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前欽天監監正楊公光先別傳

楊光先,字長公,江南歙縣人。尚書凝裔孫,世襲新安衛中所副千戶,讓職與弟光弼,孑身入都。〈康熙《徽州府志》。〉

山陽武舉陳啟新者,崇禎九年詣闕上書,言天下三大病,捧疏跪正陽門三日,中官取以進。帝大喜,立擢吏科給事中,歷兵科左給事中。劉宗周、詹爾選等先後論之。光先訐其出身賦役入徇私納賄狀,帝悉不究。然啟新在事所條奏,率無關大計。〈《明史姜埰傳》。〉

溫體仁當國既久,劾者章不勝計。而劉宗周劾其十二罪六奸皆有指實。宗藩如唐王聿鍵,動臣如撫寧侯朱國弼,布衣如何儒顯、楊光先等,亦皆論之。光生至輿櫬待命,帝皆不省,愈以為孤立,每斥責言者以慰之,至有杖死者。〈《明史溫體仁傳》。〉光先被杖,謫戍遼左。〈《徽州府志》及王泰徵撰《始信錄序》。〉癸未冬,烈皇御經筵,求文武材。襄城伯李國楨以光先對。上曰:「是舁櫬之楊光先乎?」遂懸大將軍印以待之。襄城遣人迎,未至而明已亡。〈王泰征《始信錄序》〉。

入國朝順治十七年,抗疏斥西洋教之非,以西人耶穌會非中土聖人之教。且湯若望所造《時憲書》,其面上不當用上傳批「依西洋新法」五字等語,具呈禮部,不准。〈《征州府志》、阮元《疇人傳》及黃伯祿編《正教奉裦》〉。康熙三年七月,光先叩閽,進所著《摘謬論》一篇。摘湯若望《新法》十謬;又《選擇議》一篇,摘湯若望選擇榮親王安葬日期,誤用《洪範》五行,下議政王等會同確議。四年三月壬寅,議政王等逐款鞫問所摘十謬,楊光先、湯若望各言己是。曆法深微,難以分別。

但歷代舊法每日十二時,分一百刻;《新法》改為九十六刻。又康熙立春日,候氣先期起管,湯若望謊奏候至其時,春氣已應。又二十八宿次序分定已久,湯若望私將參觜二宿改調前後,又私將四餘中刪去紫氣。又湯若望進二百年曆,夫天佑皇上,曆祚無疆。而湯若望止進二百年曆,俱大不合。其選擇榮親王葬期,湯若望等不用正五行,反用《洪範》五行,山向、年月,俱犯忌殺,事犯重大。

擬欽天監監正湯若望、刻漏科杜如預、五品挈壺正楊宏量、曆科李祖白、春官正宋可成、秋官正宋發、冬官正朱光顯、中官正劉有泰等,皆凌遲處死;已故劉有慶子劉必遠、賈良琦子賈文鬱、宋可成子宋哲、李祖白子李實、湯若望義子潘盡孝,俱斬立決。

得旨:湯若望系掌印之官,於選擇事情不加詳慎輒爾准行,本當依擬處死。但念專司天文,選擇非其所習,且效力多年,又復衰老,著免死。杜如預、楊宏量本當依擬處死,但念永陵、福陵、昭陵、孝陵風水,皆伊等看定,曾經效力,亦著免死。湯若望等並其干連人等,應得何罪,仍著議政王貝勒大臣九卿科道,再加詳核分明,確議具奏。〈《東華錄》〉。

夏四月己未,議政王等遵旨再議,湯若望、杜如預、楊宏量、潘盡孝及案內幹連人犯等俱責打流徙,餘俱照前議。得旨李祖白、宋可成、宋發、朱光顯、劉有泰,俱著即處斬。湯若望、杜如預、楊宏量,責打流徙俱著免。伊等既免,其湯若望義子潘盡孝,及杜如預、楊宏量乾連族人,責打流徙,亦著具免,餘依議。〈《東華錄》〉。光先疏言湯若望之曆法,件件悖理,件件舛謬,特授欽天監右監副,旋授監正。〈阮元《疇人志》、《徽州府傳》及黃伯祿編《正教奉裦》〉。光先以但知推步之理,不知推步之數,叩閽辭職疏凡五,上不准辭,輯前後所上書狀論疏為上下卷,名曰《不得已》。〈《疇人傳》。又《徽州府志》云:「凡九叩閽十三疏,辭弗允,勉就職。」今據《疇人傳》及《不得已》本書〉

五年二月丁巳,欽天監監正楊光先奏:今候氣之法,久失其傳,十二月中氣不應,乞准臣延訪博學有心計之人,與之制器測候,並敕禮部,採取宜陽金門山竹管,上黨羊頭山秬黍,河內葭莩備用,從之。〈《東華錄》〉七年,詔求直言,光先條陳十款,悉見採納,內逃一人一款,得免十家連坐之例。〈《徽州府志》〉

冬十月戊子,禮部以江南取到元郭守敬儀器,請旨定奪。得旨楊光先奏稱所用律管、葭莩、秬黍,已經取到,照尺寸方位候過,二年未見效驗。案候氣之法,自北齊信都方取有效驗之後,經千二百餘年,俱失其傳爾。部議交與楊光先,令訪求博有有心計之人,應將一千二百餘年失傳之處,能行修正之人,可得與否?及楊光年能修正與否?俱詳問再議具奏。〈《東華錄》〉。

十一月丙辰,禮部遵旨議覆候氣之事,據欽天監監正楊光先奏稱:律管尺寸,雖載在司馬遷《史記》,而用法失傳。今博訪能候氣之人,尚在未得,臣身染風疾,不能管理。查楊光先職司監正,候氣之事,不當推諉,仍令延訪博學有心計之人,以求候之法,從之。〈《東華錄》。〉

十二月庚寅,治理曆法南懷仁劾奏欽天監副吳明烜所造康熙八年七政民曆內,康熙八年閏十二月,應是康熙九年正月;又有一年,兩春分兩秋分種種差誤。得旨:曆法關系重大,著議政王貝勒大臣九卿科道,會同確議具奏。〈《東華錄》。〉

八年春正月庚申,議政王等會議南懷仁奏吳明烜推算曆日差錯之處,奉旨差大學士圖海等同欽天監監正馬祜,測驗立春、雨水、太陰、火星、木星,與南懷仁所指逐款皆符,吳明烜所稱逐款不合,應將康熙九年一應曆日交與南懷仁推算。得旨楊光先前告湯若望時,議政王大臣會議,以楊光先何處為是,據議准行,湯若望何處為非,輒議停止;及當日議停,今日議復之故,不向馬祜、楊光先、吳明烜、南懷仁問明詳奏,乃草率議覆不合,著再行確議。〈《東華錄》。〉

二月庚午,議政王等遵旨會議,前命大臣二十員赴觀象台測驗。南懷仁所言逐款皆符,吳明烜所言逐款皆錯。問監正馬佑、監副宜塔喇、胡振鉞、李光顯,亦言南懷仁曆皆合天象。竊思百刻曆日,雖歷代行之已久,但南懷仁推算九十六刻之法,既合天象,自康熙九年始,應將九十六刻曆日推行。又南懷仁言羅喉、計都、月孛星,系推算曆日所用,故開載;其紫氣星無象,推算曆日並無用處,故不開載。自康熙九年始,將紫氣星不必造入七政曆日內。又言候氣系自古以來之例,推算曆法亦無用處,嗣後亦應停止。楊光先職司監正,曆日差錯不能修理,左袒吳明烜妄以九十六刻推算,謂西洋之法必不可用,應革職交刑部從重議罪。得旨:楊光先革職從寬,免交刑部,餘依議。〈《東華錄》〉。

三月庚戌,授西洋人南懷仁為欽天監監副。先是欽天監官,案古法推算康熙八年曆,以十二月置閏。至是,南懷仁言雨水為正月中氣,是月二十九日值雨水,即為康熙九年之正月,不當置閏,置閏當在明年二月。上命禮部詳詢欽天監官,多直南懷仁,乃罷康熙八年十二月閏,移置康熙九年二月,其節氣占候,悉從南懷仁之言。〈《東華錄》〉。

八月辛未,康親王傑書等議覆,南懷仁、李光宏等呈告:

楊光先依附鰲拜,捏詞陷人;將歷代所用之《洪範》五行,稱為《滅蠻經》,致李祖白等各官正法;且推曆、候氣,茫然不知;解送儀器,虛糜錢糧,輕改神明,將吉凶顛倒;妄生事端,殃及無辜;援引吳明烜謊奏授官,捏造無影之事,誣告湯若望謀叛。情罪重大,應擬斬,妻子流徙寧古塔。

至供奉天主,系沿伊國舊習,並無為惡實跡,湯若望復「通微教師」之名,照伊原品賜恤,還給建堂基地。許纘曾等復職。伊等聚會,散給《天學傳概》及銅像等物,仍行禁止。西洋人慄安黨等,該督撫驛送來京。李祖白等照原官恩恤,流徙子弟取回,有職者復職。李光宏,黃昌、司爾圭、潘盡孝,原降革之職,仍行給還。

得旨:楊光先理應論死,念其年老,姑從寬免,妻子亦免流徙,慄安黨等二十五人,不必取來京城。其天主教,除南懷仁等照常自行外,恐直隸各省復立堂入教,仍著嚴行曉諭禁止,餘依議。〈《東華錄》〉。

光先邀蒙恩免。〈《正教奉裦》。〉放歸卒於途。〈《徽州府志》又《疇人傳》:「歙人言光先南歸,至山東暴卒,蓋為西人毒死」。而《池北偶談》則稱:「論大闢,其實光先蓋論大闢。免死歸卒者也。」又《正教奉裦》:「出京回家,行至山東德州地方,病發背死」。〉

〈原文錄錢綺《不得已跋》,已見本書,故不贅錄。〉

故前欽天監監正歙縣楊公神道表

穆嘗恭讀世宗憲皇帝所錄《庭訓格言》,中有訓曰:「爾等惟知朕算術之精,卻不知我學算之故。朕幼時,欽天監漢窮官與西洋人不睦,互相參劾,幾至大闢。楊光先、湯若望於午門九卿前,當面賭測日影,奈九卿中無一知其法者。朕思己不知焉,能斷人之是非?因自憤而學焉,今凡八算之法,累輯成書,條分縷析,後之學此者,視此甚易,誰知朕當日苦心研究之難也」。穆既知聖祖仁皇帝之精算術,實由於此,因想楊公之為人。今年夏,晤黟縣老友李君宗煝,談及楊公當日情事。因托遣人於歙縣楊氏,代求楊公所著之書。旋於楊公族裔孫某孝廉家得之。穆既得所錄副本,因念楊公之墓,年久不免荒蕪,復托李君佗日會同孝廉,商為修理。因略敘其生平事跡,佗日表於其阡。

公姓楊氏,諱光先,字長公,徽州歙縣人也。其世祖諱凝,字彥謐,明宣德五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調南京刑部尚書。嘗自敘前後戰功,乞世蔭子,堣遂得新安衛副千戶,子孫遂世襲焉。傳世至公,乃讓職與弟光弼,孑身入京師,時為崇禎十年也。

時有山陽武人陳啟新者,崇禎九年詣闕上書,言天下三大病,捧疏跪正陽門三日,中官取以進,帝大喜,立擢吏科給事中。歷兵科左給事中,劉公宗周、詹公爾選等先後論之。公復劾其出身賤役,及徇私納賄狀,帝悉不究。復經御史王公聚奎、倫公之楷,給事中姜公埰先後劾其溺職,及請托受賕、還鄉驕橫,並不忠不孝、大奸大詐狀,乃削籍下撫按追贓擬罪,啟新竟逃去不知所之。

又中極殿大學士溫體仁當國既久,劾者尤多,公復論之。至輿櫬待命,帝皆不省,每斥責言者以慰之,至有杖死者。而公卒以此遣戌遼左。然體仁亦旋以黨與奸狀為帝所悟,放歸。十六年冬,烈皇御經筵,求文武材,襄城伯李國楨以公對。上曰:「是舁櫬之楊光先乎?」遂懸大將軍印以待之。襄城遣人迎,未至而明已亡。

先是崇禎元二年間,莊烈帝以欽天監推算不合天行,日食失驗,欲罪台官。時禮部徐光啟言台官測候,本郭守敬法。元時當食不食,守敬且爾無怪台官之失占。臣聞曆久必差,宜及時修正。帝從其言,詔西洋人龍華民、鄧玉函等推算曆法,徐光啟為監督。三年五月又征日耳曼人湯若望、意大理人羅雅谷,襄授制器,演算諸法。

入國朝,順治元年夏,湯若望具疏將本年八月朔日食,明年正月望日食,照新法推步,京師所見虧蝕分秒,並起復方位圖像,與各省所見不同之數,繕冊進呈。七月復將所制渾天星球一架,地平日晷、窺遠鏡各一具,並與地屏圖一幅進呈,旋補授欽天監監正。自是十餘年,屢加恩擢用。十七年公入京抗疏,以西人耶穌會非中土聖人之教,且湯若望所造《時憲書》,其面上不當用上傳批「依西洋新法」五字,,具呈禮部,不准。是年復召比利時人南懷仁來京,纂修曆法。

康熙三年七月,公復叩閽,進所著《摘謬論》一篇,摘若望新法十謬;又《選擇議》一篇,摘若望選擇榮親王安葬日期,誤用《洪範》五行,下議政王等會議。四年三四月,議政王等逐款鞫問,及遵旨再議,湯若望等奉旨僅得罷職,旋以病死。聖祖特授公欽天監右監副,旋授監正。公以但知推步之理,不知推步之數,叩閽辭職,疏凡五上不准,乃輯前後所上書狀論疏,為上下卷,名曰《不得已》。七年詔求直言,公條陳十款,多見採納。內逃一人一款,得免十家連坐之例,實自公發之。八年春二月,為治理曆法南懷仁所劾,曆日差錯,得旨革職,旋蒙恩放歸,卒於途。

公歿後,西人以重價購其書,悉為焚毀,欲滅其跡。新城王文簡公士禎所撰《池北偶談》,曾記此書事,實西人復以計削去此條,且有改為詆毀此書者,以故,公此書及生平事實,後人罕有知者。

嘉慶年間,吳門黃主事丕烈曾得此書,嘉定錢少詹事大昕、儀徵阮相國元,先後評跋。阮公復見初印本《池北偶談》,並採公所著《日食天象驗》篇,為《疇人傳》。且推《摘謬十論》譏西法一月有三節氣之新、移寅宮箕三度入丑宮之新,則固明於推步者,所不能廢。錢公雖以公於步算非專家,亦深惜公無有力者助之,故終為彼所詘。其詆耶穌異教,禁人傳習,為大有功名教。

近吳門葉君廷管,嘗稱公少年已氣節觥觥如此。乃越三十年,時移世易,而剛直之性不渝,可謂豪傑之士。其書雖為西人計毀,然迄今仍有傳本,而姓氏亦稱道弗衰。蓋其精誠固結,自有不可磨滅者在云云,皆能知公之深。

穆乃恭記《庭訓格言》一則,並綜《明史》姜埰、溫體仁等傳及《東華錄》、康熙朝《徽州府志》、近世名人著述之可傳信者,□括以表公阡,俾鄉之後進者詳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