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 黄金罍(léi):古酒器。罍,古代一种盛酒的容器。小口,广肩,深腹,圈足,有盖,多用青铜或陶制成。

[2] 西江水:水名。陆羽故乡的河流名称,指湖北天门姜家河到截河口的汊水河段,古称“西江”。

[3] 竟陵城:古地名。今湖北天门。

[4] 张又新《水记》:即《煎茶水记》,一卷,唐张又新撰。这是一部关于评品水质的茶书。张又新,字孔昭。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州)人。累官左司郎中。嗜茶,工诗。

[5] 刘公讳伯刍:即刘伯刍(758?—818?),字素芝。洺州广平(今河北永年)人。元和十年(815)任刑部侍郎,知吏部选事。著有《刘伯刍集》。

[6] 丈人行:犹言父辈,长辈。《史记·匈奴列传》:“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自谓:‘我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7] 风鉴:风度和鉴识。

[8] 大明寺:在今江苏扬州西北蜀岗中峰上,东邻观音山。相传寺建于南朝宋大明间,故名。

[9] 吴淞江:古称吴江、松江,北宋后称吴淞江。鸦片战争后,上海开为通商港埠,上海境内的吴淞江称为苏州河。

[10] 淮水:淮河古称。古人称淮河为淮,或称淮水。

[11] 挹(yì):舀,酌。把液体盛出来。

[12] 两浙:浙东和浙西的合称。唐肃宗时析江南东道为浙江东路和浙江西路,钱塘江以南简称浙东、以北简称浙西。宋代有两浙路。地辖今江苏长江以南及浙江全境。

[13] 桐庐江:指今浙江钱塘江干流自建德市梅城镇至桐庐县城一段。

[14] 严濑:即严陵濑,又称严子濑、严光濑。在今浙江桐庐西南富春山下钱塘江上。相传东汉严光(子陵)隐居于此,有严子钓台(严陵台)。

[15] 鲜馥:清新香淳。

[16] 不下:不次于,不亚于。

[17] 峡州:又作硖州。北周武帝改拓州置,治夷陵县(今湖北宜昌夷陵区)。因扼三峡之口得名。隋大业初改置夷陵郡。唐武德二年(619)复为硖州。

[18] 唐州:唐贞观九年(635)改显州置,治比阳县(今河南泌阳)。天宝初改置淮安郡,乾元初复名唐州。

[19] 庐州:隋开皇初改合州置,治合肥县(今安徽合肥)。大业初改为庐江郡。唐武德三年(620)复为庐州,天宝元年(742)复改庐江郡,乾元元年(758)又改庐州。

[20] 金州:西魏废帝三年(554)改东梁州置,治西城县(今陕西安康)。因其地产金得名。

[21] 归州:唐武德二年(619)析夔州秭归、巴东两县置,治秭归县(今湖北秭归)。天宝初改为巴东郡,乾元初复为归州。

[22] 商州:北周宣政元年(578)改洛州置,治上洛县(今陕西商洛商州区)。隋大业三年(607)改为上洛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商州。天宝、至德时复为上洛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商州。

[23] 天台山:山名。位于今浙江天台县城北,西南连仙霞岭,东北遥接舟山群岛。

[24] 顾况(约727—约820):字逋翁,自号华阳山人,行十二。苏州(今属江苏)人。唐诗人。另著有《顾况诗集》等。

[25] 苏廙(yì):唐代茶人。著有《十六汤品》,约成书于唐昭宗光化三年(900),是我国古代记述茶叶知识的重要文献。

[26] 司命:指掌管生命的神。

[27] 得一汤:指唐宋时煎茶恰到好处的茶汤。《清异录》卷四:“火绩已储,水性乃尽……盖一而不偏杂者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汤得一可建汤勋。”

[28] 婴汤:指刚沸腾就断火,像婴儿未长成一样,还未到火候的沸水。《清异录》卷四:“薪火方交,水釜才炽,急取旋倾,若婴儿之未孩,欲责以壮夫之事,难矣哉。”

[29] 百寿汤:煎茶煮汤太久的过熟茶汤。《清异录》卷四:“百寿汤(一名白发汤),人过百息,水逾十沸,或以话阻,或以事废,始取用之,汤已失性矣。敢问皤鬓苍颜之大老,还可执弓挟矢以取中乎?还可雄登阔步以迈远乎?”

[30] 中汤:指注汤时缓急相宜不徐不疾煎成的茶汤。《清异录》卷四:“亦见夫鼓琴者也,声合中则意妙;亦见磨墨者也,力合中则色浓;声有缓急则琴亡,力有缓急则墨丧,注汤有缓急则茶败。欲汤之中,臂任其责。”

[31] 断脉汤:煎茶时断断续续注汤,不能一气呵成煮成的茶汤。《清异录》卷四:“断脉汤,茶已就膏,宜以造化成其形。若手颤臂亸,惟恐其深;瓶嘴之端,若存若忘,汤不顺通,故茶不匀粹。是犹人之百脉,气血断续,欲寿奚苟,恶弊宜逃!”

[32] 大壮汤:指汤多茶少注汤急泻之茶汤。《清异录》卷四:“大壮汤,力士之把针,耕夫之握管,所以不能成功者,伤于粗也。且一瓯之茗,多不二钱,茗盏量合宜,下汤不过六分。万一快泻而深积之,茶安在哉!”

[33] 富贵汤:以金银为茶具煎煮而成的茶汤。《清异录》卷四:“以金银为汤器,惟富贵者具焉。所以策功建汤业,贫贱者有不能遂也。汤器之不可舍金银,犹琴之不可舍桐,墨之不可舍胶。”

[34] 秀碧汤:以玉石雕琢为茶具煎煮成的茶汤,因汤色秀碧而得名。《清异录》卷四:“秀碧汤,石凝结天地秀气而赋形者也,琢以为器,秀犹在焉,其汤不良,未之有也。”

[35] 压一汤:以陶瓷茶具煮成之茶汤,其汤品质优良。《清异录》卷四:“压一汤,贵欠金银,贱恶铜铁,则瓷瓶有足取焉。幽士逸夫,品色尤宜。岂不为瓶中之压一乎?然勿与夸珍炫豪臭公子道。”

[36] 缠口汤:不择茶具煎就的劣质茶。《清异录》卷四:“缠口汤,猥人俗辈炼水之器,岂暇深择?钢铁铅锡,取热而已。夫是汤也,腥苦且涩。饮之逾时,恶气缠口而不得去。”

[37] 减价汤:未上釉陶制茶具煮成之茶汤。茶的品质再优良,也因茶具渗出土腥味而损害茶汤。《清异录》卷四:“减价汤,无油之瓦,渗水而有土气。虽御胯宸缄,且将败德销声,谚曰:‘茶瓶用瓦,如乘折脚骏登高。’好事者幸志之。”

[38] 法律汤:按一定之规煎成的茶汤,如沃茶须用炭,水忌停沸,柴忌烟熏之类。《清异录》卷四:“法律汤,凡木可以煮汤,不独炭也。惟沃茶之汤非炭不可,在茶家亦有法律,水忌停,薪忌薰。犯律逾法,汤乖则茶殆矣!”

[39] 一面汤:指用烧剩的木柴或浮炭烧的茶汤,性浮而不实。《清异录》卷四:“一面汤,或柴中之麸火,或焚余之虚炭,木体虽尽而性且浮。性浮则汤有终嫩之嫌。炭则不然,实汤之友。”

[40] 宵人汤:以干粪之类作燃料煎煮成的茶汤,严重影响茶味。《清异录》卷四:“宵人汤,茶本灵草,触之则败。粪火虽热,恶性未尽,作汤泛茶,减耗香味。”

[41] 贱汤:以竹枝、树枝之类作燃料煎煮成的茶汤。茶汤品质不良,一名贱汤。《清异录》卷四:“竹筿、树梢,风日干之,燃鼎附瓶,颇甚快意。然体性虚薄,无中和之气,为茶之残贼也。”

[42] 魔汤:用冒烟的燃料煎煮成的茶汤。古人以为烟最害茶味,为烹茶之大忌。《清异录》卷四:“魔汤,调茶在汤之淑慝,而汤最恶烟。燃柴一枝,浓烟蔽室,又安有汤耶?苟用此汤,又安有茶耶?所以为大魔。”

[43] 丁用晦《芝田录》:一卷,唐丁用晦撰,笔记小说集。《郡斋读书志》云“总六百条”,今存仅四十余条。多为帝王、后妃、名臣、文人的轶事珍闻,往往褒其德政,显其仁义,如《粜米救旱》《兄弟讼财》。所记以人事为主,少有神怪,篇章短小而文风平实。丁用晦,唐末或五代时人。

[44] 李卫公德裕:李德裕(787—850),字文饶。因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著有《次柳氏旧闻》《文武两朝献替记》《会昌伐叛记》等。

[45] 驿骑:驿马。

[46] 坊曲:泛指街巷。

[47] 昊天观:道观名。位于唐长安城保宁坊。唐高宗显庆元年(656)为太宗追福而立此观。常住:僧、道称寺舍、田地、什物等为常住物,简称常住。

[48] 辨晰:辨别清楚。

[49] 奇叹:惊奇赞叹。

[50] 《事文类聚》:类书,宋祝穆撰。祝穆将平生读书笔记,仿《艺文类聚》《初学记》体例,整理成此书。前集六十卷,后集五十卷,续集二十八卷,别集三十二卷。每集各分总部,而附以子目,凡分四十八部,八百八十五子目。祝穆,原名丙,字和父,一作和甫。建宁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另著有《性理大全》《方舆胜览》等。

[51] 赞皇公李德裕:因李德裕为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故称。廊庙:殿下屋和太庙。此指朝廷。

[52] 亲知:亲戚朋友。京口:古地名。今江苏镇江。

[53] 敬诺:恭谨应答之词。犹言遵命。

[54] 举棹(zhào):乘船。

[55] 叹讶:惊叹。

[56] 顷岁:往年。

[57] 建业:古地名。今江苏南京。

[58] 谢过:承认错误,表示歉意。

[59] 《河南通志》:河南地方志。

[60] 济源县:隋开皇十六年(596)析轵县置,属怀州。治所即今河南济源。大业初属河内郡。唐属孟州。

[61] 奇警:指文字或言论含义新颖、深切。

[62] 蕲水县:唐天宝元年(742)改兰溪县置,属蕲春郡。治所即今湖北浠水。乾元元年(758)属蕲州。

[63] 宋王元之有诗:即宋王禹偁《陆羽泉茶》诗。王元之,即王禹偁(chēng,954—1001),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等。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著有《小畜集》等。

[64] 无尽法师《天台志》:即无尽法师《天台山方外志》,三十卷。首有王孙熙、虞淳熙屠隆顾起元序及传灯自序,下列山名考、山源考、山体考、形胜考、山寺考等,体例简略,记述颇为详备。无尽法师(1553—1627),又名释传灯,俗姓叶,号无尽,别号有门。衢州龙游(今属浙江)人。明代名僧,后定居幽溪高明寺,为佛教天台宗第十九世祖师。另著有《幽溪别志》等。

[65] 豳(bīn)溪:水名。在今浙江金华至括苍山道上。蒙泉:泉名。应在浙江天台山附近,具体不详。

[66] 《海录》:即《海录碎事》,二十二卷,宋叶廷珪撰。每条标目一至四字,其注亦不过三数语,故原名《一四录》,后改今名。《四库全书总目》称其事多新奇,博观约取,简而有要,虽随笔记录不免疏误,终较他本为善。叶廷珪,一作庭珪,字嗣忠,号翠岩。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一说瓯宁(今福建建瓯)人。绍兴中,累官太常寺丞,迁兵部郎中。另著有《尚香谱》等。

[67] 陆平泉《茶寮记》:一卷,明陆树声撰。又称《煎茶七类》,全书约五千余字,分人品、品泉、烹点、尝茶、茶候、茶侣、茶勋七则。陆树声(1509—1605),本姓林,字与吉,号平泉。松江华亭(今属上海)人。历官编修,太常寺卿,官至礼部尚书。善诗文,工书法。另著有《平泉题跋》《汲古丛语》《耄余杂识》《长水日钞》《陆学士杂著》《陆文定公集》等。

[68] 秘书省:官署名,南北朝时梁置秘书省,监掌经籍图书等事,领著作局。

[69] 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

[70] 卓锡:卓,植立。锡,锡杖,僧人外出所用。因谓僧人居留为卓锡。

[71] 桐庐茶:浙江桐庐县所产茶叶的统称。唐陆羽《茶经》云:“睦州生桐庐县山谷,与衡州同。”

[72] 鱼目:古人将烹茶煮汤将沸时水中冒出的气泡称“鱼目”。连络迸跃:指气泡连缀在一起不断冒出。

[73] 《咸淳临安志》:原一百卷,今存九十六卷,宋潜说友撰,南宋地方志。前十五卷为行在所录,记载皇城及中央官署。十六卷以下为府志,分列疆域、山川、诏令、御制等二十门。以《乾道临安志》《淳祐临安志》为基础,加以扩充。征材宏富,考辩精审,叙述详明,附以皇城、京城、府署、浙江(钱塘江)、西湖、各县境、山川等地图,为南宋地方志中佳作。潜说友(?—1277),字君高。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宋方志学家。

[74] 魏公:即苏颂(1020—1101),字子容。泉州同安(今福建厦门)人,后徙丹阳(今属江苏)。宋徽宗时进太子太保,封赵郡公,卒,赠魏国公。于文学、天文、药物、机械制造等方面均有造诣。著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图经本草》等。

[75] 寒洌:极冷。

[76] 《王氏谈录》:一卷,宋王洙述、其子王钦臣录。该书凡九十九则,多论经史,间及杂事。其考经史疑义,多有识见。末附嘉祐前人所作《编录观览书目》一篇,系王洙所录而跋之。王洙(997—1057),字原叔。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官至侍读学士兼侍讲学士。

[77] 陈:时间久。

[78] 襄阳:即米芾(1051—1107),一作米黼,字元章,自号无碍居士等,世称米南宫、米襄阳。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徙襄阳(今属湖北),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79] 欧阳修《浮槎水记》:即《浮槎山水记》,宋代茶文,欧阳修撰,见《居士集》卷四〇。

[80] 浮槎:即浮槎山,又名浮阇山、浮巢山。在今安徽肥东县东,与巢湖接界。《太平寰宇记》卷一二六“慎县”条:“浮阇山亦名浮槎山,在县东南四十五里。”

[81] 乳泉:甘美而清洌的泉水。漫流:随意流淌。

[82] 相去:相差,相距。

[83] 沙门:出家佛教徒的总称。此指僧人。

[84] 幻茶:古代一种冲茶的技术。

[85] 唾手:比喻极易。

[86] 檀越:施主。造门:登门造访。

[87] 须臾:瞬间。

[88] 漏影春法:五代、宋初以干果、蜜饯之类入茶煎点的茶艺。

[89] 糁(sǎn):散落,洒上。

[90] 鸭脚:银杏树的别名。树叶似鸭掌状,故称。此指银杏的果实,白果。

[91] 温氏所著《茶说》:即温庭筠《采茶录》。全书一卷,现只存辨、嗜、易、苦、致五类六则。温庭筠(约812—约870),一作廷筠,又作庭云,本名歧,字飞卿,行十六。太原祁(今属山西)人。相貌奇丑,人称“温钟馗”。才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时号“温八叉”“温八吟”。另著有《乾子》《学海》《握兰集》《金筌集》《汉南真稿》等。

[92] 会:恰巧,正好。巴峡:指巴县以东江面的石洞峡、铜锣峡、明月峡,即《华阳国志·巴志》所称的巴郡三峡。

[93] 憩:休息。芜城:汉广陵城的别称。在今江苏扬州西北之蜀冈。秦、汉于此置广陵县,汉为广陵国治。晋以后因竟陵王诞之乱,城邑荒芜,故曰芜城。

[94] 蜀冈井:古代名井。在今扬州大明寺。宋苏轼《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之二:“剩觅蜀冈新井水,要携乡味过江东。”王注引次公曰:“竹西寺,山上有井,其水味如蜀江,号曰蜀冈,故先生谓之为乡味。”

[95] 故都:昔日的国都。此指金陵,即今江苏南京。

[96] 绝:横渡。

[97] 酌:舀取。

[98] (jū):汲取。

[99] 粉枪末旗:茶叶的一种。茶叶初生如针且有白毫,谓之粉枪;渐长而展开如旗,则曰末旗。

[100] 苏兰薪桂:把木兰和桂树作为柴火。苏,薪草,柴火。

[101] 歠(chuò):饮,喝。

[102] 瀹(yuè):疏导。

[103] 蠲(juān)病:驱除疾病。析酲(chénɡ):醒酒,解酒。

[104] 鄙恡(lìn):即鄙吝。形容心胸狭窄。生心:出自内心,产生于心中。

[105] 神明:谓人的精神、心思。

[106] 臭味:气味。

[107] 佳尚:赞美。

[108] 郦元善于《水经》:即郦道元水经注》,四十卷。为注释《水经》并记述全国河道水系的历史地理专著。郦道元(?—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另著有《本志》《七聘》等。

[109] 王肃(464—501):字恭懿。琅邪郡临沂(今属山东)人。北魏名臣。

[110] 无愧:谓比较起来并不逊色。

[111] 魏泰东轩笔录》:十五卷,宋魏泰撰。所述内容涉及北宋前六朝的史事及人物轶闻。魏泰,字道辅,号溪上丈人,又号临汉隐居。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另著有《括异志》《志怪集》《倦游录》等。

[112] 鼎州: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改朗州置,治所在武陵县(今湖南常德)。

[113] 林麓回抱:犹山林环抱。

[114] 幽胜:幽静而优美。

[115] 寇莱公:即寇准(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官至宰相,封莱国公。仁宗时追谥“忠愍”。著有《寇忠愍诗集》等。谪守: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或守边。

[116] 窜:放逐。朱崖:地名。今海南琼山东南。后泛指边疆地区。

[117] 礼佛:顶礼于佛,拜佛。

[118] 天圣:宋仁宗年号(1023—1032)。

[119] 范讽:字补之。齐州(今山东济南)人。曾献《东封赋》,被任为平阴知县。举进士,又通制淄州、郓州等地。后升天章阁待制知青州,又召至京师任龙图阁直学士,权三司使。殿中丞:宋殿中省丞简称,元丰改制前为文臣寄禄官;元丰新制易为奉议郎,然殿中丞未及复职;至徽宗朝崇宁始复其职。正八品。安抚:即安抚使。官名。宋代为掌管一方军民两政之官,称安抚使,或称经略安抚使。常由知州、知府兼任。以二品以上大臣充任,时称安抚大使。

[120] 张邦基《墨庄漫录》:十卷,宋张邦基撰。书前自序称“归耕山间……性喜藏书,随所寓榜曰‘墨庄’,故题其首曰《墨庄漫录》”。该书记杂事,诸如异闻传说、文物古器、奇花异草乃至朝廷经济、国家户口,随笔而记,不分门类。张邦基,字子贤。宋高邮(今属江苏)人。

[121] 元祐六年:1091年。元祐,宋哲宗年号(1086—1094)。

[122] 知扬州:任扬州知府。

[123] 晁端彦(1035—1095):字美叔。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仁宗嘉祐四年(1059)与苏轼同登进士第,与苏轼交好。吴:苏州。倅(cuì):副,辅助的。晁无咎:即晁补之(1051—1110),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苏门四学士”之一。著有《鸡肋集》《琴趣外编》等。

[124] 华亭县:古县名。唐天宝十载(751)析嘉兴、海盐、昆山三县地置。即今上海松江区。

[125] 邑人:同邑的人。此指当地人。

[126] 渟(tíng):止,不动。

[127] 烦酲(chéng):形容内心烦躁或激动,有如酒醉。

[128] 罗大经鹤林玉露》:史料笔记,十八卷,宋罗大经撰。罗大经在《鹤林玉露·序》中自谓:“余闲居无营,日与客清谈鹤林之下。或欣然会心,或慨然兴怀,辄令童子笔之。久而成编,因曰《鹤林玉露》。”取杜甫诗“爽气金天豁,清谈玉露繁”之意,定书名为《鹤林玉露》。该书分条记事,包括朝野典故、名人轶事、历史事件、街谈巷议、诗文品评等,大体详于议论而略于考证。

[129] 同年:古代科举考试同科中式者之互称。李南金:字晋卿,自号三谿冰雪翁。乐平(今属江西)人。

[130] 节:关键环节。

[131] 合量:适当。

[132] 背二涉三:古代点茶法。即当水烧过二沸刚到三沸时,立即停火冲茶。

[133] 砌虫:台阶下面的虫、蝉。

[134] 缥色:淡青色。

[135] 赵彦卫云麓漫钞》:十五卷,宋赵彦卫著。该书是赵彦卫佐吴门幕时所作,初刻本十卷,名《拥炉闲纪》。开禧二年(1206),赵彦卫知新安郡时重刻,增补五卷。当时因为《避暑录话》刚刚出版,此书名“似与之为对”,所以改名为《云麓漫钞》。内容主要为典章、名物、经史杂考及宋代掌故遗事。其中所记宋代迎送金使的经费,及韩世忠、岳飞士兵抗金情况,较有史料价值。赵彦卫,字景安,宋宗室。浚仪(今河南开封)人。

[136] 名品:名位品级。

[137] 《列子》:八卷。相传战国时列御寇撰。原书已佚,今所见《列子》八卷是经晋人张湛整理注释后所传。该书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御寇,亦作列圄寇、列圉寇,后人尊称为列子,或称为子列子。淄渑:淄水和渑水的并称。皆在今山东。相传二水味各不同,混合之则难以辨别。易牙:人名。又称狄牙、雍巫。春秋时齐桓公宠臣,长于调味,善逢迎,传说曾烹其子为羹以献桓公。后多以指善烹调者。

[138] 齐威公:即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宋人因钦宗名桓,故改“齐桓公”为“齐威公”。

[139] 遗意:前人或古代事物留下的意味、旨趣。

[140] 泸州大云寺:在今四川泸州市郊忠山滴乳崖下。始建于宋,元代废圯,清代重修。现存殿宇两重,有木桥相连。旁有清光绪年间书法家黄云鹄凿建的石室寺,后名“云谷洞”,竖碑刊“涪翁小像”并题记,壁上原塑有“文王百子图”。寺前有瀑布,从崖顶泻下,形成弯曲溪流,风景清幽。西偏:西侧。

[141] 林逋(bū,967—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杭州钱塘(今属浙江)人。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142] 建溪春:宋代对产于建州春茶的喻称。

[143] 顷:近来。

[144] 弥年:经年,终年。

[145] 审:真实,确实。

[146] 岭外:指五岭以南地区。

[147] 南康:今江西赣州南康区。

[148] 清驶:水清流疾。

[149] 度:越过。清远峡:又称飞来峡、中宿峡。在今广东清远东北。

[150] 罗浮:即罗浮山,又称东樵山。在今广东惠州博罗县。

[151] 锡杖泉:古代名泉。在广东博罗县西北,罗浮山小石楼下。梁大同中,景泰禅师曾驻锡于此。

[152] 惠州:北宋天禧五年(1021)改祯州为惠州,治归善县(今广东惠州)。属广南东路。

[153] 石甃(zhòu):石砌的井壁。咫尺:形容距离近。

[154] 《避暑录话》:或作《石林避暑录》《乙卯避暑录》,二卷,宋叶梦得撰。该书原为消夏而作,故其间多言消遣之法及教训子孙之语。所记北宋故实及士人轶闻,往往详于他书,有裨于史学。书中关于唐宋科举、职官等典制的记载,对研究古代文化有参考价值。叶梦得(1077—1148),字少蕴。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迁居湖州乌程(今属浙江)。因定居吴兴弁山时,家有石林园,故号石林居士。另著有《石林诗话》《石林奏议》《石林燕语》等。

[155] 裴晋公:即裴度(765—839),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累官至宰相。元和十二年(817),因亲自督师攻破蔡州,平定淮西有功,被封为晋国公。著有《书仪》等。

[156] 绳床:又称胡床、交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以板为之,并用绳穿织而成。

[157] 冯璧(1162—1240):字叔献,别字天粹。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历大理丞,治书侍御史。以同知集庆军节度使致仕。《东坡海南烹茶图》:宋代茶画。状写苏轼在流放海南期间烹茶的情景,反映了他虽苦却能甘之若饴,安之若素的乐观人生态度。

[158] 讲筵(yán):特指天子的经筵。

[159] 地恶:此指海南自然条件差。九钻黎火洞:苏轼谪居于海南儋州约有三年时间(1097—1100),住在黎洞(简陋的房屋)中,九钻,是说多次改火。钻,钻木取火。四季所用树木种类不同,故有“改火”之称。

[160] 天游:谓放任自然。两腋玉川风:苏轼有像唐代卢仝嗜茶的习惯。

[161] 《井水帖》:全名《从人乞扬华店井水帖》。

[162] 锡谷寒泉:即惠山泉。

[163] 曾茶山:即曾几(1084—1166),字吉甫,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后徙河南(今河南洛阳)。

[164] 《舆地纪胜》:二百卷,宋王象之编著。南宋地理总志,约宝庆三年(1227)成书。该书以南宋十六路版图,宝庆以前建置为标准,叙述当时一百六十六个府、州、军、监的地理胜状,分府州沿革、县沿革、风俗形胜、景物、古迹、官吏、人物、仙释、碑记、诗、四六等目。所载多南宋事,内容丰富。王象之(1163—1230),字仪父,一作肖父。南宋婺州金华(今浙江磐安)人。宋地理学家。

[165] 松滋县:今湖北松滋。

[166] 至和:宋仁宗年号(1054—1056)。

[167] 浚井:淘井以疏通水源。浚,疏通。

[168] 黔:贵州的别称。

[169] 松竹平安信:比喻平安家信。

[170] 陆子泉:指江苏无锡惠山泉。唐代陆羽对江、浙一带情有独钟,长期在此生活、访茶、品水,到过苏南、浙北许多地方。他写有《惠山寺记》,其《水品》以惠山泉为天下第二水,仅次于庐山谷帘泉。后人为纪念陆羽,遂将惠山泉命名为陆子泉。

[171] 顷岁:往年,从前。

[172] 竹沥水:用火炙烤淡竹或其他竹类后沥出的液汁。可入药。主治痰阻窍络、中风、癫狂等症。此处疑指竹叶上的露水。

[173] 亟败:立即败味。

[174] 苏才翁:即苏舜元(1006—1054),字叔才,后改字才翁。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人。著有《奏御集》《塞垣近事》《奏议》等。

[175] 江邻几所著《嘉祐杂志》:一作《江邻几杂志》,二卷,宋江休复著。该书多记当时文人轶事杂说,间有诗话。虽不无讹误,然大致可信。江休复(1005—1060),字邻几。开封陈留(今属河南)人。另著有《唐宜鉴》《春秋世论》等。

[176] 果尔:果真如此。

[177] 双井:产于江西修水的双井茶和双井水。

[178] 几何:犹若干,多少。

[179] 苞苴(jū):馈赠的礼物。苞,同“包”。《庄子·列御寇》:“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锺泰发微:“古者馈人鱼肉之类,用茅苇之叶,或苞之,或藉之,故曰‘苞苴’。”

[180] 《东京记》:三卷,宋宋敏求撰。上卷为宫城,中卷为旧城,下卷为新城。三城之内,凡宫殿、官府、坊巷、第宅、寺观、营房均次第记之。晁公武认为此书对开封坊巷、寺观、官廨、私第及诸故事,考核均极精博。宋敏求(1019—1079),字次道。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官至史馆修撰、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另著有《书闱集》《春明退朝录》等。

[181] 文德殿:北宋皇城内大庆殿西侧为文德殿,是皇帝主要政务活动场所。掖:泛指旁边、两旁。(gé)门:古代宫殿的侧门。

[182] 《忆东坡烹茶》:据《豫章黄先生文集》,应为《省中烹茶怀子瞻用前韵》。

[183] 门井不落第二,竟陵谷帘空误书:大意是说门井的水质很好,堪称第一,而陆羽把谷帘水称为第一,一定是写错了。门井,在北宋皇城文德殿正门左边东上门的东面,其水绝佳。不落第二,即堪称第一。竟陵,今湖北天门。陆羽为竟陵人,故竟陵借指陆羽。谷帘,即谷帘泉。在今江西庐山主峰大汉阳峰南面的康王谷中。陆羽品评天下泉水,以谷帘泉水为“天下第一”。

[184] 陈舜俞庐山记》:五卷,宋陈舜俞著,是一部宗教人文地理志。卷一、卷二为“总叙山水篇”“叙山北篇”“叙山南篇”,记庐山地理形势、名胜古迹、佛寺道观及历史文物等。卷三为“山行易览”和“十八贤传”,标示里程,并记载东晋慧远、雷次宗等十八人略传,为后世说慧远等“十八贤者”立“白莲社”弘传净土信仰的主要根据。卷四为“古人留题篇”,集录文人墨客有关庐山的诗文。卷五为“古碑目”,收集古人题名及当地碑文目录。陈舜俞(?—1076),字令举,自号白牛居士。湖州乌程(今属浙江)人。嘉祐四年(1059),制科第一。授秘书省著作佐郎。另著有《都官集》。

[185] 孙月峰《坡仙食饮录》:二卷,明孙矿撰。内容不详。孙矿(1543—1613),字文融,号月峰、湖上散人。余姚(今属浙江)人。另著有《书画题跋》《孙月峰评经》等。

[186] 薛能(?—880):字大拙。汾州(今山西汾阳)人。累官至工部尚书。著有《薛能诗集》《繁城集》等。

[187] 盐损添常戒,姜宜著更夸:见薛能《蜀州郑使君乌觜茶因以赠答八韵》诗。

[188] 霉:此指梅雨季节。农历每年入伏前的几天,南方多雨潮湿,易发霉。

[189] 新沃:刚冲泡。

[190] 嶰(xiè):山涧,沟壑。

[191] 索然:没有什么味道。

[192] 情性:本性。

[193] 碧云:指茶叶。

[194] 浮花:冲泡时浮在上面的茶沫。雪乳:指茶汤。

[195] 勋:功效。

[196] 昭:昭显。

[197] 溷(hùn):污秽不洁。

[198] 《吴兴掌故录》:十七卷,明徐献忠撰。该书共分十三类,其中古迹、山墟、物产类中,辑录前人论述金沙泉、温山、顾渚山、明月峡、啄木岭、青岘山及顾渚茶的资料甚丰。徐献忠(1469—1545),字伯臣,一号长谷。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官浙江奉化县知县,及卒,门人私谥贞宪先生。另著有《长谷集》《唐诗品》等。

[199] 至元:元世祖年号(1264—1294)。

[200] 一夕:指极短的时间。

[201] 《职方志》:书名。记载1644—1660年清朝开疆拓土、更立府县名称及设官纳降等事之著作。

[202] 西蜀:今四川。古为蜀地,因在西方,故称“西蜀”。

[203] 熁(xié)盏:冲泡茶之前把茶盏放在火上烘烤加热。

[204] 《山疏》:不详待考 。

[205] 湍激:水流猛急。

[206] 无如:不如,比不上。

[207] 云母:矿石名。俗称千层纸。晶体常成假六方片状,集合体为鳞片状。薄片有弹性。玻璃光泽,半透明,有白色、黑色、深浅不同的绿色或褐色等。不导电,隔热,耐高温,耐潮防腐。白云母可供药用。

[208] 徐渭《煎茶七类》:一卷,明徐渭撰。该书分人品、品泉、煎点、尝茶、茶候、茶侣、茶熏七则。徐渭(1521—1593),字文清,后改为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徐渭在诗文、戏剧、书画等方面独树一帜,有画作《墨葡萄图》,杂剧《四声猿》,以及戏剧理论《南词叙录》等传世。

[209] 漫浪:放纵而不受世俗拘束。

[210] 烟霞:泛指山水、山林。泉石:指山水。磊块:比喻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

[211] 鳞鳞:形容鳞状物。此指水波。

[212] 沫饽:茶水煮沸时产生的浮沫。唐陆羽《茶经·五之煮》:“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

[213] 乳花:烹茶时所起的乳白色泡沫。

[214] 负阴:背阴。

[215] 削:陡峭。

[216] 萌汤:将沸未沸的热水。

[217] 不假:不借用。

[218] 全具元体:指茶叶不经碾碎,完全保持天然形色。

[219] 元神:道家称人的灵魂为元神。此指茶的内在神韵。

[220] 中和: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儒家认为能“致中和”,则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于和谐境界。《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此指水与茶达到和谐状态。

[221] 要旨:亦作“要指”。主要的旨趣、意思。

[222] 敝器:破败的器具。烟煤:即煤烟,黑烟。麸炭:即木炭。粗童:粗手粗脚的童子。恶婢:丑陋的女婢。恶,丑陋。巾帨(shuì):手巾。

[223] 安得:如何能得、怎能得。含有不可得的意思。

[224] 品题:定其高下。

[225] 东坡《和寄茶》:即苏轼《和蒋夔寄茶》诗。

[226] 业:已经。

[227] 江右:指长江以西地区。古人以西为右,故称江右。楚:即今湖北和湖南。

[228] 古风:古代传下的风俗。

[229] 未典:不合规矩。

[230] 冬月:指冬天。

[231] 方中:正好适中。

[232] 竹露:竹叶上的露水。

[233] 顾元庆茶谱》:一卷。分茶略、茶品、艺茶、采茶、藏茶、制茶等目,记述茶叶栽培制作全过程。附录《煎茶四要》《点茶三要》专论品茶、茶道事。

[234] 天水:雨水。

[235] 五谷:为谷物的通称,不一定限于五种。

[236] 养水:贮水。

[237] 清苦:清寒贫苦。

[238] 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荡然,完全空无。

[239] 罗玉露:即罗大经。因其著有《鹤林玉露》,故称罗玉露。

[240] 佛事:指僧尼等所作诵经祈祷、拜忏礼佛等事。

[241] 释滞消壅:解除郁闷,消散积淀。

[242] 瘠气耗精:使人元气缺损,精神耗散。

[243] 秃翁:贬指年老而无官势的人。此为自嘲。

[244] 粗茶:指芽叶较粗老,加工较粗糙的茶叶。

[245] 散茶:未压制成片、团的茶叶。

[246] 末茶:加工后形成的茶类,是一种成品茶,宋代又称食茶。

[247] 研:细磨,碾。

[248] 炀:烘干。

[249] 舂:捣碎。

[250] 真:指道的真谛

[251] 撑肠拄腹:比喻容受很多。也形容肚子吃得非常饱。宋苏轼《试院煎茶》诗:“不用撑肠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时。”

[252] 媺(měi)恶:善恶,好坏。

[253] 膏粱纨绔(kù):借指富贵人家子弟。膏粱,肥肉和细粮。纨绔,细绢做的裤子。

[254] 枕石漱流:旧时指隐居生活。此指隐居的高人雅士。商:商榷。

[255] 诚:的确,确实。

[256] 宿疾:拖延不愈的疾病,旧病。

[257] 兹:这个,此。

[258] 秀越:清秀超越。

[259] 雅:极,甚。

[260] 虞伯生:即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仁寿(今属四川)人。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等。

[261] 岫(xiù):峰峦。

[262] 黄金芽:宋代龙凤贡茶的雅称。因龙凤茶极为名贵,价埒黄金,金有价而茶不可得,故云。

[263] 姚公绶:即姚绶(1422—1495),字公绶,号谷庵、云东逸史等。浙江嘉善(今属浙江)人。少有才名,工行草书,擅画山水。著有《谷庵集》《云东集》等。

[264] 葛仙翁:即葛玄(164—244),字孝先。三国吴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葛玄慕神仙之术,历游山东蓬莱山、浙江天台山、广东罗浮山。道教称为葛仙翁,又称太极仙翁。

[265] 《郡志》:地方志的一种。记录一郡山川、物产、人文等情况的书。宝云:即宝云茶。因产于杭州宝云庵而得名。香林:即香林茶。因产于杭州下天竺香林洞而得名。白云:即白云茶。因产于杭州上天竺白云峰而得名。

[266] 清馥:清香。隽永:食物甘美有回味。

[267] 罕伍:罕有其匹,很少有可以和它媲美的。

[268] 湛深:清澈。

[269] 漓:浇漓。原指酒味淡薄。此指水味淡薄。

[270] 潮汐:在月球和太阳引力的作用下,海洋水面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在白昼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一般每日涨落两次,也有涨落一次的。

[271] 婺州:隋开皇中置,治所在吴宁县(今浙江金华)。此指金华茶。

[272] 山僮:山居人家的僮仆。

[273] 石头城下之伪:此指唐李德裕曾托亲知取金山下扬子江南零水一壶,其人因酒醉而忘记,到了南京石头城下才取了一瓶江水假冒,后被李德裕品尝发现不是南零水的故事。

[274] 玉女河:应为玉女潭。《江南通志》卷一三“山川”条:“玉女潭,在荆溪县张公洞西南三里,深广逾百尺。旧传玉女修炼于此。唐权德舆称:阳羡佳山水,以此为首。”

[275] 调水符:一种鉴别泉水真假优劣的小木板。

[276] 枕流:靠近水流。

[277] 水递:递运饮泉水的驿站。唐丁用晦《芝田录·李德裕》:“李太尉……在中书,不饮京城水,悉用惠山泉,时有水递之号。”

[278] 花而无衣:指冲泡时有水花而没有浮沫。

[279] 李约:字存博,号萧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唐宗室。唐宪宗元和年间曾任兵部员外郎,后弃官归隐。活火:有焰的火,烈火。唐赵璘因话录·商上》:“(李)约天性惟嗜茶,能自煎,谓人曰:‘茶须缓火炙,活火煎。’活火谓炭火之焰者也。”

[280] 寒月:冬天。

[281] 松实:松树果实。即松子。

[282] 然:同“燃”。

[283]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二十六卷,由战国末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召集吕门众多宾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集体编写而成。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三部分。该书崇尚道家,兼采儒、墨、法、兵、名、农、阴阳诸家之长,初步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等各方面内容的理论体系,为即将出现的统一全国的专制中央政权提供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吕不韦(?—前235),卫国濮阳(今属河南)人。原为阳翟的富商,后为秦国丞相,封文信侯。

[284] 纪:关键。

[285] 丙舍:指简陋的房舍。

[286] 挈(qiè)瓶:谓提瓶汲水。此指用瓶子盛水。

[287] 风逸:洒脱奔放。

[288] 昏钝:和缓,不强烈。

[289] 茶注:茶壶。

[290] 荡涤:清洗。

[291] 甫:刚刚。

[292] 余沥:剩酒。此指剩茶。

[293] 晨兴:早晨起来。

[294] 参差:差错,差池。

[295] 虑:担心。

[296] 窅(yǎo)然:形容远而淡薄,或有或无的样子。

[297] 梅水:梅雨季节所降的雨水。

[298] 伏龙肝:中药名。即灶心土。土灶底部中心黄褐色的焦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土之一·伏龙肝》(释名)引南朝梁陶弘景曰:“此灶中对釜月下黄土也……以灶有神,故号为伏龙肝。”

[299] 罗鹤林:即罗大经。因其著有《鹤林玉露》,故称。

[300] 中窾(kuǎn):谓切中要害。窾,空窍。

[301] 挹(yì):汲取。天光:日光,太阳的光辉。

[302] 星露:星光和露水。

[303] 假令:如果。

[304] 敝:败坏。

[305] 旋倾:马上倒水泡茶。

[306] 百息:百余次呼吸。息,一呼一吸称一息。

[307] 《夷门广牍》:一百二十六卷,明周履靖撰。此为周履靖收集历代稗史、野记及其他杂书及自著之书编辑而成的一部丛书。书名“夷门”,自寓隐居之意。周履靖,字逸之,号梅颠道人。嘉兴(今属浙江)人。生性嗜书,爱好金石,专力于古文辞的研究。另著有《菊谱》《茹草编》等。

[308] 渟(tíng)泓:清冽深邃。

[309] 雨泽:雨水。

[310] 渗窦:由山穴中渗出。潢(huáng):水。

[311] 阖庐:即吴王阖闾(约前537—前496),姬姓,名光,又称公子光,春秋末期吴国君主,前514—前496年在位。墓隧:墓道。

[312] 僧众上栖:很多僧人住在山上。

[313] 服食:服用丹药。道家养生术之一。

[314] 尸气:谓腐尸发出的恶臭气味。

[315] 慧麓:即江苏无锡惠山山麓的惠山泉。

[316] 溪谷:山间的河沟。奔注:奔流灌注。

[317] 涵浸凝渟(tíng):滋润凝聚。

[318] 以是:因此。湖陂:湖边。陂,水边,水岸。大浸:大水。

[319] 昏滞:浑浊凝滞。

[320] 劚(zhú):斫,砍削。瀹(yuè):煮。

[321] 漱咽:道教养生术。谓搅舌生津,缓缓分口咽下。此指饮用。

[322] 《竹懒茶衡》:明李日华号竹懒,其《紫桃轩杂缀》《六研斋笔记》中均有述茶事之文,或即杂抄其茶文汇成一编而改题欤。

[323] 未暇:谓没有时间顾及。悉:一个个,全部。

[324] 日御:每天都品尝。

[325] 菁英:精华,精英。

[326] 喉吻:喉与口。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有:“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327] 佐:弥补。

[328] 腆厚:醇厚。

[329] 鲜腴:新鲜肥美。潮:湿润。

[330] 虎跑:即虎跑泉。在今浙江杭州西湖西南虎跑山原虎跑寺中。泉水自山岩中间流出,甘冽醇厚。熨齿:使牙齿感到凉爽或寒冷。

[331] 松雨斋:李日华的堂号。

[332] 神期:神情交合。

[333] 饮啄人间:饮水啄食于人间。此指吃喝在人间。

[334] 消摇物外:谓超脱于尘世之外,不受外界事物的拘束,自由自在。消摇,同“逍遥”。

[335] 名山:著名的大山。古多指五岳。即:到。

[336] 尘海:谓茫茫尘世。

[337] 鱼缄:书信。此指寄茶。

[338] 槐火:用槐木取火。相传古时往往随季节变换燃烧不同的木柴以防时疫,冬取槐火。

[339] 典刑:典型,经典。

[340] 编摩:编集。

[341] 鼓吹:宣扬,吹捧。

[342] 杜老:即杜甫。潜居:隐居。夔峡:瞿塘峡的别称。夔门位于长江三峡的西端入口处,扼守瞿塘峡之西门,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丈,宽不及百米,形同门户,故称其为夔门,瞿塘峡也因而得名夔峡。

[343] 湿云:形容山势险峻。

[344] 松陵:江苏吴江的别称。

[345] 登新捐旧:汲取新的泉水,捐弃旧的泉水。

[346] 辘轳:安在井上绞起汲水斗的器具。

[347] 桔槔:井上汲水的工具。在井旁架设一杠杆,一端系汲器,一端悬绑石块等重物,用不大的力量即可将灌满水的汲器提起。

[348] 清士:清雅高洁的人。

[349] 搦(nuò)干:拧干。

[350] 目食:指用眼睛吃。比喻颠倒错乱。

[351] 苔衣:青苔。

[352] 德全:德行完备。

[353] 策勋:记功勋于策书之上。此指功劳。

[354] 洗鬲:洗茶时一种沥水的工具。

[355] 上投:先注水后下茶叶,称为“上投”。

[356] 《天下名胜志》:即《大明一统名胜志》,一百九十三卷,明曹学佺编纂。该书记述明代疆域之内各府、州、县的历史沿革、地理特征、风景名胜和古迹文物,侧重天下风景名胜。曹学佺(1574—1647),字能始,号石仓。侯官(今福建福州)人。累官至礼部尚书。另著有《石仓全集》《蜀中名胜记》等。

[357] 于潜泉:唐代名泉。在义兴县(今江苏宜兴)湖镇。

[358] 窦:孔,洞。

[359] 洑(fú)流:潜流。潜通:暗通。

[360] 李弥大(1080—1140),字似炬,号无碍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累官至工部尚书。于知平江任上多有诗歌吟咏江南风光。

[361] 安吉州:南宋宝庆元年(1225)改湖州置,治乌程、归安二县(今浙江湖州)。

[362] 鉴:照见。

[363] 徐献忠《水品》:二卷,明徐献忠撰。上卷分源、清、流、甘、寒、品、杂说七目,下卷仿《煎茶水记》对东南四十余处之水一一品鉴,作出评价。田艺蘅以为堪称明代泉史。

[364] 远大:辽远广阔。使然:使其如此,使它变得这样。

[365] 岷江: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历史上岷江曾被认为是长江正源。

[366] 处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此指陆羽。

[367] 劲薪:指比较坚硬的木柴,燃烧时间较长,火力较强,故名“劲薪”。

[368] 燔(fán):焚烧。

[369] 膏木:含有油脂的木柴。败器:腐朽废弃的木器。

[370] 劳薪之味:指用废旧或不适宜的木材烧煮,会使食物产生不好的味道。

[371] 旨:用意。

[372] 《岩栖幽事》:一卷,明陈继儒撰。所录皆山居琐事,如接花、艺木以及焚香、点茶之类,以及作者与山僧对答之语等。其中亦有一些杂记古人事迹和生活常识。

[373] 汹汹:水沸腾的样子。

[374] 浩浩:水势浩大的样子。

[375] 《剑扫》:即《醉古堂剑扫》,十二卷,明陆绍珩编。陆绍珩,字湘客。吴江(今江苏苏州)人。

[376] 韵事:风雅之事。

[377] 《涌幢小品》:三十二卷,明朱国桢撰。朱国桢曾制六角木亭,状如石幢,略似穹庐,可以择地而移,随意而张,忽如涌出,因以“涌幢”为此书名。该书共一千四百五十二条,约四十万字,记作者杂记见闻,间有考证,是研究明代政治、经济、文化史的重要资料。朱国桢(1558—1632),字文宁,号平极,别号虬庵居士、平涵居士。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另著有《皇明史概》《大政记》《大训记》等。

[378] 寓:原指寄居,后泛指居住。

[379] 杨麒(约1500—约1560):字仁甫,号四泉。上饶(今属江西)人。官至南京工部尚书。

[380] 大内:皇宫。

[381] 天汉:银河。此指天下。

[382] 芒种逢壬便立霉:指芒种以后,遇到壬日便进入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壬,天干的第九位,用作顺序第九的代称。霉,通“梅”,下雨后的湿气,容易损坏衣物。清顾禄《清嘉录》卷五“黄梅天”:“芒种后遇壬,为入霉,俗有‘芒种逢壬便入霉’之语,而人即以入霉日数,度霉头之高下,如芒种一日遇壬,则霉高一尺,至第十日遇壬,则霉高一丈。”

[383] 迥别:大不相同。

[384] 皎洁:明亮而洁白。

[385] 《它泉记》:不详,待考。

[386] 四陲:四周。

[387] 四明:山名。在今浙江宁波西南。自天台山发脉,绵亘于奉化、慈溪、余姚、上虞、嵊州等地。道书以为第九洞天,又名丹山赤水洞天。凡二百八十二峰。相传群峰之中,上有方石,四面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称四明山。

[388] 洞:潺湲洞,即白水宫,亦名白水冲,在今浙江余姚梁弄镇东南。埭(dài):即它(tuō)山堰。唐大和七年(833)由县令王元玮创建,位于今浙江宁波海曙区鄞江镇它山旁,樟溪出口处。

[389] 《玉堂丛语》:八卷,明焦竑撰。焦竑(1540—1620),字弱侯,号漪园,又号澹园,晚年自号澹园老人。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另著有《澹园集》《焦氏类林》《老子翼》《庄子翼》等。

[390] 黄谏(1403—1465):字廷臣,号卓庵,别号兰坡。庄浪卫(今甘肃永登)人。正统七年(1442)探花,授翰林院编修,迁侍读学士,人称“黄探花”“黄学士”。天顺八年(1464)判广州府事,著《广州水记》。另著有《书经集解》《从古正文》《使南稿》《兰坡集》等。《京师泉品》:又为《京师水记》。黄谏曾遍访京师泉井,一一品尝,予以品评,著为《京师泉品》。

[391] 郊原:郊外的原野。玉泉:水名。出自今北京西北玉泉山下,流为玉河,汇成昆明湖。出而东南流,环绕紫禁城,注入大通河。

[392] 文华殿:明清宫殿名。在今北京紫禁城东华门内,规模比其它宫殿稍小而极精工,明清两代为皇帝讲授经史之所。大庖井:在文华殿东,水质清明,滋味甘洌,曾是明清两代皇宫的饮用水源。

[393] 鸡爬井:又名岭南第一泉,今名学士泉。在今广东广州番禺区。明天顺中,学士黄谏谪居广州,煮茶饮之,品其水为岭南第一,故名。

[394] 吴拭:字去尘,自号逋道人。休宁(今属安徽)人。明诗文作家。著有《武夷集》《百粤纪游》等。

[395] 王新城《陇蜀余闻》:一卷,王士祯撰。这部书是王士祯奉使时所记,多不是亲眼所见的事,也多非亲经之地,所以书名取《余闻》。主要记叙陇蜀琐闻碎事。

[396] 百花潭:潭名。在今四川成都西郊。潭北有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草堂。

[397] 盘谷:在今河南济源北,唐李愿隐居处。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后因以“盘谷”咏隐居之地。

[398] 漭水:也写作“漾水”,旧称为汉水的上游。其实漭水通连的是西汉水,南流为嘉陵江,与东流的汉水不是一个水系。

[399] 王屋山:在山西垣曲县和河南济源市间。中条山分支。

[400] 泷水:古水名。《河南通志》卷一二:“泷水,源出济源县西四里,东南流与湨水合。”

[401] 《分甘余话》:四卷,清王士祯撰。成书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王士祯罢官家居之时。东晋王羲之致谢万书札中有“顷东游还,修植桑果,今盛敷荣。率诸子,抱弱孙,游观其间,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娱目前”之语,王士祯取其意名书。该书内容相当广泛,或记录见闻,或谈论学问。凡典章制度、地理名物、风俗人情、古代作家、书画文物乃至医药验方均有涉及。

[402] 一水:即汧水,又名龙鱼川。即今陕西西部渭河支流千河。

[403] 吴山:即汧山、岍山。亦名岳山、吴岳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南。《汉书·地理志》“右扶风汧县”条:“吴山在西,古文以为汧山。”

[404] 《地理志》:即班固《汉书·地理志》。

[405] 灵应峰:吴山最高峰。相传此峰旧有灵应宫,乡民遇旱灾,前来祈雨辄应,故名“灵应峰”。

[406] 西镇灵湫:吴山是古代著名的五岳五镇之一,又称西镇。灵应峰如斧劈削,峰下有泓汩汩流淌的清泉,美称“西镇灵湫”。

[407] 丙子:即康熙三十五年(1696)。祭告:古时国有事,祭神而告之。

[408] 《古夫于亭杂录》:六卷,王士祯撰。为王士祯采掇所闻所见而成。自序谓无凡例,无次第,故曰“杂”,以所居鱼子山有古夫于亭,因以为名。共收笔记三百余条,内容举凡诗歌品评、书画鉴赏、字义辨析、杂史小考、典章制度、人情事理、文人轶事、奇谈异闻、医道药方乃至书信往还都有涉及。

[409] 耳食:传闻。

[410] 不易之论: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易,改变。

[411] 发:挖掘。

[412] 李文叔格非:即李格非(约1045—1106),字文叔。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官至校书郎,迁著作佐郎,礼部员外郎等职。著有《礼记精义》《洛阳名园记》等。

[413] 《洛阳名园记》:一卷,宋李格非撰。记述洛阳富郑公园、董氏西园、董氏东园、环溪等十九处园池的景物。

[414] 正:纠正。

[415] 趵突:即趵突泉。在山东济南城区中部趵突泉公园内,为古泺水发源地。

[416] 孝妇泉:泉名。在今淄博博山区神头镇。相传齐孝妇颜文姜孝敬姑婆,感动神灵,泉生室内,曰孝妇泉,古称泷水,俗称“笼水”,是孝妇河的源头。颜神镇:在今山东淄博西南博山区。金置颜神店镇,元改为颜神镇。《读史方舆纪要》卷三五“益都县”条:“以齐孝妇颜文妻居此而名。”

[417] 范公泉:泉名,即珍珠泉。在今山东淄博博山城东。《大清一统志·青州府一》:“珍珠泉,在博山县东,亦名范公泉,以宋范仲淹读书其侧也。”

[418] 百脉泉:泉名。在今山东济南章丘区的百脉泉公园,为济南五大泉群之一。

[419] 右:古代崇右,故以右为上,为贵,为高。

[420] 王秋史《二十四泉草堂》:诗别集,十二卷,清王苹著。王苹以其居近望水泉,元于钦评之为泺水七十二泉之第二十四,故以之为室名,并以名集。王秋史,即王苹(1661—1720),字秋史,号七十二泉主人。另著有《蓼村文集》等。

[421] 翻:却,反而。

[422] 跬步:半步,跨一脚。

[423] 陆次云《湖壖杂记》:一卷,清陆次云撰。续田艺蘅《西湖志余》而作,主要描述杭州历史上的典章制度及人物事迹等。陆次云,字云士,一作云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后官河南郏县知县,以丁忧归。复起知江苏江阴县,有政绩。另著有《八纮绎史》《纪余》《八纮荒史》《北墅绪言》等。

[424] 龙井泉:泉名。本名龙泓,又名龙湫。位于今浙江杭州西湖西面风篁岭上,是一个裸露型岩溶泉。龙井泉由于大旱不涸,古人以为与大海相通,有神龙潜居,所以名其为龙井。

[425] 恬然:安然。

[426] 张鹏翮《奉使日记》:即张鹏翮《奉使俄罗斯日记》。张鹏翮(1649—1725),字宽宇,又字运青。遂宁(今属四川)人。清相国、治河专家。另著有《圣谟全书》《信阳子卓录》《河防志》等。

[427] 葱岭:古山名。古代对今帕米尔高原及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西部诸山的统称。

[428] 《广舆记》:二十四卷,明陆应旸撰。是陆应旸仿《明一统志》,并参考史籍、地方志而编撰的一本地理书。陆应旸(约1572—约1658),字伯生。松江青浦(今属上海)人。其作诗喜用鸿雁字,人常呼之陆鸿雁。另著有《笏溪草堂集》《樵史通俗演义》等。

[429] 永平滦州:即今河北滦州。永平,即永平府。明洪武四年(1371)改平滦府置,治卢龙县(今属河北)。扶苏泉:在今河北滦州城西。秦太子扶苏筑长城驻此饮之,故名。

[430] 扶苏(?—前210):秦始皇长子。秦统一六国后,奉命至上郡监蒙恬军。始皇去世后,被中车府令赵高、丞相李斯与始皇少子胡亥合谋篡改遗诏,赐其死。旋自杀于上郡军中。

[431] 江宁:南京的旧称。摄山:即今江苏南京东北栖霞山。相传山多草药,可以摄生,故名。

[432] 钟山:今江苏南京紫金山。八功德水:指具有八种殊胜功德之水。又作八支德水、八味水。所谓八种殊胜,即: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

[433] (yì):食物腐败发臭。蠲(juān)疴:祛除疾病。

[434] 丹阳玉乳泉:在今江苏丹阳东北观音山。

[435] 宁州: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置,治武宁县(今属江西),大德八年(1304)徙治分宁县(今江西修水)。属龙兴路。

[436]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著有《白氏长庆集》《白氏经史事类》等。

[437] 安陆府:元至元十五年(1278)升郢州置,治长寿县(今湖北钟祥)。属河南江北行省。沔阳: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复州路置。治玉沙县(今湖北仙桃西南沔城)。属河南江北行省。

[438] 《增订广舆记》:二十四卷,清蔡方炳撰。《广舆记》原为明人陆应旸编纂,经蔡方炳增补修订,而内容较陆氏之《广舆记》更加完备、准确,是一部以图记名的古代中国地图集,同时也是研究明、清地图史的重要版本。蔡方炳,字九霞,号息关。昆山(今属江苏)人。康熙十七年(1678)举博学鸿词科。工诗文,兼善隶草。另著有《耻存斋集》《历代茶榷志》等。

[439] 石罅(xià):石头的缝隙。

[440] 潴(zhū):蓄积。

[441] 《武夷山志》:二十四卷,清董天工撰。为描述武夷山史地艺文掌故的典籍。董天工(1703—1771),字村六,号典斋。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曾先后担任过福建宁德、河北新化县司铎、山东观城知县等职。

[442] 天柱:即武夷山天柱峰。

[443] 茶园:即武夷山御茶园。

[444] 小桃源:又称桃源洞。在今武夷山六曲北岸苍屏峰与北廊岩之间。因风光近似武陵桃源而得名。

[445] 接笋:即武夷山接笋峰。在今武夷山市西南武夷山仙掌峰之南。高齐仙掌,而险怪特甚。明《八闽通志》卷六《地理志·山川》“崇安县”条:接笋峰“一名仙接石,状如笋立,其半有痕,如断而复续”。仙掌露:也称掌露井,在武夷山接笋峰。传说泉水是天降仙露汇聚而成,岩间勒有“仙掌露”三字,故名。

[446] 孚玉山:俗名鲤鱼山,在今安徽宿松东。福昌寺:佛教寺院,天宝年间建于宿松孚玉山下。

[447] 军将:指孟谏议派来送茶的人,称军将,其人当是武职。周公:《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也。’”后因以“梦见周公”喻夜梦。或省作“周公”。

[448] 白绢斜封:古人把信写在白绢上,然后斜封邮寄,故称书信为“白绢斜封”。白绢,一种白色的薄型丝织品。

[449] 开缄:开封。宛:宛然,仿佛。

[450] 手阅:检看。

[451] 蛰(zhé)虫:藏在泥土中过冬的虫豸。

[452] 阳羡茶:古代名茶。产于江苏宜兴,其地古称阳羡,因名之。此茶唐时已充贡。

[453] 仁风:形容恩泽如风之流布。旧时多用以颂扬帝王或地方长官的德政。蓓蕾:花蕾,含苞未放的花。此指初生的茶芽。

[454] 黄金芽:宋代龙凤贡茶的雅称。因龙凤茶极为名贵,价埒黄金,金有价而茶不可得,故云。

[455] 不奢:不多,此指阳羡茶的产量。

[456] 至尊:皇帝的代称。

[457] 何事:为什么。山人:犹隐士,卢仝自称。

[458] 纱帽笼头:纱帽是古代官服的礼帽,卢仝是无官职的山人,这里写煎茶时纱帽笼头,是以文为戏,表示对名茶的特别爱好。

[459] 碧云引风:本应为“风引碧云”,这是倒文,形容茶煎开后,茶汤散发的热气冉冉上升。

[460] 白花:古人品茶,以白色为上,故云白花。

[461]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三碗茶吃下去,尘俗之念,一扫而空,搜索贫乏的肠肚,只留有平生读过的书文。

[462] 习习:风声。

[463] 冯贽记事珠》:一卷,唐冯贽撰。该书编记秦汉至唐以来掌故遗闻五十六则,每则皆三言两语。常为后世小说戏剧创作所取资。冯贽,约活动于唐僖宗朝至五代中期。金城(今甘肃兰州)人。另著有《云仙杂记》《南部烟花记》等。

[464] 《荈赋》:晋杜育撰。中国最早的茶诗赋作品。第一次完整地记载了茶叶种植、生长环境、采摘时节的劳动场景,烹茶、选水、茶具的选择和饮茶的效用等。杜育(?—311),字方叔。西晋襄城(今属河南)人。曾任中书舍人、国子祭酒,贾谧“文章二十四友”之一。另著有《易义》《杜育文集》等。

[465] 《续博物志》:十卷,宋李石撰。为晋张华《博物志》之续书。其编纂体例、写法均与《博物志》同,小异之处是张华书首地理,此书首天象。其余不分门目,依次仿效张华之说,一事续一事,而较之张华之说加详。李石,字知几,号方舟。资阳(今属四川)人。另著有《方舟集》等。

[466] 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

[467] 泰山灵岩寺:在山东济南长清区东南方山下、泰山西北麓灵岩峪中。创建于前秦永兴年间,兴于北魏,盛于唐宋,曾与南京栖霞寺、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当阳玉泉寺同称中国四大丛林。

[468] 《桐君录》:又名《桐君药录》《桐君采药录》,三卷,托名桐君撰。

[469] 卓绝:达到极限,无与伦比。

[470] 灵味:美味。

[471] 馨香:芳香。

[472] 秋爽:秋日的凉爽之气。洒然:形容神气一下子清爽或病痛顿时消失。

[473] 苏文忠:即苏轼。

[474] 黄:黄州。

[475] 彭城:今江苏徐州。张圣途:即北宋隐士张天骥(1041—?),字圣途,自号云龙山人。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好诗书、花木和音乐,崇信道家哲学。苏轼任徐州知州,与张天骥十分投洽。陈辅之:即陈辅,字辅之,自号南郭子,人称南郭先生。丹阳(今属江苏)人。不事科举,与王安石、苏轼、邹浩沈括等交游。著有《陈辅之诗话》。

[476] 葺治:修建。堂宇:殿堂的顶棚。亦指殿堂。

[477] 严洁:整肃洁净。

[478] 雨旸(yáng):语本《尚书·洪范》:“曰雨,曰旸。”谓雨天和晴天。

[479] 王焘外台秘要》:四十卷,是唐王焘辑录而成的综合性医书。书中对医学文献进行了整理,保存了大量唐以前医学文献,为研究中国医疗技术史及发掘中医宝库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考察依据。王焘(670—755),郿(今陕西眉县)人。因感于“齐梁间不明医术者,不得为孝子”之言,潜心钻研医学,并常向名医请教,遂精通医学。

[480] 格韵:格调气韵。高绝:高超卓绝。

[481] 山居逸人:隐居在山中的雅士。

[482] 利膈调中:胸中顺畅调和。

[483] 煮散:把药物制成粗末的散剂,加水煮汤,去渣服用,谓“煮散”。

[484] 月兔茶:团茶中的一种名茶。

[485] 环非环:说月兔团茶像环而不是环。环,玉器。

[486] 玦(jué)非玦:这里说开了缺口的月兔团茶像玦而不是玦。玦,开了缺口的玉环。

[487] 裙上月:指佳人挂在裙子上的像月的玉器。

[488] 月圆还缺缺还圆:天上的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周而复始。

[489] 此月一缺圆何年:月兔茶被去掉一块煮茶喝,就再也不能重圆了。

[490] “君不见”三句:您难道看不见,由于月兔茶上印有双衔绶带、比翼齐飞的一对鸾鸟,所以多情的公子更舍不得把它拿来斗茶了。飞鸾,飞翔的鸾鸟。

[491] 酽(yàn)茶:浓茶。

[492] 示病维摩:《维摩诘所说经·方便品》记载,有维摩诘长者为说法讲经,而现身有疾,国王、大臣、长者、居士等前往问病,维摩诘即为其广为说法。后以此典形容人有病或前往问病。

[493] 在家:佛家语,在俗之人,与“出家”相对。灵运:谢灵运(385—433),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谢灵运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在其传世的近百首诗作中,山水诗占了不少篇幅。山水诗在晋宋勃兴,其功首推谢灵运。

[494] 魏帝一丸药:三国魏曹丕《折杨柳行》:“西山一何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僮,不饮亦不食。与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服药四五日,身体生羽翼。轻举乘浮云,倏忽行万亿。流览观四海,茫茫非所识。”后因以“一丸药”指仙药。魏帝,指三国魏皇帝曹丕。

[495] 《侯鲭录》:八卷,宋赵令畤著。取其书似美味佳肴之意,诠释名物、习俗、方言、典故,记叙时人的交往、品评、轶事、趣闻及诗词之作,颇为精赡,有一定的文学史料价值。赵令畤(1061—1134),初字景贶,苏轼为改字德麟,号聊复翁、藏六居士。涿郡(今河北涿州)人。另著有《藏六居士安乐集》等。

[496] 颊腻:脸上的油腻。

[497] 漱涤:洗涤。

[498] 蠹(dù)疾:病害。蠹,蛀蚀。

[499] 率:大多。

[500] 白玉蟾(1194—?):本名葛长庚,字白叟,号海蟾、海琼子。福州闽清(今属福建)人。另著有《海琼集》《道德宝草》《罗浮山志》等。

[501] 沉疴:久治不愈的病。甦(sū):缓解,免除。

[502] 天衢:天路。天空广阔,任意通行,犹如四通八达的大道,故称天衢。

[503] 唐庚《斗茶记》:饮茶杂著,宋唐庚著。政和二年(1112)三月,唐庚与友朋数人相与斗茶,取龙塘水烹之而评判其品第,因撰是书。书中述及前人饮茶故事,颇简略。唐庚(1071—1121),字子西,人称鲁国先生。眉州丹稜(今属四川)人。著有《眉山唐先生文集》。

[504] 政和二年:1112年。底本作“政和三年”,误。唐庚《眉山唐先生文集》也作“政和二年”。政和,宋徽宗年号(1111—1118)。

[505] 清远峡:又称中宿峡、飞来峡。因在广东清远城北,故名。苏轼有“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诗句,即指此。

[506] 罪戾:罪过,过失。此指带罪之身。因唐庚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后张商英罢相,唐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唐庚与苏轼是同乡,贬所又同为惠州,兼之文采风流,当时有小东坡之称。

[507] 珍膏:宋朝制作团饼茶时在茶体外面刷敷膏液,主要为增进美观和延缓陈化。

[508] 相工:旧指以相术供职或为业的人。

[509] 肉理:犹质地。

[510] 详明:一本作“鲜明”。

[511] 张淏云谷杂记》:四卷,宋张淏著。以考辨经史艺文为主,间及当代遗闻轶事。对诸家著述疑误之处,多所订正。张淏,字清源。开封(今属河南)人。绍定元年(1228)以奉议郎致仕。另著有《会稽续志》《艮岳记》等。

[512] 回纥:古代民族名兼国名。为袁纥后裔,初受突厥统辖,唐天宝三载(744)灭突厥后建立可汗政权,贞元四年(788)改称回鹘,开成五年(840)被黠戛斯所灭,余众分三支西迁:一迁吐鲁番盆地,称高昌回鹘或西州回鹘;一迁葱岭西楚河畔,称葱岭西回鹘;一迁河西走廊,称河西回鹘。后改称畏吾儿(即今维吾尔)。

[513] 驱马市茶:自唐始西北少数民族以马换茶之事。茶马交易始于唐代。

[514] 建中:唐德宗年号(780—783)。

[515] 兴元初虽诏罢:经历奉天之难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大赦天下,新开征不久的茶税也被免除了。

[516] “贞元九年”几句:唐德宗贞元九年(793),诸道盐铁使张滂建议征收茶税,德宗采纳实行。在产茶州县、茶山所在地及茶商所经之处,皆设收税机构,税率为茶价十分之一,当时每年所征茶税约四十多万缗。缗钱,指以千文结扎成串的铜钱,汉代作为计算税课的单位。后泛指税金。

[517] 国用:国家的费用或经费。

[518] 精绝:精妙绝伦。

[519] 青阳:指春天。《尔雅·释天》:“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

[520] 朝阳:初升的太阳。

[521] 晷(guǐ)景:亦作“晷影”。晷表之投影,日影。

[522] 亭轩:有窗槛的亭形建筑。

[523] 华池:口的舌下部位。泛指口。

[524] 草茶:我国古代茶类名称之一。唐宋茶类,大致可分为片茶和散茶两类。片茶为团饼茶,散茶又称草茶,充食茶。草茶也有名品,如双井、日铸等。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为第一。自景祐已后,洪州双井白芽渐盛,近岁制作尤精……其品远出日注上,遂为草茶第一。”

[525] 细沤:茶沫。

[526] 尘劳:烦恼。

[527] 施茶:施舍茶叶。指人多聚饮,其实是浪费茶叶。

[528] 下材:下等的材料。

[529] 胶枣:蒸熟的枣。火桃:《玉篇》:“火桃,毛果也。”具体不详。橘饼:以橘子加蜜糖制成的饼。

[530] 清绝:清雅至极。

[531] 榄仁:橄榄核内柔软的部分。鸡头:亦作“鸡头肉”。芡实的别名。

[532] 曲几:曲木几。古人之几多以怪树天生屈曲若环若带之材制成,故称。

[533] 僧寮:寺院。

[534] 晏坐:安坐,闲坐。

[535] 翰卿墨客:文人墨客。

[536] 缁衣:借指僧人。羽士:旧指道士。

[537] 逸老:指遁世隐居的老人。散人:不为世用、闲散自在的人。

[538] 轩冕:指为官。超轶:超越,胜过。世味:流俗。

[539] 谭渴:因清谈而焦渴。谭,同“谈”。书倦:因看书而倦怠。

[540] 凌烟:即凌烟阁。封建王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唐刘肃《大唐新语·褒锡》:“贞观十七年,太宗图画太原倡义及秦府功臣赵公长孙无忌、河间王孝恭、蔡公杜如晦、郑公魏徵、梁公房玄龄、申公高士廉、鄂公尉迟敬德、郧公张亮、陈公侯君集、卢公程知节、永兴公虞世南、渝公刘政会、莒公唐俭、英公李、胡公秦叔宝等二十四人于凌烟阁。太宗亲为之赞,褚遂良题阁,阎立本画。”

[541] 清滑:清洁滑润。

[542] 再巡:冲泡两次。

[543] 甘醇:甘甜醇厚。

[544] 戏论:漫不经心的言论。

[545] 婷婷袅袅十三余:唐杜牧《赠别》诗句。形容女子十三四岁时的美姿。

[546] 碧玉:南朝宋汝南王妾。北周庾信《结客少年场行》:“定知刘碧玉,偷嫁汝南王。”南朝梁元帝《采莲赋》:“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破瓜年:旧称女子十六岁为“破瓜”。“瓜”字拆开为两个“八”字,即二八之年,故称。

[547] 绿叶成阴:指女子出嫁生了子女。也比喻绿叶繁茂覆盖成荫。唐杜牧《叹花》:“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树成阴子满枝。”

[548] 羔儿酒:即羊羔酒。后用以指美酒。

[549] 毛女:传说中得道于华山的仙女。汉刘向列仙传·毛女》:“毛女者,字玉姜,在华阴山中,猎师世世见之。形体生毛,自言秦始皇宫人也,秦坏,流亡入山避难,遇道士谷春,教食松叶,遂不饥寒,身轻如飞,百七十余年,所止岩中有鼓琴声云。”麻姑:神话中仙女名。传说东汉桓帝时曾应仙人王远(字方平)召,降于蔡经家,为一美丽女子,年可十八九岁,手纤长似鸟爪。能掷米成珠,为种种变化之术。事见晋葛洪神仙传》。

[550] 仙风道骨: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骨,气概。

[551] 浼(měi):沾污,玷污。

[552] 桃脸柳腰:脸似桃花,腰似细柳。

[553] 销金帐:嵌金色线的精美帷幔、床帐。

[554] 碾硙(wèi):利用水力启动的石磨。此指碾磨加工。

[555] 蒿莸(yóu):蒿草和莸草。莸,古书上指一种有臭味的草。

[556] 荐茶:泡茶。

[557] 酥酪:以牛羊乳精制成的食品。

[558] 白土:即白垩。石灰岩的一种。俗称白土子。

[559] 茶通仙灵,然有妙理:此句不可解。考其原文为:“茶通仙灵,久服能令升举。然蕴有妙理,非深知等笃妙不能得其当。”此处摘录。仙灵,仙人的灵气。妙理,精微的道理。

[560] 山堂:山中的寺院。

[561] 松涛:风撼松林,声如波涛,因称松涛。

[562] 潋滟(liàn yàn):光耀貌。

[563] 幽趣:幽雅的趣味。

[564] 雅趣:风雅的意趣。乏:缺少。

[565] 酾(shī):斟。斟茶。

[566] 倪元镇:即倪瓒(1306—1374?),字符镇,号云林子、东海瓒、懒瓒等,别号荆蛮民、净名居士、朱阳馆主、萧闲仙卿。常州无锡(今属江苏)人。著有《清阁集》《倪云林诗集》等。

[567] 老病:年老多病。

[568] 几希:极少。

[569] 无时:没有一刻。

[570] 旦明:天明时。晏食:谓晚食时,约当酉时之初。禺中:将近午时。晡(bū)时:即申时,又名日、夕食等。即下午三时正至五时正。下舂:称日落之时。

[571] 不与:不计算在内。

[572] 宿:预先,早先。

[573] 毕世:毕生。安享:安然享用。

[574] 摩挲:抚摸。宝爱:珍爱。

[575] 不啻(chì):如同。掌珠:掌上明珠。

[576] 徐茂吴:即徐桂,字茂吴。

[577] 置辨:辨别。

[578] 厚价:价格丰厚。

[579] 子晋:即乐子晋。冯梦祯的朋友。

[580] 庶几:差不多,近似。

[581] 草莱:犹草莽。杂生的草。

[582] 玉貌:指美女。

[583] 蛾眉:蚕蛾触须细长而弯曲,因以比喻女子美丽的眉毛。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来画眉。

[584] 翻累本色:反而冲淡本来的颜色。翻,反而。累,有损于。

[585] 无事:没有俗事缠身。佳客:趣味高尚的茶客。幽坐:幽雅的品饮环境。吟咏:以诗词助茶兴。挥翰:挥毫泼墨。倘佯(cháng yáng):安闲自得的闲情雅致。睡起:酣睡初醒。宿酲(chéng):酒醉未醒。清供:以清鲜果品佐茶。精舍:雅静的茶室。会心:对饮茶艺术领悟于心。赏鉴:欣赏品鉴。文僮:文静伶俐的茶僮。

[586] 不如法:烹茶不知法。恶具:茶具粗劣。主客不韵:主人和客人文化思想差异太大。冠裳苛礼:饮茶乃清闲消遣之事,戒官场交往,陈规琐礼。荤肴杂陈:饮茶时贵在清新安逸。若荤肴则使茶变味,兴致顿消。忙冗:忙碌。恶趣:粗俗之物。

[587] 蒙山在蜀雅州:此指位于四川雅安的蒙顶山,以出产贡品蒙顶山茶闻名于世。雅州,今四川雅安。

[588] 险秽:险恶不平。

[589] 蛇虺(huǐ):泛指蛇类。

[590] 蠲(juān):除去,免除。

[591] 蒙阴山:一名仙祠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南。石衣:苔藻。

[592] 点汤:以沸水冲泡。

[593] 楷(jiē)木:孔子故乡山东曲阜孔林中一种特有的树种,传说是孔子弟子子贡奔丧时带到曲阜去的。

[594] 佛手柑: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之二·枸橼》:“枸橼产闽广间……其实状如人手,有指,俗呼为佛手柑。”此指其果实。

[595] 六朝:三国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相继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为六朝。

[596] 香饼:指用香料制成的小饼,可以佩带,也可以焚烧。

[597] 瘥(chài):病愈。

[598] 《金陵琐事》:四卷,明周晖撰。记述明朝南京掌故,上涉朝章国典、功臣名士佳语,下及街谈巷议、民间风俗琐闻,且多为国史之未暇收、郡乘所不能备之事。周晖,字吉甫。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另著有《幽草斋集》。

[599] 思屯乾道人:即吕洞宾。《坚瓠广集》卷五:“《耳谭》:金陵万镃适方外,谈长生,为人箕卜,请则吕仙必至。……镃大感悦,拜问姓名住居。曰:‘汝向清元观问思屯乾道人便是。’镃归遇友毛俦于门,惊问其故,镃具道所以。俦贺曰:‘公遇仙矣。思者丝也,系屯纯也,乾者阳也,乃是纯阳吕祖也。’……言吕祖年若四十余,白皙长髯,青唐巾,玉色道袍,袍有二绽处,暗寓‘吕’字,手常叉而不放,置向胸前后,亦是‘吕’字意。”万镃:字乘时,号与石。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家境贫困,靠启发童蒙、拆字测字度日。隆庆庚午年间,中风偏枯,服药无效,只好用帛巾挽住右臂,系在脖子上,左手拄着拐杖慢慢瘸行。

[600] 五藏:亦作“五臧”。即五脏。指心、肝、脾、肺、肾。中医谓“五脏”有藏精气而不泻的功能,故名。

[601] 谈道:谈说义理。

[602] 亵用:玷污使用。

[603] 未易:难于。评量:评判衡量。

[604] 时流:世俗之辈。持论:立论,提出主张。

[605] 嘶声:犹言声音沙哑。

[606] 绕梁遏云:形容歌声保留时间长久,动听。绕梁,绕着屋梁,形容歌声保留时间长久。遏云,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端。《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607] 钝置:弃置不用。

[608] 兰芷:兰草与白芷,皆香草。

[609] 勺水:一勺水。指少量的水。

[610] 有司:指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章程:泛指各种制度。

[611] 棰(chuí)楚:古代打人用具,因以为杖刑的通称。棰,木棍。楚,荆杖。

[612] 醨(lí):不醇厚,浅薄。

[613] 螫(shì):毒害。

[614] 笋蕨:竹笋与蕨菜。此指笋蕨茶。石濑:此指石濑茶。寒俭:不体面。

[615] 野人:山野之人。

[616] 蕴藉:含而不露。

[617] 蒜酪:蒜酪是北方常食之物,因以指北方少数民族。此指辛辣腥膻的气味。

[618] 分水:即分水茶。宋代贡品。产于浙江桐庐分水区,以天尊岩最著名。

[619] 石鼎:陶制的烹茶用具。薰燎:烟熏火燎。

[620] 鸡苏佛:茶之别名。鸡苏即薄荷,上口芳辣与茶类,故名。橄榄仙:茶的美称。

[621] 空玄:犹幻想。虚寂:犹清静,虚无寂静。

[622] 嘿嘿:不说话,默默。

[623] 舌根:佛家的六根之一,即味觉器官“舌”。现代汉语中,“舌根”指舌的根部,为生理学、语言发声学的名词。

[624] 更:再。度曲:按曲谱歌唱。泛指演奏音乐。

[625] 沃:喝。

[626] 灭裂:犹败坏、毁灭。

[627] 俗客:庸俗的客人。

[628] 汩汩(yù):忙碌,烦杂。尘务:世俗的事务。

[629] 意绪:心意,情绪。

[630] 通俗之才:指为俗众所喜爱的事物。

[631] 远韵:高远的风韵。

[632] 呕哕(yuě):呕吐。此指玷污。寒月:清寒的月光。

[633] 可念:值得感动。

[634] 痰嗽:一名痰咳。病证名。指痰盛致嗽。

[635] 《类林新咏》:三十六卷,清姚之骃著。姚之骃,字鲁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官至御史。生平博雅好古,尤长于史学。另著有《后汉书补逸》《元明事类钞》《镂空词》等。

[636] 顾彦先:即顾荣(?—312),字彦先。晋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吴亡,与陆机兄弟入洛阳,时号“三俊”。拜郎中,历尚书郎、廷尉正。

[637] 臛(huò):肉羹。

[638] 《徐文长秘集》:即《刻徐文长先生秘集》,十二卷,明徐渭辑。

[639] 云林:隐居之所。

[640] 衲(nà)子仙朋:僧人道士。

[641] 《芸窗清玩》:三十五卷,明胡文焕辑。

[642] 茅一相:字国佑,号泰峰,又号康伯。浙江归安(今浙江湖州)人。约活动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著有《文霞阁草》。

[643] 濯(zhuó):洗。

[644] 《醉乡记》:唐王绩所写散文。以醉名乡,所举人与事皆与酒关联,把醉乡作为理想社会的象征。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人。初唐诗人。

[645] 爽然:豁然开朗。

[646] 《三才藻异》:三十三卷,清屠粹忠撰。为儿童启蒙课本,对各类典故题诗以作纪念,分类标题,各以四言二韵进行概括。屠粹忠,号芝岩。定海(今浙江镇海)人。官至兵部尚书。

[647] 雷鸣茶:唐代名茶。产于四川名山县蒙顶山。《蜀典》卷六:“段成式《锦里新闻》:‘蒙顶山有雷鸣茶,雷鸣时乃茁。’”

[648] 地仙:道教认为住在人间的仙人。地仙也称为遍知真人。葛洪《抱朴子·论仙》:“按《仙经》云:‘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649] 曩(nǎnɡ)时:往时,以前。

[650] 天壤:天地,天地之间。

[651] 袁宏道《瓶花史》:二卷,明袁宏道撰。从鉴赏角度论述了花瓶、瓶花及其插法。上卷为瓶花之宜、之忌、之法;下卷分花目、品第、器具、择水等。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今属湖北)人。与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称“公安三袁”。另著有《袁中郎全集》。

[652] 谭:同“谈”。

[653] 琉球国:即琉球王国,古国名。最初是指在琉球群岛建立的山南、中山、山北三个国家。1429年,三国统一为琉球王国。1879年日本宣布琉球废藩置县,完成所谓的“琉球处分”,将琉球强行并入日本,设冲绳县,琉球王国覆亡。

[654] 《藜床沈余》:一卷,明陆濬原撰。陆濬原,字嗣哲。平湖(今属浙江)人。明亡,隐居不仕。

[655] 侯家:犹侯门。指显贵人家。彩笺:小幅彩色纸张。常供题咏或书信之用。

[656] 狎(xiá)处:亲密相处。此指酣睡。衾(qīn)帏:被子和帐子。泛指卧具。

[657] 蟾光:月色,月光。

[658] 涓:选择。

[659] 卜夜:尽情欢乐整夜不止。

[660] 冰心:指有清雅的心志。

[661] 玉允:允许,应允。玉,指对别人的尊词。

[662] 沈周《跋茶录》:即沈周对张源《茶录》所写的跋。跋,一般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大多属于评价、鉴定、考释之类。

[663] 樵海先生:即《茶录》作者张源,字伯渊,号樵海山人。

[664] 朱门:指贵族豪富之家。

[665] 偃仰:安居,游乐。

[666] 羽翼:弥补。

[667] 王晫《快说续记》:一卷,笔记小品文。受金圣叹《快说》影响而作。

[668] 解事僧:通晓事理的僧人。

[669] 踞:坐。

[670] 卫泳《枕中秘》:明卫泳编。卫泳仿马总意林》之体例,采缀明人杂说共二十五种,即闲赏、二六时令、国士谱、书宪、读书观、早护书等,皆为明朝隆庆、万历以来纤巧轻佻之词。书前列有凡例二十五则,题为致语。即取宋代教坊之致语以为自名。卫泳,字永叔。苏州(今属江苏)人。

[671] 个中:其中。

[672] 心下快活自省:出自宋黄庭坚《品令·茶词》:“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即此种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惟有饮者才能体会其中的情味。

[673] 黄宜州:因黄庭坚曾贬官宜州,故称。

[674] 江之兰《文房约》:一卷,清江之兰撰。该书历数书房中不宜有不宜为事二十余条。以其反者观之,则可知书房应具何种样貌。江之兰,字含徵。歙县(今属安徽)人。清医学家。另著有《医津一筏》《内经释要》等。

[675] 栖:寄托。

[676] 幽思:深思,思索。

[677] 蒙顶石花:产于四川蒙顶山,造型自然美观,外型像石头上苔藓,冲泡后整芽形似花,故名。

[678] 扶舆:谓勉强扶持。沆瀣(hànɡ xiè):谓彼此契合,意气相投。

[679] 羊肠:喻指狭窄曲折的小路。

[680] 苟:如果,假使。

[681] 高士奇《天禄识余》:二卷,清高士奇撰。成书于康熙年间。为作者读书偶记,多取材经史子集。凡七百四十条,约五万五千字。内容庞杂,凡历史掌故、地理常识、风景名胜、文人雅趣、瓜果茗饮、建筑奇观、各代风习、书画技巧、禽鸟花卉,无不具备。高士奇(1645—1704),字澹人,号竹窗,又号江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另著有《清吟堂全集》《春秋地名考略》《江村消夏录》《北墅抱瓮录》等。

[682] 宴飨(xiǎng):亦作“宴享”。古代帝王饮宴群臣、国宾。

[683] 煮海:煮海水为盐。此指盐税。

[684] 花晨月夕:有鲜花的早晨和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685] 贤主嘉宾:贤明的主人和尊贵的客人。

[686] 脍鲤炰(páo)羔:脍炙鲤鱼和烤乳羊肉。

[687] 兰芷:兰草与白芷。皆香草。

[688] 沈心斋:即沈涵(1651—1718),字汪度,号心斋。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官至内阁学士。著有《赐研斋诗存》《赐研斋词》等。

[689] 陈鉴虎丘茶经注补》:一卷,清陈鉴撰。陈鉴,字子明。广东人。清初顺治乙未(1655)移居苏州。《虎丘茶经注补》,全书约三千六百余字,按陆羽《茶经》分为十目,将与虎丘茶事有关的《茶经》原文摘录,后加注虎丘茶事,凡超出《茶经》论述范畴的,则作为补,附于后。虎丘茶在明代声誉鹊起,曾被誉为天下第一。此书专为虎丘茶而作,体例又很别致,但未免牵强附会,有冗杂之嫌。

[690] 鬻(yù):卖。

[691] 陈鼎《滇黔纪游》:二卷,清陈鼎撰。为作者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客游滇黔时所作,万余字。上卷记黔,下卷记滇,其于山川佳胜,土俗异闻,叙述颇为有致。间有荒诞不经之词、夸浮之笔,对史事疏于考证。陈鼎(1650—?),原名太夏,字定九,又字九符、子重,号鹤沙,晚号铁肩道人。江阴(今属江苏)人。另著有《东林列传》《滇黔土司婚礼记》等书。

[692] 渥丹:润泽光艳的朱砂。多形容红润的面色。

[693] 此段文字与《茶经·一之源》中相关文字大致相同,疑引自《茶经》。《瑞草论》,书名,不详待考。百节,指人体各个关节。

[694] 《本草拾遗》:又名《陈藏器本草》,十卷,唐陈藏器撰。陈藏器任京兆府三原县尉时,专心攻研本草,补不足,拾所遗,解纷争,撰《本草拾遗》十卷,其中《序例》一卷、《拾遗》六卷、《解纷》三卷,用以补《新修本草》之所不备。陈藏器(683—757),鄞县(今属浙江)人。唐药物方剂学家。

[695] 露(juān)芽:茶名。篯(jiān)芽:茶名。

[696] 枳壳芽:伪茶名。一种与茶相似的药用饮料,以枳树芽叶为原料。也常常掺合入茶中制成伪茶。

[697] 风疾:指风痹、半身不遂等症。

[698] 上春:孟春。指农历正月。

[699] 李时珍《本草》:即李时珍《本草纲目》。五十二卷,按药物自然属性分为十六部、六十类,每一药物又以正名为纲,附品为目;标名为纲,列事为目,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纲目体系。该书内容丰富,为明代本草集大成之作,被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誉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号濒湖山人。蕲州(今湖北蕲春)人。被后世尊为“药圣”。另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

[700] 葳(wēi)灵仙:即威灵仙。半常绿藤本。中医以根入药,能祛风湿、通经络等。土茯苓:多年生攀援灌木。中医学上以根状茎入药,能解毒、清热利湿,主治痈肿、疔疮、关节痛、梅毒等症。

[701] 瓦盏:陶制的小酒杯。

[702] 赤白痢:中医指大便中带脓血的痢疾。

[703] 宪宗:即唐宪宗李纯(778—820),初名淳。唐顺宗李诵长子,系子承父位。805—820年在位。马总(?—823):字会元。扶风(今属陕西)人。历任方镇,官终于户部尚书,赠右仆射。著有《意林》《通历》等。泄痢:腹泻。

[704] 元祐二年:1087年。元祐,宋哲宗年号(1086—1094)。

[705] 文潞公:即文彦博(1006—1097),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八年(1048),镇压贝州王则兵变,出任宰相。嘉祐四年(1059)封潞国公。著有《文潞公集》。

[706] 《晋书》:一百三十卷,唐房玄龄等撰。《晋书》记事上起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下迄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共一百五十六年的历史。房玄龄(579—648),字乔。齐州临淄(今属山东)人。隋末进士,后任秦王李世民王府记室,协助筹谋统一,取得地位,官至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后封为梁国公。

[707] 温峤(288—329):字太真。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东晋名将,死后追赠侍中、大将军、使持节,谥号忠武。

[708] 条列:分条列举。

[709] 薄:茶叶计量单位。唐段公路北户录》:“前朝短书杂说,即有呼食为头,以鱼为,茗为薄。为夹。”(dǒu),同“斗”,量器。

[710] 京师:即北魏京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士子:士大夫官僚阶层。

[711] 高祖: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499),或作元宏。471—499年在位。太和二十三年(499)崩于谷塘原之行宫,谥孝文帝。庙号高祖。

[712] 彭城王勰:即元勰(?—508),字彦和。北魏宗室,孝文帝六弟。太和九年(485)封始平王,后改彭城王,除中书监。因被诬与京兆王元愉等谋反,被鸩杀。

[713] 乡曲:乡里,亦指穷乡僻壤。形容识见寡陋。

[714] 给事中:官名。秦汉为列侯、将军、谒者等的加官。侍从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参议政事,因执事于殿中,故名。魏或为加官,或为正官。晋代始为正官。

[715] 八珍:古代八种烹饪法。《周礼·天官·膳夫》:“珍用八物。”郑玄注:“珍,谓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捣珍、渍、熬、肝膋也。”宋吕希哲《侍讲日记》:“八珍者,淳熬也,淳母也,炮也,捣珍也,渍也,熬也,糁也,肝膋也。先儒不数糁而分炮豚炮牂为二,皆非也。”后以指八种珍贵食品。

[716] 苍头:指奴仆。《汉书·鲍宣传》:“使奴从宾客浆酒霍肉,苍头庐儿皆用致富。”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汉名奴为苍头,非纯黑,以别于良人也。”

[717] 逐臭之夫:追逐奇臭的人。比喻嗜好怪癖,与众不同的人。《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人各有好尚,兰茞荪蕙之芳,众人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718] 学颦之妇:即“东施效颦”。《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后人把这个丑女称作东施。后因以“东施效颦”谓不顾自身条件而一味模仿,弄巧反而成拙。亦用为模仿别人的谦词。

[719] 梁武帝:即梁武帝萧衍(464—549),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齐雍州刺史、大司马。齐和帝中兴二年(502),萧衍代齐自立,即皇帝位,建立梁朝。太清二年(548),侯景引兵渡江,攻入建康都城,他被囚饥饿而死。西丰侯萧正德:字公和。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临川王萧宏子。初为梁武帝养子,后还本,封西丰县侯。普通三年(522)奔魏,寻逃归。后进封临贺王,为丹阳尹。侯景反,立为帝,寻降为大司马,矫诏杀之。

[720] 元乂:即元叉(484—525),字伯隽,小字夜叉。洛阳(今属河南)人。北魏宗室大臣。

[721] 阳侯之难:指水灾。明谢肇淛五杂俎》卷一三:“逾三月,而建宁遭阳侯之变,巨室所藏尽荡为鱼鳖矣。”

[722] 王濛(309—341):字仲祖,小字阿奴。太原晋阳(今属山西)人。官至司徒左长史,卒赠光禄大夫,封晋阳侯。传有《诸葛帖》。

[723] 《续搜神记》:又称《搜神后记》《搜神续记》《搜神录》。古志怪小说集,十卷。

[724] 桓宣武:即桓温(312—373),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权臣。死后谥号宣武。其子桓玄建立桓楚后,追尊为“宣武皇帝”。督将:官名,领兵千人,掌征伐。

[725] 时行病:流行病。

[726] 斛: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727] 升合:一升一合,比喻数量很小。

[728] 噏(xī):同“吸”。

[729] 瘕(jiǎ):腹中肿块。

[730] 权纾文:不详,待考。

[731] 隋文帝:即杨坚(541—604)。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朝开国皇帝。微时:卑贱而未显达的时候。

[732] 赞:一种抒情文体,常以情调的激扬、风格的精炼为标志。

[733] 《春秋》:编年体史书名,相传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所记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凡二百四十二年。叙事极简,用字寓褒贬。为其传者,以《左氏》《公羊》《穀梁》最著。

[734] 河图:儒家关于《周易》卦形来源的传说。《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孔传:“伏牺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

[735] 王涯(763?—835):字广津,行二十。太原(今属山西)人。累官至宰相。以榷茶盐苛急,招天下怨恨。太和九年(835)死于“甘露之变”。著有《王涯集》等。

[736] 令狐楚(765—836):字壳士。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朝大臣、诗人。著有《漆奁集》,已佚。

[737] 笔床:卧置毛笔的器具。

[738] 罕觏(gòu):难以相见。

[739] 涪翁:东汉名医、隐士。常钓于涪水,因号涪翁。擅针灸、脉法。渔父:南朝宋人。尝驾轻舟逍遥于长江之上,不愿出仕而遁。江上丈人:春秋末楚渔民。伍子胥奔吴途中赖之得以渡江,待子胥登岸后自沉于江。

[740] 征:征召。

[741] 《国史补》:又名《唐国史补》,三卷,唐李肇著。记载唐开元至长庆年间一百多年的史事,共三百零八则,从中可见当时社会风尚、职官及选举制度的沿革等,颇有价值。李肇,元和年间任中书舍人。又曾为太常寺协律郎。唐穆宗长庆元年(821)为司勋员外郎,后升迁为左司郎中、翰林学士。唐文宗大和三年(829)贬为将作少监。另著有《翰林志》。

[742] 热黄:一种因炎热而导致的狂呓症,类似后来的中暑。

[743] 灞(bà)、浐(chǎn):灞水和浐水的合称。灞水,渭河支流。在陕西中部,关中八川之一。浐水,源出陕西蓝田,会灞水,入渭水。

[744] 韩晋公滉:即韩滉(723—787),字太冲。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宗时,官尚书右丞、户部侍郎、判度支。唐德宗时,被封为晋国公。传世名作有《文苑图》《五牛图》。奉天之难:指唐德宗李适建中二年(781)因削藩而引起藩镇叛乱,被迫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的事件。因在这次叛乱中,有两人称帝(朱泚称秦帝、李希烈称楚帝),四人称王(朱滔称冀王、王武俊称赵王、田悦称魏王、李纳称齐王),故又称“二帝四王之乱”。

[745] 练囊:指用一种白色的绢做成的口袋。

[746] 健步:指善于走路的人。常被派去送信或办理急事。

[747] 党鲁:不详,待考。西番:特指吐蕃。

[748] 唐赵璘《因话录》:六卷,唐赵璘撰。按宫、商、角、徵、羽分为五部分:卷一宫部,载唐代诸帝王后妃之生活琐事;卷二、卷三商部,录王公官宦之轶闻;卷四角部,述平民众庶之情事;卷五徵部,记典故及谐戏;卷六羽部,记见闻杂事。分类不甚严密,然大致有序。作者出身显贵,多识朝廷典故,谙熟官场旧事,集中所录既有文学价值,又可与史传相参证。赵璘,字泽章。南阳(今属河南)人,后迁平原(今属山东)。曾官左补阙、金部郎中、衢州刺史等职。

[749] 炀:炉灶。

[750] 复州:北周初置。以复池湖为名。唐辖今湖北仙桃、天门、监利等地。

[751] 唐何晦《摭言》:十五卷,何晦撰。何晦,五代南唐时乡贡进士。后主开宝六年(973),落第后寓于金陵凤台旅舍,撰《广摭言》(或作《唐摭言》)一五卷。已佚。

[752] 郑光业:唐咸通乾符间人。生平不详。策试:古代以策问试士,因称对臣下或举子的考试为“策试”。

[753] 突入:闯进来。

[754] 必先:唐时应试举子相互间的一种称谓。谓其登第必在同辈之先,有推敬之意。

[755] 辍:挪出。

[756] 启谢:写信谢罪。

[757] 凡夫肉眼:比喻缺乏观察人的眼光。也比喻平凡的见识。

[758] 俄:一下子。后进:原指后辈。亦指学识或资历较浅的人。此指落第。

[759] 穷相骨头:骨相贫穷之人。

[760] 李义山《杂纂》:又名《义山杂纂》,一卷,旧题唐李商隐撰。属于轶事小说集。

[761] 唐冯贽《烟花记》:又名《南部烟花记》,一卷,唐冯贽撰。主记隋二十四则,陈七则,三国东吴二则,梁、南唐和一则。每则三言两语,无故事情节。隋都长安,其他四朝(陈、三国东吴、梁、南唐)皆据长江下游江南大片领域,都建康(今江苏南京),隋炀帝游幸江都,修造水上宫殿,奢华至极,故书名综为“南部”。

[762] 缕金:以金丝为饰。

[763] 《玉泉子》:又名《玉泉子见闻真录》,五卷,唐佚名氏撰。是一部反映中晚唐官场生活的逸事小说。

[764] 崔蠡:字越卿。唐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历官礼部、户部侍郎、华州刺史、镇国军等使。知制诰: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后用作官名。唐初以中书舍人为之,掌外制。其后亦有以他官代行其职者,则称某官知制诰。开元末,改翰林供奉为学士院,翰林入院一岁,则迁知制诰,专掌内命,典司诏诰。丁太夫人忧:为母亲守丧。丁忧,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765] 东都:隋唐时指洛阳。里第:指里中宅第。多指大官僚的私宅。

[766] 节啬:节俭。

[767] 寄遗:谓致送礼品。

[768] 寒素:门第寒微,地位卑下。

[769] 《颜鲁公帖》:唐颜真卿的字帖。颜真卿(709—785),字清臣,行十三。祖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广德二年(764),迁刑部尚书,进封鲁郡开国公,世称“颜鲁公”。创立“颜体”,与赵孟、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为“颜筋柳骨”。

[770] 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

[771] 虞:猜度,料想。

[772] 自外:自视为外人。

[773] 《开元遗事》:又名《开元天宝遗事》,四卷,五代王仁裕撰。书中记载了宫中琐闻杂事和当时风俗习尚,并对唐明皇、杨贵妃等上层统治者豪奢侈靡的生活有所揭露,对研究唐代长安政治、经济、文化有一定参考价值。王仁裕(880—956),字德辇。天水(今属甘肃)人。通晓音律,喜好写诗,生平有诗万首,蜀人称之为“诗窖子”。另著有《紫阁集》《乘轺集》《王氏见闻录》《玉堂闲话》《入洛记》等。

[774] 往还:交游,交往。

[775] 《李邺侯家传》:又名《相国邺侯家传》,十卷,唐李繁撰。李繁(?—829),京兆(今陕西西安)人。邺侯李泌子,文宗太和中,获罪下狱当死,因恐泌功业不传,乞纸笔于狱吏,写成传稿。已佚。

[776] 奉节王:即唐德宗李适,初封奉节郡王。

[777] 泌:即李泌(722—789),字长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贞元三年(787)六月,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累封邺县侯,世称李邺侯。

[778] 《中朝故事》:二卷,南唐尉迟偓撰。该书皆记唐宣、懿、昭、哀四朝故事旧闻。旧南唐主李昇自以为出太宗之后,故称唐为中朝。上卷多述君臣事迹及朝廷典章制度,下卷杂录神异怪幻之事,其中亦有失实之处。尉迟偓,五代南唐时人。官给事中,预修国史。

[779] 牧:古代州的长官。

[780] 角:量词。

[781] 觥(ɡōnɡ):古代用兽角制的酒器,后也有用木或铜制的。

[782] 诘旦:清晨,黎明。

[783] 段公路《北户录》:又名《北向户录》《北户杂录》《北户杂记》,三卷,唐段公路撰,崔龟图注。记述岭南风土物产,颇为详赅,征引汉魏至唐代有关岭南著作甚多,多数今已不存。唐人崔龟图曾为本书作注,征引典籍亦多。段公路,临淄邹平(今属山东)人,徙居河南(今河南洛阳),一说为东牟(今山东蓬莱)人。穆宗相段文昌之孙。咸通间因事至岭南。

[784] 短书:汉代凡经、律等官书用二尺四寸竹简书写。官书以外包括子书等,均以短于二尺四寸竹简写书,称为“短书”。后多指小说、杂记之类的书籍。

[785] 《梁科律》:南朝梁律名。《梁律》是参酌《晋律》和南朝齐《永明律》编纂而成,共二十卷,分为刑名、法例、盗劫、贼叛、诈伪等,共二千五百二十九条。

[786] 苏鹗杜阳杂编》:三卷,唐苏鹗撰。因苏鹗家住武功杜阳川,故书名为《杜阳杂编》。该书记事上起唐代宗广德元年(763),下至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73),凡十朝事。内容多记朝野异闻轶事,四方奇技宝物,部分可作史料参考。苏鹗,字德祥。京兆武功(今属陕西)人。唐朝学者。另著有《苏氏演义》。

[787] 同昌公主(?—870):唐懿宗女。咸通十年(869),下嫁左拾遗韦保衡,懿宗倾宫中珍玩以为资送,赐第于广化里。馔(zhuàn):酒水饮食。

[788] 《凤翔退耕传》:又名《凤翔退耕录》。

[789] 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

[790] 馆阁: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通称馆阁。

[791] 麒麟草:举子们对茶的美称。

[792] 李约:字存博,号萧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汧国公李勉之子。唐宪宗元和年间曾任兵部员外郎,后弃官归隐。唐诗人。

[793] 汧公:即汧国公李勉(717—788),字玄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唐宗室。初任开封尉,累官为工部尚书,封汧国公。

[794] 粉黛:指美女。

[795] 雅度:高雅的风度。简远:简朴闲远。

[796] 爇(ruò):烧。

[797] 硖石县:一作峡石县。唐贞观十四年(640)改崤县置,治所在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属陕州。

[798] 《南部新书》:十卷,宋钱易著。是钱易于大中祥符间知开封时所作,主要记唐代故实,间及五代。内容以轶闻琐事为主,也涉及朝章国典的因革损益,多至八百余条,可以补充新、旧《唐书》的阙漏。所记唐代文人的遗闻轶事,亦可资参考。钱易(968—1026),字希白。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以才藻知名,善绘画,工行草书。另著有《金闺集》《瀛州集》《西垣集》等。

[799] 杜豳公悰(cóng):即豳国公杜悰(794—873),字永裕。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元和九年(814)妻岐阳公主,为驸马都尉。大中初,出镇西川,后官至太傅,豳国公。

[800] 位极人臣:君主时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

[801] 同列:犹同僚。

[802] 澧州:隋开皇九年(589)改松州置,治所在澧阳县(今湖南澧县),以澧水得名。大业初改为澧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复为澧州。天宝初又改为澧阳郡,乾元初复为澧州。

[803] 司农卿:官名。两晋时为大司农别称。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改大司农为司农卿,职掌劝农、仓储、园苑、供应宫廷膳羞。

[804] 西川:即剑南西川,唐方镇名。至德二载(757)剑南节度使析置剑南东川节度使后,西部地称剑南西川节度使,简称西川节度使。辖区相当今四川西部。移镇:犹移藩。谓古时地方军政长官改换辖地。亦泛指官员调任。广陵:唐天宝、至德时曾改扬州为广陵郡,治江都县(今江苏扬州)。

[805] 舟次:行船途中,船上。

[806] 左右:随从。

[807] 大中三年:849年。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

[808] 宣皇:即唐宣宗李忱(810—859),唐朝第十六位皇帝,846—859年在位。

[809] 保寿寺:在唐长安城翊善坊,今陕西西安市内。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六:“翊善坊保寿寺,本高力士宅,天宝九载舍为寺。初铸钟成,力士设斋庆之,举朝毕至,一击百千,有规其意,连击二十杵。经藏阁规构危巧,二塔火珠,受十余斛。”

[810] 钉铰:指洗镜、补锅、锔碗等。

[811] 霅(zhà)溪:水名。在浙江湖州。也为旧吴兴县之别称。白洲:生满草的水边小洲。,水草,叶浮水面,夏秋开小白花,故称白。

[812] 厥:他的。

[813] 奠酹(lèi):洒酒于地以祭神。此指洒茶于地以祭神。

[814] 衔:接受。

[815] 寤:睡醒。

[816] 冥助:谓神佛的佑助。

[817] 柳恽(465—517):字文畅。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多才多艺,善琴善弈,尤工为诗。诗风清新流丽,在当时文坛占有一定地位。

[818] 列子(约前450—约前375):本名列御寇。战国时期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人。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著有《列子》。

[819] 郊薮(sǒu):郊野草泽之地。汉桓宽盐铁论·和亲》:“凤皇在列树,麒麟在郊薮,群生庶物,莫不被泽。”

[820] 樵牧:打柴放牧。

[821] 洗镜:磨镜。古代铜镜须常磨才能光亮。

[822] 美酝:美酒。

[823] 垄:坟冢。

[824] 历稔(rěn):经过一年。

[825] 心腑:犹心脏。

[826] 猥贱:卑贱,下贱。

[827] 代宗:即唐代宗李豫(727—779),初名李俶。唐朝第八位皇帝,762—779年在位。

[828] 李季卿(709—767):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李适之之子。弱冠举明经,颇工文词。应制举,登博学宏词科,再迁京兆府鄠县尉。肃宗朝,累迁中书舍人,以公事坐贬通州别驾。大历二年(767)卒,赠礼部尚书。

[829] 维扬:扬州的别称。

[830] 倾盖之欢:指一见如故的朋友。倾盖,停车。盖,古车篷。

[831] 旷:错过。

[832] 谨信:恭谨诚信。

[833] 绐(dài):欺骗,欺诈。

[834] 蹶然:跌倒的样子。这里指因惊吓而失态。

[835] 鲜:缺少,不足。

[836] 骇愕:惊讶,惊愕。

[837] 常伯熊:唐茶学家,与陆羽同时代。

[838] 宣慰:谓大臣代表皇帝视察某一地区,宣扬政令,安抚百姓。

[839] 次:经过。临淮:今江苏泗洪。

[840] 《金銮密记》:一卷,唐韩偓撰。该书所记皆朝中琐闻细事,或偶涉政事。韩偓(842—约923),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累官至翰林学士。晚唐五代诗人。著有《玉山樵人集》等。

[841] 故例:惯例。

[842] 当直:当值,值班。

[843] 成象殿:隋宫殿,在扬州江都宫。

[844] 《梅妃传》:一卷,传奇小说,作者不详。所传乃唐玄宗妃子梅妃故事。

[845] 唐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因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唐人诗文多称为“明皇”。梅妃:即唐玄宗宠妃江采(710—756),号梅妃。闽地莆田(今属福建)人。

[846] 惊鸿舞:唐代汉族舞蹈,是唐玄宗早期宠妃梅妃的成名舞蹈。已失传。据传《惊鸿舞》着重于用写意手法,通过舞蹈动作表现鸿雁在空中翱翔的优美形象,舞姿轻盈、飘逸、柔美。

[847] 一座光辉:在座的人都能感受到光辉。

[848] 调和四海:比喻安抚天下。四海,犹言天下,全国各处。

[849] 烹饪鼎鼐(nài):比喻治理国家。《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河上公注:“鲜,鱼。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糜也。治国烦则下乱,治身烦则精散。”后比喻治国便民之道。鼎鼐,喻指宰相等执政大臣。

[850] 万乘:周代制度规定,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以“万乘”指天子、帝王。宪法:法度。

[851] 杜鸿渐(709—769):字之巽。濮州濮阳(今属河南)人。历任王府参军、大理司直、兵部侍郎、河西节度使、尚书右丞、太常卿等,封卫国公。病逝后追赠太尉,谥号文宪。

[852] 昆弟:同昆仲,指兄和弟。歠(chuò):饮,喝。

[853] 《白孔六帖》:一百卷,唐白居易、宋孔传合编。原名《六帖新书》,唐白居易编,计三十卷,宋孔传又编三十卷为后六帖。南宋末年两书合而为一,分成一百卷,取白孔二姓为名,故名《白孔六帖》。体例同《北堂书钞》,分一千三百八十七个门类。一门类前,标有“白”字的,是白书原文;标有“孔”字的,是孔书原文。白氏多采经传百家的成语故事,孔氏则泛采唐宋各种诗文杂录。此书是查找宋以前百家诗文的类书。孔传(1065—1139),原名孔若古,字世文,后改孔传,字圣传,晚又号杉溪。曲阜(今属山东)人。另著有《文枢纪要》《孔子编年》《东京杂记》《杉溪集》等。

[854] 张镒(?—783):字季权,一字公度。吴郡昆山(今属江苏)人。撰《三礼图》《五经微旨》《孟子音义》等。

[855] 饷:军饷。遗:给予,馈赠。陆宣公贽:即陆贽(754—805),字敬舆。吴郡嘉兴(今属浙江)人。溧阳县令陆侃第九子,人称“陆九”。历任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卒后追赠兵部尚书,谥号宣。著有《陆宣公翰苑集》《陆氏集验方》等。

[856] 右补阙:官名。唐武则天时置,其职为对皇帝进行规谏,并举荐人才。左补阙属门下省,右补阙属中书省。綦毋焸(qí wú yīnɡ):唐代人。綦毋,复姓。

[857] 集贤:集贤殿书院的省称。

[858] 无何:不久,不多时。热疾:泛指一切急性发作、以体温增高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859] 义兴:今江苏宜兴。

[860] 李栖筠(719—776):初名卓,字贞一,行十五。赵郡(今河北赵县)人。累官至御史大夫兼京畿节度使。唐诗文作家。典是邦:在宜兴做官。典,主持,主管。

[861] 《合璧事类》:又名《古今合璧事类备要》,三百六十六卷,宋谢维新撰。该书以天地万物、典制职官、姓氏称谓、都邑、草木虫鱼等为主,分为天文、地理、岁时、气候、占候等门类,下续分子目,前列事类,后列诗歌。谢维新,字去咎。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其仕履未详,自署胶庠进士。

[862] 唐肃宗:即唐肃宗李亨(711—762),初名李嗣升、李玙,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756—762年在位。张志和(732—774):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祁门(今属安徽)人。著有《玄真子》《大易》等。

[863] 纶:钓鱼用的线。

[864] 鼓枻(yì):指划桨,或泛舟。

[865] 鸲鹆(qú yù):鸟名。俗称八哥。

[866] 董逌(yóu):字彦远。东平(今属山东)人。宋徽宗政和(1111—1118)中官猷阁待制,靖康(1126—1127)中官司业。建炎(1127—1130)年间,随高宗南渡,一生刻苦务学,博极群书,治学必探究本源。著有《广川书跋》《广川画跋》等。

[867] 向口:近口,沾唇,接触口。

[868] 出游:外出游历。江湖:四方各地。

[869] 翌(yì)日:第二天。

[870] 喜动颜色:因为得到好事物,或听见好消息而高兴欢喜,表情外露,形于颜色。

[871] 《蛮瓯志》:书名。不详待考。

[872] 方斋:正吃素食。

[873] 病酒:饮酒沉醉。

[874] 菊苗齑(jī):菊花苗做成的调味细末儿。芦菔(fú)鲊(zhǎ):萝卜干儿。芦菔,萝卜。鲊,泛指盐腌食品。

[875] 六斑茶:古代名茶。有醒酒功效。

[876] 《诗话》:不详,待考。

[877] 皮光业(876—943):字文通。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五代吴越诗文家。著有《皮氏见闻录》《妖怪录》等。

[878] 中表:指与祖父、父亲姐妹的子女的亲戚关系,或与祖母、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子女的亲戚关系。

[879] 筵具:筵席。

[880] 簪绂(fú)丛集:显贵云集。簪绂,冠簪和缨带。古代官员服饰。亦用以喻显贵、仕宦。

[881] 尊罍(léi):泛指酒器。此指酒。

[882] 巨觥(gōng):大的角质酒器。亦泛指大酒杯。

[883] 甘心氏:对柑的戏称。

[884] 苦口师:茶的别名。

[885] 噱(jué):大笑。

[886] 钱起(722—780):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因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唐诗人。著有《钱考功集》等。

[887] 茶宴:设茶以宴宾客。

[888] 过:前往拜访。

[889] 朗:法号。上人:对长老和尚的尊称。

[890] 《湘烟录》:十六卷,明闵元京、凌义渠合编。该书分咫闻、清检、兰讯、鼎书等十门。标名奇异,欲仿段成式之《酉阳杂俎》。而其所杂采新异之事,各注所出之书,则又欲仿冯贽之《云仙杂记》。书中疏漏、舛误不少。闵元京,字子京。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凌义渠(1593—1644),字骏甫。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崇祯时官给事中,累言事,擢山东布政使,所至有清操,入为大理寺卿。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上吊死,义渠整衣戴冠,作书辞父,奋身殉国。谥忠清。清谥忠介。另著有《凌忠介集》。因是闵元京之甥,两人同编此书之故在此。

[891] 闵康侯:即闵文衢,字康侯,号欧余生。乌程(今浙江湖州)人。著有《罗江东外纪》《吴兴艺文补》《增订玉壶冰》《欧余漫笔》等。

[892] 慢:怠慢,轻慢不敬。

[893] 吴兴:唐天宝、至德时改湖州为吴兴郡。今浙江湖州吴兴区。毗陵:古地名。今江苏常州。

[894] 唐文宗:即唐文宗李昂(809—840),原名李涵,826—840年在位。左右:侍从,近臣。

[895] 甲夜:初更时分。视事:就职治事。多指政事言。

[896] 乙夜:二更时候,约为夜间十时。

[897] 内庭:宫禁以内。

[898] 较量:商讨评定。

[899] 宫人:官名。负责君王的日常生活事务。饮馔(zhuàn):饮食。

[900] 《名胜志》:即《天下名胜志》,明曹学佺撰。

[901] 姚骥:唐代宗大历前后在世。洛阳河清(今河南孟津)人。唐代宗大历初年任太常博士。

[902] 溟渤:溟海和渤海。多泛指大海。

[903] 嵩华:嵩山和华山的并称。此指山岳。

[904] 《饶州志》:疑为《饶州府志》。

[905] 冠山:又称冕山,在今江西余干。相传唐代茶圣陆羽曾在此煮茶。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十一:“冠山,在余干县治东。平地崛起,巍然如冠。一名双覆峰,又名羊角峰。上多奇树怪石,前瞰琵琶洲。相传唐陆羽于此煮茶。……后人因吴楚冠冕之语,易曰冕山。”

[906] 越溪:即余干市湖。在今江西余干城南。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十一:“市湖,在余干县治前,中有越水,风日清朗,如镜如练,不与众水相混。唐陆羽取以烹茶,谓味似镜湖水也。”

[907] 张氲(653—745):名蕴,字藏真,号洪崖子。晋州神山(今山西浮山)人。唐道士。著有《高士传》《神仙记》《阿东记》等。

[908] 大德:元成宗年号(1297—1307)。常福生:元大德年间曾任饶州路总管。其他不详。

[909] 翡翠屑金:翡翠可以使黄金成为碎末。

[910] 人气粉犀:人气可以使犀角成为粉末。

[911] 《太平山川记》:即叶良佩《太平县山川记》,记述太平县(今浙江温岭)的山川游记。叶良佩,字敬之,明太平(今浙江温岭)人。官至刑部郎中。另著有《周易义丛》《海峰堂集》。

[912] 茶叶寮:即茶寮。寺中品茶小斋。寮,小斋,小屋。

[913] 于履:五代黄岩(今浙江台州)人。与宁海郑睿俱以文名,郑睿仕吴越为都官员外郎,于履不仕,隐居叶茶寮山,自号药林。

[914] 《类林》:即《文选类林》,十八卷。宋刘攽撰。该书编取《文选》字句可供词赋之用者,分门标目,共五百四十九类。刘攽(1022—1088),字贡夫,临江新喻(今属江西)人。官终中书舍人。另著有《公非集》《中山诗语》等。

[915] 鲁公和凝:和凝(898—955),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入后汉,封鲁国公。著有《疑狱集》。

[916] 在朝:在朝廷做官。

[917] 递日:依照次序一天接一天。

[918] 《浪楼杂记》:书名,不详待考。

[919] 天成四年:929年。天成,后唐明宗年号(926—930)。

[920] 度支:官署名。魏晋始置。掌管全国的财政收支。长官为度支尚书。南北朝以度支尚书领度支、金部、仓部、起部四曹。隋开皇初改度支尚书为民部尚书。唐因避太宗李世民讳,改民部为户部,旋复旧称。

[921] 乞假:请假。省觐:探望父母或其他尊长。

[922] 文班:文官朝见帝王时排列的班序。

[923] 武班:武官朝见帝王时排列的班序。

[924] 马令《南唐书》:三十卷,宋马令撰。该书成于崇宁四年(1105)。据其祖马元康所集旧史遗文及朝野见闻,记五代十国时南唐三十余年历史。马令,宋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

[925] “丰城毛炳好学”几句:毛炳乃五代南唐洪州丰城(今属江西)人。家贫。曾聚生徒讲学于庐山白鹿洞及南台山。性嗜酒,每得钱则买酒尽醉。原有《毛炳诗集》一卷,已佚。镪(qiǎnɡ),成串的钱,钱币。市,买。

[926] 彭会:南昌(今属江西)人,与毛炳同时代。以词赋见称,性嗜茶,每得钱便买茶。

[927] 《十国春秋》:一百一十四卷,清吴任臣撰。该书采用《旧五代史》分代成书的体例,十国各自单独成书。此书对于五代时期的十国史事做了全面的记载。吴任臣(?—1689),字志伊。清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精通天文、乐律。曾参与纂修《明史》,撰《官历志》一篇。另著有《托园诗文集》《春秋正朔考辨》《山海经广注》等。

[928] 开平二年:908年。开平,后梁太祖年号(907—911)。

[929] 判官高郁(?—929):五代楚国理财家。扬州(今属江苏)人。唐乾宁元年(894)马殷判官,佐马殷治楚,极重农业、工商业,建议听民自采茶卖于北客,收其税以赡军。以湖南地多铅铁,献策铸铅铁钱,促进入境商人易货而去。赋税改纳钱为纳帛,导致民间丝织业大盛。

[930] 征:赋税。赡军:供养军队。

[931] 缯纩(zēnɡ kuànɡ):指用缯帛丝绵制作的寒衣。

[932] 算:征税。亦指征税计钱多少的单位。

[933] 邸阁:古代官府所设储存粮食等物资的仓库。

[934] 八床主人: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开国君主马殷的绰号。马殷在任湖南节度兵马留后时,对本部用心治理。当时百姓依赖采茶卖茶为生,于是马殷招募大户设仓收购。因为存储茶叶须用床架,所以号称“八床主人”。

[935] 《荆南列传》:清吴任臣撰《十国春秋》中关于荆南国的列传。

[936] 雅善:平素擅长。

[937] 武信王:即高季兴(858—928),原名高季昌,字贻孙。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人。五代时期荆南国的建立者,924—928年在位。天成三年(928),高季兴病卒,谥武信王,葬于江陵城西。荆南: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907年高季兴任后梁荆南节度使,924年受后唐封为南平王,世称荆南或南平。963年为北宋所灭。

[938] 延:邀请。紫云禅院:疑为紫云禅寺。位于今湖北三角山,始建于唐太宗贞观三年(630)。因祖师开山时有紫云萦绕山峰,故名。

[939] 汤神:五代时对善于烹茶精于茶艺者的戏称。

[940] 《谈苑》:即《杨文公谈苑》,初名《南阳谈薮》,宋代文言轶事小说。该书为杨亿在真宗朝与人闲谈时由其门人黄鉴记录下来的一部笔记,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杨亿(974—1020),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卒谥文,世称杨文公。

[941] 白乳:即白乳茶。产于建州,专以赐馆阁儒臣。头金:即头金茶。产于建州,为研膏阔片茶。

[942] 江左: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五代丘光庭兼明书·杂说·江左》:“晋、宋、齐、梁之书,皆谓江东为江左。”蜡面:即蜡面茶。唐宋时福建所产名茶。宋程大昌演繁露续集·蜡茶》:“建茶名蜡茶,为其乳泛汤面,与镕蜡时似,故名蜡面茶也。”

[943] 京挺:即京挺茶,五代宋初贡茶。此茶创制于南唐,宋代马令《南唐书》:“保大四年……命建州制的乳茶,号曰京挺,蜡茶之贡自此始。”据此可知其即为的乳,蜡面茶品种之一。

[944] 研膏茶:唐宋之际产于建州(今福建建瓯)的既蒸又研的茶。其茶始于唐,完善于五代南唐,极盛于宋。宋张舜民画墁录》:“有唐茶品,以阳羡为上供,建溪、北苑不著也。贞元中,常兖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谓之研膏茶。”

[945] 释文莹玉壶清话》:又作《玉壶野史》,十卷,宋释文莹撰。主要记述了五代后期南方政权的兴衰和宋初统一过程中的传闻轶事,还记述了李煜徐铉柳开、王禹偁、李昉魏野、杨亿、陈彭年等著名文学家的创作事迹。因作者长于诗歌,故书中多谈诗之语。文莹,字道温,一说字如晦。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另著有《湘山野录》等。

[946] 黄夷简(935—1101):字明举。宋福州(今属福建)人。吴越时,为明州判官。太平兴国初,随钱俶来朝,授检校秘书少监、元帅府掌书记,后官至检校秘书监、平江军节度副使。

[947] 钱忠懿王俶:即钱俶(929—988),原名弘俶,字文德。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吴越国王钱倧弟。后汉乾祐元年(948)兄倧被大将胡进思所废,他继王位。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纳土归宋。

[948] 樽俎:指宴席。

[949] 开宝:宋太祖年号(968—976)。

[950] 太祖:即宋太祖赵匡胤(927—976)。

[951] 安溪:地名。在今浙江温州西北。别业:别墅。保身:保全自身。潜遁:隐退。

[952] 归朝:返回朝廷。光禄寺少卿:职官名。宋前期为文臣迁转官阶,元丰新制,其本官阶易为朝议大夫,光禄寺少卿始为本寺副贰,佐领寺事,正六品。

[953] 霅(zhá):霅溪。

[954] 伪闽:指闽王王审知的政权。

[955] 郁茂婆娑:枝叶茂盛。

[956] 嫔嫱:宫中女官,天子诸侯姬妾。

[957] 《宋史》:四百九十六卷,元脱脱主修。是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史书,详细记载了自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赵匡胤称帝,到赵昺祥兴二年(1279),共三百二十年历史。

[958] 绍兴四年:1134年。绍兴,宋高宗年号(1131—1162)。

[959] 宣抚司:官署名。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始于秦州置川陕京西湖北路宣抚处置使司,简称宣抚司,以张浚为宣抚处置使,许以便宜行事,询访民间疾苦。博:换取。

[960] 明德太后:即宋太宗皇后李氏(960—1004)。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人。984年被立为皇后,谥号“明德”。

[961] 茶库:官署名,都茶库的简称。

[962] 江:江南东路、西路。今江苏、安徽、江西一带。荆湖:荆湖南路、北路。今湖南、湖北。剑:南剑州。治所在剑浦县(今福建南平)。

[963] 诸司:众官吏,众官署。赏赉(lài):赏赐。

[964] 刘(942—980):原名刘继兴,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君主。初封卫王。南汉乾和十六年(958)刘继兴继位,改名刘,改元大宝。开宝八年(975),宋灭南唐后,将刘改命左监门卫上将军,封彭城郡公。宋太宗时改封为卫国公。太平兴国五年(980)去世,被赠授太师,追封为南越王。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君主。北宋建隆二年(961),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八年(975),李煜兵败降宋,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去世,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预坐:参加坐席,入坐。

[965] 银绢:白绢,绢素。用白色生丝织成。

[966] 《甲申杂记》:一卷,宋王巩撰。该书因写于徽宗崇宁三年(1104),是年干支为甲申,故名。记北宋的遗闻异事,上起仁宗时,下讫徽宗崇宁间,凡四十二条,皆随笔记载,不以时代为先后。所记一部分为作者及其父王素身历之事,其余则多得之于传闻。王巩(约1048—约1117),字定国,自号清虚先生。莘县(今属山东)人,晚年徙居高邮(今属江苏)。有画才,长于诗。另著有《闻见近录》《随手杂录》等。

[967] 仁宗:即宋仁宗赵祯(1010—1063)。北宋第四位皇帝,1022—1063年在位。

[968] 春试:唐代考试定在春夏之间。宋诸路州军科场并限八月引试,而礼部试士,常在次年的二月,殿试则在四月,于是有春试、秋贡之名。集英殿: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宫殿名。

[969] 后妃:指皇后妃嫔。太清楼: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宫廷藏书画楼。在后苑。

[970] 慈圣光献:圣光献皇后(1016—1079)曹氏,北宋仁宗赵祯的第二位皇后。宁晋(今河北邢台)人。祖父曹彬为北宋开国功臣。景祐元年(1034)九月册为皇后。英宗、神宗相继即位,尊为皇太后、太皇太后。元丰二年(1079)病逝,年六十四岁,谥号“慈圣光献皇后”。

[971] 七宝茶:宋代茶名。宋代进士殿试,后妃出此茶赐考试官员。

[972] 《玉海》:二百卷,宋王应麟撰。该书共分天文、律历、地理等二十一门,每门之下又分若干类,全书总计二百四十一类。每类中按年代先后分若干子目。每一子目中选列经史子集稗官小说中的有关记载,间亦加以按语。其中有关宋代典章制度的部分,主要取自现已失传的日历、实录、会要、国史等,有不少是现存其他史籍中所没有的内容,史料价值十分珍贵。王应麟(1223—1296),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学者称厚斋先生。庆元(今浙江宁波)人。累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等职。另著有《困学纪闻》《小学绀珠》《三字经》等。

[973] 天圣三年:1025年。天圣,宋仁宗年号(1023—1032)。

[974] 幸:巡幸。指皇帝巡游驾幸。刈(yì)麦:割麦子。刈,割。

[975] 玉津园:五代周显德中置,故址在今河南开封旧城南门外。北宋诸帝常幸此。

[976] 燕:通“宴”。

[977] 机杼:指织机的声音。

[978] 茶彩:茶和绢帛的合称。古代常以此两物赐赠少数民族首领或外交使节。边疆少数民族因不产此两物而颇以为贵。

[979] 耐重儿:五代贡茶名,这是一种建州产研膏团饼茶。

[980] 闽王曦:闽太宗王延钧(?—935),继位后更名王(又作王璘)。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君主。

[981] 通文之祸:王延钧之子王继鹏将王延钧杀死而发动的政变。通文,闽康宗年号(936—939)。

[982] 内侍:太监。

[983] 苻昭远:宋陈州宛丘(今河南淮阳)人。官侍卫将军、御史、许州衙内指挥使。

[984] 会茶:会聚饮茶。

[985] 严冷:严肃而冷峻。

[986] 了无:毫无,全无。和美:和谐美好。

[987] 冷面草:茶叶的异称。

[988] 孙樵:字可之,一作隐之。关东人。大中九年(855)进士,授中书舍人。广明元年(880),迁职方郎中。著有《孙樵集》等。

[989] 晚甘侯:茶的异名。因茶先苦后甘,故称。斋阁:书房。

[990] 汤悦:本名殷崇义(912—984),后避讳改名汤悦,字德川。池州青阳(今属安徽)人。南唐亡后入宋,授光禄卿。能诗善文,尤富史才。著有《汤悦集》等。

[991] 森然:味道纯正浓郁。

[992] 汤瓯:饭碗。此喻品饮。

[993] 燃顶:以香火烧灼头顶,表示虔诚。双林傅大士(497—569):本名傅翕,字玄风,号善慧。《续高僧传》谓其名傅弘,又称傅大师、双林大士、善慧大士等,自称“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师”。东阳郡乌伤县(今浙江义乌)人。南朝梁代禅宗高僧,义乌双林寺始祖,中国维摩禅祖师。著有《善慧大士语录》《心王铭》等。

[994] 嘉阳:古指嘉州,今四川乐山。

[995] 惑:迷恋。骏逸:指疾速奔驰的良马。马癖:《晋书·王浑传》附《王济传》:“济善解马性,尝乘一马,著连乾鄣泥,前有水,终不肯渡。济云:‘此必是惜鄣泥。’使人解去,便渡。故杜预谓济有‘马癖’。”

[996] 贯索:钱串。钱癖:《晋书·和峤传》:“峤家产丰富,拟于王者,然性至吝,以是获讥于世,杜预以为峤有‘钱癖’。”后因称贪财敛钱者为“钱癖”。

[997] 誉儿癖:《太平御览》卷四九○引三国吴虞翻《书》:“虽虾不生鲤子,此子似人,欲为求妇,不知所向,君为访之,勿怪老痴誉此儿也。”后以“誉儿癖”指喜欢到处称赞儿女者。

[998] 《左传》癖:《晋书·杜预传》:“预尝称‘济有马癖,峤有钱癖’。武帝闻之,谓预曰:‘卿有何癖?’对曰:‘臣有《左传》癖’。”杜预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后以“左传癖”谓特别喜欢《左传》等史书者。

[999] 甘草癖:五代时人对茶神陆羽的戏称。

[1000] 《类苑》:又名《宋朝事实类苑》《皇宋事实类苑》《皇朝类苑》等,六十三卷,北宋末南宋初江少虞撰。主要记述宋太祖至宋神宗一百二十余年间史事。全书共分二十八门,各以四字标题,各门以下,再分列子目,选录诸书所记,分别编次。内容广泛,上至朝章典故、将相名人的遗闻逸事、边政外交,下至各地民情风俗、里巷琐事,无所不有。江少虞,字虞仲。衢州常山(今属浙江)人。历知建、饶、吉三州。另著有《经说》《奏议》《宋朝类诏》等。

[1001] 党太尉:即党进(927—978)。朔州马邑(今山西朔州)人。北宋初将领。历任团练使、节度使兼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忠武军节度使。家姬:私家蓄养的歌伎舞女或侍妾。

[1002] 浅斟低唱:慢慢地喝酒,低低地歌唱。形容士大夫休闲享乐的情状。

[1003] 胡峤:字文峤。五代时绩溪(今属安徽)人。隐居不仕,著有《梁朝名画录》。

[1004] 沾牙:谓吃喝东西。

[1005] 破睡:睡醒,使睡意消失。

[1006] 犹子:指侄子。《礼记·檀弓上》:“丧服,兄弟之子犹子也,盖引而进之也。”本指丧服而言,谓为己之子期,兄弟之子亦为期。后因称兄弟之子为犹子。汉人称为从子。

[1007] 基址:喻事业的根基、根本。

[1008] 《延福宫曲宴记》:一卷,宋蔡京撰。蔡京(1047—1126),字元长。北宋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先后四次任相,累官至太师。另著有《宣和书谱》《保和殿曲宴记》《太清楼侍宴记》等。

[1009] 宰执:指宰相等执掌国家政事的重臣。曲宴:犹私宴。多指宫中之宴。延福宫:北宋皇家宫殿,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宫城北拱宸门外。徽宗政和三年(1113)建。

[1010] 《宋朝纪事》:书名,不详待考。

[1011] 洪迈(1123—1202):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南宋饶州乐平(今属江西)人。官至宰执(副相),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卒年八十,谥“文敏”。著有《野处类稿》《夷坚志》《容斋随笔》等。

[1012] 寿皇:宋孝宗于淳熙十六年(1189)传位与子光宗,光宗上孝宗尊号为“至尊寿皇圣帝”,省称“寿皇”。

[1013] 阁学:宋代显谟阁、徽猷阁等阁直学士的省称。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龙图阁学士旧谓之老龙,但称龙阁,宣和以前,直学士、直阁同为称,未之有别也。末年,陈亨伯为发运使,以捕方贼,功进直学士,佞之者恶其下同直阁,遂称龙学,于是例以为称。而显谟阁直学士、徽猷阁直学士欲效之,而难于称谟学、猷学,乃易为阁学。”

[1014] 博洽:学识广博。

[1015]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因处春季之中,故称。

[1016] 盝(lù):盝子。古代小型妆具。常多重套装,顶盖与盝体相连,呈方形,盖顶四周下斜。多用作藏香器或盛放玺印、珠宝。

[1017] 藉:衬垫。青箬(ruò):箬竹的叶子。

[1018] 笈:竹书箱。

[1019] 外邸:在京的诸王住宅。

[1020] 《南渡典仪》:又名《南渡宫禁典仪》,一卷,宋周密撰。

[1021] 车驾幸学:皇帝巡幸太学。车驾,帝王所乘的车。亦用为帝王的代称。

[1022] 讲书官:为皇帝经筵进讲的官员。也指东宫侍讲官员。

[1023] 御药:官名。掌禁中医药并兼管礼文。宣坐:皇帝赐臣子坐,称为“宣坐”。

[1024] 仪卫:仪仗与卫士的统称。茶酒班殿侍:北宋无品武阶官名。掌殿廷值日、应奉等,位于三班借差下、大将上。共十二班,其中之二,即为茶酒班。政和后,殿侍改名为下班祗应。

[1025] 《司马光日记》:包括《日录》三卷、《手录》五卷(其中三卷仅存目录)及《日记佚文》《琐语》四种,司马光著。是司马光为编写《资治通鉴后记》中神宗朝而用的编年史。

[1026] 除:拜授官位。待诏:待命供奉内廷的人。唐代不仅文词经学之士,即医卜技术之流,亦供直于内廷别院,以待诏命。因有医待诏、画待诏等名称。宋元时对手艺工匠尊称为待诏,本此。

[1027] 口宣:口头宣布。

[1028] 中朝:朝廷,朝中。旧典:旧时的制度、法则。

[1029] 皇祐:宋仁宗年号(1049—1054)。

[1030] 起居注:皇帝的言行录。两汉时由宫内修撰,魏晋以后设官专修。

[1031] 天问:指天子的询问。

[1032] 谕:告诉。

[1033] 顾遇:谓被赏识而受到优遇。

[1034] 正定:校订改正。

[1035] 《随手杂录》:又名《清虚居士随手杂录》,一卷,宋王巩撰。杂记东都旧闻,凡三十三条。其中唯周世宗事一条,南唐事一条,吴越事一条,余皆宋事,止于英宗之初。间涉神怪,然所记朝廷大事及士大夫轶闻甚多,可资补史。

[1036] 中使: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

[1037] 官家:旧时对皇帝的称呼。

[1038] 封题:物品封装妥善后,在封口处题签。

[1039] 中散:中散大夫的省称。处州:隋开皇九年(589)置,治括苍县(今浙江丽水东南)。旋改名括州,唐大历末复为处州。

[1040] 醮(jiào):祈祷神灵的祭礼。

[1041] 《石林燕语》:十卷,宋叶梦得著。该书写作始于宣和五年(1123)叶梦得归隐湖州石林谷时,至建炎二年(1128)由其子叶栋编集成书。书中偶有建炎二年之后事,当属后来增益。叶梦得仕履丰富,学问博洽,精熟掌故。书中所记多朝廷故实旧闻,尤详于官制科目,颇足以补史传之阙。

[1042] 故事:先例,旧日的典章制度。

[1043] 熙宁:宋神宗年号(1068—1077)。

[1044] 双角团茶:即密云龙茶。

[1045] 绯:红色丝绸。

[1046] 玉食:美食。此指皇帝御用。

[1047] 向日:往日,从前。

[1048] 不可胜纪:不能逐一记述。极言其多。

[1049] 《春渚纪闻》:十卷,北宋何薳(wěi)撰。该书分杂记五卷,多引仙鬼报应事,兼及谈谐琐事。何薳(1077—1145),字子远,又称子楚,自号韩青老农,人称东都遗老。浦城(今属福建)人。

[1050] 文潜:即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淮阴(今属江苏)人。历任县尉、著作郎兼史院检讨、太常少卿等职。著有《张右史文集》等。

[1051] 骨(duī)儿血羹:一种小饼,又名骨朵。

[1052] 薄茶:淡茶,清茶。

[1053] 魏了翁《先茶记》:即魏了翁《邛州先茶记》。魏了翁(1178—1237),字华父,号鹤山,世称鹤山先生。宋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历任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佥书枢密院事、资政殿大学士等职。另著有《九经要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等。

[1054] 临邛:古地名。今四川邛崃。茶官:旧时为管理茶务所设的官吏。

[1055] 马政:亦作“马正”。指我国历代政府对官用马匹的牧养、训练、使用和采购等的管理制度。攸:所。

[1056] 弗图:不谋划,不去做。

[1057] 宣赐:谓帝王赏赐。

[1058] 驰书:急速送信。

[1059] 役:事情。

[1060] 《拊掌录》:元文言谐谑小说。元延祐间辗然子作。辗然子,元怀自号。宛委山堂本《说郛》题作“宋元怀”著,《续文献通考》云:“元怀,延祐时人。”

[1061] 崇宁:宋徽宗年号(1102—1106)。

[1062] 官券:官府发行的钱票。

[1063] 有程:有期限,有定额。

[1064] 纤悉:细微处。

[1065] 侪(chái):等辈,同类的人。大虫:指老虎。

[1066] 扬州禅智寺:在今江苏扬州东北。《舆地纪胜》卷三十七“扬州”条:隋炀帝宫“在江都县(今江苏扬州)北五里。今为上方禅智寺”。

[1067] 故宫:旧时宫殿。

[1068] 《卢溪诗话》:宋王庭珪著。王庭珪(1080—1172),字民瞻,自号卢溪真逸。吉州安福(今江西吉安)人。另著有《卢溪文集》《六经教义》《论语讲义》等。

[1069] 双井老人:即黄庭坚,号双井老人。

[1070] 《青琐诗话》:一卷,宋刘斧著。该书所记均是唐宋间诗坛的遗闻轶事。刘斧,北宋中叶人。另著有《翰府名谈》《青琐摭遗》《青琐高议》等。

[1071] 李昉(925—996):字明远。深州饶阳(今属河北)人。官至宰相。卒后赠司徒,谥号“文正”。编著有《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

[1072] 外镇:京城外设长官督守的要镇。此指镇抚地方的官员。粗官:指武官。唐代重内轻外,凡不历台省便出任节镇者,人称粗官。

[1073] 贻:赠给。

[1074] 《玉堂杂记》:又名《淳熙玉堂杂记》,三卷,宋周必大撰。该书所论皆为翰林旧事。周必大(1126—1204),字子充,一字弘道,号平园老叟。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1195),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嘉泰四年(1204),卒于庐陵,追赠太师。后赐谥文忠。另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

[1075] 淳熙丁酉十一月壬寅:即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十一月壬寅日。

[1076] 内直:在宫内值勤。

[1077] 比:近来。赐宴:君命臣下共宴。

[1078] 叶世英:宋代御前墨工。闽人。曾造“德寿宫墨”。

[1079] 陈师道《后山丛谈》:四卷,宋陈师道撰。该书于北宋政事、君臣言行、对辽关系至异闻传说、节令物候、书法绘画,无不涉及。陈师道(1053—1101),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另著有《后山集》《后山诗话》等。

[1080] 张忠定公:即张咏(946—1015),字复之,号乖崖,谥号忠定,亦称张忠定、张乖崖。宋濮州鄄城(今属山东)人。累官至礼部尚书。著有《张乖崖集》。崇阳:唐天宝二年(743)析蒲圻县置唐年县,治今湖北崇阳西南,属鄂州。五代吴顺义七年(927)改名崇阳县。

[1081] 《名臣言行录》:前集十二卷、后集十二卷。明徐咸撰。先有杨廉依照彭韶的《名臣录赞》撰写了《名臣言行录》四卷,共记载了名臣五十五人,徐咸又编纂其近代诸臣言行录,收四十八人,魏有本做河南巡抚时将杨廉和徐咸两人所撰合到一块刻印。徐咸后来认为收录未全,又重新编纂,对杨廉的《名臣言行录》增加了十六人,对自己编纂的增加了二十五人,并分为前后两集,作序记叙编纂过程。徐咸,字正泰。海盐(今属浙江)人。官至襄阳知府。

[1082] 文正李公:即李昉,谥文正。薨(hōnɡ):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1083] 诞日:生日。

[1084] 宋宣献公:即宋绶(991—1040),字公垂。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因平棘为汉代常山郡治所,故称常山宋氏,后人称“宋常山公”。大中祥符元年(1008),赐同进士出身,累官至兵部尚书兼参知政事。去世后追赠司徒兼侍中,谥号“宣献”。后加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追封燕国公。著有《天圣卤簿记》等。

[1085] 诣:晋谒,造访。古代到朝廷或上级、尊长处去之称。第:府第。

[1086] 张芸叟《画墁录》:一卷,宋张舜民著。“画墁”出自《孟子·滕文公下》,自谦无益于世用之意。书中多载北宋杂事、典故轶闻。其中有关宋代作家的记载和诗话,对宋代文学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张舜民,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历任监察御史、龙图阁待制知定州等职。

[1087] 常衮(729—783):字夷甫。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官至宰相,去世后追赠为尚书左仆射。

[1088] 古先:往昔,古代。

[1089] 迥:远。

[1090] 斋宿:在祭祀或典礼前,先一日斋戒独宿,以示虔诚。

[1091] 析:分开。

[1092] 亲知瞻玩:亲戚朋友观赏。瞻玩,观赏,玩赏。

[1093] 赓唱:谓以诗歌相赠答。

[1094] 刲(kuī):割取。

[1095] 加:超过。

[1096] 元祐:宋哲宗年号(1086—1094)。

[1097] 制举:即“制科”。历代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始于汉,皇帝常称制诏,提出问题,亲自策问应举之士。考第:考核定等第。

[1098] 诛责:索求,索取。

[1099] 苏子容:即苏颂(1020—1101),字子容。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今福建厦门)人。官至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哲宗时拜相,徽宗时进太子太保,累封赵郡公。去世后追赠司空,后追封魏国公。宋理宗时追谥正简。著有《图经本草》《新仪象法要》《苏魏公文集》等。虏: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此指当时辽国。

[1100] 姚麟:字君瑞。五原(今属陕西)人。北宋将领,与其兄姚兕号关中“二姚”,累立战功。

[1101] 蕃罗:辽代生产的丝织品被称为“蕃罗”,宋曾以团茶与辽进行易货贸易,换取“蕃罗”。

[1102] 贵貂:有权势的太监。

[1103] 槟榔:常绿乔木。是热带药用植物。产地居民有嚼槟榔果的习惯。

[1104] 彭乘墨客挥犀》:十卷,彭乘著。该书内容取自魏泰《东轩笔录》、沈括《梦溪笔谈》、惠洪冷斋夜话》、陈正敏《遯斋闲览》者较多。多记宋代遗闻轶事及诗话、文评等。彭乘(985—1049),字利建。益州华阳(今四川成都)人。累官至工部郎中、翰林学士。另著有《续墨客挥犀》等。

[1105] 发言:发表意见。

[1106] 福唐:古县名。今福建福清。

[1107] 神服:衷心信服。明审:明察精细,精明仔细。

[1108] 冀:希望。称赏:称赞欣赏。

[1109] 夹袋:衣服里面的口袋。消风散:药名。能内清外解,上疏下渗,消风毒,清湿热,故名。

[1110] 真率:纯真坦率。

[1111] 鲁应龙闲窗括异志》:又名《括异志》,一卷,宋鲁应龙著。书中皆言神怪之事,借以阐明因果。鲁应龙,字子谦。海盐(今属浙江)人。理宗时人,布衣终身。

[1112] 当湖:一名鹦鹉湖,亦名东湖。在今浙江平湖市城区东。德藏寺:也称宝兴寺,俗称北寺,旧在平湖县治之东。唐会昌二年(842)创建,初名宝兴寺,后废。唐末五代清泰(934—936)间乡民邱邵就故址新之,宋改为德藏寺。水陆斋坛:即水陆道场。佛教法会的一种。僧尼设坛诵经,礼佛拜忏,遍施饮食,以超度水陆一切亡灵,普济六道四生,故称。

[1113] 设斋:向僧尼施食。

[1114] 俨然:宛然,仿佛。

[1115] 先人:祖先。此指父亲。张晋彦:即张祁,字晋彦,号总得翁。宋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以兄张邵出使金国恩补官。累迁直秘阁,为淮南转运通判。得知完颜亮阴谋叛盟,屡次上疏,并储粮练兵,防御金人,以草率从事被罢官下狱。后卜居芜湖,筑“归去来”堂。工诗文,晚年酷爱禅学,有文集。

[1116] 内家:指皇宫、宫廷。

[1117] 调元:谓调和阴阳,执掌大政。多用以指宰相。

[1118] 诗老:对诗人的敬称。意谓老于作诗者,作诗老手。

[1119] 仇池:指苏轼。因苏轼曾作《仇池笔记》,故称。焦坑:即焦坑茶。古代名茶,出赣粤边境大庾岭下。

[1120] 钻:钻营。找门路,托人情,以谋求名利。权幸:指有权势而得到帝王宠爱的奸佞之人。

[1121] 十辈:从事同一或同类事务的前后十人。十,约数。

[1122] 《于湖集》:四十卷,宋张孝祥撰。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累官至显谟阁直学士。另著有《于湖先生长短句》等。

[1123] 《东京梦华录》:十卷,宋孟元老撰。在靖康之变中,繁华的汴京被金兵洗劫一空。孟元老流落南方,回忆往事,恍然如梦,并将此书名曰《东京梦华录》。书中追记自崇宁到宣和年间东京的城市面貌、岁时物产、风土习俗等,反映北宋城市经济的发达和市民文化娱乐生活等。它为研究宋代城市经济提供了重要线索,并可补《宋史》中某些部分之不足。孟元老,原名孟钺,号幽兰居士。北宋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人。

[1124] 士女:青年男女。有时指未婚的青年男女。

[1125] 《五色线》:一卷,又作三卷,宋佚名撰。该书摭百家杂事,记汉以来名人逸闻及市井俚语。每条各有标题。所载多密藏异迹,颇有可采者。

[1126] 具:准备。

[1127] 《华夷花木考》:即《华夷花木鸟兽珍玩考》,十卷,明慎懋官撰。该书有花木考六卷、鸟兽考一卷、珍玩考一卷、续考二卷。体例芜杂,或剽取旧说,或参以己语,或标出典,或不标出典,真伪杂糅,饾饤无绪。慎懋官,字汝学。湖州(今属浙江)人。

[1128] 北狩:皇帝被掳到北方去的婉词。

[1129] 桁(hénɡ)栋:正梁。

[1130] 移时:过了一会儿,经历一段时间。

[1131] 寂然:形容寂静的状态。

[1132] 马永卿懒真子录》:五卷,宋马永卿撰。该书编次无秩序,似是信手所录而成。于诗文、史实、教育、书画、科技、语言、卜筮、方士、考据都有涉及,且多称其老师刘安世之语,大体所记均能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可资参考。马永卿,字大年。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曾官永城主簿、江都丞等职。另编有《元城语录》。

[1133] 阳翟:古地名。今河南禹州。逸老:指遁世隐居的老人。

[1134] 道貌:容貌。高古:高雅古朴。

[1135] 《朱子文集》:即《朱文公文集》,全名《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系南宋朱熹的著作。志南上人:宋诗僧。据南宋赵与虤娱书堂诗话》载,朱熹尝跋其诗卷,则为朱熹同时人。上人,对持戒严格并精于佛学的僧侣之尊称。

[1136] 安乐茶:宋代名茶。产于江西路南康军(今江西星子),为草茶绝品。宋代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二五:“云居山,在建昌,乃欧岌得道之处……。又出茶,号安乐茶,草茶中最为绝品。”

[1137] 清樾(yuè):清凉的树荫。樾,树荫。

[1138] 暮年桑苎毁《茶经》: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记载:“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临淮县馆,或言伯熊善茶者,李公请为之。伯熊著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茶熟,李公为歠两杯而止。既到江外,又言鸿渐能茶者,李公复请为之。鸿渐身衣野服,随茶具而入,既坐,教摊如伯熊故事。李公心鄙之。茶毕,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煎茶博士。鸿渐游江介,通狎胜流,及此羞愧,复著《毁茶论》。”桑苎,陆羽号称桑苎翁。

[1139] 不到闽:因为《茶经》上没有详记福建茶品,后人怀疑陆羽未到过福建。

[1140] 云孙:从本身算起的第九代孙。亦泛指远孙。此代指陆游。使节:古代卿大夫聘于天子诸侯时所持符信。《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郑玄注:“使节,使卿大夫聘于天子诸侯,行道所执之信也。”

[1141] 晏成续:宋人,晏殊后裔。太祝:官名。为太常寺的官,主管祭祀。

[1142] 百越:我国古代南方越人的总称。分布在今浙、闽、粤、桂等地,因部落众多,故总称百越。亦指百越居住的地方。

[1143] 朝议:朝议大夫的省称。始置于隋,散官。

[1144] 甿(ménɡ)俗:民俗,风尚。二李:指李杞和李稷。李杞,官大理寺丞,曾与苏轼相唱和。李稷(?—1082),字长卿。北宋邛州(今四川邛崃)人。以父荫为将作监主簿,历河北西路、东路转运判官。提举成都府路茶事,两年间课羡七十六万缗,擢盐铁判官。

[1145] 师道:即周思道,名表权,后更名表臣。新繁(今属四川)人。累官知汉州。正儒:即周尹,字正儒。新繁(今属四川)人。曾任尚书屯田郎侍御史。张永徽:即张宗谔。曾为利州路漕臣。吴醇翁:即吴师孟(1021—1110),字醇翁。成都(今属四川)人。熙宁十年(1077),知蜀州。论茶法害民,遂谢事去。吕元钧:即吕陶(1027—1103),字元钧,号净德。成都(今属四川)人,一作眉州彭山(今属四川)人。熙宁三年(1070),改蜀州通判,迁知彭州。因累疏反对榷茶,贬监怀安军商税。著有《净德集》。宋文辅:即宋大章,字文辅。曾任彰明县知县,因上疏反对榷茶而被贬。

[1146] 仆:古代男子谦称自己。

[1147] 参寥:即宋僧道潜(1043—?),俗姓何,本名吴潜,号参寥子。赐妙总大师。杭州於潜(今属浙江)人。善诗,与苏轼、秦观为诗友。著有《参寥子集》。

[1148] 馆:住。东坡:古地名。在今湖北黄冈东。北宋元丰年间苏轼谪黄州居此,自号东坡居士。

[1149] 卜居:择地居住。

[1150] 钻火:钻木取火。黄蘖(niè)茶:宋代名茶。产于江西瑞州。

[1151] 东坡《物类相感志》:一卷,宋苏轼撰。主要记述磁石引针、琥珀拾芥、蟹膏投漆漆化为水、皂角入灶突烟煤坠、胡桃烧炭可藏针、酸浆入盂水垢浮等物物相感之事。全书共分总论、身体、衣服、饮食、器用等十三部分,总论以外,共四百四十八条。皆为疗治及禁忌之事,多为生活经验之谈。

[1152] 玉尘:指茶叶粉末。

[1153] 香乳:芳香的乳汁。

[1154] 故人:旧交,老友。

[1155] 书传:著作,典籍。

[1156] 搅破菜园:即羊破菜园。陆云笑林》:“有人常食菜蔬,忽食羊,梦五藏神曰:‘羊踏破菜园’”比喻偶贪荤食而致腹疾。

[1157] 郑景龙《续宋百家诗》:即郑景龙编《续百家诗选》,二十卷。郑景龙,字伯允。三衢(今浙江衢州)人。约为南宋理宗时人,为当时诗歌选家,选有多部诗歌选本。

[1158] 孙志举:即孙勋,字志举,孙立节之季子。博学工诗,郡县长官多次荐举他做官,他坚辞不就。隐居延春谷,环堵萧然。东坡为他的居所题额“竹林隐居”,以竹林七贤比拟他旷达放任的潇洒风度,并赠诗说:“小孙又过我,欢若平生亲。清诗五百言,句句皆绝伦。”

[1159] 吕元中《丰乐泉记》:即吕本中《紫薇泉记》。吕本中,时任滁州通判。紫薇泉,在安徽滁州南幽谷旁,原名丰乐泉。宋代欧阳修有《丰乐亭记》记其事。元祐初,滁守陈知新改为紫薇泉。

[1160] 酿泉:宋时滁州(今安徽滁县)境内的一处泉水,因水清可以酿而得名。

[1161] 仆:向前跌倒。

[1162] 同州羊:又名苦泉羊、沙苑羊。唐在同州朝邑(即今陕西大荔沙苑地区)设“沙苑监”,牧养陇右诸牧牛羊。因牧草丰茂,又有含某些矿物质之苦泉水,经长期风土驯化和人工选育育成同州羊。同州羊被毛纯白柔细,脂肪丰厚,肉质鲜美。

[1163] 杏酪:杏仁粥。古代多为寒食节食品。隋杜台卿玉烛宝典·二月仲春》:“寒食又作醴酪……酪,捣杏子人煮作粥。”注:“世悉作大麦粥,研杏人为酪。”

[1164] 抹:细切。槐叶冷淘:一种凉食。以面与槐叶水等调和擀开,切成饼、条、丝等形状,煮熟,用凉水汀过后食用。唐杜甫有《槐叶冷淘》诗,仇兆鳌注引朱鹤龄曰:“以槐叶汁和面为冷淘。”

[1165] 襄邑:今河南睢县。

[1166] 共城:今河南辉县。

[1167] 鲙(kuài):同“脍”。把鱼、肉切成薄片。松江之鲈:吴淞江的鲈鱼。

[1168] 斗品:茶叶之精品。

[1169] 少焉:少刻,一会儿。

[1170] 东坡《赤壁》前后赋:即苏轼《赤壁赋》及《后赤壁赋》。

[1171] 《苏长公外纪》:十二卷,明王世贞编,明璩之璞补编。记述苏轼年谱、传记以及诸家评定、生活琐事。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州、弇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人。另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等。璩之璞,字仲玉,一字君瑕。华亭县(今上海松江)人。

[1172] 《苏舜钦传》:《宋史》中关于苏舜钦的传记。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人。曾任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等职。与梅光臣合称“苏梅”。著有《苏学士文集》《苏舜钦集》等。

[1173] 盘、阊二门:苏州二城门名。盘指盘门,阊指阊门。亦借指苏州。

[1174] 吟啸:高声吟唱,吟咏。览古:游览古迹。

[1175] 渚茶:指江南水乡洼地中丛生的野茶。野酿:山野人家酿的酒。

[1176] 《过庭录》:一卷,宋范公偁著。该书多述祖德,皆于绍兴十七、八年间(1147—1148)闻之于父者,故名《过庭录》。过庭,出自《论语·季氏》之“鲤趋而过庭”语,是父亲教诲子弟的言止。范公偁(1126—1158),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玄孙。

[1177] 刘贡父:即刘攽(1023—1089),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官至中书舍人。著有《东汉刊误》等。

[1178] 阙:皇帝居处,借指朝廷。

[1179] 迓(yà):迎接。

[1180] 觉林寺:寺院名。在今重庆南岸区莲花山麓。

[1181] 惊雷荚:寺院奉客之茶。

[1182] 萱草带:寺院僧人自饮之茶。

[1183] 紫茸香:充佛供养之茶,即礼佛之名茶。

[1184] 油囊:涂有桐油的可盛液体的布袋。

[1185] 驿官:驿站的官吏。

[1186] 干事:谓办事干练。

[1187] 白:禀告,报告。

[1188] 醖(yùn):酿酒。此指酒。

[1189] 杜康:传说为最早造酒的人。《说文解字》载杜康始作秫酒。据民间传说和历史资料记载,杜康又名少康,夏朝人,是夏朝的第五位国君,夏后氏相的儿子(另有黄帝时期人、东周洛阳人、汉代人等多种说法)。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

[1190] 菹(zū):肉酱。

[1191] 俎(zǔ):古代割肉用的砧板。多木制,也有青铜铸的,方形,两端有足。

[1192] 蔡伯喈:即蔡邕(132—192),字伯喈。因官至左中郎将,后人称他为“蔡中郎”。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通经史,善辞赋,擅篆、隶书。

[1193] 缫丝:把蚕茧煮过后抽出丝来。

[1194] 《经堂杂志》:八卷,宋倪思撰。为倪思随手札记。书中有议论,也有考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习惯、为人处世、治家等各个方面,所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倪思(1147—1220),字正甫。湖州归安(今属浙江)人。累官至礼部尚书。另著有《齐斋甲乙稿》《兼山集》等。

[1195] 《松漠纪闻》:三卷,宋洪皓撰。该书为洪皓留金时耳闻目睹,随笔杂录。所记乃金国政治、经济及风土人情,兼及回鹘、契丹诸民族社会情况,虽颇与他史不合,然洪皓久居金国,为其亲身见闻,故对金史、北方民族史及宋金关系史研究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洪皓(1088—1155),字光弼。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官至徽猷阁学士,谥忠宣。另著有《鄱阳集》等。

[1196] 燕京:今北京的别称。辽会同元年(938)以幽州为南京,又称燕京。金初专称燕京。茶肆:茶馆。双陆:古代的一种博戏。其局如棋盘,左右各有六路,因此得名,又名“双六”。其棋子称作“马”,马作椎形。两人各用十五枚子相博,以骰子掷采而行马。先出完者为胜。

[1197] 《梦粱录》:二十卷,宋吴自牧著。该书自序称“缅怀往事,殆犹梦也”,故名《梦粱录》,末署“甲戌岁中秋日”,盖咸淳十年(1274)。是书仿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体例,备载南宋郊庙、宫殿以及百工杂戏之事,措词质实,方言俚语杂出,虽不及《东京梦华录》文字华美,但以资料性取胜,可与周密《武林旧事》参互稽考南宋遗闻。吴自牧,南宋临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1198] 桧:即圆柏。一种常绿乔木,叶有鳞形和刺形两种,雌雄异株,果实球形,木材桃红色,有香气。

[1199] 响盏: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市井茶肆夜市间所用的招徕响器,即敲击茶盏作响。

[1200] 擂茶:用茶叶和芝麻等配料在盆钵中研烂成糊状而啜饮之茶,流行于我国湖南、闽南客家人聚居地区,乃待客必备之茶。此茶宋代即已有之。宋代袁文瓮牖闲评》卷六载:“余生汉东,最喜啜畾茶。闲时常过一二北人,知余喜啜此,则往往煮以相饷,未尝不欣然也。其法:以茶芽盏许,入少脂麻,沙盆中烂研,量水多少煮之,其味极甘腴可爱。苏东坡诗云‘柘罗铜碾弃不用,脂麻白土须盆研’者是矣。”葱茶:指古人煎茶入葱。烹茶入姜盐者颇多,入葱椒者亦不乏其例。是茶从菜食过渡到饮料阶段的遗存。

[1201] 《南宋市肆记》:又名《武林市肆记》,宋周密撰。该书详细记载了南宋临安餐饮、娱乐等商业店铺,酒楼配备的歌妓数量等。

[1202] 平康:唐长安丹凤街有平康坊,为妓女聚居之地。唐孙棨北里志·海论三曲中事》:“平康入北门,东回三曲,即诸妓所居。”歌馆:表演歌舞的楼馆。

[1203] 犒:犒赏。

[1204] 《都城纪胜》:又名《古杭梦游录》,一卷,宋耐得翁撰。耐得翁曾寓游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根据耳闻目睹的材料仿效《洛阳名园记》,于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写成该书。共分市井、诸行、酒肆等十四门,记载临安的街坊、店铺、塌坊、学校、寺观、名园、教坊、杂戏等。为研究这一时期杭州的时俗民风提供了重要资料。耐得翁,姓赵,当为南宋宁宗、理宗时人。

[1205] 龊茶:宋代习俗。官府兵丁差役向街肆店铺点送茶水,借以乞求钱物,谓之“龊茶”。

[1206] 《臆乘》:一卷,宋杨伯岩撰。杨伯岩(?—1254),一作伯喦,字彦瞻,号泳斋。代州崞县(今山西代县)人,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宋淳祐间以工部郎知衢州。受外祖父薛尚功影响,好古文字学。另著有《九经韵补》《泳斋近思录衍注》等。

[1207] 《瑯嬛记》:三卷,旧题元伊世珍撰。其书卷首载张华为建安从事,遇一仙人,引至石室,见石室多奇书,因问其地为何地?仙人回答曰:“瑯嬛福地也。”后伊世珍依据其事撰成此书,特定名为《瑯嬛记》。书中记载多为前所未见者,大抵真伪相杂,且多神怪之事。伊世珍,字席夫。其生平不详。

[1208] 茅君:道家传说中的三神仙,即茅盈及其弟茅固、茅衷,也即司命真君、定箓真君、保命仙君。据传曾隐居于三茅山,世称三茅君。道教清微派尊为教祖。

[1209] 五内:五脏,指内心。

[1210] 穆陀树叶:即穆陀茶。古代茶名。

[1211] 宝文:传说蓬莱山上的一种树木名。

[1212] 谢幼贞:不详,待考。

[1213] 杨南峰《手镜》:即杨循吉《奚囊手镜》,十三卷。杨循吉(1456—1546),字君卿,一作君谦,号南峰、雁村居士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另著有《松筹堂集》等。《手镜》,即《奚囊手镜》,该书荟粹各家类书,颇称博赡。但卷帙浩繁,又不分门目,显得茫无体例。

[1214] 廖正一:字明略,号竹林居士。安州(今湖北安隆)人。神宗元丰二年(1079)进士,元祐六年(1091)充馆阁校勘,权杭州通判,同年除秘阁校理。绍圣二年(1095),出知常州。后贬信州玉山酒税,卒。著有《竹林集》。

[1215] 苏门四学士:指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俱游苏轼之门,以诗文为苏轼赏识荐拔,与轼交谊在师友之间。哲宗元祐年间,四人皆入供馆职,故世称苏门四学士。

[1216] 《嘉禾志》:又名《至元嘉禾志》,三十二卷,元单庆修、徐硕编纂。为现存最早的嘉兴地区的地方志,全面而详细地记述了嘉兴地区的历史沿革、典章制度以及风土人情。嘉禾,今浙江嘉兴古称。单庆,字克斋,山东济宁(今属山东)人。曾官嘉兴路经历。徐硕,籍里无考,纂此志时,官嘉兴路教授。

[1217] 秀水县:古县名。明宣德五年(1430)析嘉兴县地置,治今浙江嘉兴。

[1218] 景德寺:又名三塔寺,初名龙渊寺,宋代改名景德寺。在今浙江嘉兴境内。相传大文豪苏东坡曾荡舟至此,汲水煮茶,故寺内又建有煮茶亭。

[1219] 文长老:名及。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时为秀州(今浙江嘉兴)永乐乡本觉寺方丈。过:拜访。

[1220] 滁州琅琊山:在今安徽滁州西南。

[1221] 曾肇(1047—1107):字子开,号曲阜先生。南丰(今属江西)人。多有政绩。著有《曲阜集》《迩英进故事》《元祐外制集》等。

[1222]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累官至中书舍人。著有《樊川文集》等。

[1223] 茆茨(máo cí):亦作“茅茨”。茅草编的屋顶,亦指茅屋。

[1224] 绍圣二年:1095年。绍圣,宋哲宗年号(1094—1098)。

[1225] 陈眉公《珍珠船》:四卷,明陈继儒撰。杂采宋明小说,记述传闻,汇集成编。内容大多为志异,保留了相当一部分散见于各类旧籍的志异、志怪小说和流传于民间的神话故事。

[1226] 少卿:北魏太和时所设官名,北齐时为正卿的副职,隋唐至清亦沿置。曹戬(jiǎn):真定(今河北邢台宁晋)人。绍兴五年(1135)曾以右中散大夫知台州。丰城县:古县名。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富城县置,治今江西丰城南。属豫章郡。

[1227] 斋戒:古人在祭祀前沐浴更衣整洁身心,以示虔诚。《孟子·离娄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1228] 大理:掌刑法的官。秦为廷尉,汉景帝六年更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复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卿,隋唐以后沿之。

[1229] 乡信:家乡人或家人的信。铤子茶:古代搏茶为铤,若今之砖茶。

[1230] 石岩白:茶名。因产于福建建安县能仁寺石岩缝间,色清白,故名。

[1231] 王内翰禹玉:即王珪(1019—1085),字禹玉。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等,累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封歧国公。著有《华阳集》《王岐公宫词》等。

[1232] 筑室:建筑屋舍。

[1233] 博求:广求,广泛地寻求。

[1234] 绀(gàn)绿:红里透绿。绀,稍微带红的黑色。

[1235] 青城山:又称赤城、丈人山、天谷山、鸿濛山,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因山形状如城郭得名。

[1236] 蔽亏:谓因遮蔽而半隐半现。

[1237] 鸷(zhì)兽:猛兽。

[1238] 张文规: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张弘靖之子,张彦远之父。开成三年(838)出为安州刺史,官终桂管观察使。桂管,为唐朝政区。白苎:白色的苎麻。

[1239] 文藻:文采。

[1240] 苏子由:即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苏轼弟。累官至中书舍人。另著有《栾城集》《应诏集》《诗集传》《春秋传》《论语拾遗》《古史》等。孔武仲(1042—1098):字常父。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累官礼部侍郎,出知洪州,徙宣州。著有《书说》《诗说》《论语说》《金华讲义》《孔氏奏议》《芍药园序》《孔氏杂说》等。何正臣(1039?—1099):字君表。临江新淦(今江西新干)人。官至刑部侍郎,知宣州。

[1241] 刘晔:晔,一作“煜”。福建闽县(今福建闽侯)人。历都官员外郎。

[1242] 刘筠(971—1031):字子仪。大名(今属河北)人。初授馆陶县县尉,后为翰林学士承旨、权判都省。又以龙图阁直学士再知庐州。死后谥文恭。著有《册府应言》《三入玉堂》等。

[1243] 佥曰鲧哉:《尚书·尧典》:“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於,鲧哉!’”这里“鲧”与“滚”同音相代为戏。

[1244] 黄九:黄庭坚排行第九,因以称之。《通俗编》卷一八:“《臆乘》:‘前辈行第,多见之诗……少游称后山为陈三,山谷为黄九。’”

[1245] 周韶:北宋杭州妓女。苏颂过杭,杭守陈襄设宴款待,使周韶侑酒,她趁机泣求落籍。时韶正著孝服,苏颂指白鹦鹉令其作诗。韶援笔立成一绝句云:“陇上巢空岁月惊,忍看回首自梳翎。开笼若放雪衣女,长念观音般若经。”一座嗟叹,遂得以从良。

[1246] 斗胜:犹言比赛争胜。

[1247] 题品:品评。

[1248] 江参:字贯道。衢州(今属浙江)人。南宋画家。

[1249] 清癯(qú):犹清瘦。

[1250] 《博学汇书》:十二卷,明来集之撰。为来集之读书所得,随笔记录之文,不分门目,只是以类相从,鳞次栉比,俾可互证。甚为丛杂无次。且所采多为小说家言,如《拾遗记》《洞冥记》等,不足为据。来集之(1604—1683),字元成,号樵道人,又号倘湖樵人。萧山(今属浙江)人。历安庆府推官,终太常寺少卿。另著有《读易隅通》《易图亲见》《卦义一得》《倘湖樵书》等。

[1251]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人。曾先后辅佐成吉思汗父子三十余年,为蒙古帝国的发展和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卒后追封广宁王,谥号“文正”。著有《湛然居士集》等。

[1252] 光福:即光福镇。在今江苏苏州吴中区西部,西临太湖。镇以古诗“湖光十色,洞天福地”命名。徐达左(?—约1369):一作远左,字良夫,一作良辅,号松云道人,别号渔耕子。平江(今江苏苏州)人。明藏书家,书画家。著有《颜子鼎编》《金兰集》等。

[1253] 邓尉山:位于今江苏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西南部,因东汉太尉邓禹曾隐居于此而得名。

[1254] 七宝泉:古代泉名。在今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邓尉山。

[1255] 濯(zhuó)足:洗脚。

[1256] 泄气:犹放屁。

[1257] 陈继儒《妮古录》:四卷,陈继儒撰。该书杂记书画、碑帖、建筑、陶瓷、古玩之事,而言书画者独多。评论赏鉴颇有深致,遗闻轶事,亦足供参证。

[1258] 至正辛丑:1361年。至正,元惠宗年号(1341—1368)。

[1259] 同宿:一同住宿。

[1260] 翛(xiāo)然:无拘无束。出尘:超出世俗。

[1261] 黄鹤山人王蒙(1308—1385):字叔明,号黄鹤山樵。湖州(今属浙江)人。元末画家。存世作品有《青卞隐居图》《夏山高隐图》《太白山图》等。

[1262] 周叙(1392—1452):字功叙,一字公叙,号石溪。吉水(今属江西)人。永乐十六年(1418)进士,正统十一年(1446)迁南京侍讲学士。著有《石溪集》。

[1263] 会善寺:位于河南登封嵩山积翠峰下,为曹洞宗重要道场。原为北魏孝文帝夏季的离宫,其后捐为佛寺。隋开皇年间(581—600),改名会善寺。雪庵头陀:即李溥光,字玄晖,号雪庵和尚。大同(今属山西)人。自幼为头陀,好吟咏。善真、草、行书,尤工大字,与赵孟齐名,一时宫殿城楼匾额,皆出二人之手。亦善画山水、墨竹,山水学关仝,墨竹学文同。大德二年(1298)春,奉诏蓄发还俗,授昭文殿大学士、玄悟大师。著有《雪庵长语大字书法》《雪庵集》等。

[1264] 遒伟:劲健雄奇。

[1265] 锺嗣成《录鬼簿》:二卷,元锺嗣成撰。该书记录了自金代末年到元朝中期的杂剧、散曲艺人等八十余人。有生平简录、作品目录、简评。后来作过两次修订,扩充为两卷,所录一百五十二人,作品名目四百多种,书中人物分为七类。锺嗣成(约1279—约1360),字继先,号丑斋。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寓居杭州。另著有《章台柳》《钱神论》《蟠桃会》等。

[1266] 王实甫(1260—1316):名德信,以字行。大都(今北京)人。元杂剧作家。另著有《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等。

[1267] 奉先殿:明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庙。洪武三年(1370)冬,始建于南京明故宫。置四代帝后神位、衣冠,定仪物、祝文。朝夕焚香,朔望瞻拜,时节献新,生忌致祭,行家人礼。以太庙为外朝,奉先殿为内朝。

[1268] 《七修类稿》:五十一卷,明郎瑛撰。该书分天地、国事、义理、辨证、诗文、事物、奇谑七门,总收一千二百五十七条,约四十九万字。杂记天文、地理和元、明的国事逸闻、诗文传奇等,间有丛考。郎瑛(1487—1566),字仁宝,号藻泉、草桥先生。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另著有《萃忠录》《青史哀钺》等。

[1269]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洪武,明太祖年号(1368—1398)。

[1270] 杨维桢《煮茶梦记》:杨维桢所著茶文。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等。会稽(今浙江诸暨)人。元末明初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另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1271] 纸帐梅影:一种由多样物件组合、装饰而成的卧具。宋林洪山家清事·梅花纸帐》:“法用独床。傍值四黑漆柱,各挂以半锡瓶,插梅数枝,后设黑漆板约二尺,自地及顶,欲靠以清坐。左右设横木一,可挂衣,角安班竹书贮一,藏书三四,挂白麈一。上作大方目顶,用细白楮衾作帐罩之。前安小踏床,于左植绿漆小荷叶一,寘香鼎,然紫藤香。中只用布单、楮衾、菊枕、蒲褥。”亦省称“梅花帐”“梅帐”。

[1272] 凌霄芽:茶的别称。

[1273] 游心:浮想骋思。太虚:谓宇宙。

[1274] 埤垣:矮墙。

[1275] 庀(pǐ):具备。

[1276] 禅客:佛教语。禅家寺院,预择辩才,应白衣请说法时,使与说法者相为答问,谓之禅客。亦用以泛称参禅之僧。过从:互相往来,交往。

[1277] 结跏趺坐:佛教徒坐禅法,即交迭左右足背于左右股上而坐。分降魔坐与吉祥坐两种:前者先以右趾押左股,后以左趾押右股,手亦左在上,诸禅宗多传此坐;后者先以左趾押右股,后以右趾押左股,令二足掌仰放于二股之上,手亦右押左,安仰跏趺之上,相传即如来成正觉时坐法。

[1278] 无生话:佛教语。指无生无灭的佛法真谛。

[1279] 杪(miǎo)秋:晚秋。指农历九月。既望:周历以每月十五、十六日至廿二、廿三日为既望。后称农历十五日为望,十六日为既望。《释名·释天》:“望,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东,月在西,遥相望也。”

[1280] 适园无诤居士:陆树声的自号。

[1281] 《墨娥小录》:十四卷,作者不详。主要杂记修真养性等。

[1282] 孩儿茶:明代药茶方。因能治小孩诸疮而得名。

[1283] 柿霜:亦作“柹霜”。柿饼晒干后,表面渗出的白霜。味甜,可入药,治喉痛、咳嗽等。

[1284] 汤临川:即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晚号茧翁。临川(今属江西)人。著有《还魂记》《紫钗记》等。

[1285] 冯祭酒:即冯梦祯,因官南国子监祭酒,故名。茶政:中唐以后历代政府调控茶业经济的制度、政策、法规等的总和,概言之,有茶制、茶法、税茶、榷茶、贡茶、茶马、水磨茶等。

[1286] 陆(yì)《病逸漫记》:一卷,明陆撰。该书记述作者任官期间耳闻目睹之事,亲历之政务。陆(1439—1489),字鼎仪,号静逸。昆山(今属江苏)人。少工诗,与太仓张泰、陆容齐名,号“娄东三凤”。天顺七年(1463)癸未科会元,官至太常少卿兼侍读。另著有《春雨堂稿》《贤识录》等。

[1287] 东宫:太子所居之宫,亦指太子。

[1288] 愧斋陈公:即陈音(1436—1494),字师召,号愧斋。莆阳涵江(今福建莆田)人。历官翰林编修、南京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掌院,官至太常寺卿。著有《愧斋集》等。

[1289] 沈周《客座新闻》:一卷,明沈周撰。该书多记文人名士的趣闻逸事,从中可以窥知当时社会风尚。

[1290] 涤肠湔(jiān)胃:比喻彻底洗涤肠胃。湔,洗。

[1291] 羁人迁客:指流放迁徙的人。

[1292] 周庆叔:明代前期人,与沈周(1427—1509)同时代,长期隐居江南著名茶区长兴,嗜茶,也精于茶事。著有《岕茶别论》。

[1293] 度:料想。铜山金穴:指看重金钱的富贵人家。

[1294] 仰屠门而大嚼:比喻心想而得不到,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屠门,肉店。汉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西向而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三国魏曹植《与吴质书》:“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

[1295] 李于鳞:即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隆庆元年(1567)为浙江按察副使。著有《沧溟集》等。按察副使:官名。明及清初各省按察司副长官。朱元璋吴元年(1367)始置。正四品。各省员额不等,视事烦简而定。与按察佥事分道巡察,凡兵备、提学、抚民、巡海、清军、驿传、水利、屯田、招练、监军,各专事置,并分员巡备京畿。

[1296] 徐子与:即徐中行(1517—1578),字子舆,一作子与,号龙湾、天目山人。长兴(今属浙江)人。累官至江西布政使。著有《天目山堂集》《青萝馆诗》等。

[1297] 比:等到。昭庆寺:在今浙江杭州宝石山东侧,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建。现寺已不存,遗址位于今浙江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处。

[1298] 皂役:旧时官衙中的差役。

[1299] 不遇:无怪。

[1300] 闵元衢《玉壶冰》:即《增订玉壶冰》,二卷,明闵元衢编。起初,都穆采古来高逸之事,撰成一书,题名为《玉壶冰》,经宁波张孺愿稍加删补,改题为《广玉壶冰》。闵元衢仍感未尽,又增定此编。共二卷,卷一为纪事,卷二为纪言。仍将都穆《玉壶冰》原书列于内,而于所加者之后则注上“增”字以示区别。闵元衢,字康侯,号欧余。乌程县(今浙江湖州)人。明考据学家、方志学家。

[1301] 良宵:景色美好的夜晚。燕坐:安坐,闲坐。

[1302] 篝灯:亦作“篝镫”。置于笼罩中的灯烛。多作书灯用。谓置灯于笼中。

[1303] 万籁俱寂: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寂,静。

[1304] 疏钟:稀疏的钟声。

[1305] 简编:书籍。此指读书。

[1306] 衾枕:被子和枕头。泛指卧具。御:使用。

[1307] 乐清:东晋宁康二年(374)分永宁县置乐成县,治今浙江乐清,属永嘉郡。隋唐几经废立,五代梁开平(908)吴越钱镠避梁祖讳改乐清县。

[1308] 瑞安:唐天复三年(903)改固安县置,治今浙江瑞安,属温州府。平阳:西晋太康四年(283)析安固南境横屿船屯置始阳县,寻改横阳县,治今浙江平阳。五代梁乾化四年(914)入吴越版图,取横既平,改名平阳,属温州。

[1309] 雁山:即雁荡山。

[1310] 龙湫茶:明清名茶。产于浙江雁荡山区,被誉为雁荡山五珍之一。观音竹:竹名。形小,可供盆栽。元李衎竹谱》卷四:“观音竹,江浙、两淮俱有之,一种与淡竹无异,但叶差细瘦,仿佛杨柳,高止五六尺,婆娑可喜,亦有紫色者。永州祁阳有一种止高五七寸,人家多植于水石之上,数年不凋瘁,彼人亦名观音竹。”金星草:草名。又名凤尾草、七星草。山乐官:鸟名。因其鸣声如箫管,故称。香鱼:鱼名。肉质鲜美,有香味,故名。

[1311] 王世懋《二酉委谭》:一卷,明王世懋撰。二酉,藏书也。二酉委谭,犹“藏书积谈”。书中所记,或观书所得,或道听途说,杂以撰者评议,内容以表述怪异为多。王世懋(1536—1588),字敬美,号麟洲、损斋、墙东生、少美等。王世贞弟。明苏州太仓(今属江苏)人。历南京礼部主事、江西参议、南京太常寺少卿等职。好文学,习农艺。另著有《学圃杂疏》《艺圃撷余》《墙东类稿》《闽疏》《王奉常集》等。

[1312] 不耐:不能忍受。冠带:戴帽子束腰带。

[1313] 暑月:夏天。

[1314] 豫章:江西的别称。

[1315] 觞(shānɡ)客:飨宴宾客。

[1316] 接踵:连续不断。

[1317] 头涔涔(cén):形容汗水从头上不断向下流的样子。

[1318] 汤沐:洗澡水。

[1319] 科头裸身:谓光头露体。科头,谓不戴冠帽,裸露头髻。

[1320] 埒(liè):等同,比并。

[1321] 沆瀣(hàng xiè):夜间的水气,露水。旧谓仙人所饮。此指清凉气息。

[1322] 宦路:犹宦途。

[1323] 第二义:佛教术语。相对“第一义”而言。第一义,在佛家常用以表示超越言语思维的终极境地。如脱离第一义宗旨,则称为第二义、第三义。此处以第二义借喻茶的风味已经不同。

[1324] 一通:一封。

[1325] 《涌幢小品》:明朱国桢撰。作者杂记见闻,亦间有考证,是研究明代政治、经济、文化史的重要资料。

[1326] 王琎:字器之。昌邑(今属山东)人。明初廉吏,官至宁波知府。

[1327] 居间:指处于双方之间调解或说合。

[1328] 《临安志》:即《咸淳临安志》,宋潜说友撰。

[1329] 魏公:即苏颂。北宋文学家、天文学家、药物学家、机械制造家。

[1330] 《西湖志余》:即《西湖游览志余》,二十六卷,明田汝成撰。此书是继《西湖游览志》而作,内容以记载杭州掌故轶闻为主。田汝成(1503—1557),字叔禾。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历员外,迁礼部郎中。后经宦途沉浮,罢归。归里后,盘桓湖山,穷探浙西各地名胜。著有《田叔禾集》《武夷游咏》《西湖游览志》《炎徼纪闻》《龙凭纪略》《辽记》等。

[1331] 先年:往年,从前。

[1332] 燕会:宴饮会聚。

[1333] 《潘子真诗话》:又名《诗话补遗》《诗话补阙》,一卷,宋潘淳撰。潘淳,字子真。新建(今属江西)人。少颖异,好学不倦,淹贯经史。师事黄庭坚,尤工诗。曾为建昌县尉,后夺官归,自称谷口小隐。

[1334] 叶涛(1050—1110):字致远。龙泉(今属浙江)人。累官至中书舍人。赋咏:创作和吟诵诗文。

[1335] 碾玉匠人:打磨雕琢玉器的工匠。南食:用南方烹饪方法做成的饭菜。

[1336] 董其昌容台集》:明代诗文别集,董其昌著。董其昌(1555—1636),明书画家、诗文作家。

[1337] 钱思公:即钱惟演(962—1034),字希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任右神武将军、太仆少卿、命直秘阁,累迁工部尚书,拜枢密使,官终崇信军节度使,卒赠侍中,谥号思。著有《家王故事》《金坡遗事》《玉堂逢辰录》等。姚黄花:牡丹中的珍品。初由民间姚氏栽培而成,开黄色大花,故名。钱惟演曾说:“人谓牡丹为花王,今姚黄真为花王,魏紫乃后也。”士气:读书人的节操。

[1338] 蔼然:和气友善的样子。

[1339] 干宠:追求恩宠。干,追求。

[1340] 欧阳公滁州二记:即欧阳修所著《醉翁亭记》和《丰乐亭记》。

[1341] “蛰龙”诗句:出自苏轼《咏桧》诗:“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元丰间,苏子瞻系大理狱。神宗本无意深罪子瞻,时相进呈,忽言苏轼于陛下有不臣意。神宗改容曰:‘轼固有罪,然于朕不应至是,卿何以知之?’时相因举轼《桧诗》‘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之句,对曰:‘陛下飞龙在天,轼以为不知己,而求之地下之蛰龙,非不臣而何?’神宗曰:‘诗人之词,安可如此论,彼自咏桧,何预朕事!’时相语塞。”苏轼因为这一首诗,几乎死于非命。

[1342] 汤火:出自苏轼《绝命诗》:“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原指梦中那颗向往自由的心依然像鹿一样地奔向云山,可是现实中的自己已命在旦夕,好像面临着滚汤烈火的鸡。此处比喻极端危险的处境。

[1343] 春卿:周春官为六卿之一,掌邦礼。后因称礼部长官为春卿。

[1344] 平平:普通,平常。

[1345] 闵汶水: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茶艺大师。明末清初时,他曾在金陵(今江苏南京)桃叶渡摆摊卖茶。

[1346] 海上之鸥,舞而不下:语出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卷八:“海上之人好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此处喻闵汶水为遁世之人。

[1347] 鲜:很少。

[1348] 摄山:又名伞山。即今江苏南京东北栖霞山。《太平寰宇记》卷九〇“升州上元县摄山”条引《舆地志》云:“江乘县西北有扈谦所居宅,村侧有摄山,山多药草可以摄生,故以名之。”

[1349] 榛莽:杂乱丛生的草木。

[1350] 皇甫冉作诗送之:乾元元年(758),陆羽与皇甫冉在南京栖霞寺采茶之时相遇。皇甫冉与陆羽离别之时,作《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诗:“采茶非采菉,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

[1351] 青桐:树木名。即梧桐。因其皮青,故称。

[1352] 《锺伯敬集》:即锺惺的文集。锺惺(1574—1624),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累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另著有《隐秀轩集》《如面潭》《诗经图史合考》等。

[1353] 嗣音:保持音信。

[1354] 徐波元叹:即徐波(1590—1663),字元叹,号顽庵。江南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清之际诗人。著有《谥箫堂集》《落木庵集》等。

[1355] 吴楚:指吴地和楚地。比喻不同区域。

[1356] 钱谦益《茶供说》:清钱谦益撰。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苏州府常熟(今属江苏)人。官至礼部尚书,降清后为礼部侍郎。著有《牧斋诗抄》《有学集》《初学集》《投笔集》等。

[1357] 娄江:今江苏太仓旧称,因境内娄江得名。逸人:隐士。

[1358] 苾(bì chú):即比丘。本西域草名,梵语以喻出家的佛弟子。为受具足戒者之通称。

[1359] 杼山禅伯:即诗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属浙江)人。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著有《昼上人集》。禅伯,对有道僧人的尊称。

[1360] 贯花:亦作“贯华”。佛教传说,佛祖说法感动天神散落各色香花。后因以“贯花”喻佛教的精义妙旨。亦借指说偈颂,唱导佛法。

[1361] 缺典:指仪制、典礼等有所欠缺。

[1362] 他生:来生,下一世。

[1363] 香国:《维摩诘经·香积佛品》曰:“上方界分过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楼阁,经行香地,苑园皆香,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因以“香国”指佛国。

[1364] 岂但如丹丘羽人饮茶,生羽翼而已哉:语出唐皎然《饮茶歌送郑容》:“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皎然在诗中原注有“《天台记》云,丹丘出大茗,服之羽化”之语,认为饮茶后能够使人羽化成仙。丹丘,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羽人,道家学仙,因称道士为羽人。

[1365] 谂(shěn):告诉。

[1366] 《五灯会元》:二十卷,宋普济编纂。“五灯”为《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联灯会要》《嘉泰普灯录》,各三十卷,篇幅繁冗,互相多重复之处。普济删繁就简,合五灯为一,故称《五灯会元》。普济(1179—1253),俗姓张,字大川。奉化(今属浙江)人。宋代禅僧,另著有《大川普济禅师语录》。

[1367] 摩突罗:亦译“摩偷罗”“摩度罗”“摩头罗”等,意译为“蜜善”“孔雀”。古代印度城市及国家名。即今印度马图拉。

[1368] 如宝禅师:五代禅僧。至袁州(今江西宜春)仰山西塔师事光穆禅师,嗣其法,为沩仰宗传人。居吉州(今江西吉安)资福寺。

[1369] 谷泉禅师:宋代禅僧,号大道。泉州(今属福建)人。佯狂不检束,数有异行,所作诗偈,为人乐颂。嘉祐(1056—1063)中,有以妖言诛者,牵连谷泉,杖配郴州(今属湖南)。卒年九十二。著有《六巴鼻歌》。

[1370] 审:知道。

[1371] 祗待:恭敬地招待,款待。

[1372] 云门胡饼:又作云门糊饼、韶阳糊饼。禅宗公案名。系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与某僧有关“如何是超佛越祖”一问所作之机缘问答。《碧岩录》第七十七则:“僧问云门:‘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门云:‘糊饼。’”云门以“糊饼”(胡麻所制之饼)回答佛意、祖意如何是超佛越祖之问,而绝不容以思量分别之余地,即显示超佛越祖之言,除著衣吃饭、屙屎送尿外,别无他意,故即便是超佛越祖之谈,亦无如一个糊饼吃却了事。

[1373] 赵州茶:《五灯会元·南泉愿禅师法嗣·赵州从谂禅师》载:唐代高僧从谂代称赵州,曾问新到的和尚:“曾到此间么?”和尚说:“曾到。”赵州说:“吃茶去。”又问另一和尚,答:“不曾到。”赵州说:“吃茶去。”院主疑而问之,赵州亦呼院主“吃茶去”。后因用“赵州茶”指寺院招待的茶水。亦指顿悟禅机。

[1374] 郑愚:番禺(今广东广州)人。唐文宗开成二年(837)举进士,官终尚书左仆射。唐诗人。

[1375] 陈白沙:即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号石斋,学者称白沙先生。新会(今属广东)人。明正统十二年(1447)举人,以荐授翰林检讨。另著有《白沙集》。

[1376] 《佩文韵府》:四百四十四卷,清张玉书等奉清圣祖康熙皇帝之命于康熙五十年(1711)编辑而成。是一部大型类书,以元阴时夫韵府群玉》及明凌稚隆《五车韵瑞》为基础,再增补以其他类书中的有关材料。“佩文”为康熙皇帝的书斋名,书以此命名。初为一百零六卷,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因其“篇页繁重”,析为四百四十四卷。共收字一万零二百五十八个,收二字、三字、四字语词共约四十八万余条,引书约一百五十余种。全书近二千一百一十五万余字。

[1377]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累官至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著有《续夷坚志》《遗山先生文集》《中州集》等。

[1378] 《黔南行记》:即宋黄庭坚《黔南道中行记》。

[1379] 黄牛峡:即黄牛山,在今湖北宜昌西。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宜都西陵峡中有黄牛山,江湍纡回,途经信宿,犹望见之,行者语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1380] 舟人:船夫。

[1381] (ruí):按,揉。

[1382] 元明:即黄大临,字元明,号寅庵。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黄庭坚之兄。宋哲宗绍圣中,任萍乡令。宋词人。尧夫:即辛纮,字尧夫。曾任巫山尉。

[1383] 《九华山录》:一卷,宋周必大撰,为其在游览安徽九华山时所作。

[1384] 化城寺:在今安徽青阳九华山中心化城盆地。据清《九华山志》记载,唐至德二载(757),青阳人诸葛节等建寺,请金地藏居之。建中二年(781)辟为地藏道场,皇帝赐额“化城寺”。

[1385] 松郡:即松江府。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华亭府置,治华亭县(今上海松江)。佘山:在今上海松江区北部。

[1386] 老衲(nà):年老的僧人。亦为老僧自称。

[1387] 膻径:腥膻之路。此处指俗世红尘。

[1388] 冒巢民:即冒襄,字辟疆,号巢民。明末清初文学家。

[1389] 箬(ruò)笼:用箬叶与竹篾编成的盛器。

[1390] 宛姬:即董小宛(1624—1651),名白,字小宛,号青莲。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因家道中落而沦落青楼,后嫁冒辟疆为妾。明亡后小宛随冒家逃难,此后与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

[1391] 半塘:在今江苏苏州七里山塘处,明末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曾寄寓于此。顾子兼:人名,当时著名茶艺家。

[1392] 黄熟香:香名。晋嵇含南方草木状·蜜香等》:“交趾有蜜香树,干似柜柳,其花白而繁,其叶如橘……其根为黄熟香。”金平叔:人名,善于制作黄熟香。

[1393] 虞山:指钱谦益。柳夫人:即柳如是(1618—1664),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嫁有“学贯天人”“当代文章伯”之称的明朝大才子钱谦益为侧室。著有《戊寅草》《柳如是诗》《红豆村庄杂录》《梅花集句》《东山酬唱集》等。

[1394] 金沙:地名,在今江苏南通通州区中部、通吕运河北岸。唐初为江海交汇处沙洲,名南布洲,俗名古沙。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取“披沙拣金”之意,名金沙。

[1395] 尊人:对他人或自己父母的敬称。

[1396] 淋漓:形容酣畅。

[1397] 衰年:衰老之年。

[1398] 结斋于胎年:生来就吃素。

[1399] 不渝:不改变。

[1400] 子孙:单指儿子。诸生:明清两代称已入学的生员。

[1401] 阿翁:父亲。

[1402] 竦骨:即毛骨悚然。形容极度惊慌与恐惧。

[1403] 卧游:谓欣赏山水画以代游览。此指周旋。虺(huǐ):古称蝮蛇一类的毒蛇。

[1404] 啸傲:放歌长啸,傲然自得。形容放旷不受拘束。

[1405] 津津:兴味浓厚的样子。

[1406] 《岭南杂记》:二卷,清吴震方撰。该书上卷多记山川风土,兼及时事;下卷记物产。吴震方,字青坛。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官至监察御史。另著有《晚树楼诗稿》《读书正音》等。

[1407] 挈(qiè):举。

[1408] 迭进:递进。

[1409] 扶桑:亦名朱槿,著名观赏植物。

[1410] 巨室:指名望高势力大的世家大族。

[1411] 《前溪》:即《前溪歌》,乐府《吴声歌曲》名。《宋书·乐志》云:“《前溪歌》者,晋车骑将军沈充所制。”《子夜》:即《子夜歌》。乐府《吴声歌曲》名。《宋书·乐志》云:“《子夜歌》者,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晋孝武太元中,琅邪王轲之家有鬼歌《子夜》。殷允为豫章时,豫章侨人庾僧度家亦有鬼歌《子夜》。殷允为豫章,亦是太元中,则子夜是此时以前人也。”

[1412] 德山:唐代禅僧。俗姓周,剑南(今四川成都)人。少年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咸通初(860),应武陵太守薛延望之请,始居德山(今湖南常德境内),弘传禅法。禅众辐辏,堂中常有五百人。故世称“德山宣鉴”。卒谥“见性大师”。《青龙钞》:即《青龙疏钞》。德山宣鉴对佛教经书的注疏。

[1413] 秣陵:古地名。今江苏南京。

[1414] 罗囊:指作佩饰的丝质香袋。

[1415] 旃(zhān)檀:即檀香。

[1416] 宋比玉:即宋珏(1576—1632),又名宋瑴,字比玉,号荔支子、浪道人、国子仙。福建莆田(今属福建)人。国子监生。明诗人、书画家。洪仲章:即洪宽。万历年布衣。

[1417] 解事:懂事。

[1418] 贱家鸡而贵野鹜(wù):贬低家鸡而以野鸭为贵。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九一八:“庾翼……在荆州与都下人书云:‘小儿辈厌家鸡,爱野雉,皆学逸少书,须吾下,当比之。’”庾翼以家鸡喻自己的书法,以野雉喻王羲之书法。后比喻人贱近贵远。

[1419] 色沮:神情颓丧。

[1420] 屴(lì zè):形容山峰高耸。

[1421] 延邵:即延平县和邵武县。延平县,古县名。西晋太康初改南平县置,治今福建南平。属建安郡。邵武县,古县名。西晋太康三年(282)改昭武县置,治今福建邵武西北故县街。属建安郡。

[1422] 绿林:原为山名,位于湖北当阳东北。西汉末,新市人王匡、王凤等领导过绿林山起义,后以此称聚众抗官或劫富济贫的行为为绿林好汉。

[1423] 瓯宁:今福建建瓯。邑庠:明清时称县学为邑庠。

[1424] 漫漶(huàn):模糊不可辨别。

[1425] 夥(huǒ):众多,盛多。

[1426] 坡公义酒:宋苏轼《书雪堂义墨》:“予昔在黄州,邻近四五郡皆送酒,予合置一器中,谓之‘雪堂义樽’。”

[1427] 李仙根《安南杂记》:一卷,清李仙根撰。共七百六十余字,简介安南(越南)沿革、四邻、所属道、州、府县。于当地风土民情、物产记述最详。李仙根(1621—1690),字子静,号南津。四川遂宁(今属四川)人。1668—1669年奉使安南,另著有《安南使事纪要》等。

[1428] 交趾:亦作“交阯”。原为古地区名,泛指五岭以南。汉武帝时为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广东、广西大部和越南的北部、中部。东汉末改为交州。越南于10世纪独立建国后,宋亦称其国为交趾。

[1429] 徐天全:即徐有贞(1407—1472),初名徐珵,字元玉,号天全。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官至华盖殿大学士,封武功伯。著有《武功集》。金齿:地名。约指今云南澜沧江到保山腾冲一带。

[1430] 罗光玺《虎丘茶记》:不详,待考。

[1431] 吴匏庵:即吴宽(1435—1504),字原博,号匏庵、玉亭主,世称匏庵先生。直隶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官至礼部尚书。著有《匏庵集》。沈石田:即沈周。

[1432] 《渔洋诗话》:三卷,清王士祯著。该书以记录“生平与兄弟友朋论诗,及一时诙谐之语”为主。

[1433] 林确斋:即林时益(1618—1678),字确斋,原名朱议霶,字作霖。南昌(今属江西)人。明宁王后裔,授奉国中尉。入清,变姓名。康熙七年(1668),清廷命明故宗室子弟回乡复姓氏,时益久客宁都,不愿归,以耕种自养。晚好禅悦。善制茶,远近名曰“林茶”。著有《冠石诗集》《确斋文集》《朱中尉集》等。

[1434] 冠石:即冠石山。在今江西宁都县西郊。因形如冠,故名。

[1435] 躬亲:亲自,亲身从事。畚锸(běn chā):亦作“畚臿”“畚插”。畚,盛土器。锸,起土器。泛指挖运泥土的用具。负担:背负肩挑。

[1436] 课读:谓进行教学活动,传授知识。《毛诗》:即今本《诗经》。相传为汉初学者毛亨和毛苌所传。《离骚》:亦称《离骚经》《离骚赋》《骚》。《楚辞》篇名。战国楚屈原作。

[1437] 琅然:声音清朗。歌出金石:歌声像从钟磬发出的一样。金石,指钟磬一类乐器。

[1438] 《尤西堂集》:清尤侗著。尤侗(1618—1704),字同人,一字展成,号西堂、艮斋。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纂修《明史》,撰写《志》《传》多至三百余篇。另著有《鹤栖堂稿》等。

[1439] 朱彝尊《日下旧闻》:四十二卷,清朱彝尊撰。朱彝尊所说“日下”是清代京都,即现在的北京。相传朱彝尊常在北京“天桥酒楼”上起稿,最后成书于曝书亭。该书是第一次系统地整理关于北京的文献。全书分为十八门,依次为:星土、世纪、形胜、国朝宫室等。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充《明史》纂修官。稍后又充日讲官,知起居注,入值南书房。另著有《曝书亭集》《经义考》等。

[1440] 上巳:旧时节日名。汉以前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魏晋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不必取巳日。

[1441] 《北京岁华记》:一卷,明陆启浤(hóng)撰。为一部明代北京岁时节日民俗志。该书原本已佚。陆启浤(1590—1648),字叔度。浙江平湖(今属浙江)人。另著有《贲趾山房诗文集》《经世谱》等。

[1442] 《曝书亭集》:八十卷,诗文别集,清朱彝尊著。

[1443] 锡山:即无锡惠山寺。听松庵:在今江苏无锡西惠山寺桃花坞下。

[1444] 王舍人:即王绂(1362—1416),一作芾,字孟端,号友石生、鳌叟、九龙山人。后以字行。无锡(今属江苏)人。永乐元年(1403),以擅长书法被荐举,供事文渊阁。永乐十年(1412),官中书舍人。著有《友石山房稿》等。

[1445] 盛太常:即刑部侍郎盛冰壑。

[1446] 都下:京都。

[1447] 顾梁汾:即顾贞观(1637—1714),字华峰,号梁汾。江南无锡(今属江苏)人。康熙十一年(1672)举人,官内阁中书。著有《积书岩集》《征纬堂诗》《弹指词》等。遗式:前人留下的法式,先前事物的样式。

[1448] 成容若:即纳兰性德(1655—1685),其姓纳兰本作纳喇,初名成德,后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十四年(1675)进士,由三等侍卫再迁至一等侍卫,曾奉使塞外。著有《通志堂集》《纳兰词》等。

[1449] 丙寅之秋:即康熙丙寅年(1686)的秋天。

[1450] 姜西溟:即姜宸英(1628—1699),字西溟,号湛园。慈溪(今属浙江)人。康熙三十六年(1697)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著有《湛园未定稿》《西溟文钞》《湛园札记》《苇闲诗集》等。周青士:即周筼(1623—1687),初名筠,字青士,别字筼谷。嘉兴(今属浙江)人。入清后弃诸生,以开米店为业。著有《词纬》《今词综》《采山词》《采山堂诗》《析津日记》等。孙恺似:即孙致弥(1642—1709),字恺似,一字海似,号松坪。嘉定(今属上海)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累官至侍读学士。著有《杕左堂诗集》《别花余事词》《梅沜词》《衲琴词》等。

[1451] 攸县:西汉高祖五年(前202)置攸县,治今湖南攸县城东北。元元贞元年(1295)升为攸州,属潭州路。天历二年(1329)属天临路。明洪武三年(1370)降攸州为攸县,属长沙府。

[1452] 黄周星九烟:即黄周星(1611—1680),一姓周,字景虞,号九烟。湘潭(今属湖南)人,寄居上元(今江苏南京)。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曾授户部主事。入清不仕,更名人,字略似,号半非,晚号笑苍道人,侨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后效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沉。著有《夏为堂别集》《九烟先生遗集》等。

[1453] 《别号录》:九卷,清葛万里撰。该书辑录宋、金、元、明人的别号,以别号的尾字分韵编辑。其中宋、金、元人共一卷,录一千八百余人;明朝人八卷,录一千二百人。宋、金、元人只注明时代,明人则又注明爵里。即时代越近则越详尽。

[1454] 许应元子春:即许应元(1506—1565),字子春,号茗山。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著有《陭堂摘稿》。

[1455] 《西湖游览志》:二十四卷,清田汝成撰。卷一为西湖总叙,卷二为孤山三堤胜迹,卷三至卷七为南山胜迹,卷八至卷一一为北山胜迹,卷一二为南山城内胜迹,卷一三至卷一八为南山分脉城内胜迹,卷一九为南山分脉城外胜迹,卷二○至卷二一为北山分脉城内胜迹,卷二二至卷二三为北山分脉城外胜迹,卷二四为浙江胜迹。

[1456] 比邻:乡邻,邻居。

[1457] 南屏谦师:元祐四年(1089),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上任,这年的十二月二十七日,他游览西湖葛岭的寿星寺。南屏山麓净慈寺的谦师听到这个消息,便赶到北山,为苏东坡点茶。苏轼品尝谦师的茶后,专门作《送南屏谦师》诗记述此事,诗中对谦师的茶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458] 得心应手:心里怎样想,手里就能怎样做。比喻技艺纯熟,心手相应。

[1459] 刘士亨:即刘泰,字士亨。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主要活动在正统、景泰年间。其人隐居不仕,布衣终身,以诗词名一时。陆昂、马洪皆是其门人。当时以为陆得其诗,马得其词。著有《菊庄》《晚香》等集。

[1460] 李世熊《寒支集》:十七卷,李世熊著。诗文别集。含《寒支初集》十卷,《二集》六卷,《寒支岁纪》一卷。李世熊(1602—1686),字元仲,号但月、愧庵。宁化(今属福建)人。明末清初诗文作家。另著有《钱神志》《宁化县志》等。

[1461] 《禅玄显教编》:一卷,明杨溥撰。杨溥(1375—1446),字弘济。石首(今属湖北)人。正统中进少保、武英殿大学士,入内阁典机务。卒谥文定。著有《杨文定公全集》。

[1462] 畜:饲养。

[1463] 道流:道士之辈。

[1464] 相与:共同,一道。

[1465] 张鹏翀(chōng,1688—1745):字天扉,一字抑斋,号南华山人。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清诗人。著有《南华文钞》《南华诗钞》等。

[1466] “青云”二句:引用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白日,指受君主重视,如睹白日。青云,比喻位高名显的人。后尘,指追随者。

[1467] 螭(chī)头:形容团茶龙形图案。

[1468] 濡(rú)毫:指润笔锋。

[1469] 文章之草:即文章草,又名五加皮。中药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之三·五加》:“蜀人呼为白刺。谯周《巴蜀异物志》名文章草。有赞云:‘文章作酒,能成其味。以金买草,不言其贵。’是矣。”

[1470] 比德:谓德行、德教可与之比拟、比配。

[1471] 精白之臣:以乳白的茶色比喻士的精忠清白。精白,精忠洁白。

[1472] 剑南:即剑南道。唐贞观十道之一。贞观元年(627)置,辖境相当今四川大部,云南澜沧江、哀牢山以东及贵州北端、甘肃文县一带。

[1473] 东川:即剑南东川。唐方镇名。至德二载(757)分剑南节度使东部地为剑南东川节度使,简称东川节度使,治梓州(今四川三台)。辖境相当今四川东部。神泉小团:即神泉小团茶。唐代名茶。产于神泉县(今四川绵阳安州区),因其为小团饼茶而得名。绿昌明:唐代名茶,产于四川。兽目:即兽目茶。唐代名茶。产于神泉县(今四川绵阳安州区)。

[1474] 小江园:一名小江源,唐代名茶。产于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

[1475] 柏岩:又名半岩茶。唐代名茶。周亮工《闽小记》:“鼓山半岩茶,色香风味,当为闽中第一。”方山露芽:唐代名茶。因产于福建五虎山(又名方山),故名。

[1476] 东白:即东白茶。唐宋名茶。产于婺州(今浙江金华)东阳县。举岩:即举岩茶。唐代名茶。产于婺州(今浙江金华)。碧貌:即碧貌茶。产于婺州(今浙江金华)。

[1477] 青凤髓:宋代福建名茶。产于建瓯县。《茶谱通考》称为建安青凤髓。

[1478] 夔州:唐武德二年(619)以信州改名,治人复县(今重庆奉节东)。天宝元年(742)改为云安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夔州。香山:即香山茶。唐代名茶。产于峡州(今湖北宜昌)和夔州(今重庆奉节)一带。

[1479] 江陵:古县名。唐、宋为江陵府治。即今湖北江陵。

[1480] 睦州:隋仁寿三年(603)置,治所在新安县(今浙江淳安)。万岁通天二年(697)移治建德县(今浙江建德)。天宝元年(742)改为新定郡,乾元元年(758)又复为睦州。鸠坑:即鸠坑茶。因产浙江淳安县鸠坑乡而得名。

[1481] 寿州:隋开皇九年(589)改扬州置,治寿春县(今安徽寿县)。大业三年(607)改为淮南郡。唐武德三年(620)复为寿州。天宝元年(742)又改寿春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寿州。霍山:安徽天柱山的别名。在今安徽潜山县。

[1482] 绵州:隋开皇五年(585)改潼州置,治巴西县(今四川绵阳东)。大业初改为金山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绵州。天宝元年(742)改为巴西郡,乾元元年(758)复为绵州。松岭:即松岭茶。因产于锦州龙安县生松岭关而得名。

[1483] 南康:古县名,治南安县(今江西赣州南康区)。唐属虔州。云居:即云居茶。

[1484] 渠江: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改始安县置,治今四川广安市广安区东北,属潾山郡。乾元元年(758)属渠州。薄片:即薄片茶。产于渠州(今四川广安)。

[1485] 邛州:唐武德元年(618)分雅州置,显庆二年(657)移治临邛县(今四川邛崃),天宝年间曾改为临邛郡。火井:即火井茶。产于邛州(今四川邛崃)火井,以地名转作茶名。思安:即思安茶。产于邛州(今四川邛崃)。

[1486] 黔阳:古地名,今湖南怀化。都濡:即都濡茶。宋代名茶。产于夔州路黔州(今四川彭水)。高株:即高株茶。产于黔阳(今湖南怀化)。

[1487] 泸川:古地名,今四川泸州。纳溪梅岭:即纳溪梅岭茶。因产于四川纳溪县(今四川泸州市纳溪区)的梅岭而得名。

[1488] 邦国:国家。

[1489] 洎(jì):到,及。食茶:宋代百姓向主管机关购买的供日常饮用的茶叶。《宋史·食货志》:“民之欲茶者售于官,其给日用者,谓之食茶,出境则给券。”

[1490] 兴国军: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改永兴军置,治所在永兴县(今湖北阳新)。

[1491] 饶:饶州。隋开皇九年(589)以鄱阳郡改名。治所在鄱阳县(今江西波阳)。大业初改为鄱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复为饶州。天宝元年(742)又改为鄱阳郡。乾元元年(758)复为饶州。池州:唐武德四年(621)置,治秋浦县(今安徽池州贵池区)。贞观元年(627)废。永泰元年(765)复置,移治今池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路。

[1492] 虔州:隋开皇九年(589)置,因虔化水得名。治赣县(今江西赣州)。大业初改为南康郡。唐初复为虔州。

[1493] 袁州:隋开皇十一年(591)置,治所即今江西宜春。大业初改为宜春郡。唐武德四年(621)复为袁州,并以宜春县(今江西宜春)为州治。天宝元年(742)改为宜春郡,乾元元年(758)复为袁州。

[1494] 临江军:北宋淳化三年(992)分筠、袁、吉三州地置,治清江县(今江西樟树)。属江南西路。

[1495] 歙州:隋开皇九年(589)置,治所在海宁县(后改为休宁县,今安徽休宁东万安镇)。大业三年(607)改为新安郡。隋末移治歙县(今安徽歙县)。唐武德四年(621)复为歙州,治所仍在歙县。天宝元年(742)改为新安郡。乾元元年(758)又改为歙州。

[1496] 潭州:隋开皇九年(589)改湘州为潭州,治长沙县(今湖南长沙)。以州治南昭潭为名。

[1497] 江陵:古县名。秦置江陵县。《大明一统志·湖广荆州府志名胜》:“近地无高山,所有皆陵阜之属,故名江陵。”又清光绪《荆州府志》称:江陵“以地临江,故名”。秦汉为南郡治。晋兼为荆州治。南朝梁萧绎、萧詧、萧岿,五代南平国尚季兴等均曾建都江陵。唐、宋为江陵府治。即今湖北江陵。

[1498] 大小巴陵:即宋代片茶茶名。产于荆湖南路岳州(今湖南岳阳),有大、小巴陵两个品种。岳州:隋开皇九年(589)改巴州置,治巴陵县(今湖南岳阳)。

[1499] 辰州:隋开皇九年(589)改武州置,治龙檦县(今湖南洪江市西北黔城镇),旋移治沅陵县(今属湖南)。以境内辰溪得名。唐贞观中分南部置巫州,垂拱中分西南部置锦州,天授中又分西北部置溪州。澧州:隋开皇九年(589)置松州,寻改澧州。治澧阳县(今湖南澧县)。以澧水得名。大业初改为澧阳郡。唐初复为澧州。天宝、至德间又改为澧阳郡。

[1500] 光州:南朝梁置,治所在光城县(今河南光山)。隋大业初改弋阳郡。唐武德三年(620)复为光州,治所在光山县(今河南光山),太极元年(712)移治定城县(今河南潢川)。

[1501] 两浙:两浙路简称。北宋至道十五路之一,亦为天圣十八路、元丰二十三路之一。治杭州(今浙江杭州)。熙宁七年(1074)曾分为东、西两路,寻合为一,九年复分,次年复合。宋室南渡后,始定分为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宣州:隋开皇九年(589)改宣城郡置,治所在宛陵县(今安徽宣城)。大业初改为宣城郡。唐武德三年(620)复为宣州。天宝元年(748)改为宣城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宣州。江州:西晋元康元年(291)分荆、扬两州置,治南昌县(今江西南昌)。因江水得名。自东晋至南朝陈,治所屡有迁徙,隋大业三年(607)改为九江郡。唐武德四年(621)复为江州。开元二十一年(733)后属江南西道。鼎州: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改朗州置,治所在武陵县(今湖南常德)。以神鼎出于其地而得名。

[1502] 淮南:即淮南路。北宋至道三年(997)置,治扬州(今江苏扬州)。熙宁五年(1072)分为东、西二路。

[1503] 荆湖:即荆湖南路、荆湖北路。荆湖南路,简称湖南路。北宋初置。雍熙二年(985)与荆湖北路合并为荆湖路,至道三年(997)析荆湖路南部复置,治潭州(今湖南长沙)。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北宋初置。雍熙二年(985)与荆湖南路合并为荆湖路。至道三年(997)析荆湖路北部复置,治江陵府(今湖北荆州)。

[1504] 归州:唐武德二年(619)析夔州秭归、巴东两县置,治秭归县(今湖北秭归)。

[1505] 江南:即江南路。宋至道十五路之一,治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天禧四年(1020)分为东、西两路:东路治江宁府,西路治洪州(今江西南昌)。

[1506] 悬绝:相差极远。

[1507] 泾渭:指泾水和渭水。此指区分明显。

[1508] 刳(kū):剖开。岩窦:即岩穴。

[1509] 寻丈:泛指八尺到一丈之间的长度。

[1510] 丰悴:盛衰。

[1511] 分宁县:古县名。唐贞元十六年(800)析武宁县置,治今江西修水。属洪州。因分自武宁县得名。

[1512] 刘侍郎希范:即刘珏(1078—1132),字希范。湖州长兴(今浙江湖州)人。曾官吏部侍郎。著有《吴兴集》等。

[1513] 腊茶:茶的一种。腊,取早春之义。以其汁泛乳色,与溶蜡相似,故也称蜡茶。剑:即南剑州。本为剑州,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西(利州路)有剑州,故名为南剑州。治剑浦县(今福建南平)。建:即建州。唐武德四年(621)置,治建安县(今福建建瓯)。属江南东道。

[1514] 日注:又名“日铸茶”“日铸雪芽”,宋代贡茶。因产于越州(今浙江绍兴)会稽东南之日铸岭,因以地名而为茶名。

[1515] 景祐:宋仁宗年号(1034—1038)。

[1516] 洪州双井白芽:北宋贡茶。因产于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双井,因以地名而为茶名。

[1517] 辟:躲避。

[1518] 湖州:隋仁寿二年(602)置,治乌程县(今浙江湖州)。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

[1519] 《蔡宽夫诗话》:宋蔡居厚著。今存八十七条,多品评诗人诗作,兼及遗闻轶事、声律音乐、典章制度、风土习俗等,其中不少精辟见解为后人称引。蔡居厚,字宽夫。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绍圣元年(1094)进士,累官吏部员外郎。另著有《诗史》。

[1520] 三馆检讨:宋孙逢吉职官分纪·崇文院》:“三馆: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凡三馆,并隶崇文院。国朝从唐制,昭文馆、集贤殿置大学士,史馆有监修国史,皆宰相兼领。昭文馆、集贤又置学士、直学士、史馆、集贤修撰,史馆有直馆、检讨,集贤有直院、校理,崇文院有检讨、校书,皆以他官领。”杜镐(938—1013):字文周。常州府无锡(今属江苏)人。历官崇文院检讨、龙图阁直学士、给事中、礼部侍郎。另著有《铸钱故事》《君臣赓载集》等。

[1521] 开宝:宋太祖年号(968—976)。

[1522] 金陵僭(jiàn)国:指南唐李氏政权。

[1523] 袁州:隋开皇十一年(591)置,治所即今江西宜春。大业初改为宜春郡。唐武德四年(621)复为袁州,治宜春县(今江西宜春)。天宝元年(742)改为宜春郡,乾元元年(758)复为袁州。界桥:即界桥茶。古代江西名茶。因产于江西宜春的界桥而得名。

[1524] 不若:不如。

[1525] 婺州:隋开皇九年(589)分吴州置,治所在吴宁县(今浙江金华)。大业初改为东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婺州。天宝元年(742)又改东阳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婺州。

[1526] 玉垒关:唐大中十一年(857)建,属导江县(今四川都江堰)。在今四川都江堰西玉垒山下。宝唐山:山名。在今四川都江堰市。

[1527] 涪州:古地名。今重庆涪陵。

[1528] 宾化:宾化茶,唐代名茶。产于涪州(今重庆涪陵)。

[1529] 白马:白马茶,唐代茶名。产于涪州(今重庆涪陵)。

[1530] 涪陵:涪陵茶,唐代茶名。产于涪州(今重庆涪陵)。

[1531] 闽广:指福建及广东、广西。

[1532] 《茶谱通考》:书名,不详待考。

[1533] 含膏冷:即含膏冷茶。茶的别名。宋杨伯岩《臆乘·茶名》:“福闽曰生第、露第,岳阳曰含膏冷。”

[1534] 蜀川:指蜀地。

[1535] 真香:即真香茶。产于今湖北秭归,唐代称为“巴东之真香”。

[1536] 压砖:即压砖茶。产于今湖北宜昌。

[1537] 《江南通志》:记述江南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气候等的官修志书。

[1538] 《吴郡虎丘志》:书名,不详待考。

[1539] 官司:官府。

[1540] 赍(jī)送:赠送。

[1541] 刈(yì)斫:砍断。

[1542] 《米襄阳志林》:十七卷,明范明泰辑。包括《米襄阳外纪》十三卷、《米襄阳遗迹》《海岳名言》《宝章待访录》《研史》各一卷。范明泰,字长康。秀水(今属浙江)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举人。

[1543] 穹窿山:位于江苏苏州西太湖东岸,被称为“吴郡名山第一山”。

[1544] 《姑苏志》:六十卷,明王鏊撰。记载郡之封域、山川、户口、物产、人才、风俗,以至城池、廨宇、井邑、先贤之遗迹,下至佛、老之庐,皆次焉。王鏊(1450—1524),字济之,又字守溪,学者称震泽先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累官至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著有《震泽集》《姑苏志》《震泽长语》《震泽纪闻》等。

[1545] 四皓:即商山四皓。指秦末隐居商山的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四人须眉皆白,故称商山四皓。高祖召,不应。后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迎四皓,使辅太子,高祖以太子羽翼已成,乃消除改立太子之意。事见《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后以“商山四皓”称美年高望重才识过人的隐居高士。

[1546] 《图经续记》:即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因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曾修《吴郡图经》,故名《续记》。全书分封域、城邑、户口等二十八门。内容宏富,门类齐全,叙述简洁。朱长文(1039—1098),字伯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仁宗嘉祐四年(1059)进士,以足疾不仕。筑室乐圃坊,潜心著书。元祐中起教授于乡,召为太学博士。绍圣间迁秘书省正字兼枢密院编修。另著有《乐圃余稿》《墨池编》《琴史》等。

[1547] 《古今名山记》:即《古今游名山记》,明何镗辑。该书采集前人所作两京名山游记以及何镗自己游览之文,以类编为历代名山游记集成。何镗(1507—1585),字振卿,号宾岩。丽水(今属浙江)人。历官开封知府、潮阳知县、江西提学佥事等职。另著有《修攘通考》《翠微阁集》等。

[1548] 支硎(xíng)山:在江苏苏州吴中区西南。相传晋高僧支遁曾隐居于此,削平大石为硎,故名。

[1549] 洞庭山:太湖中东洞庭山和西洞庭山的合称。

[1550] 《松江府志》:志书,详细记述松江府及所属各县建置以来的地情、政情、民情及诸县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与相互影响。松江府,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华亭府置,治华亭县(今上海松江区)。

[1551] 佘山茶:江苏古代名茶。因产于松江县(今属上海市)之佘山而得名。

[1552] 《常州府志》:三十八卷,清于琨修、陈玉瑾纂。志书,详细记述常州府及所属各县建置以来的地情、政情、民情及诸县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与相互影响。于琨,字胜斯,号瑶圃。大兴(今属北京)人。由内秘书院中书舍人掌典籍事,升湖州府同知。康熙二十九年(1690)任常州知府。陈玉瑾,字赓明,号椒峰,武进(今属江苏)人。官中书舍人。

[1553] 武进县:古县名。唐垂拱二年(686)析晋陵县置,治今江苏常州武进区。属常州。章山:在今江苏宜兴西南。《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五“常州府宜兴县”条:章山在“县西南六十里。一名黄山,亦曰芳岩。周广六十八里。相接曰沸泉山、武花山,连亘入宁国县界”。茶巢岭:在武进新塘乡(今江苏常州武进区雪堰乡),距离顾渚山三十里左右,陆龟蒙种茶处。陆龟蒙后种茶顾渚山下,就是从此岭所移种。

[1554] 《武进县志》:十四卷,清王祖肃修、虞鸣球纂。详细记述武进县的地情、政情、民情及政治、经济、文化往来与相互影响。王祖肃(1717—1792),字季龙,号敬亭。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以生员历任州判、武进知县、镇远知府。虞鸣球(1708—1787),字拊石,号锦亭。金坛县(今江苏常州金坛区)人。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官吏部考功郎中。

[1555] 广化门:俗称小南门,又称次南门、石幢门。原为常州城门之一,始建于五代。旧时广化门外有官道直通宜兴,从宜兴采来的阳羡茶朝贡,都得通过此道到达州府,于是就称为茶山道。

[1556] 皇甫曾有《送羽南山采茶》诗:疑为《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诗。皇甫曾(?—785),字孝常。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约大历六年(771),自殿中侍御史贬舒州司马。大历九年(774)游湖州,与皎然、颜真卿等联句唱和,后官阳翟令。与兄冉齐名,时人比为张载、张协。兄弟二人均与陆羽有交游。有《皇甫曾集》。

[1557] 洞灵观:又称天申万寿宫、朝阳道院,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位于今江苏宜兴禹峰山麓张公洞前。

[1558] 韦夏卿(742—806):字云客。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大历中,与弟正卿同举贤良方正科,皆对策高第,授高陵县主簿。累迁至检校工部尚书。以疾辞官,改太子少保。唐文学家。罨画溪:在今浙江长兴西,即长兴港自合溪至画溪的一段江道。《舆地纪胜》卷四:“罨画溪,在长兴县西八里。花时游人竞集,溪半有罨画亭。”

[1559] 湖(fù):江苏宜兴古镇。因“太湖第一源”“太湖之父”而得名。

[1560] 许有谷:字子仁。明直隶宜兴(今属江苏)人。

[1561] 义兴南岳寺:又称南岳禅寺,始建于齐永明二年(484)。位于今江苏宜兴西南的铜官山北簏。

[1562] 袁高(727—786):字公颐。沧州(今属河北)人。累迁给事中。德宗时曾任湖州刺史,负责督造贡茶。

[1563] 郭三益(?—1128):字慎求。海盐(今属浙江)人。历任吏部员外郎、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等。宋诗人。

[1564] 累:祸害。

[1565] 浙直:浙江与南直隶。

[1566] 夷旷:平坦而宽阔。

[1567] 漱润:淘洗滋养。

[1568] 肥泽:此指肥效。

[1569] 西氿:在江苏宜兴城内有两个湖,宜兴人分别把它称为“东氿”和“西氿”。涨渚:地名。在今江苏宜兴。

[1570] 茗岭:岭名。因产名茶而得名。在今江苏宜兴境内。

[1571] 车骑:车马。

[1572] 茶星:对极品名茶的誉称,斗茶或名茶评比中夺魁者。星,古人常用语,如寿星、老人星,即指年届古稀的长寿老人。此意正同,谓茶之佼佼者。宋范仲淹诗《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肸蠁(xī xiǎnɡ):比喻灵感通微。

[1573] 空濛:混濛迷茫的样子,多形容烟岚、雨雾。深永:精深。

[1574] 冷隽:意味深长。

[1575] 孤竹:《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遂饿死于首阳山。”后遂用“孤竹”借指伯夷、叔齐。

[1576] 柳下:即柳下惠(前720—前621),本名展获,字子禽(一字季),谥号惠,因其封地在柳下,后人尊称其为“柳下惠”或“和圣柳下惠”。鲁国柳下邑(今山东曲阜)人。柳下惠是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他“坐怀不乱”的故事被广为传颂,孟子尊称其为“和圣”。

[1577] 耳食:谓不加省察,徒信传闻。眯:不明真相。

[1578] 箵:音xīng,又读xǐng。

[1579] 润州:隋开皇十五年(595)置。治延陵县(今江苏镇江)。以州东有润浦得名。大业初废。唐武德三年(620)复置。天宝元年(742)改为丹阳郡,乾元元年(758)复名润州。

[1580] 傲山:在今江苏南京江宁。古属润州。

[1581] 扬州江都县:古县名。即今江苏扬州江都区。西汉景帝四年(前153)置,治今江苏扬州西南。

[1582] 甘旨:甜美。

[1583] 《安庆府志》:志书,详细记述了安庆府及所属各县建置以来的地情、政情、民情及诸县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与相互影响。安庆府,南宋庆元元年(1195)升安庆军置,治怀宁县(今安徽潜山),景定元年(1260)移治今安徽安庆。

[1584] 桐:指安徽桐城。龙山:一名龙眠山,古称龙舒山。在今安徽舒城西南、桐城北,为二地界山。《舆地纪胜》卷四五“庐州”条:“龙眠山,在舒城县西南八十里春秋村。如卧龙状。邑人李公麟因此取山号龙眠居士。”潜:指安徽潜山县。闵山:在今安徽潜山县西。《方舆纪要》卷二六“潜山”条:“闵山,在县西八十里。有果老岭。产茶甚佳,山最深处曰蟠山,以蟠曲名。”

[1585] 莳茶源:从前有人在此种木莳茶,因名,俗呼茶庄。距安徽潜山天柱寺约三里。潜山县:县名。今安徽潜山。因潜山在县西北,故名。

[1586] 香茗山:一名茗山。在今安徽太湖县东南。《舆地纪胜》卷四六:“茗山在太湖县南五十里。”太湖县:县名。《太平寰宇记》卷一九九载:太湖县在“龙山太湖水之侧,因为县名”。

[1587] 大小茗山:即今安徽望江县西北与太湖县接界处的香茗山。(嘉庆)《大清一统志》卷五六○:香茗山:“《太湖县志》:中一峰曰莲花峰,左曰小茗山,右曰大茗山,尤为高峻,上有丹砂,险不可取。”望江县:县名。即今安徽望江县。

[1588] 宿松县:县名。今安徽宿松县。

[1589] 《徽州志》:疑为《徽州府志》。详细记述了徽州府及所属各县建置以来的地情、政情、民情及诸县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与相互影响。徽州府,朱元璋吴元年(1367)以兴安府改名,治歙县(今属安徽)。属江南行省。

[1590] 吴从先:字宁野。歙县(今属安徽)人。编撰出版《小窗自记》《小窗别记》《小窗清记》等。

[1591] 地如掌:形容产茶地极小,如巴掌大。

[1592] 《黄山志》:二卷,清张佩芳撰。该书上卷首形胜、次寺观、次物产;下卷游记,所载诸家游记,皆作者自记足迹所及。张佩芳,字荪圃。山西平定(今属山西)人。

[1593] 冷韵:清幽的韵味或情趣。

[1594] 袭人龂腭(yín è):形容茶香浓烈,香气袭人,使人惊诧断腭。

[1595] 《昭代丛书》:五百六十一种,清张潮编。此书初为张潮编,后有杨复吉等续辑,递相增益,汇为一编,遂从近百种增至五百余种,几乎全为清人杂著,故以“昭代”为名。张潮(1650—?),字山来,号心斋。歙县(今属安徽)人。曾任翰林苑孔目,能词,爱好文学,以刊刻丛书为世所称。辑有《虞初新志》,著有《心斋聊复集》等。

[1596] 抹山茶:明末清初名茶。产于安徽徽州。

[1597] 宁国府:南宋乾道二年(1166)升宣州置,治宣城县(今安徽宣城),属江南路。泾:今安徽泾县。宁:今安徽宁国县。旌:今安徽旌德县。太:今安徽太湖县。

[1598] 鸦山:在今安徽宁国县境。

[1599] 文脊山:在今安徽宁国县西北。

[1600] 梅询(964—1041):字昌言。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历知数州,累官翰林侍读学士、给事中、知审官院。

[1601] 烛:照,照亮。

[1602] 京洛:泛指国都。

[1603] 宛陵:古县名。即今安徽宣城。西汉初置,隋改名宣城县。

[1604] 阴谷:山北之谷。

[1605] 天圣:宋仁宗年号(1023—1032)。

[1606] 李虚己:字公受。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太平兴国二年(977)进士,累官至给事中、知洪州,徙池州。宋文学家。

[1607] 泾川:又名泾溪、赏溪。在今安徽泾县西南青弋江与泾水合流口。

[1608] 池州府: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改九华府置,治贵池县(今安徽池州)。石埭:古县名。南朝梁大同二年(536)置,今安徽石台县西北南陵。属南陵郡。建德:五代吴顺义初改至德县置,属池州。在今安徽东至县北梅城镇。

[1609] 贵池:古县名。五代吴顺义六年(926)改秋浦县置,即今安徽池州贵池区。

[1610] 闵公墓茶:即九华山闵茶。在安徽青阳县九华山颠东崖之侧,有闵园,相传闵姓长者曾居此。

[1611] 《九华山志》:描述九华山之史地、艺文、掌故之典籍。

[1612] 金地茶:明代名茶。按《茶董》记载,为“西域僧金地藏所植”,故名。

[1613] 金地藏(696—794):原名金乔觉。新罗国鸡林州(今韩国庆州)人,新罗圣德王(702—736)之子。自幼聪颖好学,不恋金銮,笃信佛教,好学求道,毅然落发出家,相传僧号“地藏”。唐玄宗开元七年(719),24岁时前往大唐,求法修道。后到九华山。素爱《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鼓音声陀罗尼经》等四部佛经,手不释卷,潜心攻读。禅修期间,亲率弟子开渠引水,垦荒种田。唐贞元十年(794)圆寂。被尊奉为中国地藏王菩萨。因其姓金,故又称之为金地藏。

[1614] 庐州府: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庐州路置,治合肥县(今安徽合肥)。

[1615] 六安州:元至元末置,治六安县(今安徽六安)。属庐州路。

[1616] 小岘春:即六安茶。产于安徽六安县(今安徽六安),以境内有小岘山而得名。

[1617] 门生:汉人称亲受业者为弟子,相传受业者为门生。后世门生与弟子无别,甚至依附名势者,也自称门生。

[1618] 绝意:断绝某种意念。

[1619] 《陈眉公笔记》:陈继儒撰。

[1620] 琅琊山:山名。在今安徽滁州西南。

[1621] 广德州:明洪武四年(1371)改广兴府置,治广德县(今属安徽)。直隶南京。洪武十三年(1380)省广德县入州。建平县:古县名。今安徽郎溪。

[1622] 余杭径山:位于今浙江杭州城西北。余杭,今浙江杭州余杭区。径山,佛教名山。

[1623] 宝云山:清翟灏《湖山便览》卷四“宝云山”条:“宝云山在葛岭左,东北与巾子峰接,亦称宝山茶坞。”

[1624] “下天竺”几句:下天竺,即天竺寺。在浙江杭州灵隐寺南面山中。有上、中、下三天竺寺之分,下天竺名法镜寺,上天竺名法喜寺,均为杭州著名佛教寺院。

[1625] 田子艺:即田艺蘅,字子艺。

[1626] 《郡志》:指《余杭郡郡志》。

[1627] 天目:即天目山,又名浮玉山。在今浙江西北部。

[1628] 浚:疏通。

[1629] 宝严院:又名釜托寺、宝隆寺。位于今浙江杭州余杭区百丈镇北之釜托山中。

[1630] 僧怡然:即清顺,字怡然。北宋时杭州西湖北山的僧人。能诗,苏轼做杭州太守时也与清顺唱酬。垂云茶:宋代名茶。因产于杭州宝严禅院垂云亭而得名。

[1631] 开宝:宋太祖年号(968—976)。

[1632] 窦仪(914—966):字可象。蓟州渔阳(今天津蓟县)人。后晋高祖天福三年(938)进士,入宋后任工部尚书,翰林学士,兼判大理寺。著有《端揆集》等。

[1633] 削立:陡峭壁立。

[1634] 张文规诗所谓“明月峡中茶始生”:出自张文规《吴兴三绝》诗:“清风楼下草初出,明月峡中茶始生。”

[1635] 吴王夫差(?—前473):春秋末吴国国君。前495—前473年在位。原隰(xí):广平与低湿之地。隰,低湿的地方。

[1636] 萌茁:草木发芽。

[1637] 罗嶰(jiè):在今浙江长兴西北七十里,产茶。相传以罗隐隐此得名。篠(xiǎo)浦:地名,在今浙江长兴周围,产茶。

[1638] 不可指数:用指头数不过来。形容数目极多。

[1639] 罗隐(833—910):字昭谏,自号江东生。原名横,后因屡试不第,改名为隐。新城(今浙江富阳)人。著有《江东甲乙集》《谗书》《淮海寓言》《两同书》《吴越掌记》等。

[1640] 小秦王庙:地名,在今浙江长兴周围。

[1641] 云滃(wěnɡ)雾浡(bó):云雾氤氲笼罩。

[1642] 上虞县:古县名。今浙江上虞。

[1643] 《方舆胜览》:七十卷,祝穆撰。该书以天子所在地临安府为首,所述限于南渡后疆域,分十七路,下领府、州、军、监,每郡以郡名、风俗、形胜、土产、山川、学馆、堂院、亭台、楼阁、轩榭、馆驿、桥梁、寺观、祠墓、古迹、名官、人物、名贤、题咏、四六(骈体)等事要分类。

[1644] 小白岩茶:又称“半岩茶”。乌龙茶的一种。属武夷岩茶。由武夷山范围内除沿溪两岸的平地茶园以及三大坑(慧宛坑、牛栏坑、大坑口)范围外生长的不同品种的茶树单独采制而成。品质不及正岩茶,但优于洲茶。一裹:一包。

[1645] 心腑:犹心脏。

[1646] 大士:佛教对菩萨的通称。

[1647] 《普陀山志》:描述普陀山之史地、艺文、掌故之典籍。

[1648] 《天台记》:不详,待考。

[1649] 桑庄《茹芝续谱》:即桑庄《茹芝续茶谱》,是《茹芝广谱》中的一部分。桑庄,字公肃,号茹芝。高邮(今属江苏)人。建炎间(1127—1130),摄天台县主簿。绍兴年间(1131—1162),桑庄寓居天台,尝任西安县令,又以承议郎知梧州,终官知柳州。

[1650] 石桥诸山:即石桥山。《明一统志》卷九十:“石桥山,在天台县北五十里,傍有方广寺。”

[1651] 《天台山志》:一卷,描述天台山之史地、艺文、掌故之典籍。

[1652] 葛仙翁:即葛玄。华顶峰:天台山主峰。在今浙江天台县东北。

[1653] 金华府:元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改宁越府置,治金华县(今属浙江),属浙江布政使司。

[1654] 鸠坑茶:唐宋名茶。产于睦州(今浙江建德东北)。唐李肇《国史补》卷下:“睦州有鸠坑。”

[1655] 严州府: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改建德府置,治建德县(今浙江建德)。

[1656] 方山茶:明清名茶。产于浙江龙游。明弘治《衢州府志》:“龙游县方山之阳草坡,广袤不过百余步,出早茶,味绝胜,可与北苑、双井争衡。”

[1657] 衢州府: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改龙游府置,治西安县(今浙江衢州)。

[1658] 宿食:指未能消化的食物。

[1659] 王草堂:即王复礼,号草堂。

[1660] 墺(ào):浙江、福建等沿海一带称山间平地为墺。漈(jì):水边。

[1661] 举岩:即举岩茶。唐代名茶,产于婺州。

[1662] 广信府:元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改信州路置,治所在上饶县(今江西上饶)。

[1663] 西山白露:唐宋名茶。产于洪州西山。唐李肇《国史补》卷下:“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洪州有西山之白露。”鹤岭:即鹤岭茶。产于南昌市鹤岭岭脚。五代毛文锡《茶谱》:“又洪州西山白露及鹤岭茶极妙。”

[1664] 欧阳公所云“石上生茶如凤爪”者:出自欧阳修《双井茶》诗:“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欧阳公,即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另有《欧阳文忠集》《集古录》等。凤爪,谓双井茶芽纤细如凤爪。

[1665] 灵观尊者:罗汉名。尊者,佛教语。亦泛指具有较高的德行、智慧的僧人。

[1666] 云物:景物,景色。

[1667] 秀润:清秀而有光泽。

[1668] 瑞州府:明洪武二年(1369)改瑞州路为府,属江西。治高安县(今江西高安)。

[1669] 廖暹:字日隹。高安(今属江西)人。嘉靖七年(1528)举人。

[1670] 临江:即临江府。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朱元璋改临江路为府,属江西行省。治所、辖境同临江路。南安:即南安府。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朱元璋改南安路为府。属江西行省。治所、辖境同南安路。

[1671] 袁州府:元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改袁州路为府,治所、辖境同袁州路。界桥:地名。在今江西宜春,宜春旧属袁州府。故《茶谱》有“袁州之界桥,其名甚著”的记载。

[1672] 仰山:地名。在今江西宜春南。《太平寰宇记》卷一○九“袁州宜春县”:“仰山,周回连延一千里,高耸万仞。夏有云气覆其岭上,雨即立降;冬若微阴,即停积雪。峻险不可登陟,但可仰观,以此为名。”稠平:地名。在今江西宜春。木平:地名。在今江西宜春。

[1673] 赣州府: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朱元璋改赣州路为府,属江西行省。明洪武九年(1376)属江西布政使司。治所、辖境同赣州。宁都县:今江西宁都。以境内太平里寓“安宁”之意为名。元大德元年(1297)升县为州,隶赣州路。明洪武九年(1376)又改州为县,隶赣州府。

[1674] 上饶县:古县名,今江西上饶。以珍奇之物丰饶,又居余水(今信江)上游得名。元为信州路治。明洪武三年(1370)迁今江西上饶,为广信府治。

[1675] 图经:附有图画、地图的书籍或地理志。

[1676] 广教寺:又名茶山寺,在今江西上饶北。唐陆羽居山植茶,撰有《茶经》,号茶山御史。

[1677] 兄开:即曾几之兄曾开(1083—1153),字天游。累官至中书舍人。秦桧(1090—1155):字会之。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南宋权相。

[1678] 奉祠:宋代设宫观使、判官、都监、提举、提点、主管等职,以安置五品以上不能任事或年老退休的官员。他们只领官俸而无职事。因宫观使等职原主祭祀,故亦称奉祠。

[1679] 杜门:闭门。世故:世上的事情。

[1680] 《丹霞洞天志》:又名《麻姑山丹霞洞天志》,十七卷,清罗森撰。该书卷首绘图,正文分考、表、志、记四大类。罗森,字约斋。大兴(今属北京)人。顺治间进士,累官至四川巡抚。

[1681] 建昌府: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朱元璋改建昌路为肇昌府。寻改为建昌府,属江西行省。治所、辖境同建昌军。麻姑山:在今江西南城县西南。《太平寰宇记》卷一一○:“麻姑山,在县西南二十二里。山顶有古坛,相传麻姑得道于此。”

[1682] 《饶州府志》:一部详细记述饶州府及所属各县建置以来的地情、政情、民情及诸县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与相互影响的志书。

[1683] 浮梁县:县名,今属江西景德镇。唐武德四年(621)析置新平县,开元四年(716)改置新昌县。天宝元年(742)以溪水时泛,民多伐木为梁,浮水而运,故易名浮梁县。阳府山:在今江西景德镇。《舆地纪胜》卷二十三:“阳府山,在景德镇,冬无积雪,凡物皆早。”

[1684] “金君卿诗云”几句:谓春雷响时,这里已有了鸡鸣笋;谷雨之前,已能喝上嫩绿的新茶。金君卿,字正叔。饶州浮梁(今江西景德镇)人。累官至广东转运使。鸡鸣笋,饶州产有鸡鸣竹,其笋味美。

[1685] 南康府:本南康路,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改为西宁府,次年又改为南康府,属江西行省。治所、辖境同南康路。匡茶:古代名茶。产于江西南康。

[1686] 九江府: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改江州路置,治所在德化县(今江西九江)。彭泽县:县名,今属江西。西汉高祖六年(前201)置彭泽县,属豫章郡,治今湖口县境之小凤山下。以彭蠡泽得名。九都山:在今江西彭泽县。

[1687] 德化:即德化县。古县名。五代南唐改浔阳县置,今江西九江。

[1688] 崇义县:古县名。即今江西崇义。《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八:“崇义县……近上犹之崇义乡,因名。”

[1689] 《吉安府志》:志书,详细记述吉安府及所属各县建置以来的地情、政情、民情及诸县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与相互影响。吉安府,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朱元璋改吉安路置,治庐陵县(今江西吉安)。

[1690] 龙泉县:古县名。唐乾元二年(759)置,治所在今浙江龙泉。匡山:即今浙江龙泉市西南与福建浦城县交界处之天山斗。《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四“龙泉县”条:“匡山,县西南百二十里。匡水出焉……宋濂云:‘其山西旁奋起,而中窊下,状如箕筐,因号匡山。’”

[1691] 章溢(1315—1369):字三益,号匡山居士。明龙泉(今属浙江)人。朱元璋聘至应天(今江苏南京),询以治道。与刘基、宋濂、叶琛被称为“四先生”。受命理营田司事,历官湖广按察佥事、浙东按察副使,洪武元年(1368)升御史中丞兼赞善大夫。著有《章氏家乘》。

[1692] 太和山骞林茶:即武当山骞林茶。太和山,即武当山,古有“太岳”“玄岳”之称,中国道教圣地。位于今湖北十堰丹江口境内。骞林茶,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茶树于武当山所种植,故名。

[1693] 建宁:即建宁府。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以孝宗曾封为建王,升建州置,治建安、瓯宁(今福建建瓯)二县。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为建宁路。明洪武元年(1368)复为府,属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延平:即延平府。明洪武元年(1368)改延平路置,治所、辖境同延平路。兴化:即兴化府。明洪武元年(1368)改兴化路置,治所、辖境同兴化路。汀州:即汀州府。明洪武元年(1368)改汀州路置,治所、辖境同汀州路。邵武:即邵武府。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改邵武路置,治所、辖境同邵武路。

[1694] 建州:古地名。今福建建瓯。

[1695] 周栎园:即周亮工。

[1696] 鼓山:别名石鼓。位于今福建福州东郊、闽江北岸。因山顶有巨石如鼓得名。

[1697] 杨文敏:即杨荣(1371—1440),初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累官至工部尚书。宣德(1426—1435)中加少傅,卒谥文敏。著有《杨文敏集》《后北征记》等。

[1698] 柏岩:即柏岩茶。产于福州(今福建闽侯一带)。

[1699] 柏梁台:不详,待考。

[1700] 仙游县:今福建仙游。《元和郡县志》卷四○:“仙游山以县西三十里,县因为名。”郑宅茶:清代名茶。产于福建仙游,又称郑氏茶。清乾隆《仙游县志》卷七:“茶有数种,惟郑宅为最。而出于九座山、九鲤湖者亦佳。”

[1701] 陈懋仁《泉南杂志》:地理杂志。二卷,明陈懋仁撰。该书卷一主记古迹、物产、风俗。卷二重人文,载宋曾公亮、薛天华、苏随、欧阳詹等八十余人事迹。对研究该地人文、古迹、土产、风俗颇有价值。陈懋仁,字无功。浙江嘉兴(今属浙江)人。官泉州府经历。另著有《年号韵编》《庶物异名疏》等。

[1702] 清源山茶:福建名茶之一。因产于福建泉州的清源山而得名。

[1703] 英山茶:因产于福建南安英山而得名。

[1704] 南平县半岩:福建南平县半岩村,位于茫荡山三千八百坎中部。

[1705] 艳:羡慕。

[1706] 厥土赤壤:那里的土壤是红色的黏性土。

[1707] 太平兴国:宋太祖年号(976—984)。

[1708] 贡篚(fěi):进贡,贡献。篚,盛物的竹器。

[1709] 庆历:宋仁宗年号(1041—1048)。

[1710] 漕台:漕运总督。主管漕粮的取齐、上缴、监押、运输等。

[1711] 春虫震蛰:指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

[1712] 摄事:治事,理事。

[1713] 摭(zhí):选取,摘取。

[1714] 御园:出产贡茶的茶园。

[1715] 九窠十二陇:宋宋子安东溪试茶录·北苑》:“自青山曲折而北,岭势属如贯鱼,凡十有二,又隈曲窠巢者九,其地利为九窠十二陇。”

[1716] 鸡薮窠:《东溪试茶录·北苑》:“又西至于大园,绝山尾,疏竹蓊翳,昔多飞雉,故曰鸡薮窠。”

[1717] 鼯鼠窠:《东溪试茶录·北苑》:“直西定山之隈,土石回向如窠然,南挟泉流积阴之处而多飞鼠,故曰鼯鼠窠。”

[1718] 教练陇:《东溪试茶录·北苑》:“又焙南直东,岭极高峻,曰教练陇。”

[1719] 凤凰山:《东溪试茶录·北苑》:“坑又北出凤凰山,其势中跱,如凤之首,两山相向,如凤之翼,因取象焉。”

[1720] 萌坼(chè):萌发。

[1721] 禁园:指官焙御茶园,即御园。

[1722] 大重:特别看重。

[1723] 发:萌芽。社:春社。古时于春耕前(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约在春分前后)祭祀土神,以祈丰收,谓之春社。

[1724] 钟萃:汇集。

[1725] 神物:神灵。

[1726] 余荫:比喻前辈惠及子孙的恩泽。

[1727] 筠笼:竹篮之类盛器。

[1728] 担簦(dēnɡ):背着伞。簦,古代有柄的笠,类似现在的伞。挈橐(tuó):提着口袋。橐,口袋。

[1729] 桀猾:凶残狡黠。

[1730] 睨(nì):旁观,斜视。

[1731] 龙启:闵惠帝年号(933—934)。

[1732] 里人:同里的人,同乡。此指当地人。

[1733] 能仁寺:《八闽通志》卷七六“建宁府”条:“能仁寺,旧名‘承天’,伪闽时建。宋至道中赐今额。元大德六年重建。”

[1734] 浦城县:唐天宝元年(742)改唐兴县置,属建州。治所即今福建浦城。江郎山:疑为今浙江江山市南江郎山。简称江山。《太平寰宇记》卷九七“江山县”条:“江郎山,山上有五色石,日照炫耀。”

[1735] 涴濯(zhuó):洗刷。

[1736] 贡使:进贡的使臣。

[1737] 采办:明代各地向朝廷进贡的土产称“岁办”。岁办的物资不能满足需要,或不合要求,官府就出钱向商民采购,称“采办”。

[1738] 剑津廖地:今福建南平市延平区茂地镇。剑津,在今福建南平东,建溪、西溪相会入闽江处。《舆地纪胜》卷一三三“剑津”条:“在剑浦县建州、邵武二水合流之处也。”廖地,原盛产蓼草名廖地,后叶姓移居,见树多叶茂,遂改为茂地。

[1739] 黄冠:道士之冠。此借指道士。

[1740] 贸:替换。

[1741] 夷旷:平坦而宽阔。

[1742] 王梓:即王复礼。

[1743] 周回:周围。

[1744] 秋中:秋季之中,多指中秋节。

[1745] 拔立:挺拔耸立。

[1746] 邵武府: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改邵武路置,治所、辖境同邵武路。

[1747] 福宁州: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升长溪县置,治霞浦县(今属福建)。属福州路。大姥山:在今福建浦城县东北。《太平寰宇记》卷一○一“建州浦城县”条:“大姥山在县东北七十里。《记》云,大姥山即魏夫人山也。《老子玉真经》云,魏夫人以罗浮、天台、大霍、洞宫四处为栖真之所,此山乃洞宫之邻也。上有太母祠存焉。”

[1748] 通山:即今湖北通山县。

[1749] 崇阳:唐天宝二年(743)析蒲圻县置唐年县,治今湖北崇阳县西南,属鄂州。五代吴顺义七年(927)改名崇阳县。蒲圻:古县名。今湖北蒲圻。

[1750] 湖广:指湖南、湖北。江夏县:古县名。今湖北武汉江夏区。洪山:旧名东山,在江夏县东,唐大观中改洪山。

[1751] 鄂州东山:隋开皇九年(589)改郢州置,治江夏县(今湖北武汉武昌)。取鄂渚为名。东山,即江夏县洪山。

[1752] 《武昌郡志》:即《武昌府志》,十六卷,清杜毓秀纂修。分十四纲,无子目,卷首缺如,自卷二始为山川、古迹、学校、坛祠、田赋、水利、风俗、灾异、封爵、秩官、宦迹、选举、人物、艺文等。杜毓秀,字岳灵。陕西定边堡(今陕西吴旗)人,官武昌知府。

[1753] 大冶县:古县名。今湖北大冶。宋乾德五年(967),南唐升青山场院,并划武昌(今湖北鄂州)三乡与之合并,始建大冶县。县名取“大兴炉冶”之意。

[1754] 《荆州土地记》:书名,撰人及成书年代不详。据胡立初《齐民要术》引用书目考证,大概是西晋时作品。

[1755] 《岳阳风土记》:一卷,宋范致明撰。该书记岳阳地名变更、沿革及辖属,载岳阳楼、白鹤老松、灵妃庙、君山等名胜、古迹数十处,凡有关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多出自地方文献。述捕鱼过程和渔民生活甚详。所载四季气温、风候、降雨量、江豚、巨鱼及汉、苗民族风俗习惯颇具史料价值。范致明,字晦叔。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元符进士,官至宣德郎。

[1756] (yōng)湖:古湖名,在今湖南岳阳。

[1757] 篇什:《诗经》的“雅”和“颂”以十篇为一什,所以诗章又称“篇什”。

[1758] 本:用于植物,指株、棵。

[1759] 茶陵州:元至元十九年(1282)升茶陵县置,治今湖南茶陵。属湖广行省。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又降为县。明成化十八年(1482)复升为州,属长沙府。

[1760] 云阳山:在今湖南茶陵县西。《读史方舆纪要》卷八○“茶陵州”条:“云阳山,州西十五里,有七十一峰。其大者,紫薇、偃霞、石柱、白莲、隐形、正阳、石耳,凡七峰。其余岩洞泉石皆奇胜。”

[1761] 长沙府:五代初改潭州置,治所在长沙县(今湖南长沙)。北宋复为潭州。明洪武五年(1372)又改潭州府为长沙府。

[1762] 溆浦:县名。今湖南溆浦。

[1763] 郴州:隋开皇九年(589)置,治郴县(今湖南郴州)。

[1764] 石楠叶:又称石眼树叶、老少年叶等,为蔷薇科植物石楠的叶。气微,味微苦、涩。野生或栽培。用于风温痹痛,腰背酸痛,足膝无力,偏头痛等。

[1765] 杨桐草:亦称南烛、乌饭草等,常绿灌木。产于我国江南各地。

[1766] 糕糜:糕饼。

[1767] 潭郡:疑为“潭邵”之误。潭,潭州。隋开皇九年(589)改湘州为潭州,治长沙县(今属湖南)。邵,邵州。唐贞观十年(636)改南梁州置,治邵阳县(今属湖南)。渠江:资水支流。在湖南中部偏北。源出新化西南部雪峰山脉西北麓。经新化西部、溆浦东北,至安化渠江口注入干流。

[1768] 湘潭茶:又名“芙蓉茶”。湖南湘潭所产茶叶的统称。

[1769] 普洱:即普洱茶。产于云南南部和西南部的大叶种茶,又称普茶、普茗。

[1770] 《茶事拾遗》:一卷,明曹士谟撰。

[1771] 潭州:隋开皇九年(589)改湘州为潭州,治长沙县(今湖南长沙)。以州治南七十里昭潭为名。

[1772] 靖州:北宋崇宁二年(1103)以诚州改名,治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属荆湖北路。

[1773] 蕲水:古县名。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置,治今湖北浠水县东,属蕲春郡。以南临蕲水得名。唐武德初并入蕲春县。

[1774] 汝宁府:元至元三十年(1293)升蔡州置,治汝阳县(今河南汝南)。信阳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信阳军置,治所在信阳县(今属河南)。

[1775] 《桐柏山志》:明薛应旂撰。描述桐柏山之史地、艺文、掌故之典籍。薛应旂,字仲常,号方山。武进(今属江苏)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累官至陕西按察司副使。另著有《四书人物考》《薛方山记述》《薛子庸语》等。

[1776] 兖州府:明洪武十八年(1385)升兖州置,治滋阳县(今山东兖州)。

[1777] 《舆志》:即《舆地志》,三十卷,南朝陈顾野王撰。记周、秦以来政区沿革、山川道里、城邑、古迹、事件、风俗、物产等。顾野王(519—581),字希冯。吴郡吴(江苏苏州)人。另著有《玉篇》《符瑞图》《通史要略》等。

[1778] 广州:即广州府。明洪武元年(1368)改广州路置,治南海、番禺(今广东广州)二县。属广东布政使司。韶州:即韶州府。明洪武元年(1368)改韶州路置,治曲江县(今广东韶关)。属广东。南雄:即南雄府。明洪武元年(1368)改南雄路置,治保昌县(今广东南雄)。属广东。肇庆:即肇庆府。北宋重和元年(1118)升端州置,治高要县(今广东肇庆)。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为肇庆路。明洪武元年(1368)复为肇庆府。罗定州:明万历五年(1577)升泷水县置,治今广东罗定。直属广东布政使司。

[1779] 曹松(830?—902?):字梦征。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光化四年(901)进士,特敕授校书郎。唐诗人。

[1780] 曲江县:古县名,在今广东韶关。

[1781] 潮州:隋开皇十一年(591),原义安郡境设置潮州,州治海阳县(今广东潮州)。其名取“在潮之洲,潮水往复”之意。大埔县:古县名。即广东大埔。肇庆:即肇庆府。北宋重和元年(1118)升端州置,治高要县(今广东肇庆)。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为肇庆路,明洪武元年(1368)复为肇庆府。恩平县:古县名。今广东恩平。

[1782] 德庆州:明洪武九年(1376)降德庆府置,治今广东德庆。属肇庆府。

[1783] 钦州: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安州置,治钦江县(今广西钦州)。因钦江得名。

[1784] 吴陈琰《旷园杂志》:二卷,清吴陈琰撰。记述明末清初间事,多为神奇怪异,因果报应。吴陈琰,或作陈琬,字宝崖。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另著有《通玄观志》《凤池集》等。

[1785] 端州:隋开皇九年(589)置,治高要县(今广东肇庆)。因境内端溪得名。大业三年(607)改为信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复名端州,天宝元年(742)又改为高要郡,乾元元年(758)复为端州。

[1786] 潮阳:古县名,今广东汕头潮阳区。

[1787] 乐昌:古县名,今广东乐昌。

[1788] 长乐:古县名,今广东五华。

[1789] 琼州:古地名,今海南海口。

[1790] 噙:含在嘴里。

[1791] 山豆根:常绿灌木。根可入药,有解热消炎的作用。

[1792] 化州: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改辩州置,治所在石龙县(今广东化州)。

[1793] 罗浮:即罗浮山。在今广东博罗县西北。《隋书·地理志》:“增城县有罗浮山。”《元和郡县志》卷三四“循州博罗县”条:“罗浮山,在县西北二十八里。罗山之西有浮山,盖蓬莱之一阜,浮海而至,与罗山并体,故曰罗浮。高三百六十丈,周回三百二十七里,峻天之峰,四百三十有二焉。”

[1794] 《南越志》:八卷,南朝宋沈怀远撰。该书记三代至晋南越疆域事迹。沈怀远,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曾任始兴王征北长流参军、武康令。

[1795] 龙川县:古县名。秦置,属南海郡。治所在今广东龙川县西南。皋卢:木名。叶状如茶而大,味苦涩,可代饮料。

[1796] 南海:古县名。今广东广州南海区。

[1797] 汉中府:明洪武三年(1370)改兴元路置,治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属陕西布政司。兴安州:明万历十一年(1583)改金州置,二十三年(1585)升为直隶州,治今陕西安康。

[1798] 金州:西魏废帝三年(554)改东梁州置,治西城县(今陕西安康)。因其地产金得名。石泉:古县名。西魏废帝元年(552)改永乐县置,属魏昌郡。治所在今陕西石泉县南。《太平寰宇记》卷一四一“金州石泉县”条:“以县北石泉为名。”元省。明洪武三年(1370)复置,属兴安州。汉阴:古县名。唐至德二载(757)改安康县置,属金州。治所在今陕西石泉县南汉江西南岸石泉咀附近。南宋绍兴二年(1132)迁治新店(今陕西汉阴)。平利: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于今老县街南上廉城分金川县地始置平利县,属金州。八年迁治今老县街。因境内平利川得名。北宋熙宁六年(1073)降为镇,辖地入西城县。元祐二年(1087)复置,属金州。元省。明洪武三年(1370)于今石牛河口复置。西乡:古县名。在陕西南部,西南和四川接壤。属汉中。

[1799] 成都府:唐至德二载(757),以蜀郡为玄宗幸蜀驻跸之地升为成都府,建号南京,上元元年(760)罢京号。治成都县、蜀县(今四川成都)。剑南西川节度使驻此。蒙古入蜀,改为成都路。明洪武四年(1371)复为成都府。

[1800] 重庆府: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升恭州置,治巴县(今属重庆)。属蘷州路。

[1801] 夔州府:明洪武四年(1371)改夔州路置,治奉节县(今属重庆)。

[1802] 保宁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升阆州置,治阆中县(今属四川),属广元路。至元二十年(1283)改为保宁路,旋复为府。遵义府: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改播州宣慰司置,治遵义县(今贵州遵义)。属四川布政使司。嘉定州:明洪武九年(1376)降嘉定府置,治今四川乐山市,属四川布政使司。乌蒙:土司、路、府名。古名斗敌甸。唐时为乌蛮乌蒙部。元初属乌撒路。至元二十四年(1287)置乌撒乌蒙宣慰司,后分置乌蒙路。治所在今云南昭通。仁宗延祐三年(1316),于其地立军屯。明洪武年间改为土府,隶于四川布政使司。

[1803] 《华阳国志》:十二卷,东晋常璩(qú)著。巴、蜀地晋代为梁、益、宁三州地,属《尚书·禹贡》所说梁州之域,因取《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句,以“华阳”为书名。该书包括巴、汉中、蜀、南中等十二志。记述远古至东晋永和三年(347)期间巴蜀一带的历史、地理、风俗,保存不少民谣、神话传说和文学家生平事迹。所述蜀汉及蜀中晋代史事较详,有不少有关西南少数民族历史、传说、风俗的资料。常璩,字道将。江原(今四川崇州)人。十六国成汉李势时,官至散骑常侍。晋穆帝永和三年(347),桓温伐蜀,他劝李势投降,晋封势为归义侯。

[1804] 蚕桑:养蚕与种桑。

[1805] 丹漆:朱红色的漆。蜜蜡:也称金珀。与琥珀同类而色淡。

[1806] 蜀州:唐垂拱二年(686)析益州置,治晋原县(今四川崇州)。天宝元年(742)改唐安郡。乾元元年(758)复改蜀州。宋属成都府路。南宋淳熙四年(1177)升为崇庆府。

[1807] 《东斋纪事》:即《东斋记事》。今本五卷,补遗一卷,宋范镇撰。该书撰述于宋熙宁间,为追忆馆阁中及在侍从时交游语言与里俗传说之时事见闻,因撰成于居地之东斋,故名。范镇(1007—1087),字景仁。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曾预修《唐书》《仁宗实录》。有《范蜀公集》《东斋记事》等。

[1808] 《述异记》:二卷,南朝梁任昉撰。志怪小说集。任昉(460—508),字彦升。乐安博昌(今山东寿光)人。另著有《杂传》《地记》等。

[1809] 真香茗:古代名茶。产于四川巴东。

[1810] 天全六番招讨使司:明洪武六年(1373)并天全、六番两招讨司置,属四川布政使司。治所在今四川天全。洪武二十一年(1388)属四川都司。

[1811] 智炬寺:寺院名。在今四川雅安蒙顶山。

[1812] 《云南记》:五卷,唐袁滋撰。德宗贞元十年(794,一说十九年)袁氏奉命至南诏,曾至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归后将其见闻撰为是书。袁滋,字德深。唐陈郡汝南(今属河南)人,一说蔡州朗山(今河南确山)人。建中初,以处士荐授试校书郎。

[1813] 《拾遗志》:书名,不详待考。蔡蒙旅平:语出《尚书·禹贡》。言蔡山、蒙顶山二道已平治。蔡,即蔡山,又名周公山。在今四川雅安东南。蒙,即蒙顶山。在今四川雅安境内。以出产贡品蒙顶山茶而闻名于世。旅,祭名。平,治。

[1814] 元江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元江路置。治奉化州(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属云南布政使司。

[1815] 太华山:在今云南昆明西南滇池西岸。《清一统志·云南府》:“太华山,在昆明县西南,环拥苍秀,其麓为太平山,其左为华亭山,皆称名胜。”

[1816] 云南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中庆路置。治昆明县(今云南昆明)。

[1817] 永昌府:大理后期改永昌节度置,治今云南保山市。

[1818] 大理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大理路置,治太和县(今云南大理北大理镇)。属云南。感通寺:寺院名。在今云南大理寺北点苍山麓。明代至今称感通寺。《明一统志》卷八六“大理府”条:“感通寺在点苍山四峰之半,旧名荡山,又名上山,中有三十六院。”

[1819] 威远州:元至元十二年(1275)以威远赕改置,治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属威楚路。明洪武十七年(1384)升为府,后废。

[1820] 南诏:唐代以乌蛮为主体,包括白蛮等族建立的政权。唐初为蒙舍诏,贞观二十三年(649),细奴罗建大蒙政权,以巍山(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境)为首府。开元年间,其王皮罗阁在唐朝的支持下统一六诏,迁治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北太和村)。因蒙舍诏在其他五诏之南,故称为南诏。银生府:古城名。故址在今云南景东。南诏时筑,曾置银生节度于此。为南诏南方重镇和对婆罗门(泛指印度)、波斯、阇门婆(今印尼爪哇)、勃泥(今缅甸勃古)、昆仑(狭义指今缅甸毛淡棉一带)等处贸易之所。

[1821] 广西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广西路置,治今云南泸西县。

[1822] 湾甸州:明永乐五年(1407)升湾甸长官司置,治今昌宁县湾甸镇。

[1823] 孟通山:在今云南昌宁南。

[1824] 曲靖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曲靖路置,属云南布政司。

[1825] 许鹤沙《滇行纪程》:一卷,清许缵曾撰。记载许缵曾赴云南任职时和卸任归还时路途所见事。大抵为山川古迹、物产土风等,多为史乘所载。许缵曾(1627—?),字孝修,号鹤沙。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官至云南按察使。到任未及一年,即辞职归养。信奉天主教,教名巴西略。另著有《宝纶堂稿》《育婴编外》《三奇记院》等。

[1826] 容州:唐贞观八年(634)改铜州置,治北流县(今广西北流)。以境内有容山得名。元和中移治普宁县(今广西容县)。

[1827] 贵阳府:明隆庆三年(1569)改程番府置,与贵州布政司、宣慰司同城,万历十四年(1586)置新贵县(今贵州贵阳)为附郭。

[1828] 威宁府:清康熙五年(1666)改乌撒土府置,治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县草海镇。

[1829] 《地图综要》:三卷,明末清初吴学俨、朱绍本等编辑。该书分总、内、外三卷。总卷十六篇,总论明代行政区划、疆域沿革、山川险塞和边疆形势。内卷十五篇,分述内地各省郡邑建置、山川关隘、名胜古迹、土产风俗、名宦人物。外卷分“九边”“四夷”两部,论述明代边塞要地、边陲民族和邻国概况等。吴学俨,字敬胜,天都人。朱绍本,字友百。广东海阳(今广东潮州)人。

[1830] 新添军民卫:军事指挥机关名。明代置。节制新添葛蛮地方土兵。《明史·地官志七》:“新添卫军民指挥使司:洪武二十二年置新添千户所,属贵州卫。二十三年二月,改为新添卫,属贵州都司。二十九年四月,升军民指挥使司。领长官司五。西距布政司百十里。”

[1831] 平越军民卫:明代设置的一个军政府。《明史·地理志七》:“平越军民府,洪武十四年(1381)置平越守御千户所。十五年闰二月改为平越卫。十七年二月升军民指挥使司。领长官司五,属四川布政司,寻属贵州都司。万历二十九年四月置平越军民府于卫城,以播州地益之,属贵州布政司。领卫二,州一,县三,长官司二。西距布政司百八十里。”

[1832] 《研北杂志》:二卷,元陆友撰。该书主要记载轶闻琐事,评论诗文、金石书画及器物等。陆友,字友仁,亦字宅之,自号砚北生。平江(今江苏苏州)人。陆友自幼苦读,工诗善书,尤精于古器物鉴定。另著有《墨史》《砚史》《印史》《杞菊轩稿》等。

[1833] 交趾: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广东、广西的大部和越南的北部、中部。

[1834] 摘山:在茶山采茶。

[1835] 充厩:补充马棚。

[1836] 胡文恭(996—1067):字武平。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嘉祐六年(1061),拜枢密副使。治平三年(1066),罢为观文殿学士、知杭州;次年以太子少师致仕,未拜而卒。赠太子太傅,谥文恭。另著有《文恭集》。

[1837] 算商车:西汉政府对车船所有者征收的车船税。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汉武帝于元光六年(前129)冬“初算商车”,规定不是“三老”“骑士”而有轺车(一种轻便车)的,一辆轺车抽取一算,商人加倍征收,每辆出两算。船身长五丈以上的,每条船出一算。

[1838] 典领:主持领导,主管。

[1839] 武元衡(758—815):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人。累官至御史中丞、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1840] 蠲(juān)邪:去除邪祟。

[1841] 吴主礼贤,方闻置茗:《三国志·吴书·韦曜传》记载,孙皓每次宴饮,座中的人都要至少饮酒七升,即使不能全喝下去,也都要把酒全倒进嘴里,表示喝完。韦曜酒量不超过二升,孙皓当初很照顾他,暗地里赐茶以代替酒。

[1842] 晋臣爱客,才有分茶:《晋中兴书》记载,陆纳任吴兴太守时,卫将军谢安常想拜访陆纳。谢安来后,陆纳摆出茶果进行招待。

[1843] 李稷重秋叶、黄花之禁:《六典通考》卷九四“市政考”条:“李稷建议卖茶官非材,……重园户采造黄花秋叶茶之禁,犯者没官。”

[1844] 《通商茶法诏》:宋代茶文,欧阳修撰。欧阳修时任给事中,掌制诰的起草。诏颁于嘉祐四年(1059)二月四日。这是宋茶流通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欧阳修撰写的这道诏令,说理透辟,气势磅礴,不失为古文名篇,历为选家所重。

[1845] 洪迈(1123—1202):字景卢,号容斋。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洪皓季子。幼读书勤学,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卒赠光禄大夫,谥文敏。著有《容斋随笔》《夷坚志》《野处文集》《野处类稿》等。

[1846] 乌程之御荈:晋及南北朝时湖州名茶。南朝宋山谦之《吴兴记》:“乌程温山,县西北二十里,出御荈。”陆羽《茶经·七之事》亦有引录:“乌程县西二十里有温山,出御荈。”

[1847] 露液: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吸花露”条:“贵妃每宿酒初消,多苦肺热,尝凌晨独游后苑,傍花树,以手攀枝,口吸花露,藉其露液,润于肺也。”

[1848] 酪苍头:茶的谑称。

[1849] 刘言史(?—812):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才子传》谓赵州(今河北赵县)人,且言其“少尚气节,不举进士”。唐诗人。孟郊(751—814):字东野,行十二。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郡望平昌(今山东安丘),故其友人韩愈、李翱辈时称平昌孟东野或平昌孟郊。贞元十六年(800)选任溧阳尉。工诗,与贾岛齐名,并称“郊岛”。又以诗风瘦硬,有“郊寒岛瘦”之说。

[1850] 不遇:没碰到。

[1851] 《送陆羽采茶》:疑为《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

[1852] 眠云跂石:山中多云多石,因称山居为眠云跂石。眠云,山中多云,故云。跂石,垂足而坐于石上。

[1853] 郑谷(851?—?):字守愚。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乾宁四年(897)拜都官郎中,世称“郑都官”。工诗,擅长五七言近体,多为咏物写景,送别酬赠,及感叹身世之作。

[1854] 瑞草魁:指茶为百草中之佼佼者。古人不知茶为木本植物,皆以茶为百草之王。

[1855] 施肩吾:字希圣,号栖真子、华阳真人。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人。曾寓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常州武进(今属江苏),故亦称吴兴人或常州人。诗名早播。酷好道教神仙之术。

[1856] 涤烦子:指茶。古人谓茶能消除烦恼,故称。

[1857] 忘忧君:酒的昵称。

[1858] 秦韬玉:字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中和二年(882)特敕赐进士及第。唐诗人。

[1859]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光启元年,拜知制诰,迁中书舍人。唐亡后绝食而死。著有《诗品》二十四则,以四言韵语咏述诗的二十四境界,对后世诗论很有影响。

[1860] 明昌:唐开元十七年(729)置明昌州,后名雅州。其境蒙山顶之茶,香味馥郁。

[1861] 李群玉(?—862?):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善吹笙,工书法。其诗善写羁旅之情。有《李群玉集》。

[1862] 石廪茶:唐代湖南名茶。产于衡岳之间,为紧压黄茶。唐李群玉《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云:“客有衡岳隐,遗余石廪茶。自云凌烟露,采掇春山芽。珪璧相压叠,积芳莫能加。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

[1863] 李郢:字楚望。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曾任藩镇从事,后来做过侍御史。唐诗人。

[1864] 《香茶供养黄柏长老悟公塔》:应为《香茶供养黄檗长老悟公故人之塔并以小诗见意二首》。

[1865] 跏趺:结跏趺坐的略称。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两足交叉置于左右股上,称“全跏坐”。或单以左足押在右股上,或单以右足押在左股上,叫“半跏坐”。据佛经说,跏趺可以减少妄念,集中思想。衾枕:被子和枕头。泛指卧具。

[1866] 韩驹(?—1135):字子苍,号陵阳。仁寿(今属四川)人,后移居汝州(今河南临汝)。著有《陵阳集》。

[1867] 岳珂(1183—1234):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属河南)人。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户部侍郎等职。存词八首。

[1868] 赵抃(1008—1084):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今属浙江)人。累官至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晚年历知杭州、青州等地。元丰二年(1079),以太子少保致仕。元丰七年(1084)逝世,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北宋名臣。著有《赵清献公集》。

[1869] 文彦博(1006—1097):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庆历末(1048)拜相,元祐五年(1090)以老告退,封潞国公。著有《潞公集》。

[1870] 醍醐(tí hú):古时指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味道甘美,可以入药。

[1871] 联属:连接。

[1872]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工诗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牍》。

[1873] 韦处厚(773—828):本名韦淳,避唐宪宗李淳讳改名处厚,字德载。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著有《大和国计》等。

[1874] 冠霞:头戴霞冠。意谓成仙。

[1875] 悬知:料想,预知。

[1876] 寒泉自换菖蒲水,活水闲煎橄榄茶:出自陆游诗《夏初湖村杂题》。菖蒲,多年生水生草本,有香气。全草为提取芳香油、淀粉和纤维的原料。根茎亦可入药。民间在端午节常用来和艾叶扎束,挂在门前。橄榄茶,又称“元宝茶”,我国南方民间传统茶中珍品。橄榄茶具有滋咽润喉,生津爽口,清热解毒的功效。

[1877] 东山:指浙江绍兴的云门山。

[1878] 鹰爪初脱韝(gōu):比喻茶芽已采下制好。鹰爪,指茶芽。韝,臂套,古时养鹰的人让它停在韝上。

[1879] 叶家白:苏轼《歧亭》:“仍须烦素手,自点叶家白。”王十朋注:“次公曰:叶家白,建溪茶名。”

[1880] 刘诜(shēn,1268—1350):字桂翁,号桂隐。吉安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时人评其诗,以为其风格高古逼人。其诗编为《桂隐存稿》。明人又编为《桂隐文集》四卷、《桂隐诗集》四卷。

[1881] 鹦鹉茶:茶名。形似一头鹦鹉,花中两瓣合而为腹,左右两瓣展而为翅,花须下垂似足,花蒂横生似首,且两面黑点各一,如同双目。此品明代正德年间有人见于青山一寺院中,惜后世不传。

[1882] 荼酒:因以荼花朵入酒,故名。

[1883] 茂育:努力育养。

[1884] 甄收:审核录用。

[1885] 沃心:谓使内心受启发。旧多指以治国之道开导帝王。

[1886] 嘉言:美言。

[1887] 著作:晋秘书省著作郎省称。

[1888] 寮:百官,官吏。

[1889] 沉柤(zhā):沉渣。柤,渣滓。

[1890] 戴复古(1167—?):字式之,号石屏。黄岩(今属浙江)人。宋诗人、词人。著有《石屏诗集》等。

[1891] 客子:雇工。行厨:谓出游时携带酒食,亦谓传送酒食。

[1892] 费氏:即花蕊夫人,后蜀后主孟昶妃子,姓费(一说姓徐),青城(今属四川)人。得幸蜀主孟昶,封慧妃,赐号花蕊夫人。五代十国女诗人,尤长于宫词,代表作《述国亡诗》。

[1893] 了事:明白事理,精明能干。

[1894] 随驾:跟随帝王左右。

[1895] 杨廷秀:即杨万里

[1896] 叶适(1150—1223):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属浙江)人。卒后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1897] 杜本(1276—1350):字伯原、原父,或作原文,号清碧,学界称清碧先生。清江(今江西樟州)人。著有《四经表义》《六书通编》《清江碧嶂集》等。

[1898] 嘘咈(fú):呼吸。寰(huán)海:海内,全国。

[1899] 纳纳:包容貌。

[1900] 万斛:极言容量之多。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

[1901] 刘秉忠(1216—1274):字仲晦,号藏春散人,初名刘侃,出家为僧时法名子聪。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著有《藏春集》《刘文贞公全集》等。

[1902] 枯槎(chá):老树的枝杈。

[1903] 岁华:时光,年华。

[1904] 娄坚(1554—1631):字子柔。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著有《吴歈小草》《学古绪言》等。

[1905] 程嘉燧(1565—1644):字孟阳,号松园、偈庵。休宁(今属安徽)人,寓居嘉定(今属上海)。著有《松园浪淘集》《偈庵集》《耦耕堂集》等。

[1906] 《南宋杂事诗》:七卷,清厉鹗、沈嘉辙等同撰。

[1907] 六一泉:位于今浙江杭州西湖孤山西南麓。苏轼于元祐四年(1089)任杭州知府时,为怀念他的老师欧阳修而命名。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因有《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酒一壶、棋一局、琴一张及自身一老翁,故名。双井茶:宋代名茶。因产于洪州分宁双井而得名。

[1908] 朱隗:字云子。明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著有《咫闻斋集》。

[1909] 掾曹:犹掾史。古代分曹治事,故称。

[1910] 绵津山人:即宋荦(luò,1634—1713),字牧仲,号漫堂,又号西陂,别署绵津山人,室号清德堂、宛委堂。河南商丘人。官至吏部尚书,加太子太师。精鉴藏,善画事。另著有《西陂类稿》《绵津山人诗集》等。

[1911] 薛熙(1644—?):字孝穆,号半园主人。清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另著有《秦楚之际游记》《练阅火器阵纪》《依归集》《耕绿草堂诗草》等。

[1912] 张萱: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工于人物画,以擅绘贵族妇女、婴儿、鞍马而名冠当时,与周昉不相上下。所画妇女惯用朱色晕染耳根,又以点簇笔法构成亭台、树木、花鸟等官苑景物,此与周昉所作不同。传世有《明皇纳凉图》《整妆图》《卫夫人像》《虢国夫人游春图》等。

[1913] 《宣和画谱》:中国画著录书,无编著者姓名,二十卷。首有宋徽宗赵佶宣和二年(1120)《御制序》,序中称“今天子”云云,类臣属的颂词,疑标题有误。记录宋徽宗宫廷所藏历代名画家二百三十一人的作品,共六千三百九十六件。分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兽畜、花鸟、蔬果、墨竹等门类。每门先作叙论,次为画家评传,传后则列画目和件数。

[1914] 周昉(fǎng):字景玄,又字仲朗。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工士女画。传世有《三家像》《簪花仕女图》《五星真形图》《杨妃出浴图》《妃子数鹦鹉图》等。寓意:寄情,寄托。丹青:绘画,作画。

[1915] 驰誉:犹驰名。

[1916] 陆滉:五代画家。其他不详。

[1917] 中兴馆:南宋时期(1127—1279)的皇家图书馆。

[1918] 周文矩:句容(今属江苏)人。五代南唐画家。工画人物,尤擅士女,存世作品有《重屏会棋》《明皇会棋》《琉璃堂人物》等。

[1919] 李龙眠:即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老居龙眠山庄,号龙眠山人。宋舒州(今属安徽)人。好学博古,善画山水、佛像。

[1920] 题跋:写在书籍、字画等前后的文字。“题”指写在前面的,“跋”指写在后面的,总称题跋。内容多为品评、鉴赏、考订、记事等。

[1921] 刘松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居清波门,人称刘清波。因清波门俗称“暗门”,人又呼为“暗门刘”。孝宗淳熙时(1174—1189)为画院学生,光宗绍熙时(1190—1194)为画院待诏。

[1922] 司理:司理参军的简称。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改诸州司寇参军置,掌本州讼狱勘鞫之事。

[1923] 王齐翰: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后主李煜朝(961—975)为宫廷翰林图画院待诏。工画人物、佛道宗教画,兼擅山水、花鸟,以画猿獐出名。传世作品有《勘书图》《荷亭婴戏图》等。

[1924] 钱舜举:即钱选(1239—1301),字舜举,号玉潭、霅川翁、习翁等。湖州(今属浙江)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花鸟画家。传世作品有《牡丹图》《柴桑翁像》《卢仝烹茶图》《浮玉山居图》等。

[1925] 郭第:字次甫,有游五岳之愿,自号五游。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少时意气豪横,晚年游京口,登上焦山,斩丛莽荆棘筑室二层,称“飞云”,又筑礼斗坛、炼丹室,中列名书名画及鼎彝古物。

[1926] 詹景凤(约1537—1602):字东图,号白岳山人等。休宁(今属安徽)人。著有《画苑》《詹氏小辨》等。

[1927] 史石窗:即史文卿,字景贤,自号石窗山樵。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宋绍定五年(1232)知南康军。

[1928] 袁桷(jué,1266—1327):字伯长,号清容居士。庆元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著有《清容居士集》《延祐四明志》《澄怀录》等。

[1929] 《严氏书画记》:明文嘉撰。文嘉(1501—1583),字休承,号文水、文水道人、文江隐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传世画作有《垂虹亭图》《寒林钟馗图》《江南春色图》《水亭觅句图》《设色山水图》《夏山高隐图》等,另著有《钤山堂书画记》《和州诗》等。杜柽(chēng)居:即杜堇,本姓陆,字惧男,一作惧南,号柽居、古狂,又号青霞亭长。丹徒(今江苏镇江)人。传世画作有《竹林七贤图》《梅下横琴图》《绿蕉当暑图》《林堂秋色图》等。

[1930] 汪珂玉《珊瑚网》:四十八卷,明汪珂玉编。中国书画著录。成书于崇祯十六年(1643)。此书分《书录》《画录》两部分,即法书题跋二十四卷,各画题跋二十四卷,载录其家藏、自见及抄集的书画款识、题跋,以及藏家的收藏目录,其间也有自作的跋语和论说。汪珂玉(1587—?),字玉水,号乐卿、乐闲外史。徽州(今安徽歙县)人。崇祯中,官山东盐运使判官。著名鉴藏家。

[1931] 文徵明(1470—1559):原名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1932] 沈石田:即沈周。

[1933] 酩酊(mǐnɡ dǐnɡ):大醉。

[1934] 陆包山治:即陆治(1496—1576),字叔平,号包山、包山子、阳城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家居太湖包山。传世画作有《彭泽高踪图》《竹泉试茗图》《元夜宴集图》《青绿山水图》《三峰春色图》等。

[1935] 赵松雪:即赵孟(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等。卒后获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号“文敏”,故称“赵文敏”。赵孟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著有《松雪斋文集》等。

[1936] 祝融:三皇五帝时夏官火正的官名,即火神。司:掌管。

[1937] 焦烁:犹烧灼。形容酷热。

[1938] 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大火烧了昆冈,美玉和顽石都遭到毁灭。《尚书·胤征》:“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天吏逸德,烈于猛火。”

[1939] 无与:不参预,不相干。

[1940] 涂炭:蹂躏,摧残。

[1941] 上卿:官名。周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1942] 微:通“徽”,美,善。

[1943] 列宿:众星宿。特指二十八宿。

[1944] 强梗:指骄横跋扈、胡作非为的人。

[1945] 随方逐圆:指立身行事无定则。

[1946] 法曹:古代司法官署。亦指掌司法的官吏。

[1947] 柔亦不茹,刚亦不吐:柔和而不忍气吞声,刚强而不露锋芒,形容人刚正不阿,不欺软怕硬。茹,吃。出自《诗经·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1948] 圆机:指见解超脱,圆通机变。

[1949] 殊轨乱辙:指走不同的道路。

[1950] 韪(wěi):对,正确。

[1951] 坚质:石质坚硬。

[1952] 直心:正直的心胸,亦形容心地直爽。此指石磨中心的直柱。

[1953] 哜嚅(jì rú):吸取。

[1954] 周行:循环运行。不怠:不懈怠,不放松。

[1955] 斡(guǎn):古同“管”,主管,掌管。

[1956] 操:操纵。

[1957] 没齿无怨言:比喻永无怨言。

[1958] 周旋:运转。中规:引申为合乎准则、要求。逾:超越。

[1959] 动静有常: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常规。指行动合乎规范。常,常规,法则。

[1960] 郁结:凝结,蕴结。

[1961] 机事不密:指泄漏秘密。

[1962] 高者:此处指粗茶末,下文的“下者”指细茶末。

[1963] 萃:聚集。

[1964] 边尘不飞:原指边疆无战事,此处指使茶末不飞散。

[1965]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即持危扶颠。扶持危困的局面。

[1966] 弭(mǐ):止息,中断。

[1967] 坳堂:堂上的低洼处。

[1968] 苦窳(yǔ):粗糙质劣。

[1969] 炳:光明,显著。弸(pénɡ):充满。

[1970] 执中:谓持中庸之道,无过与不及。

[1971] 成汤:即成商,亦作商汤(约前1670—前1587),商开国之君。契的后代。夏桀无道,汤伐之,遂有天下,国号商,都于亳。

[1972] 仲叔圉:即孔叔圉(前535—前480),亦称文叔、孔圄、孔文子。春秋时卫国大夫。卫灵公二十九年(前506),率师随晋伐鲜虞。四十一年(前494),率师会同齐、鲁、鲜虞攻晋赵鞅,占取棘蒲(今河北赵县)。曾问军旅之事于孔子,被拒绝,但孔子称赞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973] 首阳饿夫:相传商末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齐于周武王灭商后,耻食周粟而饿死于首阳山。首阳,一称雷首山,在山西永济南。

[1974] 几希:极少。

[1975] 清节:清操。高洁的节操。

[1976] 互乡童子:《论语·述而》:“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互乡,又作合邑。春秋宋邑。在今山东滕州东北。

[1977] 端方:庄重正直。质素:质朴。

[1978] 涅而不缁:谓用黑色染料也染不黑。比喻内质秀美者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涅,可作黑色染料的矾石。缁,黑色。

[1979] 肖形:犹仿形。亦泛指形状。

[1980] 诗肠:指诗思、诗情。

[1981] 洞然:深入、清楚地察知。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

[1982] 盛颙(yóng,1418—1429):字时望。无锡(今属江苏)人。累迁陕西左布政、刑部右侍郎。

[1983] 云根:深山云起之处。

[1984] 绝俗:超出世俗。

[1985] 玄:黑色。

[1986] 威灵:威势,声威。

[1987] 沃盥(ɡuàn):浇水洗手。此指用水洗涤。

[1988] 蒿(hāo):即青蒿。

[1989] 湘君:即湘妃竹。

[1990] 罗先登:字子仁,号道庵。宋端宗景炎(1276—1278)时举孝廉,任湖广宝庆府训导。

[1991] 毓(yù)秀:孕育精华。

[1992] 蜚英:扬名,驰名。

[1993] 搜搅胸中,书传五千:卢仝《七碗茶歌》中有“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此处化用此典故,说卢仝喝茶之后触动文思,为后世留下优美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