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五服考异序

汪琬

昔鲁哀公使孺悲。学士丧礼于孔子。两汉犹有专名礼服之学者。至于马融郑元王肃谯周之属。皆号通儒。莫不条析异同。反复拳拳于此。勉斋黄先生。亦尝欲撰次丧服图式。而附古今沿革于其后。惜乎未及成书而遽殁也。自晚近以来。讳为凶事。往往弃而不讲。于是士大夫持服之时。率皆私行其臆。而王者制礼之意微矣。予窃慨焉。故作此考。以仪礼为案。而以今之律文断之。中闲发明辨正。杂采诸家之书。而稍述鄙见于其末。孔子曰某。小人也。何足以知礼。孔子且云尔。而况陋劣如琬者乎。然用以羽翼律文。殆不无小补云。有问予者曰。礼与律文不同。今吾子之为此考也。率皆取裁于律。是毋乃徇今而不古之好与。予告之曰。非也。尝三复丧服传。而不能以无疑。夫高祖在九属之内。大夫得立高祖庙。士亦得祀高祖。而顾不为之服。可疑一也。曾祖距祖一世。顾为祖齐衰期。而为曾祖三月。其降杀不太甚乎。可疑二也。丈夫三十而娶。而为之妻者。乃有夫之姊之长殇之服。可疑三也。支子不祭。则不得立庙。尚何有于孤幼。而继父乃得为前妻之子筑宫庙。可疑四也。舅与从母。皆母之党也。顾为从母小功。而为舅止于缌。抑何轻舅而重从母也。可疑五也。大夫绝缌。于其旁亲皆然。而独服贵臣贵妾。可疑六也。汉魏诸儒。守其师说。牢固而不之变。中间虽有舛。往往从而曲为之解。自唐以来。贤君察相。知制服之当随时损益也。于是鸠集众议。而称制以决之。县诸令甲。以齐一之。至于今日。其文益详且密。吾闻之也。礼有与民变革者矣。其不可变革者。则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也。夫贤君察相。因乎其不可变革者。而损益其可变革者。不亦善乎。而又何周制之兢兢焉。彼徇今而不通乎古。与好古而不协乎今。是谓之俗儒。君子弗与也。客既退。遂录之以为序。

礼部颁丧服之制大清会典

凡服有五。一曰斩衰。斩衰三年。子为父母。子之妻同。子为继母。慈母。养母。子之妻同。庶子为嫡母。为所生母。庶子之妻同。为人后者。为所后父母。为人后者之妻同。女在室为父母。已嫁被出而反在室者同。嫡孙承重为祖父母。祖父俱亡。为高曾祖父母。嫡孙之妻同。为人后者承重同。妻为夫。妾为家长。

二曰齐衰。有齐衰杖期。嫡子众子为庶母。嫡子众子之妻同。子为嫁母。子为出母。夫为妻。父母在不杖。 有齐衰不杖期。祖为嫡孙。父母为嫡长子。及众子。父母为嫡长子之妻。父母为女在室者。父母为子为人后者。继母为长子众子。子为从居改嫁继母。从子为伯叔父母及姑在室者。为亲兄弟及姊妹在室者。为亲兄弟之子及女在室者。孙为祖父母。孙女为祖父母。虽适人不降。庶孙为生祖母。慈母养母孙同。女出嫁。为父母。为人后者为其本生父母。仕者解任。士子辍考丁忧一年。一子承祀两祧。为其本生父母同。女在室及虽适人而无夫与子者。为其兄弟姊妹。及兄弟之子兄弟之女在室者。女适人。为兄弟之为父后者。妇为夫兄弟之子及女在室者。妾为家长之父母。及家长之妻妾。为家长之长子众子。与其所生子。为同居继父两有大功以上亲者。 有齐衰五月。为曾祖父母。女孙虽适人不降。 有齐衰三月为高祖父母。女孙虽适人不降。为继父先同居今不同居者。为同居继父两有大功以上亲者。

三曰大功。大功九月。祖为众孙及孙女在室者。祖母为嫡孙众孙及孙女在室者。生祖母为庶孙。慈养祖母同。父母为众子妇。为女之已嫁者。慈母养母为其子妇同。伯叔父母为从子妇。及兄弟之女已嫁者。为人后者为其兄弟。及姑姊妹在室者。夫为人后。其妇为夫本生父母。为己之同堂兄弟。及同堂姊妹在室者。为姑及姊妹之已嫁者。为兄弟之子为人后者。女出嫁为本宗伯叔父母。及兄弟与兄弟之子。及姑姊妹。及兄弟之女在室者。妇为夫之祖父母。为夫之伯叔父母。

四曰小功。小功五月。为伯叔祖父母。嫡孙众孙为庶祖母。为同堂伯叔父母。为同堂姊妹之出嫁者。为再从兄弟及再从姊妹在室者。为同堂兄弟之子及女在室者。为祖姑在室者。为堂姑之在室者。为兄弟之妻。祖为嫡孙之妇。为兄弟之孙。及兄弟之孙女在室者。为外祖父母。为母之兄弟姊妹。为姊妹之子及女之在室者。为人后者。为其本生母之父母。为其姑及姊妹之已嫁者。妇为夫兄弟之孙及孙女在室者。妇为夫之姑及夫之姊妹。在室出嫁同。妇为夫之兄弟。及夫兄弟之妻。妇为夫堂兄弟之子及女之在室者。女出嫁。为本宗姊妹之出嫁者。为本宗堂兄弟及堂姊妹之在室者。有子之妾。为家长之祖父母。

五曰缌麻。缌麻三月。祖为众孙妇。曾祖父母为曾孙曾孙女。高祖父母为元孙元孙女。祖母为嫡孙众孙妇。为乳母。为曾伯叔祖父母。为族伯叔祖父母。为族伯叔父母。为族兄弟及族姊妹在室者。为曾祖姑在室者。为族祖姑及族姑在室者。为兄弟之曾孙及曾孙女在室者。为兄弟之孙女出嫁者。为同堂兄弟之孙及孙女在室者。为再从兄弟之子及女在室者。为祖姑及堂姑及己之再从姊妹出嫁者。为同堂兄弟之女出嫁者。为父姊妹之子。为母兄弟之子。为母姊妹之子。为妻之父母。为。为外孙及外孙女。为兄弟孙之妻。为同堂兄弟之妻。为同堂兄弟子之妻。妇为夫高曾祖父母。为夫之伯叔祖父母及夫之祖姑在室者。为夫之堂伯叔父母及夫之堂姑在室者。为夫之同堂兄弟及同堂兄弟之妻。为夫之同堂姊妹。在室出嫁同。为夫之再从兄弟之子及女在室者。为夫同堂兄弟之女出嫁者。为夫同堂兄弟子之妻。为夫同堂兄弟之孙及孙女在室者。为夫兄弟孙之妻。为夫兄弟之孙女出嫁者。为夫兄弟之曾孙及曾孙女之在室者。女出嫁。为本宗伯叔祖父母及祖姑在室者。为本宗同堂伯叔父母及堂姑在室者。为本宗堂姊妹之出嫁者。为本宗堂兄弟之子及女在室者。

各辨其等以定制。斩衰。以至麤麻布为之。旁及下际不缉。麻冠绖菅履竹杖。妇人麻屦不杖。齐衰。以稍麤麻布为之。旁及下际皆缉。麻冠绖草屦桐杖。妇人麻屦。大功。以麤布为之。冠绖如其服。茧布缘屦。小功。以稍麤熟布为之。冠绖如其服。履与大功同。缌麻。以稍细熟布为之。绖带如其服。素屦无饰。凡丧三年者。百日薙发。在丧不饮酒。不食肉。不处内。不入宫门。不与吉事。期之丧。二月薙发。在丧不婚嫁。九月五月者。踰月薙发。三月者。踰旬薙发。在丧均不与燕乐。

荅孟远问丧服书

冯景

景顿首复书伯通足下。辱问丧礼五服三杀之说。景既梼昧。麤读丧记。未经讲求。然亦尝闻之于先正矣。礼小记曰。亲亲者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上杀下杀杀而亲毕矣。夫人生则有父。壮则有子。父子与己。此小宗伯三族之别也。父者子之祖。上推以及己之祖。子者父之孙。下推以及己之孙。是为以三为五。而又上推以及己之高曾。下推以及己之曾元。是谓以五为九。五衰之等。唯父与长子三年。族莫重也。以三为五。则祖与适孙期矣。以五为九。则高曾与曾元三月矣。昆弟期而从父之昆九月。从祖之昆五月。族昆三月。所为杀也。其不曰五为七者。服数尽于五也。虽然。高三月。则曾宜小功。祖服期。则曾宜大功。乃为齐三月矣。不敢以旁服加乎尊也。重其衰麻尊尊也。减其时日恩杀也。此之为上杀。高曾曾元。同为三月。所以报也。然高曾服同衰。而曾元缌卑也。此之谓下杀。尧峰汪苕文氏。乃疑曾祖距祖一世。顾为祖齐衰期。而为曾祖三月。其降杀不太甚乎。夫亦未明旁服之不敢以加于尊也与。足下又疑父在为母期。而妻服亦期。圣人制礼。何无隆杀也。是有说。段成式酉阳杂俎曰。今之士大夫丧妻。往往杖者。据礼彼以父服我。我以母服报之。杖同削杖也。阎征君叹其解致精。且不独削杖一也。拜用稽颡二也。十一月而练。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禫。三也。为母虽除。犹申心丧三年。为妻禫已过。夫必三年然后娶。以达子之志。若是者何也。妻者齐也。共承宗嗣之重。故非他旁亲之期所敢。苕文又疑高祖在九属之内。大夫得立高祖庙。士亦得祀高祖。而顾不为之服。此苕文不读康成注而误说也。丧服齐衰三月传云。小功者。兄弟之服也。不敢以兄弟之服服至尊也。注云。曾祖高祖。皆有小功之差。则曾孙元孙为之服同也。又下缌麻章注云。族祖父者亦高祖之孙则高祖有服明矣。贾公彦为之疏。亦云高祖元孙皆有服。而苕文顾尚以经文不备为疑乎。遂议丧服传舛。而并诋汉魏诸儒。守师说而不变。何其弗思甚也。今人于丧礼罕所审问。诚有张口坐云雾之诮。足下独肯尽心。可谓加于人一等矣。有疑再析。不胜起予。

丧服或问潜邱札记

阎若璩

或问律文夫凡承重。妻从夫服。但尔时姑尚存。自应服其舅。则姑斩而妇从之。是一时有贰斩矣。抑不从耶。余曰礼有之。有适子者无适孙。则有适子妇者无适孙。妇可知也。仍服大功。或曰妇人既嫁从夫。夫天也。妻其敢贰于天乎。余曰夫服祖父母期。妻则大功。夫服本生父母期。妻亦大功。不从夫而服者多矣。奚有于是。

或问祖卒。孙既承重讫矣。久之祖母卒。孙又应承重。但祖母其所生者也。承则无重之可言。不承则己名为适孙。将若何。余曰。丧服小记。祖父卒。而后为祖母后者三年。疏曰此一经论适孙也。律文适孙祖在为祖母承重。止齐衰杖期。亦指适孙非庶孙也。窃以庶孙可立而为适孙。妾必不可以升为妻仍服期。汪氏琬有妾宜无服一篇。或难。妾之子而既贵矣。天子且许之貤封。而家长独不可援古而服缌乎。琬曰。天子自贵其卿大夫之母。家长自贱其妾。律文之与也诰也。是皆出于天子。行不悖者也。或又难。律文得毋有阙与。曰国家辨妻妾之分。严适庶之闲。其防微杜渐也。可谓深切着明矣。而又何阙文之有。

或问古者父妾不论有子无子。皆得谓之母。唐开元礼则云。庶母。父妾之有子者。始为之缌。此子字。男耶女耶。余曰。开元礼不可知。若今律文与此同者。则指男而非女矣。何以验之。子即齐衰杖期条之嫡子众子。斩衰三年条之所生子之子也。或曰安知其非女。女无杖。此有杖。故知指男子也。然则宜何称。律文父妾无子。则不得以母称。今既已有女为吾之姊若妹也者。吾亦从而母之。奚不可。但不敢加服焉。是于明太祖隆妾之后。而少寓杀抑之微意。似为先王之所许者。

又问里中刘氏之丧。兄既不拜弟。有以嫂可拜其叔为疑者。余曰。郑康成有言。正言嫂叔。尊嫂也。若兄公于弟之妻则不能也。兄公今之大伯之称。大伯之尊于弟之妻。犹嫂之尊于夫之弟。虽在流俗。大伯犹于弟妻弗拜。则嫂不宜拜夫之弟何疑。故曰夫妻牉合也。又曰夫尊于朝。妻贵于室矣。

又问或有庶母卒者。其子既从律服齐衰杖期矣。其孙宜何服。余曰无服。律所不载也。或因问父既如是其重服。子独不可准之而少降乎。余曰。此则以意自为服也。不可之甚者也。此服载明洪正七年孝慈录。原明太祖溺情于孙贵之薨。变礼于诸子非其所生者一时制耳。岂真谓有王者起。视如金条玉律。莫可拟议也哉。

又问自唐武后上元初。表请升母服与父同。然仍齐衰三年耳。非至如明孝慈录之一无差等。母同父斩。率情变礼之甚者也。遵行且三百年。未见有人焉。议请刊正者。岂非一慑于明太祖之严威。再便于己情之得伸。而无所复屈也哉。然周公以来制服。有齐衰杖期。齐衰不杖期。齐衰三月。与齐衰三年。列为四齐。自是没不复见矣。余尝反复思维。欲上古制而下适乎时宜。不得已如作春秋调人也者。为之议曰。父在母没。请为母服齐衰三年。父没然后服斩衰。则厌降之义既行。免怀之恩亦报。而人道不至流于野人者。此为庶几耳。

又问胡致堂真西山以汉文短丧诏。其大指为吏民。初未及于嗣君。曰非也。汉文明诏天下吏民。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三日者。吏民之服也。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音礼毕罢。以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七日释服。三十六日者。殿中当临者之服也。殿中当临。非太子与百官而谁哉。然文帝之意。则诏天下以为己而服。非诏天下以尽为其亲而服。是文帝固未尝教天下薄其亲也。然此诏以后。天下不复有丧三年者矣。呜呼。岂非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与。又岂非下之人祇从其意而不从其令与。终西汉世。服父丧三年惟原涉。母丧三年。惟薛修河间惠王良。后母丧三年。惟公孙宏。师丧三年侯芭。外此则杳无闻。诗曰。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其殆五子之谓焉。

降服辨

王锡阐

降服古欤。礼曰。姑姊妹之薄也。有受吾而厚之者也。此降服之始也。为人后者。降其私亲古欤。自周以来。莫之易也。其降杀之差。可得详与。男为人后。女适人者。为其私亲皆降一等。古制可考也。至于有明勿易也。父母之期也何居。三年之丧。不可以二也。不杖。不为主也。兄弟之大功其降以一等。何也。不可以曾祖父母之服服兄弟。故为之服从父兄弟之服也。夫为人后。其妇为本生舅姑大功。何也。义服也。义不得兼重。而又不可以旁亲之服服所尊。故为之服王舅王姑之服也。自期以上。其降不一等。何也。服之重者。非所尊则亲之者也。当酌乎恩而裁乎义。故不得以例降也。然则降以一等者曷谓。谓功缌也。服之细也以例降可也。孙为人后。为其本生祖父母何服。女适人者。为祖父母不降。为人后者亦不降也。何以不降。穷乎无可降也。何穷乎无可降也。祖降功。曾祖缌。高祖免。不可乎。齐衰服之重也。缌免服之轻也。故斩丧之降极于大功。大功而下以次递降。不闻齐衰之重有降一等而遽为缌免之轻者也。为人后者为其本宗降父母之服。而不没父母之名。则高曾之名故自若也。缌。疏属之服也。袒免。微有亲者之服。以疏属及微有亲者之服。服其曾高未可以为安也。子为父。孙为祖。制服皆以期。不嫌于无别乎。女为王舅王姑之服轻。故得由其祖之重。为人后者既为所后者之父母服期。而又为其祖父母服期。不嫌于二本乎。父祖之服宜有差。而男为人后。女适人者无差。非无差也。祖服止于期。父服以期继。而心丧三年。其轻重固自别也。三年之丧至矣。故不可以二。若期则为伯叔父母服之。为兄弟服之。为姑姊妹服之。为妻子及兄弟之子咸服之。故礼言不二斩。不言不二期。以祖父母之服服所后者之父母。而以伯叔父母之服服其祖。无嫌二本也。礼无不二期。旁亲之期何以降。恩杀也。子为人后。父得为之服期。孙为人后。得为其祖服期。父子祖孙之恩不可杀也。旁亲之期。降以三等。父为子孙为祖不降。或以义断。或以恩胜也。父为女非父子乎。何以降。有受我而厚之者也。故既嫁而无夫与子。亦不降也。礼。天子诸侯绝期。然则天子诸侯。有祖父母之丧。遂无服乎。古者天子为王后遂服。后且遂服。何疑于祖。故知祖父母之期不可绝也。亦不可降也。庶子之母亦母也。子为父后何以无服。为父后者与祖为体。祖尊矣。妾贱矣。与尊者为体。而复伸贱者之恩。是卑其祖也。古者君以支庶继统。亦为人后也。得为其祖期乎。继统之生。与先君为体。父祖于先君。臣也。虽不敢以先君之臣臣其亲。而亦不敢降先君之尊以尊其私。于父母且不得遂服。何况于祖。

父在不降母服说

毛奇龄

父在有不必降母服者三。母丧。期以前。父与子服也。至期后。而父服始阕。然已一十五月矣。假云惧嫌畏耶。则内则有命士以上。父子异宫之文。即不命之士。或当同宫。而士礼又自谓西方之宫可以隔别。不必嫌畏也。况一十五月。则重服已除也。不必一也。假谓父所不服。子亦不敢服耶。则期功以下。父所不服。而子当服者众矣。几有父服亦服父降亦降者。是父子同服。不必设五等服也。不必二也。假谓三年之丧惟父有之。其名不可二耶。则左传周太子寿卒与穆后崩。晋叔向谓王一岁而有三年之丧二。谓太子一三年。丧服传父母为长子三年穆后二三年也。夫妻子无三年之理。虽其所称三年者。以天子绝期。只有三年。而后太子独不绝。则即以三年名之。然已名为三年矣。是父之服母原名三年。子又安得避三年之名。其不必三也。有不可降期者三。据云士之妾子。父在为母期。母可同庶母乎。一也。据云慈母如母。父在则期。母不可同慈母。二也据云父在为妻期。母与妻同。乱矣。此大不可者三也。有必不降者二。礼记伯鱼之母死。期而犹哭。孔子闻之曰。谁与哭者。夫伯鱼之母。出母也。期而犹哭者。已服期阕而犹哭也。孔子闻之者。是时孔子尚在也。向使礼记而不足凭。则己。礼记而足凭。则出母之服。父在犹期矣。若丧服云父为长子斩三年。母为长子齐三年。夫长子三年。虽见之春秋传文。而实非三年。乃作士礼者。不分父在与不在。而母之服子必以三年。今子反降期。是子之三年。一定不易。而母之三年。则尚在升降未定之间。是三年之丧父与子之丧。非父母之丧也。此说之万万不行者也。故曰有必不降者一也。又一也。若夫礼有难通。吾必质之以夫子之言。以春秋去古未远。而夫子圣人。可以说礼也。乃夫子告宰予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此为母言之也。其兼称父者。由母而及之父也。故荀子云。父能生之。不能养之。母能养之。不能教训之。是三年在怀。夫子专指母而言。不然。君子抱孙不抱子。岂有三年免父怀者。而谓母可期。则宰予之言得矣。若云禽兽知有母而不知有父。为母三年。则类禽兽。夫禽兽知饮。人未尝绝饮。禽兽知食。人未尝绝食也。吾谓禽兽尚知有母。而人反不知。将禽兽之不若矣。何三年期之有。西河集脱去一段另考补录

与友人论父在为母齐衰期书

顾炎武

承教以处今之时。但当着书。不必讲学。此去名务实之论。良获我心。惟所辨父在为母服一事。则终不敢舍二礼之明文。而从后王之臆制。徇野人之恩。而忘严父之义也。夫为父斩衰三年。为母斩衰三年。此从子制之也。父在为母齐衰期。此从夫制之也。仪礼丧服传曰。何以期也。屈也。在尊在。不敢伸其私尊也。问丧篇曰。父在不敢杖。尊者在故也。丧服四制曰。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以一治之也。故父在。为母齐衰期者。见无二尊也。所谓三纲者。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夫为妻之服除。则子为母之服亦除。此严父而不敢自专之对也。奈何忘其父为一家制礼之主。而论异同较厚薄于其子哉。伯鱼之母死。期而犹哭。夫子闻之曰谁与哭者。门人曰。鲤也。夫子曰嘻。其甚也。伯鱼闻之遂除之。伯鱼之母。孔子之妻也。孔子为妻之服既除。则伯鱼不敢为其母之私恩。而服过期之服。所谓先王制礼。不敢过也。丧服子夏传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野人曰。父母何算焉。都邑之士。则知尊祢矣。丧服小记曰。祖父卒。而后为祖母后者三年。是则父在。而不得伸其三年者。厌于父也。祖父在。而不得伸其三年者。厌于祖父也。服之者仁也。不得伸者义也。品节斯斯之谓礼。虽然。传曰父必三年然后娶。达子之志也。然则十五月而禫之外。为之子者。岂忍遂食稻衣锦而居于内乎。志之为言即心丧之谓。以父之尊厌之。而又以父之三年不娶者达之。圣人所以处人父子之间者。仁之至义之尽矣。自礼教不明。丧纪废坏。而徒以衰麻之服为丧。宜执事之疑而不敢安也。经传言三年之丧。不谓之三年之服也。夫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忧者。此三年之丧也。既练而慨然。祥而廓然者。此三年之丧也。泣血三年。未尝见齿者。此三年之丧也。丧云丧云。衰麻云乎哉。且执事谓今之父在为母者。果能服三年之服乎。卒哭之后。固有屈于父而易为缟白浅淡之衣者矣。是则并其衰麻之服。亦有所不尽行。然而二十七月之内。不听乐。不昏嫁。不赴举。不服官。则自周公以来固已如此矣。且夫礼有母为长子三年之文。先儒以为不得以父在屈至期。何也。从乎父也。父除则虽子之为母而不敢不除。父未除则虽母之为子而不敢除。故子有为母期者。母有为长子三年者。孟子曰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若但曰父母之亲同。其爱同。其服同。则孩提之童无不知之者矣。何待圣人为之制哉。曾子问曰。有丧如之何。何先何后。孔子曰。葬。先轻而后重。其奠也。先重而后轻。以父为重。以母为轻。苟非斯言之出于圣人。则亦将俗儒之所议矣。若夫上元洪武改革之繇。卢履冰元行冲褚无量驳正之说。当亦执事旧闻。不烦更述惟祈详察。

与友人论服制书

顾炎武

增三年之丧为三十六月。起于唐宏文馆直学士王元感。已为张柬之所驳。而今关中士大夫皆行之。丧服小记曰。再期之丧。三年也。三年问曰至亲以期断。然则何以三年也。曰加隆焉尔也。焉使倍之。故再期也。古人以再期为三年。而于其中又有练祥之节。杀哀之序。变服之渐。以其更历三岁。而谓之三年。非先有三年之名。而后为之制服也。今于礼之所繇生者。既已昧之。抑吾闻之。君子之所贵乎丧者。以其内心者也。居处不安。然后为之居倚庐以致其慕。食旨不甘。然后为之疏食水饮以致其菲。去饰之甚。然后为之袒括衰麻练葛之制以致其无文。今关中之士大夫。其服官赴举。犹夫人也。而独以冠布之加数月者为孝。吾不知其为情乎。为文乎。先王之礼不可加也。从而加之。必其内心之不至也。其甚者。除服之日而有贺。夫人情之所贺者。其不必然者也。得子也。拜官也。登科也。成室也。不必然而然。斯可贺也。故曰婚礼不贺。人之序也。以其为人事之所必然。故不贺也。丧之有终。人事之必然者也。何贺之有。抑吾不知其贺者。将于除服之日乎。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是日也。以丧礼处之。而不可以除。将以其明日乎。则又朝祥暮歌之类也。贺之为言。稍知书者已所不道。而王元感之论。则尚遵而行之。使有一人焉。如颜丁子羔之行。其于送死之事。无不尽也。而独去其服于中月而禫之日。其得谓之不孝哉。虽然。吾见今之人。略不以丧亲为意。而此邦犹以相沿之旧。不敢遽变。是风俗之厚也。若乃致其情而去其文。则君子为教于乡者之事也。

心丧释

杭世骏

或有问于余曰。子适继。于其所生之父若母死。世俗恒称心丧。亦称心制。考檀弓事师心丧。郭有道碑。朋友服心丧期年者二十四人。施于所生。何居乎。未闻于礼经也。余应之曰。诚有之。有之何昉。自晋之议礼者始矣。泰始二年。诏以周岁诣陵。宜加衰绖。太宰安平王孚。尚书令裴秀。尚书仆射武陔等奏曰。既除衰麻。而行心丧之礼。今复制服。义无所依。自汉文短丧。天子既葬释服。外此皆称心丧也。十年。武元杨皇后崩。既葬。尚书祠部奏从博士张靖议。皇太子亦从制释服。尚书杜预以为古者天子诸侯三年之丧。始同齐斩。既葬除丧服。谅闇以居。心丧终制。高宗服丧三年。而云谅闇三年。此释服心丧之文也。贺循丧服要记。凡降服既降。心丧如常月。宋元嘉十七年。元皇后崩。皇太子心丧三年。十九年。武康公主出适。二十五月心制终尽。从礼即吉。孝建二年二月。其月末诸公主心制终。则应从吉。于时犹心禫素衣二十七月乃除。三年。义阳王师王偃丧逝。皇后依朝制服心丧。行丧三十日公除。大明二年。有司奏右光禄大夫王偃丧。依格皇后服期。心丧三年。应再周来二月晦即吉。此则皇后太子以及公主。固终丧而犹以心丧称矣。其称心丧何。厌于至尊不得衰绖也。元嘉二十三年。海盐公主所生母蒋美人丧。太学博士顾雅人言。今既咸用士礼。便宜同齐衰削杖布带疏履期礼。毕心丧三年。旋有异议。台奏免所居官。嗣后齐衰之礼。以余尊废矣。陈天嘉元年。沈洙议。引宋元嘉大明齐建元之礼。以再周二十五月为断。凡宋齐陈三代之议。皆谓厌于尊。而不得申三年之丧。则定为心制。心制者何。美名也。古帝王之行三年之丧者。有三。曰晋武帝。魏孝文帝。周武帝。孝文太和十六年诏太乐曰。心丧在躬。未忍闻此。既公除又称心制。既终二殷方始刘智释议云。心丧者。中心丧也。夫惟孝文。则固可与于中心丧者矣。张太素志天象曰。帝哭三日不绝声。勺饮不入口者七日。纳菅履。徒行至陵。哀毁骨立。愚以为心丧之制之善。则未或有过之者也。宋建隆二年。皇太后杜氏崩。景德元年。皇太后李氏崩。太常礼院准故事。皆言皇后诸王。合随皇帝以日易月之制。二十五日释服。二十七日禫除毕。服心丧终制。此则心丧之制。较之宋齐陈而又不逮。然王室之礼。诚不得与士庶同。陈沈洙议云。父在为母出适后之子。则屈降之以期。而除服。无复衰麻。缘(绿)情有本同之义。许以心制。隋开皇礼云。齐衰心丧以上。虽有夺情。终丧。不吊不贺不预宴。唐开元礼云。义服为继父不同居者。其父卒。母嫁。出妻之子为母及为祖后。祖在为祖母。虽周除。仍心丧三年。心丧之施于士庶者。自此三言始。夫心丧者。中心丧也。今举世皆称心丧。循其名以责其实。斯亦敦本厚俗之要道也欤。然则心制者。可称心禫乎。曰不可。梁何佟之议宋律疏。皆用二十五月。齐王俭撰丧服古今集记。独以二十七月为终。王逡之难之。梁书王逡之传难王俭丧服十一条议虽不可得见。然迄后竟无异议者。传曰。丧礼有禫以祥。变有渐。不宜便除即吉。故其间服以綅缟也。又曰禫者。淡也。既是心忧。则无所更淡其心也。然则心制者。可入仕乎。曰不可。开宝正礼。及天圣六年敕云。为人后者。为其父母。若庶子为后为其母。亦解官申心丧。唐八坐议吉凶加减礼云。凡父卒亲母嫁。齐衰杖期。为父后者亦不服。不以私亲废祭祀。惟素服居垩室。心丧三年。免役解官。宋格令居心丧者。释服从吉。及忘哀作乐。冒哀求仕者。并同父母正服。世之称心制者。吾惑焉。宗法之不立。亦既久矣。方父母之生存。非必有告庙受阼之典。及其既寝疾。则托之于出继。以为一己之冒哀求仕者计。人之称斯丧也。其谓之何。谓之曰心丧也者。乃其心无丧也。心丧之亡。自士大夫始也。吾重悲之。

丧所生母杂议

沈彤

庶出之子谓其母曰所生母继妻所生子谓其母曰生母见会典验封司封赠篇注

震泽县某乙之所生母某氏卒。属其所亲来问魂帛铭旌。及适孙列状剌之称。余曰。在魂帛宜称先母。书名。而系以家长。舍侧室无他称。适孙无服。不宜列状剌。曰。乙之父某公。尝拟称某氏为继室。今以侧室称。则父欲伸之。而子故屈之矣。安乎。曰礼在。何伸与屈之有。必探父志而遂之。是陷父于不义也。若以称侧室为未安。曷不观明吴孝廉侧室贞节坊之所题乎。曰。四川道监察御吏吴焕之母太孺人范氏。系子于母。乃窃取春秋书。惠公仲子。僖公成风之法。准此为称。则于义不拂。于情亦不伤矣。曰是诚善。顾今之贵者。在乙之弟丙。可以系其母乎。曰可。主丧则以长。系铭则以贵。铭。名也。宜系其着者也。曰。系以子而不系以家长。其权乎。曰礼也。非权也。传曰。妾不得体君若家长存而主妾之丧。系以家长其可。杂记曰主妾之丧则自祔陆佃曰然则妾之丧其主有不主者矣贵妾主之贱妾则不主也家长没而系之。时俗则然。故不必然也。曰。魂帛之以母称也。殆不得称妣乎。曰然。妣者。也。适母于父。所生母但当称母。朱子先言之矣。见语类祭礼卷曰。母之上曷不加所生以殊之。曰。子不宜殊其母也。孽而妣其母。谓之无妣。子而殊其母。谓之无母。无母之罪与无妣等。曰。适孙无服。诚不宜列状剌矣。顾亦可通其变乎。曰不可。古之列于状剌者。惟丧主。今众子诸孙之并列。既从俗矣。而又将及无服之孙。是变之变也。知礼者其许之哉。

丧服继母如母解

汪琬

丧服传。继母如母章。继母何以如母。继母之配父与因母同。故孝子不敢殊也。汪子曰。继母亦母也。谓之如母。本非骨肉。与因母有辨故也。先儒云。继母何以如母。明其不同也。是同之中有殊者存焉。或问父在则皆服齐衰。父殁则皆齐衰三年矣。于礼亦有不同者与。曰有之。母出则为继母之党服。母死则为其母之党服。为其母之党服。则不为继母之党服。此不同者也。母出。则为母服期。继母出。则不服。父殁母嫁。亦服期。继母嫁不从。则不服。此又不同者也。丧礼如母者二。继母慈母是也。是则继母与慈母无等差也。三年之丧。于礼为加服。非正服也。今律文凡适继慈养母杀子孙者。加祖父母父母一等。注云视亲母有间故也。大哉圣人之律。不亦与礼服相发明与。然则史糜有言。继母与己无名。徒以亲抚养己故亦丧之如母。信如是也。设有前妻之子不为继母所抚。甚则如孝己伯奇之属。将遂不知服乎。曰何为其然也。非出也。非嫁也。孝子缘父之心。不敢不三年也。先儒谓子当以父服为正。父若服以为妻。则子亦应服之。故曰与因母同也。由是言之。不敢殊者。孝子之文也。其不能不殊者。孝子之情也。礼称情立文。是岂足以孝子与。

驳张仲嘉次子主丧议

万斯大

武林张仲嘉着齐家宝要。有云。父母之丧。长子为主。无则次子或长孙主之。予谓当改云。无长子则长孙主之。此古人重适之意。因引公仪仲子舍孙立子。孔子曰立孙。为据。友人吴秉孝谓予曰。有次子而以孙主丧。恐世俗难行。且子所引。乃卿大夫之礼。士庶之家不必然。予曰。某所言者。古今之通义也。君之所虑者。末俗之私见也。子亦知适孙为主。即承重之谓乎。曰。虽承重。犹当次子主之。予曰。若是。犹未明乎承重之谓矣。古人于子。无问众寡。为父后者。止适长一人。是谓适子。父老则传重。父没为丧主。适子死则父报之。故丧服父为长子斩。传曰。正体于上。又乃将所传重也。注云。重其当先祖之正体。又以其将代己为宗庙主也。此重之义也。适子死。则适孙为后。丧服传曰。有适子者无适孙。注云。适子在。则皆为庶孙。必适子死。乃立适孙。适孙为祖后也。为祖后则凡适子之事。皆适孙承之。故祖父卒服斩。与子为父同。此承重之义也。夫祖非无庶子。而必以适孙为后。则知所谓正体之重。庶子不得传之矣。庶子不得传重。则为丧主者。非适孙而谁。庶子何以不得传重也。小记曰。庶子不为长子斩。不继祖与祢故也。注云。尊先祖之正体。不二其统也。大传曰。庶子不祭。明其宗也。观此。则庶子不得传重可知矣。不得传重。而得为丧主乎。使庶子而可为丧主。则适孙可无承重矣。使适孙而不为丧主。则所谓承重者为何矣。今天下丧礼废坏。独适孙承重。律令着之。通俗行之。稍见古人为后之义。于此而更忽之。则古意亡矣。曰适孙为主。庶子反无所事乎。曰非也。丧主者。丧礼所谓主人也。庶子者。丧礼所谓众主人也。

古礼。唯擗踊哭泣。丧服苴绖。众主人所同。而拜宾送宾。及祝辞之称。与凡成礼于丧中者。主人所独。今世居丧仪节。大异古初。子孙不分适庶。施而无别。孰谓其无所事也。曰。然则庶子于父丧。亦各有所重。适孙何以得专主邪。曰。庶子之均其仪节。亦庶子之不欲自异于适尔。谓各有所重。何以庶子先父而死者。其子不为祖承重乎。观此。则庶子无所重。而重在适孙也。庶子虽叔父之尊。不得以其为兄小而厌之矣。曰。庶子虽不厌。然居丧仪节。适庶既均。适孙之为主者。于何见之。曰。势重者难返。欲一旦复古礼于今日。有所不能。就今言今。唯祝辞及名剌之通于外者。先适孙而后庶子。存古意什一于千百而已矣。曰。如适孙复死。则如之何。曰。今制不有曾元承重者乎。谓之承重。则毋问曾元服斩与孙承重同。服同则其为丧主亦无不同。次子亦不得而专之也。故次子为丧主者。必长子无子。或适孙曾无子。不得已而后为之。乃可尔。古人无子孙者。兄弟主之。无兄弟者。族人主之。无族人则前后家东西家或里尹主之。盖丧有无后。无无主。圣人尽礼之变而为之制。若言其常礼。则适子适孙适曾孙适元孙之为丧主。其可得而移易也哉。

父未殡而祖亡承重议

沈彤

震泽县西濠沈维墉。父亡未殡而祖亡。或谓维墉今以适子为适孙。一身兼主二丧。宜即正承重之名位以事其事。维墉疑之。乃属其族父来问。余曰。维墉既兼主祖丧。固应事承重之事矣。若欲即并其名位而正之。奚其可。所谓承重者。承祖丧先祀于其父若祖之谓也。先祀之重在祖。则承之于祖。祖丧之重在父。则承之于父。承之祖者。祖葬而后承。承之父者。父殡而后承。故父而未殡。宜摄重而不宜承重。曰。主祖丧而事承重之事。则承重矣。何谓摄重。曰。父未殡而主祖丧。谓之摄主。宋庾蔚之所谓父为传重正主。已摄行事是也。主摄则重亦摄也。曰。父未殡而主祖丧。何以必摄也。曰。不忍死其父也。岂惟不死之而已。礼云。三日而后敛。以俟其生。故自君及士。凡死于道者。未在棺。则入自门。升自阼阶。见曾子问皆奉之以生之礼。未殡而不摄。非之死而致死之之尤者哉。曰。然则维墉之不宜正承重之名位于父之未殡也决矣。至其殡父而具状与剌也宜何称。曰。未承重犹孤子也。曰。子谓承先祀之重。而必于祖之既葬也何居。曰。古者丧三年不祭。恐致哀于新。而不诚于故耳。今之丧虽不如古。然未卒哭而祭。苟致其诚则哀之杀为已疾。故必于祖之既葬也。此朱子之所讲也。见答范伯崇书曰。重之名。始见丧服传。郑氏以宗庙注之。则所承宜专在先祀。今之兼丧何本也。曰。论语谓所重民食丧祭。丧固与祭并重。且启殡而朝。卒哭而祔。练而祭。丧礼有行于庙者。则郑之言宗庙亦兼丧矣。

康成虽专以重为宗庙然言庙则自包寝故承重之礼庶人与士大夫同魏书礼志孙景邕等三议皆当可从也

若有祖亡未殡而父亡者于父未殡之前亦摄父事虽祖殡未得为承重正主必父殡而后得承祖丧之重也其殡祖时状剌则称孤孙常祀宜在父葬之后并记于此

父卒未殡适孙为祖服辨                汪琬

礼。父在为祖期。父卒为祖后者服斩。此丧服传之明文也。后儒若贺循徐广之徒。乃言父亡未殡而祖亡。适孙不敢服祖重。谓父尸尚在。不忍变于父在也。愚窃以为不然。礼。殡而后成服。父既前卒。则先成父服。而后成祖服。当其成祖服之时。父尸已殡矣。夫何不敢服重之有。祖无适子而猥云不忍。不忍于父而忍于其祖。则父之心能安耶。为长子传曰。正体于上。又乃将所传重也。是父生存。已许其子传祖父之重矣。及其殁也。适孙顾不敢申祖服。然则主祖之丧者。当谁属乎。将遂无主乎。抑别立支子而为之主也。其于传重之义。失之远矣。小记。父母之丧。偕先葬者不虞待后事。杂记。有父之丧。如未没丧而母死。其除父之丧也。服其除服。卒事反丧服如三年之丧。则既顈其练祥皆行。由是言之。父卒尚不得以余尊厌母。安有适孙为祖而不敢服重者哉。然后知贺徐皆妄说也。庾蔚之言贺循所记谓大夫士。又非也。为祖后者。自天子达士庶皆同。则尊服不得有异。

承重孙说

王应奎

或问承重孙之说何昉乎。曰。上有传。斯下有承。承重之说。盖昉于传重也。古人于子。无问众寡。为父后者止适长一人。是谓适子。父老则传重。父没为丧主。适子死。则父报之。故丧服父为长子斩。传曰。正体于上。又乃将所传重也。注云。重其当先祖之正体。又以其将代己为宗庙主也。此重之义也。适子死。则适孙为后。丧服传曰。有适子者无适孙。注云。适子在。则皆为庶孙。必适子死。乃立适孙。适孙为祖后也。为祖后。则凡适子之事。皆适孙承之。故祖父卒。服斩。与子为父同。此承重之义也。或曰。是则然矣。然则为祖母承重。古亦有之乎。余曰。以古礼言之。所为重者。乃先祖祭祀之重也。非止代其父为丧主也。后世既以承重之说。施之于孙主祖丧。宁独外于祖母。况律于斩衰三年一条。已有适孙父卒为祖母承重之文乎。或曰。设孙于父卒之后。为父之生母何服。余曰。父之生母。即己之庶祖母也。礼。大夫以上。为庶母无服。何庶祖母服之有。即律文服庶母期矣。而亦无庶祖母服。或曰。礼与律。有继母服。而无继祖母服。先儒以为言祖母。则继祖母统于中矣。何独于庶祖母不然。余曰。继祖母于庶祖母有辨。继祖母之没也祔于庙。而庶祖母不祔。夫不祔于庙。则其无服可知。或曰。母以子贵。春秋之例也。故诸侯娣侄媵之子得立。则国人从而尊其生母。存则书夫人。殁则书薨书葬书小君。皆得视其适。今世妾之子既贵。天子即许之貤封。亦犹行春秋之例也。而为之孙者。独可不为之制服乎。余曰。论国恩则封无贵贱。论家法则分有妻妾。故律文不为制服。所以严嫡庶之防者至矣。夫律文之于也。诰也。是皆出于天子。固行而不悖者也。又何疑焉。或曰。庶祖母无服。于适子之子则宜矣。若所生子既殁。而为之孙者。又恝然如是。得无非人情乎。先王缘人情而制礼。当不禁人之变通于其间矣。余曰。庶祖母无服者。古今之通义也。其所出之孙。不忍庶祖母无服。而必为之变通者。一时之私情也。无已。则如家礼所载之制服期服可乎。或曰。然则今世士大夫家。有庶祖母死。其孙不惟服斩衰。而且称承重。于礼亦有说与。余曰。适孙承重。庶孙长者亦不承。朱子尝言之矣。所谓嫡孙者。其父居嫡长。而身亦如之者也。然则无论庶祖母。即祖母死。亦无庶出次房之孙。以年长而为之承重者矣。又丧服小记云。妾母不世祭。注谓于子祭。于孙否。则是祭且不逮于孙。而况为之承重乎。夫孝莫大于严父。故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主。以一治之也。在圣人制礼。岂不知生我之恩至厚。而忍独薄于妾母欤。亦为夫厌屈私情。正所以上严祖考。原其正名定分。杜渐防微。意固有独深者。此哀帝欲为皇太妃服三年。而仆射姜虨援此义以力争也。自此义不明。而厌降改为三年矣。齐衰改为斩衰矣。生母同于嫡母矣。武后固不足责。而孝慈录出自明祖。亦不免以私心用事。今也并为庶祖母承重。是直子夏所谓知母而不知父者也。其亦何说之有。

承重说

万斯大

或问祖亡于父后。而曾祖尚存。孙承重乎。且否乎。曰。以古礼言之。重为先祖祭祀之重。曾祖而在。重犹在曾祖之身。然业有曾孙。而为曾祖则既老且衰。重遂有已传未传之别。何则。古人七十曰老而传。八十齐丧之事弗及。故丧服父为长子斩。传曰。正体于上。又乃将所传重也。老而传重。则重在祖身。祖因得立其长子以为适子。长子而没。即立长孙以为适孙。如是而祖亡。则祖身之重。孙即承之矣。其或曾祖未传重。则祖在日。犹为曾之适子。而已未立为适曾孙。逮祖亡而后立。祖无重可传。孙亦无重可承也。曰。然则重有已传未传之别。孙即有承重不承重之殊乎。曰。据礼经。唯言传重。无言承重者。故仪礼于孙主祖丧。止曰父卒然后为祖后者服斩。杂记载丧祭祝辞。止曰哀孙。皆不言承重。故丧服于为人后者曰受重。后人制礼。定为承重之孙。以上有传则下有承。以别于为人后者之受重。义非不当。第专施之于孙主祖丧则意实未该。何则。重为先祖祭祀之重。父死子继。岂独非承。彼为人后而曰受重。亦父死子继也。承重与受重。果有殊乎。今以子死孙承。谓主祖丧为承重。是重之义。专指祖丧矣。岂知孙为祖后而服斩。乃代其父为丧主。非关承重乎。曰。五服莫重于斩。唯子为父服之。孙为祖本齐。今因父亡而服斩。以为丧主。不谓之承重可乎。曰吾不谓祖丧服斩之非重。第言礼必本于经。承重之称。生于传重。传重之义。由于主祭。即安得专指孙主祖丧而言承重也。曰。先祀之重。虽在曾祖。就曾孙言。祖父之祭亦重也。得不谓之承重乎。曰。曾祖尚存。则祖祢无庙。止得祔食于曾之祖祢。祔食则无尸。其祭仅同于厌而未全乎重。安得遽称承重也。曰。然则孙主祖丧宜何称。曰。称之为适孙可也。古人有适子者无适孙。称之为适孙。即知适子之既亡。而孙代为丧主矣。且称之为适孙。即知先祀之重在其身。不必更言承重矣。故苟拘于承重之称。则曾祖尚存者。有传重未传重之别。而孙居祖丧者。因有承重不承重之疑。唯以适孙为称。无论曾祖亡而当服斩。即曾祖存而亦当服斩。服斩者孙代父主丧而致其诚。而重之在曾祖者。仍无嫌于身之未承也。不既两全而无失乎。曰。记谓父不主庶子之丧。祖而曾之适子也。则曾祖主其丧矣。曾孙虽服斩。岂得主之乎。曰。丧礼繁委。非老者能胜。故记云。老者不以筋力为礼。又云。七十唯衰麻在身。饮酒食肉处于内。丧亲且然。况子丧乎。故必孙为主无疑也。孙既为主。可以齐衰将事乎。故必服斩无疑也。或唯唯而退。

为父生母不承重辨

张笃庆

礼有不敢或过者。昔人非略之也。仁人孝子之意无穷。而分则有定。故律者。所以节其情之过。而一准于礼者也。按律及礼经。并古今言礼家。皆无为父生母承重之说。有之自果庵刘君始。刘君。固世家秉礼君子也。所着有为父生母承重辩。为安汝源名湛者发也。斯诚近本归厚意哉。虽然。余窃以为过矣。夫所谓重者非仅轻重之谓也。所以重大宗也。故惟世嫡长孙父卒。乃为其祖父母承重。所谓与祖为体者也。故曰重也。下此则支子之长子皆不得承其祖父母之重。凡以重大宗也。知大宗之乃得承重。则庶子之子不得为其所生祖母承重也明甚。使一家之中。庶出者各得一人焉。而皆得各承其生祖母之重。则是继世之各承其重。且纷纷然其不可纪也。有是礼乎。今刘君之说曰。律有凡嫡孙父卒。为祖父母承重之文。夫曰凡嫡孙。是祖父母视嫡子之嫡子为嫡孙。而庶祖母亦可视所生子之长子为嫡孙矣。此其说谬也。愚以为凡之为言。起例之词也。所以统士大夫庶人之嫡孙也。非乎庶长孙而亦谓之嫡孙也。既不得谓嫡孙。则祖父母之重已不敢承矣。而生祖母承重之说又安所据耶。其说又曰。所生子为其生母斩衰三年。与父及嫡母同重。则孙之承重亦应从同。此其说亦误也。愚以为生母之服三年者。所谓虽加一日愈于已者也。故虽压于嫡母。亦不忍杀焉。若生祖母之服则不敢谓之重。而又乌乎承哉。其说又曰。汝源于祖父母固为庶孙。于其生祖母则为嫡嗣。若不应承重。则律必曰。孙为生祖母不承重。如祖在为祖母止服杖期之例焉则可耳。此其说尤误也。愚以为第观于祖在为祖母降服之条。是祖母犹压于祖也。则庶之必压于嫡。而不得有承重之嫡嗣焉。断断如矣。其说又曰。律固无为生祖母承重之文。亦无为继祖母承重之文。而继祖母之承重自若也。以此之。则生祖母之承重。可以例推矣。此其说尤误也。愚以为古人之深。没其文于律。如此类者。皆在乎后人之酌情准礼而增损之。故继祖母之不可不承者。大法之可推也。生祖母之不敢承者。私意之难伸也。而安在其同乎。其说又曰。按八母图。嫡母继母生母皆斩衰三年。其服同。则其尊同。子不得意为轩轾。孙又安得意为重轻。故父之所重。子即承之。此其说似也。而未当也。愚以为父之所重。子即承之。亦第可以大宗论耳。若不问其大宗小宗。则天下安有不重其祖父之子孙乎哉。而何以处夫众子之子之不杖期者也。故嫡母继母生母之服虽同。而其重不同。是则嫡庶之辨也。其说又曰。所生子之长子。父在为其生祖母服不杖期。使父卒仍与众孙同服。则反轻于伯叔父母之杖期矣。此其说亦似也。而未当也。愚以为伯叔父母之杖期者。为其近于父也。生祖母之不得承重者。为其屈于嫡也。若庶孙可承其生祖母。则众子之子。咸愿得而承其祖父母矣。此则乱宗而越礼之道也。夫古人之子嫡庶也谨而严。即嫡母之次子概同于庶孽。而况于庶母之所从出者乎。重乎不重乎。抑又有辩焉。使嫡母无出。则嫡长孙固承其祖父母之重矣。于其生祖母固若是恝乎。曰否。此即为人后者不得顾私亲之例也。虽然。庶子之子不得承重。其志可哀矣。余之论。得勿伤于刻乎。曰。非刻也。昔之人固已略之矣。是其不宜承也。非不欲承也。非敢视以为不重也。以为更有重于此焉者也。然则此说卒不可行乎。曰。有行之者。此帝王之礼。非士庶之所可行也。宋代。人主之生母。屈于嫡母。但尊为太。至明代始有两宫并尊之说。若宪庙之于钱周两太后是也。夫两宫既已并尊。则异日孝宗之于周太后。世宗之于邵太后。率天下以为之丧。即谓之承其重焉可也。是生祖母承重之说也。是帝王之酌礼以权。而非士庶人之所可行也。士庶人行之。谓之匹嫡。左氏严之矣。

庶孙不为生祖母承重说

柴绍炳

有庶孙既孤。而其生祖母没。或欲令持重。仁和吴志伊氏断其非礼。客未达。余为之说曰。承重者。非谓父有三年之丧。未及持而死。则必令其子代终也。案律凡适孙父卒。为祖父母承重。服斩衰三年。若为曾高祖父母承重。服亦同。祖在为祖母止服杖期。夫称适孙则不及众。虽适次犹无重可承。况庶乎。其云为祖母者。正室。非指妾也。原承重之义。统于所尊。则祖在而祖母且不服斩矣。况敢以侧室并适哉。然则有重可承。虽远不废。如曾高之服斩是也。无重可承。虽近不举。如适次孙之不为祖母持重是也。且古礼庶子为后。不得服其母。今律于所生许终三年丧。始于孝慈录。而其后因之。岂可缘是而并责其孙以代子持重耶。或曰。无适则庶长承宗。其所生祖母奈何。余谓庶长承宗。犹之适孙。所重原属祖。正宗不得假于私亲也。故鲁僖公崇祀妾母。春秋书之曰。禘于太庙。用致夫人。子崇妾母为非礼。孙又何重可承哉。或又曰。母以子贵。家以庶长承重。夫安得外其母。昔汉薄太后于景帝二年崩。帝率臣为持重。晋安帝之丧皇太后李亦然。是皆生祖母。然在当时实过情之礼。如殷茂庾蔚之辈。不能无骇议矣若士大夫家。自当以时制为准。或有庶长为后。又已贵而封其本生。且正适先丧。差免逼嫌。欲援母以子贵之例。傥可礼由义起乎。然非律意也。犹俟后之君子定议焉。或又曰。子断以律谓庶孙不当承生祖母重。固已。然引律则生祖母并不载宜何服。将已之乎。余谓既称生祖母。则当以祖母之服服之。律既许其子以终三年丧。未有不许其孙以服期者。但条例于子也详。于孙也略。故斩衰三年。既言子为父母。又言庶子为所生母。齐衰不杖期。但言孙为祖母。不复更言生祖母。可以之耳。天下岂有庶母死。适子尚为杖期。其亲孙乃孑然无服。而仅以袒免从事欤。凡读律者要知比类。如庶母之下。但言所生子服斩。而不及妇。妇从夫者也。子从父者也。妇以夫推。孙以子推。倘父以为母。而子不以为祖母可乎。然则庶孙无重可承。而为之服期无疑焉。或问曾孙为曾祖后。曾孙之母犹存。则承重者在孙妇。抑在曾孙妇乎。曰礼为宗子母服。则不服宗子妇。从所尊也。由是推之。则曾孙为后者。其母尚存。曾孙妇自不得传重。而传重之服理当在姑矣。晋虞喜尝论元孙之妇服。今特推广其说。

庶孙父卒不为所生祖母服三年论

冯浩

适孙父卒。为祖父母承重。服斩衰三年。若为曾高父母亦然。重之云者。非谓父卒代持重服也。谓承累世祀之重。宗法祭法之所系也。礼莫重于祭。父有适子。世世相传。序之大顺也。不幸子先父卒。祖乃传重于孙。孙承重于祖。以其重也。必加尊服而礼特着焉。此宗法也。以主丧祭。即祭法也。故惟适孙承重。庶孙虽长亦不承也。无适长及次适。无适乃及庶。庶即承重亦不为所生祖母加服。断无有适长在而庶孙又私有所承者。夫宗支适庶之辨。礼所甚严。记之大传曰。尊祖故敬宗。庶子不祭。明其宗也。以宗为祖之正体。则下正犹为庶也。其记丧服曰。妾母不世祭。以其非正。于子祭。于孙止也。记又曰。主妾之丧。殡祭不于正室。谓摄女君者。犹下正适。不得在正室也。故次孙不承者。宗支之序定也。庶孙不为所生祖母三年者。适庶之分严也。无二宗无二重也。庶不承重。传自古昔。恒言习晓。乃有责庶孙以当承重。且出成案以争之者。吁。其不达于礼也已。夫祖既传重于适长也。则其曰生祖母者。何可第曰吾父之母。而若忘其为吾祖之妾也。以行之于适者而行之于庶。是匹适也。以适长所专承者而旁施于自出之庶。是夺宗也。岂非害于礼之大者哉。彼所据成案。其一康熙五十一年。南陵人吴卓。部覆抚咨。以有适出伯父及伯父之子在。卓为庶孙。无承重之例。此得礼律之正者也。其一乾隆三年。闻喜人杨治。部以无伯父及伯父之子。准其承重。此以既无适长。何妨缘情加厚。乃礼制之所无。而近人通权之议。实则庶所生母谓之私亲。故生不得与于祭。没不得称妣。何由而可云重。可云承哉。又乾隆元年。河南李本固。其适伯父崇存。本固生祖母苦节六十余年。抚育孤子。孤孙准服三年。夫礼曰慈母如母。本固不得降援其制。而用意良同。尤别有说。二者皆不可据依也。必待咨部而始冀或准。诚以定例之所不可也。况咨覆之案。未尝奏请于 朝。不经廷议。不奉  宸断。不因端而着为令。其未能详慎画一。足辅翼乎礼教也审矣。奚惑焉。或曰。身膺  诰封者。义当为之加重。此非也。礼以正名分。明是非。不以贵而隆。不以贱而杀。乌得以世俗卑陋之见参之。且其存也。可以贵而敌体于家长女君否也。或曰。然则无三年之服。于心安乎。此又非也。子于父在为母服三年。始唐高宗武后时。前此父在为母齐衰期不得三年也。庶子于所生母。虽适母在。许终丧三年。始明洪武时。宋元以前。适在服期。则庶子于所生母有不得三年也。记于适孙承重之服。曰祖父卒而后为祖母后者三年。盖祖在则宗祭之重。祖实主之。故服祖母如常制。今礼实然。俗或祖在即为祖母三年。是祖未传重。而孙已忍夺其重。君子斥其悖礼。则适祖母尚有不得三年也。更何疑庶孙于所生祖母。而惧从其薄也欤。或又曰。记不云乎。为慈母后者。为庶母可也。为祖庶母可也。宁不可以比例乎。此又非也。夫此专为慈母触类言之也。谓父妾之有子。而今无者。亦可命已妾之子后之。特以闵其无子也。所不嫌于踰世者。谓此三母皆妾。皆可以妾子为后。与凡妾之有子若孙。而自有应得之礼者。必不可同。妄为牵引。是欲崇之而弥轻之。且不几蹈无父之罪欤。夫是故庶孙于父所生母正服不杖期。此外无一议也。夫礼不敢不及也。不敢过也。先王先圣之制。皆有精微者存。自非 朝廷议礼。损益折中。颁示遵守。孰敢逞私意轻重其间者。若夫丧制有定。而孝思无穷。孝子三年丧毕。哀慕终身。孙于祖服之余。岂宜遽忘哀戚。若庶孙痛父之亡而笃念所生。内心衔三年之恤。人必悦其孝。必无议其过而欲裁抑之者。呜呼。此岂易责之今之人也耶。

答庶孙为所生祖母服

陈祖范

或问曰。甲为庶出。身贵封其母。母后甲而亡。甲之子议所服。或曰。宜如父在为祖父母期。或曰。宜如父没。适长孙为祖父母服重。二者安从。答曰。是不可以一说拘也。夫礼。时为大。称次之。宜次之。古严厌降之义。生母服最轻礼失。而母以子贵。遂僭而并嫡。后来因僭成礼。至明祖之制极矣。 国朝未加更定。此时也。今子之问。问礼之大常乎。抑问有丧者之所以自处乎。问礼之大常。虽服期。已失厌降之义。又安可以更重。若问有丧者之自处。则有因时为宜称者矣。何则。己之父在家则为支子。在生母视之。固其嫡长子也。父而存。为其母斩衰三年。明以来时制也。父没而用适长孙为祖父母服重之制。 国家虽无明文。亦无明禁。既无明禁。则为人后者。体死父之隐。而为之服重。于心亦所甚安。观过知仁。君子常怜而与之。若必格以适庶之分。斥为不韪。不知身为庶子。不可以庶卑其母。身为庶子之子。不可以庶卑其父之母。王制尚且通融。生膺锡典。后人反援古道。死吝重服。岂非不称。且不宜乎。古人弟妹兄丧解职。为师与举主持服。过厚之行。见书史策。子路以寡兄弟而弗忍除姊之丧。闻夫子之言而后除。今世无夫子。谁能夺人弗忍之心者哉。

书适孙葬祖父母承重辩后

顾栋高

陈子亦韩。着适孙葬祖父论。任子韪之。然余思之。尚有未尽者。乃复更为之说。陈子之言曰。或问甲之长子乙。乙之长子丙。甲夫妇前死。乙既丧之矣。未葬也而乙殁。则其长孙丙为承重否乎。答曰。古无除丧而后葬者。是以有改葬服而无葬服。无葬服。又安得有为葬而承重之服。后世既除丧而后葬者。十居八九。既不可以无服送至亲。如其即吉已久。斩焉衰绖。亦非丧事即远。与称以立文之道。进退俱不可。其咎总失之乎慢葬而已。且所谓承重云者。承先祖之重。而为之重服也。假使前已承重。而居祖父母之丧。今也沿承重之名以葬无疑。若并未承重于居丧之日。忽承重于居丧后之葬。于实既不符。且与夫祖父母不得没于子之手。而己以适孙承统系者同称。是直没其父之曾居父母丧也。尤不可也。余谓陈子之说。至矣精矣。然谓父曾居丧。己不得仍服重服。固也。然过时而不葬。是乙之罪。而非丙之罪也。没父居丧之实。而仍为之承重。独不可偿父慢葬其亲之过。而摄父之服。以卒父未竟之志乎哉。父之不得以重服葬其亲也。是于父之身犹有阙焉。而未始不可以人子补之也。且丙之葬其祖也。必且兼葬其父。未有父先祖而葬者。使祖父两丧在堂。亲朋杂然受吊。为人子者。将居父之丧次乎。抑居祖之丧次乎。使父有兄弟。或叔父季父主祖之丧。而已更无兄弟为父主丧。犹之可也。万一父为单丁。是直使祖父无主也。己既居祖之丧次矣。将齐衰而受吊乎。是使祖父有孙而无子。又没其有子之实也。夫使祖父有孙而无子。而父不得服重服以葬。父之心有不安焉。父之心不安。即子之心有不安者矣。陈子又谓后世有有其名而无其实。如所谓承重云者。必先立宗法。使族不涣。而后天下众着于重之实。愚又以为非也。古者宗法必原于封建。封建不行。则大宗之法。亦断断不可行。何也。古者诸侯受国于天子。世守其地。其适子嗣封。众子别受采地为卿。谓之别子。继别子者。谓之宗子。百世不迁。如鲁之三桓。郑之七穆。皆是也。然公羊且曰。春秋讥世卿。孟子亦曰。士无世官。则春秋之世。已有疑其不可行者矣。夫既以世卿世官为不可。必且禠其爵与禄。夫使宗子无禄。何以收族人。不得爵于朝。何以为族人主。后世宗法久废。往往有起家为公卿。赫然闻望者。多出于支庶。而其大宗有行止无赖。降为皁隶者矣。夫以行止无赖之人。而强畀之爵与禄。是使朝廷私爵禄也。既夷于皁隶。而使公卿有闻望者。百世奉以为宗。主祭必告。冠娶妻必告。死而为之服。是得为情理之正乎哉。柳子之论封建之法。继世而理。上未必果贤。下未必果不肖。是非圣人之意也。势也。愚谓宗法亦然。夫以周公大圣之后。亦不能世世皆贤。故世卿之法行。则虽孔子之圣。犹绌于季孙。吾知周公而在。必不以为然也。后世惟贤是择。公卿之后。可黜为氓庶。白屋之子。可入佐廊庙。则是后世之法公。而三代之法私也。虽圣人复起。必不能易此以治天下。是知宗法亦出于当日之势。而非必永为后世法。今日之不得不变者。亦势也。然则宗法废。后世将遂无收族者乎。曰子孙之贤而贵者。受祖宗之泽。当推类以恤族人。而凡族人亦因而宗之。则敝邑先正有言之者矣。如范文正公为义田以赡族。不必其先世世为大宗也。故知宗法朝廷不可预立。在士大夫之贤者自为之。此亦所谓礼因世而变也。且古之小宗。非特不承重而已。其在仪礼。小宗无后。当绝死。则赀财归于大宗。祭于宗子之家。此又不可行也。宋世如韩魏公。勋业与天地相终始。而于其父国华实庶子也。假令魏公而无子。将以庶子而不立后乎。朝廷之恩荫。后世之享祀。将尽入于宗子之家乎。有以知其必不然矣。故今日之承重者。无论大宗小宗行之。特沿古者重嫡长之遗意。而其实不过代父之事。以终父之志云尔。必欲合于古者上治下治旁治之法。固知其有所不能也。

请考正承重服制议

全祖望

丧服小记。祖父卒。而后为祖母后者三年。郑康成曰。祖父在。则其服如父在为母也。古人于父母之服。概称三年之丧。而父在祇为母杖期。非敢独薄于母。以吾父之所以丧吾母者。不过于期。使子之服不除。恐伤厥考之心。故服从父而心丧仍以三年。惟父亦达子之志。必三年而后娶。然则子之不敢申其丧者。即父之不忍遂其娶。周公礼意之精。垂之百世而不惑者也。历朝改制以来。礼从其厚。已成不易之条。而适孙承重。犹然丧服。小记所云。其于画一之旨未合。说者以为孝慈录之作。原别有为。非真有见于礼之当然。故当时议礼诸臣。亦不复推广而讲明之。其信然欤。则是后人之所当厘定也。至若康熙二十七年。吏部议得陕西蓝田县知县邓士英祖母马氏病故。以其祖父在。不许丁艰。则窃更有疑者。夫居三年之丧之与去官是两事也。既为父之嫡。则即令厌于祖在。不为三年之丧。而不可以不去官。彼思为后者。祖父在而为祖母。其与父在而为母同也。古人父在为母亦期年。其亦可以不去官乎。彼汉晋人于旁亲期功之赴。犹然骏奔。甚至友生且行其礼。而本朝亦许臣下于本生父母继母随嫁母。俱得给假治丧。奈何以所后之祖母。而反不然哉。然愚尝考朱子有曰。祖在父亡。祖母死。亦承重。详玩朱子之言。则似亦因当日之不承重。而特举而言之也。然则因不为三年之丧。而遂误认以为不承重。而废去官之礼者。其失自宋已然。不始于近世也。杨次公志评事刘晖墓。称其丧祖母时虽有诸叔。援古谊以适孙解官承重。以为笃厚。而李敬子以祖母之丧。援刘晖事为请。许之。范蜀公以为贤。然当时反有咎之者。以为祇当从众。则朱子之前。虽祖父亡。而为祖母持服者。亦寡矣。臣子夺情不得持服。是必有不得已之故。今假口于祖在不为三年之丧。而竟晏然居官。是自夺其情也。夫以古人着礼之意而言。不惟其文惟其实。即令为三年之丧。而实不至。亦何当于礼。然以 国家一定之制而言。则似不容有参错者。愚故以为直当改定旧礼。不问祖父在否。皆行三年之丧。是在前儒俞汝言已尝论之。非愚一人之私言也。

适孙有诸叔而承重始服考

陈祖范

宋杨杰志刘之道晖墓云。祖夫人卒。之道以适孙乞解官。承重服。府尹王贽之曰。按着令。凡适孙为祖父母承重者。其适子无同母弟以承其重者也。今子先君有同母二弟。已自服重丧。何遽哀号杖而后起乎。之道曰。晖闻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重正适而尊祖考也。 国朝封爵令文。皆子孙承适者传袭。岂有处贵者之后则封爵先于适孙。在凶丧之际则重服止诸叔父耶。下礼官议。以晖为然。适孙有诸叔而承重。自晖始。晖即刘畿。为太学体之文。见黜于欧阳公。而改名得第者也。

论曾孙不当称功服书

万斯大

昨见令郎名刺有功服字。不审此何人之服也。若仍是令祖母之服。则令郎为曾祖母。当齐衰五月。不当功服。考仪礼。曾孙为曾祖父母齐衰三月。注云。高祖同。今制。曾孙为曾祖。则齐衰五月。元孙为高祖。齐衰三月。丧服。斩衰之下。即是齐衰。其服最重。盖曾元孙之于曾高祖。乃一本之亲。故服齐衰重服。但以其世已远。恩已杀。故降于期。而五月三月。在古则仪礼可案。在今则家礼会典可证。昭昭然不可易也。今杭俗曾孙皆称功服。夫功服有大小。皆旁支及外亲之服。本支子孙无服此者。唯高祖为元孙。曾祖为曾孙。祖为诸孙。乃尊服卑。上服下。故报以缌功。今之曾孙称功服者。不审大功乎。小功乎。令祖母之丧。在去年八月。至十二月。则齐衰五月之期已满。令郎之服可除。而今正月尚称功服。必谓是大功矣。夫大功九月。较齐衰五月。月数虽多。而服反杀。徒知九月之重于五月。而不知大功之轻于齐衰。是欲厚其曾祖而反薄之。欲亲其曾祖而反疏之。如之何其可也。古人服制有轻重。衰布因有精麤。故齐衰四升五升六升。布犹未成。大功七升八升九升。则已成布。故齐衰重于大功。不唯五月。即为高祖之三月。亦非大功所得同也。岂以月数拘哉。今丧礼几亡。五服之衰。轻重一施。无精麤之别。第惟先生制礼。其所以崇一本之亲。而为之称情以立文者。其名不可或紊也。故特言之。

本生父母降服说

田兰芳

司士贲告于子游曰。请袭于。子游曰。诺。县子闻之曰。汰哉叔氏专以礼许人。甚矣夫礼之不可无据而言也。故虽习礼之家。必有所据。援引折衷。示不敢专。矧在寡昧。顾可以意为进退乎。世衰道微。礼坏乐崩。学士大夫罔以屑意。纵有通材。无从究考。又孰能尽其文。精其义。质诸古今而无失。求之情文而咸得哉。夫为人后者为其父母制服。重事也。间考书载记。散见无明文。仪礼丧服曰。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传曰。何以期也。不贰斩也。何以不贰斩也。持重于大宗。故降于小宗也。朱子家礼曰。凡为人后者。为其父母降服。降服者期也。明会典云。子为人后。为其本生父母齐衰不杖期。以至  皇清律令。莫不皆然。则是为人后者。降服其亲。粲然明白。尊祖敬宗。以义制恩。而不以私废公也。然传记所载。往往有丁艰本生之文。明神熹时巨公。多许以本生之丧而注籍。以礼之所不得为者。而心有所不忍。不得已而出于此。欲以异夫凡为伯叔父母也。于是恍然悟曰。为人后而降其所生之服者。礼也。所以明有尊也。虽有仁人。无得而踰也。所谓贤者俯而就也。其不能以服之期。而限其罔极之怀者。天性也。自不能已也。即或庸愚。莫之或恝也。所谓三年之爱。不以其服而夺也。夫三年之丧有尽。终身之慕无穷。礼固当遵。恩亦难杀。惟知礼者有以权衡之耳。或曰。服必三年而后为孝乎。曰。如礼何。先王制礼。不敢过也。然则期之外。可以遂如常人乎。曰。服可降而名不可降也。名不可降。而恩顾可薄乎。要之期以外。易凶而即吉。亦可无恶于有司。三年之中。食稻而衣锦。或至见薄于君子。夫有司所守者法。而君子所诛者心。能无戾有司之所守。而卒不至见薄于君子者。斯为情文无憾。而公私咸尽也夫。噫。

为人后者为其曾祖父母祖父母服考

汪中

为人后者。为其本宗之服。经惟载父母昆弟。昆弟从父。昆弟之长殇。姊妹之适人者。而曾祖父母祖父母。无文以记。于兄弟降一等推之。而知其不可行也。此曾祖父母祖父母。虽不为之后。犹是正尊。小功兄弟之服。不可以服其祖。齐衰三月。降则无服。准之经意。其服本服无疑也。持重于大宗。服不二斩。故降其父母。期亲无数并服何嫌曾祖上杀益无嫌矣。女子子适人者。为其父母期。为曾祖父母祖父母不降。传曰。不敢降其祖也。斯其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