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古作流离,或云药玻璃,其名始见于《汉书》西域传,盖传自西方,非中土所有(《汉书》西域传:“罽宾国出虎魄璧流离。”颜师古注引《魏略》云:“大秦国出赤、白、黑、黄、青、绿、缥、绀、红、紫十种流离。”)。汉、魏以来用作窗扉(《西京杂记》:“昭阳殿窗扉多是绿琉璃。”《汉武故事》:“武帝起神屋,扉悉以白琉璃为之。”)、屏风(《拾遗记》:“孙亮作绿琉璃屏风。”)及剑匣、鞍(见《西京杂记》)、盘碗(见《世说》)诸器,皆视为珍异。北魏太武帝时,大月氏商人始于平城采矿铸之,为行殿,容百余人(《魏书》西域传·大月氏国条:“世祖时,其国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既成,其光泽乃美于西方来者。乃诏为行殿,容百余人,光色映彻,观者见之,莫不惊骇,以为神明所作。自此中国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是为以中国原料制琉璃之最早记载。隋开皇间,太府丞何稠能以绿甃为琉璃,已非假手远人(《隋书》何稠传:“时中国久绝琉璃之作,匠人无敢厝意,稠以绿甃为之,与真不异。”)。其后流传渐广,遂施之瓦面,代刷色、涂朱、髹漆、夹纻诸法。盛唐时有碧瓦、朱甍之称(《杜工部诗》:“碧瓦朱甍照城郭。”)。颜师古云:“今法消冶石汁,加以众药,灌而成之。”(见《汉书》西域传·注;师古唐人,所谓今法,当指唐时通行之法。)此虽就器物而言,然瓦面之釉,精粗虽殊,制法应无二致。宋以后造琉璃瓦之法,见《营造法式》[1]。

“凡造琉璃瓦等之制:药以黄丹、洛河石和铜末,用水调匀(冬月以汤),筒瓦于背面,鸱兽之类于安卓露明处(青掍同),并遍浇刷。板瓦于仰面内中心(重唇板瓦仍于背上浇大头,其线道条子瓦浇唇一壁)。”

按李书洛河石殆为石英之属,若今马牙石供制釉之用者。釉中着色之药料成分,有大、中、小三等之别:

“药料,每一大料,用黄丹二百四十三斤(折大料二百二十五斤,中料二百二十二斤,小料二百九斤四两),每黄丹三斤,用铜末三两,洛河石末一斤。

用药,每一口(鸱尾事件及条子线道之类,以用药处通计尺寸折大料)。

大料,长一尺四寸。筒瓦七两二钱三分六厘(长一尺六寸,板瓦减五分)。

中料,长一尺二寸。筒瓦六两六钱一分六毫六丝六忽(长一尺四寸,板瓦减五分)。

小料,长一尺,板瓦六两一钱二分四厘三毫三丝二忽(长一尺二寸,板瓦减五分)。”

宫阙琉璃以黄色为主,故书中所举药料亦以黄丹为重要原料,其成分:

“药料所用黄丹,阙用黑锡炒造。其锡以黄丹十分加一分(即所加之数,斤以下不计),每黑锡一斤,用密陀僧二分九厘,硫黄八分八厘,盆硝二钱五分八厘,柴二斤一十一两,炒成收黄丹十分之数。”

黄丹之制法:

“凡合琉璃药所用黄丹阙炒造之制:以黑锡、盆硝等入镬煎一日,为粗,出候冷,罗作末。次日再炒,砖盖罨。第三日炒成。”

其功限:

“罗洛河石末,每六斤一十两,一功。

炒黑锡,每一料,一十五功。”

足窥当时制作,条律明晰,丝毫不紊。明、清二代琉璃制法,尚待研求,非如李书之详核如据。仅知明以无名草、棕榈毛等煎汁涂染成丝黛,赭石、松香、蒲草等涂染成黄。其白土则取自太平府,舟运三千里,不惮其烦(《天工开物》)。清官窑黄、绿、天青、翡翠、紫、黑、素白诸色,均由官给黑铅,供制玻璃料(见《大清会典》),尚沿赵宋旧法,未曾更易。而唐以来冶石为釉,亦大抵祖述大月商人遗法,其流风余绪,迄今犹未陵替。故近世制琉璃者,如北平赵氏、辽宁侯氏皆山右人。明泽州所制琉璃瓦饰之花纹、图案、雕塑、配色亦为全国之冠,今巨件输出异邦者,犹值逾千金。可征北魏以来发达之艺术,夐乎独异,自有不可磨灭之价值在焉,可与石作、佛塑、彩画数者,同为晋省擅长之技术;同时又与南部之江苏南北遥对,为我国工艺最发达之二区域也。现存琉璃窟最古者,当推北平赵氏为最,即俗呼官窑,或西窑。元时自山西迁来,初建窑宣武门外海王村,嗣扩增于西山门头沟琉璃渠村,充厂商,承造元、明、清三代宫殿、陵寝、坛庙各色琉璃作,垂七百年于兹。明时各厂以内官司之,瓦饰外并造琉璃片,供嵌窗户之用,及鱼瓶、铁马诸杂件(见《倚晴阁杂钞》)。入清后,以满、汉官各一人主琉璃、亮瓦二厂事,自工银、铅料外,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并豁免厂房官地租金。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因在城厂窑久废,凡琉璃料件,均改归西山窑烧造(见《大清会典》)。然赵氏世居海王村琉璃厂,其地即明、清以来烧造琉璃官署所在,故世俗有琉璃赵之名,今其裔孙赵雪航尚能承继旧业。此外北平东直门外,近有东窑马姓,亦以制琉璃闻。按东窑本烧造上等澄泥青砖之所,明、清大内铺地金砖,初取自苏州,城砖取自山东临清州。清中叶以后,于京东河西务及广渠门二闸左近,取河泥设窑制造,号通和窑,以工料精美见称。辛亥鼎革后,琉璃官窑停歇,兴隆木厂马蕙堂父子,于东窑仿造琉璃瓦料及盆、盂之属,名西通和,与赵氏并争,故近日言琉璃者,有东、西窑之别焉。至于明初营南京宫阙,则设琉璃窑于南京南门(即聚宝门)外聚宝山,白土亦采自太平府。每窑所需人工、柴芦各料,依所烧瓦件种类及窑大小,各有定制,见《图书集成》引《明会典》。1928年春,中央大学建筑系查访明报恩寺琉璃塔故基,于眼香庙附近,发现琉璃瓦兽残件多种,杂砌墙壁间。询诸土人,谓系明琉璃窑故址,其地在聚宝门外西南五里,疑即《明会典》所称聚宝山官窑。惜厄于地方人士,未能发掘证实,而所搜残件亦未获运出。至报恩寺塔之白色砖,莹洁凝滑,纯系瓷胎,疑来自景德镇,非眼香庙琉璃所制也。又沈阳清故宫及昭陵、福陵、永陵等处所用各色琉璃,系海城县缸窑岭(去析木岭五里)侯姓所造。侯姓亦隶籍山右,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由山西介休县贾村移来。初业制缸,顺治初修大政殿,始设琉璃窑,承造各色瓦件,隶盛京工部,世袭五品官。现存十七世孙侯济,年八十。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赵尔巽修理盛京清宫,及最近张作霖坟定烧绿色琉璃瓦二十万件,俱由侯济次子书麟承造。清季侯氏世袭匠役三十七名,工部壮丁一千十八名,分塑作、筒瓦、板瓦、铅作、窑作、勾滴六类。用料以白马牙石与坩子土、赭石为大宗,皆产海城。又坩子土及白泥土出沈阳城东二十里王家沟,但白土仍须向海城取之。余如大条铅购自英,锡与响铜购自市上。原有厂地三千余亩在山上,1919年清丈局整理官产,以二万余元卖出。侯氏厂工与北平官窑赵氏通,有大工则互相挹注。询以图样做法,已无存,惟影壁、花门、牌坊等,尚知折算之法云

[本文发表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三期(1932年9月)]

注解:

[1] [整理者注]:请参阅《营造法式》卷十五·窑作制度;卷二十五·诸作功限(二);卷二十七·诸作料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