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跟几位不同省籍的朋友,到海鲜店去吃海鲜,每位都夸耀自己家乡的海味如何鲜美,唯独一位山东日照朋友郭兄只顾低头大嚼,一声不响。他人本刚毅木讷,看见大家互不相让,他更不愿跟大家一块儿裹乱了。

我个人对于吃海鲜有一种体验,凡是靠近热带或亚热带的海产,虽然繁多,可是经年气温偏高,动物生长迅速,纤维粗松,自然鲜度较差。山东半岛的海产,虽然没有东北海产来得细腻鲜嫩,但比江浙闽粤出产的海鲜,似乎各有千秋、不分轩轾。郭兄既不愿跟大家争论,我就代为发言。

就拿日照来说,一般虾类都大如对虾,四五只虾即够一斤,小者像虾皮,用细网在海边打捞,运气好的,半天就能捞个三几百斤。在台湾吃到虾仁馅儿饺子,已经算是豪华,可是在日照吃一顿韭菜对虾馅儿饺子,比猪肉白菜还便宜,足证对虾是如何之多了。在民初北洋线海轮经过威海烟台时,多半不靠岸,停泊海中,小贩划着舢板,纷纷登轮兜售大头鱼干、对虾干,一百对只卖一块大洋,能装一大篓,拿来跟五花肉红烧,不但香味怡人而且甘旨柔滑,是一道吃馒头的美肴。另外有一种变种虾,长约五寸,粗约一寸,跟虾的形态差不多,可是头上多生一对蟹螯,当地人有的叫它虾虎,有的叫它虾婆,剪去头尾,放在盐水里泡上一夜,肉已经变成半凝固体,不必蒸煮,只要蘸上高醋姜末酱油,用嘴一嘬,壳子里的肉能全部吸出,比苏州吃的满台飞还要鲜美。清代状元王可庄(仁堪)有一首五言诗咏虾婆,说吃过虾婆,三天内觉得吃什么山珍海错都不够味,可见虾婆鲜的程度如何啦。

山东半岛黄县的龙口,也是海产极为丰富地区,当地富源馆有一道菜叫“爆炒海指甲”。海指甲生在海边的沙滩上,长约三寸,宽仅七八分,生有一个淡青的薄壳,活像人的一枚指甲盖儿。平时在沙滩上露出一半接受阳光空气的滋润,遇有响动或有人经过,它感受震动立刻缩了回去,就像一根手指抽回沙堆一样,不明究竟的人,真能吓你一跳。龙口海边住的妇女都是挖海指甲的能手,眼尖手准的人,看它刚缩进洞去,立刻用铁钩把它钩出来,用大蒜苋菜大火炒来下酒,鲜嫩之极是其他海鲜比不上的。

烟台有一种海产叫“海肠子”,别的滨海地区似乎还没见过,也可以说是烟台的特产。海肠子是手指粗细、长近一尺的紫红色海虫,就跟台湾一度有人喂养的红蚯蚓仿佛。用姜酒酱油高醋辣椒蘸一下下锅油炸,拿来下酒,香脆无比,比客家菜“炒脆肠”还来得鲜美;切成薄片煮汤食不留渣,明脆鲜美,更是一绝。不过本地人整条海肠子在滚水里一烫,就夹起来吃,好像吃红蚯蚓一样,外地来人多半就不敢领教了。

海蜇在烟台沿海也非常之多,轮船停泊海面,可以看到大片的海蜇在海面漂来游去,船上伙夫用铁钩把它们钩上来,在甲板上用快刀割下几片来,然后再放回海里去,这种现割现做的海蜇无论是蜇头蜇皮,拿来下锅一炒脆爽清妙,比此间北方饭馆的清炒蛋皮更脆爽多了。

石鳞鱼是泰山黑龙潭特产,凡是登过泰山绝顶的人,必定取道黑龙潭下山。黑龙潭水黑如墨,深不见底,山瀑悬泻,奔腾而下,在潭中激起无数漩涡。玉皇顶的道士说:“潭中蛰居一条乌龙,所以形象险恶。”潭内生长一种小鱼,尖头细身,鳞坚肉厚,当地人叫它“石鳞鱼”。鱼肉细嫩程度,很像苏北里下河所产的刀鱼,可是又没有见刺。不过这种鱼干炸、清蒸、红烧,都不十分入味,最好加上细萝卜丝用大火炖汤,汤呈浓白,好像奶汤,浆凝玉液,鲜透齿颊,而且不加姜葱,毫无腥味,可算一绝。鱼肉蘸酱醋吃,有如吃大闸蟹。如用大火,让汤多滚几滚,则鱼肉酥溶,化入汤中,只剩下一条三角形骨架子了。山东泰安的大饭馆都会做这种石鳞鱼汤,其他县份,就难吃到了。

听我这么一说,山东这几种海鲜,除了海蜇是常见之物外,其余海指甲、海肠子甚至还没听说过,大家对于海鲜也就不争短论长了。总之海产鳞介,凡是寒冷地方出产的,不但组织细嫩,而且鲜度较高,嗜食海鲜的朋友,必定能体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