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1,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1 燃灯佛:过去佛,曾为释迦牟尼授记,“过后九十一劫,等你修满三阿僧祇时,你应当作佛,号释迦牟尼。”

译文

佛陀再问须菩提:你有怎样的看法?我从前在修菩萨行时,在燃灯佛的法会中,有没有实在的法可得?

须菩提回答:没有的,世尊!如来往昔在燃灯佛前,实际未得到任何妙法。

赏析与点评

上文论及声闻乘人通过修行,尚能悟人空、法空,于相离相,证得圣果,降伏有所证、有所得之心,于般若空慧中生起信心。那么菩萨是如何于般若空慧中降伏其心,证得圣果的呢?本段从受记、传法入手,说明释迦牟尼佛并未从燃灯佛处“取得”任何法。以六祖惠能为例,他原是岭南一个樵夫,因为卖柴,路过街道,听到一户人家念《金刚经》,心有所悟。后经五祖弘忍大师八个月的调教,悟境日增。他的悟道偈就是最好的证明,“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随后五祖弘忍又为他专讲《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大悟。

由此观之,惠能之所以有资格继承五祖的衣钵,并非因为五祖给他传了什么法,而是通过弘忍的调教,惠能已达到了无生法忍的境界,经弘忍印可而成六祖。换而言之,所谓受记、传法,是千圣不传的传。同样,因释迦牟尼佛已悟证无生法忍,得燃灯佛的验证,才为他授记。因此说,“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1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 庄严佛土:菩萨立大愿,实践六度万行功德、四摄的善行,成就庄严的佛国净土。

译文

佛陀接着问:须菩提!你有怎样的看法?菩萨有没有庄严清净佛土呢?

须菩提回答:没有的,世尊!为什么呢?因为所谓庄严佛土,是缘起的有,空无自性,所以说即非庄严;然而无自性的空,并不破坏缘起施设,世出世法一切是宛然而有的,所以随俗说是名庄严。

佛陀说:所以,须菩提!诸位大菩萨都应当像这样生起清净心,不应该对眼识所见的种种色法生起执着心,也不应于声、香、味、触及法等尘境生起执着心,应该于了知无任何所缘可执着中生起离一切边执的清净心。

赏析与点评

如果法无可传,佛不可求,那么是否意味着不必庄严佛土?而得无生法忍的菩萨通过庄严佛土才能度化众生到清净庄严的佛土。没有庄严的佛土,菩萨如何行利他的事业?佛陀以“唯心庄严”释之。《摄大乘论释》云,比如水,鬼见水是脓血,鱼见水是住处,人见水是水,天人见水是琉璃。众生随其境界不同,见水相则不同。同理,同样是一个国土,烦恼众生见到的是五浊恶世,而在菩萨清净心中显现出来的则是庄严佛土,哪里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庄严佛土呢?正如《维摩经》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乐邦遗稿》亦云,“净土唯心,我心既净,则国土净。”

从本经开头到现在,须菩提一直在向佛陀请教应如何降伏其心,至此,终于有了答案:当心与声、香、味、触、法六相接触时,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则不会被外境所污染,清净心自然生起,当下就是庄严的净土,不必他求。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译文

须菩提!譬如菩萨的法性真身,像须弥山王那样高大庄严,你以为大不大呢?

须菩提回答:这当然大得很!世尊!为什么呢?(未证诸法如实相的菩萨,他的身体是众缘和合而成的),佛陀说它是非身;(一旦领悟其中之意,从大悲愿力与功德善业所集成的法性真身),非常殊胜庄严,所以名为大身。

赏析与点评

修菩萨行,得依、正庄严。一般人认为报身必居实土,因而会问,若无广大无边的庄严佛土,菩萨的庄严法身何处可居?法身无依,困扰着无数修行人。佛陀以法身非身释之。“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苏东坡的这首诗形象地道出了“佛陀说非身,是名大身”的原委。未证诸法实相的菩萨,他的身体,不过较我们强健、庄严,还是同样的肉身。一旦悟入缘起性空之理,菩萨的法性身无处不在。听流水潺潺,赏落花片片,是菩萨的法性身在说无常变化的真理;观青山、万物,是菩萨的法性身在说缘生缘灭的道理。如此观之,菩萨的法性身尽虚空,遍法界,大如须弥山,而又无固定的相状,因此,“佛说非身,是名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