《传》注解说:“蓺,就是种植。横着整地,竖着整地,然后播种,才能得到好麻。”

《氾胜之书》说:“雄麻种得太早,茎秆坚硬,皮厚,节多;种得太晚,麻纤维不坚韧。宁可失在太早,不可失在太迟。

“收获雄麻的方法,花粉发散出来像灰尘那样时,就整株拔下来。

“夏至后二十天沤麻,沤出来的麻像丝一样柔和。”

崔寔说:“夏至前五天和后五天,可以种雄麻。”“雄麻,有花不结实。”

种麻子第九

崔寔曰:“苴麻,麻之有蕴者,茡麻是也。一名。”

止取实者,种斑黑麻子。斑黑者饶实。崔寔曰:“苴麻,子黑,又实而重,捣治作烛〔1〕,不作麻。”

耕须再遍。一亩用子三升。种法与麻同。

三月种者为上时,四月为中时,五月初为下时。

大率二尺留一根。穊则不科〔2〕。锄常令净。荒则少实。既放勃,拔去雄。若未放勃去雄者,则不成子实。

凡五谷地畔近道者,多为六畜所犯,宜种胡麻、麻子以遮之。胡麻,六畜不食;麻子啮头,则科大。收此二实,足供美烛之费也。慎勿于大豆地中杂种麻子。扇地两损,而收并薄。六月间,可于麻子地间散芜菁子而锄之,拟收其根。

【注释】

〔1〕烛: 这是一种用植物茎秆灌以油脂的烛,是火炬形的,也叫“庭燎”。这里崔寔所说就是利用干雌麻秆捣破后扎成束,灌以动物或植物油脂,或掺以含有油脂的植物种子等耐燃物质做成的火炬式的“烛”,不是现在的蜡烛。下文贾氏说的好烛,仍是这种“烛”。其所用含油种子,崔寔是用苍耳子、葫芦子,贾氏就用地边的这种芝麻、大麻子,由于含油量高,所以是“好烛”。麻子待充分成熟后收获,发芽率高,但其纤维已粗硬,色泽、品质都很差,所以太守崔寔不用来绩麻。但穷苦人家还是用来制褐衣和作为麻脚填塞夹衣保暖的。

〔2〕“科”,各本都作“耕”,讲不通。《辑要》引作“成”,《学津》本从之,义有未周。启愉按: 这是种雌麻收子,要求分枝多,字宜作“科”,《四时纂要·三月》“种麻子”采《要术》正作“稠即不成科”。

【译文】

崔寔说:“苴麻,是包含着种子的麻,就是茡麻。也叫作。”

种麻只收子实的,要种斑黑色的麻子。斑黑的结实特别多。崔寔说:“长成雌麻的子,颜色黑,又坚实,比较重。它的麻秆,只捣破扎成〔火炬式的〕烛,不取麻皮绩麻。”

地要耕两遍。一亩用三升种子。种法与雄麻相同。

三月种的是上好的时令,四月是中等时令,五月初是最晚时令。

株距大致两尺留一株。密了〔分枝〕受到抑制。常常锄净杂草。杂草多了结实少。雄株已经发散出花粉,就拔掉它。如果没有放出花粉就拔去雄株,雌株便结不成子实。

凡五谷地靠在道路旁的,常常被牲畜侵犯,该在地边种上芝麻或雌麻,用来遮挡。芝麻,牲畜不吃;雌麻被啃断顶梢后,会长出许多侧枝,成为大科丛。收这两种子实,足以供应好烛的费用。千万不可在大豆地里间种麻子。互相遮荫,两受其害,因此收成两样都微薄。六月里,可以在麻子行间套种芜菁,加以锄治,准备在冬季收芜菁根。

《杂阴阳书》曰:“麻‘生’于杨或荆。七十日花,后六十日熟。种忌四季—辰、未、戌、丑〔1〕—戊、己。”

《氾胜之书》曰:“种麻,预调和田。二月下旬,三月上旬,傍雨种之。

“麻生布叶,锄之。率九尺一树〔2〕。树高一尺,以蚕矢粪之,树三升。无蚕矢,以溷中熟粪粪之〔3〕,亦善,树一升。天旱,以流水浇之,树五升。无流水,曝井水,杀其寒气以浇之。雨泽时适,勿浇。浇不欲数。养麻如此,美田则亩五十石,及百石,薄田尚三十石。

“获麻之法,霜下实成,速斫之;其树大者,以锯锯之。”

崔寔曰:“二、三月,可种苴麻。”“麻之有实者为苴。”

【注释】

〔1〕“四季—辰、未、戌、丑”: 很容易使人误解为四季的逢辰、未等四个日子。麻子岂能四季都种?其实“四季”是指四季日,即辰、未、戌、丑四日。它是从月建推演出来的,就是同四季中的四个“季月”的月建挂上钩,即季春三月建辰,季夏六月建未,季秋九月建戌,季冬十二月建丑,因转而称这四个日支之日为“四季日”。

〔2〕“九尺”,各本相同,太稀,但无从推测是什么字错成“九”字,存疑。

〔3〕溷(chùn): 厕所。

【译文】

《杂阴阳书》说:“大麻和杨树或荆树相生。七十日开花,花后六十日成熟。下种忌四季日,就是辰、未、戌、丑日,又忌戊、己日。”

《氾胜之书》说:“种麻子,要先把田土耕得松和。二月下旬,三月上旬,趁雨种下。

“麻苗展开叶子后,锄地。大率株距九尺(?)。植株长到一尺高时,用蚕屎施肥,每株施上三升。没有蚕屎,用粪坑中腐熟的粪施上,也好,每株施上一升。干旱时,用流水来浇,每株浇上五升水。没有流水,把井水晒过,减低它的寒气后再拿来浇。雨水合时,墒够,就不用浇。浇的次数不要过多。这样培养的麻,好田一亩可以收五十石到一百石麻子,瘦田也还可以收到三十石。

“收获麻子的方法,下霜后,麻子成熟,赶快砍下;植株粗大的,用锯子锯下。”

崔寔说:“二月、三月,可以种苴麻。”“结实的大麻是苴麻。”

大小麦第十

瞿麦附

《广雅》曰:“大麦,也;小麦,也。”〔1〕

《广志》曰〔2〕:“虏水麦,其实大麦形,有缝。麦,似大麦,出凉州〔3〕。旋麦〔4〕,三月种,八月熟,出西方。赤小麦,赤而肥,出郑县〔5〕。语曰:‘湖猪肉,郑稀熟〔6〕。’山提小麦,至黏弱,以贡御。有半夏小麦,有秃芒大麦,有黑麦〔7〕。”

《陶隐居本草》云〔8〕:“大麦为五谷长,即今裸麦也,一名麦,似麦,唯无皮耳。麦,此是今马食者。”然则大、二麦,种别名异,而世人以为一物,谬矣。

按: 世有落麦者,秃芒是也。又有春种麦也。

【注释】

〔1〕见《广雅·释草》。

〔2〕《初学记》卷二七“五谷”、《御览》卷八三八“麦”及《永乐大典》卷二二一八一“麦”字下都引有《广志》所记。“水麦”,《御览》、《永乐大典》引均作“小麦”。“缝”指籽粒腹面有一纵沟,小麦都有,《御览》及《大典》引均作“有二缝”,始为异常,疑《要术》脱“二”字。“”,《要术》两宋本及以上三书引并同,此字字书未收;湖湘本等作“税”。“税”通“脱”,则“脱麦”疑指裸大麦。“稀熟”,《大典》引作“熟”,则是说小麦熟。

〔3〕凉州: 魏晋时治所在今甘肃武威。

〔4〕旋麦:“旋”是不久的意思,指当年春播当年秋收的春麦,与越冬“宿麦”相对。我国长城以北和西北、西南高原严寒期长的地区,多种春麦,即所谓“出在西方”。

〔5〕郑县: 秦置,故治在陕西华县(今为华州区)北。

〔6〕湖: 指湖县,汉置,故治在今河南灵宝西,与郑县邻近。 稀熟: 肥满小麦成熟。“稀”应指稀有,即上文肥满稀罕之意,非指稀植。

〔7〕麦: 即裸大麦,长江流域叫元麦、米麦,西北、青藏等地叫青稞。大麦是皮大麦和裸大麦的总称。皮大麦又叫有稃大麦,即其子实与稃紧密胶结,不易分离,就是现在通常所称的大麦。裸大麦是裸粒的,即二者分离,籽粒容易脱出。但下文陶弘景(隐居)所说,恰恰和这个相反,他所指的“大麦”是现在的裸大麦,而所指“麦”却是现在的大麦。贾氏引陶说只承其说说明二者不同,没有指出他大、二麦说颠倒了,显然是同意陶说,也是和现在的区分相反的。贾氏所称“落麦”,疑即脱稃的裸麦,而又有“春种麦”,应是现在的春播大麦。本篇以大小麦为标题,但文中没有大麦的播种期,只有麦的。《御览》卷八三八“麦”引《吴氏本草》:“大麦一名麦。”则东汉末吴普已有大、同物之说,似乎贾氏也以麦就是篇题的“大麦”,否则篇、文不协。

〔8〕《陶隐居本草》: 南朝齐梁间陶弘景(·经籍志三》医方类记载“梁有《陶隐居本草》十卷,亡”,又著录有“《名医别录》三卷,陶氏撰”,一亡一存,以其亡者卷帙之多(“十卷”可疑),则《陶隐居本草》似是《本草经集注》的别名。《集注》原书已佚,其内容主要收录于《证类本草》中。近年敦煌发现有《集注》残本,仅存《叙录》一卷。《名医别录》所记是:“大麦……为五谷长。”陶自注:“今裸麦,一名麦,似麦,惟无皮尔。”《名医别录》“麦”下陶注是:“此是今马所食者。”

【译文】

《广雅》说:“大麦,就是;小麦,就是。”

《广志》说:“虏水麦,子实形状像大麦,有纵沟。麦,像大麦,出在凉州。旋麦,三月种,八月成熟,出在西方。赤小麦,子实赤色,肥满,出在郑县。俗话说:‘湖县的猪肉,郑县的肥满小麦成熟。’山提小麦,味道很黏软,用来进贡皇家的。还有半夏小麦,有秃芒大麦,有黑麦。”

《陶隐居本草》说:“大麦是五谷之长,就是现在的裸麦,也叫作麦,和麦相像,只是没有皮罢了。麦,这是现在喂马的。”那么,大麦和麦,二种有分别,名称也不同,可习俗上认为是同一种,那就错了。

〔思勰〕按: 现在有所谓“落麦”,就是“秃芒”。又有春播的麦。

大小麦,皆须五月、六月暵地〔1〕。不暵地而种者,其收倍薄。崔寔曰:“五月、六月菑麦田也。”

种大小麦,先 ,逐犁 种者佳。再倍省种子而科大。逐犁掷之亦得,然不如作耐旱。其山田及刚强之地,则耧下之。其种子宜加五省于下田。凡耧种者,非直土浅易生,然于锋、锄亦便。

麦,非良地则不须种。薄地徒劳,种而必不收。凡种 麦,高下田皆得用,但必须良熟耳。高田借拟禾、豆,自可专用下田也。八月中戊社前种者为上时〔2〕,掷者,亩用子二升半。下戊前为中时,用子三升。八月末九月初为下时。用子三升半或四升。

小麦宜下田。歌曰:“高田种小麦,稴不成穗〔3〕。男儿在他乡,那得不憔悴?”八月上戊社前为上时,掷者,用子一升半也。中戊前为中时,用子二升。下戊前为下时。用子二升半。

正月、二月,劳而锄之。三月、四月,锋而更锄。锄麦倍收,皮薄面多;而锋、劳、锄各得再遍为良也。

令立秋前治讫。立秋后则虫生。蒿、艾箪盛之〔4〕,良。以蒿、艾蔽窖埋之,亦佳。窖麦法: 必须日曝令干,及热埋之。多种久居供食者,宜作劁才彫切麦〔5〕: 倒刈,薄布,顺风放火;火既着,即以扫帚扑灭,仍打之。如此者,经夏虫不生;然唯中作麦饭及面用耳。

礼记·月令》曰:“仲秋之月……乃劝人种麦,无或失时;其有失时,行罪无疑。”郑玄注曰:“麦者,接绝续乏之谷,尤宜重之。”

孟子》曰:“今夫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所养,人事之不齐。”〔6〕

《杂阴阳书》曰:“大麦生于杏。二百日秀,秀后五十日成。麦生于亥,壮于卯,长于辰,老于巳,死于午,恶于戊,忌于子、丑。小麦生于桃。二百一十日秀,秀后六十日成。忌与大麦同。虫食杏者麦贵。”

种瞿麦法〔7〕: 以伏为时。一名“地面”。良地一亩,用子五升,薄田三四升。亩收十石。浑蒸,曝干,舂去皮,米全不碎。炊作飧〔8〕,甚滑。细磨,下绢簁,作饼,亦滑美。然为性多秽,一种此物,数年不绝;耘锄之功,更益劬劳。

《尚书大传》曰〔9〕:“秋,昏,虚星中,可以种麦。”“虚,北方玄武之宿,八月昏中,见于南方。”

《说文》曰:“麦,芒谷。秋种厚埋〔10〕,故谓之‘麦’。麦,金王而生,火王而死。”

【注释】

〔1〕暵(hàn):晾晒。

〔2〕八月中戊社: 指秋社。秋社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但不一定就是八月中旬的戊日,如1991年,秋社在八月十八日戊戌,在中旬,但1990年在八月初二戊子,在上旬,1989年在八月二十六日戊子,在下旬。《要术》“中戊社前”和下文种小麦的“上戊社前”都不是每年一定碰上,难以作准。贾氏所以特别点明“社前”,是强调要赶在社前下种,如果社日推后,则以“中戊”或“上戊”为准。农谚有“麦经两社产量高”,两社即指秋社和春社(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而关键在经过秋社,那就必须早种。

〔3〕稴(liàn)(shān): 禾不实。

〔4〕箪(dān): 这里是用青蒿或艾的茎秆编成的盛谷物容器,外面涂以黏泥。蒿、艾同属菊科,艾又别名“艾蒿”,但《要术》“蒿、艾箪”,应指二种。青蒿在古代一直到宋代还有作饮食吃的,艾的嫩叶也可供食用。二者都有防治农业害虫和灭蚊的作用。孟方平每喜以今况古,以现在之“少见”而“多怪”古人,又见《王氏农书》有“种箪”为“盛种竹器”,因而推断《要术》的“蒿、艾”是错字,毫无意思。其实《要术》以蒿作食用的记载很多。今录《王氏农书》“种箪”作参考(见图八)。

图八 种箪

〔5〕劁麦: 割倒放火烧过,再脱粒,办法未免粗暴,而且也做不好,火力不足,烧不尽害虫,烧过头了造成严重落脱和变质,损失大,弊多利少,后来也没人采用。稻谷也采用此法,都不足取。

〔6〕见《孟子·告子上》。末句作:“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这大概也是《孟子》的河北本子略去“也”字的。参看卷一《种谷》引《孟子》校记。

〔7〕“种瞿麦法”这一段插在这里,分割了所引讲种麦的引录各书,疑是错简,应附于篇末。瞿麦,疑是禾本科的燕麦(Avena sativa),以其内外稃紧贴籽粒不易分离,别称“皮燕麦”。《要术》说容易变成秽草,似乎还是半栽培半野生的。

〔8〕飧(sūn): 饭食。

〔9〕《尚书大传》: 解释《尚书》的书。旧题西汉初伏生所撰,可能是其弟子等杂录其遗说而成。其中除《洪范五行传》完整外,其余各卷均残缺。《隋书·经籍志》等著录有郑玄注本三卷,亡佚。清陈寿祺有辑校本。这里引文后面注文为郑玄注。

〔10〕“秋种厚埋”,今本《说文》作“秋穜厚薶”,意同。

【译文】

大麦、小麦,都必须在五月、六月里先把地耕翻晒过垡。不晒垡就种,收成加倍的少。崔寔说:“五月、六月,耕翻麦田。”

种大小麦,先用犁开出犁道,随着犁道打穴点播,掩上土,最好。种子省去两倍,而且科丛大。随着犁道撒子也可以,但不如点播掩种的耐旱。在山田和刚强的地,用耧车下种。播种量该比低田少一半多。用耧下种的,不但比掩种的要浅,容易出苗,就是锋地锄地也比较方便。

麦,不是好地就不必种。种在瘦地,徒劳无益,一定没有收成。种麦,高地低田都可以,但是必须要好地熟地。高地如果准备种谷子、豆子的,那自然可以专种低地。赶在八月中旬的戊日即秋社以前种,是上好的时令,撒播的,一亩用二升半种子。下旬戊日前是中等时令,一亩用三升种子。八月末九月初是最晚时令。一亩用三升半到四升种子。

小麦宜于种在低地。民歌说:“高原田里种小麦,有气无力不结穗。正像男儿在他乡,哪能凄凉不憔悴?”赶在八月上旬的戊日即秋社以前种,是上好的时令,撒播的,一亩用一升半种子。中旬戊日前是中等时令,一亩用二升种子。下旬戊日前是最晚时令。一亩用二升半种子。

正月、二月,耢过,锄治。三月、四月,锋过再锄。锄过的收成加倍,而且皮薄面粉多。锋、耢、锄都要进行两遍为好。

收割后,在立秋以前一定要治理完毕。立秋以后就会生虫。用蒿、艾的茎秆编成的箪来盛贮,很好。或者埋在窖里,用蒿艾全草密蔽窖口,也好。窖麦的方法: 必须在烈日下晒干,趁热窖埋。种得多,准备长时贮藏供食的,该作成“劁麦”: 割下放倒,薄薄地摊开,顺风放火;已经着了火,就用扫帚扑灭,然后脱粒。这样处理过,可以过明年夏天也不会生虫;不过,这麦子只能作麦饭和磨面吃。

《礼记·月令》说:“仲秋八月……劝督农民种麦,不允许偶尔有失时;如果有失时,坚决处罚无疑。”郑玄注解说:“麦是接济缺粮时的谷物,所以特别重要。”

《孟子》说:“拿大麦来说,种下去,耢盖了,土地是一样的,种的时间也是一样的,都会蓬勃地生长,到了夏至,便都成熟了。纵然有差异,那是土地有肥瘠,雨露的滋养、人工的勤惰有不同的缘故。”

《杂阴阳书》说:“大麦和杏树相生。二百日孕穗,孕穗后五十日成熟。麦,生在亥日,壮在卯日,长在辰日,老在巳日,死在午日,恶在戊日,忌在子、丑日。小麦和桃树相生。二百一十日孕穗,孕穗后六十日成熟。忌日与大麦相同。虫吃杏实的年份,麦贵。”

种瞿麦的方法: 以伏天为下种的时令。又名“地面”。好地一亩用五升种子,瘦地三四升。一亩可以收十石。整粒蒸熟,晒干,再舂去皮,米粒完全不碎。炊作水和饭,很滑。细细磨成面,用绢筛筛过,作成饼,也润滑好吃。可是它容易变成秽草,一次种了它,几年不能断种,往后锄起草来,真够辛苦的。

《尚书大传》说:“秋天,黄昏时,虚星中在南方,可以种麦。”“虚星,北方玄武七宿的星宿,八月黄昏运行到正南方。”

《说文》说:“麦是有芒的谷。秋天种下去,厚厚地‘埋’在地里,所以称为‘麦’。麦在金旺的季节发生,火旺的季节死去。”

《氾胜之书》曰:“凡田有六道〔1〕,麦为首种。种麦得时,无不善。夏至后七十日〔2〕,可种宿麦。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

“当种麦,若天旱无雨泽,则薄渍麦种以酢且故反浆并蚕矢〔3〕;夜半渍,向晨速投之,令与白露俱下。酢浆令麦耐旱,蚕矢令麦忍寒。

“麦生黄色,伤于太稠。稠则锄而稀之。

“秋锄以棘柴耧之〔4〕,以壅麦根。故谚曰:‘子欲富,黄金覆。’黄金覆者,谓秋锄麦、曳柴壅麦根也。至春冻解,棘柴曳之,突绝其干叶。须麦生,复锄之。到榆荚时,注雨止,候土白背复锄。如此则收必倍。

“冬雨雪止,以物辄蔺麦上,掩其雪,勿令从风飞去。后雪,复如此。则麦耐旱,多实。

“春冻解,耕和土,种旋麦。麦生根茂盛,莽锄如宿麦〔5〕。”

氾胜之区种麦:“区大小如上农夫区〔6〕。禾收,区种。凡种一亩,用子二升。覆土厚二寸,以足践之,令种土相亲。麦生根成,锄区间秋草。缘以棘柴律土壅麦根。秋旱,则以桑落时浇之。秋雨泽适,勿浇之。春冻解〔7〕,棘柴律之,突绝去其枯叶。区间草生,锄之。大男大女治十亩。至五月收,区一亩,得百石以上,十亩得千石以上。

“小麦忌戌,大麦忌子,‘除’日不中种。”

崔寔曰:“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唯,早晚无常〔8〕。正月,可种春麦、豆,尽二月止。”

青稞麦〔9〕: 特打时稍难,唯快日用碌碡碾〔10〕。右每十亩,用种八斗。与大麦同时熟。好收四十石。石八九斗面。堪作饭及饼饦,甚美。磨,总尽无麸。锄一遍佳,不锄亦得。

【注释】

〔1〕有六道: 谷物有六种。不大好理解。前人译《氾书》都以次第释“道”,就是先后种六次,或说接连种六期,但是播种上没有这样分期的。古有“六谷”之称,虽所指有不同,但都有麦。“道”可作量词,如三道菜、四道题目等,今姑以种类释“道”。目为“六谷”作如上语译。

〔2〕“七十日”,各本相同,但可疑。夏至后七十天在白露前,太早,麦苗会过早拔节。虽说崔寔《四民月令》有白露种麦,但所指为瘦地,那中等地和肥地,仍在秋分后。今关中农谚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时。”秋分在夏至后九十日,“七十”也许是“九十”误刻。

〔3〕酢: 即今“醋”字。《要术》中二字都有,一般作名词用字,多作“酢”,而“醋”多作为形容词的“酸”字用。

〔4〕棘柴: 《氾书》没有具体说明,但从可以耧土壅麦根和拉断枯叶看来,该是一种用酸枣树枝或多刺的灌木树枝扎成的草创耙耧农具,形如扫帚,也许耢是从这发展而来的。

〔5〕莽锄: 快速地锄。陕西佳县杨志贵同志函告莽锄指快锄,抓紧时机,要迅速锄完。因为不抓紧快锄,到春麦封垄时,就没法锄了。

〔6〕“上农夫区”,各本均作“中农夫区”,比照中农夫区种粟的产量不合,而一亩收麦一百石以上,只能跟上农夫区种粟的丰产标准相比拟,“中”应是“上”字之误,因改正。

〔7〕“春冻解”,各本均作“麦冻解”,牵强。据上文“至春冻解,棘柴曳之,突绝其干叶”,所记相同,“麦”显系“春”字形近致误,故改正。

〔8〕大麦播种期的幅度较大,播种可以比小麦稍早,也可以稍迟。现在棉麦套作地区,麦播种最早;又因它没有稃壳,吸水较快,发芽较速,也可以比普通大麦稍迟。崔寔说的麦(假定是元麦)早晚没有一定的限制,就是指这个播种期幅度较大说的,但仍应适当早播,早播不仅能提早成熟,而且可以增加产量。

〔9〕青稞麦: 指麦,也指燕麦。这里所记有两特点,一是脱粒较难,二是出面率极高。麦裸粒易脱,显然不符。燕麦有皮燕麦和裸燕麦(Avenanuda,亦称莜麦、油麦)。裸燕麦容易脱粒,与脱粒较难不符。皮燕麦脱粒相对难些,但品质较差,难以达到一石磨得八九斗面,亦不符。如果消除出面率的夸大水分,当是皮燕麦。但上文瞿麦疑是皮燕麦,则此为重沓。这条疑非贾氏原有,而是后人附益。用种量以十亩为单位,收获也以十亩计算,注文不针对正文,用词独特(如“总尽”见于卷前《杂说》,《要术》无之,“快日”,《要术》自称“好日”),名物各异(如“碌碡”《要术》称“陆轴”),等等,都跟《要术》惯例不合。

〔10〕“快日”,金抄、校宋本、元刻《辑要》引及《永乐大典》卷二二一八一“麦”字下录载王祯《谷谱》并同,但殿本《辑要》改作“映”,殿本《王氏农书》改作“伏”,《要术》明抄、湖湘本等亦作“伏”。其实,“快”是“好”的口语,“快日”即“好日”,就是“好天气”,指十分晴朗的日子。“快”之为“好”,古词曲中很多,参看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碌碡”,也写作“磟碡”,《要术》作“陆轴”,用畜力牵引磙碾田间土块和场上谷物的农具。见图九(采自《王氏农书》)。

图九 磟碡

【译文】

《氾胜之书》说:“田里种的谷物有六种,麦是头等重要的。在适宜的时令种麦,收成没有不好的。夏至后七十天(?),可以种冬麦。种得太早,会遭到虫害,还会过早地拔节;种得太晚,穗子小,子实也少。

“该种麦的时候,如果天旱,不下雨,地里没有足够的墒,就用酸浆水调和蚕屎,用来短时间地浸渍麦种;半夜里浸渍,快天亮时赶快种下,让种子随着露水一齐下到地里。酸浆水使麦耐旱,蚕屎使麦耐寒。

“麦苗呈现黄色,毛病在过于稠密。过于稠密,用锄头锄稀些。

“秋天锄麦后,拖着棘柴耧过,把土壅在麦根上。所以谚语说:‘你想发财,黄金覆盖。’黄金覆盖,就是说秋天锄麦后拖着棘柴向麦根壅土。到春天解冻时,再用棘柴在麦苗上拖过,把干枯的叶子拉断去掉。等到麦苗回青时,再锄。到榆树结荚时,大雨停止后,等到地面稍干发白时,再锄。这样做,收成一定加倍。

“冬天下雪,雪停止后,就用器具在麦上镇压,把雪压实在地上,不让它随风吹散。以后下雪,又这样做。如此,麦就耐旱,结子也多。

“春天解冻时,把地耕松和,种当年可收的春麦。麦苗发根茂盛时,要快速地锄,像锄冬麦一样。”

氾胜之区种麦的方法:“区的大小,跟〔上〕农夫区一样。谷子收割后,可以区种麦。每一亩用二升种子。覆土二寸厚,用脚踏实,使种子和土紧密接合。苗根长成之后,把区间的秋草锄掉。拖着棘柴,把区边上的土耙壅在麦根上。秋天干旱,在桑树落叶的时候浇水。如果秋天雨泽合时,就不必浇水。〔春天〕解冻时,用棘柴耙过,把枯叶拉断去掉。区间长了杂草,就锄掉。两个成年的男女劳动力,可以种十亩区田。到五月里收割,一亩区田可以收到一百石以上,十亩就有一千石以上。

“小麦忌戌日种,大麦忌子日种。逢‘除’的日子,不可以种麦。”

崔寔说:“种大小麦,到白露节,可以种薄地;秋分可以种中等的地;秋分后十天,可以种肥地。只有麦,早晚没有一定的限制。正月,可以种春麦、豆,到二月底止。”

青稞麦: 只是脱粒比较难些,惟有在大晴天用碌碡磙碾。每十亩地,用八斗种子。与大麦同时成熟。收成好,十亩地可以收四十石。每石可以磨得八九斗面。可以煮饭吃,也可以作面食吃,都很好吃。磨尽没有麸皮。锄一遍就好,不锄也可以。

水稻第十一

《尔雅》曰:“稌,稻也。”〔1〕郭璞注曰:“沛国今呼稻为稌。”〔2〕

《广志》云〔3〕:“有虎掌稻、紫芒稻、赤芒稻、白米稻。南方有蝉鸣稻,七月熟。有盖下白稻,正月种,五月获;获讫,其茎根复生,九月熟。青芋稻,六月熟;累子稻,白汉稻,七月熟: 此三稻,大而且长,米半寸,出益州〔4〕。稉,有乌稉、黑、青函、白夏之名。”

《说文》曰〔5〕:“,稻紫茎不黏者。”“稉,稻属。”

《风土记》曰〔6〕:“稻之紫茎〔7〕,稴,稻之青穗,米皆青白也。”

《字林》曰〔8〕:“秜(力脂反)〔9〕,稻今年死,来年自生曰秜。”

按: 今世有黄瓮稻、黄陆稻、青稗稻、豫章青稻、尾紫稻、青杖稻、飞蜻稻、赤甲稻、乌陵稻、大香稻、小香稻、白地稻;菰灰稻,一年再熟。有秫稻。秫稻米,一名糯(奴乱反)米,俗云“乱米”,非也。有九秫、雉目秫、大黄秫、棠秫、马牙秫、长江秫、惠成秫、黄般秫、方满秫、虎皮秫、荟柰秫,皆米也〔10〕。

【注释】

〔1〕引文见《尔雅·释草》,无“也”字。郭璞注作:“今沛国呼稌。”

〔2〕沛国: 东汉改沛郡为沛国,故治在今安徽宿州。

〔3〕《类聚》卷八五“稻”、《初学记》卷二七“五谷”及《御览》卷八三九“稻”都引有《广志》,颇有异文,并有脱误。“白米稻”,《要术》各本仅金抄有“稻”字,《类聚》、《初学记》引《广志》也有。无论有无“稻”字,都是一个稻品种的名称,例如《授时通考》卷二一“谷种”记载太平府就有“白米”的晚稻品种,浙东从前也有“白米”的品种。有些书和文章以为“白米”是解释赤芒稻的米质白,是不妥的。“米半寸”,各本相同,《初学记》引《广志》作:“此三种,大且长,三枚长一寸半。”虽所说长度相同,但前者指米,后者指谷。据矩斋《古尺考》,魏晋的“半寸”,折成今尺,在三分半左右。

〔4〕益州: 其故地大部在四川境内。

〔5〕引文中“”(fèi)字,《说文》作“”。“稉,稻属”,《说文》是:“秔,稻属。……稉,秔或从更。”则“稉”是“秔”的重文。

〔6〕《风土记》: 西晋周处(·周处传》记其曾撰《风土记》,《隋书·经籍志二》著录三卷。书已佚,各书每有引录。周处,今江苏宜兴人。相传少时横行乡里,当时宜兴有蛟、虎为害,父老把它们与周处合称“三害”。后周处斩蛟射虎,发愤改过,仕于吴。入晋累官至御史中丞。《风土记》所记不仅是宜兴的风土习俗,兼及附近地区。

〔7〕“稻之紫茎”,各本同,“稻”上当有脱字。《御览》卷八三九“稻”引《风土记》作“穰稻之紫茎”,仍有未协。日本西山武一《要术》译注本补此脱字为“”,惟以《说文》“,稻紫茎”参验之,此字应作“”。则此二句应补脱读成:“,稻之紫茎;稴,稻之青穗。”

〔8〕《字林》: 西晋吕忱撰,为补《说文》之不足而作。书已佚。吕忱,文字学家,曾任晋初义阳王司马望的典祠令,后出任县令。

〔9〕《说文》已先《字林》收有“秜”(lí)字,解说是:“稻今年落,来年自生谓之秜。”这和《字林》就有差异:“死”而来年自生,则为宿根生长;落子自生,那是很平常。虽然稻有宿根越冬生长的,但那是特殊情况,一般来说,仍疑“死”是“落”字之误。《要术》湖湘本始误“秜”为“”,明杨慎《丹铅续录》卷四因有“刈稻明年复生曰”之说,实为湖湘本所误;清吴任臣《字汇补》又以“”为被遗漏奇字而收入,释为:“今年稻死,来年自生也。”似又被杨慎所误。

〔10〕“皆米也”,各本相同,所记既均系秫稻,“米”上似脱“糯”字。

【译文】

《尔雅》说:“稌,就是稻。”郭璞注解说:“沛国现在管稻叫作稌。”

《广志》说:“有虎掌稻、紫芒稻、赤芒稻、白米稻。南方有蝉鸣稻,七月成熟。有盖下白稻,正月种,五月收获;收获后,根茬上又长出稻孙,九月成熟。青芋稻,六月成熟;累子稻,白汉稻,七月成熟: 这三种稻,都又大又长,米粒长到半寸,出在益州。稉稻,有乌稉、黑、青函、白夏的名目。”

《说文》说:“,是茎秆紫色不黏的稻。”“稉,是稻属。”

《风土记》说:“〔,〕是紫茎的稻;稴,是青穗的稻: 米都是青白色的。”

《字林》说:“秜,稻今年死,明年又自然发生的叫‘秜’。”

〔思勰〕按: 现在有黄瓮稻、黄陆稻、青稗稻、豫章青稻、尾紫稻、青杖稻、飞蜻稻、赤甲稻、乌陵稻、大香稻、小香稻、白地稻;菰灰稻,一年两熟。有秫稻。秫稻米,又名糯米,习俗叫作“乱米”是不对的。有九(hé)秫、雉目秫、大黄秫、棠秫、马牙秫、长江秫、惠成秫、黄般秫、方满秫、虎皮秫、荟柰秫,都是〔糯〕米。

稻,无所缘,唯岁易为良。选地欲近上流。地无良薄,水清则稻美也。

三月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中旬为下时。

先放水,十日后,曳陆轴十遍〔1〕。遍数唯多为良。地既熟,净淘种子〔2〕,浮者不去〔3〕,秋则生稗。渍经三宿,漉出,内草篅市规反中裛之〔4〕。复经三宿,芽生,长二分,一亩三升掷。三日之中,令人驱鸟。

稻苗长七八寸,陈草复起,以镰侵水芟之,草悉脓死。稻苗渐长,复须薅。拔草曰薅。虎高切。薅讫,决去水,曝根令坚。〔5〕量时水旱而溉之。将熟,又去水。

霜降获之。早刈米青而不坚,晚刈零落而损收。

北土高原,本无陂泽。随逐隈曲而田者,二月,冰解地干,烧而耕之,仍即下水。十日,块既散液,持木斫平之〔6〕。纳种如前法。既生七八寸,拔而栽之。既非岁易,草稗俱生,芟亦不死,故须栽而薅之。溉灌,收刈,一如前法。

畦大小无定,须量地宜,取水均而已。

藏稻必须用箪。此既水谷,窖埋得地气则烂败也。若欲久居者,亦如劁麦法。

舂稻,必须冬时积日燥曝,一夜置霜露中,即舂。〔7〕若冬舂不干,即米青赤脉起〔8〕。不经霜,不燥曝,则米碎矣。

秫稻法,一切同。

【注释】

〔1〕陆轴: 即碌碡,见前图九。

〔2〕净淘种子: 把稻种淘干净。这是水选种子的最早记载。水选的原理是利用种子比重的不同,淘汰去比重小、浮在水面的秕粒、病虫粒、破粒和杂草种子,从而选出比重大、下沉的良好种粒。稗子是水稻的严重害草,茎叶又像稻,抽穗前不加细辨很容易被蒙混过关。《要术》没有提到苗期鉴别拔去稗草,似乎是在稻田中抽穗显眼时才给除去的。

〔3〕两宋本、明本均作“浮者去之”,与下句不协调;《辑要》引作“浮者不去”,意义明允,从之。

〔4〕内草篅(chuán)中裛之: 这是把浸涨了的稻种捂在草箩里催芽。《要术》种稻采用的是水直播法,时间在阴历三月,北方气温还比较低,出苗较慢,所以采取催芽播种法。捂在草箩里有了足够的空气,湿、温俱备,促使发芽迅速、整齐。催芽标准是二分长,虽然长了点,如果稻田水温稳定不冷,也不妨。内,同纳。

〔5〕这是排水烤田的最早记载。没有讲到烤到什么程度,但从原文“曝根令坚”来衡量,已达到烤田的基本要求: 土壤经过烤晒使土温增高,加强养分的分解,促使根系下扎和萌发新根,控制了茎叶的生长和无效分蘖的发生,复水后稻株生长健壮坚强,不易倒伏。这些促控效应,《要术》直觉扼要地说成“曝根令坚”。

〔6〕木斫: 大型木槌。《王氏农书》认为就是耰,见前图三。下文稻苗移栽,是拔草栽在原田,不是先作秧田移栽。

〔7〕冬舂稻谷,很像后世江浙等地的“冬舂米”。春季稻谷休眠期已过,生命活动开始复苏,这时舂米容易碎,糠粞多,折耗大;冬舂则米粒坚实,不易碎,损耗少,所以多舂贮备作几个月的食用。《要术》还在晒干后受一夜霜露,只使稻壳沾湿,这样舂起来就容易出糠,舂得白,不易碎,又省力。舂稻,晒燥的米粒完整,潮的容易碎,但干狠了也容易碎。《要术》采用极干后使受夜露立即舂,确是两全的好办法。

〔8〕青赤脉起: 指冬舂的稻谷没有晒干,水分含量较高,舂成米后,在贮藏过程中容易引起自热霉变,被青赤霉菌所侵害。

【译文】

水稻,不要求什么特殊的条件,只要每年换田就好。选地要靠近溪河上游。不管好地瘦地,只要水清就长得好。

三月播种是上好的时令,四月上旬是中等时令,四月下旬是最晚的下限。

田里先引进水;十天之后,拖陆轴磙打十遍。遍数越多越好。田整熟之后,把稻种淘干净,浮起的不除掉,秋天就长成稗子。用水浸着;过了三夜,漉出来,放入草编的箩里捂着。再过三夜,芽就长出来,有二分长时,一亩田撒下三升种子。种下三天之内,要有人守着赶雀鸟。

稻苗长到七八寸时,杂草又长出来了,就用镰刀侵入水底带泥割掉,草就全烂死了。稻苗渐渐长高,要再薅草。拔草叫薅。薅完了,开缺口排去水,让太阳把稻根晒得坚强。晒过后,看水旱的情况,再灌水。稻子快熟时,又排去水。

霜降时收割。割早了,米青色,不坚实;割晚了,籽粒掉落,收成减损。

北方高原,本来没有陂塘沼泽。人们随着溪流弯弯曲曲的地方截流灌溉开成稻田的,二月里,解冻后地干了,放火烧过,把地耕翻,随即灌进水。过十天,土块已经泡散化开,就用木斫槌打整平。播种同上面所说的方法一样。稻苗长到七八寸高,要拔掉再栽过。因为田不是每年换的,杂草稗子都长出来,割也割不死,所以须要移栽时拔掉。灌溉,收割,都同上面的方法。

田丘的大小没有一定,按照土地形势,做成田面平坦,水层深浅均匀的田块来决定大小。

贮藏稻谷,必须用箪。这既然是水生的谷物,埋在窖里得到地气,便会烂坏。如果要长时间贮藏的,也可以仿照“劁麦法”那样做。

舂稻谷,必须在冬天连日曝晒,干后,放在露天里受一夜霜露,立即舂。如果稻谷不干而冬舂,米便会起青赤色的“脉”。如果不经霜露,不晒燥,米就舂碎了。

糯稻的一切栽培方法,都跟稉稻一样。

《杂阴阳书》曰:“稻生于柳或杨。八十日秀,秀后七十日成。戊、己、四季日为良。忌寅、卯、辰,恶甲、乙。”

《周官》曰〔1〕:“稻人,掌稼下地。“以水泽之地种谷也。谓之稼者,有似嫁女相生。”以潴畜水,以防止水,以沟荡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浍写水。以涉扬其芟,作田。“郑司农说‘潴’、‘防’: 以《春秋传》曰:‘町原防,规偃潴。’‘以列舍水’:‘列者,非一道以去水也。’‘以涉扬其芟’:‘以其水写,故得行其田中,举其芟钩也。’杜子春读‘荡’为‘和荡’,谓‘以沟行水也’。玄谓偃潴者,畜流水之陂也。防,潴旁堤也。遂,田首受水小沟也。列,田之畦也。浍,田尾去水大沟。作,犹治也。开遂舍水于列中,因涉之,扬去前年所芟之草,而治田种稻。”

“凡稼泽,夏以水殄草而芟夷之〔2〕。“殄,病也,绝也。郑司农说‘芟夷’: 以《春秋传》曰:‘芟夷、蕰崇之。’今时谓禾下麦为‘夷下麦’,言芟刈其禾,于下种麦也。玄谓将以泽地为稼者,必于夏六月之时,大雨时行,以水病绝草之后生者,至秋水涸,芟之,明年乃稼。”泽草所生,种之芒种。”“郑司农云:‘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3〕。”

《礼记·月令》云:“季夏……大雨时行,乃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郑玄注曰:“薙,谓迫地杀草。此谓欲稼莱地,先薙其草,草干,烧之,至此月,大雨流潦,畜于其中,则草不复生,地美可稼也。‘薙氏,掌杀草〔4〕:春始生而萌之,夏日至而夷之,秋绳而芟之,冬日至而耜之。若欲其化也,则以水火变之。’”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强。”注曰:“土润,溽暑,膏泽易行也。粪、美,互文。土强,强之地。”

《孝经援神契》曰:“汙、泉宜稻。”

淮南子》曰:“蓠,先稻熟,而农夫薅之者,不以小利害大获。”〔5〕高诱曰:“蓠,水稗。”

《氾胜之书》曰:“种稻,春冻解,耕反其土。种稻,区不欲大,大则水深浅不适。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种稻。稻地美,用种亩四升。

“始种,稻欲温,温者缺其堘,令水道相直;夏至后大热,令水道错。”〔6〕

崔寔曰:“三月,可种稉稻。稻,美田欲稀,薄田欲稠。五月,可别稻及蓝〔7〕,尽夏至后二十日止。”

【注释】

〔1〕见《周礼·地官·稻人》,注文是郑玄注。正注文并同今本。注内引《春秋传》,上条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下条见《左传·隐公六年》。

〔2〕殄(tiǎn): 灭绝。

〔3〕泽草所生,指长草的下泽地,如果没有高标准的排水条件,绝非麦类所宜。

〔4〕见《周礼·秋官·薙氏》,引录了《薙氏》的全文。但今本《月令》郑玄注只针对正文引其中的二句作注:“薙人掌杀草职,曰:‘夏至日而薙之。’又曰:‘如欲其化也,则以水火变之。’”郑注似毋庸直抄《薙氏》全文。

〔5〕见《淮南子·泰族训》,“蓠”作“离”。注文则大异,作:“稻米随而生者为离,与稻相似。耨之,为其少实。”这条注文,《四部丛刊》本《淮南子》题作“许慎记上”的,他本题作高诱注的,以及《御览》卷八三九“稻”引《淮南子》的注,都是这样,均与《要术》所引“蓠,水稗”的高诱注大异,怀疑今本《淮南子》此注系出许慎,今本中混杂着许、高二注,而其混淆,在隋杜台卿以后,宋以前。

〔6〕上面是调节稻田水温的简便而巧妙的设计。水稻始种之时,气温较低,而稻田水浅,因受日光照射,水温升高,如果灌进较冷的外水,会降低稻田水温,对稻不利,因此把田塍上的进出水口开在一边的直线上,可使灌溉水流通过时对整丘的水牵动较少,因而较能保持原有水温。夏至后气温高,水热,应该把进出水口错开,使水流斜穿而过,有助于降低田丘水温。见图十(采自万国鼎《氾胜之书辑释》)。但崔寔的北方洛阳地区的移栽,究竟是一般移栽还是秧田移栽,不清楚。

〔7〕“稻”,各本作“种”,《玉烛宝典·五月》引《四民月令》作“稻”,据改。

图十 稻田灌水调节水温方法示意图

【译文】

《杂阴阳书》说:“稻与柳树或杨树相生。八十日孕穗,孕穗后七十日成熟。播种以戊、己和四季日为好。忌在寅、卯、辰日,恶在甲、乙日。”

《周礼》说:“稻人,掌管在低地种庄稼。〔郑玄注解说〕:“就是在有水泽的地里种稻谷。所以叫作‘稼’,好像嫁女生育后代的意思。”用陂塘潴着水,用堤防拦住水,通过支渠的沟荡漾地流出去,通过毛渠的遂均匀地配水到田,用列来舍水;用大沟的浍排去水。然后在田里涉水走着,飘扬去割下的杂草,作成稻田。“郑司农解释说: 《春秋左氏传》里有‘町治原防,规划堰潴’,意思和这里的‘潴’和‘防’相当。用列来舍水。‘列,就是不止一条舍去水的沟。’涉水飘扬去杂草,‘因为排泄着水,所以可以在田里行走,拿起钩镰割去杂草。’杜子春解释‘荡’是‘和荡’,是说‘用沟来和缓地行水’。郑玄认为‘堰潴’是蓄水的陂塘。‘防’是陂塘旁边的堤。‘遂’是田头引水的小沟。‘列’是田埂〔;‘舍’是止舍住〕。‘浍’是排水的尾闾大沟。‘作’就是整治。把遂沟的口打开,引水灌进田里,依靠田埂把水止舍住,因而涉水走着,把去年割下的杂草荡扬出去,作成田种稻。”

“在下泽地里种庄稼,夏天要用水来殄草,并且芟夷掉。“殄是使发病,使断绝的意思。郑司农用《春秋左氏传》的‘芟夷、积聚’来解释‘芟夷’,认为现在人管禾下种麦叫‘夷下麦’,就是说夷割去禾,在禾茬地里种麦。我玄认为将要在下泽地里种庄稼,必须在夏天六月里常下大雨的季节,用水来断绝后来长出的杂草,到秋天水干了,再割去,明年才可以种庄稼。”长草的下泽地,可以种上‘芒种’。”“郑司农说:‘泽地能长草的,那地方可以种芒种。’芒种,就是稻谷和麦子。”

《礼记·月令》说:“季夏六月……常下大雨,就烧掉草,薙下草,灌进水泡着,利用它来杀草,好像用热汤烫过一样。郑玄注解说:“薙,是说贴地剃杀杂草。这是说,在草荒地里种庄稼,先要剃掉杂草,草干后,烧掉它。到六月,下大雨,把潦水蓄在田里,草不能再长出来,地就肥好可以种了。〔《周礼》说:〕‘薙氏,掌管杀草: 春天锄掉初生的萌芽,夏天用钩镰贴地割掉,秋天结实了割去使不能成熟,冬天用耜把它铲去。如果要使它起变化,便用火烧和水泡的办法使它变成肥料。’”这样,可以粪肥田亩,可以使强土变美。”注解说:“土壤润泽,加上大热天,肥分容易见效。‘粪’和‘美’意思一样,换个字罢了。强土是坚强的土。”

《孝经援神契》说:“低洼停水和有泉水的地,宜于种稻。”

《淮南子》说:“蓠,比稻谷先成熟,可农夫还是要薅掉它,因为不能贪图小的利益,而妨害大的收获。”高诱注解说:“蓠,就是水稗。”

《氾胜之书》说:“种稻,春天解冻时,把土耕翻。种稻的田丘不要大;大了,田里的水深浅不均匀。冬至后一百十天,可以种稻。稻田好,一亩用四升种子。

“稻苗刚出不久,需要温暖些;要温暖,该在田塍上对直地开进水出水口,使水成直线地流通〔,就可以保温〕。夏至以后,水晒得很热,该使水流的方向错开〔,可以降低水温〕。”

崔寔说:“三月,可以种稉稻。种稻,好田要稀些,瘦田要稠些。五月,可以移栽〔稻〕和蓝,直到夏至后二十日为止。”

旱稻第十二

旱稻用下田,白土胜黑土〔1〕。非言下田胜高原,但夏停水者,不得禾、豆、麦,稻田种〔2〕,虽涝亦收〔3〕,所谓彼此俱获,不失地利故也。下田种者,用功多;高原种者,与禾同等也。凡下田停水处,燥则坚垎,湿则污泥,难治而易荒,埆而杀种—其春耕者,杀种尤甚—故宜五六月暵之,以拟麦。麦时水涝,不得纳种者,九月中复一转,至春种稻,万不失一。春耕者十不收五,盖误人耳。

凡种下田,不问秋夏,候水尽,地白背时,速耕,耙、劳频烦令熟。过燥则坚,遇雨则泥,所以宜速耕也。

二月半种稻为上时,三月为中时,四月初及半为下时。

渍种如法,裛令开口。耧耩 种之,种者省种而生科,又胜掷者。即再遍劳。若岁寒早种—虑时晚—即不渍种,恐芽焦也。〔4〕

其土黑坚强之地,种未生前遇旱者,欲得令牛羊及人履践之〔5〕;湿则不用一迹入地。稻既生,犹欲令人践垅背。践者茂而多实也。

苗长三寸,耙、劳而锄之。锄唯欲速。稻苗性弱,不能扇草〔6〕,故宜数锄之。每经一雨,辄欲耙、劳。苗高尺许则锋。天雨无所作,宜冒雨薅之。科大,如穊者,五六月中霖雨时,拔而栽之。栽法欲浅,令其根须四散,则滋茂;深而直下者,聚而不科。其苗长者,亦可捩去叶端数寸,勿伤其心也。入七月,不复任栽。七月百草成,时晚故也。

其高田种者,不求极良,唯须废地。过良则苗折,废地则无草。亦秋耕,耙、劳令熟,至春,黄场纳种。不宜湿下。余法悉与下田同。

【注释】

〔1〕白土、黑土: 指土壤的不同形态特征,包括颜色、粗细、结构、松紧等的表征。“白”,这里不是指空白、空闲。

〔2〕“田”,金抄及《辑要》引均作“四”,概括“禾、豆、麦、稻”四种,讲不通;南宋本作“田”,是,但宜作“下田”。“稻下田种”,意谓不是说下田比高原好,只是下田夏天渍着水,不能种谷子、豆、麦,只有耐涝的旱稻种在“下田”,“虽涝亦收”。

〔3〕虽涝亦收: 就是有潦水,也有收成。按: 旱稻即陆稻,耐旱也耐涝,适应在种水稻易受旱而种旱作不怕略涝的地区,以及春旱而夏秋易涝的低洼地区种植。所以在夏天有滞涝不能种谷子等旱作的地,宜于种陆稻,不怕涝,仍有收获。下文说种麦时仍有滞涝不能下种,只能在明春种陆稻,正反映后一种春旱而夏种易涝的情况。

〔4〕这整条注文,不大容易点读,今暂参照江苏泰州市董爱国同志的意见作如上读。“虑时晚”是对“岁寒早种”的注脚,是说碰上春寒年份,由于种期已迫近,仍不得不赶时早些播种—因为如果等到天暖再种,怕时间太晚。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要渍种发芽,怕芽会被冻枯。

〔5〕履践之: 黑垆土如果耕不及时,地整不熟,旱则块硬虚悬,风日失墒,所以种后未出苗遇旱,须要践踏使落实,使种土相接,以利保墒出苗。

〔6〕陆稻幼苗长势弱,生长缓慢,不易遮蔽杂草,反而易被杂草所蔽,所以必须早锄快锄。

【译文】

旱稻要种在低田,白土比黑土好。不是说低田比高原好,只是因为低田夏天会有渍水,不能种谷子、豆子或麦,只有种旱稻,就是有潦水,也有收成。这样,两种地彼此都有收获,不致失去地利。种在低田,用的人工多;种在高原,用工和谷子一样。低田渍潦的地方,干燥时坚硬板结,湿时泥泞,难以耕治,又容易草荒,土地瘠薄,很难出苗—春耕的尤其难出苗—所以该在五六月里耕翻晒过垡,准备入秋种麦。但如果种麦时仍有滞潦不能下种的,那就在九月间再耕转一遍,到明年春天种旱稻,便万无一失。春耕的十成没有五成收成,那真是误人。

凡在低田种旱稻,不管秋天还是夏天,等水干了,地面发白时,赶快耕翻,多遍地耙、耢,把地整熟。太干时坚硬,遇上雨又会泥泞,所以该在白背时赶快耕翻。

二月半种是上好的时令,三月是中等时令,四月初到月半是最晚时令。

浸种按照通常的办法,保温保湿,芽催到开口露白就可以了。耩沟下种,掩上土,掩种的省种子,发棵大,比撒播的强。随即耢两遍。如果怕时间太晚误过时机,即使当年春天还是寒冷的,仍然需要冒寒早些种,那就不要浸种催芽,怕的是催了的芽会被冻枯焦。

黑垆坚硬的地,种下去还没出苗就遇上干旱的,要叫牛羊和人在地上践踏过;但地湿,却不允许有一步踏进去。稻出苗后,还要叫人践踏垄背。践踏过的苗就长得茂盛,结实多。

苗长高到三寸时,耙过,耢平,再锄过。锄务必要快。稻苗力量弱,遮蔽不住杂草,所以该多次快锄。每下一场雨,就要耙、耢。苗长到尺把高时,用锋锋过。天下雨没有什么事,该冒雨薅去稻草。科丛大了,如果嫌稠,五六月里连雨时,就拔掉些另外移栽。栽的方法: 要栽得浅,让根须向四面散开,就长得茂盛;如果直插下去栽得深,株丛紧密聚着不发科。稻苗过长的,也可以把叶尖掐掉几寸,可不能伤及苗心。一到七月,便不能再移栽了。七月各种草营养生长已完成,〔稻也一样,〕时间太晚了。

在高田种旱稻,田不要求很肥,只须用原先种过的地。过肥的地容易倒伏,种过的地杂草少。也是秋耕,耙,耢,把地整熟,到春天,趁黄墒下种。不宜地湿时下种。其余办法,都和低田相同。

胡麻第十三

汉书》〔1〕: 张骞外国得胡麻。今俗人呼为“乌麻”者,非也。

《广雅》曰:“狗虱、胜茄,胡麻也。”〔2〕

《本草经》曰〔3〕:“胡麻,一名巨胜,一名鸿藏。”

按: 今世有白胡麻、八棱胡麻〔4〕。白者油多,人可以为饭,惟治脱之烦也。

【注释】

〔1〕《汉书》无此记载,殿本《辑要》引《要术》删去“书”字,只作“汉张骞”,文字上是对的,实质上仍有问题。启愉按: 张骞通西域后引种进来的植物只有葡萄和苜蓿两种,见于《汉书·西域传》(虽未明说,可以作这样理解),不见于本传。此外见于各书引称《博物志》所记的,尚有大蒜、安石榴、胡桃、胡葱、胡荽、黄蓝多种,但不见胡麻。引进胡麻见于《御览》卷八四一“豆”引《本草经》,同时引进的还有胡豆(参看本卷《大豆第六》注释〔6〕)。但《证类本草》录载《神农本草经》的“胡麻”,并无此说,只有陶弘景注说:“本生大宛,故名胡麻。”

〔2〕见《广雅·释草》,有异文。《要术》“胜茄”,可能有脱误。

〔3〕《本草经》,当指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因为“一名鸿藏”是陶弘景添加在《本草经》上的。

〔4〕胡麻: 即芝麻。亚麻亦名胡麻,非此所指。芝麻的品种很多,其蒴果有四棱、六棱、八棱及八棱以上等。种子颜色有黑、白、黄、褐等色。种皮一般以黑芝麻较厚,黄、白芝麻较薄。白芝麻一般产量较低,但含油量比黑芝麻高。

【译文】

《汉书》(?): 张骞从外国传进来胡麻。现在俗名叫作“乌麻”,是不对的。

《广雅》说:“狗虱、胜茄(?),就是胡麻。”

《本草经》说:“胡麻,又名巨胜,又名鸿藏。”

〔思勰〕按: 现在有白胡麻、八棱胡麻。白的油多,种仁可以作饭吃,不过脱皮很麻烦。

胡麻宜白地种〔1〕。二、三月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五月上旬为下时。月半前种者,实多而成;月半后种者,少子而多秕也。〔2〕

种欲截雨脚。若不缘湿,融而不生〔3〕。一亩用子二升。漫种者,先以耧耩,然后散子,空曳劳。劳上加人,则土厚不生。耧耩者,炒沙令燥,中半和之。不和沙,下不均。垅种若荒,得用锋、耩。

锄不过三遍。

刈束欲小。束大则难燥;打,手复不胜〔4〕。以五六束为一丛,斜倚之。不尔,则风吹倒,损收也。候口开,乘车诣田斗薮;倒竖,以小杖微打之。还丛之。三日一打。四五遍乃尽耳。若乘湿横积,蒸热速干,虽曰郁裛,无风吹亏损之虑。〔5〕裛者,不中为种子,然于油无损也。

崔寔曰:“二月、三月、四月、五月,时雨降,可种之。”〔6〕

【注释】

〔1〕白地: 指同一种作物有一定年份“空白”没有种过的非连作地。清丁宜曾《农圃便览·四月》:“种芝麻……忌重茬。”芝麻忌连作,连作后茎点枯病、枯萎病、细菌性叶斑病等严重,可致苗期全部死去,即使不死也很坏。启愉栽培经验: 第一年很好;第二年还好,但植株矮些,少数枯萎;第三年大半枯萎而死,即使不死也矮了半截,很少结荚,等于报废。即使空三四年再种还是不行,非过十年八年不可。

〔2〕《要术·种谷》说到五谷大多上旬种的全收,中旬种的中等收成,下旬种的下等收成,这里芝麻月半前种的很好,月半后种的很差,可看作上一说法的实例。但也许是偶然巧合,有无科学根据,尚待研究。

〔3〕融而不生: 种子干死不发芽。融,因水分不足,使种子“焦灼”干死。芝麻种子细小,顶土力弱,又种在土表,一般不覆土(或覆薄土),所以要接湿播种。种子在干燥的环境里,呼吸很微弱。芝麻种在稍有水分但实际是很不足的土里,虽也开始萌发,呼吸旺盛时却因水分供应不上,半路停止长芽,本身养分倒消耗了很多,因而小小种仁丧失了生命力,不能发芽。这时,在土里根本找不到扁小的子粒,实际已经枯死消失。

〔4〕胜(shēng): 承担,承受。

〔5〕芝麻蒴果开裂后,种子一碰就掉落。搭着的芝麻把子也会被大风吹倒,那裂荚的种子几乎会全被倒光,损失严重,尤其是搭在大田里,落子更难以收拾。把芝麻秆横堆起来,如果是堆在大田里,即使避免了风吹的损失,但裂荚落子还是多的,那就依然没法收拾。比较稳妥的办法是将把子骑跨在竹木架上,不怕风吹雨淋。

〔6〕芝麻按播种时期有春芝麻、夏芝麻、秋芝麻之分,其特性是同一品种既可春播,也可夏播、秋播。今黄河中下游地区多种春芝麻。崔寔和《要术》所记都是春芝麻而行春播、夏播的。郁闷过的不能作种子,因为胚被郁坏了。

【译文】

胡麻宜于种在白地。二月、三月种是上好的时令,四月上旬是中等时令,五月上旬是最晚时令的下限。月半以前种的,结实多,粒粒成熟;月半以后种的,结实少而秕壳多。

要趁雨停止时就种下。如果不趁湿下种,种子就会干死不发芽。一亩地用二升种子。撒播的,先用空耧耩过,然后撒子,再拖空耢浅盖。耢上加了人,太重,覆土太厚,苗长不出来。用耧车耩种的,先把沙炒燥,同种子对半相和〔,然后耩播〕。不和进沙子,溜子会不均匀。成垄耩播的,长了杂草,垄间有进行锋、耩的便利。

锄苗,三遍就够了。

收割时,扎成的把子要小。把子大了难得干;拍打时,手又照应不过来。五六把斜靠着相搭成一簇。不然的话,被风吹倒,子粒就损失大了。等果皮开裂,乘着车到地里去抖落子粒;倒竖过来,用小棒轻轻敲打。抖过了,依旧一簇簇地搭好。三天打一次。打四五次,可以打尽。如果趁湿横着堆积起来,水分蒸发发热,反而干得快。这样,虽说是郁闷着,但没有风吹落子的耗损。郁闷过的,不能用来作种子,但油量不会损失。

崔寔说:“二月、三月、四月、五月,下了合时的雨,可以种胡麻。”

种瓜第十四

茄子附

《广雅》曰:“土芝,瓜也;其子谓之(力点反)。瓜有龙肝、虎掌、羊骹、兔头、(音温)(大真反)、狸头、白、秋无余、缣瓜,瓜属也。”〔1〕

张孟阳《瓜赋》曰〔2〕:“羊骹、累错〔3〕,子、庐江。”

《广志》曰〔4〕:“瓜之所出,以辽东、庐江、敦煌之种为美。有乌瓜、缣瓜、狸头瓜、蜜筩瓜、女臂瓜、羊髓瓜。瓜州大瓜〔5〕,大如斛,出凉州。须、旧阳城御瓜〔6〕。有青登瓜,大如三升魁。有桂枝瓜,长二尺余。蜀地温良,瓜至冬熟。有春白瓜,细小,小瓣,宜藏〔7〕,正月种,三月成;有秋泉瓜,秋种,十月熟,形如羊角,色黄黑。”

史记》曰:“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家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谓之‘东陵瓜’,从召平始。”〔8〕

《汉书·地理志》:“敦煌,古瓜州,地有美瓜。”〔9〕

王逸《瓜赋》曰〔10〕:“落疏之文〔11〕。”

《永嘉记》曰〔12〕:“永嘉美瓜〔13〕,八月熟,至十一月,肉青瓤赤,香甜清快,众瓜之胜。”

广州记》曰〔14〕:“瓜,冬熟,号为‘金钗瓜’。”

《说文》曰〔15〕:“,小瓜,瓞也。”

陆机《瓜赋》曰〔16〕“栝楼、定桃,黄、白摶;金钗、蜜筩,小青、大斑;玄骭、素腕,狸首、虎蹯。东陵出于秦谷,桂髓起于巫山”也。〔17〕

【注释】

〔1〕见《广雅·释草》,“土芝”作“水芝”,又多“桂支、蜜筩”二种,其他也有异文。“”,《要术》各本均误,据《广雅》改正。“大真反”,各本或作“大豆反”,或作“大具反”,均形似致误,《广雅》隋曹宪音注作“徒昆”切,与“大真”同切,故改为“大真”。

〔2〕张孟阳:名载,西晋文学家,官至中书侍郎,《晋书》有传。原有《张载集》,已亡佚。《瓜赋》,《类聚》卷八七“瓜”、《御览》卷九七八及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均引有张载《瓜赋》,内容均较详。

〔3〕“羊骹”,细长,恐非甜瓜。所谓“累错”,也许指瓜皮上有网纹交错。

〔4〕《初学记》卷二八“瓜”及《类聚》卷八七、《御览》卷九七八均引有《广志》,多有异文。“须”,三书所引均无此二字。“”即“厌”字,古县有“厌次”,在今山东惠民东,“须”未知是否是“次”字之误。

〔5〕敦煌出美瓜,古名瓜州。下文说产自甘肃凉州(今武威),则是从敦煌传进的。

〔6〕旧阳城: 秦和汉均置有阳城县,都在今河南境内,入晋均废,故以“旧”名。

〔7〕藏瓜,有鲜藏、干藏、腌藏、酱藏、蜜藏等法。

〔8〕见《史记·萧相国世家》。“从召平始”,作“从召平以为名也”,较胜。

〔9〕见《汉书·地理志下》。颜师古注说:“其地今犹出大瓜,长者狐入瓜中食之,首尾不出。”

〔10〕王逸: 东汉文学家,汉顺帝时官侍中。曾给《楚辞》作注,颇为后世所重视。《隋书》及新旧《唐书》经籍志均著录有《王逸集》,今已佚。所引《瓜赋》,类书未见。

〔11〕落疏: 指瓜皮上的条纹稀疏开朗,即卷一〇“余甘(四六)”引《异物志》所谓“理(纹理)如定陶瓜”。定陶,今山东定陶。

〔12〕《永嘉记》: 《御览》引用书目中列有郑缉之《永嘉记》,《初学记》所引题名相同。《隋书·经籍志》不著录,但另著录有“《孝子传》十卷,宋员外郎郑缉之撰”,则郑为南朝宋时人,其他不详。南朝宋刘义庆(·武功部八》题名,《东阳记》亦郑缉之所撰。书均亡佚。永嘉郡治在今浙江温州。

〔13〕金抄作“美瓜”,明抄、湖湘本作“襄瓜”。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襄瓜”即寒瓜,也就是西瓜。

〔14〕《广州记》: 《御览》卷九七八引本条题作裴渊《广州记》。书已佚。《御览》所引是:“有瓜冬熟,号曰‘金钗’,味乃甜美。”(据清鲍崇城刻本《御览》,中华书局影印本《御览》“金钗”误为“金叙”)。

〔15〕今本《说文》“瓜”部是:“,小瓜也。”“瓞,也。”“,小瓜也。”意思相同而释例不一。

〔16〕陆机(261—303): 西晋文学家,字士衡。曾任成都王司马颖的后将军、河北大都督,兵败为颖所杀。今传《陆士衡集》并非完帙,《瓜赋》在该《集》卷一。定桃,当是定陶瓜。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亦名瓜蒌,并非甜瓜。黄,扁圆形黄色瓜;白摶,圆形白色瓜;小青,小的青皮瓜;大斑,大的斑纹瓜。以上都是甜瓜。狸首、虎蹯,圆锥形或倒卵形,里面有浅凹凸或不规则浅纵沟,或是甜瓜变种,恐非佛手瓜(Sechium edule)。玄骭、素腕、女臂、羊骹,长条形如瓠子,恐非甜瓜。

〔17〕《类聚》、《初学记》、《御览》均引有陆机《瓜赋》。《陆士衡集》卷一载有《瓜赋》文。“白摶”,明抄如文,“摶”有圆义,与“”相对;金抄作“搏”,湖湘本作“传”,并形似致误。《陆士衡集》亦讹作“传”;又“素腕”与“玄骭”相对,该《集》讹作“素碗”,均可从《要术》校正。

【译文】

《广雅》说:“土芝,就是瓜;瓜子叫作(liǎn)。瓜的种类有龙肝、虎掌、羊骹(qiāo)、兔头、(tún)、狸头、白(pián)、秋无余、缣瓜,都是瓜类。”

张孟阳《瓜赋》说:“羊骹、累错,子、庐江。”

《广志》说:“各地所出的瓜,以辽东、庐江、敦煌的种为最好。有乌瓜、缣瓜、狸头瓜、蜜筩瓜、女臂瓜、羊髓瓜。瓜州大瓜,像斛那么大,出在凉州。有厌须(?)和旧阳城进贡的御瓜。有青登瓜,像三升羹斗那么大。有桂枝瓜,二尺多长。蜀地温和肥良,瓜到冬天还有成熟。有春白瓜,瓜小,瓜子也小,宜于作‘藏瓜’,正月种,三月成熟;有秋泉瓜,秋天种,十月成熟,形状像羊角,黄黑色。”

《史记》说:“召平,本来是秦国的东陵侯。秦亡后,成为平民,家里穷了,就在长安东门外种瓜。瓜质甜美,所以人们称为‘东陵瓜’,是从召平起名的。”

《汉书·地理志》说:“敦煌,古时叫瓜州,有很好的瓜。”

王逸《瓜赋》说:“疏疏落落的条纹。”

《永嘉记》说:“永嘉有好瓜,八月成熟,到十一月,果肉青色,瓤肉红色,香甜爽口,是各种瓜中最好的。”

《广州记》说:“有一种瓜,冬天成熟,号称‘金钗瓜’。”

《说文》说:“(yíng),是小瓜,就是瓞(dié)。”

陆机《瓜赋》说:“〔瓜的种类有〕栝楼、定桃,黄、白摶;金钗、蜜筩,小青、大斑;玄骭(gàn)、素腕,狸首、虎蹯。东陵出在秦谷,桂髓产在巫山。”

收瓜子法: 常岁岁先取“本母子瓜”〔1〕,截去两头,止取中央子〔2〕。“本母子”者,瓜生数叶,便结子;子复早熟〔3〕。用中辈瓜子者,蔓长二三尺,然后结子。用后辈子者,蔓长足,然后结子;子亦晚熟。种早子,熟速而瓜小;种晚子,熟迟而瓜大。去两头者: 近蒂子,瓜曲而细;近头子,瓜短而〔4〕。凡瓜,落疏、青黑者为美;黄、白及斑,虽大而恶。若种苦瓜子,虽烂熟气香,其味犹苦也。

又收瓜子法: 食瓜时,美者收取,即以细糠拌之,日曝向燥,挼而簸之,净而且速也。

良田,小豆底佳,黍底次之。刈讫即耕。频烦转之〔5〕。

二月上旬种者为上时,三月上旬为中时,四月上旬为下时。五月、六月上旬,可种藏瓜。

凡种法: 先以水净淘瓜子,以盐和之。盐和则不笼死〔6〕。先卧锄耧却燥土,不耧者,坑虽深大,常杂燥土,故瓜不生。然后掊坑,大如斗口。纳瓜子四枚、大豆三个于堆旁向阳中。谚曰:“种瓜黄台头〔7〕。”瓜生数叶,掐去豆。瓜性弱,苗不独生,故须大豆为之起土〔8〕。瓜生不去豆,则豆反扇瓜,不得滋茂。但豆断汁出,更成良润;勿拔之,拔之则土虚燥也。

多锄则饶子,不锄则无实。五谷、蔬菜、果蓏之属,皆如此也。

五、六月种晚瓜。

治瓜笼法: 旦起,露未解,以杖举瓜蔓,散灰于根下。后一两日,复以土培其根,则迥无虫矣。

【注释】

〔1〕本母子瓜: 启愉按: 瓜,指甜瓜(Cucumis melo)。甜瓜的生理特性是主蔓上不结瓜,支蔓上的雌花才结瓜。主蔓上的分枝叫子蔓,子蔓的分枝叫孙蔓。最早的瓜是从子蔓上结出的,所以叫“本母子瓜”。

〔2〕本母子瓜的瓜子并不是粒粒都合要求的,因为一个瓜里面的种子,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质性也不同,中部的种子形成早,充实饱满,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生理活性,种下去具有丰产性和早熟性。瓜两头的种子形成晚,生活力弱,种下去瓜苗生长弱,养分不足,子房发育不良,会产生细曲短歪等畸形瓜。

〔3〕子复早熟: 下代结瓜也早。启愉按: 甜瓜的生活习性喜温暖,怕雨湿,在开花和成熟期更需要多日照和干燥环境。为了避开夏季的多雨和早日供应鲜果,提早成熟是人们的理想愿望。甜瓜近根部早分枝的子蔓上,常在第一、第二叶腋就长雌花,结瓜很早。它的瓜子具有早熟性,种下去下代结瓜也早。同时中央一段的瓜子也有早熟性。这样,具有两重早熟性的瓜子一代一代地连续选种下去,可以提早瓜的成熟期,培育出早熟的品种。迟熟的瓜后代结瓜也迟,其理相同(亲代关系相传的习性)。

〔4〕(wāi): 歪斜。

〔5〕“频烦”,多次的意思,《要术》常用语,两宋本如文;《渐西》本改从殿本《辑要》作“频翻”,错了。

〔6〕笼死: 清代鲁南地区的《农圃便览》讲到种甜瓜先用盐水洗种,种下后再用盐水浇种,“得盐气则不笼死”。现在北方瓜农也还有用盐水浸种的。今苏南等地有称病毒病症状为“笼”,但盐拌种子不能防除病毒病。嘉湖地区的《沈氏农书》称一种桑病为“癃”,今浙东有称大豆花期遇高温干燥又遭北风劲吹而使豆花萎蔫为“笼”。土俗所谓笼,所指不一,概念笼统。下文又有治瓜笼法,在瓜根上撒灰治虫,则可能是指虫食根茎和虫害引起的茎叶萎缩现象。

〔7〕种瓜黄台头: 启愉按: 新、旧《唐书》之《承天皇帝倓传》:“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黄台头”就是“黄台下”,就是刨坑时把刨出来的土堆在北面,把瓜种在土堆下面坑内的向阳面。这是露地刨穴直播,现在也常在穴北堆个小土堆,起着风障作用。“头”谓下头,不能误解为头顶。凡物体末端都可称“头”,如上头、下头、梢头、烟头、铅笔头等等。

〔8〕大豆的顶土力比瓜子强,出土也较早,这样依靠豆苗的出土把表土顶开松动了,帮助甜瓜子叶出土。等到瓜苗长出几片真叶时,随即掐断豆苗,避免遮荫阻碍瓜苗新陈代谢的顺利进行,并且豆苗断口有液汁(伤流)流出,还稍有滋润作用。但不能拔掉,否则不但使土壤震裂松散,容易干燥,还会伤损瓜根。瓜株虽然长大后怕水,但幼苗特喜湿润环境,土干了就会萎死。从这里反映《要术》促控兼施的栽培技术。

【译文】

收瓜子的方法: 要年年收摘最先结出的“本母子瓜”,截去两头不要,只收中央一段的瓜子。所谓“本母子瓜”,就是刚长出几片叶子最早结出的瓜。〔拿这种瓜子种下去,〕下代结瓜也早。用中间一批瓜的瓜子作种,瓜蔓要长到二三尺长才会结瓜。用晚批瓜的瓜子作种,要迟到蔓长足了之后,才能结瓜,而且它的后代结瓜也迟。种早瓜的瓜子,瓜成熟也早,但瓜小;种迟瓜的瓜子,瓜成熟也迟,但瓜大。所以要截去两头,因为近蒂的瓜子,种下去结的瓜弯曲细小;近下头的瓜子,结的瓜又短又歪斜。凡是甜瓜,条纹稀疏开朗、皮色青黑的,味道甜美;黄色、白色和有斑点的,纵使个大,味道还是很差。假如种的是苦味的瓜,即使熟透了,气味虽然香,味道还是苦的。

又收瓜子的方法: 吃瓜时,遇着味道好的,把瓜子收下,随即用细糠拌和,在太阳底下晒到快干时,用手揉搓,接着簸飏,把糠和瘪子都簸去,又干净又快。

要用好地种,用小豆茬地最好,黍子茬地次之。小豆、黍子收割了就耕翻,要多次地转耕。

二月上旬种是最好的时令,三月上旬是中等时令,四月上旬是最晚时令。五月、六月上旬,可以种酱藏的瓜。

种瓜法: 先用水把瓜子淘选清净,拿盐和进去。盐和过不会“笼死”。把锄头横过来耙去地面上的燥土,不耙去燥土,坑再深再大,因为混杂着燥土,瓜就出不了苗。然后刨坑,坑口像斗口那样大小。在土堆旁的向阳一面放进四颗瓜子,三颗大豆。农谚说:“瓜种在土堆下头。”等瓜长出几片叶子后,掐去豆苗。瓜性软弱,单独生长时,不容易长出土,所以要靠大豆帮助它顶破表土出苗。瓜长出后如果不掐去豆苗,豆苗反而掩蔽着瓜苗,使瓜长不旺盛。把豆苗掐断,断口上有液汁流出,还可以滋润瓜苗。但不能拔掉,拔掉会使土壤松散干燥。

要多锄,锄多了结实也多;不锄就结实很少。五谷、蔬菜、瓜果之类,都是如此。

五、六月,种晚瓜。

治瓜笼的方法: 清早起来,趁露水还没干时,用小棒挑起瓜蔓,拿灰撒在瓜根上。过一两天,再用土培在根上,以后就没有虫了。

又种瓜法: 依法种之,十亩胜一顷。于良美地中,先种晚禾。晚禾令地腻。熟,劁刈取穗,欲令茇方末反长。秋耕之。耕法: 弭缚犁耳,起规逆耕〔1〕。耳弭则禾茇头出而不没矣。至春,起复顺耕,亦弭缚犁耳翻之,还令草头出。耕讫,劳之,令甚平。

种稙谷时种之。种法: 使行阵整直,两行微相近,两行外相远,中间通步道,道外还两行相近。如是作次第,经四小道,通一车道。凡一顷地中,须开十字大巷,通两乘车,来去运辇。其瓜,都聚在十字巷中。

瓜生,比至初花,必须三四遍熟锄,勿令有草生。草生,胁瓜无子。锄法: 皆起禾茇,令直竖。其瓜蔓本底,皆令土下四厢高,微雨时,得停水。瓜引蔓,皆沿茇上。茇多则瓜多,茇少则瓜少。茇多则蔓广,蔓广则歧多,歧多则饶子。其瓜会是歧头而生;无歧而花者,皆是浪花〔2〕,终无瓜矣。故令蔓生在茇上,瓜悬在下。

摘瓜法: 在步道上引手而取,勿听浪人踏瓜蔓,及翻覆之。踏则茎破,翻则成细,皆令瓜不茂而蔓早死。若无茇而种瓜者,地虽美好,正得长苗直引〔3〕,无多盘歧,故瓜少子。若无茇处,竖干柴亦得。凡干柴草,不妨滋茂〔4〕。凡瓜所以早烂者〔5〕,皆由脚蹑及摘时不慎,翻动其蔓故也。若以理慎护,及至霜下叶干,子乃尽矣。但依此法,则不必别种早、晚及中三辈之瓜。

【注释】

〔1〕起规逆耕: 绕着圈子逆耕。《通俗文》:“量圆曰规。”这里就是绕圈子,指在地的右边耕起,到头后向左转,这样兜圈地耕到地的中部,像现在耕作方法上所说的“外翻法”。下文所说的顺着耕,就是从左向右转圈耕,即按与逆耕相反的方向耕。所谓顺逆,像用圆规画圆圈,以从左向右画为顺,反之为逆。由于去掉犁壁,耕起的土垡只是稍微翻动而不会倒覆,所以谷茬仍能露在地上。

〔2〕浪花: 指雄花,滥开着不结瓜的。上下文反复说明甜瓜只在支蔓上结瓜、支蔓越多结瓜越多的特性,描述得淋漓尽致。

〔3〕“正”,各本同,初疑为“止”字之误,其实不是。各时代有各时代的用词特色,魏晋南北朝时期多以“正”当“止”,即其一例。在《要术》中,例如卷七《笨曲并酒》“粟米酒法”的“正作耳,不为再馏”,卷八《作豉法》的“是以正须半瓮尔”等,都是“止”的意思。

〔4〕这是告诫不要插进有再生能力的活枝条,那会长成新植株,不但耗夺去养分,又与瓜叶争阳光,瓜自然长不茂盛了。

〔5〕早烂:“烂”是熟透,引申为完尽,大致与“阑”相当,非指腐烂。早烂指瓜株早衰,过早地罢园收场,从下文谨慎地养护,可以延长到霜降才完毕,可为明证。这是参照孟方平的意见。

【译文】

又一种种瓜法: 依这种方法种瓜,十亩胜过一百亩。在肥美的地里,先种一熟晚谷子。晚谷子可以使地细熟。谷子熟了,只割下穗子,留着长长的谷茬。到秋天耕翻。耕的方法: 去掉犁壁,绕着圈子逆耕。去掉犁壁耕,谷茬就仍然出头,不会覆没在地里。到春天,再顺着耕,还是去掉犁壁耕,依旧使茬头出在地面上。耕完毕,耢过,要耢得很平。

在种早谷子的时候种瓜。种的方法: 要使行列整齐对直,两行稍微靠近些,另外的两行隔开远些,中间可以让人走过;过道外面还是靠近些的两行。这样依次排列,经过四条过道,留出一条大车道。在一顷地里,须要开出十字形的大巷道,可以让两辆大车通过,来往搬运摘下的瓜。运出的瓜都先堆在十字巷口广场上。

从瓜长出到开始开花的期间,必须锄三四遍把地锄细,不使有杂草生长。长着杂草,胁迫着瓜,瓜就不结实。锄的方法: 要把谷茬全都扶立起来,使直直地竖着。瓜根部的土要低陷一些,四围的土要耧高一些,下小雨时,让它可以承受雨水。瓜蔓延伸时,都攀沿着谷茬向上生长。茬多瓜就多,茬少瓜也少。茬多蔓就延展得广,蔓广了支蔓就多,支蔓多了结瓜也多。因为瓜都是在支蔓上结出的;不是支蔓上开的花,都是“浪花”,终究不会结瓜。因此,必须使蔓攀援在茬上,瓜悬在蔓下面。

摘瓜的方法: 该在小过道上伸手去摘,不要让莽撞人进去踏着瓜蔓,以及翻转瓜蔓。踏了会踏破茎子,翻转会使瓜长得细小;这样,都会使瓜长不茂盛,而且瓜蔓也会早早死去。假如没有谷茬来种瓜,即使是很肥的地,也只是长长的一条蔓一直延伸过去,没有多少曲折交叉的支蔓,所以结瓜就少。如果没有谷茬的地方,用干柴草竖着也可以。干柴草不会妨害瓜的滋长茂盛。种瓜之所以会早早收场,都是由于脚踏破了蔓,以及摘的时候不小心,翻动了蔓。如果能够顺着瓜的生理特性谨慎地养护,可以延长到霜降叶子干枯之前,才停止结瓜呢。只要依着这个方法去种,就不必另外种早、中、晚三季的瓜了。

区种瓜法: 六月雨后种菉豆,八月中犁 杀之;十月又一转,即十月中种瓜。率两步为一区,坑大如盆口,深五寸。以土壅其畔,如菜畦形。坑底必令平正,以足踏之,令其保泽。以瓜子、大豆各十枚,遍布坑中。瓜子、大豆,两物为双,藉其起土故也。以粪五升覆之。亦令均平。又以土一斗,薄散粪上,复以足微蹑之。冬月大雪时,速并力推雪于坑上为大堆。至春草生,瓜亦生,茎叶肥茂,异于常者。且常有润泽,旱亦无害。〔1〕五月瓜便熟。其掐豆、锄瓜之法与常同。若瓜子尽生则太穊,宜掐去之,一区四根即足矣。

又法: 冬天以瓜子数枚,内热牛粪中,冻即拾聚,置之阴地。量地多少,以足为限。正月地释即耕,逐布之。率方一步,下一斗粪,耕土覆之。肥茂早熟,虽不及区种,亦胜凡瓜远矣。凡生粪粪地无势;多于熟粪,令地小荒矣。〔2〕

有蚁者,以牛羊骨带髄者,置瓜科左右,待蚁附,将弃之。弃二三,则无蚁矣。

【注释】

〔1〕冬月大雪时……旱亦无害: 这是堆雪保墒抗旱的技术措施,很有成效。《要术》地区干旱少雨,是在年降雨量只有500—800毫米的条件下进行旱农生产的,不但对雨水极其重视,对雪也是尽可能地保存利用。这样,就产生了堆雪和压雪的保墒技术。压雪施用于露地冬种葵菜,下一次雪拖耢压一次,不让它被风吹走。不但保泽,还有防冻作用。压雪的效果可以持续很久,可以逃过春旱,直到来年四月还不怕旱,因为“地实保泽,雪势未尽故也”。堆雪的效果同压雪一样,因为坑内有积雪余墒,同样能度过春旱,而到五月夏雨甜瓜怕雨时,瓜已经成熟了,却栽培出早熟甜瓜供食。冬瓜、越瓜、瓠子、茄子,同样采用十月区种雪后堆雪的办法,“润泽肥好,乃胜春种”。不过开始如果雪水过多,对发芽不利。

〔2〕这条小注讲生熟粪的肥效,与正文无关,日本学者西山武一认为是后人所加。

【译文】

区种瓜法: 六月,下过雨后种绿豆,八月里用犁翻转掩在地里,埋死它。到十月再耕一遍,就在十月里种瓜。区的标准是两步开成一个区,坑口像盆口一样大,五寸深。耙土堆在坑的周围,像菜畦埂那样。坑底一定要平正,用脚踏实,让它可以保持住水泽。拿瓜子和大豆各十颗均匀地布置在坑里。瓜子和大豆,每处配成一对放着,因为要依靠大豆的力量来顶破表土。拿五升粪盖在上面。也要均匀平正。再拿一斗细土薄薄地撒盖在粪上面,用脚轻轻地踏过。冬天下大雪的时候,大家赶紧并力把雪推到坑上去,堆成一大堆。到春天,草长出来时,瓜也长出了;茎和叶肥壮茂盛,跟一般的瓜就是不一样。而且〔坑里保持着雪水余墒〕,常常有润泽,不怕干旱。等到五月热天,瓜已经成熟了。掐去豆苗和锄瓜的办法,跟平常方法相同。如果十颗瓜子全都出苗,太密,要掐去多余的,一区只留四株就够了。

又一种种法: 冬天拿几颗瓜子,放进热牛粪里面,到粪结冻后,就捡起来,聚积在不见太阳的地方。估量种多少地,就聚积多少,以够用为限。到正月,地解冻了就耕翻,趁墒好种下去。大致是一方步的地,施上一斗粪,耕翻覆盖好。这样种的瓜,肥壮茂盛,成熟早,虽然赶不上区种的,也远远胜过普通种的瓜。生粪粪地没有力量;如果生粪用得比熟粪多,会使地被杂草稍占优势。

如果有蚁,拿带髄的牛羊骨,放在瓜窝旁边,等到蚁爬集在骨头上,就拿来丢掉。丢过二三次,蚁就没有了。

氾胜之区种瓜:“一亩为二十四科。区方圆三尺,深五寸〔1〕。一科用一石粪。粪与土合和,令相半。以三斗瓦瓮埋着科中央,令瓮口上与地平。盛水瓮中,令满〔2〕。种瓜,瓮四面各一子。以瓦盖瓮口。水或减,辄增,常令水满。种常以冬至后九十日、百日,得戊辰日种之〔3〕。又种薤十根,令周回瓮,居瓜子外。至五月瓜熟,薤可拔卖之,与瓜相避。又可种小豆于瓜中,亩四五升,其藿可卖。此法宜平地。瓜收亩万钱。”

崔寔曰:“种瓜宜用戊辰日。三月三日可种瓜。十二月腊时祀炙萐〔4〕,树瓜田四角,去 〔5〕。”“胡滥反。瓜虫谓之。”

《龙鱼河图》曰:“瓜有两鼻者杀人。”

【注释】

〔1〕“深五寸”,有问题。下篇《种瓠》引《氾书》“区种瓠法”是一区“方圆、深各三尺”,瓜与瓠的性状差不多,可这里瓜区的方圆相同,而深只有五寸,还要在坑内加进二石的粪和土,再在坑内埋一个能盛三斗水的瓦瓮,不应只有五寸深,应有误文。存疑。

〔2〕“盛水瓮中,令满”: 这是用来灌溉的。用的是渗漏灌溉法,水通过瓮壁慢慢地渗漏出来,瓮四面的瓜蔓可以得到适量水分的供给,而且不致忽多忽少,又可避免地面灌溉的流失和蒸发,节约水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水温。这些在北方少雨和寒冷地区尤其重要,设计很巧妙。

〔3〕“得戊辰日”,也有问题。冬至后九十天是春分,后一百天在春分、清明之间,这跟戊辰日是毫不相干的,就是说,很难恰巧碰上戊辰日,那就没法种瓜了。因此,“得”是错字,也许是“若”(或)字之误,存疑。

〔4〕腊时祀炙萐(·艸部》、《白虎通·封禅》有“萐莆”,《论衡·是应》作“萐脯”,《宋书·符瑞志上》作“箑脯”。古代传说是一种神异的草或树或脯肉,其叶或肉薄大如扇,生在厨房中,自动扇风清凉,食物不腐臭。在这里讲不通。唐韩鄂《四时纂要·十二月》“腊炙”:“是月收腊祀余炙,以杖穿头,竖瓜田角,去虫。”唐时尚有这样的防虫活动,其说与崔寔相同。所谓“炙萐”,实际就是“炙脯”,即燻制的腊肉的薄片。卷三《杂说》引崔寔《四民月令》有烧饮炙箑,“治刺入肉中”。《本草纲目》卷五〇“豕”引《救急方》:“竹刺入肉,多年燻肉,切片包裹之,即出。”也证明炙萐(箑)就是熏腊肉。至于腊祭,是古时在十二月腊日祭祀百神。《说文》说腊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但这一天并不每年都在十二月。南朝梁的宗懔荆楚岁时记》则以十二月初八为腊日,这就是后世说的“腊八日”。

〔5〕(hàn): 可能指瓜守(Anlacophora femaralia),也叫“守瓜”。

【译文】

氾胜之的区种瓜法:“一亩地作成二十四个坎。每坎对径三尺,五寸深(?)。一坎用一石粪,把粪和土对半地相拌和〔填进坎中〕。拿一个能盛三斗水的瓦瓮埋在坎的中央,让瓮口和地面相平。瓮里盛满着水。在瓮外的四周各种一颗瓜子。用瓦把瓮口盖好。瓮里的水如果减少了,随即加水,常常使水满满的。通常在冬至后九十天到一百天,遇到戊辰日(?)下种。又在瓮的周围,瓜子外面,种十株薤。到五月,瓜开始成熟的时候,可以把薤拔来卖掉,避开瓜蔓,免得妨碍瓜。还可以在瓜地空的地方种上小豆,一亩用四五升种子;可以摘豆叶当蔬菜卖。这个方法宜于用在平地。一亩瓜可以收到一万文钱。”

崔寔说:“种瓜宜用戊辰日。三月三日可以种瓜。拿十二月腊祭时的炙脯,〔用棒子穿着,〕插在瓜田四角,可以除去虫。”“瓜虫叫作虫。”

《龙鱼河图》说:“瓜有两个蒂的,吃了会死人。”

种越瓜、胡瓜法〔1〕: 四月中种之。胡瓜宜竖柴木,令引蔓缘之。收越瓜,欲饱霜。霜不饱则烂。收胡瓜,候色黄则摘。若待色赤,则皮存而肉消也。并如凡瓜,于香酱中藏之亦佳。

种冬瓜法: 《广志》曰:“冬瓜,蔬。”〔2〕《神仙本草》谓之“地芝”也〔3〕。傍墙阴地作区,圆二尺,深五寸,以熟粪及土相和。正月晦日种。二月、三月亦得。既生,以柴木倚墙,令其缘上。旱则浇之。八月,断其梢,减其实,一本但留五六枚。多留则不成也。十月,霜足收之。早收则烂。削去皮、子,于芥子酱中,或美豆酱中藏之,佳。

冬瓜、越瓜、瓠子,十月区种,如区种瓜法〔4〕。冬则推雪着区上为堆。润泽肥好,乃胜春种。

种茄子法: 茄子,九月熟时摘取,擘破,水淘子,取沉者,速曝干裹置。至二月畦种。治畦下水,一如葵法。性宜水,常须润泽。着四五叶,雨时,合泥移栽之。若旱无雨,浇水令彻泽,夜栽之。白日以席盖,勿令见日。

十月种者,如区种瓜法,推雪着区中,则不须栽。

其春种,不作畦,直如种凡瓜法者,亦得,唯须晓夜数浇耳。

大小如弹丸,中生食,味如小豆角。

【注释】

〔1〕越瓜(Cucumis melo var. conomon): 又名菜瓜,但实际是两种瓜。越瓜皮薄水分多,质地脆嫩,可以生吃解渴;菜瓜(Cucumis melo var. flexuosus)皮厚水分少,质地坚实,生吃微带酸味。但自古混淆,今地方俗名也有实是越瓜而叫菜瓜的。越瓜和菜瓜都是甜瓜的变种。 胡瓜: 即黄瓜。

〔2〕《广志》所云,类书未见。金抄作“”,他本作“”,二字字书均未收。《广雅·释草》有“冬瓜,也”,也许是“”字之误。

〔3〕《神仙本草》,各书未见,现存唐以前本草书,亦未见冬瓜又名“地芝”之说。《唐本草》注引《广雅》说:“冬瓜,一名地芝。”《广雅》疑是《广志》之误,王念孙《广雅疏证》即认为“《神仙本草》谓之‘地芝’也”这句仍是《广志》引称的文句。

〔4〕十月区种甜瓜及冬瓜、越瓜、瓠子和下文的茄子,都是冬播瓜茄法。瓜茄都是喜高温蔬菜,其生育盛期,正赶在高温季节,对多结和结好果实有利,但不耐寒冻,遇霜即死。现在冬播,并不是露地冬季播种,冬季出苗,而是在露地土壤未冻结前播下种子,充分浇水,埋在地里越冬,来春较早出苗。《要术》都采用推雪法,对防冻保墒有很大作用。但如果入春化冻,雪水过多不能迅速下渗时(下层土壤尚未解冻),则对种子发芽不利。现在流行的是菠菜,立冬播下,翌春出苗,群众叫作“埋头菠菜”。

【译文】

种越瓜、胡瓜的方法: 在四月里种。胡瓜,要插立柴枝,让蔓攀缘上去。越瓜,要受够了霜再收。没有受够霜就会烂。胡瓜,等颜色变黄了就收。如果等到颜色变红,就只剩下皮,肉都化掉了。两种都和普通的瓜一样,在香酱中腌藏着作酱瓜,都好。

种冬瓜的方法: 《广志》说:“冬瓜,就是蔬(?)。”《神仙本草》管它叫“地芝”。靠墙北面阴地开成区,区二尺圆,五寸深,要用熟粪和在土里。正月的末一日种下。二月、三月也可以。出苗后,用柴枝斜靠着墙,让蔓攀缘上去。天旱就浇水。到八月,断去蔓的梢头,除掉一部分果实,一株只留五六个。多留了长不好。十月,受够了霜再收。收早了会烂。削去皮,挖去子,在芥子酱中或好豆酱中腌藏着,可好呢。

冬瓜、越瓜、瓠子,也可以在十月里区种,像上面区种瓜的方法一样。也是冬天把雪推到区上作成堆。这样,区里润泽,瓜长得肥美,比春天种的强。

种茄子的方法: 茄子九月里成熟时摘回来,擘破,用水淘出子来,取沉在水底的子,赶快晒干,包裹起来收藏。到二月,作成畦种下去。作畦,浇水,一如种葵的方法。茄的性质喜欢水,须要常常润泽。长出四五片叶子时,遇着下雨,连泥挖出移栽。如果天旱没有雨,要大量浇水,使地湿透,夜间移栽。移栽后白天用席覆盖,不要让它见太阳。

十月里种的,像区种瓜的方法,也把雪推到区里,那就不必移栽。

假如春天种,不采用畦种,只是像种普通的瓜的方法种,也可以,不过要早晚经常浇水。

茄子大小像弹丸一样,可以生吃,味道像小豆荚。

种瓠第十五

《卫诗》曰:“匏有苦叶。”〔1〕毛云:“匏,谓之瓠。”《诗义疏》云〔2〕:“匏叶,少时可以为羹,又可淹煮,极美,故云:‘瓠叶幡幡,采之亨之。’河东及扬州常食之。八月中,坚强不可食,故云‘苦叶’。”

《广志》曰:“有都瓠,子如牛角,长四尺。有约腹瓠,其大数斗,其腹窈挈,缘带为口〔3〕,出雍县〔4〕;移种于他则否。朱崖有苦叶瓠〔5〕,其大者受斛余。”

郭子》曰〔6〕:“东吴有长柄壶楼。”

释名》曰:“瓠蓄,皮瓠以为脯,蓄积以待冬月用也。”〔7〕

《淮南万毕术》曰〔8〕:“烧穰杀瓠,物自然也。”

【注释】

〔1〕见《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毛《传》是节引。邶、鄘均属卫地,故亦泛称为《卫诗》。

〔2〕《诗义疏》: 撰人无可考,书已佚。《隋书·经籍志一》著录有《毛诗义疏》或存或亡共九种,作者有舒援、沈重、谢沈、张氏等,《诗义疏》当属此类,非三国吴人陆机(与西晋陆机同名,宋以后改为“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毛诗义疏》此类书均晚于陆机,原书已佚。《匏有苦叶》孔颖达疏引有陆机《疏》,与《诗义疏》有异文。《诗义疏》所引“瓠叶幡幡”二句,见于《诗经·小雅·瓠叶》,今本《诗经》倒作“幡幡瓠叶”,孔引陆机《疏》同,而与《诗义疏》所引不同,反映《诗义疏》不等于陆机《疏》。

〔3〕明抄等作“带”,金抄等加草头作“”,非是。上文“窈”通“凹”;“挈”通“絜”,是缠束,又通“契”,是刻削成缺口。“约腹瓠”即“细腰葫芦”,“其腹窈挈”是说腹部凹陷好像紧束着的腰,也好像刻着一道缺口。“缘带为口”是说沿着腰间束带处(承“约腹”、“其腹”为喻)开着一道凹陷的缺口,字应作“带”,如果作“”,头何能凹陷成缺口?

〔4〕雍县: 汉置,故城在今陕西凤翔南。

〔5〕朱崖: 县名,故治在今海南海口。

〔6〕《郭子》: 《隋书·经籍志三》小说类著录“《郭子》三卷,东晋中郎将郭澄之撰”,疑即此书。郭澄之,东晋末人,《晋书》有传。书已佚。

〔7〕见《释名·释饮食》。

〔8〕《淮南万毕术》: 《隋书·经籍志三》五行类注云,梁有《淮南万毕经》、《淮南变化术》各一卷,亡。《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三》五行类再著录《淮南王万毕术》一卷,旧唐《志》题名“刘安撰”,则是唐时征书又出现的。书已亡佚。

【译文】

《诗经·邶风》的诗说:“匏有苦叶。”毛公解释说:“匏,叫作瓠。”《诗义疏》说:“匏叶,嫩时可以作羹,又可以腌藏或煮了吃,很好吃,所以《诗经》说:‘嫩嫩的瓠叶,采来煮了吃。’河东和扬州地方常常吃它。到八月里,老硬不能吃了,所以说‘苦叶’。”

《广志》说:“有都瓠,果实像牛角,四尺长。有细腰瓠,大到可以容纳几斗,腹部凹陷,沿着系带的周围深陷成一道缺口,出在雍县;移种到别的地方便会变样。朱崖有苦叶瓠,大的能容纳一斛多。”

《郭子》说:“东吴有长柄葫芦。”

《释名》说:“瓠蓄,是削去瓠皮做成干脯,蓄积起来到冬天吃的。”

《淮南万毕术》说:“在家里烧黍秸,会使地里的瓠死去,这是自然的道理。”

《氾胜之书》种瓠法:“以三月耕良田十亩。作区,方、深一尺。以杵筑之,令可居泽。相去一步〔1〕。区种四实。蚕矢一斗,与土粪合〔2〕。浇之,水二升;所干处,复浇之。

“着三实,以马箠其心,勿令蔓延—多实,实细。以藳荐其下,无令亲土多疮瘢。度可作瓢,以手摩其实,从蒂至底,去其毛—不复长,且厚。八月微霜下,收取。

“掘地深一丈,荐以藳,四边各厚一尺。以实置孔中,令底向下。瓠一行,覆上土,厚三尺。二十日出,黄色,好,破以为瓢。其中白肤,以养猪致肥;其瓣,以作烛致明。

“一本三实,一区十二实,一亩得二千八百八十实。十亩凡得五万七千六百瓢。瓢直十钱,并直五十七万六千文。用蚕矢二百石〔3〕,牛耕、功力,直二万六千文。余有五十五万。肥猪、明烛,利在其外。”

《氾胜之书》区种瓠法:“收种子须大者。若先受一斗者,得收一石;受一石者,得收十石。

“先掘地作坑,方圆、深各三尺。用蚕沙与土相和,令中半,若无蚕沙,生牛粪亦得。着坑中,足蹑令坚。以水沃之。候水尽,即下瓠子十颗,复以前粪覆之。

“既生,长二尺余,便总聚十茎一处,以布缠之五寸许,复用泥泥之。不过数日,缠处便合为一茎〔4〕。留强者,余悉掐去。引蔓结子。子外之条,亦掐去之,勿令蔓延。留子法: 初生二、三子不佳,去之;取第四、五、六,区留三子即足。

“旱时须浇之: 坑畔周匝小渠子,深四五寸,以水停之,令其遥润〔5〕,不得坑中下水。”

崔寔曰:“正月,可种瓠。六月,可畜瓠〔6〕。八月,可断瓠,作蓄瓠〔7〕。瓠中白肤实,以养猪致肥;其瓣则作烛致明。”

《家政法》曰〔8〕:“二月可种瓜、瓠。”

【注释】

〔1〕相去一步: 距离一步。这只表明每1方步作1区,可区间的距离实际只有5尺(那时6尺为步)。下文1亩地收2 880个瓠,1区12个瓠,2 880÷12=240区,合到240方步1亩,1方步开1个区。

〔2〕“土粪”,没有指明,据下文“用蚕沙与土相和”,疑“粪”是衍文,或“与土”二字倒错,应作“土与粪合”。“土粪”,不会是后世的焦泥灰。

〔3〕“用蚕矢二百石”,这只是约略估计。实际1区用1斗蚕屎,10亩2 400区,该用240石蚕屎。

〔4〕合为一茎: 愈合成为一条茎。十株瓠苗嫁接后愈合为一。然后选留最强的一条蔓,其余九条都掐去,目的是使十株根系共同滋养一条蔓上的果实,培育成十倍大。但这只是一种主观愿望,实际上一条蔓会长得特别旺盛,但不可能因为有十株根系的滋养,就会长出十倍大的果实。

〔5〕这是浸润灌溉法。《氾书》在北方旱作的灌溉方面有四种不同一般的技术: (1)种稻的以不同进出水口来调节水温;(2)种麻子的晒井水减去寒气;(3)区种瓜的用瓦瓮盛水的渗漏灌溉法;(4)这里的浸润灌溉法: 在北方干旱地区都极有经济效益。

〔6〕畜: 指畜养、培育,方法当如《氾书》所说的抹去果皮上的毛,使只长厚而不长大。

〔7〕蓄瓠: 这是埋藏着使瓠壳硬化剖开作瓢的。崔寔《四民月令》的“畜瓠”和“蓄瓠”都是《氾书》技术的仿效,细看上面氾文自明。

〔8〕《家政法》: 《隋书·经籍志三》医方类注云,梁有《家政方》十二卷,亡。但《要术》所引都是种植和饲养方法,当非医方之书。卷一〇“甘蔗(二一)”引《家政法》有“三月可种甘蔗”,甘蔗是南方所产,疑此书是南朝人所写。书已佚。

【译文】

《氾胜之书》种瓠法:“三月里耕治十亩好田,作成区,每区一尺见方,一尺深。用杵把区内的土筑实,让它容易保留水分。区和区之间距离一步。每区种下四颗种子。用一斗蚕屎,与土相和〔放进区内〕。每区浇二升水;看到干的地方,再浇些水。

“一株蔓上结出三个果实时,就用马鞭打掉蔓心,不让它再向前长出;因为结实多了,果实就细小了。拿稿秆垫在果实的下面,不让果实直接贴在泥土上,否则会使它多结疮疤的。估量果实大到可以作瓢了,用手在果实外面,从蒂到底整个地摩抹一遍,抹掉果皮上的毛;这样,果实便不会再长大,可是长得厚实。八月,下过轻霜后,就采收回来。

“掘一个一丈深的土坑,坑底和四边都铺上一层一尺厚的稿秆。把收回来的瓠放在坑里,使瓠底朝下。放好一层瓠,盖上一层三尺厚的土。过二十天,取出来,瓠已经变成黄色,好了,便可以剖开作瓢。里面白色的肉,可以养猪,使猪膘肥;种子可以用来作火炬式的‘烛’,作照明用。

“一株蔓上结三个瓠,一区十二个瓠,一亩地可以收到二千八百八十个瓠。十亩地〔共得二万八千八百个瓠,剖开来〕共得五万七千六百个瓢。一个瓢值十文钱,共值五十七万六千文钱。用去蚕屎二百石,再加上牛力、人工,共计工本二万六千文钱。这样,净余纯利五十五万文钱。肥猪和照明烛的利益还没有计算在内。”

《氾胜之书》区种瓠的方法:“收取种子,须要选择大形的瓠。原来容量一斗的,区种后可以收到容纳一石的;原来容量一石的,可以收到容纳十石的。

“先在地里掘出坑,坑的直径三尺,深也是三尺。用蚕沙和土对半相拌和,如果没有蚕沙,用生牛粪也可以。放进坑里,用脚踏实。浇透水。等到水都渗尽了,就种下十颗瓠子,再用原先对半相和的粪土盖在上面。

“出苗后,长到二尺多长的时候,把十条茎集合在一处,用布缠扎集合茎的一段,大约五寸长,外面再用泥土涂封。过不了几天,缠着的地方便愈合成为一条茎了。这时,只留下十条茎中最强的一条,其余九条全都从愈合的上端掐掉。让留着的蔓长出去结果实。没有结实的旁枝,也都掐掉,不让蔓徒长。留果实的方法: 最初结的二、三个果实不好,都给去掉;保留第四、第五、第六个,一区留三个就够了。

“天旱须要浇水。浇水的方法: 在坑的周围掘一道小沟,四五寸深,在沟里灌水停留着,让水从外面慢慢地渗进去,可不能往坑里浇水。”

崔寔说:“正月,可以种瓠。六月,可以育瓠。八月,可以摘下瓠来作‘蓄瓠’。瓠里的白肉,可以养猪使膘肥;种子可以做‘烛’,用来照明。”

《家政法》说:“二月可以种瓜和瓠。”

种芋第十六

《说文》曰〔1〕:“芋,大叶实根骇人者,故谓之‘芋’。”“齐人呼芋为‘莒’。”

《广雅》曰〔2〕:“渠,芋;其茎谓之(公杏反)〔3〕。”“藉姑,水芋也,亦曰乌芋。”〔4〕

《广志》曰〔5〕:“蜀汉既繁芋〔6〕,民以为资。凡十四等: 有君子芋,大如斗,魁如杵。有车毂芋,有锯子芋,有旁巨芋,有青边芋: 此四芋多子。有谈善芋,魁大如瓶,少子;叶如散盖,绀色;紫茎,长丈余;易熟,长味,芋之最善者也;茎可作羹臛,肥涩,得饮乃下。有蔓芋〔7〕,缘枝生,大者次二三升。有鸡子芋,色黄。有百果芋,魁大,子繁多,亩收百斛;种以百亩,以养彘。有早芋,七月熟。有九面芋,大而不美。有象空芋,大而弱,使人易饥。有青芋,有素芋,子皆不可食,茎可为菹。凡此诸芋,皆可干腊,又可藏至夏食之。又百子芋,出叶俞县〔8〕。有魁芋,旁无子,生永昌县〔9〕。有大芋,二升,出范阳、新郑〔10〕。”

《风土记》曰:“博士芋,蔓生,根如鹅鸭卵。”〔11〕

【注释】

〔1〕引《说文》稍有异文。下条见“莒”字下。“芋”有“大”义,又有“吁”义,《说文·口部》:“吁,惊也。”

〔2〕引文上条见《广雅·释草》,“渠”字多草头。《要术》原引作“其叶谓之”。按:读·释草》,作:“葃菇、水芋,乌芋也。”《要术》引有“亦曰”,王念孙《广雅疏证》认为:“《广雅》之文,无言‘亦曰’者,盖误引。”启愉按: 古人引书,重在征引明事,往往对原文有删约,或在不违反原义下有加添,乃至前后倒置。这样的引法,见于《要术》中他人引《广雅》的,不乏实例。例如卷一〇“胡荾(五九)”郭璞引《广雅》就有:“枲耳也,亦云胡枲”;“郁(二五)”《诗义疏》引《广雅》“一名”、“亦名”还多至五个。说明这里是《要术》所添,不是误引。

〔3〕“公杏反”,各本或作“分杏反”,或作“必杏反”,均形似致误。按“”,《玉篇》“公杏反”,据改。

〔4〕藉姑: 即慈姑。 乌芋: 即荸荠,也偶有指慈姑的。本条水芋和乌芋,虽有“芋”名,实际都和芋无关。

〔5〕《御览》卷九七五“芋”引到《广志》这条,但多有错脱,几不可读,远不及《要术》完整明顺。《要术》引蜀地者十四种,非蜀地者“又百子芋”等三种,合共十七种。《御览》引十四种中脱“锯子芋”、“谈善芋”二种,而以非蜀产的“百子芋”、“魁芋”凑足十四种,殊不经。《王氏农书·百谷谱三·芋》又把《风土记》的“博士芋”混在《广志》十四种中。

〔6〕蜀汉: 蜀郡和汉中一带地方。

〔7〕蔓芋和下文蔓生的博士芋应是薯蓣一类的蔓性草本植物,虽有“芋”名,与芋无关。

〔8〕叶俞县: 《御览》卷九七五引《广志》作“叶榆县”,汉置,故治在今云南大理东北。

〔9〕永昌县: 三国吴置,故治在今湖南祁阳。

〔10〕范阳: 县名,故城在今河北定兴。又郡名,三国魏置,郡治在今河北涿州。 新郑: 县名,秦置,即今河南新郑。

〔11〕《御览》卷九七五引到《风土记》此条,文同。

【译文】

《说文》说:“芋,叶片大,根一大蔸,骇人,所以叫作‘芋’。”“齐人管芋叫作‘莒’。”

《广雅》说:“渠,就是芋;它的茎叫作‘’。”“藉姑,就是水芋,也叫作乌芋。”

《广志》说:“蜀汉的芋很多很多,老百姓拿它作生活资料。共有十四种: 有君子芋,一蔸有斗那么大,中央的芋魁像饭箩大小。有车毂芋,有锯子芋,有旁巨芋,有青边芋: 这四种芋芋子都多。有谈善芋,芋魁像瓶子那么大,但芋子少;叶片像张开的伞,青红色;叶柄紫色,一丈多长;容易烧熟,味道好,是上等最好的芋;叶柄可以加肉煮作羹臛,但肥腻,又噎喉,要喝水才能咽下去。有蔓芋,缘着枝条生长,大的差不多有二三升大。有鸡子芋,黄色。有百果芋,芋魁大,芋子很多,一亩地可以收到一百斛;种上百亩,可以养猪。有早芋,七月成熟。有九面芋,虽然大,不好。有象空芋,大而绵软,吃了容易饥。有青芋,有素芋,芋子都不可以吃,叶柄可以腌作菹菜。这十四种芋都可以晒作干,也可以生藏到明年夏天吃。另外还有百子芋,出在叶俞县。有魁芋,魁旁没有芋子,产在永昌县。还有大芋,有二升大,出在范阳、新郑。”

《风土记》说:“有博士芋,蔓生,块茎像鹅蛋、鸭蛋。”

《氾胜之书》曰:“种芋,区方、深皆三尺。取豆萁内区中,足践之,厚尺五寸。取区上湿土与粪和之,内区中萁上,令厚尺二寸;以水浇之,足践令保泽。取五芋子置四角及中央,足践之。旱,数浇之。萁烂〔1〕。芋生,子皆长三尺。一区收三石。

“又种芋法: 宜择肥缓土近水处,和柔,粪之。二月注雨,可种芋。率二尺下一本。芋生根欲深,其旁以缓其土。旱则浇之。有草锄之,不厌数多。治芋如此,其收常倍。”

列仙传》曰〔2〕:“酒客为梁〔3〕,使烝民益种芋:‘三年当大饥。’卒如其言,梁民不死。”按: 芋可以救饥馑,度凶年。今中国多不以此为意,后至有耳目所不闻见者。及水、旱、风、虫、霜、雹之灾,便能饿死满道,白骨交横。知而不种,坐致泯灭,悲夫!人君者,安可不督课之哉?

崔寔曰:“正月,可菹芋〔4〕。”

《家政法》曰:“二月可种芋也。”

【注释】

〔1〕萁烂: 豆茎腐烂。埋得那么厚实的隔年豆茎,在蓄水保墒方面会有作用,但不易腐烂提供腐殖质,供给养料的作用很有限。

〔2〕《列仙传》: 旧题西汉刘向(约前77—前6)撰,今存。后人认为是伪托。书中记述赤松子等神仙故事70则。历代文人多引为典实。刘向,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丛书集成》本《列仙传》卷上所记有异文,作:“酒客……为梁丞,使民益种芋菜,曰:‘三年当大饥。’”《御览》卷九七五“芋”引《列仙传》亦作“梁承,使”(“承”通“丞”)。则与《要术》金抄等所引有梁县的正职或佐贰之异。

〔3〕梁: 县名,汉置,故治在今河南临汝。

〔4〕“可菹芋”,各本相同,但《玉烛宝典·正月》引《四民月令》作“可种……芋”。启愉按: 菹是腌菜,但芋艿富含淀粉,不宜于作菹,卷九《作菹藏生菜法》介绍大量菹菜,唯独没有芋菹。只有芋茎(假茎)可以酿菹,但正月未有鲜芋茎。“菹”宜依《玉烛宝典》作“种”。

【译文】

《氾胜之书》说:“种芋,作区三尺见方,三尺深。拿豆茎放入区里,用脚踏紧,要有一尺五寸厚。把区里掘出来的湿土,和粪拌匀,填入区里豆茎的上面,要有一尺二寸厚。浇上水,踏实,让它保持润泽。拿五个芋子放在区的四角和中央,踏紧。天旱时,多次浇水。豆茎腐烂。芋生长后,芋子都有三尺长。一区可以收到三石芋。

“又一种种芋法: 应该选择肥美、松软而靠近水的地,耕整松和,施上粪。二月,下大雨时,把芋种下地,株距的标准是二尺。芋生长时,根长得深,可以在根的四围锄土,把土锄疏松。旱时就浇水。有草就锄,锄的次数不嫌多。这样管理芋田,收成常常可以加倍。”

《列仙传》说:“酒客作梁县县长,叫老百姓多多种芋,说:‘三年内有大饥荒。’后来果然应到他的话,因此梁民没有饿死。”〔思勰〕按:芋可以救饥荒,度过凶年。现今“中国”人往往不把这个当一回事,后来甚至于长着耳目也不闻不问。一旦水、旱、风、虫、霜、雹的灾害袭来,便会出现满路饿殍、到处白骨的悲惨景象!明明知道而不去种植,因而招致灭亡,真可悲啊!作为君王,怎么可以不督促大家去种呢?

崔寔说:“正月,可以〔种〕芋。”

《家政法》说:“二月可以种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