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苏联我们须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就是它与欧美任何其他的一国都大不相同,它是自成天下的。由此点言,它正与中国一样。中国本是自成一个世界的,最近一百年来才被强有力的欧美拉入西方的国际局面之内,成为许多列国中的一员。俄罗斯当初也是欧西以外的一个独立文化系统,二百年前才半自动地半被迫地吸收西化,改组内部,加入欧西列国的政治旋涡。对欧美略作研究的人,都感到俄罗斯人与其他欧美人在风味上的不同,根本的原因就在此点。我们若极端地讲,甚至可说如果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的民族或文化与它纠缠,对苏俄将是最称心如意的事,正如在根本上我们中国也可说有此心情一样。

但事实上,欧西文化所创的列国局面是今日世界的最大前题,无论高等文化的民族如中国或苏俄,或未开化的民族如中非或许多岛屿上的弱小民族,都须自动地或被动地在这个局面中谋求出路。专就苏俄言,它在复杂的国际中有一个别国所没有的困难,就是国界线太长,邻国太多。欧洲方面的邻国有芬兰,波兰,罗马尼亚。亚洲方面的邻国有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日本(在库页岛)。一国而有八个大小的邻国,这在今日的世界上是最高的纪录。所以苏俄时常有受人包围之感。此次战前它常说资本主义国家要向它阴谋围攻,除一部的宣传作用外,根本的原因就在这种特殊的地理形势,它的被包围说最少在主观上大体是诚恳的,并不完全是口是心非的宣传词令。况且它在文化上又自成体系,与他人完全互谅互解,不免困难,当然使它更容易发生八面埋伏之感了。

认清此点之后,我们对于苏俄过去的外交政策就不难明了了。此次战前对于集体安全最热心的,莫过于苏联。与大小的邻国都设法订立互不侵犯条约,由近处言,这是为的谋求内部建设的机会,但较远的道理是苏联整个地理形势使它自然地拥护集体安全制,理想的集体安全不能成立时,它就采取普遍的睦邻政策,以便建设以自己为中心的一个小规模的集体安全体系。

但专凭条约的睦邻,往往不可信赖,再进一步的安定边境办法是设法使邻国在精神上与自己相通。帝俄特别欢迎君主专制的邻国,第一次大战后的苏俄向世界各国,尤其接壤的邻国宣传共产主义,除了抽象的主义信仰外,主要的原因还是自求安全的政策。主义制度完全相同的邻国,容易成为善意的邻国,是很明显的道理。国境太长,不能每寸每尺设防,精神的防线是最经济最可靠的防线。

但主义制度的宣传,无论是君主专制或共产主义,都不见得能一帆风顺的成功,不得已时只有进而求更直接一层的安全保障,就是在界外的邻壤之上成立缓冲地带。帝俄在波斯北部,在中国的新疆、外蒙、东三省,都有此种企图,第一次大战后此种政策也未能全部改变。这种在邻国领土上建立缓冲地带的策略,虽在古今的历史上是常见的事,但帝俄与苏俄对此特别注重,因为它是自成天下的文化统系。中国过去二千年间每当盛强时都在国境的边缘设立许多朝贡的藩属,性质正与此相类。

此外苏俄在地势上又有一个特点,使它时常想在国境以外谋求发展,就是它总感到自己没有好的出路。自帝俄时代起,这个横贯欧亚的北方国家就是世界上疆域最广的第一大国,但它没有一个四季开放的良港,这更增加它的受人包围被人封锁的感觉。在西方它久想冲出黑海,最好是占有全世界有名良港的君士坦丁堡。在东方,帝俄的侵入东三省,除求缓冲求安全的政策外,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开发辽东半岛,打通常年不冻的旅顺大连。但帝俄追求温水港的计划,在东西两方都未成功,苏俄成立之后一时也无暇旧事重提,但温水港的缺乏仍是今后的苏俄所不会完全忘记的一种痛苦。

过去的俄罗斯既如上述,今后的苏俄又将如何?地理环境,历史传统,与文化特征是任何民族的一切行为的最后推动力与决定力。苏俄在此种力量下,使它不期然而然的第一想要推行集体安全制或普遍的睦邻政策,其次就要推行主义宣传的自卫政策,再其次就要在邻国设缓冲区了。最后一种政策又与追求温水港的欲望时常打成一片。战后苏联的对外国策,大体仍难逃出上列的几种范围。由莫斯科与德黑兰两次会议的顺利结束,由近来苏俄对英美的日愈接近,可见今后的苏俄所希望的仍是普遍的睦邻,最好是名称其实的集体安全能够实现。在飞机世界的今日,“邻国”一词的意义已经扩大,扩大到全世界各国都是邻国的地步。在所要睦的邻国中,苏俄当然特别注意富强的英美两国,希望与两国长期交亲,合作建立集体安全。况且苏俄此次大战,人力物力的损失超过世间任何其他的一国。只有中国的损失可与它相比,但中国是尚未真正开发的国家,而苏俄所损失的是三次五年计划的成果的大部。它此后需要长期的休养生息,以便重新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在许多方面不免需要英美的协助,这更增加它交睦盎格罗萨克逊民族的愿望。所以我们可以断定,第二次大战后的苏联的利益,是与其他各国的利益完全一致的。大家都需要和平,都需要养息,最近未来的世界没有呈显不安景象的理由,普遍全世的集体安全制是应当不难成立的。

但唯一理性动物的人类,往往也是最不讲理性的,有十足的理由实现的局面,人类未见得就让它实现。我们不可一厢情愿,不快的可能我们也须勇敢地加以研究。集体安全制如果不能顺利的建立,任何一国,无论大小,当然都无好处。我们现在是谈苏联,所以也就专由此点推敲苏联的可能局面。集体安全如不能建立,或建立不久而又破坏,苏联必将被迫再去采取中策或下策,就是主义的宣传与缓冲区的追求,因为那是它唯一的自保之计。苏联尽管损失惨重,但它在物力与技术能力方面仍不失为与英美鼎足而三的大强国,它的向背是可以举足轻重的,它虽在国力大耗之后,仍是有自行其是的资格的。我们常用“地大、物博、人多”一词形容一个大国,但由十足近代化的立场讲,只有美苏两国是能符合此种形容词的。美国不论,我们试看苏联是如何的大、博、多。

苏联的领土占全球陆地的六分之一,与整个月球的面积相等。由东至西,太阳需要十一小时穿过苏联的国境,中国与美国都只有四个时区,苏联若再多一个时区,它的领土就绕地球半周了。由北至南,北起北极,南达半热带的印度北界不远的地方。这一大块地面并且是一个整个的大平原,除不甚高的乌拉山外,只在边地才有山脉,内地全是一望无际的原野。苏联不只是实际的大,地大的印象也只有在苏联的大原上才能彻底地获得的。这个实际大而印象更大的现象,使苏联每个公民锐敏地感到小我的渺小与大我的重要,俄人的一向勇于牺牲,尤其此次抗德战争中所发挥的不可想象的全民视死如归的精神,是苏俄的大地所给的神秘力量。

苏俄的可能富源,在今日的世界恐怕是占第一位的。二十年前美国还是世界最富的国家,但经过最近二十年勘查的结果,证明苏俄可与美国相比,在许多方面并且超过美国。除乌克兰农田的肥厚不计外,苏联煤矿的蓄藏量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二十一,铁矿占百分之二十,森林占百分之三十三,在今日世界最宝贵的油矿方面苏俄占全世界藏量的百分之五十五,达美国的三倍。这大半都是过去二十年的发现,将来可能还可勘出新的矿址。这些富源,大部尚未开发,所以今日苏联的实力尚还在美国之下。但由苏联过去二十年进步的速率看,它的赶上美国恐怕并不是太远的事情。

物须有人利用,物力与人力是分不开的。苏联最近的人口为一万九千三百万,较英国本部与北美合众国人口之和尚多一千万。这当然不能与中国的四万万五千万相比,但人口多不见得就等于力量大,在今日的世界人与物的适当配合才是真正的力量。帝俄时代的人口尽管多,但仍未成为强大的力量。今日情形大不相同,苏联国境之内,新的工厂与新的工业城市有如幻术的由地出生,并且工厂多属最新式的,可与英美德高度工业化的国家相比。工人的训练也非常见效,对机器已能了解,能运用自如,制造与利用都能达到最高的标准,此次战争中的表现是此种全新发展的明证。二十年前的帝俄乃是世界上一个有名落伍的老大帝国。此次战事初起,连最同情苏联的友邦人士都替它担心,就是由于大多数人不能想象此种惊人的进步,因而很诚恳地低估苏联的力量。纳粹当然也犯了这个毛病,否则就不致冒险东侵了。今日苏联工业化的程度,仅次于英美德三国,就工业化的规模言,它只次于美国一国,因地大物博,在规模上已经超过英德两国。

此次大战无意中并使苏联工业的发展采取一个新的方向,就是西伯利亚的大事开发。为求躲避纳粹的初期攻势,许多的工厂东迁,昨日的旷野,成为今日的工业城市。垦田,开矿,开河渠,修铁路,都是最近两年在西伯利亚特别显著的新发展。由工业化方面讲,一九四一年的苏联仍是一个欧洲的国家,但今日它已是横贯欧亚的大工业国了。此次战后苏联不只是欧洲的大强,它在亚洲的地位也较前更加提高。

以如此的一个强大力量,而由种种方面表示要尽力谋求国际合作与集体安全,解散第三国际,屡次表示与英国二十年同盟条约的诚实履行,在莫斯科会议中使一向对苏联不能十分谅解的赫尔国务卿转变为艾登外相同样亲苏的要人——也无怪英美两国,无论政府或舆论,都表示要与苏联力求合作,维持未来世界的和平了。中国一向就有和平的传统与大同的理想,苏联以及英美最近的发展正与我们的传统理想相合,这当然可使我们战后对于世局的应付容易多多。但我们是地大人多而物不甚博并且仍未开发的国家,所以由近代的立场讲,仍是一个力小的国家,将来对于世界各国,尤其对于近邻的苏联,必须轻重得体的善于自处,尽可能的与它合同实现普遍的集体安全制,使它不再感到有采取中策下策的必要。这是中国的自保之策,也是中国对于世界和平的最大可能贡献。

(原载《当代评论》第四卷第八期,1944年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