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沙门释智圆

不结天目者,天目例伊,故经从略。

然佛下。释疑也。应疑云:如来久证三德,何于临灭方云我今安住?既云我今,则是始得。故今释云:佛常安住三法,而今言我今者,盖随四悉机缘,宜应示灭方能悟道,故托示灭以明安住,故经自云为众生故等也。其实常冥三德,执云去来,亦同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也。

夺是所证者,佛向斥我不得五难,不离八难,然今如来所夺,是我昔日所证,既是所证,未能即舍。

佛说下,佛向劝我舍伪修真,以新伊为喻也。

一伪一真者,一等佛说,何故昔伪今真?

了不思惟者,以虽闻真伊,不解其义,故不能思惟。应知生灭即非生灭,三谛互融,去住绝待,是安住义。以不达故,便谓去此应身,住彼三德。内执不遣,闻去故悲,谓佛定灭,未解新伊。缘斯二事,皆悉忧愁。

上未下,破古也。上文佛既不说无常、苦、空,故非述上,但是执昔所禀小教,故言世尊快说等耳。

约教等者,教行是能诠能趣,理是所诠所趣。

壮之言快者,壮大佛昔说小诠,辨有归也。

进趣中胜者,无漏进趣胜有漏行故,是知有漏之行犹如诸迹,无漏既胜故譬象迹。

想是初门者,十想观察俱属智慧,而于十中无常第一,故云是智初门。所言十想者,谓一无常想,乃至第十尽想。文载法界次第,举初为言者,显经文举初以摄余九。

从精下,谓精修十想,能断见思。故前三想为断见谛惑,中四为断思惟,后三为修无学道者说。是以坏法罗汉修此十想,能断三界结使,证无漏圣果,故今小众执此断德。

言亦断邪见者,以经文但明断思,故此释耳。语后断思,知前必断见惑。

经欲界言贪爱,色、无色但言爱者,夫引取无厌,即是贪毒;上二界烦恼既薄,但受爱名,即有部所谓轻贪名爱也。

惑去智亡者,智是能断,惑是所断,惑尽智息,如病差药息,故经云除一切乃至及无常想也。

应不入涅槃者,若离无常,应常在世;既云入灭,迁谢何疑?

犹具诸惑者,以烦恼是无常迁谢之法,若不离无常则犹具烦恼,昔教何故说言能断三界惑耶?

以非下,结示也。非不离,则已离无常,断除诸惑,证于有余;非离,则冥理会真,灰身入灭。中适之理,岂复过此?何故如来而斥是伪?

他解下,斥古。

昔教为非者,谓若离无常别有常者,应常住世,则昔教容非;若今不离无常,还须入灭,则昔教为是。今昔比对,立难似然。若观经文,乃约具惑为不离无常耳,且不以入灭为不离也,故云难见。

叹中经文,初世尊下,立喻显义;次世尊,结叹所执。初段中经文,但以除草以喻除惑,除惑是断德,则但在于行。然行由教诠,所趣必理,故疏中明喻意,法合泯齐。

言法有二能者,谓秋耕方法,非但草死不生,亦得秋水浸渍,使地肥沃。是知经云除草,义兼地肥,故以肥能滋生,如教能诠行,故云肥即叹教。

草死叹断,即是叹行,而言肥叹行者,行字恐误,应云叹智,以智断俱属行故。前以肥喻教,今更以肥喻智,故云又也。农法可知,是知秋耕一喻,具叹小三。从秋耕已去,是释。次世尊去,结叹文也。

注云云者,秋耕助苗,如教诠理;象迹进趣,如行诣真。无常叹理,盖约所契;若从能观,无常属行。又据经文,则秋耕象迹是喻,无常是法。今约从事,入理义便,故分对教、行、理,例如前三点等。

多作亲譬者。问:准前疏文,分五讥为三,即初一譬讥法亲,次两讥主,后两讥师,何故今云多作亲譬耶?答:讥师中,初譬还是约亲为喻,如云偏以秘方教授其子,是则三意二涉其亲,故云多耳。或恐文误,应云初作亲譬,即五讥中第一譬也。如云譬如国王生育诸子,形貌端正,乃至然后弃之,付旃陀罗。问:今捡未治本,亦作多字,若是字误,荆溪合改。答:例如春秋古史讹文,杜、郑诸儒,存而不改,斯是礼也。余皆仿此。

佛斥非真者,三皆被斥,但亲是子父,天性乃同,其义且狭。既被呵斥,非是王子,故不敢更作亲譬。余二虽亦被斥,然主统万姓,师训多人,其义既宽,故更举喻。初一请主者,以经举帝王为喻,故当请主。

后四请师者,二、以良咒师为喻,三、以调象良师为喻,四、五皆以医师为喻,故四是请师。

未除一边者,但得空边,未能出假入中也。

经:帝王者,礼谥记法曰:德象天地称帝,仁义所生称王。白虎通云:帝者,谛也,象可承也。王者,往也,天下所归往也。

经:狱囚者,释名云:狱,硧也,硧人情伪也。又谓之牢,言所在坚牢也。

赦如前释。

经:度诸众生者,二乘是空乱意众生也。既已破见思,故但有界外无知、无明两惑耳。无知约能迷立称,尘沙约所迷彰名,其体一也。

经皆令解脱,即初住位;第二文但云除无明鬼者,从根本而举,非谓声闻已破尘沙也。

今得安住者,即是破无明,入初住,证三法也。

等法者,等取法身也。

经譬如香象者,象喻佛、菩萨、支佛、罗汉,本为思惑所缚;人喻惑境;䩭锁喻惑;缠心名缚。

良师不制者,谓为五欲众魔不能惑乱。

䩭,或作羁,同,居猗反。革络马头曰羁锁。应从金从贝从小,或从玉,或从巢者非。

经自恣而去者,谓向四人断思出去,此为学人致请,故以思惑未除为喻。

合中下,解五十七烦恼,凡有四释:初、是今师,二、是数论师,三、成论师,四、兴皇。初云有三者,五十七是三种烦恼也,谓五盖烦恼,乃至十缠烦恼。五谓贪、嗔、痴、掉、悔、睡、眠。十谓忿恚曰嗔,隐藏自罪曰覆,意识昏熟曰睡,五情暗冥曰眠,嬉游曰戏,三业躁动曰掉,屏处起罪不自羞曰无惭,露处为非不羞他曰无愧,财法不施曰悭,他荣心恼曰嫉。七谓见漏、思漏、根漏、恶漏、亲近漏、受漏、念漏。

见谛四思惟:一者、见道,历观四谛而证真,故四思惟;重虑缘真,故一见修。合论名为五行。

各有四者,谓贪、嗔、痴、慢。

各除一嗔者,谓上界不行恚也。

七使者,成论云:一、欲爱,二、恚,三、有爱,四、慢,五、无明,六、见,七、疑。亦是三毒及见也。欲、有是贪,恚即是嗔,无明是痴,慢亦痴摄。此五属钝,见、疑属利,三界分别,成九十八。此即有部所谈数人明义也。

四谛为四十者,虽不现行,有种子在,是故通取;若但取现行,则集、灭、除三,道除于二。

思惟下,此是成宗明义,则修道亦观四谛,不同有部但缘一真,故使修道惑有十六。

五门者,谓无常、苦、空、无我、不净三倒。约五阴,识心心倒,想受想倒,行心见倒。

注云云,虽兼引三家,应以今师为正。

第四请中,经病疟等者,无明细惑覆蔽法身,如疟发遍体。良医喻佛得除者,即诸菩萨闻圆入住,顿破无明,如疟病差。

我亦下。显己未差。以请佛住同体之见,故曰邪命。同体之思,喻以热病。虽遇如来,无明未破,故云病未除愈。未见佛性,故云未得乃至常乐。既未得常乐,即未除涅槃边四枯倒也。疏主科为未除一边,良有以也。问:学人破思未尽,何故以破无明为请耶?答:破无明,显三德,是其正意。是故舍旁取正,真约无明。又前段已请破思,无容再说。自浅阶深,经意焕着。

第五,醉人科。为通为一切凡圣作请者。凡圣之言,不出九界,六凡三圣,悉具无明,故以醉喻。若入地住,即是分果,名为佛界,故喻吐酒。经中,初譬先明九界迷惑。

醉人者,无明如酒,起着如醉。

不自下,显醉过。过有三种:一、喻起烦恼。不了己心三德佛性,名不自觉知。不达即妄是真,名不识亲;不晓即真而妄,名不识疏。母女、姊妹以喻四德,以三佛性一一皆具常、乐、我、净之德故。二、迷荒下,喻由惑起业。迷荒意业,不能识心达本,故曰迷荒。淫乱身业,不能观身实相,故曰淫乱言语。放逸口业,不了文字即解脱,故曰放逸。九界咸尔。三、卧不净中,喻由其妄业感九界苦。六凡分段,三圣有余,生死污秽,悉名不净。次时有去,喻佛能治。良师,喻佛说圆。授人,名与药令服。禀圆法,立圆行,名服已入初住位。顿破无明,名为即吐。顿悟本具三德,故云自忆,翻前不自觉知也。识知真,安亲疏,名之为识,翻前不识亲疏等也。心怀惭愧,翻前迷荒意业。深自克责,翻前言语放逸口业。酒为不善,翻前淫乱身业。则远众罪,翻前卧不净中。对前文小不次耳。

次世尊下,合法也。我亦如是,合前人也。

往昔下,至所醉,合醉也。情谓五根,色谓五尘。此根与尘,生惑之缘,故说为酒。依此生结,惑乱己心,名情色醉。不自觉知,不识亲等,略而不合。贪嗜五欲,合前不识亲疏。

非母母想,乃至众生想,此即迷真四德,执妄四倒,合母女姊妹迷荒等,略而不合。

是故轮转下,合卧不净。

如彼醉人者,举喻己帖,如来合前良师能治之喻,请佛说法。

今当施我法药,请同良师与药服也。

令我下,合服已,吐。

而我下,彰己不同醒悟之人,谓未破无明也。

云何下,微佛请住,疏注云云,意令细释。

是疑教者。问:既初以教行理三为执,何故次请但约主师,此中独疑于教耶?答:主师必设教,教必诠行理,文虽出没,意则俱三。既疑于教,自及行理。初明无我约五阴,以凡夫揽五成身,妄立主宰故。

芭蕉,约行者行,即起贪起嗔,迁流不实,妄计为我,如叹芭蕉。

经我人等者。于名色法中,妄计有我、我所之实,名我见;妄计我是行人,异于非行之人,我生人道,异于余道,名人见;于名色和合中,妄计有我生,名众生见;妄计有我受一期果报,寿有长短,名寿者见;妄计命根连持不断,名命者见;妄计我能养育于他,亦计我为父母养育,名养育见;妄计有五根,能知五尘,名知者见;妄计我眼能见诸色,亦计我能起邪见,我能起正见,名见者见;妄计我有身力,能有所作,名作者见;妄计我当后身受罪福果报,名受者见。广明则十六知见也。今略举十。然此诸见,皆从五阴上起。经于行阴广明,四阴从略,但云无我无主而已。以行心招累,其过既重,故委说也。

经:浆滓。滓,侧士反。色身无知,尚如瓦石,浆滓无用,其喻可知。

约三阴者,受心领纳,想取相貌,识妄分别,作用既劣,如华无香。问:经合后喻,亦云是身,何故疏云约三阴耶?答:揽五成身,从总立称。

引佛说者,即昔教所谈。

为疑教端者,举昔偏空无我,疑今中道真我。

上有三意下,设问也。上有执、请、疑之三意,何故独赞执中无我耶?

次无我下。答也。三意虽殊执者,只是执其所证无我之法,因执无我请说真我,今昔二教并佛所说,何故斥云无我是伪?所以致疑,故云是执疑等本,故佛赞之。

何故下,约能赞以成四悉。世间仪式,法尔须赞,令其欢喜。初以小乘破外道,其诸比丘服用生善,先与后夺,破小乘恶,因执小劣以感圆胜,悟解入理,故云四悉。

次佛下,分科引证。

实义者,义即是理,故证破理修习属行;语即言教,故引修习颠倒证行,此非实语证教。

接赞腾执者,暹师解云:接佛赞后,便腾昔执,谓佛实赞,佛意欲破,且先赞耳。

乖善者,谓佛作真常,而说乖我无常之善。此约比丘所计己法为胜,但由佛说真常之名与邪常名相滥,故使比丘未达其义,谬破于佛。暹师解云:此诸比丘闻佛令修常乐,却谓如来犹如醉人见日月转。下结醉过,云若有不修苦、无常相,乃至不名为圣,即指修常等不名为圣。故下文佛以醉譬还之,是汝自醉,非我醉也。

闻他下,合闻语不晓;自言下,合自语不实。

语意实录,即是其义,经云未达,良在于此。

他不流转者,彼谓不修无常等想,则同醉人视物流转。佛谓他人所证妙理本常,而汝妄计无常,亦何异凡夫于无常中妄计邪常?既是二边,并名倒乱。故金刚錍云:众生自于佛依正中而生殊见,苦乐升沉。既举苦乐,常等例然。故经云:于非转处而生转想。岂非比丘但得醉乱之语而不知义,其犹醉闻他语不晓其意?

自言善修等者,汝自谓善,既背中道,其实是恶。恶而称善,何异醉人?语无实录。

亦是破其执无常等者,向疏云:醉有二过:一、倒乱,二、乖善。此即第二意也。故云亦是谓执偏空无常之恶,而乖中道真常之善。

转想下云云者,汝以凡夫执邪常等为醉转,我亦谓汝执无常等为醉转,以俱乖中道,并属倒乱。

非其所是者,常乐是佛所证,故佛以为是,而比丘反非。问:比丘昔破邪常,以修无常,得名是否?答:于昔名是,于今则非。且边邪即中正,生死即涅槃。若弃邪常,别求寂灭,其犹舍波觅水,离器求金,非其所是,义在斯也。

良由于醉者,由无明故,谓是为非。

是倒者、过者,汝妄情所计,谓为无我。真我本有,遍一切处,云何而言有我想者,憍慢贡高,流转生死耶?比丘,上言若有不修苦无常想、无我等想,乃至多诸放逸等,今云慢高即是放逸,故佛结过归之。

无有实义者,但有三修之名,而无胜三之义。汝向自言:我等善修如是诸想。但如醉言,实非善也。

十门者,如释序品优婆塞章十对治门。

六行者,胜劣双修也。

今但略对者,经中胜劣,各但标云三修而已。

汝行八倒者,比丘但有无常等四,通言八耳。又偏真是变易生死之苦,而妄计为涅槃之乐,故云苦者计乐。分段生死即是三德涅槃,而妄计为苦而求出离,故云乐者计苦。常等例然,是则二乘具足八倒。

经四颠倒法者,即界内界外各有四也。总结云四,前自列八,正修即中道真常乐等,此常即是非常非无常之常耳。

初如文者。问:比丘正是四枯倒,何故佛以四荣倒回之,而言于苦法中而生乐想等耶?答:此据二乘所证,则是四荣;就其所破,则是四枯。何者?彼谓生死是苦无常等,故灭生死;谓涅槃是安乐法等,故证涅槃。而不知所证全是变易苦等,此则妄执界外生死之苦,以为所证涅槃之乐,何异凡夫谓分段苦以为乐等?故云:汝诸比丘!于苦法中而生乐想。余三可例。若尔,菩萨出假,应是四枯?答:不例。菩萨出假,于生死苦,其甘如荠,正是四荣也。是知不了三谛圆融,安得免斯八倒?

至理如空等者,己心妙性,一切融通,尚无于同,何况有异?只由迷解有别,故使倒德两殊。其犹水非清浊,而挠之则浊,澄之乃清。

无明覆汝者,小乘涅槃全是无明,无明即苦,妄计为乐,故唯四倒,非是四德。是故世间常等通摄二边,凡夫则以生死为常,二乘虽知生死无常,而取着涅槃复是常倒。出世常等即是中道,名既混滥,故佛以世、出世简之。

若救下,示生起次文之意。

故知次文约字义简者,是佛释二乘伏难也。恐彼救云同名常乐,岂得斥我所证为倒?我若是倒,如来亦倒,故约字义以判倒德。字谓名字,二边颠倒,但有常名,既其迁变,永无常义。余三准说。其犹鼠玉名璞,鼠有璞名,实无玉义,名义俱有,方是出世。问:二乘出世,何名世间?答:虽出分段,还在变易,故名世间。

义如下者,即指第四举胜修文也。

但有四倒、三倒者,向举苦、空四倒与常、乐四倒作本,今举三倒释前两种四倒所由,由心想见,遂执苦等及以常等。

旧云下,诸师异解,凡有六释。初云三心无倒等者,心王分别,故识心是倒,则心、想、见三并属于识。三是心所,随心王转,故自体无倒。又北远云:七识心体是心倒,妄取法相名想倒,于所取相建立定实名见倒也。次云识心无倒者,以识创起,但缘青等总相,故不成倒。次想心,想取境像,故成想倒。次受心,领纳前境,则成心倒。次行心,起贪等烦恼,造作迁流,故有见倒。即百论疏云心王了其总相,心所了其别相也。但了总故,故识无倒。三、云通、别者,通则四心各有三倒,别则分此四心。主、对不同,在文可见。四、五二释,亦是通约四心而成三倒。又见下,第六释,乃竖约凡、圣以分三倒,则见倒是见惑,心想是思惑也。问:经文正斥无学,云何无倒耶?答:无界内三倒,而有界外三倒也。疏文且从界内配义耳。

今谓下,结示佛意也。

妄谓心尽者,虽是思心尽,而无明心全在,故云心实不尽。

无漏下。正示界外三倒义也。一无漏心,二空想,三偏见,故云故成三倒。由兹三倒妄执苦等,故一倒具四也。此顺现文,以四枯结数故成十二,所以经云世间之人乐中见苦等。若准前文,如来亦以四荣回之,通前则二十四倒,以四荣亦由三倒而起。故问下。以荣例枯为问也。四荣之名既中边通有,四枯之名亦可例同否?故云出世亦然耶?答意可了。

问:有下,四句分别,初且约四双徴问。

初、约名义问者。此问由前而生,既许枯荣之名通界内外,且如经云世间法者,有字无义等,复云何约内外分别耶?

云云者,应以四句分别。世间常乐,有名无义,以凡夫皆妄计故。出世无常,有义无名,以佛果必云常住故。约其方便,必示无常。出世常乐,有名有义。世间佛性,无名无义,以小乘外教,俱无佛性名义故。

世间下,约三双徴其四句:一、世出世,二、倒德,三、胜劣。以向有名无义四句,只是约世出世而论。世间即倒,出世即德。德为胜修,倒为劣修。故展转徴核,使各成四句,令义无壅。故云并应四句分别。

言倒德非倒德者,非倒即德,非德即倒,应云倒非倒,德非德,文从便耳。此之三双,下文自释出,故不注云云。

又世下。答释也。初释世、出世、倒德、非倒德四句。文从合说者,以世等是处,倒德是行,行必依处,既无别体,故约义、理合明四句。若就名、字各开四句者:一、世,二、出世,三、世即出世,四、出世即世。此约世、出世明四句也。一、倒,二、德,三、倒即德,四、德即倒。此约倒、德明四句也。名虽有异,义必无殊,故使疏主从合而示。

言唯倒无德者,世间常乐,凡小执计,是颠倒法,非真实德。此初句也。

唯德无倒者,出世常乐,诸佛证悟,唯真实德,非颠倒法,此第二句也。

即倒不倒者,此约理体而说,亦是约开显而谈,谓边邪皆中正故。世间四倒,即出世四德,指波即水,其理灼然。是则波是水之倒,水是波之德,故云世倒之德。此第三句也。

起方下,此约地住已上,证四德已,随机起应,示凡示小,故云起用也。

是出世之德倒者,已证本理,故云出世。全真起应,即德是倒,故云德倒。有本德下倒字,或作例字,即属下句之首字,误耳。若尔,则使上文不成句义,况下句不安例字,其文自成。或可于例字上文阙倒字。

余一下诸义者,即生死涅槃、烦恼菩提、真妄缚脱、凡圣迷悟等,并可例此以为四句,故云悉然。

旧云下,约古释以明胜劣四句也,谓:一、劣,二、胜,三、亦劣亦胜,四、非劣非胜。句虽有四,展转相望,但是胜劣,在文可见。

第四句云非偏圆者,非偏则非无常之劣修,非圆则非常乐之胜修。故知向云常乐,盖指中道,非指出假也。

今问下。今师判属三种止观行人也。初文斥古,徒成四句以分胜劣,约法配人全无所以,故云与谁分别。单胜下。判属也。次第人,即修渐止观人也。初出三界则用劣修,次止二边入乎中道则用胜修,自浅阶深收前两句,初则单劣、后则单胜,故属次第行也。文中但云单胜者,从胜举耳。

双胜修者,即胜劣兼用,故云双胜,即向云双修者胜也。

是不定者,以宜劣则修劣,宜胜则修胜,用无前后,故属不定止观也。即止观云:或止世界为第一义,或止第一义为世界等。

非偏非圆者,谓初心即观实相,三谛互融,即边而中,故非偏;即中而边,故非圆。如此修者,即圆顿止观人也。

注云云者,如向消释也。其三行所以,如释序品优婆塞记中具明。

经从以三倒故下,是大科第二回无常倒归之也。

备有诸过者,谓生死非但无我,亦无常、苦、不净,乃至有为非但不净,亦备余三。

但偏下虽各备四过,而生死无我过甚,乃至有为不净过甚,故使经文各约一过破之。

生死下,我以自在为义,缚着三界非自在,故无我。

声闻下,常以不迁为义。二乘但证偏空,更须进入中道,进趣迁改,故是无常。外道修诸苦行,欲舍生死之苦而反更沉沦,故无乐果。有为惑业染污法身,故是不净。

偏举下,释四胜也。

如经者,即是我破无我等,别别对义,已如经文。

今通下,约德体圆通,互融诸法也。如来则举佛宝以收法、僧,法身则指一德以包余二。乐乃四德中一,涅槃乃是安乐之法,既具其一,必具其三。无为是法界异名,界即三谛。

然此下总揽诸义,以成妙境。诸义即是三宝、三点、三涅槃、三法界。如此四义,只一心三法之异名。即一而三,故不纵不一。即三而一,故不横不异。三一互融,名不思议。生佛理等,自他体同。如是体达有字有义,名为胜修。

经毒身共住者。四倒全在,故名毒身。佛若去世,倒从谁破?梵行岂成?故欲随去。

非汝境界者,机兴则住,机息则去,是则去而常住,住而常去,故非二乘所知。

不能知往来者,汝既不知佛是不来而来,宁得随佛不去而去?

巡行余方者,此方机尽,他土机熟,不谋而应,故曰巡行。经游巡,即天子巡狩,省方观民也。白虎通曰:王者所以巡狩者何?巡者,循也;狩收,为天下循行守收民也。五岁再闰,天道大备,故五岁一巡狩。

分科云初酬请,次破偏行者,破行即在酬请中,此乃荆溪虚科显意耳,或是文误。

琉璃,梵语也。具云吠琉璃,此云远山宝。然此二字本不从玉,即用水流别离字耳。从玉者,后人所加,故文选吴都赋云:致远流离与珂[王*戊](音邃)。注云:流离、珂、邃,皆宝名,自远至也。字并无玉。

非永失者,反妄即是,故非永失。

偏修之末者,谓总别念是偏修之初,无学罗汉为偏修之末,但证偏真,名为未极。

一往下,列四章:初是改恶,后三生善,通是真修。

今教(至)昔非者。此谓二乘既闻此经常乐,方知昔学无常为非。

旧两释者,此段前后指旧释者,皆是疏主因叙河西之义,对明常途所解,故云旧释。若云河西自引旧释者,且此经既翻河西,最先造疏,更无旧人可指。又如引庄严者,且僧旻生乎梁初,道朗出在晋末,岂于百年已前,预指庄严所解耶?此皆疏主因便引之。

今皆下。正指河西义为今也。谓欢喜持出,乃知非真,总为一句也。今师即以乃知非真,自为下句之始。

明真修者,通指下三,俱是真修也。

此闻下,正示第二章也。

由佛性力者,闻于今经,诠示佛性,遂悟己身本有,故云令悟。亦是由佛性理内熏之力,复是由佛性教外熏之力,内外和合,遂令开悟。

在水下,正合喻义。

水澄下,以澄清喻悟,此恐约闻慧,次信解即思慧,慧见即修慧。

而未得取者,取即喻证。若然者,前二是修,后一是证,以慧见是取得故,即初地也。问:疏指后三通名真修,何故以三慧配释及分修、证耶?答:对劣是伪,故胜是真,何妨通名真修,别分三慧?又大乘对小,通曰真修。若约行浅、深,仍有真、缘二修之异。缘在地前,真惟登地。真修则是分证,缘修别得修名。故分修、证,于义无爽。此皆符顺他义,作此消通。

处在生死者,如晋译华严云:菩萨于生死,最初发心时,一向求菩提,坚固不可动。此即初地也。

先合偏修等者,讲者应探取经文,对当古义,令无壅滞。

是留心处者。此段譬文,正是如来破彼疑执,显示理体,以明胜修,即是读者、行者留心发解之处。故疏广引古释,对显今义,令尔曹旷怀,故诫后辈无以烦重为嫌也。

今释下,今师正解也。文中,先结示前章以生此段;从诸比丘去,乃至外委大臣秉正法教,是结示前章以人酬义。

未除旧执者,谓佛口虽说常,既须入灭,身还无常,所以请住。以此观之,旧执未舍。

从乃指下,正生起此段也。所以先人次法者,人能弘道故先以人酬,人若无法不堪依止故次以法酬,即指圆伊是人所弘法,乃知迦叶是有法之人,故云秉正法等。

各各为缘者,此赞后斥各为机缘。迦叶大行,始终无异,所以斥为无常者,此乃寄高训下,令舍偏入圆。

亦名有方便譬等者,有胜修方便则求得,无则不得。耽湎者,说文云:耽,乐也。湎,沉于酒也。

爱憎等者,恚慢爱憎,悉是钝使等取利使也;可爱果,即人天果报也;放荡,即烦恼。

非先解后失者,无始本迷,非先悟而后迷也。但以着人天妄乐,令圆解不生,故以失宝为况。

通是迷途者,以诸人通譬九界俱迷也。

别拟下,约今佛意,正破二乘,别拟小乘三修也。初教即三藏。

证三为真者,由修故证,即无学也。

都从上来者,既约六即明义,故前失宝及求不得,皆为理即所收。

夫宝下,约六即正释。即故凡亦必具,六故圣唯在佛。是故始凡理具,而不疑无趣取无怯;终圣在佛,而无上慢以生自大。此六即义,起自一家,深符圆旨,永无众过。暗禅者多增上慢,文字者推功上人,并由不晓六而复即。

非适今者,适,始也。一念三千,本自具足,非始今有。

而众下,凡小迷倒,日用不知。初句即六道凡夫,明前失宝经文也。

拙观下,次明小乘圣人但见偏真不证中道,如执瓦石竟不得珠。此约前求不得经文也。

即理宝珠者,据九界悉是理即,今就经意,从正从难,且至二乘,文虽若是,义必九界,乃至别人离边求中,亦是拙观。

以闻下,明名字,即是释乃知非真一句经文也。若约二乘果人,案位即入相似,进入乃即到分真。今约六凡及小教初心,次第入位,闻名识体,故云知字知义。是时下,观行,即初修观在名字中,五品开发即此位也。

依教观理者,以水喻教,以珠喻理。

能诠下,初句明教契于理,次句明理应于教。其若水涵于珠,珠清于水,文字解脱,观照相应。

非上非下者,珠在水底故非上,犹如仰观故非下。

以上比下者,以天上之月,比水下之珠也。

以一名人者,即经云有一智人也。一即心性妙理,从一生智,故云一智。境智和合,故名为人。是则一即法身,智即般若,人即解脱,此乃相似三德也。

人得其门者,圆理虚通,人悟其理,故云得门。遍一切处,无非门也。亦与法华复有一门,而复狭小义同。但彼以取之难契,得狭小名。今疏云一人,即是证理之人,故云一人。而不云智字者,境智相冥,其体一故。

道前圆修者,真道之前,故曰道前。即相似位中三观,圆观不起法爱,名方便力。

不昏教水者,不滞能诠也。

不动心波者,不起无明也,此即安徐义。

与理相应者,三德分显,故经云即便得珠。

此约下,结示也。问:何故不明究竟即耶?答:分证究竟,高下虽殊,得珠义一,同是果故,同证理故,秘密藏初开发故,阿字门摄后位故,所以经云得珠总收二即。

有方便胜修者,谓由名字观行,而入相似胜修也。

求得宝珠者,分证究竟人也。理即在迷,全无方便,相带总举,言约六位耳。

合三修得失者,即经云不应如是修习无常、苦想、不净想等,此斥劣三为失,故即提喻帖合。

如彼诸人等,即以瓦石等三,喻三修也。又因劣修,证三无为,即瓦石等。今世行经本,于苦字下,有无我二字者,盖后人谬添。

经汝等下。此劝胜三修为得也。故云常修常乐净想。世行经本于常修下有我想二字,亦是谬添。自非一家科为三修得失者,胡以辨经文之讹伪哉?问:经讹可尔,何故疏文引经,亦云常修我想、常乐净想耶?答:后人传写,不知所以,依彼经讹,辄加疏字。若加二字,即是四修。疏主科为三修,便成乖谬。亲捡北远疏牒,经亦只云处处常修常乐净想耳。

后番(至)得失者。经云四法相貌悉是颠倒,此言其失也。前三且除无我,以无我是遣能观,故且除之。今言四者,能所俱遣,必须至四以破能观,至不可得乃证无为故也。四法不同故云相貌,全是无明故云颠倒。经从欲得真实已去,明四修之得也。劣修如失珠,胜修如得珠,故云得失三四俱尔。

应用此意等者,应以三四得失,历事而修,俾出处语默,善恶凡圣,不离己心,故云遍历诸法。三谛互融,即有两种,即边故劣,即中故胜,故云皆有等也。

故文下,按文为证。三修既令处处,四修岂不然耶?故按此一文通证二段,以此二段通揽诸经,故云岂独今经。以诸经所谈岂离常等,是知四德是一法,佛说种种名,故于诸经更立异字。

非止一境者,总历六尘,遍巡六作,或随文托事,或约义附法。以明二修,故云触处;摄归心境,故云成观。方见山家触途成观,义有所凭,诫令思之,意在此也。

以今疏明义阙观心者,只由经文多论观法。或谈所破之惑,或明所显之理。览者闻者,封滞讵生。傥明事相,仍存观解。即如释序解舍离家法,释纯陀品偏袒有肩,乃至释第二十六经世务法,俱约观心。只由初学者易生封滞故,法行人轻事重理故。其破偏行一段,乃是虚科,意如前释。

离我慢者,经离我想是破见,离憍慢是破思。

经是义云何者,佛既昔劝修学,何故今斥为非?

经善能咨问者,有疑能问,发解非遥,是故叹也。下经云:若人生疑心者,能破烦恼。论语明君子九思,疑、思、问居其一焉。

王是也者,王譬众生,内闇则惑覆妙性,我威则妄起我见,如王无圣䇿,徒纵暴威。

如受化下,如昔身子、目连俱受外化,而亦各有弟子,譬外道者,即富兰邪第六师也。

亦欲下为字平声,欲得众生强请作医师也。

春秋下左传也。彼云: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疏引从省言不测者,讹也。内迷四德,故无真解;外阙四辨,故无巧说。

俸禄者,俸,与也,所以奉百官也。

药少则纯用邪常,病多则三惑全在。

佛假说我者,以我净等名,本出佛教。以先佛法灭,外道窃用其名,而生横计,谓即色是我,离色是我等。下明劫掠群牛,即其事也。

云云者,下疏云婆罗门神白,刹神黄,毗舍神赤,首陀神黑,今云青者,恐字误。

风系动故喻嗔,冷凝滞故喻痴,热焦渴故喻爱。然此三毒,通界内、外。界内可知。界外者,净名疏云:取涅槃即贪,舍生死即嗔,迷实谛是痴。界内宜用无常药治,故须断乳;界外宜用真常药治,故须服乳。外人不达,纯用邪常,故云一切诸患,悉令服乳。

何但下,谓众生岂邪,常知四倒之药邪,亦自不知三毒之病重。

明医者,西土内众外道,各有五明。内五者,一声明,二医方明,三咒术明,四工巧明,五因明。外五,前四同,最后是符印,明晓八术,故曰明医。西土有医,未知其始,此方则始于黄帝也。帝王世记曰:黄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医疗疾。周官云:疾医掌万民之疾病。物理论曰: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是以古之用医,必选姓名之后,其德能仁恕博爱,其知能宣畅曲解,能知天地神祇之次,能明性命吉凶之数,处虚实之分,定逆顺之节,原疾病之轻重,而量药齐之多少,贯微达幽,不失细小,如此乃谓良医。

治毒者,谓治毒药及毒虫所伤等。

治邪,谓邪气鬼病。

知星者,西土医师。欲医占星,若是火星、金星、昴星、阎罗星、湿星、满星,病亦难治。亦占日、占时、占使人等。广如第十八卷梵行品所明。

云云者,中道八正双治二边,谓非生死故治界内四倒,非涅槃故治界外四倒,即下文第十医能一时治也。

但增无损者,故惑不除,新惑更生。

恣行下。释上义也。由起空见拨无因果,谓得无碍无恶不造,故曰恣行。此乃但增无损也。古有北地禅师谓淫欲为道,盖此类也。

善法下。释或时致死义也。谓初薄得空解,谓证无生。深欲既多,空解亦失,故云慧命亦死。广如止观随自意及破法遍见境等所明。新惑不生故不增,故惑不除故不损。

投岩下,释上义。以苦为道,望得涅槃,不行恶法,即不增也。

不生下,结惑全在,即不损也。

断结外道者,即用忻猒心,得上界定,用世智断结,如郁头蓝之类。此即能除故惑,复不造新,故唯损无增。差已不发者,得尽智、无生智,惑永不生,故云不发。不同外人后失禅定,复更起惑,如虽暂差,不免重发。

所治不遍者,但破见思二惑全在,故云不遍。又但能自度,不善化佗,故云不遍。

五者下,兼学四门。化佗益物,名为兼遍;非摩诃衍,名无巧术。

六者下,即色是空,不须折破,名无痛恼。观法虽巧而不能治,必死二乘地人,令生佛性。

七者下,难愈病。即无明、惑二观不能破,故曰难愈;期心次第入地方破,故非一时。

八者下,圆伏无明。粗垢自落,故云一时;未证中道,名不复本。

九者下,初住已去,一破一切破。无明分断,故能一时;已证中道,故亦复本。其犹诸病顿差,复本安康。言中心,即以相似为初心,故初住乃至等觉,悉名中心。

复令过本者,初住分显,始见本性。既名复本,故究竟显得过本名,以在真因上故。其犹非但复本安康,抑又色力过旧。医之良者,岂胜言哉!

二鸟双游者,以高下共俱,喻圣凡一致。

咨受者,左传云:访问善道为咨。

反生贡高者,如彼二仙,便居师位,以佛为资,即贡高也。又如陈如品明六师白王等(云云)。

羊车下瑞应经云:太子及年七岁而索学书,乘羊车诣师门。时去圣久,书缺二字。以问于师,师不能达,反启其志。

讲武者,讲习也。瑞应云:至年十岁,妙才益显。太子有从伯仲之子二昆弟,长名调达,次曰难陀。然而自娇,常怀嫉意。请戏后园,的附铁鼓,俱挽强而射之。太子每发,中的彻鼓。二人不如,以为鄙耻。乃至调达挽象扑之,太子接象,举掷墙外,使无惌伤。

脱冠遣马者,至年十四,游观东南西门,见病老死,悲念天下有此三苦,忧不能食,父王为增妓女以娱乐之。至年十七,纳瞿夷为妃,后游北门,见沙门像,即回车还,斋思不食,念道清净,不宜在家。至年十九,四月八日夜,即呼车匿,徐令被马天神捧举,逾出宫城,到王田树下,次前行,见主五道大神,次逢猎人,乃脱身宝衣,贸鹿皮衣,到前下马,遣车匿还,即脱宝冠及着身衣,悉付车匿,太子已披鹿皮,变服而去,车匿牵马还宫。事备瑞应上卷

诣阿罗罗者,中含第五十六罗摩经云:佛在鹿母堂,告诸比丘:我为童子时,年始十九。往阿罗罗迦摩罗所,问言:依汝法行梵行,可不?答言:无不可。云何此法自知证?仙言:我度识处,得无所有处。即往远离处修证。得已,更住仙所,述己所得。仙问:汝已证无所有处耶?我之所得,汝亦得耶?即共领众。又自念:此法不趣智慧,不趣涅槃。是故更往郁陀罗罗摩子所,云:我欲于汝法中学。彼答:无不可。问曰:自知证耶?答曰:我度无所有处,得非想定,我久证得。便修得之,乃至领众等。此即依附旧医以为师范也。

经:师范者,谥法:温故知新曰师,尊严能惮曰师。范音犯。说文曰:规摸曰范。

经卿今者,卿之言庆也,亦美善之称耳。故古之相谓为卿,如后周小道安诫门人九章,皆云卿等出家。后世制断,君王命臣下之称也。

释四十八者,先异解宗师者,即僧宗法师也。

五十许年者,三十成道,八十入灭,故云五十也。

前三时,谓:一、有相教,即阿含;二、无相教,即般若;三、方等抑扬教;四、法华同归教;五、涅槃常住教。华严是顿,五时是渐。

犹是外道弟子者,以此身为太子时,曾为阿罗罗等弟子故,以法华之前未显远本故。

所余二年者,意谓如来在世,第四十九年方说法华。今家据菩提流支云:佛成道后,第四十二年说法华。即彼经云四十余年也。余有二年,故云余年;若剩八年,不应言余。宗师所释既无凭准,故疏主破云太漫。开善、冶城皆约所表,而开善依凭旧译,故但以四八合法;冶城据此现文,故有四十八数。

依天下,明今释疏主之意。若约事释,须准阿含;若约表法,定依智者。对古示义,故指天台,即破法遍中。破见假中,有单四见、复四见、具足四见。今约具足论之,故成四十八。谓四见各四,则成十六;一一三假,故四十八。所言三假者,谓因成假、相待假、相续假。止观云:法尘对意根生,一念心起,即因成;前念、后念次第不断,即相续;待余无心,知有此心,即相待。上因成约外尘内根,相续但约内根相待。竖待灭无之无,又横待三无为之无。

少异、顿异者,初为提谓说人天教,明三归、五戒,翻邪向正,故云少异;次为五人说三藏教,明无常、苦、无我、不净,以破常等,故云顿异。

提谓五戒者,此准提谓经说。若依瑞应,亦只三归。如瑞应下卷云:佛定意七日,不动不摇。树神念:佛新得道果,坐定七日,未有献食者,我当求人劝令饭佛。时适有五百贾人,从山一面过,车牛皆踬不行。中有两大人,一名提谓,二名波利,心生恐怖,祷神请福。神劝贾人和麨蜜上佛。佛念古佛哀,受人施法,皆持钵。四王遥知,各上佛一钵。佛置左手中,右手按之,合成一钵,令四际现。佛受麨蜜,告诸贾人:汝当归命于佛,归命于法,方有比丘僧众,汝当预自归。即受教,各三归。故知今云五戒者,依提谓经耳。

文鳞三归者,瑞应云:佛起到文邻瞽龙无提水边坐,定意七日,光照水中,龙目得开,自识如前。见三佛光明,目辄得见,乃至化作年少道人,稽首问佛等。佛告龙王:汝当复自归于佛,自归于法,自归于比丘僧。即受三归于畜生中。是龙为先见佛。经本文邻字,皆作邻并之邻,恐是梵语。疏作鳞介之鳞者,字耳误。文邻若是梵语,故不可以文彩解义也。

即是神通者,降魔时现神通也,亦如瑞应辅行第一备引。此皆鹿苑前事,故今经以少异喻之。

初教之机者,即藏教机也。即如瑞应明,佛为文邻授三归竟,即念众生难度,意欲默然。梵天致请,佛可天意,念谁可度者,便度五人等。

根缘冥对者,宿种小大之善,与应相关也。后机教,即通、别、圆也。应历五时,以辨机发之相。

言已有者,谓鹿苑显闻初教,而已冥有三教大机,故使方等转藏成通,般若冥得别益,法华、涅槃同归一实。但在鹿苑,大机且生,小机已熟。

又解下,但约惑解,故唯在初教。

我见生惑等者。我见即身见,以立主宰故,所以边邪利钝等惑,悉随身见而生。以此润业,招感生死,伤法身,损慧命,故云妨害事多。

若闻下,此明附佛法。及佛法中起见者,小教破我而翻起我执,谓我能观无常等,此则不禀敕令,故服其乳。若消喻中故服斩首者,罪由故犯,虽小必刑,即尚书刑,故无小也。

以惑下,以见思惑,障真空解,尽其天年,谓之寿终,不尽天年,谓之横死。

上中下悟者,即初教三乘悟道也。

五门下:荤辛污秽,故譬不净;苦味逼迫,故无我;咸味改常,故无常;甜味可口,如空无碍;酢酸酷烈,故苦。

众生不解者,即指二乘为众生也,故以痴人譬之。五阴如鹿,真常如马。五阴迁变,妄计为常,如彼痴人谓鹿是马。智人喻佛,佛初成道,说阴无常,如言鹿不是马。

虽知下。正喻二乘执无常也。虽破邪常复执无常,如虽知鹿处无马,便执其无为马,殊不知自有真马也,故责云何处等。是知无马之言且为破执,无常之教且为除倒,岂有无便是马,空即极理耶?

故无马下。谓无为马。既是于病执空为证,故成颠倒。起无下。明起倒之境。佛果已证,常义易明。又佛果是常,别教亦说,如云因虽无常而果是常,故小乘执计佛果以为无常,其过显著,故云易见。

二、谓下。凡夫生死迁变宛然,是以小乘执为无常。今云无常是病,则义隐难见。是知佛果理事俱常,故病易见;生死唯理是常,故病难见。

何者下。徴释。生死即常,以显小执。生死是事,真常是理。事即理故,无常即常。波水空华,喻意可晓。理性本常,妄谓无常,岂非病也。

王复得病者,即是小机;执无常等四,以成枯病。问:向举鹿马以喻执情,今云生死无常,即佛性常,岂应鹿便是马耶?答:有二意:一者,智不难喻。如雪山喻象,岂求尾牙?满月譬面,宁责眉目?故不可以鹿马事别,以难真妄体同。二者,强为消通。加韩子曰:卫嗣君云:夫马似鹿者,而题千金。有百金马,而无一金之鹿者,何也?马为人用,而鹿不为人用。今谓马形似鹿,而此鹿即马,可喻真理成妄,而此妄即真。鹿马名殊,体性本一,以此通难,义或可然。

命者,召也。既云命医,理当遣使。

根缘扣佛者,即前四段中,初大众请也。

困苦下,正因虽在,而执空为证,故云欲死。

科云三譬三修病者,即前科正起病文也,前疏文虚科而已。

四、医下,叙意分科。一、往下,即四段第二,如来答中略谈三点等。

二下,即第三、比丘疑执;三下,即第四、破除疑执文也。

四下,即诸比丘于今得解也。古本即北经明昔权宜者,由汝昔计邪常,故权说无常而破汝执,犹云鹿不是马,岂无真马耶?

还成上意者,昔语若实,今则欺诳;今语若实,昔则欺诳。

误我下。常乐既是,则外道何辜?而昔如来误我弃彼,经定为胜汝者,佛既先解无常,今乃解常,故知不如外道元自说常也。

为譬作譬者,为旧医譬,作虫道譬也。

与正我名同者,其犹周郑二璞,璞名虽同,而玉鼠两异。

初即毒药等者,如世间乳,善恶性别:恶乳令人横死,故名毒药;善乳资益身命,故曰甘露。

果时多德者,谓万德悉备也。

诸法师者,通指诸家,同作此解。

无复真味者,如食酒糟,实无酒味。

断常高下者,断见着空如高,常见计有如下。

麦䴬者,䴬,夷职反,麦糠也。

特牛者,顾野王云:雄牛也,又无偶也。

饮食调适者,饮,猗鸩反。食音寺。经本食或作喂,于伪反。

今明下,今破也,初句总非。

何者下,示正义。应辨中道真常,以破二边无常。生死邪常,实无常也,故所破无常收乎二边。

何用下,责古非。

矜己者,孔安国云:自贤曰矜。

篾者,说文云相轻易也,即责前解云慢心为高也。

下湿者,湿,似入反。尔雅释地云:下者曰湿。字体从水。公羊传曰:下平曰隰。字体从阝。故二字并通。若古云二乘为高,凡夫在下,义稍可然,故无所破。

此以下,但得以小破邪义耳。既乖经意,故今不用。

今释下。明今解也。文中皆约中道对破二边,以释经文真常甘露之义。住秘密藏,则三谛俱寂;二鸟双游,是三谛俱照。

经始知乳药善恶好丑者,即上根闻佛重说,方知常名虽同,邪正天别也。

经悉是医教者,即上根告于中下,谓我所传悉是佛说。

二云下,谓如是无我四字,犹属前科。从有因缘故去,方是合前譬中第四譬四德药义,故云合前真常之教也。

合后又三者,且依初家,以如是无我四字,合在后文,以分三段也。

经说诸法中真实有我者,即同下经一切法中有安乐性义也。只由十界依正,悉我自心,三谛常融,四德无减,故虽举我,理必该三。

释长寿品

严观所安者。问:前品疏云谢氏,今何言严观耶?答:三人共治,疏文互现耳。

不移亦善者,谓呼为寿长品。例如彼岸到寿长,即长寿,但西方语倒也。

译人左右者,改命为长,合称寿长。今逐语便而呼长寿,言语不同,意义无别,譬如人自左右,物体无殊。言译人者,传语、笔受、缀文、证义、润色,同称译人。如唐法藏法师,但是证义,而称译经沙门,即其例也。今严、观二师,既重修定,则与证义、润色职同,故指为译人也。当知下,前品云当知如来即常住,今谓常住即长寿,义是译人所凭,故改常住而云长寿也。

正言下。良由四德究显,获此长寿。故知长寿是总,四德是别。举总摄别,故称长寿。若言常寿,但是一德,摄义不周。

今释下,正释题目,文具四悉,俱约极理以明喜等,在文可见。

诸问答下,以迦叶最初问云何得长寿,而佛复最初答之,文聚此段,故题长寿。

余各随便者,虽长寿之义贯乎始末,而各随义更立异名,如答金刚不坏身,即以金刚题品等。

初劝下,悬叙劝意。

所以三劝者,凡有三意:一者、佛教法式,事必至三,如三绕、三止、三说等;二者、佛意殷勤劝勉,故至三告;三者、劝意不同,故须三番。

上疑既尽者,谓已闻佛说新医、旧医,深领玄旨,达了真常,疑执已断,故默然无辞。所言默者,初劝文,后既无答辞,则知是默。

一经二律者,经诠理慧,律诠德行,虽有论藏,还解此二,解律属律,宗经属经。

不煞为因者,以持不煞戒,得长寿果,律诠于戒,故律是经宗。

今按:下引经诸字,以证兼二。今时经但云汝于戒律,或是经误,或取下文我今无智于诸戒律之语,成此文意。是则戒名通三,即收三藏:律藏诠律仪戒,经藏诠定共戒,论藏诠道共戒。道即无漏慧也。此即三学义足。

又将下,即指下文我已修学一切诸法本性空寂也。文晦者,晦,暗也。

不专真俗者,诸法是俗,本性空寂是真。

具说如上者,即指上释于诸戒律具三学义也。

次释下,文中先标云三号皆不思议者,以究竟三号从理行教以彰具名,故理等三互融遍入,非下地心思口说所及,故皆不思议。

次如来下。历示三义也。如来境界即极果所显之理。理谓三德,体非纵横,故曰深微。十方三世皆从此理来成正觉,故曰允同。

辞上等者,性即法身,空即般若,寂即解脱,此即极果所显三理也。

所有下,即楞严、大定,是究竟所成之行。理既有三,行契于理,故行亦三。

言说变底者,谓圆教诠辨,横穷十界之边,竖彻三谛之底。故能示导佛界是道,九界非道。开权显实,非道即道。此即三德教也。故三三成九,九只是三。故于次文,直约三谛以释。故使向之三号,只是三谛异名,俱在究竟。故使比丘虽入分真,不能发问。

三、结下。谓无有究竟三智,故不能问;亦是小乘无圆三智,故不能问。故下自举老人为喻。既不能问,亦不堪寄。若尔,何故向云上疑已尽耶?答:疑执已尽,实入分真,但让迦叶菩萨兴问,故且仍示小乘。例如法华中,身子初周获记,至于龙女海出,还示执藏为难等。其实内证已是分真,纵约分真,亦不得问,意如前释。声闻十二缘者。问:声闻但观四谛,此何故云十二缘耶?答:谛、缘、度三,三乘通用,而有兼、正。舍兼取正,故别三乘;以正从兼,故皆通具。

从过至现者,不取未来二支也。以未来未至故,但约十支,支支互入而成十二,故百二十。

过现灭故老死灭者,此示但观十支意也。谓但灭过现,未来随灭,如根枯条死,现因既灭,来果必亡。

无明下,此示过、现十支,各有十二灭相。

起居者,居,坐也。

不绍三宝者,灰身入灭,绍继事乖。无几者,犹无多也。

适化下,适,往也。务,事也。往化十方,故曰多事。

乘如下,即乘如实道,起应即来成正觉。

汉书下马迁史曰:米至石万钱,马一匹百金。注云:秦以一溢为一金,而重一斤。汉以一斤为一金。今云一万,未详所以。恐斤、万二字易误,置引不同。据疏主即是以万钱为一金,故以解脱配之。

一句解脱(至)眷属者。谓一一句中,互具百句,都成一万。又展转相望,举一句为首,则有万句以为眷属也。百句义,如下经疏。

若尔下,明向三解。约事配数,虽成还时归我,其义不允。岂可像法之后,释迦重出耶?人天及劫,更无凭据。今明下,约所表释。数义会归,其旨弥显。见思之惑,三乘同断,故名通惑。尘沙无明,别在菩萨,故号别惑。通别惑尽,近在初住,远在妙觉,法身顿显,名感我归。

即是归我者,教行趣理,名为归我。如此释义,既顺经文,复符心观,故云稍便。

次推功者,谓诸菩萨有乘持之功,堪任付嘱。

经如自己有者。十方佛法,不离自心,故如己有。问:上哀叹品云:我今所有正法,悉以付嘱摩诃迦叶。今何故云及大迦叶悉皆无常,不堪受寄耶?答:前对舍小入大,已学新伊者,故付迦叶。今对小执未除者,故言无常,意在敦逼,令皆入圆。迦叶上首尚不堪付,况余小乘?既怀鄙耻,理当舍执,权行发起,故斯白佛。且夫迦叶法华已入,岂今无常?

无漏心等者,泽州云:不自高举名无漏心,不着吾我名罗汉心。

忘我下。以忘吾我,故能推功菩萨也。

二缘下,凡约三解:一、能不能,二、能问能答,三、久住利生。菩萨具此二缘,不出三对。

悉出上文者,即指前科,合应寄经文次第,有此三对,寻经可见。

通劝下,明通劝来意,文具四悉。佛既普等,及大众主伴不同,即是世界益。

若得问人者,若得发起之人,则当机结缘,普益生善,故属为人。

又对下,以普破偏,即对治益。

先偏下,双非显理,即第一义。

象及兔者,象喻菩萨,兔喻比丘,同用三劝,如皆尽力。若尔下,再徴答义。若言佛无厚薄,亦合机缘事同,何故菩萨有疑,无辞不堪,及无推让,与比丘异耶?答中两意:初、约异则违问;二、又例下,约同则顺问。初云皆无者,虽蒙三劝,而三事俱无:一、无疑,二、无受寄,三、无利他。菩萨具三,故云皆有。文中次第示有三义,故知三劝则同,疑等则异。

顺问中无而意异者,三义似同,其意永异。此则久解,故无疑;彼则不能问,故无疑。此则自谦是退;彼则不堪受寄,故退。此则实能利物,礼合推功;彼则不能利物,须推菩萨。此答虽同,意还成异。问:向云菩萨有疑,今云无疑,何耶?答:其实无疑,为物假设,云有疑耳。

问何下,意问:何故佛举命、辩、归、戒三事为问端耶?

多有所关者,命辩归戒,关涉一部,撮其大略,四意总收。以一部之文,不出施等,故佛劝问,意在于斯。又识迦叶三十四问,只是领佛三劝,约义开张,故三十四、五行、十德,若义若用,悉由此三。

一、如下,初开施。以施章凡有一十四品,次第属对命等三义,还是开演三德之教。

问命下,长寿、金刚,是法身德。问辩凡二品,谓名字、功德及四相品也,是开般若德也。问归戒,开一十品,谓四依乃至大众问,即解脱德也。文云善业、楞严,即解脱异名。

建大义者,即四依菩萨,内住楞严,外建大义,于佛灭后,为众依止,此指四依品也。

乃至下余之九品,悉在归戒善业义中。

月鸟等义者,等取菩萨大众问二品也。

二、开行中。问:命开天行者,暹师云:依常命理而行于行,名天行也。即梵行品末,指杂华经也。

问:辩开梵行者,内则四等修心,外则辩才益物。

开圣行者,圣行即戒、定、慧。又归戒是人天小善,故开婴儿;所防即恶,故开病行。

五行下,行因德果,因立果成,故行章五品亦由三劝三开义。文中以问命等以对四德者,如下师子吼品所谈,佛性岂逾四德?故此对之。

问:命即常者,长寿即常,其义可解?

问:辩即乐者,多闻分别乐也。

间戒即净者,戒净有智慧也。

问:归即我者,归乎三宝,不为邪缚,自在可知。

能问下。能问即师子吼,能答即如来。福故能问,慧故能答,亦各具二:能问答命辩,即慧庄严;能问答归戒,即福庄严。

四、开用。问:归摄邪者,即陈如品中,六师翻邪,十仙归正,皆由常辩开化也。

问:戒摄恶者,即迦叶品明杀蚁子有罪,杀阐提无罪,此防阐提之恶;又明阐提恶有佛性,即常命不断,故云即用常命等。

通前不者,意问此三问端,既皆问后诸品,还可义通前三品不?答中,初明通哀叹品义,即三修、三德是也。归戒即我修者,归同体则反二边之邪,持理戒则止二边之恶,不为边缚,皆自在义。此即通哀叹中胜三修也,故不言净。

又问下。通哀叹中三德义。此即新伊之所喻三修三德,是前品之大旨,故约此通。以四德配三德者,此亦一往从便,二往明义,则此三德一一皆具常乐我净也。又三德互融,今虽别对,义已通具。

又问下,次明通纯陀品五常义也。常语即常辩也。既通前二,序品可知,以通别二序还序命等。

又文下,引下经佛赞迦叶之词也。良由佛开问端,迦叶领旨,于命等三演成诸问,义关始末,能益群机,故为佛赞。

即通下,总结示也。

问端,即命、辩、归、戒。笼罩诸品,结括一经,名义虽殊,问端收尽。故诸名义,只是三德,字异理同,宁乖一念?如来由果证故,能开其端;迦叶由分显故,能问其义;时众由理具故,能感其教。高下虽殊,理性常一,讲者听者,无怀异求。

殊途同归,百虑一致,笼括如斯,故云若此。

注云云者,意如向明。

菩萨通位等者,四十真因通名菩萨,童子之号别在九住;老幼发心通名菩萨,童子之号别在幼稚。

论云下,引涅槃论,明其幼年也。彼论云:迦叶是十二童子,如来威神力加,故能问。即有下,疏主约其幼年,以示四悉。

不可以人幼等者,依法不依人也。既重其法,必重其人,重故欢喜。

三下,幼能问佛、老者,不能折伏高心,事在于此,即破恶义也。

四下,感佛威加,为对扬主,显性入理,何莫由斯,即第一义也。

若依下,判其别位高下也。

若类下,如请观音经,列众文殊,亦称重子,文殊是等觉人,故云即十地顶。

经多罗聚落者,暹记云:此云芦苇,谓芦苇村人也。

高宗者,宗谓宗族,净行是四姓之首,故曰高宗。迦叶,此云饮光,或龟氏。

甲族者,如此方崔卢李郑之家也。周礼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是百室为一族也。一族之间,必有豪强名家号族姓也。甲谓甲乙丙丁十干之数,甲居其上。

决定众者,即分真位得念不退,能决定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也。

偏袒等,如释纯陀中。

经:令汝欢喜者。即增道损生,更入上位,令得法喜也。又称机益物,故喜也。

高广中,先双叹主伴魏。魏者,高耸之称。经:旃檀譬戒,师子譬慧,二法具足,位在分真,名不坏众。此明主伴道德竖高也。疏云:明其众广者,人数至广,道德俱高也。是知此段正叹竖高。如来下,法身坚固,喻金刚。

经:流离者,妙色清净,喻流离也。

佛色大等者。佛,色境也。智称于境,故云亦大。佛即究竟大,众即分真大,此明主伴智慧横广也。

经:从是众会下,次别叹伴也。

经:无量无边叹横广,深妙叹竖深。横竖具足,名为功德;无二边缚,如象脱羁。

佛及下,总结示,即释经文于如是等去文也。

巨细者,巨谓主伴高广,细谓我如蚊蚋。

不言自绝者,若论巨细悬殊,则不敢发言,而自弃绝所问也。

今假下。明请巨加细,方敢发问。所谓假藉高广之主,以神通借我智;高广之伴,以威德添我辩。通名慧性,故能助智;威则无畏,故能添辩。内智外辩,乃能问耳。机辩者。谓辩说出口,如弩发机。故易云:言行,君子之枢机也。

两存者,谓后四行是余势故非问,此则存于河西及第二师解也。又亦得是问后行义二章,此则存第三解也。故前三师不出两意,谓是问非问也。

中寺安者,即法安法师也。余师名如第一记。初开问数所以,如下自明因起中太昌寺僧宗也。

灵根下,即梁杨都灵根寺令正法师也。灵根非灵味。从迦下,即哀叹中佛付迦叶文也。

何者?下船师度人于彼岸,知是初成;舍生死则入涅槃,知是终灭。中间法门,即是余诸问也。

应去应来,应字通平去二声,来即始成,去即入灭。

观此下。明今解也。对破古师,亦以三科明义。此即初分偈也。偈前正问旁请,因便请故旁;后四正请旁问,牒前问故旁。舍旁取正,问请两分;约正明旁,问请互具。故不同前三师齐分分文,亦不同后一师两存明义。以后师虽请中有问,而自问行义两章,越次消文,不为雅当。泽州慧远乃分三十六问,或四十二问,而云问有六别:一、总问,如言云何得长寿等;二、求问,如言愿佛开微密等;三、难问,如言三乘若无性等;四、责问,如言如其断疑网,云何不定说等;五、赞问,如言众生大依止等,迦叶欲难,将夺先与,而为赞叹,是故虽赞而得为问;六、谦问,如言今欲问阴我无智等,谦己不堪,而起后说,故名谦问。此但通分为问,而不知后之四偈,但是请答前问而已。于中求问,即是今家问中有请耳。

又开下,明问数也。文中,先明二处开合。

合成两问者,上半一问,下半一问。

开四者,以佛答中既为四答,故以此问约答而开。云何得三字是问能得之因,长寿二字是问所得之果,第二句是问法身之果,下二句是问法身之因。因有得果之能,能名为力,故云得大坚固力。以问身寿各开因果,故成四问。

天魔下,开成两问者,以此一偈有二,云何故但初偈及天魔偈二处开合不同,故使诸师问数增减?

若直下,正示数也。直数云何?为问不论义趣开合,则但三十二,此如梁武。

若数合偈等者,第四天魔偈,但合为一。初偈虽只一,云何作合偈数之?而有两问。

复以何因缘下,自是一问也,故云亦只等。

三十四者,以开初偈两问,各有因果,为四问故,此如河西。

请偈中三问者:一、问诸行,二、问安乐性,三、问诸阴。

足合偈者,足,子喻反,添也。

请中三偈者,不约所问义,直数三行也。此符梁武直数云:何故但数偈以足之耳?此如中寺安所说。问:请有四偈,何故云三?答:以第四偈但是总结而已,故不数之。

若数(至)三十七者。应云若请中三问三偈,今但云三偈者,或阙或略,以三问足问成三十七,以偈足亦然。此同光宅所判开善作三十问,此既无理故此不明。

各有下,和会诸师。今依下,明今师依凭用义也。

因起中,初破开善、灵根也。开善,谓一一问皆从前二品生;灵根,谓或有从前生,或不从前生。今但破从前,则二师同坏。所以不破不从前生者,以不从之说,则是临时,义同太昌,在下当破。

声闻未曾等者,此约不经法华者说。

又是法华下种者,如五千退席之比。所以闻前二品谈常,则生疑动执,疑故则问。且迦叶菩萨圆顿利根,于此曾前味味闻说,故曰久闻。闻必已解,何得疑问?又声下,只约声闻闻前二品,破除疑执,已悟圆常。岂有大乘利根,此犹未解,而方致问耶?此乃举劣况胜,以难二师。

救云下。二、师救也。谓菩萨已悟为机缘故,假设疑问。若尔下。破也。既是假设,岂是因闻二品有疑耶?此乃从前生义,土崩瓦解。

又云下,亦开善灵根明义也。

佛力下,今破也。二师生起有从尚皆被破,灵根不从前生任运成非,太昌临时其义更劣,故并无破。故下文结斥,亦不斥其临时,故下斥云岂只近因两品,远由一化也。

又言下,破兴皇通论一化也。

始终者,始王宫,终双树也。

杭行,犹各行也。

经问下。示各行相。今试明今释也。今论问意,乃问法华久远本行菩萨道因。

常果者,即本地初得常寿之果,本果之因,故曰常果元本之因也。

佛答下,即此品长行佛答初偈文也。

本若无常下,正出迦叶疑问之意。已知果是常住,而反疑其因本即因也。因若无常,果亦合尔,以果是因家之果故。

本若是常等者,若谓因果相称,今果既常,本因亦常者,且常即妙理无迁,因乃修行迁动,是故若云因常者,即不可修也。既回惑其因,故先致问。

非常非无常等者,显今因果是中道真常,故并举双非也。誓愿即四弘。功德智慧者,功德即断德,亦是福德。

问:一化始终者,此据今日始自寂场,终乎鹤树,五时设化也。

何者下。徴释。应问云:经但言云何于此经,此经即是涅槃。若尔,只是问终,何关初耶?故今释后,必对于初,后由初至。故文中先举无况有,必具始终。又以始终例成三味,中间即三味也。既五时意足,则一化义周。随他等三语,出在今经。随他意即藏通,随自意即圆,自他即别,故三语即四教。以此四教配入五时,兼等施等,故云无量法门。

来世所施等者,即灭后四依化物也。

国师下,明其方便所现之身也。国师,道士之称,通于道俗内外也。国师在道可知,所以通俗者,礼学记曰:君之所不臣于臣者,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太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又礼曰:父事三老,兄事五更。王隐晋书云:魏高贵卿公之入学也,将崇先典,乃命王祥为三老,侍中郑小童为五更。祥南面几杖,以师道自居,帝北面乞言。古者沙门亦称道士,如习凿齿呼道安为远胜非常之道士也。自后魏黄衣寇谦之专以道士为号,故释子不称焉。

儒林之宗。宗,尊也,如王祥之类。

种种示现者,十界垂形,岂止人道?

若寻下,约该收结斥也。

元元者,元,始也。久远初成之果,已是于始,今迦叶复问本果之始,因即是始中之始,故云元元。

果成已来,已过尘点,本因又倍上数,论其劫数,孰知其极,故曰不穷。

广广者,现在五时,已得名广。论其一一时中,对机施教,其实无量,此乃广中复广。又现在一方益物,已是于广,况遍十方故,故云广广。

未来益物,番番不息,故曰永永。

如是下,夺兴皇语以成今义。如今所释,上极本因,下收来际,乃是囊括古今大明觉道之义。兴皇但云:始自王宫,终乎双树。论始则尚未及于中间近成,况该远本?论终则尚未言于未来一番益物,况复番番?是则囊括之语徒施,大明之叹虚设。有名无实,事在兴皇;名实两全,义归今释。故夺彼语以成今叹。

岂近下,结斥。古师两品斥开善,灵根一化斥兴皇。远由尚谬,近因可知。

今叙下,结意斥古。

况诸下诸师,即开善灵根,太昌兴皇也。

兴皇下,引兴皇嘲诸师语,以显今义。能嘲已成所破,所嘲之者,安得是乎?

不知兔角等者,兴皇自谓释义得旨,故斥诸师空诤问数,何益今经之义用也?所言嘲者,谓戏弄之言。

涅槃经疏三德指归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