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说明文的意义

解说事物,剖释事理,阐明意象;以便使人得到关于事物、事理或意象的知识的文字,称为说明文。例如:

一旁是字的形,一旁是字的声,所以叫做形声。

——《中国文化的根源和近代学问的发达》

科学的起源,不是偶然发见的,因为人类是有理性的动物,有种种心理的根据,所以发生科学。

——《科学的起源和效果》

说明文的性质,有时好像和科学的记事文相同,有时又好像和叙事文类似;其实全不一样。

说明文和科学的记事文有什么区别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象的范围不同。科学的记事文虽也是以记述事物的状态、性质、效用为主;但以特殊的范围为限,是比较具体的;说明文以普遍的范围为对象,是比较抽象的。如第二章第一节所举的例,第一个是记述一枝梅花的状态,第二个是记述屋内一部份的陈设,第三个是记述一个人的性质。范围既狭,所记述的也比较具体,使人读了自然可以就得到那些知识。但若要讲到“植物”、“房屋的构造”和“人类的通性”等一般的事实,以及抽象的事理如“文学的意义”、“实验主义”等,范围就扩大得多,不是记事文所能胜任的了。

说明文和叙事文的分别比较容易。关于事实的说明,对象虽和叙事文相同,但形式全然相异。如“今天上午八点四十分火车从江湾开出”,是叙事文的形式;而“火车从江湾开到上海是在今天上午八点四十分”,便是说明文的形式。还有一个区别,叙事文可带作者主观的色彩,说明文却不许可。

第二节 说明文的用途和题式

说明文本来是用较浅近明了易于理解的文字去解明事物或事理,使它的关系明了,范围确定,意义清晰,给人以关于该事物或事理的普遍的正确的知识,所以用途很广。教师的讲义,科学的教科书,大半是说明文,固不必说;就是学术上的定义,字典上的解释,古书上的注解,事实真象的传达,凡足以使人得到明确的观念和理解的,都要用到说明文。

说明文的题式通常有疑问式和直述式两种:

(一)疑问式

(甲)书籍是什么?(乙)何谓文学?(丙)科学怎样起源的?

(二)直述式

(甲)书籍;(乙)文学;(丙)科学的起源。

在古文中还有用“说”字或“原”字加到题上的,如“士说”、“原君”之类;但文中多羼入议论,所以不能因题式而判断文体。

第三节 说明文的条件

说明文最简单的形式,就是单语的定义;复杂的说明文,无非是单语的定义的集合和它们的引申。先就单语的定义来讨论。

例如,“人是有理性的动物”是规定“人”的意义的,就是用“有理性的动物”六个字合起来说明“人”的概念。在这六个字中,又可分成两部份:一,“动物”;二,“有理性的”。“动物”是“人”所属的类;“有理性的”是“人”在所属的类中所具的特色,就是“人”和所属的类中的其他的东西相差的地方,论理学上叫做种差。所以最简单的说明文的形式是:

类+种差

但说明文只是这样简单,通常不能就使人明了,非更详尽不可。因为说明文所说明的既不一定简单,而又是对于未知某事物、某事理的人才有作的必要,所以作法上必须的条件便须加多,共有六个,分说如下:

(一)所属的种类 为了要使所说明的事物和其他关系较远的事物分离,所以须述它所属的种类;如要使“人”和植物、矿物等分离,就先说他是动物。又以“书籍”和“书信”为例:

(甲)书籍是印刷物。

(乙)书信通常是手写的。

(二)所具的特色 将所属的种类虽已叙述而能使它和其他关系较远的事物分离,但还要使它和关系较近的同属于一类的分离,所以必须述它的特色;如要使“人”和一切别的动物分离,必须叙述他的特点——“有理性的”。

(甲)书籍是预备永久保存,给多数人看的。

(乙)书信是处理一时的事情,代谈话用的。

(三)所含的种类 因要内容明了,使人更易理解,而且理解的内容更充实,所以将事物所包含的种类叙述也是必要。但分类原须有一定的标准,所以叙述分类须将所用的标准同时叙出。

(甲)书籍在版本上,有刻版的、铅印的;在装订上,有洋装的、中国装的;在文字上,有洋文的、中文的;在内容上,有关于文学的、关于科学的、关于哲学的等等分别。

(乙)书信因所述事件的关系人的多少,有公信和私信的分别。

(四)显明的实例 文字内将显明的实例举出,则愈加明了。

(甲)英文教科书是洋文的,国语教科书是中文的……

(乙)例如学校通知书和致全体同学书,是公信,问候某君的信是私信。

(五)对称和疑似 单从事物的本身直述,往往不易明了;所以若将对称的,即同属于一类而不是同种的,或疑似的,即好像同种而实不同的事物对照述说,更可使该事物明白显出。学术上的名词大概有对称的,通俗的事物多半有疑似的。

植物是生物中不属于动物的一部份。(对称)

习字纸也是用笔写的,但不以代谈话为目的,所以不是书信。(疑似)

(六)语义的限定 语义因使用而多分歧,作说明文时,如果遇到容易误解的时候——如古语新用之类——非特别加以限定不可。例如:

共和是国家主权在全体人民,行政首长也由人民选出的一种国体,不是周召共和的共和。

上述各项,是说明作文法上的要件,现在以“文学”为题应用各要件,示范如下:

文学是一种艺术(一),换句话说,就是以文字做成的艺术(二)。纯粹的文学通常不以日用为目的(五),因体裁上有小说,诗歌,戏曲等分别(三)。《红楼梦》是小说,《长恨歌》是诗歌,《西厢记》是戏曲(四)。

文学不是普通的文字,也不是科学(六)。韩愈的《原道》,王船山的《读通鉴论》等,不是文学,物理学讲义,化学教科书等,也不是文学(四)。

我国古来,凡是文字都称文学,但是现在的所谓文学完全是小说,诗歌,戏曲的总称,和从前的意义是不同的(六)。

第四节 条件的省略

说明文原是为未知某事物的人作的。在繁复的说明文,要正确、明晰,固应具备前节所述各条件,但遇某部份确已非常明了的时候,也可以省略。

(1)普通的省略 容易明了而不至误解的事物,或只以使人知道一个概要的,都可以只说大概。例如:

(甲)国家是人类社会组织之最大形体,包容一切社会生活。

——《新学制公民教科书》第一册第六章

(乙)国家是人类为满足需要兴趣而组织的团体,社会也是人类为满足需要兴趣而组织的团体,目的大概相同。但是社会只有人与人的关系,和人所在的土地无关,所以社会成立不限定要占据一定的疆土。人民如果没有一定的疆土,便不能成为国家。

——《政治学大纲》第四章第三节

(甲)和(乙)同是关于国家的说明,(乙)是详细、绵密的说法,(甲)是省略的说法。专门科学的文字都是(乙)类,通常的文字和口头的谈话以(甲)类为多。

(2)因比较而省略 利用读者所已知的事物,两相比较以说明的时候,和已知事物相同的条件,就可省略,这是常用的省略法。例如:

星云和一团云差不多,微亮,挂在空中,极像一缕烟。

日本人民受军阀的苦痛,也和我国一样。

这是利用读者已知的“云”和“烟”来说明“星云”,利用读者已知的“我国军阀的横暴”来说明日本的军阀的。这种方法很有效用,所要注意的就是比拟要恰当,不然,一样地容易引起误解。

〔练习〕试依所讲法则,就下题作说明文:

(1)偶像

(2)革命

(3)山

(4)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