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时论十田制         

吴铤

天下财用不聚于上。则聚于下。至不聚于上。亦不聚于下。乃中聚于富民。而亦不可久。为人上者。上之不能大丰美而润泽之。次之又不能因其势而利导。至于摧残枯折。设法而巧取之。喜事而坐耗之。物力凋敝。户无积贮。非惟不知数百年之计。并不知为一时之计。其害胡可胜言。恽子居曰。韩子曰。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虽然。未既也。一人为贵。而数十人衣食之。是七民也。一人为富。而数十人衣食之。是八民也。操兵者。一县数百人。是九民也。践役者。一县复数百人。是十民也。其数百人之子弟姻娅。人数十人。皆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是十一民也。牙者互之。侩者会之。是十二民也。仆非仆。台非台。是十三民也。妇人揄长袂蹑利屣。男子傅粉白习歌舞。是十四民也。夫以十四民之众。仰给于农工商。农工商以其所入。与共享之。而农工商病。先王以工商为逐末。惟农为衣食之源。遇有旱涝。工商所入不能支。夫以十四民之众。仰给于农。农以其所入与共享之而农病。农病而十三民俱病。则以生之制之分之取之为之用之者未得其道也。国家用财。饶于东南。东南民溢地寡。而田不足给。西北芜地多不治。民皆游手坐视。无以为生。此生之者未得其道也。山泽之错。园廛漆林之饶。其利与田相表里。先王听其出入而无征。今也设为关市。夺其利而归之上。民所赢得无几。所藉仅在于田。而田又不足以给。此制之者未得其道也。田制听民自卖。不为限制。故豪强兼并。一人而兼十数人之产。一家而兼十数家之产。田无定数。以其所入与民为市。益附其富。而无田者半天下。此分之者未得其道也。西北田无可耕。税入无几。三江税最重。苏松率五取一。轻重异程。厚薄殊轨。无以定其衡。此取之者未得其道也。田多者。募民为佣。率亩入三取一。以其二与佣。又分所取之半以供税。田主不知耕。耕者多无田。此为之者未得其道也。吏民商贾。次于士无等。故得与封君大寮争胜。仿效淫靡。用无常轨。上至僭拟于君长。此用之者未得其道也。如是而欲天之生。地之养。百物之产。虽圣贤有所不能。故为政之道莫先于定田制。田制定则为农者多。为农者多而十三民乃得日减其数。斯民皆知务本。而不思逐末。田制不定。而欲求其财用之足。不可得也。

因时论十一均田限田      

吴铤

井田废。而天下之田无定数。乃听其出入转移于小民之手。而不为之所。则分田之权不操诸上。而上之人乃据其至尊之势。欲使民安其业乐其政。下不扰而己不劳。势必不能。尝考古今田制。莫如唐均田法为善。凡天下丁男。十八以上者。授田一顷。笃疾授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自为户者加二十亩。皆以二十亩为永业。其余为口分。其制本于后魏。与周礼不合。太宗行之十余年。斗米三钱。夜不闭户。治为后世最。然其后。行之未久而废者。有故焉。唐制。官授田得永为世业。官转徙无常。而授田多至百顷。少不下数十顷。永为世业。难以为继。田有尽。官无穷。以有尽之田。给无穷之官。田乃日匮。一也。庶人徙者。得卖世业。古者死徙不出乡。今听其徙。又使之得卖世业。虽不复授。亦开豪强兼并之渐。二也。狭乡授田。减宽乡之半。则授田之制。厚于宽乡。狭于狭乡。名为均田。实不均矣。使民皆去狭乡而就宽乡。则如之何。三也。古者二十而嫁。三十而娶。户口以渐而增。足以持久。后世听其嫁娶。而不为之制。今人有四子不为多。子又有四子。一人也而有一十六孙。故户口众而财用乏。四也。古者西北有水道皆可耕。唐时西北水利已失。故田皆不可耕。西北之田。不下东南。坐失其利而无如何。五也。近世井田断不可行。山川之奥不可井。城郭之错不可井。园林廛漆之系属不可井。必得平原广陆。始可以行之。古者因其时而为之。近世田既不可井。而欲定田制。莫如行均田法而去其獘。限民田无得过五十亩。则为者多矣。士工商尤必重督之。使不得逾其额。士工商且不得多。又何论乎十民。如是则民安得而不富。国安得而不治。然其要尤在于开沟洫。沟洫不开。则西北之田不可治。而田不足以给民。班固改河渠书为沟洫志。其知之矣。

因时论十一均田限田      

吴铤

治地之法。贵乎得其平而已。得其平。则分按郡邑。图写地形。奠以山川。正其财赋。定地理尽人事者。皆有以定其经远之计。故功易立而不可更。州县之疆里。以相附而成形。以相错而成治。地邑民居。使参相得。若邻属之封圻。近依城堵。治中管辖。远隔岩溪。则错互不改。分合无常。军屯或有时而难稽。事变或有时而难通。此疆域所以不均也。或以薄瘠而大其亩。或以开垦而任其界。田制不立。甽亩互易。步尺既不得而准。兼并适以滋其伪。此经界所以不正也。王者则壤成赋。惟正之供。若公田之籍没。倍征其赋。乱离之荒废。量取其租。相沿既久。不知厘正。一州之统率各异。一郡之系属各殊。一邑之推算各别。此赋税所以不均也。三代时。形方氏。掌制邦国之地域。而制其封疆。无有华离之地。后惟唐郡县之地为得其中。然亦有宜合并者矣。孟子曰。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正。然后谷禄均。故虽有上地中地下地之殊。然其亩数。固不可紊也。韩退之谓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后世则苏松居江南十九矣。盖自开创之初。供亿有烦简之殊。牧守有能否之异。遣吏案验。言人人殊。既不知其变更之始。经制一定。虽欲为之变更而无如何。汉唐以来。已渐积其致獘之由。至于宋元。其流遂不可复返。坐失其平天下之要务而不自知也。

亩制    

俞正燮

步弓之数。著书者多不详言。案秦商鞅开阡陌。平斗甬权衡丈尺行之。弓过六尺有诛。盖周以八尺为步。秦以周尺六尺为步。六国及汉初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周制步百为亩。八尺步也。商鞅改二百四十步为亩。六尺步也。六国东田步百为亩。六尺四寸步也。盐铁论未通篇云。古者步百为亩。先帝制田二百四十步而一亩。汉武帝改东田六尺四寸步也。自周以后汉武以前计之。亩有四等。六国汉初东田最小。周田次之。商鞅田次之。汉武东田最大。魏书高允传云。古人言方一里。今田三顷七十亩。百里为三万七千顷。今推其数微误。方里为三顷七十五亩。方百里为三万七千五百顷。即汉武法。通典言唐制同。旧唐书职官志。户部云。凡天下之田。五尺为步。步二百四十为亩。亩百为顷。窦俨唐书音义云。小亩百步。周制中亩二百四十步。汉制大亩三百六十步。齐制宋时用中亩。则赵宋以前皆二百四十步。别有小亩大亩之名。今亦然。今尺大。五尺为步。顺治十一年。定以二百四十步为亩。会典云。丈量州县地。用步弓。旗庄屯田用绳。民间以二百四十步为粮亩。其大制。则纵黍营造尺长五尺为弓。方五尺为步。亩积二百四十步。里长三百六十弓。顷有百亩。顷积二万四千步。亩为十分。分积二十四步。河北又自有三百六十步中亩。七百二十步大亩。不同粮亩数也。江南亩制又异。徽州平畴水田。亩积百九十步。斛水田。积二百十步。高原田。积二百六十步。山田。积三百步。屋基坟墓地。积二百步。次者积二百五十步。又次积三百五十步。山地。积五百步。城中附治等正地。一等正三十步。二等正四十步。三等正五十步。四等正六十步。当田一亩。此一清厘等则也。又一清厘等则。步弓方五尺。亩积二百四十步。凡地一亩。歙折田五分六厘一。休宁折七分三厘八。婺源折六分一厘五。祁门折六分二厘七。黟折五分四厘五。绩溪折五分八厘三。山一亩。歙折四分三厘四。休宁折二分二厘一。婺源祁门俱折二分二厘二。后祁门摊入田。黟折一分三厘三。绩溪折二分零二。塘一亩。歙充一亩一分九厘一。绩溪充一亩零一厘一。休宁婺源祁门不充不折。黟折六分四厘。其户屯田。执田不出运者输津贴银。由州县所官征解。散给运丁。如运丁就近自向佃户取租者听。新安屯田。每亩津贴银八分。

书靳文襄生财裕饷第一疏后     

邵懿辰

唐李翱作平赋书。方侍郎辨之。以谓翱所料百里之赋。粟至三十四万五千石有奇。帛至万五千匹有奇。虽吴越上腴。不能岁得此于民。而翱懵然自以为得。余读靳辅生财裕饷第一疏。所料天下实田。至二千四百三十万顷。粮至二千四百三十万石。银至八千七百四十八万两。视今会典所载。定垦田及岁征粮银之数。多至三倍。而辅亦懵然自以为不易之理必得之数。翱与辅魁儒名臣。时所取信。所言欲垂世立制。而几贻天下后世以不可测之祸。究厥所由。皆王制山陵林麓川泽沟渎城郭宫室涂巷三分去一之说误之也。尝试以天下之图按之。所谓中原者。特燕赵之南郊。梁楚以北。西距大行中条。东至于淮。四方计之。不过千里。他若晋之太原平阳。秦之关中。豫之南阳。及江浙川湖闽粤都会之区。稍宽衍平夷。川原开豁。卒不数百里而止。而其余尽山与水而已。山陬水澨。民亦且居之。而占地不及十分之一二。天下之大。山水实居其七八。汉地理志着之曰。提封田为顷一万万四千五百一十三万有奇。其不可垦者一万万二百五十二万余顷。可垦不可垦者三千余万顷。定垦而实谓之田者八百余万顷耳。以定垦与可垦不可垦者校。得四分之一。与不可垦者校。特十四分而得其一。古之步亩小于今。而今之疆域扩于古。故以今定垦田七百九十万有奇。校汉志略相等。汉及今二千年。中间增损赢缩之数不甚相远。则自今而有九有者。其率宜亦视此。而曷可以三分去一为之率哉。为王制者。汉之陋儒。以冥冥决事。注疏家习焉。而翱与辅更依其说而引伸之。自以为经世之要。独得之秘。使后有取而施用者。为祸当如何。余不可以无辨。

绘地图议  

冯桂芬

周官大司徒。掌建邦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岛之地域广轮之数。职方氏。掌天下之图。固王政之先务也。史记萧何传。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宋史袁燮传。燮为江阴尉常平使。令每保画一图。田畴山水道路。悉载之。合保为都。合都为乡。合乡为县。征发争讼。追胥披图可立决。此言都图之始。嘉定县志。图即里也。以每图册籍首列一图。故名曰图。都图之宜有图旧矣。今江南州县有鱼鳞册。犹沿其制。惟有明以前。绘图不知计里开方之法。图与地不能密合。无甚足用。大抵不审乎偏东西经度。北极高下纬度。不可以绘千里万里之大图。不审乎罗经三百六十度方位。及弓步丈尺。不可以绘百里十里之小图。而绘小图视绘大图更难。以无显然之天度可据。全在辨方正位。量度丈尺。设有差忒。便不能钩心角。阳湖李氏兆洛制定向尺一十八枚。图绘颇准。犹嫌其繁重。今定一易之法如后。请下之各直省州县。如法绘画。任取本州岛县一城门左旁。立一石柱为主。柱即为起数之根。依此作子午卯酉纵横。以一里三百六十步为度。各立一柱。令四柱之内为一图。容田五百四十亩。各图中乾坤艮巽四隅。皆有一柱。而以艮隅之柱为本柱。以千字文为号。勒于其上。柱径一尺。高一丈。埋露各半。其露者。尺寸有识。适当山水市舍。则省之。或向西。或向南。退行若干步补之。绘图则用约方二尺之纸。十步为一格。纵横各三十六格。则一里内阡陌庐舍。纤悉可毕具。如是。而地之广袤着。更用水平测量高下。即以主柱所傍城门之石槛。为地平起数之根。以絜各图石柱。而得各图立柱之地。高下于城槛之数。又测本柱前后左右四里之高下。而得四里内高下于本图之数。又测东西南北毘连州县城槛之高下。而得各城槛高下于本城槛之数。以之入图。则以着色为识别。凡高下于城槛。在一尺内者不着色。其余分数色。以一尺为一色。至若干尺以上。则概为一色。高山土阜。又别为一色。仍识若干尺于上。如是而地之高下亦明矣。此图既成。为用甚大。一用以均赋税。一用以稽旱潦。一用以兴水利。一用以改河道。

曷言乎绘图以均赋税也。赋税不均。由于经界不正。其来久矣。宋熙寍五年。重修定方田法。分五等定税。宋史食货志。又王沬传。明万历八年。度民田用开方法。以径围乘除截补。 钦定通鉴纲目三编。康熙十五年。   命御史二员。诣河南山东履亩清丈。山东明藩田。以五百四十步为亩。今照民地。概以二百四十步为亩。 皇朝文献通考。乾隆十五年。申弓步盈缩之禁。部议惟直隶奉天遵部弓尺。并无参差。至山东河南可见康熙十五年之举。仍属具文。山西江西福建浙江湖北西安等省。或以三尺二三寸。四尺五寸。至七尺五寸为一弓。或以二百六十弓。七百二十弓。为一亩。长芦盐场三尺八寸为一弓。三百六十弓。六百弓。六百九十弓。为一亩。大名府以一千二百步为一亩。若令各省均以部定之弓为亩。傥大于各省旧用之弓。势必田多缺额。小于旧用之弓。势必须履亩加征。一时骤难更张。应无庸议。嗣后有新涨新垦之田。务遵部颁弓尺。不得仍用本处之弓。 大清会典。不特 朝廷宽大之恩。卓乎不可及。亦见当时部臣深明大体有如此。惟是旧田新田。截然为二。终非同律度量衡之意也。惜当时不将各省田亩一切度以工部尺。而增减其赋以就之。不尤善之善者乎。今吴田一亩。多不敷二百四十步。甚有七折八折者。林文忠公疏稿。见兴水利议。所谓南方地亩狭于北方者此也。盖自宋以来。所谓清丈者。无非具文矣。皆由不知前议罗盘定向四隅立柱之法。为之范围。有零数。无都数。可分不可合。或盈或缩。甚或隐匿。百獘丛生。丈书泥于梯田阔狭折半之法。方田十亩。斜剖为二。可成十一亩。余可类推。又遇巉山。宜用圆锥求面术。亦丈书所未必知。苏州府志。载吴县办清丈。久之以山多难丈中寝。可为笑柄。故丈田亦必知算术。不可专恃丈书。不能若网在纲。必至治丝而棼。诚如前议绘图之法而用之。然后明定亩数。北省有六亩为一晌。四十二亩为一绳。等名目。亦应删除。用顾氏炎武所议。以一县之丈地。敷一县之粮科。见日知录。即朱子通县均纽。百里之内。轻重齐同之法。见朱子文集卷十九。条奏经界状。按亩均收。仍遵康熙五十年永不加赋之   谕旨。不得借口田多。丝毫增额。如是则豪强无欺隐。良懦无赔累矣。又旧例。各县税则至数十等之多。于 国无益。于民非徒无益。而于吏胥隐射转换。则大有益。图成之后。地形高下。水口远近。犁然在目。应请各州县就境内用宋法分五等定税。亦绝獘之善术。又日知录所列州县。有去治三四百里者。有城门外即邻境者。有县境隔越。如周礼所谓华离之地者。按图稽之。并改甚易。是之谓平天下。是之谓天下国家可均。

曷言乎绘图以稽旱潦也。州县一遇水旱。吏胥即有注荒费之目。有费即荒。无费即熟。官即临乡亲勘。四顾茫然。发踪指示。一听诸吏。虽勘如不勘也。前议绘图之法。所谓石柱。即今水则碑之制。吴江垂虹亭。有水则碑二。并不布各乡。又无比较之率。则其用仅与石步等。有此何益。惟行四隅立柱之法。验石柱。披地图。今日不雨。则若干图将旱。明日又不雨。则又若干图将旱。水加一寸。则若干图将淹。水又加一寸。则又若干图将淹。坐广厦细旃之上。固已了然于中。舟舆既出。勘一水而百水可知。勘一乡而四乡可知。脱有不合。则必高地隔越。港不通。不难随时修浚。尚何前獘之有。

曷言乎绘图以兴水利也。 国家休养生息。二百余年。生齿数倍干嘉时。而生谷之土不加辟。于是乎有受其饥之人。弱者沟壑。强者林莽矣。小焉探囊胠箧。大焉斩木揭竿矣。客或语余曰。英吉利。纵横数百里国耳。惟能涉重洋。不远万里。垦田拓土。故生息愈繁。国用愈足。中华无是故贫。其言韪矣。虽然。近将弃之。奚论乎远。夫一亩之稻。可以活十人。十亩之粱与麦亦仅可活一人。直省田凡七百四十余万顷。 会典乾隆四十三年数。 通典田制。禹平水土。九州岛之地。定垦者九百一十万八千二百顷。为数转多。惟九州岛疆域。及步法亩法无确据。未可遽加比较。至汉以下。历代垦田数。多少悬殊。杜氏谓史失实者近之。种稻之田半焉。其余岂尽不宜稻哉。职方氏宜稻之州七。今仅存荆扬。亦后世百度废弛之确证也。西北地脉深厚。胜于东南涂泥之土。而所种止粱麦。所用止高壤。其低平宜稻之地。雨至水汇。一片汪洋。不宜粱麦。夫宜稻而种粱麦。已折十人之食为一人之食。况并不能种粱麦乎。然则地之弃也多矣。吾民之夭阏也亦多矣。庶而求富莫若推广稻田。林文忠公辑西北水利说。备采宋元明以来何承矩等数十家言。蒙尝与编校之役。文忠又自为奏稿。大恉言西北可种稻。即东南可减漕。当自直隶东境多水之区始。稿云。窃维 国家建都在北。转粟自南。京仓一石之储。常糜数石之费。奉行既久。转输固自不穷。而经 国远猷。务为万年至计。窃愿更有进也。恭查雍正三年。 命怡贤亲王总理畿辅水利营田。不数年。垦成六千余顷。厥后功虽未竟。而当时效有明征。至今论者慨想遗踪。称道弗绝。盖近畿水田之利。自宋臣何承矩。元臣托克托郭守敬虞集。明臣徐贞明邱浚袁黄汪应蛟左光斗董应举辈。历历议行。皆有成绩。 国朝诸臣。章疏文牒。指陈直隶垦田利益者。如李光地陆陇其朱轼徐越汤世昌胡宝瑔柴潮生蓝鼎元。皆详乎其言之。以臣所见。南方地亩。狭于北方。而一亩之田。中熟之岁。收谷约有五石。则为米二石五斗矣。苏松等属正耗漕粮。年约一百五十万石。果使原垦之六千余顷。修而不废。其数即足以当之。又尝统计南漕四百万石之米。如有二万顷田。即敷所出。傥恐岁功不齐。再得一倍之田。亦必无虞短绌。而直隶天津河间永平遵化四府州可作水田之地。闻颇有余。或居洼下而沦为沮洳。或纳海河而延为苇荡。若行沟洫之法。似皆可作上腴。臣考宋臣郏亶郏乔之议。谓治水先治田。自是确论。直隶地方。若俟众水全治而后营田。则无成田之日。前于道光三年。举而复辍。职是之故。如仿雍正年间成法。先于官荡试行。兴工之初。自须酌给工本。若垦有成效。则花息年增一年。譬如成田千顷。即得米二十余万石。或先酌改南漕十万石。折征银两解京。而疲帮九运之船。便可停造十只。此后年收北米若干。概令核其一半之数。折征南漕。以为归还原垦工本。及续垦田力之用。行之十年。而苏松常镇太杭嘉湖八府州之漕。皆得取给于畿辅。如能多多益善。则南漕折征。岁可数百万。而粮船既不须报运。凡漕务中例给银米。所省当亦称是。且河工经费。因此更可大为撙节。上以裕 国。下以便民。皆成效之可卜者。至漕船由渐而减。不虑骤散水手之难。而漕弊不禁自绝。更无调剂旗丁之苦。我 朝万年至计。似在于此。可否 饬下廷臣及直隶总督筹办之处。伏候 圣裁。将以述职。上之   宣庙。当国某尼之。   召对亦未及。事遂不果行。惟稿有云。若待众水全治而后营田。则无成田之日。窃独以为不然。即不能众水全治。亦当择要先治。盖未闻水不治而能成田者。怡贤亲王尝试行有效矣。何以一废不复举。以水不治耳。水何以不治。源流之不别。脉络之不分。测量高下。得此遗彼。不能择要而治耳。水不治而为田。或田其高区。而水不及。或田其下地。而水大至。一不见功。因噎废食。文忠亦未之思也。诚如前议绘图。则源流脉络。偻指可数。然后相其高下。宜疏者疏之。宜堰者堰之。宜弃者弃之。不特平者成膏腴。下者资潴蓄。即高原之水有所泄。粱麦亦倍收矣。湘阴郭中丞嵩焘言。天津水咸。岁必灌洗三次。始可成田。此说前人所未及。宜参。又不独此也。即以东南言之。同一高区。近水者易戽。远水者难戽。吾乡西郊贞山麓。先大夫茔左侧。有田数一顷。地高而远水。有旧河久塞。余庐居时。相度得之。遂于乙卯冬劝乡人浚复其旧。次年大旱。田得中收。里人大悦。此行之有效者。收成迥异。甚有所谓镬底潭者。洼下而不通外水。一雨即泛滥。一不雨即干涸。皆沟洫不修之獘。得是法而相度疏浚。硗瘠之变为膏腴者多矣。

曷言乎绘图以改河道也。汉贾让治河下策云。缮完故堤。增庳培薄。劳费无已。数逢其害。今之治河。守此数语。以为金科玉律。竭天下之膏血以奉之。 国病而民亦病。为万世计者。奚忍安此。呜呼。以催科听讼为治天下之道而天下坏。以增庳培薄为治河之道而河坏。庸人误国。一而已矣。近者十年三决。前所未闻。盖由云梯关淤浅。入海不畅。自近一二十年来为甚。吾乡王司马熙文之言曰。道光末年所言。少时侍吾父兰仪同知署。署濒河。堤高于槛一二尺。髫龀之事。如目前耳。后三十年而予摄是职。署门外东西来。皆半里外下坦坡。乃得入署。堤巍踞绰楔上。准此逆推国初。岂水由地中行乎。必不能矣。询之老吏云。三十年中。初年岁高三寸。递加至今。岁高一尺内外。此近年加淤之信而有征者。盖不特不由地中行。且不由地上行。直由城上行焉。缮完故堤之法。至今日而万不可用。计必出于改道。既欲改道。当求一劳永逸之道而改之决矣。癸丑以来。决河由大清河入海。此夺济也。大清桥畔有坊。康熙年间刊联。中有岳色河声字。盖借用韦庄诗。心如岳色留秦地。梦逐河声出禹门。而以泰山为岳。济为河。而不知济之不可称河也。在今日则土人以为谶。谓河流自此定。不必别求改道。然亦宜审其高下。而始能知其宜因与否也。如其可因。即可用西人刷沙之法。法用千匹马大火轮置船旁。可上可下。于潮退时下其轮。使附于沙而转之。沙四飞随潮而去。凡通潮之地皆宜之。黄河水性湍急。更无处不宜。自下流迤逦而上。积日累月。锲而不舍。虽欲复由地中行之旧不难。此不特黄河可用。北河亦可用。即南运河徒阳等处亦可用。且东南水利久不治。数日之霖。积月不退。宜于通潮各海口。如法浚之。使下流迅驶。则上流虽不浚。而自有一落千丈强之势。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治河之书。如行水金鉴之类。汗牛充栋。率多纸上空谈。难资实用。夫为下必因川泽。未有改河道而不自审高下始者。诸书闲及测量。止言所欲施工之地。从未有普测量之说。亦由不知其法尔。应请下前议绘图法于直隶河南山东三省。测各州县高下。缩为一图。乃择其洼下远城郭之地。联为一以达于海。诚数百年之利也。近世论治河者。靳氏辅夏氏骃诸人。痛诋让策。夏氏不足道。靳氏以治河名。何以为此说。亦自文其所不能而已。至附会修太原为修堤。九泽既陂为堤陂。然则禹又一鲧也。考说文陂阪也。一曰沱也。诗彼泽之陂。毛传陂泽障也。泽障即沱。盖水旁浅滩。故蒲荷生之。岂堤之谓耶。至高平曰原。与治水尤无涉。其不足辨明矣。周髀算经曰。故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数之所由生也。汉赵君卿注云。禹治洪水。决流江河。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势。除滔天之灾。释昏垫之厄。使东注于海而无侵溺。乃句股之所由生也。是君卿固知治水之必用算学。而其法不传。元郭守敬算学名家。史称其习水利。巧思绝人。陈水利六事。又十有一事。又尝以海面较京师至汴梁。定其地形高下之差。又自孟门而东。循黄河故道。纵横数百里间。各为测量地平。或可以分杀河势。或可以灌溉田土。是守敬亦知治水之必用算学。而其法又不传。然亦可见古之人有行之者矣。

 附绘地图法

 法造反罗经。如下式。分二十四字。七十二向。两空隙。亦可作一看。是七十二向。实得一百四十四向之用。不必更分三百六十度。转易舛混。○一向分六向。一子正。一子兼癸少。一子兼癸太。一子癸。一癸兼子太。一癸兼子少。余仿此。二十四向。共成一百四十四向。每向二度半。又造定向尺。如界尺式。首用圆盘。即正罗经。边分若干。与反罗经相准。中作十字。以取子午正中。中心用钉合于尺上。仍令活动。可以旋转。尺上作中如甲乙。尺边任刻细分。如丙丁。又造图纸。用朱丝。作正方格。格之大小。准定向尺细分。任以十分。或二十分为一格。量地之法。用反罗经居子向午。对所欲量之地。视针头所指。即知何向。此用反罗经之巧。用软步弓。量定若干尺。至转湾处止。即簿录某向共若干步。是为一节。嗣转他向皆如之。凡一转为一节。清丈田亩。逐坵四面。皆用此法驭之。其简法又有三。一曰人行计步。先较准本人行步若干。当弓步丈尺若干。即计行步之数为准。一曰车行计轮。先量准轮围若干尺。任于轮之一幅作识。但以轮行若干周计之。三法中此为最的。一曰舟行计橹。先较准行若干橹当若干步。惟风水顺逆所差甚多。宜随时消息之。此法止能御直。不能御弧。遇弧形之地。宜于弧旁标识作直。纵横成句股形。入以算术。此不具载。大抵止绘地图。三法已足。清丈田亩。则必以弓步实量。得数始密。至画图之法。先于图纸上占位。作一定点。为起手之地。复于定向尺首圆盘上。取所记某向。移指中甲乙。并将尺边丙位。移就定点上。仍审上层十字上子下午。地图本上北下南。与纸格勿稍偏斜。乃循尺边。于定点上丙位起。按分绘画。甲乙为向。丙丁既与甲乙平行。亦即向矣。是为一节。续绘次节。即于前之末。接起后。以下皆如之。即图成矣。

 *本页为图形 上图反罗经式,下图定向尺式。

启肃毅伯李公论清丈书       

冯桂芬

清丈之役。承手书慰勉借。倍万恒情。读之令人感义增气。弟方喜其不致辱命。踊跃从事。前月杪。俶装登舟。候潮未发。忽得方伯文。意主停辍。乃舍舟回寓。别遣人往撤局。昨归覆计绘成者万亩。已丈未绘者亦如之。糜钱七百数十缗。顷读大文。属为核议见覆。是停辍与否。尚有待鄙人末议。具征执事虚怀下问之盛心。不胜钦感。当方伯之锐意清丈也。议始夏五。松郡官绅力阻之。弟博采官幕议论。殆无一人以为能行者。因是怠缓悦从者半年。方伯持之弥坚。以成此迁延之役。受事之始。惴惴焉以区画无方。累执事之明是惧。驯至奔走连旬。成效甫具。方伯忽入人言。乘弟不知。飞文请罢。有同顽笑。夫经费之逾原议。为弟误信人言。致书方伯。已深自引咎矣。乃复书从而讽刺。照会更甚。今见详文滋益甚。弟于方伯。讲席未冷。曾忝宾师。王人虽微。不属行省。何遽皁隶使之。股掌玩之。顾虚文不足辨。而事理所击。是非所关。有不能默尔息者。敢为执事陈之。照会以每亩三十文。恐民力未能完缴。可谓仁者之用心。顾闻南汇空给印单。并不丈量。每亩名定六十文。实出一百数十文不等。何以于空给印单。则六十文至一百数十文不伤民力。于实办丈量。则三十文即伤民力。此不可解者一也。经费三倍。弟则过矣。至拙箸绘地图议。则事与绘田图不同。一县之图。每方十里。径半寸已成巨幅。河道干枝。寥寥数画而已。今绘田图。则一里中。凡为径半寸之方者。一千二百九十有六。纵横界画以百计。蝇头细书以千计。其详奚啻千倍。方伯比而同之。岂第巨屦小屦同贾之说乎。此不可解者二也。窃尝论之。今法规重矩。倍屣于常法。若行之。则费等而事转易。常法易于量。而难于绘算。今法难于量。而易于绘算。常法易误。误亦不知。今法难误。误即立见。常法易舞獘。今法难舞獘。此其异也。一县但得能句股谙测望者一人。以御山水间阻疑难之处。自余诸人。能事不过三端。一能分罗经一百四十四向。一能作纵横界画。一能乘除法。其方田法即在乘除中。可临事学之。宜选诸生中能乘除者。旁及地师画师。大难之后。诸生多失所。月修数千。已可大庇欢颜。一县百人。不难罗而致之。又尝熟筹深计。需人过多。虽轮办亦不能无生手。不如同时并举。方议博求知算者十余人。又于川沙局练习丈绘好手十余人。为苏松太十余城分办之用。期以甲春招董试丈。甲秋开局。乙夏断手。一年为限。至迟则一年有半而已。方伯屡晤。不一询及。乃自为数十年五六年之说。此不可解者三也。清丈正为田有多少而设。清丈之后。可以核实赋税。可以潜弭争讼。可以绝豪强之兼并。可以绝驯懦之为人兼并。其为善政。正在于是。丈得十亩。单署九亩。或十一亩。无是事也。则以实丈数目为准。乃一定之理。至赋税因之而有赢缩。赢而增赋。民駴之矣。方伯言泖湖之滨。无粮之田。连阡累陌。自应升科。又当别论。缩而减赋。可再渎乎。则用顾亭林之说。以一县之田亩。摊一县之粮科。亦一定之理。今曰川沙田仅及旧额十分之九。将粮赋摊派通境。恐民心未能帖服。照会则称大拂舆情。面晤则称恐或控告。夫愿出无田之粮。不愿出摊派之粮。非人情也。田亩具在。非有截之侵之者。将谁之控告。

且缩于原额。于民无增粮之害。尚不帖服。万一赢于原额。于民有增粮之害。更何如其不帖服。是必处处无赢无缩。而后可清丈。既处处无赢无缩。又何用清丈为哉。此不可解者四也。详文以停止为与民休息。是以举行为骚扰。不知骚扰者何在。此不可解者五也。详文又言该厅委员可信。何以不令与闻。不派委员。皆方伯自为之。乃层层指驳。一似绝未与闻初议者。此不可解者六也。清丈之终。必有按田派粮。裒多益寡之事。在平时究多不便。独行之减赋之时裒益无形。毫无不便。此亦千载一时之机会也。今转欲需之减赋既定之后。此不可解者七也。惟是清丈不难。垫费为难。缴费在有单之后。需费在无单之先。此必不合之道。所谓司库无款可垫者。乃近理之言。禀请停止足矣。何用龂龂辨论。惟恐弟之欲办。一似弟有清丈之癖者然邪。且方伯亦未之思也。弟以迟暮之年。疾疚之躯。进则优游幕府。饱食安坐。退则唔斗室。左图右史。不此之娱。而周流异县。公中一饭之外。具膏秣。裹糇粮。彳亍躄躠于草田霜露中。夙无狂疾。何苦而为此哉。惟川沙之行。弟奉执事之命而往。固应俟执事之命而撤。今得方伯文而立撤者。则有说。州县公事。无不乐于胡涂。而恶于清澈者。于田赋为尤甚。其大者奸民豪户。句通丁胥吏役。兼并隐匿。久假不归。一经清丈。无不水落石出。其小者。即前所谓单费。官以下。幕友绅董。丁胥吏役。皆有分焉。今议由局给单。不得丝毫增加空费。是夺其食也。故清丈之后。小不利于官以下一切人等。大不利于奸民豪户。而独利于乡曲安分无告之小民。丈董之下乡也。进茗饮爇香火者接踵。唤渡则奉而来。引绳则攘臂而助。咸欣欣然喜色相告。民情大可见。而相随之地保。倔强骫骳。形于辞色。署内外人等。皆迫于执事之命。万不得已。依违隐忍而从之。如方伯以下。同心并力。不为浮议淆。不为莠言惑。亦不难底于成。今得方伯一纸书。为若辈树之帜。即执事拒而不许。若辈祗以为此入绅士之言耳。非执事意也。有方伯在。吾何惧。从此筋弛脉懈。触手荆榛。不第无成。将贻笑柄。故决计不俟命而辍也。总之清丈一事。则有清粮法即不必行。更无清粮法即不得不行。断无计较于小费。踌躇于改数而不行之理。不清丈。不必问其法之善不善。既清丈。自当从其法之善。断无舍善而从不善之理。无此详弟本所乐为。有此详弟即不可为。断无含垢忍辱而复为之理。况立法既定。尽人能为。前闻执事有必办之说。果尔。但下其法于各郡县。勒限一年。如法办竣。不患不效。且使人晓然于意出执事。非人所能沮。亦非人所能赞。其得力必倍。本无俟弟之虱其间也。至取决于二者。以为可行。则首发难端。以为可不行。则阻挠善政。其名皆不可居。非下走之所敢擅议。惟执事裁择焉。

请定步弓尺寸公牒         

冯桂芬

窃闻郡中又有清丈之议。所用弓步。尤应详查例案办理。绅等恭查 大清会典开载。乾隆十五年。奏准各省旧用弓尺。开明到部。江苏等省。均未遵照部颁弓尺。或二尺二三寸。或七尺五寸为一弓。或二百六十弓。或七百二十弓为一亩。若令各省均以部定五尺之弓二百四十步为一亩。傥大于旧用之弓。势必田多缺额。正赋有亏。小于旧用之弓。又须履亩加征。于民生未便。且经年久远。一时骤难更张。亦无庸再议。嗣后有新涨新垦之田。务遵部颁弓尺。不得仍用本处之弓。云云。复查  皇朝文献通考。户部则例。语有详略。大指相同。成宪昭垂。自宜永远遵守。是所丈苟非新涨新垦之田。应用江南省旧用弓尺。不用部颁弓尺之确证也。至江南省同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而以六尺为一步。不以五尺为一步。旧用之弓。即匠作合省通行之六尺竿。一竿即一步。匠尺即宋三司布帛尺。以通行苏尺核实计之。部尺一尺。当苏尺九寸。故五尺弓得苏尺四尺五寸。匠尺一尺。当苏尺八寸。故六尺竿得苏尺四尺八寸。实差苏尺三寸。此六尺竿之弓。官丈书及业田士民。家置一具。出门而合。父老相传。从无歧异。查长元等县。现在尚有康熙年间官造鱼鳞册。印信煌煌。贻自故府。可凭可据。共见共知。虽系不全。与现田对图对址者不少。试以此匠尺六尺之弓量之。无甚赢缩。若以部颁五尺之弓量之。无一址不增多亩分。与册数不合。再查此册核算亩分。用六归。以六尺为一步。以六寸为一分。零数有五尺几寸。若使应以五尺为步。是县册已显违功令。岂理之所有。其为应以六尺为步。确凿无疑。而天下之尺。除周汉尺外。无更小于匠尺者。其为以匠尺六尺为步。亦可无疑。此又江南省旧用弓步以匠尺六尺为步。不以五尺为步之确证也。现在须丈之田。既非新涨新垦。自应用六尺旧弓。其乾隆十五年以后升科田亩。应用部弓者。赋役全书。列有数目。无可增减。自应划出分别办理。至于旧用六尺之弓。本无异议。推异议所自起。其始由于华亭县呈出火烙旧弓。不知此弓自为新涨新垦之田而设。并行不悖者也。其继由于咨请部颁弓式。不知弓式原应如此。且自有新涨新垦之田可用。并非谓 会典则例可以抹去。仍亦并行不悖者也。又 会典诸书。屡言各省不同。绝不言各府不同。是同省则弓步相同。如苏属上海宝山等县。未经兵燹。所用官弓。即系六尺之弓。绅桂芬前在川沙丈田。藩署送到步弓。系上海六尺之弓。若一府一县改用部弓。则上海等县。又将如何。 会典又统及山东等省。是不用部弓。不止一省。若一省独改用部弓。则山东等省。又将如何。是必不合之道也。至长元等县。鱼鳞册尚存大半。新补者不过小半。今忽改用部弓。是一册之中。大半以六尺为步。小半以五尺为步。更必不合之道也。窃惟尚书言律度曰同。论语言权量曰谨。不同不谨。必致亩分无从画一。胥役从而讹索。狱讼因之繁滋。百獘丛生。民无所措手足。设有两人于此。皆有足六尺弓二百四十弓一亩之田。皆溢出于部弓之外。一则清单及鱼鳞册积数分明。自无所谓隐匿。一则无单无册。既不能听其溢出而不坐以隐匿。亦岂能不遵 会典则例而坐以隐匿。若不明定章程。办法实属两难。绅等既确有所见。相应环请电鉴各情。申明旧例。于前颁部弓之外。补颁苏省旧用之弓一具。通饬各属。将旧有之田。应用六尺旧弓。新涨之田。应用五尺部弓。两项分别办理。不得混淆。以绝流獘而符成宪。再此系申明旧例。应否咨部存案。或竟附片陈明之处。伏候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