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导读

佛教把“苦”列为四圣谛之首,而众苦中与生俱来的生、老、病、死,更是人生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任何人都无法逃避。培养事业继承者成为世界各行各业不敢轻视的严肃课题。有“全球第一CEO”和“企业界一代宗师”殊荣的杰克·韦尔奇曾说:“花十年的工夫培养一个合格经理的时间不算长。”惠能则花了一生的心血调教自己的传法人。本品记录了惠能与法海、法达、智通、智常、志道、行思、怀让、永嘉玄觉、智隍和方辩等十大得法弟子的机锋对话,展示六祖惠能是如何调教弟子,使他们领悟“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于相离相,于空离空”、“说似一物即不中”等顿悟法门的核心理论。

师自黄梅得法,回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

时,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盘经》。

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

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

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

译文

六祖惠能从黄梅五祖弘忍大师那里得受衣法之后,来到韶州曹侯村,当时并没有人知道他的事。当时,村中有一位儒士叫刘志略,对六祖惠能礼敬有加。刘志略有个姑母出家为尼,法名无尽藏,经常念诵《大涅盘经》。惠能一听,就知道经中所说的妙义,于是就替她解说经义。无尽藏于是手拿经卷请教惠能经中的文字。

惠能说:经文中的字,我还不认识,但是义理方面的疑问尽可以问。

尼姑无尽藏说:连字都不认识,怎么能体会经文要义呢?

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

有魏武侯玄孙曹叔良及居民,竞来瞻礼。

译文

惠能说:一切诸佛所讲的微妙义理,并非在文字上。

尼姑无尽藏听后十分惊讶,就到处去转告乡里德高望众的长者说:这是个有道行的人,应该请来好好供养。

于是魏武侯曹操的玄孙曹叔良和附近的居民,都争相前来瞻仰礼拜六祖惠能。

赏析与点评

师兄弟二人在柏树下参禅。一粒柏树籽落在师弟头上,师弟问师兄:“柏树籽是否有佛性?”师兄答道:“柏树籽当然有佛性!”“柏树籽何时能成佛?”“虚空落地时。”师弟继续追问:“虚空何时落地?”师兄从容答道:“柏树籽成佛时。”

这种看似有答案却永无定论的文字游戏,形象地道出了人们执相之害的情形。人们误以为柏树籽与佛性、男与女、空与有、好与坏、大与小、长与短、得与失等表面的分别相为客观的存在,真实不虚,因而产生种种执着,争斗与烦恼由此而生。《楞伽经》中将愚人执着语言文字所带来的烦恼,比喻为大象陷入泥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所以惠能告诫人们,“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遂于故基重建梵宇,延师居之,俄成宝坊。

师住九月余日,又为恶党寻逐,师乃遁于前山,被其纵火焚草木,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石今有师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纹,因名『避难石』。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遂行隐于二邑焉。

译文

那个时候,宝林古寺自从经过隋朝末年的战火兵灾,已经成为废墟,于是人们就在古寺的旧基地上重建佛寺,礼请六祖前往住持。不久,宝林寺就成了佛教圣地。六祖在宝林寺住了九个多月,又被恶势力追杀,他就隐避在寺前山中,后来恶人又放火焚烧前山的草木,六祖勉强将身体挤进大石头的缝隙中隐藏,才得免于被害。直今日,那块石头上还留着六祖结跏趺坐的膝盖痕迹,以及所穿衣服的布纹,历千年不损,后人称此石为“避难石”。六祖惠能想起了五祖曾说的“逢怀则止,遇会则藏”的话,于是就在怀集、四会二县境内隐居下来。

赏析与点评

宝林寺落成后,惠能在此仅住了九个月,又遭“恶势力”追杀。惠能在逃难时又想起了师父的提醒:“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逢怀则止,遇会则藏。”这种预见性的写法,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极为常见,说明《六祖坛经》的创作思路或多或少受唐代传奇小说写作手法的影响。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六祖坛经》不仅在思想上吸纳了儒家伦理道德的条目,而且在写作风格上也应用了中国人所熟悉的传奇体裁。这就是为什么《六祖坛经》能成为中国人最喜爱的佛教典籍的原因之一吧。

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参祖师。

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

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尽。听吾偈曰: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译文

僧人法海,唐朝韶州曲江县人,初次参礼六祖时问道:即心即佛是什么意思,祈求和尚慈悲为我解说。

六祖惠能说:对前念不生执着,这就是觉心;不要让觉心断灭,当下就是佛。对外界事物产生分别执着,是妄心;对外界事物不起分别执着心,于相而离相,即是佛。这个问题如果要我详细解说,纵使经过无量劫的时间也是述说不尽。听我说偈:

无念之心名为慧,离相即佛就是定;定慧须均等修持,心意自然常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赞曰:

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译文

能悟此顿教法门,由你习性所自得;定体慧用本无生,定慧双修才是正。

法海在六祖的开示下豁然大悟,于是以偈赞叹说:

无念的心原来就是佛,不能觉悟而自我委屈;我已明白定慧的正因,当定慧双修离一切相。

赏析与点评

水在常温下为液体,在摄氏零度以下为冰,摄氏一百度以上为蒸汽。水、冰与蒸汽只是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不同表现形式,从本质上讲,三者并不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东西。同理,心如同水,悟如同温度,心随觉悟程度不同而呈现出众生相和佛相。仍执着于前念所接触的事物,是妄心,即是众生,这是“非心非佛”之本意;明明白白地观照当下的事物而不将其带到下一念,于相而离相,就是觉心,即是佛。在这种意义上,觉心即是佛,这就是“即心即佛”之本意。

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地。

师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

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

祖曰:汝若念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听吾偈曰:

礼本折慢幢1,头奚不地?

有我罪即生,亡2功福无比。

1 慢幢:我慢心一起,自负其高,犹如说法时高耸之幢,所以将慢心比喻为慢幢。

2 亡:通“无”。

译文

僧人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常念诵《法华经》。他来礼拜六祖惠能,行礼时头却不触到地面。

六祖呵斥道:顶礼头不触地,与不顶礼有何不同?你心中肯定执着于一个事物,平时都修行什么?你心中肯定自负某事,你究竟学有何专长呢?

法达说:我念诵《法华经》已经达到三千部了!

六祖惠能说:你如果念到上万部,得悟经文大义,便不会觉得自己胜过别人,那就能和我并肩同行。你现在竟以诵经千部而自负,一点也不知道自己的过失。先听我说偈:

顶礼本为折伏慢心之幢,为何顶礼时头不着地?

心中存有我,罪业即生起,无求功之念,能获福无量。

赏析与点评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千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唐·古灵禅师

一天,古灵禅师的师父在窗下读经,正好有一只苍蝇因为被纸窗挡住了,怎么飞也飞不出去,把窗户撞得吱吱作响。古灵禅师趁机启发其师而写了以上的诗。苍蝇因不晓得飞出房屋的正途,只能拼命往窗户上撞,即使劳累死也不会成功!同理,只醉心于佛教的义理学习,即使看一辈子的经,也如同这只苍蝇,无法找到悟道的正途。六祖惠能因而提醒法达,即使诵三千遍《法华经》,也只是“钻故纸”的知解之徒,不但对心地没有多大受用,反而会衍生出傲慢心。这对悟道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师又曰:汝名什么?

曰:法达。

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

复说偈曰:

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

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华从口发。

译文

六祖惠能又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法达说:名叫法达。

六祖惠能说:你名字叫法达,何曾通达妙法?

于是又说偈:

现在你的名字叫法达,精勤诵念经典不曾暂息;这只是随着声音空在口头诵念,必须经义明心才能号称菩萨。

今日和你有这段因缘,所以现在我为你宣说法义;

只要信佛本无言说法,妙法莲花自然从口发。

赏析与点评

如果有人把佛陀所讲的法当成是真理本身,这是不解佛说法之深意。因为宇宙人生的真相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菩萨璎珞本业经》)《金刚经》因而说:“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惠能提醒法达,“但信佛无言”,妙法由心悟,才能享受诵《法华经》的妙用。

达闻偈,悔谢曰: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

师曰: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经,以何为宗?

达曰: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

译文

法达听了偈后,向六祖忏悔谢罪说:从今以后,我一定对一切谦虚恭敬。弟子虽然诵持《法华经》,却不了解经文要旨,所以心中常有疑惑。和尚智慧深广博大,恳请为我略微讲说该经要义。

六祖惠能说:法达!佛法本是教人通达。而你的本心愚迷而无法通达。佛经原本不存在什么疑惑,是你自心起了疑惑。你所念的经,可知道它以什么为宗旨吗?

法达说:弟子根性愚钝,从来只知道依经文念诵,哪里会知道以什么为该经宗旨啊!

师曰: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一遍,吾当为汝解说。法达即高声念经,《譬喻品》。师曰:止!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何者因缘?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

世人外迷着相,内迷着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译文

六祖惠能说:我不认得字,你先把佛经拿来念诵一遍,我为你讲解。

法达立刻大声念诵经文,念到《譬喻品》时,六祖惠能说:停!这部经原本是以“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为宗旨的。纵然说了再多种比喻,也不会超越这个宗旨。什么是因缘呢?佛经上说,“诸佛世尊都只为一大事因缘所以出现于世间”,所谓一大事,就是佛的真知正见。世间的人不是向外迷惑执着诸相,就是心内迷惑执着于空,如果能够于相远离相执,于空远离空执,这就是内外都不执迷。如果悟得这个法门,在一念之间豁然开朗,这就是开佛知见。

赏析与点评

佛教常用真、俗二谛来观察世间万有。从俗谛上讲,缘起的有构成多姿多彩的现象世界万物,相互依存而存在,人们常以“两边”或“二相”来认识事物;从真谛上讲,空无自性则是万法的本质,因它超越分别对立的两边,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就是启发人们了知:经文是悟道的工具,学道须从心入手,心中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

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

译文

“佛”的含义就是觉,分为四门:为众生开启觉的知见,为众生指示觉的知见,令众生体悟觉的知见,令众生契入觉的知见。如果在听闻开示时,就能契悟证入,这就是觉的知见,让本来具有的真如佛性得以显现。

你要慎重,千万不要用众生的知见解释经义,“见经上说开、示、悟、入,就以为那自然是佛的知见,与我们这样的凡人没有关系”,如果作这样的理解,那就是诽谤经典,诋毁佛祖。佛既然已经是佛了,已经具足佛的知觉正见,何必还要再去开佛知见呢?

赏析与点评

佛陀一生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为后人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佛法。但是《金刚经》却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这话看似矛盾,但却是佛陀的肺腑之言,因为佛法的精髓缘起性空,既不是佛陀的创造,也不是任何人的发明,而是客观存在的规律。佛陀只是觉悟、揭示了这一规律,无论他成佛与否,缘起法依旧是宇宙人生的自然法则,无处不在。正如《杂阿含经》云:“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因此,六祖惠能才说,佛陀所开示的缘起性空之理并非佛陀的专利,也是我们大家的宝贵财富,可以通过觉悟而证得。

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1,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

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嗔嫉妒,谄佞我慢2,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

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牦(lí)牛爱尾3?

1 种种苦口:根据不同的情况,利用不同的方法来教化。

2 我慢:视我“为一己之中心,由此所执之我”而形成骄慢心。

3 牦牛爱尾:出自《法华经·方便品》。人们不舍自己的欲望,正像牦牛爱自己的尾巴一样。

译文

你现在应当坚信:所谓佛的知见,就是你自己的心,心外再也没有其他的佛了。因为一切众生自己障蔽了光明的心性,贪欲爱憎尘世俗境,向外攀缘而内心生起妄想纷扰,甘心受尘劳的驱使而奔波,所以才要烦劳大觉佛陀,从禅定中出现于世,苦口婆心地宣说种种方便法门,劝导众生止息贪爱等妄想执着,不要向心外去妄求,这样就和诸佛没有差别,所以说是开佛知见。

我也常劝告世人,要在自己心中开启佛的知见。而世间之人心地不正,易生邪念,愚昧迷惑,造种种罪,口说善言,心怀恶念,贪爱嗔恚,嫉贤妒能,谄媚佞言,自恃慢人,侵犯别人,损害他物,这就是自己开启了众生的知见。

如果能端正心念,常常生起智慧,观照自己的心,不造恶而行善,这就是自己开启佛的知见了。你必须念念在开启佛的知见上,千万不要自己开启众生的知见!

能开启佛的知见,就是超凡出世;开启众生的知见,就是还在众生世间。你如果只是辛辛苦苦地执着念诵《法华经》文,以为这就是功课,这和牦牛爱惜它自己的尾巴又有什么不同呢?

赏析与点评

据《大方广佛华严经》记载,佛陀悟道后感叹说:“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人人本具如来智慧,就像天空的太阳。然而,我们在接触身外之物时,产生贪嗔痴等贪爱尘境,犹如乌云遮日,使人无法见到清净的本性,起惑造业。“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

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

师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听吾偈曰:

心迷法华转1,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2。

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

1 心迷法华转:心中不明白经义,只是口中念诵《法华经》,这就等于被《法华经》“所转”,没有真正地契悟经文,所以没有“转经”。

2 白牛车:《法华经》以“白牛车”比喻一佛乘(佛教谓教导众生成佛之法),获得佛智慧。

译文

法达听后说:照这样说,只要能理解经义就行了,这样就可以不必诵经了么?

六祖惠能说:佛经本身有什么过失呢?难道障了你的诵念吗?须知执迷和觉悟在于个人,受损或得益都由于自己。口诵经文而心能行其义,才能转化经义为我所用;口诵经文而心不行其义,反而被经文左右。听我说偈:

心若执迷被法华转,心若领悟能转法华;诵经虽久不明经义,与理相悖成为仇家。

无所执念所念是正,有所执念所念成邪;不论有无都不执着,永远驾御大白牛车。

法达听了这首偈语,不禁感动涕泣,实时大悟,对六祖说:法达从过去以来,确实未曾转《法华》,而是被《法华》所转。

赏析与点评

法达诵念《法华经》三千多遍后,自认拥有无量功德,不肯五体投地拜见六祖惠能。六祖惠能随口说道:“礼本折慢幢,头奚不地?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为了功德而诵经,诵的遍数越多,功高我慢越大,反而成了精神提升的障碍。这就是“心迷法华转”的含义。反之,诵经的目的是为了通达无常、无我之佛理,去除我慢,领悟佛陀空的智慧,看透放下的心态自然生起,对身外之物便不会过于执着,而是善加利用,于人于己皆有益。这就是“心悟转法华”的含义。

心迷法华转

再启曰:经云:『诸大声闻乃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又经说三车,羊鹿牛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开示。

师曰:经意分明,汝自迷背。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1。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况经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乃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只教汝去假归实,归实之后,实亦无名。

1 从他退席:佛陀在法华会上说大乘经,有五千小根小智、满足修小法的人不敢相信,当即退席。

译文

法达又再启问:经上说:“一切大声闻乃菩萨,即使竭尽思虑共同测度,也不能测知佛陀的智慧。”现在只令凡夫但能觉悟自己的心性,就说是佛的知见,如果不是上等根性的人,不免要生起疑惑诽谤。

又经中说三车,羊车、鹿车、牛车,与大白牛车,究竟要怎样来区别呢?恳请和尚再次慈悲开示。

六祖惠能说:经意本来就说得很清楚,是你自己执迷而与之相违背罢了!那些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三乘行人之所以不能测知佛的智慧,问题就出在他们要用思维去揣测度量,他们费尽心思一起推测,反而离佛的智慧越来越远。佛法本来是为不觉的凡夫而说的,并不是为佛而说的,如果不肯相信这个道理,那就听任他退席。只是他们竟然不知道自己原就坐在白牛车上,却还要到门外另觅羊、鹿、牛三车。况且经文明明白白地向你说了,佛只讲说了空有不二、明心见性的唯一佛乘,并没有其他诸乘。如果有第二个、第三个,甚无数个方便法门,以及种种因缘譬喻等言词,则全部都是为了一佛乘说的。你怎么不省悟!所谓羊、鹿、牛三车是佛所设的三乘方便法,是为当时众生迷失实相而施设的权教;大白牛车是佛真实说的一乘实相法,是为现今众生修持成熟而开显的实教。这只不过是教你去除三乘方便的假名而归入一乘实相的实教,一旦归入实教之后,就没有所谓的实教了。

赏析与点评

一群小孩在家中玩得很起劲儿,房子突然失火,父亲呼唤孩子们赶快逃离失火的房子,可孩子们只顾戏耍,不知危险将至。父亲急中生智,大声说:“孩子们!快看,我给你们买了漂亮的羊车、鹿车、牛车,先到的人可挑选最漂亮的车子。”孩子们一听,迫不及待地冲出火宅而得救。

这是《法华经·譬喻品》中著名的“火宅三车喻”故事,佛陀以此来说明众生遭烦恼之火所逼迫而不知苦,于是以种种智慧、方便,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三乘,待众生出离苦海后,再引导众生以智慧观照空、有不二的明心见性法一佛乘。六祖惠能告诫大众,佛陀因众生根机不同,于一佛乘,方便说三,“唯一佛乘,无有余乘若二若三”。

应知所有珍财,尽属于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1,亦不作子想2,亦无用想,是名持《法华经》。从劫劫,手不释卷,从昼夜,无不念时也。

1 更不作父想:父指《法华经》中讲的大宝长者,他曾把财物分给儿子们。这里的意思是所有的财宝(佛性)都是自己本有的,不要认为是大富长者(即代表佛)的。

2 亦不作子想:子,指大富长者的儿子,这里指众生,即不要认为财富(佛性)是他人的。

译文

要知道所有珍宝、财物,全部都是你所拥有的,任由你自己去受用,不要想这个财产是父亲的,也不要想这个财产是儿子的,更没有所谓的受用财宝,这才叫作真正的在持诵《法华经》。能够如此,就如同在前一劫到后一劫的漫长时间里,在任何时间,都手不释卷,从白天到黑夜,无时不在持诵《法华经》。

赏析与点评

据《法华经·信解品》记载,大富长者丢失了独生子,多年寻找无果。多年后,大富长者认出沦落为乞丐的独生子,想把他带回家继承家业。岂知儿子不认长者为其父,误以为长者要抓他,于是拔腿就跑。长者只能先请独生子到家中从佣人做起,然后循循诱导,去除独生子的自卑心,让他当大管家,最终父子相认。独生子终于继承了大富长者的万贯家产。

大富长者就是佛陀的前生,万贯家产,如同庄严富贵的大乘慧财,不仅仅是佛陀拥有,我们每一个人本来都具有,只因迷失而不能觉知,如同离家出走的穷子,觉得自己“缺衣少食”,生计艰难。佛陀以种种方便引导众生向内心寻觅,明心见性。这是惠能主张自性自悟的一贯立场。

达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

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

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

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1扬。

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2。

师曰: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

达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

1 初中后善:初善、中善、后善。初善,指羊车,譬喻声闻乘;中善,指鹿车,比喻缘觉乘;后善,即牛车,比喻为大乘者。

2 法中王:指经过长时间修梵行,证得无上菩提的修行者。

译文

法达受六祖惠能启迪,欢喜雀跃,于是用偈来赞叹说:

妙法莲华经》已念诵了三千遍,在曹溪六祖一句下全数消亡。

不明了诸佛出世的因缘宗旨,怎么能熄灭累劫以来的妄心?

羊鹿牛三车是权巧施设,初中后三善是依次发扬。

谁能知道火宅内的众生,原来一悟之后是法中王。

六祖惠能说:你从今以后才可以被称为念经僧人。

法达从此领受了《法华经》玄深的教旨,同时也没有停止念诵佛经。

赏析与点评

“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这是法达称赞惠能顿悟法门之奇妙功效。法达起初诵经时拘泥于法而被法所束缚,诵经越多,我慢心越重,怎能见道?!六祖惠能一句“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点醒梦中人,法达方知诵经是为了明理,若能就应舍筏登岸,得鱼忘筌,得兔忘蹄,得意忘言,方能明心见性。《六祖坛经》这种超常的智慧,对中外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1;若悟三身无有自性2,即明四智菩提。听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1 有身无智:禅宗认为离开了人的自我本性,一切都是虚幻不真实的。因为四智不离本性,若离本性而说三身,所谈的就只能是不起智用的空洞名言概念,不是真正的三身。

2 三身无有自性:三身是从一个自我的本性而生的,并非说三身中各有一个自性。

译文

僧人智通,寿州安丰人氏,最初阅读《楞枷经》一千多遍,却不能领会三身和四智的意思。于是前来参礼六祖惠能,恳求解说经中要义。

六祖惠能说:所谓三身,即清净法身,是你的自心本性;圆满报身,是你的般若智慧;千百亿化身,是你的修行实践。如果离开本性,另外说有三身,这就是有身而无智;如果悟三身本无自性,这就叫四智正觉。听我说偈:

自性本来具有三身,由三身衍生成四智;不必摒绝见闻外缘,就能超然直登佛地。

我现在为你说的法,你要深信永无迷惑;莫学他人向外驰求,整天口中空说菩提。

赏析与点评

“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这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三身佛,看似独立于我们的身体之外,看似高深莫测,常人无法看透,也是常理中的事,故智通有此一问。六祖惠能以自性来解释三身:(1)我们的自性就是如来清净法身佛,能生一切善法。(2)我们的自性所生之能照般若智慧,如一轮太阳高悬于万里晴空之中,光芒万丈,遍照十方,圆满无缺。这就是我们的圆满报身佛。(3)自性能生万物。若起恶心,便变化出地狱;若起毒害之心,便变为龙蛇;若此心向善,便生智慧;若起慈悲之心便为菩萨。这就是我们的千百亿化身佛。迷人心外求三身,越求越迷;悟者了知三身佛在自性中,一念悟,即三身具足。

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

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复说偈曰:

大圆镜智1性清净,平等性智2心无病,

妙观察智3见非功,成所作智4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5,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6。

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

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

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

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1 大圆境智:指可如实映现一切法的佛智。此种佛智清净圆明,洞彻内外,如大圆镜,可映现万物。

2 平等性智:指体悟自、他平等的佛智。此智能了知一切事相及自他皆平等,生起大慈悲心。

3 妙观察智:巧妙观察诸法而自在说法的佛智。

4 成所作智:如来成就其本愿力所应作事。

5 实性:真如的异名。

6 繁兴永处那伽定:那伽,意译为龙。像龙定止于深渊那样,于行住坐卧,言默动静,无不在定慧中。

译文

智通又再启请说:能否请大师为我讲说四智的意义?

六祖说:既然能领会自性三身的意义,自然也就能明白四智的意义,为什么还要问这个问题呢?如果离开了自性三身,而另外去谈说四智,这就叫有智无身。即使有智,也等于无智。六祖又再说偈:

大圆镜智是本性清净体;平等性智的心体无所滞;

妙观察智不假功成,不涉计度,不起分别,成所作智如同大圆镜。

虽然五八两识果上转,六七两识因中转,但只转其名而非转其实性体。

如果在悟道转识时,不留余情,尽管外缘繁杂多起,而心却处于定中。

智通闻偈后立即认识、理解了关于从自性上谈三身和四智的理论,于是呈偈说道:

三身原来是我的体性,四智原本是明彻的心。

三身四智圆融而无障,应物随缘任意而现形。

起心修持都是妄念动,守住也不是最好办法。

身智妙旨因师得晓悟,从此尽无染污诸假名。

赏析与点评

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八识的功能各有不同中,可分为四组:(1)第八阿赖耶识如同仓库,储存各种善、恶种子,能生起相应的善、恶行为。通过禅修,一旦将恶种子转成善种子,第八识随之而转变为“性清净”,产生可如实映现一切法的佛智,清净圆明,洞彻内外,如大圆镜,可映现万物。这就是“大圆镜智”。(2)第七识如同以自我为中心的司令部,产生人、我分别,成为一切烦恼的根源。通过禅修,去除人、我分别之心病,便能体悟自、他平等的佛智,了知一切事相及自他皆平等,生起大慈悲心。这就是平等性智。(3)第六识产生是非、人我颠倒之分别见,处处执着。通过禅修,善巧观察诸法,明辨邪正,随缘为大众演说妙法无碍。这就是妙观察智。(4)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误以为虚幻不实的世间万事万物为实有,因而产生贪嗔痴三毒。通过修习禅定,前五识能分别、没有执着地如实反映所接触的身外之事,得成所作智,成就自利利他妙业之智。将凡夫有漏的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及前五识转变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四种无漏智,是修学佛法的最终目标。

僧智常,信州贵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见性。一日参礼,师问曰:汝从何来,欲求何事?

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

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

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为法切故,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

译文

僧人智常,信州贵溪(今江西贵溪市)人。童年时出家,志在求得明心见性。有一天,来参礼六祖,六祖问他:你从哪里来?想要求得什么吗?

智常答说:学僧最近到洪州白峰山参礼大通和尚,承蒙他开示见性成佛的奥义,只是心中还有一些疑惑不能解决,因此从遥远的地方前来参礼,祈求和尚慈悲为我开示。

六祖惠能说:你在大通和尚那里参礼,他都说了些什么?你试着举出一些例子说说看。

智常说:我到大通和尚那里,大约住了三个月,仍没有受到他的开示、教诲。因为求法心切的缘故,有一天晚上,我单独进入方丈室,请他开示:什么是我的本来心性呢?

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

对曰:见!

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

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

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

译文

大通和尚说:你看到虚空吗?

智常说:看到了。

大通和尚问:你所见的虚空有相貌吗?

智常说:虚空没有相体,怎么会有形状相貌呢?

大通和尚说:你的本性就如同虚空,了无一物可见,这就叫作正见;没有一个事物可以被认知,这叫作真知,没有青黄长短等色法的区别,但见得本源清净无染,觉体圆融澄明,这就叫作见性成佛,也叫作如来知见。智常虽然听到这种说法,还是不能解决内心的狐疑,所以恳求和尚开示。

师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

不见一法存无见1,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2,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3,

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4常显现。

1 不见一法存无见:不见一法,指上文大通和尚讲的“了无一物可见”。这里指连“无见”都不应该存在心中,这样将有碍于明心见性。

2 不知一法守空知:不知一法,指上文大通和尚讲的“了无一物可知”,“守空知”就是一种执着,认为真有“无一物可知”。

3 错认何曾解方便:错以无知无见为真实。追求“无见”、“空知”也是一种对外在现象的执着。

4 灵光:众生本具的佛性,清净无染,灵灵昭昭,常放光明。

译文

六祖惠能说:那位大师所说的,仍然存在着知见,所以不能使你全然明白。我现在给你一首偈语:

不见一法犹心存无见,就好像浮云遮蔽日光。

不知一法犹执守空知,依然像太虚中生闪电。

这个知见是瞬起暂现,然而却如此错认知见,哪里曾了解随缘方便?

你应当要能一念知非,好让自性灵光经常显现。

赏析与点评

据《景德传灯录》记载,达摩祖师为了传法而考验弟子跟随自己学法的心得。

门人道副说:“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很显然,道副已悟到语言文字的局限性,用而不执。然而,达摩还是评论说:“你仅仅悟得我教法的皮毛。”

然后是尼总持说:“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众佛国,一见更不再见。”尼总持已悟得念念不住之法,而达摩仅认为她只悟得自己心法的“肉”。

道育说:“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道育已悟得法空,达摩仍然认为他仅悟得自己心法的“骨”。最后是慧可站起来礼拜达摩后,默然不语,达摩却认为他才真正悟得自己心法的“精髓”,慧可因而成为他的衣钵继承人。

在以上公案中,前三位学人已远离我、我所、有无等一切戏论妄执,而慧可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空去能证的智慧与所证的清净佛果,一法不执,悟入毕竟空理,方能于般若无相生一念清净心,见到自己的本性。

常闻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

无端起知见,着相1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2?

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

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1 着相:执着于相状。这里指对“存无见”和“守空知”的执着。

2 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悟”本是修行所追求的境界,但如果内心存在一个“无”的念头,或自以为悟了,正好说明没有觉悟,反而是处在“迷”的情况。

译文

智常听了偈后,心里豁然开朗。于是也说了一偈:

无缘由的生起知见,执着外相觅求正觉,

只要存有悟的念头,哪能出离昔时迷惑?

自性中觉悟的源体,仍随知见徒然迁流,

若非进入祖师丈室,依旧茫然执着两端。

赏析与点评

有人向唐朗州德山宣鉴禅师求佛,他当众宣布:“我这里,佛也无,法也无,达摩是个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粪汉,等妙二觉是破戒凡夫,菩提涅盘是系驴橛,十二分教是点鬼簿、拭疮纸,佛是老胡屎橛。”这类呵佛骂祖的言论常在禅门文献中见到,其用意并非谩骂佛祖,而是提醒世人:悟得性空之理,明心见性是修行所追求的境界,但如果内心存在一个“空”念、“佛”想,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执着,仍未了道,应空去一切名言差别相,达到《心经》中所说的“无智亦无得”的境界,才是真正的悟道。这正是智常所领悟的“道”。

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

师曰:汝观自本心,莫着外法相。法无四乘1,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

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

1 四乘:三乘加上一乘(佛乘)就是四乘。

译文

有一天,智常问六祖惠能:佛说有声闻、缘觉和菩萨三乘教法,却又说了最上乘的成佛方法,对于这一点弟子还没有开解,希望您为我指授教化。

六祖惠能说:你应观照自己的本心,不要执着心性外的法相。佛法并没有四乘之分,而是人心各有不同。能够听讲佛经并转而念诵的人是小乘行者,悟解佛法义理的人是中乘行者,依法修行的人是大乘行者,一切教法都能通达,万法具足完备,一切不染不着,超离一切法相,无一法可得,这就叫作最上乘的行者。

乘是行的意思,不是在口头上争论就能得到。你应该自己依法修行,不必问我。时时刻刻,自我本性如如不动。

智常礼谢六祖的开示,从此侍奉六祖,一直到六祖示寂。

赏析与点评

依据传统佛教的说法,如同学生求学一样,先读小学,然后初中、高中、大学。同理,学习佛法可分为三个级别,称之为三乘:(1)声闻乘:悟四谛之理,断见思惑,证阿罗汉果;(2)缘觉乘:悟十二因缘之理,破无明,证辟支佛果;(3)菩萨乘:修四摄六度等菩萨行,利益众生,证无上佛果。要明白三乘的内涵本已很复杂,现在又加上“最上乘”,而成四乘,到底应先从哪一乘入手修行呢?初学者无所适从,智常故有此一问。

惠能单刀直入,以“诸法平等,无有高下”之思维说明,法无四乘,只因人修道有浅有深,可分为四个阶段:(1)勤诵佛经,但不明义理,可视为小乘修道人;(2)见闻觉知,悟法解义,可视为中乘修道人;(3)依法修行,求得体证,可视为大乘修道人;(4)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可视为最上乘修道人。六祖惠能从人对佛法的信、解、行、证四方面阐释四乘,通俗易懂,切实可行,令人信服。

僧志道,广州南海人也,请益曰:学人自出家,览《涅盘经》十载有余,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

师曰:汝何处未明?

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1。于此疑惑。

师曰:汝作么生疑?

1 寂灭为乐:贪嗔痴等妄念一旦熄灭,生死流转便终止,当下就是快乐自在。

译文

僧人志道,广州南海人(今广东佛山市),向六祖惠能请教:弟子自从出家以来,诵读《涅盘经》已经有十多年了,都没有明白经文大意,希望大师给予教诲。

六祖惠能问:你是哪里不明白?

志道说:经中有一句“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对这一句疑惑不解。

六祖惠能说:你有什么疑惑?

曰: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不审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盘2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

2 涅盘:贪嗔痴等烦恼的终结,而不是生命的终结。

译文

志道说:一切众生都有色身、法身这二身。色身是无常的,有生有灭;法身是恒常的,没有知觉。经中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不知道是哪个身入于寂灭、哪一个身受乐?如果是色身,那么色身坏灭的时候,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组成的色身分离,这是苦,既然是苦,就不可以说是乐。如果法身寂灭,就如同草木瓦石一样,由什么来享受真乐呢?另外,法性是生灭的本体,五蕴是生灭的功用;一体有五用,生灭应该是永恒不变的。生就是从本体中生起作用,灭就是摄相用而还归于性体。如果听任其再生,那么有情含识的众生就不断绝也不灭亡;如果不听任其再生,就将永远归于寂静,而与草木瓦石等无情之物没有什么不同了。这样,一切万法就被涅盘所限制,生命尚不可得,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呢?

赏析与点评

志道认为,“色身”之外另有一个“法身”,“一切众生都有色身、法身这二身。色身是无常的,有生有灭;法身是恒常的,没有知觉”。修道的方法便成了尽力灭除“色身”中的贪嗔痴,以便获得“法身”的常乐我净的快乐。这种认知使志道在不知不觉中堕入断、常二见,在理解以上偈颂时才陷入困境,也是情理中的事。

师曰:汝是释子,何习外道1断常邪见,而议最上乘法?据汝所说,即色身外别有法身,离生灭求于寂灭。又推涅盘常乐,言有身受用。斯乃执吝生死,耽着世乐。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盘,翻为苦相,终日驰求。佛愍此故,乃示涅盘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岂有一体五用之名?何况更言涅盘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

1 外道:心外求解脱之道。

译文

六祖惠能说:你是佛门弟子,怎么学习外道的断见与常见来议论最上乘佛法?根据你所说的,就是说色身之外另有一个法身,超离色身的生灭可以另外求得法身的寂灭。又推论说涅盘常乐,要有某个身来享用。这是在执着生死,沉迷于世间的快乐。你应当知道,佛陀就因为一切迷执的众生妄认五蕴假合的色身为自我,妄计分别一切法为外尘,贪生厌死,妄念迁流,不知人生如梦似幻,虚假不实,枉受生死轮回,反而将常乐的涅盘看成是苦,整天忙碌奔走,营求俗务。佛陀怜悯这些愚迷众生,于是开示涅盘真乐的境界。是没有刹那生起的相可见,也没有刹那坏灭的相可寻,更没有生灭可灭,才是涅盘寂灭分明现前的境界。正当寂灭现前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你感受到这是寂灭,这就是常乐。这种常乐本来没有什么承受的人,也没有什么不承受的人。哪里会有一体五用的名称呢?更何况涅盘禁伏住了一切万法,让它们永远不得再生的说法呢?这实在是诽谤佛,毁谤佛法。

赏析与点评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大般涅盘经》

据《大般涅盘经》记载,一日,一位苦行仙人在深山中苦修,忽然听到远方传来偈语:“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便随偈而反思:现象世界的万物,如水中月、镜中花,刹那间生灭,无常变化,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

苦行仙人觉得奇妙无比,向罗刹请教下半句偈。可罗刹故弄玄虚地说:“我饥渴难耐,非新鲜人肉不食。吃饱后,我才有精力说出下半偈。”

苦行仙人承诺听完下半句偈后,便舍身解决罗刹的饥饿问题。

于是,罗刹说出下半句偈:“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如果将“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理解为灭除色身之苦而获得“法身”之乐,离生灭求于寂灭,是有“灭”有“断”,堕入断、常二见;而正确的理解是了知万法“不生不灭”之性空本性而无所执着,熄灭贪嗔痴,当下就能见到清净法身,感受常乐我净的快乐。

听吾偈曰:

无上大涅盘,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外现众色象,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不作涅盘解,二边三际1断。

1 三际:即前际、中际、后际,指过去、现在、未来。

译文

听我的偈吧:

无上大涅盘境界,圆满光明常寂照。凡夫愚人称为死,外道妄执为断灭。

追求二乘之学人,视为无作之境界。都属情执与计度,六十二种边见根。

妄立虚假之名相,哪解涅盘真实义?只有超格过量人,明悟通达不取舍。

故知五蕴所成法,以及执蕴之幻我。外显种种之色相,一切语言音声相。

所有都如梦与幻,凡情圣解了不生。实证涅盘离假名,边见三际尽断除。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盘相如是。

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志道闻偈大悟,踊跃作礼而退。

译文

常随诸根起照用,心识不生照用想。了别一切之法相,却无丝毫分别念。

劫火洞烧海底枯,罡风鼓动山击撞。常享真常寂灭乐,现证涅盘无改易。

我今勉强为你说,只为令你舍邪见。你莫随言作浅解,许你知晓其少分。

志道听了偈后大彻大悟,欢喜雀跃,行礼退下了。

赏析与点评

据《五灯会元》记载,德山禅师多年研究《金刚经》,写成《金刚经青龙疏抄》,颇为自豪。得知南方“顿悟成佛”之说盛行,不以为然。他于是肩挑《金刚经青龙疏抄》,一路南下,志在破斥“顿悟成佛”这一“邪说”。途中经一点心小店,德山欲买点心充饥。卖点心的婆婆却故意问:“听说你研究《金刚经》颇有心得,你若能解答我心中的疑问,我便免费供养你点心。”“请说来听听!”德山信心十足地答应。“《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大德要吃点心,点的是哪个心?”德山愕然不知所对,方知道南方惠能大师的顿悟之说,在老婆婆这里就有了印证。

所谓的众生,是由五种物质(色)和精神元素(受、想、行、识)组成,随因缘变化而变化,生命就在这变化中如同川流不息的河水,不断地流淌。过去一念已过去,非真;未来一念尚未到来,非实;当下一念不可留,“二边三际断,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这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也是自在涅盘的彼岸。

行思禅师,生吉州安城刘氏,闻曹溪法席盛化,径来参礼。

遂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

师曰:汝曾作什么来?

曰:圣谛亦不为。

师曰:落何阶级?

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

师深器之,令思首众。一日,师谓曰:汝当分化一方,无令断绝。

思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绍化,谥弘济禅师。

译文

行思禅师,生于吉州安城刘氏家中,听说曹溪六祖惠能法席隆盛,化导无数,就直接来参拜六祖惠能。

行思禅师问:应当怎么做,才不会落入有次第的渐修?

六祖惠能说:你曾经做什么了?

行思禅师说:我连深妙无上的真理(圣谛)也不修。

六祖惠能说:那落到哪个次第了?

行思禅师说:连圣谛都不修,哪还会有什么次第存在?

六祖惠能十分器重他,让他做了首座。一天,六祖惠能说:你应当单独教化一方,不要让正法断绝。

行思领受了教法,就回到吉州青原山,弘传佛法,广为教化。圆寂后得谥号为弘济禅师。

赏析与点评

行思禅师与怀让禅师是六祖惠能的两大得意弟子。一天,有人问行思禅师:“什么是佛法大意?”行思禅师回答:“卢陵的米是什么价钱?”其意为,如同以公平秤买米一样,佛法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之分,只有觉悟程度之不同罢了。行思禅师对佛法的看法,深得六祖惠能的赞许。

怀让禅师,金州杜氏子也。初谒嵩山安国师,安发之曹溪参叩。让礼拜。

师曰:甚处来?

曰:嵩山。

师曰:什么物,恁么来?

曰:说似一物即不中。

师曰:还可修证否?

译文

怀让禅师,金州杜氏的儿子。最初到嵩山参谒慧安国师,慧安国师遣他到曹溪参学。怀让禅师来到曹溪山并礼拜六祖惠能。

六祖惠能说:你从哪里来?

怀让禅师说:我从嵩山慧安老师处来。

六祖惠能说:是什么东西,恁么来的?

怀让禅师说:说似一物即不中。

六祖惠能说:还可以修证吗?

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

师曰: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罗谶:『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应在汝心,不须速说!

让豁然契会,遂执侍左右一十五载,日臻玄奥。后往南岳,大阐禅宗。(勅谥大慧禅师)

译文

怀让禅师说:修证不是没有,污染则不可得。

六祖惠能说:就这个不污染,是所有佛所共同护念的。你既是这样,我也是这样。西天二十八祖中之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禅师曾经预言:“在你的门下将要出现一匹小马驹,他的智慧可以征服天下人。”这个预言,你要默记在心,不要太早说出来!

怀让当下豁然契悟,于是就在六祖惠能身边侍奉十五年,越来越体证、通达顿教玄妙深奥的意旨。后来前往南岳衡山,阐禅宗顿教法门。(圆寂后得皇家谥号为大慧禅师)

赏析与点评

“甚处来?”六祖惠能一语双关,既是问怀让的行踪,同时又考察怀让对佛法的理解,“诸佛本原,从何而来?”怀让对诸佛本原的看法是,“说似一物即不中”,即诸佛本原超越时空,超越逻辑,言语道断,只能由直觉观照万物空无自性而来,十分微妙,无法用任何比喻来形容、描述。

永嘉玄觉禅师,温州戴氏子。少习经论,精天台止观法门。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偶师弟子玄策相访,与其剧谈,出言暗合诸祖。

策云:仁者得法师谁?

曰: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未有证明者。

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

曰:愿仁者为我证据。

策云:我言轻,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云集,并是受法者。若去,则与偕行。

译文

永嘉玄觉禅师,温州戴氏的儿子,小时候学习经论,精通天台宗的止观教义。因为看了《维摩经》,认识了自心本性。六祖的弟子玄策禅师偶然来访,和他畅谈佛理,玄觉所说都能契合诸祖的意旨。

玄策问他:你师从何人而得法?

玄觉说:我听大乘方等经论,每部都各有师承,后来从《维摩经》中悟得直传佛以心印心的宗旨,只是还没有得到人印证我的见解。

玄策说:在威音王佛以前佛法尚未产生的时代,无师自通是可以的。但在威音王佛出世后有佛法住世的时代,觉悟者都需要得到印可。否则,即便你所悟为正法,也会被视为外道,难以取信于人。

永嘉玄觉说:希望你能为我印证。

玄策说:我人微言轻,不足以为你印证。曹溪山有六祖惠能,四面八方的人都云集在他那里,而且都是领受正法的人。你如果想去,我就和你同行。

赏析与点评

威音王是过去庄严劫最初的佛名,象征极遥远的时间,在此之前属于没有佛法的岁月。当时也有修道人观落花流水而悟出缘生缘灭的无常之理,证得僻支佛果,成为无师自通的圣者。而在有佛法的时代,依法修行,自认为已悟入诸法性空的第一谛,仍存有证、有悟之想念,并未达到于相离相之境界,是心外求道,与外道无别。所以在有佛法的时代,开悟的人一定要得到大善知识的印证,才能避免未证言证的魔道。

这就是为什么六祖惠能闻《金刚经》已开悟,“米已熟矣,犹欠筛在”,只等五祖弘忍印证,心心相印而继承祖位。

觉遂同策来参。绕师三匝,振锡而立。

师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

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师曰:何不体取无生1,了无速乎?

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

师曰:如是,如是!

玄觉方具威仪礼拜,须臾告辞。

1 无生:诸法实相无生无灭。

译文

永嘉玄觉便随同玄策来参礼六祖惠能。玄觉绕着惠能走了三圈,举起锡杖一振,而后站立不动。

六祖惠能说:出家人应该具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等种种戒律仪轨。大德你是从哪里来,为何如此傲慢无礼?

玄觉说:生死问题是人生的大事,因为生命无常,来去迅速,我哪里有时间跟你磕头、行礼?

六祖惠能说:你为什么不去体会无生之果,去明了无速之道呢?

玄觉说:当体就是无生,了达本体实义后,则无迟速可言。

惠能说:就是这样!就是这样!

玄觉这才整肃仪容向六祖惠能礼敬参拜,一会儿便向大师告辞欲走。

赏析与点评

永嘉依照玄策的指点,来找六祖惠能印证自己所悟。永嘉见到惠能,因未施礼而遭到责备,永嘉解释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哪有闲暇做那些不能了生脱死的规矩!”六祖听后进一步考问:“佛门规矩固然是表相,你以‘无生’说‘生死’,又何尝不是在执相呢?为什么不直接悟无生(不生不灭的实相)来了生死?”永嘉也不甘示弱:“清净的本体,本来无生,你要我以无生取无生,那不是头上安头吗?”由此,六祖在无生法上认可了永嘉的见地。这真实地再现了禅门以心印心的经过,对后世影响极大。

师曰:返太速乎?

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

师曰:谁知非动?

曰:仁者自生分别。

师曰:汝甚得无生之意。

曰:无生岂有意耶?

师曰:无意谁当分别?

译文

六祖惠能说:何必这么快就要走呢?

玄觉说:本来就没有动与不动,哪里有快和不快可言?

六祖惠能说:什么人知道本来不动?

玄觉说:这是您自心生起了分别。

六祖惠能说:你已经深悟无生的意义了。

玄觉说:无生哪里还有什么意义在呢?

六祖惠能说:如果没有意义,谁来分别呢?

曰:分别亦非意。

师曰:善哉!少留一宿。

时谓一宿觉。后着《证道歌》,盛行于世。(谥曰无相大师,时称为真觉焉。)

译文

玄觉说:分别本身也没有什么意义。

六祖惠能说:很好!请小住一晚吧。

当时称之为“一宿觉”。后来永嘉玄觉作了《证道歌》,盛行于世间。(圆寂后得谥号为无相大师,当时也称为真觉禅师)

赏析与点评

永嘉禅师出场之前,与六祖惠能辩论的求道人,无不被六祖惠能三言两语所折服,直到永嘉禅师出场,与六祖惠能论道棋逢敌手,双方寸步不让,十分激烈,使得整个讲法、求法情节发展到最高潮,因此,《六祖坛经》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游方河朔,闻隍之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什么?

隍曰:入定。

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

译文

智隍禅师,最初参拜五祖弘忍,自称禅定已经修到无念无想而纳法于心的境界。智隍在庵室里长期打坐,累计二十年了。六祖惠能的弟子玄策游学到河北一带,听说了智隍的名声,便造访智隍的庵室,问:你现在每天做什么呢?

智隍回答说:我正在打坐、入定。

玄策问:你所说的入定,是有心呢,还是无心?如果说是无心入,一切没有情识的草木瓦石,应该算是得定了;如果说是有心入,一切有情含识的众生也都应该得定了。

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

策云: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1!

1 大定:为佛的三德(大定、大智、大悲)之一,佛心澄明寂静叫作大定。

译文

智隍说:我在入定的时候,并不见有“有心、无心”。

玄策说:既然是不见有“有无”之心,那么就是常定了。既然是常定,那还有什么出定、入定之分呢?如果有出、有入,那就不是大定了!

赏析与点评

智隍参禅二十年,仍不知如何用心入定。六祖惠能的弟子玄策禅师点化他说,若有心入定,动物等有情识的生灵皆会入定;若无心入定,一切无情草木瓦石也会入定;若不见“有无”之心入定,便是“常定”,出定、入定从何谈起?智隍无言以对,引发了他参访六祖惠能的佳话。

隍无对。良久,问曰:师嗣谁耶?

策云:我师曹溪六祖。

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

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

隍闻是说,径来谒师。

译文

智隍无言以对。过了很久,问玄策:你是师承哪一位祖师的法门呢?

玄策说:我的师父是曹溪山六祖惠能。

智隍问:六祖惠能以什么为禅定呢?

玄策说:我师父所说的禅定,法身圆融玄妙湛然常寂,诸法之体性与作用一如,五蕴和合,其性本空,六尘也不是真实存在。心本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本无所住,远离住于禅的寂静。禅性本无生灭,远离生起禅定的念头。心如同虚空一样,也不存在对虚空的度量。

智隍禅师听了这一番道理,直接来拜谒六祖惠能。

师问云:仁者何来?

隍具述前缘。

师云: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着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1俱泯,性相如如2,无不定时也。

隍于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都无影响。其夜河北士庶,闻空中有声云:『隍禅师今日得道!』隍后礼辞,复归河北,开化四众。

1 能所:能识万物之心为“能”(主体),被认知的万物为“所”(客体)。能、所一体。

2 性相如如:不变而绝对的真实本体或事物的自体称为性;变化的现象和相状称为相。即体性与相状平等不二,如如不动。

译文

六祖惠能问:你从哪里来?

智隍把遇到玄策的因缘讲述了一遍。

六祖惠能说:的确如玄策所说,只要你的心如虚空,不执着空见,应用自在无碍,或动或静都不分别思量;忘却凡圣的差别,泯灭能、所的对待;如此性相一如,自然无时不在定中。

智隍言下大悟,二十年来有所得心,刹那间完全无声无影。那天夜里,河北的官吏、百姓都听到空中有声音说:“智隍禅师今天得道了!”

后来智隍礼谢辞别六祖,又回到了河北,开示教化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赏析与点评

智隍因心中对于禅定是有是无、是动是静不太明了。六祖惠能开导他说,修禅时,心如虚空,却不可有“空”的念想;心动、心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起分别心,放下知见与执着,“能所双亡”,心无挂碍,入定、出定都在禅定中。

一僧问师云:黄梅意旨,什么人得?

师云:会佛法人得。

僧云:和尚还得否?

师云:我不会佛法。

译文

有一个僧人问六祖惠能:黄梅五祖弘忍大师的衣钵、心法(黄梅意旨),到底是什么人得到了?

六祖惠能说:领会佛法的人得到了。

僧人问:大师可曾得到?

六祖惠能说:我不会佛法。

赏析与点评

“我不会佛法”,这句话不是六祖惠能的反语,也不是自谦的话,而是点出弟子不能从老师那里获得明心见性的心法,因为“凡是有法相,皆是虚妄”,“本来无一物”,从何而得?然而,“明心见性”这等大事虽然求不得,但可通过领悟诸法空相而得。正如《心经》云:“无智亦无得”。因此,六祖惠能一句“我不会佛法”,点出禅宗强调自证自悟的主张。

师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无美泉。因寺后五里许,见山林郁茂,瑞气盘旋,师振锡卓地,泉应手而出,积以为池,乃膝跪浣衣石上。忽有一僧来礼拜,云:方辩是西蜀人,昨于南天竺国,见达摩大师,嘱方辩速往唐土,“吾传大迦叶正法眼藏及僧伽梨,见传六代于韶州曹溪,汝去瞻礼”。方辩远来,愿见我师传来衣钵。

师乃出示。次问:上人攻何事业?

曰:善塑。

师正色曰:汝试塑看。

辩罔措。过数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尽其妙。

师笑曰:汝只解塑性,不解佛性。

译文

有一天,六祖惠能想洗涤一下五祖弘忍大师所传的袈裟,却找不到上好的清泉。大师来到寺庙后面五里远的地方,看到这里山林葱郁茂密,有祥瑞之气笼罩盘旋,六祖惠能举起锡杖在地上一戳,泉水立刻涌了出来,积成了一个水池。六祖惠能便跪在石头上洗袈裟。忽然有一个僧人来礼敬参拜,说:我叫方辩,是西蜀人。之前在南天竺国,见到达摩大师,他嘱咐我赶快到唐国来。达摩大师说:我所传大迦叶的真正教法及法衣,现在传到第六代祖,目前在韶州曹溪山,你去瞻仰礼拜他。我远道而来,希望能得见达摩祖师所传之袈裟。

六祖惠能就把衣钵拿给他看,并问:你精通什么事业呢?

方辩说:善于塑像。

惠能严肃地说:你试着塑一尊像看看。

方辩对惠能的要求感到困惑不解,但还是依教奉行,花了几天时间就雕好了一尊佛像,大约有七寸高,惟妙惟肖。

六祖惠能笑着说:你确实擅长雕塑艺术,却不解佛性。

师舒手摩方辩顶。曰:永为人天福田。(师仍以衣酬之。辩取衣分为三,一披塑像,一自留,一用棕裹瘗地中。誓曰:后得此衣,乃吾出世,住持于此,重建殿宇。宋嘉佑八年,有僧惟先,修殿掘地,得衣如新。像在高泉寺,祈祷辄应。)

译文

六祖惠能伸手为方辩摩顶说:希望你生生世世都成为人天种福之田。(六祖又把法衣给了方辩以示感谢。方辩将法衣分为三块,一块披在塑像上,一块自己珍藏,一块用棕树皮裹起来埋在地下。他发誓愿说:后世挖出这块法衣的人,就是我再来出世,要在这里住持佛法,重新兴建殿宇。宋代嘉佑八年,有位僧人叫惟先,修建大殿挖地时得到这块法衣,跟新的一样。塑像供奉在高泉寺,祈祷就有感应。)

赏析与点评

六祖惠能自五祖弘忍传付衣钵心法以来,不断遭受迫害,亲身体会到“衣钵为争端”的含义,遂依五祖嘱咐,决定不再传授衣钵。然而,如何处理衣钵?上文交待了衣钵的去处,交给雕塑家方辩禅师塑成一尊六祖像。佛像塑得惟妙惟肖,六祖惠能大加赞赏的同时,提醒方辩,庄严的佛像可供人们礼拜、种福田,然而觉悟佛性更重要。

有僧举卧轮禅师偈曰: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

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

因示一偈曰: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译文

有一个僧人转述了卧轮禅师的一首偈:

卧轮有一个伎俩,能断绝百般思想;

对外境心不攀缘,菩提心日日增长。

六祖惠能听后对他说:这首偈语还没有见到自己的心性,如果依照这首偈去修行,反而会受到束缚。

因此,六祖为他说了一首偈:

惠能没有什么伎俩,不用断绝百般思想;

对境时心不断生起,菩提心作么增长呢?

赏析与点评

卧轮禅师的“能断百思想”,其核心是“灭念头,见自性”,这是二乘有为的修行。对此,六祖惠能以“不断百思想”作响应,说明修禅人不是一念没有,而是对境不取不舍,妄心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