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唐沙门释智圆

释纯陀品

开破今昔等者,始因纯陀献供,开今五果俱常;次因比丘请住,破昔三修无常。开破虽殊,而同显常寿。故北本总题寿命,于义则密;既不分从人、从事之别,故于文则疏。

谢氏下。明南本开品也。谢氏,即灵运也。谢,姓也。姓者,所以系统百世,使不别也。氏者,所以别子孙之所出也。故世本云:言姓即在上,言氏即在下。

从人等者。分寿命献供之文为纯陀品,纯陀是人,故云从人。分比丘涕泣请住之文为哀叹品,哀叹是事,故云从事。文中合云题纯陀哀叹品,文略哀叹二字耳。文分人事,故云则密;隐寿命名,故云则疏。然寿命一品,谢公分之为四,谓序品、纯陀、哀叹、长寿,今明施章,故不言序品耳。事具玄义经来缘起中。

今明下。明今师分章,文义俱密也。

梵汉两文者。北本但题寿命,据元梵文。南本是汉人修治,遂开四品。问:谢氏在宋,何得云汉耶?答:佛法东流,始乎后汉。不忘其本,故云汉也。俱明施常,则寿义弥显。而依南分品,于文又顺。文义俱密,则美在施章。前人谓纯陀,后事谓哀叹。

施常修者,即破昔劣三修,显今胜三修也。

二恒,即优婆塞众也。

二、时下,唯优婆塞波旬无边身有三请之言,例知余众皆三请也。

三因下,因佛自受纯陀供,化身乃受大会供也。

五、自下,经云住世一劫等。

六腾下。经云:一切诸众生,悉生大苦恼,以知佛世尊,今欲入涅槃。

七、金下经云善哉纯陀,希有纯陀等。

八大下经云:南无纯陀,而为我等之所瞻仰。

九、当下,涅槃会中,最初难佛五果无差之义,故曰当途。

十住下。谓曾于迦叶佛时发愿:愿于释迦涅槃之日,我当最后而设供养。

何不前供等者。既有十异之德,应合最前辨供,而后献佛。何故于众人之末,先诣佛受,而后始辨供耶?

三、以下,且约纯陀迹说,是浅行菩萨让诸深行也。

四以下是工巧之子,故云贱也。

六以下,八斛四斗为少,但是粳粮故粗,幢摩梵世,盖覆大千,故云多妙。

七以下。纯陀粳粮是财,波旬奉咒是法。城傍即聚落所居,隐遁则山林养性。遁,徒损反。周易云:遁世无闷。问何下。明受、不受也。问意者。昔阿含已来,佛多默受;今众奉供,佛亦默然。何故不受?答中。先通,次别。通则今昔对明,以成四悉;别则独约今经不受,以明四悉。世人所默等者。如以物献尊,若可意,默然则受;若不可意,默然则不受。如来不坏世谛,故有二默不同。此隔别世界义也。向下三悉,在文可见。

唐损,空弃也。

无奇者,无十让十妙之德也。

缘弱者,机缘微弱,不能感佛受供,既见不受,必自追责。

初若下,谓佛若见初众献供,便自发言,云唯受纯陀供者,则后众不献也。由不发言故,各谓如来不受他供,应受我供,使其都集,乃以化佛受之,令生常善。

无胜治力者,反显纯陀因施食,以明法身之不食;开昔无常,显五果之皆常。不食破食,常破无常,名胜对治;昔以小乘无常破外邪常,名劣对治也。

食身,即无常身也。

为最后作瑞者,为此会开常见性之先兆也。须菩提生时,箧器皆空,相者占之云吉,因名空生,复号善吉。此名亦是预为解空作瑞,即类纯陀预名妙义也。

俦,类也。

妙义渊博者,渊即竖深,博即横广。所证三德,不纵不横,故称妙义;竖穷如理,横周法界,故曰渊博。此理包富,安可言尽?故今撮其宏纲,略示十义,其名虽略,义已渊博。何者?一切诸法,岂离因果及以自他?举兹四法,摄之已尽,况更至十,妙义弥彰。文略义广,斯之谓矣。故此十义,前之四法,自行因也;德妙,自行果也;感应神通,说法化他能也;福田利益,化他所也。若以六即甄分,则义妙在迷在理,依境发智,故曰解妙,即名字位;智解导行,故曰檀妙,即观行相似位也。位妙只是行之所阶,故此四妙,悉在住前,故名因也。若至初住,分显三德,即分证真果,故德妙是自行果也。感等五妙,义如向说,故此十妙,与法华玄迹门义同,名或少别。彼云境妙,此云义妙;彼称三法,此曰德妙;彼则感应双举,此则单云感妙;彼称眷属,此云田妙。名义所以,随文更释。又此十妙,分对因等,次第虽尔,若论当分,一一竖深,所谓理具妙义,乃至究竟所显妙义,若解若檀,至于德妙,悉通六即,思之可知。故下,正释。义等诸妙,俱就分真。

义妙下,正释十妙文中,一一皆先示义,次引经文。

三点等者,正示纯陀自心妙义,三一互融。

佛及下。明自心妙义,遍彼生佛。生佛互遍,其义亦然。夫如是,则凡圣理同,内外体一,三无差别,斯之谓欤。此即纯陀所观之境,故法华玄名为境妙。

解妙下,解即是智,即纯陀能契之智,即智慧庄严也。照穷下二句,初明智境冥合,故云照穷理性。照谓能照之智,理性即所照之境。次明能起大用,故云动合机宜。然正论自行,动合之言相带来耳。发心初住毕竟妙觉,一摄一切故无差别。

檀妙下,即福德庄严,肋智严本。

盖诸无学者,岂但盖覆小乘而已?是知相似见思,自落与无学位齐。盖诸之言,良有以也。分真之位,于义可知。

德妙下,由共内证,故为佛所称。

感妙下。若约后五,是化他能所应。以纯陀为能应,时众为能感。今且以纯陀独能感佛,故以感义属之。既能感佛受供,即能开常益物,故知纯陀复是能应。化他之能,其义无爽。东方佛使,即无边身也。

物妙下。香饭至妙而不受,则显饭非妙;粳粮至粗而即纳,则显粮非粗。

说十三偈如经者,即第十经云复见大众悉发誓愿,说十三偈也。

田妙下。纯陀献供,利及众生,故称田妙。禀益之徒,悉为眷属,故妙。玄名眷属妙也。今田取所益边,故是化他所义。

及余下,妙虽无量,不出此十。何者?因果理同,自他不二,唯一心性,摄无不周。

左右之异者,如人在物左,谓物为右,人在物右,谓物为左,称谓虽殊,元是一物。三德亦尔,包含曰大,融粗曰妙,三德一体,其实不殊。然大妙相对,应有三双,谓大破妙,妙破大,大修妙,妙修大,大即妙,妙即大。初即圆融之大,破前三教之妙,圆融之妙,破前三教之大。次谓舍前三教大妙,修圆教大妙。后谓圆融之大,即圆融之妙。今当后义也。

则无余章者,此由前答中以五行等对施他方,若如此者,则一经始终唯是施义,何故分五章之别耶?

前明下,即第一疏初通示七科中,第五通别释,明五章之义,一一皆通终始也。如明施云通论一言一事,皆施众生等也。

生起中,初蹑前召众生起初段。常则下,生起第二段。住则滞有,故非圆极。住与下,生起第三段。住则是有,无住是空。滞空者以有破,则以住为得,无住为失。滞有者以空破,则无住为得,以住为失。既互成得失,于是双非二边,显于中道,故云且共置之也。

若置下。生起第四段也。初之二句,斥前段之非,生起后段也。既有为无为且共置之,则弃二边之非,求中道之是,但成别义,此是还非,故云是亦无是。

故即下。正示第四文意。故佛即二边之非,明中道之是,故云即非是是。

故文下,引经证义,即纯陀云:虽知如来方便示现入于涅槃,而不能不怀忧恼;既知方便示灭,则了灭而非灭,即非是是,义在此也。

即是而非者,即常住之是,是无常之非,故非灭示灭,所以唱言不久涅槃,催其奉供。故下经佛告纯陀:汝所奉施佛及大众,今正是时,如来正尔当般涅槃。第二、第三亦复如是。

是非俱非下,明边中两忘。入秘密藏,故寂灭为乐。边亡则事穷,中亡则理尽。又事穷则一期化讫,理尽则秘藏同归。

故低等者,下经云:尔时,纯陀为众生得度脱故,低头饮泪,而白佛言,乃至寻与文殊从座而去,供办食具。良田事穷,所以饮泪,即此事穷,密表理极。此文为成生起,故以第一献供,但约明常;第二请住,但云常则应住;第三傍论,但约双破二边;第四催供,方明中道融摄。若论文意,一一悉显三谛圆融,故前分章四段,一一双非,如云开非常非无常等。

通别中云不可一向者,以此四文各具通、别、非通非别三意故,故不可如分章生起一向明义也。

一、别下,此约四段经文,各明一德。是则:初、献供,是别明于常;二、请住,是别明于我;三、傍论,是别明于净;四、催供,是别明于乐。在文可见。

若一向等者,下欲明通,故先斥别,则成对治,谓初文以常治无常,乃至第四以乐治苦耳。

二、明下。此约通论。则四段之文各具四德,如前分章,皆成三谛。已知段段皆具四德,以一一谛皆常、乐、我、净故也。故知三、四,义不暂分。文中,初明献供具四德义。

常即是我者,常则不变,我则自在,性无迁变,即名自在。

亦即乐净者,常无迁变之苦故乐,常无二边之染故净。

我即下,明请住,文具四德义。

净、乐亦尔者,净即傍论,乐即催供,二文各四,义例可知,故云亦尔。

文云下,且证初文具足四德,初既具四,余三准然。

毕竟清净者,冥真会极,故曰毕竟;通别相亡,故曰清净。

中论者,若待无常事说常住理,则常理非理,以有待对故也;待别说通,亦复如是。

如是下,结归融即也。前虽斥前通别明非通别,复恐行人执其三意优劣,故须会归心性,则晓三意常融。夫如是则识佛证涅槃,由凡理本具因果性等事理俱常,故下结云须识圆妙等也。照了一心三无三相,故不可定三,非次第竖入故不纵,非一时俱具故不横,并别亦尔。

成前起后者,成前序中三召,起后哀叹三德,于四段经合后二文共成一意,故得对当三召三德。

成前中,初明献供,成前声召。

今果者,果谓果敢,亦克定也。

为开双非之教者,开示中道,即显发密教也。

上面下,明请住成前光召。观佛境界,则三障恶灭,三德善生。由请住故劝观,故知请住成前光召。

上地下,明傍论催供二文,成前动召:初示傍论,成前动召。

咸归佛所者,上经云:当共往诣拘尸那城力士生处,至如来所。有为、无为,即是八倒,翻倒显理,故云置之。欲求下,明催供文也。

同如来所至到处者,即成前动召,咸归佛所。

起后中,以此四文对哀叹品秘藏三德也,文中但以后三直对三德。

教观下,即请住中文,观即能观之智,故即般若。

欲求下,即傍论中文,有为、无为二边俱置故是。

解脱寂灭下,即催供中偈文,此之寂灭是如来究竟所到,故即法身。

如此下。结示也。上即序中三召,中谓此品四段,下谓哀叹三德。今此四段既成上三召起下三德,则知三召叙下二品,又了哀叹正显前二三品义,通名上中下善也。

将作大匠则贵者,汉书曰:将作少府,秦官,掌理宫室,故云则贵也。

十五、据端首等者,和会三文也。

义自满足者,只此一行半经,九让在文,让法约义,十让满足,岂假他文?

自调自净者,大论:问曰:何名二乘为自调、自度、自净而不回向?答:戒为自调,禅为自净,慧为自度。

舍威仪者,谓谦下卑谨,不敢自尊,即经明起座偏袒,合掌礼足,是其事也。故疏约四义解释,如云舍冠釰等,悉是谦下之义耳。有以四义对四教,不合文旨。

如波下,将近佛所,必先下车,次脱履,次解珮,次除釰,后卸冠。若不卸冠,犹有王威,礼非卑谨。珮者,礼云:古之君子,必珮玉以比德,于天竺则璎珞也。西域记云:国王大臣,服玩良异,华鬘宝冠,以为首饰,环钏璎络,而作身珮,富商大贾,唯钏而已。车音居。兴起行经上卷云:阿阇世王,与弟耆婆,共至佛所,下车脱冠退盖,步进诣佛。王礼佛已,手捉佛足,摩抆口呜,自称国号姓名,曰摩竭王阿阇世,问讯世尊。此皆西方之礼也。余虽下余人,即士庶之类也。

徒行者,步行也。论语云: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徒行也。其御车乘马,将近佛所,必先下车马,徒步而行,次解绅带,后除巾帽。此则舍三种威仪也。

偏袒单缝者,谓三衣直缝,不却刺也。(刺音戚。)问:十诵云:却刺者,是佛所许,如法畜用。直缝不得是世人衣,何故疏云单缝耶?答:如方等经中,俗众禀方等戒,得畜单缝三衣,此亦入道威仪也。句末既云规矩等,则等取比丘却刺三衣也。如法华第二,明四众等见舍利弗受记,心大欢喜,各各脱身所著上衣,以供养佛。

天冠下。亦如彼经云:释提桓因、梵天王等,亦以天妙衣、天冠等,供养于佛。斯等皆由闻法,欲报大恩,故比丘忘犯,舍衣天等,不顾严饰。天既悟道,故名舍道威仪也。

生法忍者,忍有三种:闲林、邃谷、恶人、恶兽。忍耐无瞋,即生忍;自节守志,即苦行忍;为求佛道,即第一义忍。后二合名法忍。

或可下,约四教明舍威仪义。

舍俗等者,藏通也。

舍事下,别教也,舍道俗事服,入尘沙法门。

即俗下,明圆。即俗威仪是佛威仪,俗尚即是道服,可知。此乃即边而中,不见二相,名舍身威仪也。

俗袒下左传:楚子围郑,克之,郑伯肉袒牵羊。此则且据此方谢过乃尔。西土俗众,亦以袒为敬仪,故西域记明其服饰云:男则烧腰络腋,横巾右袒;女乃襜衣下垂,遍肩总覆。

道袒下。舍利弗问经云:初听偏袒者,谓执事恭敬故;后听通肩披衣,示福田相故。律中:至佛前、上座前,方偏袒也。有经云:通肩披衣,五百世入䥫甲地狱。此约于胜已前,须偏袒也。准此,服覆肩衣者,道行宜覆,顺本缘故;尊前宜袒,表执事故。制衣既袒,听衣亦然。近世行事,尊前皆覆,意乖恭敬,事背本缘。惟明律者,改之为贵。

袒右覆左者,以右手执作便易故也。此乃藏通偏袒义也。

权袒下,别教,覆中道实如覆左,显俗谛权如袒右,右手便易,如化道易行。

此释下。谓此谢过及三教义,但可解释法华已前偏圆不融之经耳。若至今经虽施三教咸归圆极,故云非今教意也。

今言下,正约圆义以释今经。

右膝下,四、悉明义,皆约前三教耳。

日既右转者,白虎通云:天左旋,日月五星右行何?日月五星比天为阴,故右行。右行者,犹臣对君也。

以行契理者,以教偏行,契真俗之理也。

此意下,简向四悉,但在三教,遍于四味,故曰通用。

若依下,正明今义,非无三悉,从要从胜,且语入理。

诸教诸味等者。藏通二教,真为实,俗为权。别圆二边为权,中道为实。以教约味,则华严明两种权实,乃至般若三种权实,故云各有此二。今经十界,唯心权实理等。

悲感下,悲他献供不蒙佛受。

感佛者,以机扣佛,愿受我供。

他行下,约他无四益,是故悲也。

福德不生者,福生则欢喜,福既不生,则无世界益也。供既下,常善不开,是无为人益也。

双非不显者,中道不明,由边恶不破,是无对治益也。佛若下,最后檀成,则同归秘藏,入理益也。

祈佛者,祈,告也。

不释下,顶是己尊,足是佛卑,以尊接卑,显敬之极,附事释也。

故诸下,约所表开。藏通极果,即圆相似;开别妙觉,即圆二行。会果归因,义符礼足。

又是法宝者,法门即法宝也。

即无供之众者,果地三宝不自办供,名无供众;纯陀等办供献佛,名有供众。三宝是种福之田,故云而作福田。若无无供之三宝,供复供谁?故云供无所供也。供若下,虽有所供之人,若不受我供者,我之办供亦无因而获供养也,是故先请受我供也。

受我等者下。即释自他求度也。分文约义,故以哀字属上。若常读经,应以哀受我等为句。下去分文,或有此例,读经亦然。

欲凭下,经文既云为度,即是以三宝为舟航,度生死海,至涅槃岸。疏主分前段为三宝舟航,良在此也。

无亲是失法者,解从法生,如子从亲生,故亲喻法。

无救失僧者,师能训诱以救愚蒙,故无救,是无师也。僧有教导拔济之德,故以师喻僧。

若无等者,夫臣有忠诚,盖护于主,主既崩,则忠无所护;子有孝心,本归于亲,亲既丧,则孝无所归;资有所学,唯趣于师,师既死,则学无所趣。

既不下,释贫穷饥困也。文中三义,各约机应对明,故皆以二句互释。初义中,上句是应,下句是机。主护臣则荣禄加焉,臣护主则忠诚竭矣。今圣主既崩,故无增道之荣,证理之禄也。下二义皆上句明机,下句明应。

求佛一体者,前约三宝以对君等,故向经云唯愿世尊及比丘僧等也。今此但云欲从如来,如来即佛,而具君等三义,故云即满三益。

释所求者,若受我供,三求乃遂也。

旧云等者,古师谓天竺、刹利等,例如此方崔、卢、李、郑四族姓也。忝,辱也。今明是四种姓,谓贵贱种别,不同此方四族也。

平民者,即平常庶民,简非底下之属。底下者,即庶民中极贱也,谓客作、除粪、担死尸人也。后之二姓,古无正翻,故俱云未见翻也。西域记云:若夫族姓殊者,有四流焉:一曰婆罗门,净行也,守道居贞,洁白其操;二曰刹帝利,王种也,(旧曰刹利,略也。)奕世君临,仁恕为志;三曰吠奢,(旧曰毗舍,讹也。)商贾也,𧵍迁有无,逐利远近;四曰戊陀罗,(旧曰首陀,讹也。)农人也,肆力畴垄,勤身稼穑。凡兹四姓,清浊殊流,婚娶不通,飞伏异路。准西域记,则客粪等虽属首陀,然不得城中居住,故不言也。故彼文云:屠钓倡优,魁脍除粪,旌厥宅居,斥之邑外也。

四生,即胎、卵、湿、化。太近者,六道四生,止是藏、通所化。今经圆常被乎十界,故云收义不尽。应知纯陀贫穷四姓,譬九界机,希入佛界,故以九界束为四种。菩萨则收乎三教,二乘则该乎藏、通。

地狱等四者,等取饿鬼、畜生、修罗也。

所以下,总叙经意。

同一佛性者,以彼彼互遍,三无差别故也。

其味真正者,即用如来性品中喻意。下经云:闻其香气,则知其地当有是药。其药真味,停留在山,犹如满月,随其流处,有种种名,乃至或咸或酢等也。真味,佛性也。众名,九界也。

烦恼覆蔽者,本无烦恼,元是佛性,迷而不觉,故云覆蔽。不同别理,实有惑覆,语别意圆,宜在甄别。轮回止在六道,受身通该九界,以约三圣,后心不退,故语轮回且在六道。受身既云种种,则法性之身亦在中矣。界隔等者,界谓九界,凡圣事殊,故云界隔差别也。界是隔义,故云界隔。复以差别释成隔义,妙姓随缘,故云混杂。或酢等四,以喻九界善恶大小,以四对四,故云酢等,更无别义。

亡家亡国者,无主故亡国,无亲故亡家,亦应无师故亡,训文略耳。

一体等者,即九界众生,自心所具一体三宝也。心即空是佛,即中是法,即假是僧。由丧如来君父师故,而自心妙理,从谁开发?故云隐而不显。

外则下。对释经文。外既远离相从三宝,故使内心同体不显,即是丧失善法也。内外丧宝,贫穷可知。不能达无常恶,即常住善,名为隔绝。

非己本源者,随缘九界,理具情迷,不了自性,即指九界以喻他国。

下性下,引如来性品证义也。

若观下,研详去执。

譬四种人者:一、四趣恶,二、人天善,三、二乘小,四、菩萨大也。

一人有四根性者,纯陀既以四姓合于己身,则知但约一人之心,随缘变造九界也。何者?心随恶缘则造四趣,心随善缘则造人天,随小则造二乘,随大则造菩萨,斯乃九界全迷,同体不显。贫穷四姓,其义在兹。然心造只由理具,若了理具,同体方显,即佛界也。

一人既然,多人亦尔者,物机无量,九界收尽,九界众生,各各造九,与我心地,其实无殊,故云亦尔。

故于下。即指合譬。文中初云即我身是,次云拯及无量等也。故于纯陀一人作自他两用,合譬无妨也。

然此(至)辩性者。即明来意也。经宗在此,故须以三性释文,以义寻文,文与义会,故云寻初至失三性也。

义说为无者,约迷云无,其实本有,如人迷水,谓冰无水,然冰即水,合法可知。

正性下。正约三性,消前文也。正性是境,境能生智,故正性如亲能生子。缘是福德,福能资慧,如君能禄臣。了是智慧,慧能破惑,如师能救导。

偏除烦恼者,二乘偏除见思,菩萨偏除尘沙。入空出假,名为少分;中道妙解,名无上善根。天雨譬今教若闻圆常,则生妙解,故以役力譬请佛显了因性也。

通别两请者,前法说但云无亲等,通譬所失,即是通请;譬说中各各作喻,故名别请。然虽通别有异,并是约迷为请,故不可以修性分文也(云云)。

通许三因性也者,此盖许一即三,三一相即,故名通也。

惑者下。难意者。谓佛性义至师子吼品方谈,云何于此用三性解经耶?答中。初依经总立。一经所明,意在显示众生本有佛性,故知佛性是经正主、宗主也。于此初文若不开宗明义,后段诸品无处承蹑所处也。故此纯陀正请之文,是一经承蹑之处,故知疏主释义深符圣旨。

良以下,历示经旨。初约上根开悟,则知此文义具佛性。文中明请受二文,意俱在性。初释纯陀所请。

言一体佛者,然三宝一体,今约事仪,正为佛灭,附事明理,故云一体之佛耳。请作主,则欲显缘性;请作亲,则欲显正性;请作师,则欲显了性。此乃纯陀之请,意在佛性也。

一体下。次明佛正受。文既云我当施汝常、命、色、力、安无碍辩,即此许施五果,是许显三性也。身从亲生,故显正因之亲能生法身。常住色、命、力三色,即非色为色,吾今此身即是法身。命则无始无终而无断绝,力则遍一切处作用无尽,故此三果即是法身,由显正性故也。事主于禄,得禄乃安,此显缘性而得解脱,解脱不动故曰常安。师能训导,受训获辩,此显了性而得般若,内具智慧外有辩才。

令其下,总结。由佛为作主亲师,而施五常之教,令众生自心三宝三性,圆融显发。自谓自行,他谓化他。良由自心具足自他,方至果位,自即益他。

内外者,内谓自心,外谓生佛。自他约果上化用,内外约因中所观。是则五常既阐,三性则明。乃知如来与纯陀,自他性等;纯陀与生佛,内外理均。等无差别,斯言不诬。

上根等者,上根于此即悟佛性,岂待委谈?云何难言未明佛性耶?

为未下,约中下根性,须至下文广说乃悟。

乃至迦叶者,即迦叶品摄恶,明阐提有性也。师子吼在迦叶品前,今文随便耳。

若初下,结斥显意。

悬示者,离文先说,故曰悬示。又文外通明,亦曰玄示。文选东京赋云:睿哲玄览。注云:玄,通也。故玄、悬二字,互用无在。

经:沙卤郎古反。谓硧(苦角反)薄之地也。说文:卤,西方咸地也。

疏释为二:初举缘因为求,次正求了因。缘是福德,了是智慧,以福资慧,显于正因。

悉是缘因少分者,圆修万行,正是缘因;三教偏善,摄在其中,故名少分。又三教行人,非无智慧,体非圆照,俱属缘因。

譬身口七者,此谓禁防身口,为出世之因也。

正求了因者,缘是资助,故是旁求;慧为显理,显理为正,故云正求。

如来是求主求亲者,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如实即法身之亲,来成即应身之主,故如来一名兼乎主亲也。法雨润物,是望师益于资。

如贫下:如贫乏得主荣禄,如孤穷得亲养育,如童蒙得师训诲。此以君、父、师俱譬,能显三智,故属了因。

佛随下。对下文佛施五常,即是显发三性。文中约所显之理,以明三性也。智理既三,缘因福德,助智显理,亦应具三。三三互融,只是一法。一既无一,岂有三九?虽无三九,三九宛然。故若请若受,智理互举。

意或在者,疏主谦也。

不合人天者,但约身口合,不约善果合故也。

定能资慧等者,若约现文,但云良田平正以譬智慧,而不言禅定。疏主谓是良田方乃平正,如禅定方有智慧,故以禅定合上良田,善得经旨也。

虽少善缘等者。此出纯陀请意。即指偏教三学,名少善缘。不见佛性,故云不能显正。即此纯陀,迹示偏行,以求圆因。虽者,与夺之词。与而言之,且指偏行,得为圆教缘因。夺之,则不能显发正因。故须求请了因之慧也。

了因言教者,解从教生,故指言教名为了因。

合上历别等者,既云无量众生,则是九界,以九对四,意如前释。

双结所失中,经无归者,即失师也,与前无救义同。

矜,凡陵反,愍也。

佛是金轮等者,佛若在家,绍金轮位,罗睺即是臣也,故云即罗睺主。

又是亲师者,是佛之子故,从佛出家故。此显只举罗睺,义包求三也。

我及下,结例余众,纯陀既然,时众咸尔。

事三下,礼云:人生在三,事之如一,罗睺事师,即如君父。

佛然等者,尔雅云:俞,答然也。方言曰:应声也。即是佛许其所请。

诸大奉释者,谓三十二天宗奉于帝释也。

又世下,文皆举法约喻而释。

学无学等者,等取支佛也。

二乘小智,犹如星光;佛智圆明,譬如满月。此即于二乘众生世间为尊,故言世尊。灌顶经云:魏魏堂堂,如星中月也。

四种者,四教因人,发心广大,犹如于海。又四种是四十真因位也。佛果超出,如山盘峙。须弥以四宝合成,故云须弥宝山。净名云:如须弥山,映临大海。此显于菩萨众生,世间为尊也。

等喻者,等取龙象喻也,即序品叹声闻德文。

喻戒、定、慧者,以龙喻定,檀林喻戒,师子喻慧,义如前文。以此三法,匠成于他,为世所尊。故经云:如栴檀林,栴檀围烧;如师子王,师子围绕也。

种智中,初约应用释八十神,谓日、月、星等,广如下经。如来一身等者,此乃令彼作种种所事解,名一切种智。

又不下,约报智释也。大品云:一相寂灭相,种种行类皆知,名一切种智。

见相等者,由内具种智,外现相严,是则智为相本,故知种智唯在报身。又前约应用是化他,此约报智是自行。

释:调御中应受不受者,如受纯陀,若不受大众供,皆是顺机调熟,乘御众生耳。

今经等者,如下经文解十号也。

序五时者,古人五时,不取华严。又以般若居方等前,谓一阿含,二般若,三方等,四法华,五涅槃。

七百僧祇者,首楞严三昧经下卷云:坚首菩萨问:佛寿几何?何时入灭?佛告坚首:东方去此三万二千土,国名庄严,佛号照明庄严自在王,今现在说法。如彼佛所有寿量,我寿亦尔。又问:彼寿几何?佛言:汝自往问,彼自当答。坚首承佛神力往问,答言:我寿七百阿僧祇,释迦寿亦尔。

法华无量寿者,即寿量品,明过东方尘点之寿也。

如此下,总斥。

偏摘者,摘,应法师云:他狄反。案摘亦剔也,谓挑剔也。且一代教门,俱谈四句,或常或无常,两亦双非,随机所好,岂得偏旁挑摘,采取诸经以为无常,涅槃为常,而于诸经尚有常等三句,摄义不周,名为偏取。

二途俱失者,非但失诸经常义,亦失涅槃无常义也。何者下,历举诸经常义,与涅槃对立,如文。

一乘下,引今经,体同历难。文中,先难法华,次楞严,后般若。

一乘即佛性等者,即下经文。

云何下。正难。且法华正谈一乘,而今经显云一乘即佛性,故知一乘与佛性同体异名耳。是则二经俱谈一乘俱是常住,云何以涅槃一乘破法华一乘,云法华无常涅槃是常耶?

法身下。举楞严三身,以三点对难也。古师偏据七百僧祇应身之义,判为无常。且彼经上卷委明三身,与今经伊字三点义合。以今三点喻三德,故解脱德即应身,般若德即报身,法身德即法身。其义既同,云何以今经法身德为常,破楞严法身佛为无常耶?

佛师下。今经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般若云:般若为诸佛母。佛者,觉也。觉即是智,智因境正,如师导资;智从境生,如母生子。故性净涅槃喻师,实相般若喻母,其理本同,安得以此破彼,云无常耶?

故知下,结过。

惑于方便者,如来方便随机,于一实理作种种名,故于般若说为佛母,楞严说为法佛,乃至涅槃名为佛性。名虽种种,理实无殊,古师不晓,故云惑其方便也。

迷于部教者,且方等部中,以圆对三,般若带二,法华唯圆,故知部内圆融,与涅槃常住无别。古人迷此,遂以此常为是,斥彼无常为非,不达部内圆理体同,名失正旨。

地人下,谓此经明当现常以破无常,义当今经以破诸经,故云义势相似。

现常者,如经云:二十五有悉皆有我,我即佛性,此现常也。

当常者,如经云夫有心者,皆当作佛,未来当得常乐等,当常也。兴皇所解,乃约双非为今经正体,常与无常,悉是方便,不同旧师谓此教为常也。文中先明无常破常,次明常破无常。初中云病去药尽者,常执之见既破,无常之观亦亡,此约得悟之人,于此即见双非中道也。若不下,其不悟者,翻执无常,如药翻为病,此即舍常取断见,故云病即断。故云下,引经中新医用乳喻也。舍常着断,故云病重。次明常破无常,常是破无常之方便,故云亦是方便,不同旧人以常为今经体也。无常执破,故云病去,常住观亡,故云药尽,即悟非常非无常也。

若不下,明执药成病。识两下,重更结悟指迷。初是结悟;若不下,指迷。今明下,今师破也。初纵夺。纵之则得意见理,夺之则逐语起见。

无所间然者,谓达常无常,即是中道无所间隔也。论语云:禹,吾无间然矣。注云:孔子推禹功德之盛美,言已不能复间厕其间。

何者下,正破。

弹常等者,即兴皇弹斥旧解,以今教为常,亦只得方便意耳。

避空求空者,二边即中,如空遍一切;舍边指中,如避空求空。良由离边无别中故,离此虚空无别空故。

去空逾远者,既避既求,焉识空遍?以迷空故,故云逾远。

般若下。是知般若三智,楞严三佛,三一无差,同名秘密。且顺古义,故皆先举般若。

然此下。示今明常。初约喻称叹也。初举四义正叹,次结非思说。即此四义而成两双:先约此教他经,次约因人果德。初双是约教,次双是约人。斯教之

喉衿者,今经之兴,正明常住,故纯陀因灭奉供,以明不灭,开宗示义,即谈五常,如人之喉,如衣之衿,要可知矣。此是约此教叹常也。

众经之心首者,四味大乘,咸明常住,如五藏之有心,犹六分之有首,此约他经叹常也。

群圣之窟宅者,四十真因,故云群圣;咸住常理,故云窟宅。释名云:宅,择也。择吉而居,故云宅也。位位显常,全同择吉,此约因人叹常也。

诸佛之法界者,妙觉所证,岂离三谛?一空一切空以为界,假中例然,故名法界。三谛融即,其体俱常,此约果德叹也。

不可下,结非思说。如来果人说尚不尽,云何凡下能议能思?

若嶷下,结前也。

嶷然常者,兴皇也。嶷,语棘反。诗传云:岐嶷者,岐,知意;嶷,识别也。言能匍匐则歧歧然,意有所知也。其貌嶷然,有所别识。亦言六七岁,此名小儿,超出群类,以为嶷然。兴皇所明,双非中道之常,既非二边,即同超出,故云嶷然常也。

若当现常者,地人也。

若破病常者,旧师也。

既各据一边,不约今经正意,故总斥云岂会圆理。

今试言之者,生后也。

夫佛下,正明今解也。初世界中,示法华所明大事因缘,即是今经常住。初约感应义释。大事即能应,以佛证得此大事故,还以此法而化众生。三无差别,故云常法包容。自因至果,三千理显,故云常立诸法。此乃果佛,由三千理满,故能应也。

常机下,约能感释因缘义。众生由理具三千故能感,斯则生佛虽异,三千并常也。

常无下。约境智释常。感应即生佛,对论境智则且就应辩。二而不二,一理泯同,故云常无差别;不二而二,境智俱常,故云差别说常。故引下文证成境智。诸佛即能观智,所师即三谛境。

师弟者,师即境,弟即智,境能轨则于智,如师训导于弟。

名世界常者,感应不同,境智差别,即隔别义。又能随机现应差别说常,令物叹喜,故是世界也。

我今下,约为人,文中引经,皆是为生常住善也。

若欲下。约对治中。我是佛义等者。谓觉了自在法身,常住涅槃,安乐正法,离邪染也。然此即是三德总别之名。佛即般若,正法即解脱,法身可知。三德圆具,故名涅槃。下文般若亦非等,即此意也。

为此因缘者,为此会常住之机也。

无二二用者,常理不二,而随缘二用差别,即是以无常破常,常破无常等也。第一义中,直指用即是体,故无差别,亦非相破。所引二鸟,亦取即游而息,故成人理之益。

当知下,结示斥执也。间隔结世界,寂绝结第一义,出生结为人。对治如文。自在下,正斥古师偏执对治,失余三义。

害诸经论者,以皆随顺四悉而说,岂可是一非诸,而为疣害耶?

又大下,明常非当现。初明随顺物机,说有当现;常是理体,实非当现。故引偈文及净名为证,以斥地师。

又此下,明常非嶷然,初且引教总立。

次昔覆下,即是释出显发密教义也。初叙意略辩,昔以九界无常覆佛界常,今开九界不出三千同归佛界,故云无别今常等。

次我下,徴。经历示开。九界,即佛界常住义也。四重谤法,五逆阐提,即四趣无常恶因,必感无常恶果。今了心罪本空,名为忏重。唯达法界,故除谤法。顺于实相,故尽逆罪。佛性不变,即灭阐提。斯皆四恶结业,即是解脱。解脱即常,常即佛性。因灭果亡,唯一佛界。二乘界,则两教总明。菩萨界,则二教各辩。俱约开显,在文可见。

总而下,有余即三教不了义之说,故九界是权;无余即圆教了义之说,故佛界是实。今既开权显实,三教即圆,九即佛界,故云显发密教。咸破无明,皆显三德,故云安置秘藏。

又此下,约五性释成,正缘了三,如常解释。

境界者,即指因果善恶之事,名为境界。此事即理,故名佛性。正因则独指因中之理,缘因唯论善事,与此为异也。果性即分证究竟智断二德也。

若例下,称叹结斥。称叹中,即指前开常辩性,名为此义。谓若例开九皆常,同显佛性,则九界假名之人,五阴实法,偏小之教,三乘之行,断伏诸位,对治诸用,咸即佛性常住,故云而不是常。故知此常即是中道,故云何法不是非常非无常也。此言何法,即总上人法、教、行、位、用也。

岂复下。结示。同是佛界,更无九界差别。善恶即六道,并三乘是九界也。言语道断,故不可议。心行处灭,故不可思。竖深则彻如理,横广则该法界。广故无边,深故无底。随顺四悉,名建大义。体元周遍,故满法界。此释成横广也。三谛相即,故不可穷尽。再言之者,叹美之极也。又是结上之词,谓建大义不可穷尽,满法界不可穷尽也。

何得下,结斥三家。

略对四家者,三家是所对,今家是能对,能、所合论,故言四耳。

梗概者,大略也。

次正下,治者,添释故。初云常者,即以常字贯下五法。无始无终者,果证之理,理非因果,故非始终。

以非色为色者,常色是理,此色即心,非同质碍,即真善妙色。

用无穷者,随缘遍应,如镜现像,此名常力。

安固不动者,即用而体,虽终日应变,而未尝离于法身,故云不动,此名常安。

被机等者,圆音一演,异类等解,言说性空,文字解脱,乃名常辩。

命即意密者,平等大慧即是意密,以慧为命故,意即常命,身口易解。

亦名下。既将五果以对三密,复以三密结成四德,以显果德所证之理也。大慧常照故,意是常德。法身寂灭为乐,自在遍应名我,是故身密对此二德。口轮说法,咸令离染,故是净德。此并约事对当。若论理体,身口即意,三业不二,四德本融。

若得下,结示体遍。既知五果即是三密四德,而此三四何所不收?方知五果遍摄因果自他一切诸法。

释初后等者,初即寂场成道,后即此会入灭。经既释此初后,则中间三味开常可知。鹿苑、唯密二味皆显,此则一代五时俱明常住。

既举等者,教是能诠,能诠既常,则所诠行等,悉皆是常,故云亦复如是。常理如印,印定诸法,诸法即常故。

经云:森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

初后下,结示常义。

法常者,法即常理也。若然,与证何别?应知证即对智而谈,法即单约理说。

释无差中,初引佛答,次泛举经论,三、的示合文。须知楞严如空,释论实相;此经常住,名虽不同,理体无别。耆少者,耆老也。礼云六十曰耆,指使性同喻,即耆少喻六。

即观行者,谓观行成就,五品开明也。若初心修观,即名字位中也。是故相似已前名现常,分证已去名当常。众生无始本有此常,故属过去。然六即圆位,遍在诸经,岂同地人指当、现常,唯在今教?

翻名释义者,阿之言无,耨多罗言上,三之言正,藐之言真,三复名正,菩提名道,谓无上正真正道也。义通四教,经意在圆。

法理具足者,五时化讫,是法具足;俱安秘藏,是理具足;临灭受供,名为最后。

汝闻等者,闻法见身咸是常住,依常住理行最后施,施即法界,故云檀必具足。

总非者,现见初劣后胜,云何而言施无差别?故云不然。

冶城者,案地理志,本吴冶铸之处,因名焉。王导作司徒,徙冶出石头城西,以地为西园。故晋书成帝幸司徒府,游观西园,即此处也。梁太元十五年,武帝为江陵沙门法新于中立寺,以冶城为名。今言冶城,即指智秀法师也。开善,如第一卷初释。

名目不同,指在彼疏,故注(云云)。

五难下,今师正分。

一、有等者,经从烦恼未尽已去。

圣号即天中天是也。

四身,谓杂食等。

五身,谓无烦恼等。

四、具下。眼谓五眼。经明不具中,略法、天二眼,故云乃至。若约从胜至劣列名者,应云佛眼乃至天眼。今云慧眼者,以佛眼见中,法、天二眼同在俗谛,慧眼见真,以此为便。具度眼中,经云肉眼乃至慧眼者,传写讹也,应云佛眼乃至慧眼。故远疏释云具佛眼等,彰其解具。就圣眼中,从上向下,故云具佛乃至慧眼。天、肉不论。(已上彼文。)

得五果等者,后不受食,无世间五果,此约小乘所见。经中但云得命,不云得常命者,此以小初有漏五果为难,故非常果。得命者,只是世间报命。安即五阴安,快辩即世智,宣扬色力可知。

初既备举等者,以初例后,福他可解,故不烦文。若例作者,应云亦未能令众生具天中天,余并准此。

经消化呼瓜、呼霸二反。说文:化,变也。

芰角难解者,芰,奇寄反。魏都赋云:缘芰泛涛而浸潭。(上七心反,下以心反。)注云:芰,菱也。今谓斜难,似彼菱角也。若以小初难大初,小后难大后,此名并难,非芰角。若以小初难大后,小后难大初,是斜难,名芰角难也。今纯陀五难,悉是以小初而难大后,故云芰角难解也。然一往虽难,若解始终,对大小二机各别者,义甚易见,故疏主历示大小之相,引经约教,区以别之。

缘有利钝等者,若约四教机缘分界内外,则藏、通是界内利钝,别、圆是界外利钝,则藏教名小,三教是大。今顺经文,纯陀正以三藏初成,难圆教入灭,故以利属圆机,钝唯藏机也。大小亦尔。

若始下,明大小之初。受牧女乳糜,是三藏初成相也。牧,守也。准婆沙论,明从守牛之女,受三斗六升乳糜。十力充满者,食已断结成道,故得十力。

始坐华台等,即别圆成相,今意在圆,具如梵网所明。

华叶(至)应佛者。千华叶上即胜应身,亦名大化身也。百亿国中即劣应身,亦名小化身,即向明小机所见受乳糜者是也。

乳糜(至)永异者。华台佛但以光明入顶为食,故不同劣应食乳也。

若见下,明大小之后。

檀耳羹者,长阿含第三云:佛至波波城阇头园,有长者名周𨚗,请佛及比丘僧,别为佛煮栴檀耳羹。以世奇故,独奉于佛。阿难白长者:设供无福佛,最后于其舍入般涅槃。佛言:莫作是说。长者今者获大福利,寿命色力善名,生多财宝,死生天上(云云)。

舆向双林者,舆,以诸反。舆服志云:上古圣人观转蓬以为轮舆。又舆载即是于长者舍以车载往双林,此皆藏机所见也。

若见下,明今经灭相,正是圆机所见。

例推下,结例五双。成道入灭,既大小永异,则智断等五,始终亦然。故纯陀执小难大以为发起,向下如来以始终俱大答释。

构差别之难者,以大小不同而难于佛也。

泾渭皎然者,知纯陀执小难大,故是差别,如泾之浊;佛约大缘,初后五果,等无差别,如渭之清。作此申释,经旨可见,故曰皎然。

今更下,别约经教以明难意。以前但总言大小,故更约四教委明。初引二经胜天王以证初成,像法决疑以证后灭,各具四教,在文可见。

对教主者,既引二经明初后四见,故更对四教果佛,以消今经。

凡法未离者,树王已前结惑全在,故无天中天之圣号。

苦行下,谓雪山六年一麻一麦,形体羸瘦,恐同自饿外道,故受乳糜,故云外须杂食。

果缚等者,三祇已来,未免生死。今王宫身,是酬昔烦恼,名为果缚。此身若灭,即入无余。此身是生死后边,故云后边身也。

未有通明等者,以未断惑,是故未得三明六通。既无通明,即无四眼。无天眼可知。无无漏通,故无慧等三眼。若论菩萨先得五通,则已有天眼。今约未得无漏,所发天眼,其用亦劣。如梵王天眼,劣于陈如,故全夺之,云无四眼。故经□唯有肉眼也。此三藏五义,一一对消。经中五双所执初成之义,讲者精详,宜令允合。

观纯下,疏主结示经意也。

已具亡三者,则能施、所施、受者,三事皆空也。约当教说,七地入空,具三明、六通,已得慧眼、天眼;八地出假,已得法眼;未断残习,故未得佛眼也。

示消揣食者,揣音团。贾谊鹏鸟赋云:何足控揣,即此字也。言示消者,其实已断烦恼,生死久尽,为化众生,扶习受报,示食揣食,入腹消化也。

纯陀下。结非难意。以纯陀但执藏初为难故也。以藏不断惑,违圆义显,故执为难。通教即空五双之义,稍同于圆,故不以为难。然又只是随机,以机宜执藏难圆,有四悉益故。如法华中,智积尚执别义难于龙女,而况通耶?

若别下,以别教证道同圆,故合明之,以结成佛答五双显无差之意也。

如佛所答等者,此引法华寿量品佛答弥勒文义,与今佛答纯陀云已于无量阿僧祇劫等为连类也。

乃至者,即略中间三双,但举初后。若具作者,谓久具圣号、久具五身、久具度眼,皆云久者,即久本初成也,以此经在法华显本文后故。

示现初成等者,应云后灭。言后成者,文误。从久远之本,垂今日之迹,示现寂场初成,初受佛光;双林后灭,后受粳粮。示现鹿苑初成,初受乳糜;俗舍后灭,后受檀耳。大小初后,悉是迹中示现。

岂可下,结成答意。劣见即藏机,胜见即圆机。

等无差别者,初后俱圆,故无差别。

身有(至)四五者。前难中小则有四、大有五者,以大中离出能喻金刚,故知金刚总喻大四。小中不举能喻,故但四身。若离出者,应云非金刚身,此则大小俱五。若俱从合说,则大小俱四。今小合大开,故有四五。是知无烦恼非小烦恼之身,法身非杂食,以法身不假段食,故常非无常、无边非边,此则大小翻对唯四。若各离为五者,应云金刚之身非小乘,非金刚速朽之身也。故超答之者,以五身中明常身故也。

从业缘等者,身由业感,业由烦恼,从根本说名烦恼身。佛以大乘五身破小四身,而经于小乘但引三身者,只由边与无常义一,故但言无后边身,则是无无常身也。

汝举下,正示佛答文中次第,以大五对破小四。

光明等者,即向明别圆成道诸佛,放光入华台佛顶也。

言此即是智慧者,即用下文琉璃光菩萨欲来,此众皆见光明,以问文殊,文殊乃约第一义谛而说,故云光明即智慧等也。今用此文,释成华台光明,亦即第一义谛。良由光明是色,色由心变,色即是心,故云即是智慧。智慧所照,即是法身,对破小乘杂食之身也。此言常住,正指法身耳。常身在下,方明

又光下,是明无烦恼身对破烦恼之身。

若始下,是明无边。

四大下,明常身对破无常身。

言犹如金刚者,以金刚是总喻故。于常身文下,结之。大抵五身,只是法身常住异名耳。此则以大初五身,对破小初四身也。经云法身,即是上文无有食身,相对重举耳。

大缘下。举因况果。大机因人尚唯见佛五身,何况如来?果人本地久成,岂有四耶?经云:无有食身、烦恼之身,总为一句。以食身是烦恼果故,相带而来。是知食身自是法身所破。此则同前纯陀所难,但是五身耳。有云六身,非也。况疏明云唯五无四,何得妄说六身,而与前文数义乖错?

大小下,结示。无差即是秘藏,寂然实非大小,随机示现为大为小,故此大小即非大小。事理相即,遮照同时。文中先明双非,次明双照。若具约四五双非,合有九句,以小四中烦恼后边无常三名,与大五中无烦恼等三名,既相主对,所以双非,但有六句。

能赴下。随机示现,即理而事双照大小,而此事即理,虽终日施为法身常寂,故云而于如来等也。

玄而复玄者,前明随机始终大小,已是玄妙,况复大小即理,理事无差,故是妙中之妙。老子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今虽用彼语势,而理义天隔。答智断中,初重叙前难。

纳妃者,纳犹致也,送往曰致,谓婿不亲迎(去声)于女之家也。曲礼云:纳女于天子曰备百姓,于国君曰备酒浆,于大夫曰备扫洒。不言士者,士卑,当自亲迎,不得致女也。悉达是储君,故言纳妃,即纳耶输为妃,生子名罗云也。

弃国捐王者,即当此土周昭王四十二年二月八日夜,逾迦毗罗城出家,入伽耶山,六年苦行而修佛道,故云弃国。以在家当作金轮王,所以出家即是捐弃王位。

树下坐草等者,苦行既讫,乃受牧女乳糜,遂诣尼连禅河澡洗,乃感宝树低枝,菩萨攀枝上岸,地悉倾摇,于是去苦行处不远,有毕钵罗树,树下有金刚座,又有吉祥童子施软草,菩萨受已,然后于彼座上,用三十四心,断尽烦恼。应知起洗受食,在树下坐草之前,文中从便,先举树下,是故树下坐草之时,见思尚在,况复受食时也,故云未断一毫等。

通佛亦尔者,以藏、通佛果唯证偏真,并未见于中道佛性。当知但云未见佛性,则双破藏、通因果也。问:未见佛性可尔,通已断惑,云何名烦恼身等耶?答:据无明全在,亦是烦恼等身也。

若华下,明别、圆见佛性也。

受佛职者,华严第三十九云:此菩萨得先所未得百千三昧,名为已得受职之位,入佛境界,具足十力,随在佛数,如轮王太子受王职位也。

入金刚定者,最后极品无明难破,此定喻若金刚能摧须弥也。经云三昧者,此云正定,故金刚喻定,即解脱德是金刚身,得三菩提即般若德是常身,明见佛性法身德是法身,故云常身、法身、金刚之身。而不对无烦恼身、无后边身者,以此二身只是从三德所离得名故。

即名为智者,以三德俱照,故并属智。

无四种等者,以杂食等身,全是无明;无明破时,即是断德。故知四身名义,不局藏、教、因、人也。

经云此食消已者,即是蒙光受职,破极品无明也。

又入下,复疏各具前三,直约三身通属智、德。今明三身各对所破,即各具智、断二义。以金刚身是总喻常住,故破无常身也。若论敌对,应云金刚破非金刚也。常破无常,悉如前释。但以五身体一,所破无殊,故随便对破,其义无在。所以法身破烦恼,常身破食身,但为各成智、断。于所破中不言后边者,义同无常也。

是故下,结示无差。

得名时异者,华严始成,即名金刚定三昧,菩提见佛性。今经终灭,而云法身、常身、金刚身也。此则初成、入灭二时既异,所以随机立号不同,而智断义一也。大机所见,其义既一,岂得以小初为难也。

三、从下,初重叙前难。

人中天者,如下经中有五种天:一、是世天,大论名为假号天,谓世人王名为天子;二者、生天,从四天王乃至非想;三者、净天,从初果至支佛;四者、义天,从初地初住已上分证妙义;五、第一义天,谓诸佛见性穷极。佛于是五天中最为上天,名天中天。今三藏菩萨树王已前,但是世天,故云是人中天也。

佛今下,正释。今答四魔,谓烦恼、阴、死、天子也。

次引释论证,初成破四魔也。

得菩提道等者,翻烦恼即菩提故。

得法下,翻苦。道即法身,故破阴、死二魔。

得不下,翻结。业即解脱,故破天魔。天魔是业主,令人行魔业故。

今经下,明今经所说,与释论同。

破烦恼阴者,阴是烦恼果,因坏果灭也。

破死魔者,死即无常,故是常身所破。

岂非等者,经论咸明大机所见,初成破魔也。

今入下,明今入灭,亦破四魔。

无常等者,只是开烦恼魔,更为四倒,共成七魔,如止观魔事境说。

即无天魔者,因果既灭,故能外破天魔。问:华台始成,既已破魔,今文涅槃,更何所破?答:为化物机故言破,亦是名已破为今破。亦分得佛眼者,即是华台等觉,虽未究竟,而已分证。

今佛下,明略答所以。经文但云说十二部即檀度,以檀度有三,谓施、法施、财施、无畏,余度即五度。既晓具足六度,例知具足五眼,是故从略。

先广下,初成。虽未广说而久已广达,今经复又广说,故云广显通达。显即说也。说虽广略通达无殊,故无差别。问:华严岂非广说耶?答:但对圆别尚隔二乘,不同今经重施八教咸归常住,故是略也。

释有果无果中经二:牧牛女者,普曜经云:如来苦行,周竟六年,心自念言:羸瘦如此,往诣佛树,后世有讥,谓饿而得道,吾宁啖柔软食,平复身体,然后成道。时有长者女,出嫁生男,心大欢喜,𤚼千头牛,展转相饮,取其纯乳作糜,欲祀树神,遣婢洒扫,见佛不识,还启大家,树下有神,端正姝好,女闻欢喜,欲取糜去,糜跳出釜丈余,不可取,女甚怪之,空中天曰:有大菩萨,已从座起,汝本愿力,当先饭之,乃成正觉等。瑞应经略同,皆不云二女。

无乞、无受者,法性湛然,不当乞、受。问:经文但举小初示现受乳,何故疏主约对大、小二缘释耶?答:由纯陀执小为难,故佛偏举小初而答。故我实不食之语,义有两重:若约大机,但见顶受光明,不见受乳,故云不食;若约如来自行,即事而理,受光亦非,故云我实不食。故知疏主双举二缘所见,以明即事而理是不食义,则深得佛旨。向云玄而复玄,信不诬矣。

生起中,初是因请;纯陀顺旨下,是腾请;佛受下,是遮请;常法下,是重请。

叙兴皇解中,初约机见去住,文有四句:初二句引佛说;次闻灭下二句,明机缘随语生解。于闻灭字上有又初二字者,非不然,应以又字为下句首,谓初闻灭乃至又闻常也。

夫如下,约应无去住,谓如来能应之身,实无去住机缘,见有去住耳。

若尔下,今师斥兴皇所解,虽云佛无去住,机见去住,而不明机缘得益。既不明四悉,则但是能应去住,于时众无所益也。

今明下,约见去,明四益。

三业恋慕者,表生三德之善,故属为人。

如来尚去等者,佛尚无常,我等凡夫云何着常?

入秘藏者,达去无去相,即见三德,犹如文殊。

且举等者,且举纯陀证一人而具四益,其但三但二,例之可见。文中悲感即世界,欢喜是为人,如来不般则对治,与文殊等即入理。问:欢喜是世界,何故是为人?答:各随义便。如净名云:或有怖畏或欢喜,或生猒离或断疑。疏文对四,悉亦以欢喜作生善义释也。

纯陀不尔者,纯陀高位,实无悲感等,但是以权引实,令众得四益耳。

率土者,率,循也。诗云:率土之宾,莫非王臣。

十让等者,谓献供居五十二众之后,获益在五十二众之先,以即蒙纳,受得五果,故具兹先后,唯是纯陀,故云一人而已。

愿等三字者,此指经文愿满足三字,是叹愿也。

满足贯上等者,谓满足二字,虽在愿科,义贯上三,谓名、利、德皆满足,故云四俱足故。

前佛下,释愿满义。谓过去迦叶佛时,曾发供佛摄功德愿,彼愿今遂,故言满足。科义虽以德字为一科,读经应以德愿满足为一句。

六难者:一、人中难生,二、善利难得,三、佛世难值,四、信心难生,五、经法难闻,六、后供难成。文中次第消释,初双释人中、善利二难。

五衰相者,显宗论有二种五衰:一大,二小。大者:一、衣染尘埃,二、华鬘萎萃,三、两腋污出,四、臭气入身,五、不乐本座。此五相现,决定命终;设遇强缘,亦不能转。小者:一、衣服严具,绝可意声;二、自身光明,欻然不现;三、于沐浴位,水滴着身;四、本性嚣驰,今滞一境;五、眼本凝寂,今数瞤动。此五相现,非定命终;遇胜善缘,犹可转故。今纯陀生在人中,为佛近事,具持五戒,名满分优婆塞。

经无上之利,即是圆持理戒,超过偏小,故云无上。广如释优婆塞章中。

海底下,释第三佛世难值。

仰针下,释第四、第五、第六三难,如文。

华表轮王者,具云优昙钵罗,此云灵瑞,轮王将出三千年前,此华乃现。

能最下。合法也。则以辨供如华,未来当得常果,如轮王将出,乃大众授纯陀作佛之记,故以昙华叹之。是知疏主正示经文,昙华是叹纯陀,不同余经以昙华喻佛难值也。故向经云:希有纯陀。此中云:如优昙华,世间希有。既希有语同,故知是叹纯陀也。问:大众岂能授纯陀记耶?答:大众验因知果,既见纯陀献供之因,知必克菩提妙果也。如常不轻,但见众生有正因性种,尚记云汝等作佛,况今纯陀献供,是修德缘因,故大众睹之赞叹,即是授记也。

口称是口业者,救我是口称之辞也。

月是阴精者,准南子云:月者,太阴之精。

丽天皎地者,易云:日月丽于天。王弼注云:丽,着也。孔颖达云:丽,附也。皎,明也。

纯陀下,合法。

胜妙时,即涅槃谈常之时也。纯陀妙利,与此时契会,如月得秋也。

释叹名中,兼取略叹中云解妙义,即是叹其所证一体三宝也。妙义是所觉之理,故是法宝;佛心是能觉之智,故属佛宝;父生于子,如境发智,境智和合,故佛子是僧宝。

亦是下,类通诸法也。名数虽异,三德无殊,具如上释受施中。

叹其下。仍以三名是叹纯陀。得主、亲、师分证之智,如究竟智,故云心如佛心,即是一地具一切地,犹如智臣解王之意,故是得主。因师生解,故解妙义,是得师。罗睺是佛生身之子,纯陀是佛法身之子,生法虽殊,为子义等,即是从佛口生,从法化生,故如罗睺,是得亲。

偈颂是请,兼颂上叹,故叹是重颂,请是孤起。

而等梵王者,佛初成道,初禅梵王请佛说法,纯陀今者请佛开常,德同梵主,第六天是他化自在,梵世在六欲之上,故云已超。

颂誉应言颂利,誉字讹也。谓既知纯陀,解知妙义,心如佛心,故稽首推为请主,为众所归,名得大利。如下偈云释梵来供,亦是颂利耳。

要之以命者,要谓要难,谓纯陀若不为我请,佛则断我命,此即要难义也。论语曰: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卒丧者,上粗没反,下息浪反,亡也,失也。

略耳者,经举父母,略言丧亲耳。若欲例作,应云譬如有人师傅卒丧,君主卒丧等,故注云云。

大喜于前者,即向经云众大欢喜踊跃,同声赞言等也。今纯陀喜复在大众后,故云庆悦于后也。

复是一让者,此欢喜一让,还具前十。前既献供,居诸众之后,今欢喜亦在众后。损己让他,有始有卒,其唯纯陀乎?

初文下,释略腾。众叹中,先总别科分,略腾三叹四字是总分,初九下是别分。腾,叹愿文也,应云初六行半,疏云九行者,讹二行半。

作譬结者亦讹,应云半行,即经云犹如大海中,盲龟遇浮孔两句也。

蠲除至所离者。谓贪恚是集因,三恶道是苦果,因灭果亡,俱是所离。经云贪恚等,等取痴也。依六卷经,此离泥黎地狱之苦,今隐别彰通。下云不堕畜生等,亦应通离三恶,乃隐通彰别文之左右。

不惧等者,值佛除痴,故离畜生。

腾生信难下,亦应指永灭等为所离,文略耳。生信种善,供养破悭,故离饿鬼;生信除疑,故离修罗。

后供难者,经初二句举佛难值,次明于佛所成檀最难。檀即法界,二绝无差,故云具足檀。供为常因,当克常果,故度生死。

腾闻法难者,经有二行:初一行叹佛,显从佛闻法至难,故举佛以简余人。经世法是生死缘,谓四违、四顺、八风是世法也。利、誉、称、乐是顺,衰、毁、讥、苦是违。有顶种是因,生死流是果。若以非想惑为有顶种,分段为生死流,即藏、通佛;若以等觉、无明为有顶种,变易为生死流,别、圆佛也。次半行正明闻法难,谓为人值佛,又得闻法,是为难也。经不言闻法者,值佛必闻法故。次半行是作譬结也。若据经文,但是譬结值佛闻法难耳。据前分科,即是总譬六难。

水同山色者,毗昙、俱舍并云:妙高四面,各有一色,东黄金,南琉璃,西白银,北颇梨。随其方面,水同山色,众生入中,尽同水色。

佛智等者,具分应云前半行是实智,后半行是权智,今但云半行是智度者,举前知后耳。

拨乱等者,谓拨除烦恼寇乱,反复佛性正道也。春秋传曰:拨乱世,反诸正,则莫近诸春秋。文选撽蜀文云:皇帝神武圣哲,拨乱反正。注云:拨,除也。言有圣智,除乱反正也。

无佛时亦有者,谓人中难生,善利难得,经法难闻。

佛出乃有者,谓佛世难值,信心难发,后供难成也。

名亦虚设者,若无后供之德,则纯陀之称,有名无实。释佛境中,住即是存,不住即亡。此三谛即三德,互隔互入,名佛境界。

故遮云不应者,由佛境界去住不可思议,故向遮云不应请佛久住于世。

知有六种者,谓纯陀是分证,知佛境界,而不能究竟知,故为佛遮。是则唯佛名圣,余位皆凡。故五凡夫论,谓等觉为圣慧凡夫,普贤亦是此义。

为下抑高者,为住前之下,抑分证之高。

三、悉皆下者,此四字是荆溪添释。向云为下,未知下位如何,故指住前三悉。益者,悉名为下,分证入理,方名第一义悉。问:住前三悉,对位如何?答:名字是欢喜益,闻名识体故;五品生善,观行善成故;相似对治,粗垢恶破故。

举二用者,经但略举无常,义含常用。若谓不尔,前文何故云五果并常耶?故知前文亦是略举常用。所以然者,前是纯陀,谓佛灭故奉供,故佛用常治之;今是纯陀请住,故用无常治之。只由机缘不达去、住法界,故佛用、治各别。在文虽尔,义必两全。又下偈文明有二用,故疏主于此科为二用遮请。随文点义,涣然冰释,故知疏主妙悟斯经。文为三:初、随机契理。机缘见佛,隐、显有殊;佛冥秘藏,常契三德。

昔用下,约今昔释成五门观,即无常、苦、无我、不净、寂灭为实也,权名他境界。

用常论五门者,即常、乐、我、常、涅槃为五门也。开权显实,名自境界。

若用下,结示遮请意。

经诸王得自在等者。王虽自在,岂免无常?又无常死相,迁灭寿命,其势自在,如彼人王。故观心论云:死王金翅鸟,不久吞命根。即同此意。故向亦云命为死所吞也。

经众苦,即五苦、八苦也。

三界无常者,由无常迁谢故苦耳。

经有道本性相等者,谓三有六道,因缘虚构,求其性相,一切皆空。

经:可坏等者,由可破坏故空。

无我观者,暹师云:我以自在为义,既为老病所侵,烦恼所缠,验知无我。

经:是诸无有边者,指上恐怖诸过恶为是诸也。过恶不极,故曰无边。

经枙缚等者,果体不净,痈疮诸病,桅缚其身。

根本无义利者,种子不净,揽彼遗体,无义无利。

瑞应如下疏。

此彼之彼岸者,生死为此,涅槃为彼,破有证空,是度此彼之彼岸也。又以此彼为此,中道为彼,破边证中,故云非彼非此之彼岸也。语虽次第,意实圆融。

释佛境界中,以三一相即,还成三谛。覆疏结束,三一无殊。三谛一谛是空,一谛三谛是假。非一非三,是中道双遮;而一而三,是中道双照。一空下,只是释成上义耳。

如此乃名等者,三谛互融,生佛不二,乃名诸佛境界也。

所以下。结遮请意。中假即空故,空非去住,云何请住?空中即假故,但有名字,云何请住?边即中故,中道平等,去住不二,云何请住?文略假义,故云乃至菩萨境界是别教法。九行半偈既明五观大旨归空,离欲一偈既云善思惟,故是假义。我度一偈即是度至中道彼岸,故是中义。

涅槃经疏三德指归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