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对废,附对攀<1>,露草对霜菅<2>,歌廉对借寇,习孔对希颜<3>。

  山磊磊,水潺潺,奉壁对探镮<4>。礼由公旦作,诗本仲尼删<5>。

  驴困客方经灞水,鸡鸣人已出函关<6>。

  几夜霜飞,已有苍鸿辞北塞;数朝雾暗,岂无玄豹隐南山<7>。

  犹对尚,侈对悭<8>,雾髻对烟鬟。莺啼对鹊噪,独鹤对双鹇<9>。

  黄牛峡,金马山<10>,结草对衔环<11>。昆山惟玉集,合浦有珠还<12>。

  阮籍旧能为眼白,老莱新爱着衣斑<13>。

  栖迟避世人,草衣木食;窈窕倾城女,云鬓花颜<14>。

  姚对宋,柳对颜<15>,赏善对惩奸。愁中对梦里,巧慧对痴顽。

  孔北海,谢东山<16>,使越对征蛮<17>,氵㸒声闻濮上,离曲听阳关<18>。

  骁将袍披仁贵白,小儿衣着老莱斑<19>。

  茅舍无人,难却尘埃生榻上;竹亭有客,尚留风月在窗间<20>。

 

  【注释】

 

  <1>附:依附。攀:攀附、依附。

  <2>菅[音jiān]:一种茅草,又称菅茅、苞子草。茎可制绳,细叶可盖房顶。

  <3>歌廉:廉指东汉人廉范(宇叔度)。据《后汉书·廉范传》记载,他任蜀郡太守的时候,废除了以前为防火烛而禁止百姓夜晚点灯劳作的命令,只是要百姓多储水以备火灾。百姓觉得方便,都十分感激他,歌唱道:“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绔。”(廉叔度啊,来得为什么这么晚?不禁止夜间用火,百姓安然起居。过去连衣裳都没有啊,现在有五条裤子了。)借寇[音kòu]:寇指东汉人寇恂。据《后汉书·寇恂传》记载,寇恂为颍川太守,政令平和,百姓安居乐业,后调离此地。有一次寇恂随光武帝刘秀路过颍川,百姓在路上拦住光武帝,说:希望从您那里再借寇先生一年(治理颍川)。此联所说的廉范和寇恂都是能为民办事的好官。习孔:孔指孔子。习孔,学习孔子。希颜:颜指颜回(字子渊),孔门的高足弟子,儒家学派尊之为“复圣”。希颜,希望能学成颜回那样。希,仰慕、企求,这里是希望达到(某种程度)的意思。

  <4>磊磊:另作垒垒。奉璧:这是说赵国蔺相如之事,见六鱼注。此处只是借用其字面意思和“探镮”构成对仗。探镮:这是晋羊祜之事,出自《背书·羊祜传》。羊枯五岁时,有天忽然叫乳母去取他平时玩的金镮,乳母说,咱们家没有这个东西呀!羊祜立即跑到隔壁邻居李氏家,探手到东边墙壁边桑树的树洞里,拿出了一个金镮。李家大吃一惊,说,这是我死去儿子丢失的东西,你为何要拿去?乳母赶来,将羊祜讲的话说了一遍,李家十分悲痛,大家也觉得很奇怪,说李家的儿子是羊祜的前身。

  <5>公旦:即周公旦(也称周公),名姬旦,周文王之子。他辅佐周武王消灭商纣王,建立周朝。据《史记·鲁周公世家》,周朝的礼乐制度都是周公制定的。仲尼:孔子的字。据《史记·孔子世家》,上古的诗本有三千多篇,传到春秋的时候,孔子对其进行整理删除,挑选出符合儒家道德礼仪且文辞优美的共305篇,就成了流传到现在的《诗经》。

  <6>这是两个典故。上联是说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事,见卷上六鱼注。下联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战国时,孟尝君在齐国为相,养有很多门客。有一次,孟尝君出使秦国,被秦王扣留,他在门客的帮助下想法脱身逃到了函谷关,但天色尚黑,关门紧闭,无法出关。孟尝君门客中有人会学鸡叫,他一叫起来,关卡周围居民家的鸡也跟着叫起来。守门的关吏以为己到了天明开关之时,便打开了关门,孟尝君就顺利地出关逃回了齐国。

  <7>北塞[音sài]:北方偏远的地方。塞,边界、险要之处。玄豹隐南山:出自西汉刘向列女传·卷二·陶苔子妻》。陶苔子经营陶器,凭借贪盗致富。他的妻子劝阻他说:我听说南山有一只玄色的豹子,隐息在浓雾之中,七天不吃东西,想要使它的皮毛润泽,形成漂亮的花纹。至于猪狗之类的畜生,不加选择地见东西就吞食,飞快地长肥,就被人吃掉了。陶苔子不听劝阻,其妻便带着孩子离开了他。后来陶苔子果真罪行暴露被杀。

  <8>犹对尚:犹和尚作副词用,都有还、尚且的意思。悭(击qiān):省俭、吝啬。

  <9>鹇[音xián]:又名银雉,形状像山鸡,羽毛多为白色。西汉刘向《西京杂记》说闽越王曾献给高帝白鹇、黑鹇各一双。

  <10>黄牛峡:长江上的一个险滩名,在今湖北宜昌境内,滩边有黄牛山,上有黄色巨石,形状酷似人背刀牵牛的样子。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说,此处长江河道迂回曲折,当地民谣说:“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早上从黄牛山开船,晚上还是看见黄牛,走了三天三夜。黄牛还是像以前那样在眼前。)金马山:在今云南昆明市附近。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说,此山“西对碧鸡山,相距五十余里,其中即滇池也”。

  <11>结草:事见《左传》宣公十五年。在秋时,晋国大夫魏武子临死前命其子魏颗将其妾殉葬。武子死后,魏颗未听从父亲的遗命而将此妾改嫁他人。后来晋秦交战,魏颗和秦力士杜回相搏,见一老人将地上的草打了个结,绊倒了杜回,魏颗便俘虏了他。后来晚上魏颗做梦,梦见那个老人对他说,我就是你将其改嫁的那个妾的父亲。衔环:事见南朝梁吴均齐谐记》。汉杨宝九岁时,见到一只受伤的黄雀,杨宝将其带回家,精心治疗喂养,过了百多天,才伤好飞去。当天晚上来了个穿黄衣的童子,说自己便是那只黄雀,是因王母的使者,感谢他的救命之恩,并送给他白玉环四枚,说:佩上这玉环,能让您的子孙品质高洁,像这白玉环一样,做到三公这样位置的高官。

  <12>昆山:即昆仑山,位于新疆、西藏之间。古人认为那里是仙人聚居的地方,出美玉。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东海康县一带。《后汉书·孟尝传》说,合浦郡不产粮食,但海中盛产珍珠,后来因为官员贪求无厌,珍珠都移往他处。孟尝为合浦太守后,革除弊政,禁止官员搜刮,珍珠又重新回到合浦郡的海中。

  <13>这是两个典故。上联阮籍之事见卷上四支注。下联见唐朝徐坚初学记·十七·孝子传》。老莱子为春秋时楚国的隐士,相传他年龄将近七十时父母还健在,他经常穿着五色的彩衣,学着小孩玩耍啼哭的样子,逗父母开心。“老莱娱亲”是相传的二十四孝之一。著,此处音zhuó,穿上、穿着。

  <14>栖迟:连绵词,隐居、隐遁的意思。草衣木食:以草为衣,以树上的果实为食。窈窕:连绵词,美好的样子。倾城女:本指能使国君昏乱而导致国家倾覆的漂亮女子,《诗经·大雅·瞻卬》有“哲夫成城,哲妇倾城”(聪明的贤人能保住国家,狡猾的美妇能使国家倾覆)。后来也泛指漂亮女子,《汉书·外戚传》引李延年的歌说:“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15>姚对宋:姚和宋分别指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姚崇和宋璟,两人相继做宰相,史家认为,唐朝开元之治,姚宋二人出力最多。柳对颜:柳和颜指唐代的两大书法家柳公权和颜真卿。柳擅长楷书,结体劲媚,法度谨严;颜擅长楷书草书,笔力雄健,书法界称之为“颜筋柳骨”。

  <16>孔北海:指东汉末年的孔融(字文举),因汉献帝时曾任北海太守,故有此名。孔融门第高贵,擅长文学,为建安七子之一,因对曹操多有讥讽,为曹操所杀。谢东山:指晋朝的谢安。据《晋书·谢安传》记载,谢安很有才干,但隐居东山,多次谢绝朝廷的征聘,四十岁才开始从政,因功绩卓著,做到了尚书仆射,掌管吏部,加封后将军,为晋朝的名臣。但他虽为朝廷重臣,隐居东山的志向始终没有改变,经常在语言脸色上表现出来。

  <17>蛮:南方的少数民族。古人对四方的少数民族各有称呼,南蛮、北狄、东夷、西戎。

  <18>氵㸒声:超出正常限度的音乐。古人认为导致亡国的靡靡之音和男女幽会时的爱情歌曲都属于此类。濮上:地名,即濮水之上;有时用以代指氵㸒靡歌曲产生的地方。《札记·乐记》郑玄注说,亡国之君商纣王曾命令其乐工师延作靡靡之音,后来师延投濮水而死;《汉书·地理志下》说,郑、卫两地之间隔着濮水,但青年男女经常在濮水边的桑间(本指桑林之间,后变为地名)幽会,唱爱情歌曲。阳关:汉代设置的关隘,为通向西域的必经之道,因其在玉门关之南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曾作《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裛[音yì]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因此诗情境极为动人,后来被收入乐府,反复吟唱,称之为《阳关三叠》,作为送别专用的曲子。

  <19>骁[音xiāo]将:勇将。骁,勇敢敏捷。仁贵:即唐太宗时勇将薛仁贵,他骁勇善战,使戟,身佩双弓,穿白衣,在出征辽东的战役中功勋卓著,拜本卫大将军,封平阳郡公。老莱:见前注。斑:斑斓、花色漂亮。

  <20>却:免除。

 

  【按】

  注<4>:“山磊磊”,一本作“山垒垒”。按,《说文》:“磊,众石也。”“垒,军壁也。”又,磊磊,《楚辞·九歌·山鬼》:“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洪兴祖补注:磊,众石貌。垒垒,《广雅·释诂四》:垒,重也。《文选·曹丕〈善哉行〉》:“还望故乡,鬱何垒垒。”李善注引《广雅》释之。二者皆可通,似以“垒垒”佳。潺潺,《广韵》:潺湲,水流貌。山重叠之状对水流淌之貌,工。姑从《声诗》原书。

  注<18>,说“后来被收入乐府,反复吟唱,称之为《阳关三叠》”,此说不确。此诗创作后不久,在中唐时期已经入乐演唱,但这不能叫做“收入乐府”。而且,也不是因为所谓“反复吟唱”才叫做“阳关三叠”的。任半塘先生《唐声诗》:“此诗入乐以后,名《渭城曲》,凡称《阳关》者,多数指声,不指曲名。宋人因其唱法有三叠,甚突出,乃改称《阳关曲》或《阳关三叠》,以夺《渭城曲》原名。”所谓“唱法有三叠”,唐宋以来唱法不一,目前还不清楚最初究竟是怎么“三叠”的,大概是除了第一句以外的后面三句每句都唱两遍,谓之“三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