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之叙事

黄帝得玉一纽,治为墨海焉,其上篆文曰“帝鸿氏之砚”。又《太公金匮·砚之书》曰(1):“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无得污白。”是知砚其来尚矣。

【注释】

(1)《太公金匮》:此书托名吕望撰,实为后人伪作,原书二卷,已佚。

【译文】

以前黄帝得到一块玉石,将其制作成大砚,上面刻篆文“帝鸿氏之砚”。此外《太公金匮·砚之书》称:“石与墨接触变成了黑色,邪心谗言,不要玷污了洁白。”由此可知砚的历史久远。

【点评】

所谓黄帝的“帝鸿氏之砚”,出自传说,渺不可追。宋人程俱《谢人惠砚》称:“帝鸿墨海世不见,近爱端溪青紫砚。”

释名》云: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

【译文】

《释名》称:砚就是研。可用于研墨,使墨调合润泽。

【点评】

“砚”、“研”两字通假,不过在通假时,“研”要从“砚”,读四声。

伍缉之《从征记》云(1):鲁国孔子庙中有石砚一枚,制甚古朴,盖夫子平生时物也。及颜路所请之车亦存(2)。

【注释】

(1)伍缉之《从征记》:伍缉之,晋宋间人,生平不详。《从征记》,已散佚,卷数不详。

(2)颜路:名颜无繇,字路,孔子弟子颜回的父亲,也曾在孔子门下求学。

【译文】

伍缉之《从征记》称:鲁国的孔子庙中有一枚石砚,形制非常古朴,是孔子生前使用的物品。颜路所请的车也存于庙中。

【点评】

颜路“所请之车”的故事,见于《论语·先进》。说是孔子最欣赏的弟子颜渊(即颜回)死去,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将所乘的车用来给颜渊制作椁(古代丧葬中棺外所套的外棺)。孔子不答应,说自己的儿子孔鲤死时,也是有棺无椁,他为了出门有车坐,也没有将车改做椁。而之所以要出门有车坐,是因为孔子是“从大夫之后”,按礼法是不能徒步出行的。

《王子年拾遗》云:张华造《博物志》成,晋武帝赐青铁砚。此铁于阗国所贡(1),铸为砚也。

【注释】

(1)于阗国:西域古王国,在今新疆和田一带。

【译文】

王嘉的《王子年拾遗记》称:张华写成《博物志》,晋武帝赐给他青铁砚。这种铁是于阗国进贡的,用其铸造成砚。

《三才图会》中的各种砚

【点评】

前文已述,张华写完《博物志》后,晋武帝还曾赐给他毛笔。帝王赐笔砚,除了物质上的奖赏之外,更有郑重认可其著作价值和意义的意识形态色彩,在古代是一种相当高的奖励。

又,吴都有砚石山(1)。

【注释】

(1)吴都:即今江苏苏州。

【译文】

此外,吴都有砚石山。

【点评】

据南朝宋董览《吴地记》,砚石山又名“石鼓山”,其上有琴台。又有说法称,砚石山又称“灵岩山”,在苏州府西南二十五里,因山石可供制砚而得名。

魏武《上杂物疏》云(1):御物有纯银参带台砚一枚,纯银参带圆砚大小各四枚。

【注释】

(1)《上杂物疏》:曹操所撰文章,其中列举了进献汉皇室的物品。

【译文】

魏武帝《上杂物疏》称:皇室御用物品中有纯银的参带台砚一枚,纯银参带圆砚大小各四枚。

【点评】

制砚最主要的材质是石,用陶瓦为砚的也很多,曹操所说的“纯银参带台砚”、“纯银参带圆砚”具体为何,现已不可知,但应是金属砚。

《开元文字》云(1):砚者,墨之器也。

【注释】

(1)《开元文字》:即《开元文字音义》,唐玄宗李隆基撰。古代字书,兼有注音释义和校正文字的作用。

【译文】

《开元文字音义》称:砚就是磨墨的器具。

【点评】

按《说文解字》,砚的本义为“石滑”,即滑润的石头,后来这类石头被采作磨墨的器具,由此才产生了砚台的含义。

《东宫故事》云(1):晋皇太子初拜,有漆砚一枚、牙子百副(2)。

【注释】

(1)《东宫故事》:即晋张敞《东宫旧事》。见前注。

(2)牙子:指器物的外沿,往往带有雕饰。

【译文】

《东宫故事》称:晋代在册封皇太子时,赐给漆砚一枚、牙子百副。

【点评】

漆砚又称“漆砂砚”,是以漆灰(漆砂)涂在砚体上,并经过打磨而成的砚台。漆砚的胎体以木材居多,因此较石砚轻便得多,且往往与木雕和漆艺相结合,成为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珍玩。

又,皇太子纳妃,有漆书砚一。

【译文】

此外,皇太子纳妃,赐给一枚漆书砚。

【点评】

漆书砚应是上文述及的“漆砂砚”的一种,又称“漆泥砚”。

刘澄之《永初山川古今记》云:兴平县(1)蔡子池石穴深二百许丈(2),石青色,堪为砚。

【注释】

(1)刘澄之《永初山川古今记》:刘澄之,南朝宋宗室,官都官尚书。《永初山川古今记》,原书二十卷,为专记山水的方志书,已佚,有清人辑本。

(2)兴平县:三国吴设,在今江西永丰。

【译文】

刘澄之《永初山川古今记》称:兴平县蔡子池有石穴,深达二百多丈,采出的石头呈青色,可用来制砚。

明代端石云纹砚

【点评】

刘澄之《永初山川古今记》是兴平青石在史籍上的唯一记载,后代的论砚著作转相引用,却不能补充新的内容,可知兴平青石大约很早便石源枯竭,后代只闻其名,而不见其实。今江西永丰以出产菊花石而闻名,菊花石是一种古代藻类化石,呈黛黑色白色花纹,亦可制砚。

《说文》云:石滑谓之砚,字从石、见。

【译文】

《说文解字》秤:石头滑润就叫做“砚”,字形从石、见。

【点评】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著,这里解释的是“砚”的本义,至于“砚台”一义,则是后起的。不过由此可以推测,在东汉时代,古人已将石质滑润细腻作为择砚的标准了。

《端溪砚史书影 清吴兰修编撰

或云:端州石砚匠识山石之脉理(1),凿之,五七里得一窟,自然有圆石,青紫色,琢之为砚,可值千金,故谓之子石砚窟。虽在五十里外,亦识之。

【注释】

(1)端州:今广东肇庆。

【译文】

有人说:端州的石砚工匠能识别山石的脉络纹理,开凿山石,每隔几里就能找到一个矿窟,里面有天然的圆石,呈青紫色,将其雕琢成砚台,可值千金,因此称之为“子石砚窟”。即便在五十里之外,也能看到。

【点评】

端砚的开采历史长达千年,历代开掘的矿坑不计其数,清人李兆洛计楠、高兆分别著有《端溪砚坑考》(李、计二人的同名异著)、《端溪砚石考》,专门考述端州砚坑的分布、各坑砚石的色泽纹理及优劣,读者可参看。按照宋人米芾《砚史》的说法,端州砚石大致可分为上岩、下岩、半边岩、后砾岩四类。清人朱彝尊《说砚》则称:“(肇庆)山石多可制砚,惟水岩最上。”

清代雕鹦鹉纹端砚

西京杂记》云:天子玉几,冬加绨锦其上(1),谓之绨几。以象牙为火笼(2),其上皆散华文。后宫则五色绫纹,以酒为书滴(3),取其不冰。以玉为砚,亦取其不冰。

【注释】

(1)绨(tí):厚实的丝织物。

(2)火笼:古代的取暖用具,笼状,中置小火盆。

(3)书滴:磨墨时所用的水滴。

【译文】

《西京杂记》称:天子使用玉制的几案,冬天在上面加铺绨锦,称之为“绨几”。用象牙制的火笼,上面有各色美丽的花纹。后宫则使用五色绫纹,以酒做磨墨用的水,因为酒不会结冰。用玉制作砚台,也是因为玉砚不会结冰。

【点评】

冬日寒冷,古代又缺乏取暖手段,提笔写字是件苦事,大诗人钱谦益就有“冰侵绨几书签冷”之句。其中笔墨结冰是常见而恼人的麻烦,古人一般用灯火(如上文提及的火笼)烤炙笔砚,至于以玉为砚、以酒为书滴,则非常人所能办。

昔有人盗发晋灵公冢(1)。冢甚魁壮,四角皆以石为玃犬捧烛(2)。石人四十余人,皆立侍。尸犹不坏,九窍之中,皆有金玉。获蟾蜍一枚,大如拳,腹容五合水(3),润如白玉,为盛书滴器。同见《杂记》中(4)。

【注释】

(1)晋灵公:春秋时晋国国君,名夷皋,晋文公之孙,著名的昏暴之君。

(2)玃(jué)犬:猿猴。

(3)合:计量单量。一升为十合。

(4)《杂记》:疑指《西京杂记》。

《三才图会》中的各种棕刷、水中丞、砚滴

水中丞又称“水盂”,系贮水以供研墨的器具,多用陶瓷、玉、金属制成。

棕刷以棕毛制成,在装裱书画、摹拓金石时都会使用。

砚滴又称“水滴”、“书滴”,用于向砚中添水,有出水孔,便于掌控水量,多为陶瓷、金属及玉制成。

【译文】

以前有人盗晋灵公墓。墓的规模很大,四个角上都有石刻的猿猴捧着烛火。墓中有四十多个石人都侍立着。晋灵公的尸体还没有腐烂,孔窍中都装饰着金玉。在墓中得到一个蟾蜍状的器具,拳头那么大,腹中可以容纳五合水,温润如白玉,是盛书滴器。同见《杂记》中。

三国青釉蟾蜍形砚滴

【点评】

所谓“盛书滴器”,也称“书滴”,即储水供磨墨用的盛器。清人朱琰陶说》称:“文房砚屏、墨床、书滴、画轴、秘阁镇纸,司直各适其用。”

崔寔四民月令》云(1):正月砚冻开,命童幼入小学(2)。十一月砚水冰,命童幼读《孝经》、《论语》(3)。

【注释】

(1)《四民月令》:东汉崔寔撰。时令类书籍,记录每月相应的农事、习俗等。

(2)小学:古代的基础教育,教儿童识字等基本知识。

(3)《孝经》:《十三经》之一。作者不详,有孔子、曾参等说法,俱不可信。其书大约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共十八章。

六朝铜龟形砚滴

【译文】

崔寔《四民月令》称:正月砚不再冰冻,让儿童入小学学习。十一月砚中水结冰,命儿童阅读《孝经》、《论语》。

【点评】

“月令”一词最早出自《礼记·月令》,其内容为一年十二个月相应的农事政务。后来专有一类以“月令”为名的书籍,记录年中行事,《四民月令》便是这类书籍之祖。

墨薮》云:凡书砚,取煎涸新石,润湿相兼,又浮津辉墨者。

【译文】

《墨薮》称:凡是砚台,要选取润泽湿滑兼备,又不吸水且能使墨色光亮的煎涸新石做材料。

【点评】

清人曹溶《砚录》指出,上等的砚石应“不雨而润,入手如玉,叩之铿然金声,贮水则经岁不缩,受墨则腻而相亲,含笔则护毫而秀”,大体与此条所述标准相同。

柳公权尝宝惜笔砚并图书,自扃之(1)。常云:“青州石未为第一矣(2),今磨讫,墨易冷。绛州之砚次之(3)。”

【注释】

(1)扃(jiōng):关闭。(jué):上锁。

(2)青州:唐代州名,治所在今山东益都。

(3)绛州:唐代州名,治所在今山西新绛。

松下闲吟图

【译文】

柳公权特别珍视笔砚书籍,一定要自己上锁保管。他经常说:“青州石制砚还算不上第一等的,磨墨完毕,墨容易冷。绛州的砚比它差一些。”

【点评】

青州砚石可分为蕴玉石、红丝石、青石,特点是“理密、声坚清、色青黑”,其中以红丝石最有特色,产自青州“黑山红丝石洞”。在唐代,红丝石砚居四大名砚之首。宋杜绾云林石谱》称:“青州石产之土中,大者数尺,小亦尺余。……其质玲珑,窍眼百倍于他石。……石色带紫微燥,扣之无声。”至宋末,老坑中的石材枯竭,之后产地转自临朐老崖崮一带。

刘聪谓晋怀帝曰(1):“顷昔赠朕柘弓银砚(2),卿颇忆否?”帝曰:“焉敢忘之,但恨不能早识龙颜。”

【注释】

(1)刘聪:字玄明,刘渊第四子,十六国中汉国君主。晋怀帝:名司马炽,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十五子,西晋第三帝,在位6年(307—312)。

(2)柘(zhè)弓:柘木制成的弓。

【译文】

刘聪对晋怀帝说:“不久前您向我赠送过柘弓银砚,您还记得么?”怀帝说:“怎么敢忘掉,只是悔恨没能早看出你的帝王之相。”

【点评】

西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南下,其中最早建立政权的便是匈奴人刘渊、刘聪父子。他们以汉室外孙的名义改姓刘氏(因为汉与匈奴长期和亲,匈奴贵族身上的确有汉室之血),以为号召。晋怀帝于晋惠帝死后登基,当时西晋经历八王之乱,已到了分崩离析的边缘,最终洛阳被刘聪攻破,怀帝被生俘。

此事见于《晋书·刘聪载记》。据《晋书》原文,故事发生于晋怀帝为豫章王之时,刘聪曾与王武子造访怀帝,双方论诗作赋,行投壶之戏,宾主尽欢。世事变迁,怀帝此时已成为阶下囚,而刘聪则是“大汉皇帝”,怀帝奴颜屈膝,但最终仍被刘聪鸩杀。

萧子显《齐书》云(1):王慈年八岁(2),外祖宋太祖、江夏王义恭施宝物(3),恣其所取。慈但取素琴、石砚而已,义恭善之。

【注释】

(1)萧子显《齐书》:萧子显字景阳,南齐高帝萧道成之孙。南齐灭亡后,奉梁武帝敕撰修南齐史书。全书六十卷,今传五十九卷。《齐书》为其原名,后为与唐人李百药撰《北齐书》相区别,而称《南齐书》。

(2)王慈:字伯宝,出身琅琊王氏,王僧虔之子,南朝人。官至东海太守,擅长行书。

(3)江夏王义恭:即刘义恭,宋武帝刘裕第五子,深受刘裕钟爱。元嘉元年(424),封江夏王。后谋废前废帝刘子业,事泄被杀。

【译文】

萧子显《齐书》称:王慈八岁的时候,他的外祖父宋太祖、江夏王刘义恭摆放了很多珍宝,听任他选取。王慈只选择了素琴、石砚,刘义恭很欣赏。

【点评】

让孩童抓取物品,以测其今后,是古已有之的习俗,往往在儿童周岁时进行,因此称“抓周”。我们最为熟悉的当是《红楼梦》中贾宝玉抓胭脂的故事。王慈出身的琅琊王氏,不仅是南朝一等一的士族,同时也是渊源有自的书法世家。王慈擅长行书,现存辽宁省博物馆的唐摹本《万岁通天帖》中有王慈的作品三幅,分别是《卿柏酒帖》、《如比帖》、《喉痛帖》。

唐人张怀《书断》中还记载了王慈的一则故事,说他年少时与族弟王俭一起学习书法。谢凤之子谢超宗去访问他,正巧王慈在练习书法,没有马上放下笔迎接。谢超宗就说:“卿书何如虔公?”王慈回答说:“我的书法相比父亲,就好比鸡和凤比。”这句话犯了谢超宗的家讳,在当时是很让人难堪的事情,谢超宗只好狼狈而退。

晋范乔(1),字伯孙。年二岁时,其祖馨抚乔首曰(2):“所恨不得见汝成人。”以所用砚与之。至五岁,祖母告乔,乔执砚而泣之。

【注释】

(1)范乔:字伯孙,陈留外黄(今河南民权)人,魏晋间隐士。

(2)其祖馨:他的祖父范馨。范馨,生平不详。

【译文】

晋代的范乔字伯孙。他两岁时,祖父范馨抚摸着他的头说:“我只恨无法看到你长大成人了。”范馨将自己所用的砚台送给范乔。到了范乔五岁的时候,祖母告诉他这段往事,范乔拿着砚啜泣起来。

【点评】

此故事见于《晋书·隐逸列传》。范乔少有学行,好学不倦。后来多次受政府征辟,《晋书》称“凡一举孝廉,八荐公府,再举清白异行,又举寒素”,但范乔始终没有出任官职。

曾有同乡盗砍他家的树木,有人告诉范乔,他装作不知道。后来盗砍者十分惭愧,将砍下的木材送还。范乔对他说:“你砍柴是为了让父母过上开心的日子,无须惭愧。”可见他真是一位谦和有礼的君子。

通典》云(1):虢州岁贡砚十枚(2)。

【注释】

(1)《通典》:唐杜佑撰。共二百卷,记述了上古至唐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沿革等内容。

(2)虢(guó)州:唐代州名,治所在今河南灵宝。

【译文】

《通典》称:虢州每年进贡砚台十枚。

【点评】

虢州在唐代以出产砚石著名。详见下文。

又,《永嘉郡记》云(1):砚溪一源多石砚。

【注释】

(1)《永嘉郡记》:南朝宋郑缉之撰。此书史志未载,已佚。

【译文】

此外,《永嘉郡记》称:砚溪的源头一带多出产石砚。

【点评】

永嘉砚溪所产石砚是浙砚的一种,也称“观音石砚”,目前仍有出产。

李阳冰云:夫砚,其用则贮水,毕则干之。居久浸不干,墨乃不发。墨既不发,书乃多渍。水在清净,宜取新水,密护尘埃,忌用煎煮之水也。

【译文】

李阳冰说:砚台在使用的时候注水,用毕就要弄干。砚台长时间浸水而不弄干,就会导致不发墨。不发墨就会导致写出来的字上有污渍。磨墨的水务必要洁净,最好使用新水,小心不要沾染了尘埃,不要用烧过的水。

【点评】

李阳冰主张养砚当常干,对此明人屠隆给出了完全相反的主张。他在《纸墨笔砚谱》中称:“凡砚池水不可干,每日易以清水,以养石润。磨墨处不可贮水,用过则干。”

梁武帝性纯俭。吴令唐进铸成盘龙火炉、翔凤砚盖(1),诏禁锢终身。

【注释】

(1)吴:即吴县,在今江苏苏州。

【译文】

梁武帝生性俭朴。吴县县令唐某进献铸成的盘龙火炉、翔凤砚盖,梁武帝下令他终身不得为官。

【点评】

砚盖是砚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到保持砚面清洁的作用。此外也有不少砚盖被加以雕镂,姿态万千,起到了良好的装饰作用。

疏泉洗砚图

二之造

柳公权常论砚,言青州石未为第一,绛州者次之,殊不言端溪石砚。世传端州有溪,因曰端溪。其石为砚至妙,益墨而至洁。其溪水出一草,芊芊可爱(1)。匠琢讫,乃用其草裹之,故自岭表迄中夏而无损也(2)。噫!岂非天使之然耶?或云水中石其色青,山半石其色紫,山绝顶者尤润,如猪肝色者佳。其贮水处,有白赤黄色点者,世谓之鹆眼(3)。或脉理黄者,谓之金线纹,尤价倍于常者也。其山号曰斧柯山,即观棋之所也。昔人采石为砚,必中牢祭之(4)。不尔,则雷电勃兴,失石所在。其次有将军山,其砚已不及溪中及斧柯者。

【注释】

(1)芊芊(qiān):碧绿貌。

(2)岭表:指岭南地区。

(3)鹆(qúyù):鸟名,俗称“八哥”。

(4)中牢:古代祭品规格之一,为一猪一羊,次于太牢。

【译文】

柳公权曾评论砚台,说青州石还不算最好,绛州产的砚台比青州的差一些,而完全没有谈及端溪石砚。世间相传端州有溪,于是称之为端溪。那里的石头用来制砚极妙,研磨出的墨又多又纯净。端溪岸边出产一种草,青绿的样子非常可爱。工匠将砚雕磨完工之后,就用这种草包裹,因此砚台从岭南运到中原也不会受损。啊呀!这难道不是上天造就的吗?有人说端溪水中的石头呈青色,山腰的石头呈紫色,山顶的石头尤为光润,颜色像猪肝的特别好。贮水处有白、红、黄色斑点的砚台,世人称之为“鹆眼”。石脉纹理为黄色的,称之为“金线纹”,价格更要高于寻常端砚的好几倍。这座山名为斧柯山,就是当年王质观棋的地方。以前人们采石制砚,一定要用中牢祭祀。否则,就会雷电大作,找不到砚石所在的地方。略差的则有将军山,那里出产的砚就已不及端溪水中和斧柯山所产的了。

【点评】

端砚是我国四大名砚之首,因主要产于端溪沿岸,又称“端溪砚”。其品质最佳者出自今肇庆西江与端溪交汇处的羚羊峡斧柯山。端砚在唐代初年既已有名,唐人安鸿渐《题杨少卿书后》将端砚列为人间至品:“端溪石砚宣城管,王屋松烟紫兔毫。更得孤卿老书札,人间无此五般高。”到了苏易简所在的宋代,端砚成为贡品,朝廷用以赏赐官员,愈发名贵。

再说说肇庆斧柯山与王质观棋的故事。此故事出自相传为南朝梁任所撰的《述异记》,称晋代王质入信安石室山伐木,巧遇几名童子下棋,王质观棋毕,所持斧子的木柄已经腐烂。等他回到家,已是几世之后,同龄人全都已经故去。正所谓“山中才一日,地上已千年”。在我国古代,先后有过两个信安郡,一在今江西衢州,南朝陈永定三年(559)置,隋大业三年(607)废。二即今广东肇庆,大业三年前一信安郡被废后,转即在肇庆新置。《述异记》作者任为南朝梁代人,死于梁天监七年(508),远远早于信安郡之设。显然,王质观棋的故事出现于任死后。《述异记》中类似情况不少,有人因此怀疑此书非任所作,而系后人伪托,但一般认为该书原出任之手,但经后人增补窜乱。至于王质所在的信安,究竟是肇庆还是衢州,则不可知。

金蟾端砚

冯异龙背飞虎清石砚

今歙州之山有石(1),俗谓之龙尾石。匠铸之砚,其色黑,亚于端。若得其石心,见巧匠就而琢之,贮水之处圆转如涡旋,可爱矣。

【注释】

(1)歙(shè)州:宋代州名,辖境为今安徽黄山、绩溪及江西婺源一带。

【译文】

现在歙州的山中出产一种石头,俗称“龙尾石”。工匠将其制成砚台,呈黑色,比端砚差一些。如果能得到石心,让巧匠雕琢加工,则砚台的贮水处圆转得像漩涡一样,十分可爱。

【点评】

歙州在唐宋间是产砚名地。宋人唐积有《歙州砚谱》,专记歙砚。书中称歙砚起于唐代开元年间,由当地猎户叶氏最早发现,叶氏遂以砚为业。至南唐,君臣雅好文翰,对于文房器具精益求精,歙砚与澄心堂纸、李廷珪墨并称三绝。歙砚也由此声名大振。到了明代,文士屠隆曾说:“研以端、歙为上。……大抵端取细润停水,歙取缜涩发墨。”可见古人对于歙砚是相当欣赏的。

关于上文的记载,唐积有不同意见:“访于彼俗,虽有龙尾山,而山实无石,盖好事者取其美名,以诧于世。”似乎他曾实地走访过。宋佚名撰《歙砚说》则称:“龙尾山,亦名罗纹山。下名芙蓉溪,石坑最多,延蔓百余里,取之不绝。”又与唐积的意见截然相反。《歙砚说》又称:“龙尾石多产于水中,故极温润。性本紧密,扣之,其声清越,宛若玉振,与他石不同。色多苍黑,亦有青碧者。”与苏易简所称的“龙尾石”色泽相同,应是一物。

魏铜雀台遗址(1),人多发其古瓦,琢之为砚,甚工,而贮水数日不渗。世传云,昔人制此台,其瓦俾陶人澄泥,以绤滤过(2),碎胡桃油方埏埴之(3),故与众瓦有异焉。即今之大名、相州等处(4),土人有假作古瓦之状砚,以市于人者甚众。

【注释】

(1)铜雀台:建安十五年(210),由曹操在邺城西(今河北临漳)建造,因台顶铸有大铜雀而得名。

(2)绤(chīxì):指葛布。葛布细者为,粗者为绤。

(3)埏埴(shānzhí):和泥制陶。

(4)大名:指宋代大名府,为北宋陪都之一,史称“北京”,在今河北东南部。相州:宋州名,在今河南安阳。

【译文】

很多人在曹魏的铜雀台遗址采取古瓦,将其加工为砚台,非常精致,可以贮水好几天而不渗漏。世间传说,当初建造铜雀台的时候,所用的瓦是先由制陶的工匠澄取细泥,用葛布过滤一次,再掺上碎胡桃油烧制,因此与寻常的瓦不同。现在大名、相州等地,有不少当地人仿制古瓦形状的砚台出售。

【点评】

以秦汉古瓦制成的砚台,称为“瓦当砚”。唐人吴融《古砚瓦赋》称:“无谓乎柔而无刚,土埏而为瓦。无谓乎废而不用,瓦断而为砚。”可知在唐代就已有以古瓦为砚之事了。瓦当砚的取材范围相当广泛,不止铜雀台一处,如西汉长安未央宫瓦也是瓦当砚的重要材料源。

繁钦《砚赞》云(1):“或薄或厚,乃圆乃方,方如地体,圆似天常。班温采散,色染毫芒,点黛文字,耀明典章。施而不德,吐惠无疆。浸渍甘液,吸受流芳。”盖今制之令薄者,常观见之。令一夫捧持,匠方琢之。或内于稻谷中,出其半而理之,其錾如粗针许(2)。制毕,有如表纸厚薄者。或有全良石之材,工其内而质其外者。或规如马蹄,锐如莲叶,上圆下方,如圭如璧者(3)。圆如盘,而中隆起,水环之者,谓之辟雍砚(4),亦谓之分题砚。腰半微坳(5),谓之郎官样者。连水滴器于其首而为之者,穴其防以导水焉(6)。闭其上穴,则下穴取水,流注于砚中。或居常,则略无沾覆。繁之铭见之矣。

【注释】

(1)繁钦:字休伯,东汉三国颍川(今河南禹县)人。出仕曹魏,任丞相主簿,有文名。《砚赞》为繁钦所撰文章。

(2)錾(zàn):雕凿金石用的小凿子。

(3)圭:古代贵族在重要典礼场合所用的玉制礼器,呈长条形,上尖下方。

(4)辟(bì)雍:原指西周天子所设的大学,后泛指学校。

(5)坳:凹陷。

(6)防:指砚台的边缘。

【译文】

繁钦的《砚赞》写道:“砚台有的薄有的厚,或圆或方,方者像大地,圆者像苍天。色彩斑斓,晕染笔端,写出点漆般的文字,使典章光明灿烂。有功于文化而不自居其功,惠及人类之处可谓无穷。浸渍着墨液,吸取着墨汁的芬芳。”如今制作薄砚的情形,我曾亲眼见过。让一人捧持砚石,而工匠在旁加工。或是将砚石放在稻谷中,露出上半截来加工,用于加工的錾像粗针那么大。制作完成后,砚台的厚薄与表纸差不多。或有整块优良的石材,其内部极为精致而外观十分质朴。有的砚台圆得像马蹄,有的尖得像莲叶,有的上圆下方,如同圭、璧。圆得像盘子而当中隆起,四周贮水的,称之为“辟雍砚”,又叫“分题砚”。砚腰当中微微凹陷的,称之为“郎官样”。还有砚首连接着水滴器的砚台,在砚壁上凿出一个洞来导水。关闭上面的洞,就会从下穴中取水,流注到砚台中。有的砚平时不会沾染。这些在繁钦的文章里都可以见到。

【点评】

上文提及了多种样式的砚台。其中辟雍砚是因其形制类似于辟雍而得名。辟雍是周代的太学,其建筑外观呈圆形,建筑外围有环形水池,前门处有便桥,以便通行。辟雍砚中间高处为磨墨处,呈圆形,四周凹陷以贮水,形制与辟雍类似,故而得此雅称。

又繁钦《砚颂》曰:“钧三趾于夏鼎,象辰宿之相扶。”今绝不见三足砚。仆尝游盱眙泉水寺(1),过一山房,见一老僧拥衲向旸(2),模写梵字。前有一砚,三足如鼎,制作甚古。仆前举而讶之,僧白眼默然不答,仆因不复问其由。是知繁颂足可征矣。

【注释】

(1)盱眙(xūyí):今江苏盱眙。

(2)旸(yáng):太阳。

【译文】

繁钦《砚颂》又写道:“有如夏代的鼎一样有三足,仿佛星辰一样相互辉映。”如今是见不到三足砚的。我曾去盱眙泉水寺游览,路过一间僧人居住的山房,看见一名老僧穿着僧衣对着太阳,在摹写梵字。他的面前放着一方砚台,如鼎一般有三足,式样非常古老。我上前拿起砚台,十分惊诧,僧人瞪着白眼不说话,我也就不再询问这砚台的由来了。由此可知,繁钦的《砚颂》是可以征信的。

【点评】

最常见的砚台形状为扁平块状,因其利于研磨之故。但也有多足似鼎者,文中所述,便是一例。

傅玄《砚赋》云(1):木贵其能软,石美其润坚。因知古亦有木砚。

【注释】

(1)《砚赋》:收入傅玄《傅子》卷五。

【译文】

傅玄《砚赋》称:木砚以其能软为贵,石砚以其滑润坚硬为美。由此可知,古代也有木砚。

【点评】

前文述及的漆砚其胎体就是木制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木砚。

作澄泥砚法:以墐泥令入于水中(1),挼之(2),贮于瓮器内。然后别以一瓮贮清水,以夹布囊盛其泥而摆之,俟其至细,去清水,令其干,入黄丹团(3),和溲如面(4)。作一模如造茶者,以物击之,令至坚。以竹刀刻作砚之状,大小随意,微荫干。然后以利刀子刻削如法,曝过,间空垛于地(5),厚以稻糠并黄牛粪搅之,而烧一伏时(6)。然后入墨蜡贮米醋,而蒸之五七度。含津益墨,亦足亚于石者。

【注释】

(1)墐(qín)泥:黏土和成的泥。

(2)挼(ruó):揉搓。

(3)黄丹:以铅、硫磺、硝石等合炼而成,可入药。

(4)和溲:搅拌。

(5)垛(duò):堆放。

(6)一伏时:指家禽生蛋所持续的时间。

【译文】

制作澄泥砚的方法如下:将黏土泥放入水中,搓揉它,将其贮藏在瓮器内。然后再用另一个瓮贮藏清水,用带夹层的布囊装上泥在水中晃动,等到泥滤细后,去掉清水,等泥变干,再加入黄丹团,像和面一样搅拌。制作一个类似于制茶饼所用的模子,用物体拍打它,让它变得非常坚硬。用竹刀刻出砚台的形状,大小随意,然后略微阴干。之后用锋利的刀子刻削如法,曝晒之后,在地上依次摆放,再加上大量的稻糠和黄牛粪搅拌,烧上一小会儿。然后将其放入墨蜡中,加入米醋来贮藏,并蒸上几次。这样制成的砚台能含津益墨,并不比石砚差多少。

马骀画宝·铸铁成砚图

【点评】

澄泥砚是唐宋时代的名砚,以黏土烧制而成,其实是陶砚的一种,与前述瓦当砚相同。所不同者,瓦当砚系利用旧瓦制造,澄泥砚则是新制的。宋人高似孙砚笺》称:“泽州金道人澄泥砚,有吕字,坚致可试墨。”“虢澄泥,唐人以为第一。”“绛人囊泥汾水中,逾年陶为砚,水不涸。”米芾《砚史》称:“相州土人自制陶砚,在铜雀上以熟绢二重陶泥澄之,取极细者燔为砚,有色绿如春波者。或以黑白填为水纹,其理细滑,着墨不费笔,但微渗。”可知澄泥砚的制作相当普遍,产地有泽州(今山西晋城)、虢州、绛州、相州等。

李匡乂撰《资暇集》云(1):稠桑砚,始因元和初其叔祖宰虢之朱阳邑(2)。诸阮温凊之隙(3),必访山水以游。一日,于涧侧见一紫石,憩息于上,佳其色,且欲纪其憩山之游。既常携镌具随至,自勒姓氏年月,遂刻成文,复无刓缺(4),乃曰:“不利不缺,可琢为砚矣。”既就琢一砚而过,但惜其重大,无由出之。更行百步许,至有小如拳者,不可胜纪。遂令从者挈数拳而出,就县第制琢。有胥性巧(5),请琢之,遂请解胥籍。于是采琢开席于大路,厥利骤肥。后诸阮每经稠桑,必相率致砚,以报其本焉。稠桑石砚自此始也。

【注释】

(1)李匡乂:晚唐人,生平未详。《资暇集》:共三卷,笔记小说,多有考证。

(2)元和:唐宪宗年号,共15年(806—820)。朱阳:古县名,在今河南灵宝。

(3)温凊(qìng):指气候怡人。

(4)刓(wán)缺:残损。

(5)胥:古代为官府服务的工匠为“胥”。

【译文】

唐代李匡乂撰《资暇集》称:稠桑砚的出现,与元和初年他的叔祖担任虢州朱阳县令有关。当地的阮氏族人每当气候适宜的闲暇之际,一定会游山玩水。某日,他们在小溪旁看见一块紫石,就在上面休息,非常欣赏石头的颜色,而且想要记写这次出游。他们经常随身携带刻石的工具,于是就在石上刻了自己姓氏年月,文字刻好之后,石头没有残损之处,于是说:“这石头既不尖利,也不残缺,可以加工为砚台。”于是就地琢出了一块砚台,但可惜太重太大,无法运走。再向前走了百余步,发现有拳头大小的石头,数量多得数不过来。于是就命令随从携带了数块回去,在县府加工。有位工匠技艺精巧,请求将加工的任务交给他,并要求解除其胥籍。从此之后,在道路两边采石加工起来,很快就获得了十分丰厚的利润。之后阮氏族人每次途经稠桑,都要相互赠送砚台,用来回报根本。稠桑石砚从此开始扬名。

【点评】

稠桑砚,又称“虢州砚”,唐宋时期被誉为砚中极品。虢州砚石质地软,多有花纹,宋人杜绾《云林石谱》称:“虢州朱阳县石,产土中,或在高山。其质甚软,无声。一种色深紫,中有白石如圆月,或如龟蟾吐云气之状,两两相对。”宋代书画大家米芾在《砚史》中称赞虢州石:“理细如泥,色紫可爱,发墨不渗。”可知稠桑砚以纹理细腻,色彩喜人和利于发墨为特色。另,虢州砚的交易多在稠桑驿,因此得名“稠桑砚”。

钱慧安《烹茶洗砚图》

三之杂说

古人有学书于人者,数年,自以其艺成,遂告辞而去。师曰:“吾有一箧物(1),可附于某处。”及山之下,绝无所付,又封题亦甚不密(2)。乃启之,皆磨穴者砚数十枚。此人方知其师夙之所用者也。乃返山,服膺至皓首(3),方毕其艺。是知古人工一事,必臻其极焉。

【注释】

(1)箧(qiè):储物的小箱子。

(2)封题:封装物品时,在封口处题签,起防盗发盗启的作用。

(3)服膺(yīng):由衷信奉。皓首:白发,指年老。

【译文】

古代有人向别人学习书法,学了数年,自认为技艺已成,于是就向老师告辞离去。他的老师说:“我有一箱东西,请你带走转交到某处。”等到这人下山后,发现根本没有那个要转交的人,而箱子上的封题也不怎么严密。于是他就打开箱子,发现是几十枚被磨穿的砚台。这人方才明白这是他的老师平时使用过的砚台。于是他回到山上,一直追随老师到老年,方才完成了学习。由此可知古人钻研某事,一定要达到极致。

【点评】

追求工致至极,当然无可厚非,书法艺术也可谓博大精深;但童子习业,皓首方才艺成,似乎也过于矜持了。

西域无纸笔,但有墨。彼人以墨磨之甚浓,以瓦合或竹节(1),即其砚也。彼国人以指夹贝叶,或藤皮,掌藏墨砚,以竹笔书梵字,横读成文,盖顺叶之长短也。常见梵僧沸唇缓颊,历眸之间,数行俱下,即不知其义也。

【注释】

(1)瓦合:陶制的盒子。

【译文】

西域没有纸笔,只有墨。当地人将墨磨得很浓,磨墨时用陶制的盒子或者竹节,这就是当地的砚。当地人用手指夹着贝叶或者藤皮,手掌中藏着墨砚,用竹笔写梵字,这种文字是横读的,顺着贝叶的长短而写。经常见到西域僧人念念有词,一转眼就是几行,但不知他在读些什么。

【点评】

考虑到西域地区并不出产竹子,因此说以木为笔,可能更符合事实。宋代类书《白孔六帖》称:“于阗以木为笔。”这些记载可以得到考古发现的印证。1900—1901年前后,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新疆和田的尼雅遗址发现了公元3世纪后的芦苇笔与木笔。

越州戒珠寺即羲之宅,有洗砚池,至今水常黑色。今金州廉使钱公言(1)。

【注释】

(1)金州:宋代州名,治所在今陕西安康。廉使:宋元官名,全称“廉访使者”,为监察官。

【译文】

越州戒珠寺是王羲之旧宅,其中有洗砚池,至今池水还是黑色的。此事得自金州廉访使钱公的传述。

【点评】

戒珠寺建于东晋,是江南地区有名的佛刹。此地初为王羲之宅邸。王羲之曾不慎遗失一枚极为名贵的珍珠,他暗自疑心是被与自己交好的一位老僧盗去,老僧得知后抑郁而死。后来王羲之发现珍珠乃是被自己养的鹅所吞,悔恨不已,于是将此宅捐为寺庙,并以戒珠为名,永志不忘。

僖宗朝(1),郑畋、卢携同为相(2),不协,议黄巢事(3),怒争于中书堂。卢拂衣而起,袂染于砚,而投之。

【注释】

(1)僖宗:名李儇,唐朝第二十帝,在位15年(874—888)。

(2)郑畋(tián):字台文,荥阳(今河南郑州)人,晚唐政治家。乾符元年(874)为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极力征剿黄巢。卢携:字子升,范阳(今河北涿县)人。乾符四年(877)为相,因黄巢攻破潼关而服毒自杀。

(3)黄巢:唐末农民军领袖,先为王仙芝部将,后取而代之。广明元年(880),攻破长安,称帝,国号“大齐”。中和四年(884),兵败自杀。

【译文】

唐僖宗时,郑畋、卢携同为宰相,但关系不好,商议黄巢的问题时,二人在中书堂中愤怒地争吵起来。卢携拂衣而起,衣袂碰到了砚台被染黑了,他一气之下将砚台扔了出去。

【点评】

唐僖宗一朝几乎与黄巢之乱相始终。文中所述故事发生于乾符六年(879),当时黄巢兵势极盛,占据安南府,要求唐廷招安。郑畋采纳众议,欲授黄巢以广州节度,以为缓兵之计。卢携则坚持依靠他所举荐的高骈武力征剿。郑畋则以高骈拥兵养寇,实不可恃。两人争持不下,遂发生这样的场面。僖宗得知后十分恼怒,认为两人有失体面,无法“表仪四海”,于是将二人同时免官。

碧玉童子戏鱼水丞

近石晋之际,关右有李处士者(1),放达之流也。能画驯狸,复能补端砚至百碎者。赍归旬日(2),即复旧焉,如新琢成,略无瑕颣(3)。世莫得其法也。

【注释】

(1)关右:指潼关以西地区。

(2)赍(jī):携带。

(3)瑕颣(lèi):瑕疵、斑点。

【译文】

距今不远的后晋时,关右地区有一位李处士,是位放达的人物。他能画驯狸,还能修补粉碎的端砚。他将损坏的砚台带回去修理,十多天就能恢复成以前的样子,如同新制成的一样,没有一点瑕疵。世间无人知道他的手法。

【点评】

清人李兆洛《端溪砚坑考》称:“砚之断者,石工能接之,视之无迹也。但细碎之块,则不能黏合。询其法不肯言,但云须烧断处极热,以药涂之。”可见在清代也有修复碎砚的工艺,但已无法修理碎块较小者,比不上李处士的神技了。

明代铜牺形水注

清代象牙十八罗汉臂搁

臂搁是文房用具之一,书写时垫在腕下,以防手臂或衣袖蹭到未干的墨迹。因臂搁多用竹板,所以又称“竹夫人”,此外也有以木、玉、象牙等材质制作的臂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