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制度,必与时宜,吾侪既不能披鹑带索(1),又不当缀玉垂珠(2),要须夏葛、冬裘,被服娴雅,居城市有儒者之风,入山林有隐逸之象,若徒染五采(3),饰文缋(4),与铜山金穴之子(5),侈靡斗丽,亦岂诗人粲粲衣服之旨乎?至于蝉冠朱衣(6),方心曲领(7),玉珮朱履之为“汉服”也;幞头大袍之为“隋服”也(8);纱帽圆领之为“唐服”也;檐帽襕衫、申衣幅巾之为“宋服”也(9);巾环襈领、帽子系腰之为“金元服”也(10);方巾团领之为“国朝服”也,皆历代之制,非所敢轻议也。志《衣饰第八》。

【注释】

(1)披鹑:披补缀之衣。带索:以草索为带。

(2)缀玉垂珠:官服上面佩戴的玉石制品和白珠。

(3)五采:青、黄、赤、白、黑五色相间。

(4)文缋(huì):花纹图画。

(5)铜山:金钱、钱库。金穴:藏金之窟,喻豪富之家。

(6)蝉冠:汉代侍从官所戴的冠,上有蝉饰,并插貂尾。后泛指高官。朱衣:大红色公服。

(7)方心曲领:衣服饰品,自汉代始有。

(8)幞(fú)头:头巾。

(9)檐帽:帽缘形如檐者。襕衫:进士及国子生、州县生之服。申衣:即深衣,古代上衣、下裳相连缀的一种服装。幅巾:头巾。

(10)巾环:巾上所系之环。襈(zhuàn)领:滚领。

【译文】

服装的样式规格,要与时代相适宜。我辈既不能披补缀之衣,以草索为带,也不能缀玉垂珠,所以就应当夏天穿葛麻,冬天穿皮裘,衣着沉静文雅,居住在城市有儒者风度,闲居山林有隐逸之气象。如果一味追求服饰华丽多彩,与豪富之子争奢斗艳,这哪里是诗人衣着鲜明的宗旨呢?至于蝉冠朱衣,方心曲领,玉珮红鞋的为“汉服”;幞头大袍的为“隋服”;纱帽圆领的为“唐服”;檐帽襕衫、申衣幅巾的为“宋服”;巾环滚领、帽子系腰的为“金元服”;方巾圆领的为“国朝服”,这些都是历代服饰的规格,不敢随便议论。记《衣饰第八》。

【点评】

文震亨追溯了历代服饰的样式规格,对“吾侪”的着装要求是“二要”“三不要”,要合时宜,要娴雅;不要草野之民的穿着,不要官员的穿着,不要与富豪之子争艳;达到的效果即:在城市有儒者之风,在山林有隐逸之气。

基督教认为人类祖先原本是不穿衣服的,亚当和夏娃赤身裸体生活在伊甸园里,夏娃受到蛇的诱惑偷吃了禁果,有了羞耻之心,才拿树叶串成衣服来遮羞。这个故事道出了衣服的一个最基本的功能:遮羞。后来衣服越发展功能越多,从遮羞到保暖,再到审美,后来竟然和民族礼法等联系在了一起,衣服就有了多种情感的表述。例如,明初由于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明政府规定商人不能穿丝绸做的衣服,而且商人的全家都没有穿丝绸衣服的权利。封建社会礼法束缚严重,对女人穿衣服也限制甚严。随着文明的发展,衣服总算顺应了女人的天性,从包裹严实转到薄、透、露,保暖和遮羞功能退居二线,表达个性审美和职业属性开始走向前台。但文震亨所论的衣服针对的却是一个固定的男性群体,这个群体讲究衣着,更讲究着衣之人的风神与品味。

道服(1)

制如申衣,以白布为之,四边延以缁色布(2),或用茶褐为袍,缘以皂布。有月衣(3),铺地如月,披之则如鹤氅(4)。二者用以坐禅策蹇(5),披雪避寒,俱不可少。

【注释】

(1)道服:修道之人的衣服。

(2)缁色:黑色。

(3)月衣:月形之衣,即披风或一口钟,用以御寒。

(4)鹤氅(chǎnɡ):鸟羽制成的裘,用作外套。

(5)策蹇(jiǎn):驱策驽马。

李士达《西园雅集图卷》中穿着道服的文士

【译文】

道服的规格样式和深衣相似,用白布做长袍,四边镶上黑布宽边;或者用褐色长袍,镶以黑布边。另外有月衣,铺在地上如半圆月形,披在身上如鸟羽之衣。这两种衣服是坐禅、骑马和挡雪避寒时必不可少的。

禅衣

以洒海刺为之(1),俗名“琐哈刺”,盖番语不易辨也(2)。其形似胡羊毛片缕缕下垂,紧厚如毡,其用耐久,来自西域,闻彼中亦甚贵。

【注释】

(1)洒海刺:织成的厚毡。

(2)番语:外国语

丁云鹏《六祖像图》中的禅衣

【译文】

禅衣是用厚毡做成的,俗名“琐哈刺”,是番语译音,不易辨别。它的外形像绵羊毛层层叠叠往下垂,厚密如毡子,经久耐用,来自西域,听说在西域也非常珍贵。

【点评】

文震亨介绍了深衣、月衣两种样式的道衣和一种厚毡做成的禅衣,语言很简略。道衣是修道之人穿的,禅衣则是僧侣的衣服。

印度的僧侣最初只穿一件衣服,即“粪扫衣”,一般由垃圾堆或者坟墓上捡来的破衣服重新缝制而成,后来又发展成以各色碎布拼凑而成,这大约是表示要让人惜福,也可能让人通过朴素的穿着来戒掉贪念。随着佛教的发展,佛教服装也逐渐丰富。尤其当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就与中原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紧密结合。道教在中国土生土长,服饰属于汉族的传统服饰体系。早期的道教服饰没有严格的规范,以后发展成完整的道服体系,不同的等级对应不同的服饰。普通的道袍都是窄袖,方便日常做事和修炼。文震亨介绍的深衣、月衣却是宽袍大袖。

冬月以茧䌷或紫花厚布为之,纸帐与䌷绢等帐俱俗,锦帐、帛帐俱闺阁中物,夏月以蕉布为之(1),然不易得。吴中青撬纱及花手巾制帐亦可(2)。有以画绢为之,有写山水墨梅于上者,此皆欲雅反俗。更有作大帐,号为“漫天帐”,夏月坐卧其中,置几榻橱架等物,虽适意,亦不古。寒月小斋中制布帐于窗槛之上,青紫二色可用。

【注释】

(1)蕉布:蕉麻织成的布。

(2)青撬纱:一种青色稀纱。

床帐

【译文】

冬天,用茧䌷或紫花厚布做成床帐,纸帐与䌷绢做成的床帐都很俗,锦帐、帛帐都是闺阁中物,夏天可以用蕉布做成床帐,但很难得到。吴中青纱和花手巾做成的帐也可以。有在帐上画上山水梅花的,这是想求雅致反倒很俗气。还有做得很大的床帐,称为“漫天帐”,夏天坐卧在里面,摆上几榻橱架等物,虽然适意,但不古雅。冬天,居室窗户上挂上布帐,青、紫二色都可使用。

【点评】

文震亨这里的“帐”不是今天的帐篷,而是床帐。文中提到的床帐种类较多,古代多用丝织品或者布制作。床帐用来覆盖住整张床,起到保暖、防蚊、防灰尘等多种功效,还可以遮挡光线。三国魏王宋《杂诗》:“翩翩床前帐,张以蔽光辉。”而“红烛罗帐”的意象又常常与离别、思念相关,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深闺女子,暮春时节,怀人念远,寂寞惆怅,即使昏然入睡,仍然哽咽叨念,春来送来了惆怅,春去却不把忧愁带走。在罗帐与夜晚的衬托下,相思之情更显得绵远执着。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离开焦仲卿时叙说自己的财产时有“红罗覆斗帐,四角垂香囊”的句子,可以想到那时小康家庭中用的帐,颜色和配饰都已经很好了。古代的帐很难保留下来,但是帐上的装饰品帐钩倒是留存不少,1968年河北省满城出土的中山靖王刘胜墓中的一套帐钩,经过复原,华美异常。

铁冠最古,犀玉、琥珀次之(1),沉香、葫芦者又次之,竹箨、瘿木者最下(2)。制惟偃月、高士二式(3),余非所宜。

【注释】

(1)犀玉:犀角和玉。

(2)竹箨(tuò):笋壳。瘿(yǐnɡ)木:指楠树树根。可制器具。

(3)偃月:冠形如月。高士:高人道士常戴的头冠。

七梁琥珀发冠

【译文】

铁冠最古,犀角、玉石、琥珀的稍次,沉香、葫芦的又次一些,笋壳、瘿木做成的最差。头冠只有偃月、高士两种样式可取,其余的都不适宜。

唐巾去汉式不远(1),今所尚“披云巾”最俗(2),或自以意为之,“幅巾”最古,然不便于用。

【注释】

(1)唐巾:唐代头冠名,冠有四条带子,两条系脑后,两条系颔下。

(2)披云巾:用缎或毡做成的头巾,匾巾方顶,后有絮棉的披肩,为冬季外出所用。

【译文】

唐巾与汉代头巾的样式差别不大,现在所崇尚的“披云巾”最俗,这是有人按自己的喜好来做的头巾,“幅巾”最古雅,但不便于使用。

【点评】

冠、巾都是古代系在头上的装饰物,用以束发、装饰。文震亨根据制作材料,将冠分出了等次,就样式而言,则只取偃月、高士两种。对于巾,文震亨好像没有找到自己认同的,时下流行的太俗,古雅的又不便使用,不知道文震亨戴的巾是什么样子的。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很重视头发,所以冠、巾的穿戴很重要。最初发冠就是套在发髻上的一个罩子,只是为了美观的需要,商朝的时候形成了系统的冠服制度。《礼记·曲礼上》:“为人子,父母存,冠衣不纯素。”显然对冠服有明确的规定。到了汉代,冠服制度被重新制定,以区别不同的身份和级别,甚至在不同的场合都有相应的冠来戴。当梳成发髻以后,冠又是身上最高的地方,所以冠慢慢就成了超出众人的、第一的代名词。像冠军、冠绝天下、位冠群臣等词语现在还在使用。

细藤者佳,方广二尺四寸,以皂绢缀檐(1),山行以遮风日;又有叶笠、羽笠,此皆方物(2),非可常用。

【注释】

(1)缀檐:滚边。

(2)方物:地方特产。

《渊明爱菊》中的笠和履

【译文】

细藤做的斗笠最好,方圆二尺四寸,用黑绢滚边,走山路时用来遮风蔽日;还有树叶、羽毛做成的斗笠,这些都是地方用具,不常用。

【点评】

斗笠用来防暑、防雨,多用竹篾、箬叶或棕皮等编成。文震亨提到的材料有三种:细藤、树叶、羽毛,他认为细藤制成的最好。

斗笠在中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诗经·小雅·无羊》:“尔牧来思,何蓑何笠。”《国语·越语上》:“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可见至少在公元前5世纪就有了斗笠这样的东西。其实斗笠的出现有可能更早,因为人类的祖先是很善于就地取材来武装或者打扮自己的,很难想象我们的祖先已经能够用树叶做成衣服,却不会用竹草编一顶帽子戴在头上。但斗笠多为南方人的称呼,北方大都称为草帽,多用麦秸等编成,功用和斗笠一样,只是样式有点差异。

冬月秧履最适(1),且可暖足。夏月棕鞋惟温州者佳(2),若方舄等样制作不俗者(3),皆可为济胜之具(4)。

【注释】

(1)秧履:可能是用麻线、稻草夹芦花制成的鞋。

(2)棕鞋:用棕榈的苞毛制成的鞋。

(3)方舄(xì):古代一种装有木制鞋底、不易受潮的鞋子。

(4)济胜之具:游览交通工具。

【译文】

冬天穿秧鞋最适宜,可以暖足。夏天穿的棕榈鞋数温州产的最好,像方舄等制作样式不俗的鞋子,都很适合游览远行。

【点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远行之足都需要有一双适合自己的鞋,即此文的“履”。只是文震亨的时代鞋子的制作、样式都很简单,所以文震亨从游览远行的角度只提到两种鞋子:冬天的秧履与夏日的棕鞋。他认为温州棕榈鞋不仅质量好,而且样式不俗。

在《周易》中就出现了“履”字,今天我们习惯称履为鞋,但是在汉语里还是保留了很多有关履的词语,像西装革履、削足适履等。由于鞋子穿在脚上,陪伴我们走过了一程又一程,所以履字逐渐也有了踩踏、走过的意思,如履历、如履薄冰、如履深渊、履任等。我们当然也不会忘记童话故事中灰姑娘的水晶鞋,那是希望和爱情的象征,它告诉我们永远要怀有希望。无论这个世界有没有水晶鞋,善良和希望永远都应该穿在脚上,走的久了,或许会发现原来一直苦苦寻找的水晶鞋就穿在自己的脚上,希望与善良就是每个人的水晶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