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与回纥外交关系的讨论

杜甫的《诸将》诗有两句说:“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远救朔方兵。”这两句诗原是对安史之乱时回纥出兵助唐一事所发的感慨,但在无意中指出了唐朝中叶一个极大的外交问题,那就是回纥与唐室外交关系的问题。这个问题,又包括两件事:一件是回纥马的对唐大量倾销,一件是唐朔方军人的主持对回纥外交政策。这两件事对中唐以后的外交、经济、军事、政治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影响,可以说是关系整个国家的安危。老杜的《诸将》诗是代宗大历初年他寓居夔府时作的,那时正是回纥马向唐大批输入获致暴利,同时也是朔方军人忠诚谋国主持亲善回纥的外交政策的时候。杜诗对回纥马充满“不敢领教”的意味,对朔方军人更有“诸君何以答升平”的责备。自然这两句诗的原意未必即指此二事,同时我们也不应以杜甫诗的态度去论列这两件事,因为这两件事的真正得失,是不易遽下论断的。回纥马的输入,至少到文宗时才停止;回纥马对唐朝的各种影响,必须要在代宗一朝以及代宗以后五十年的历史中找答案。朔方军人所主持的亲回政策,至少须到德宗时才能看出它的功效。现在我们即就这两件事加以讨论,以求能够多明了一点唐朝与回纥外交关系的真象。

回纥(又称回鹘)本属所谓“敕勒诸部”,其部落共有薛延陀、同罗、仆固等十五种,居住于今西伯利亚贝加尔湖沿岸一带地方,回纥乃是其中的一种。元魏时总称为铁勒(敕勒之讹)部落,突厥强盛后,回纥乃臣属于突厥。到了隋炀帝大业中,回纥因不堪东突厥处罗可汗的横暴,一度叛变,其后又复臣于东突厥始毕可汗。到了颉利可汗,回纥与薛延陀、拔野古等部一起叛变。颉利派兵讨伐他们,于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六二七年)被回纥酋长菩萨大败于马鬣山,从此回纥的声势大振。不过当时敕勒诸部最强大的是薛延陀,回纥只是依附于薛延陀。次年,唐太宗册派薛延陀俟斤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与之共图颉利。当时薛延陀的版图是东至靺鞨(松花江下流一带地),西至西突厥,南接沙碛(应系外蒙古沙漠),北至俱伦水(可能属于今鄂尔浑河),回纥则居于薛延陀北境的娑陵水上(今色楞格河)。贞观四年(六三〇年),东突厥颉利可汗被擒,北方异族只有薛延陀和回纥为最强。贞观十五年(六四一年),薛延陀真珠可汗以三十万人渡沙漠,南击新自唐朝边区迁至黄河以北的突厥俟利苾可汗,唐朝派兵击败薛延陀。十九年(六四五年),薛延陀的多弥可汗乘唐伐高丽而南侵,又被唐兵大败于夏州。因此薛延陀的内部发生骚动,回纥酋长吐迷度乃乘机与仆固、同罗共击薛延陀,杀掉多弥可汗。回纥于是占领了薛延陀的地盘,并和铁勒其他部落,相继遣使入贡于唐。二十一年(六四七年),唐改铁勒诸部为府,以回纥为瀚海府,唐朝的北边,至此名义上算是完全平定。但吐迷度对唐朝却是阳奉阴违,私下里自称为可汗,政治组织也一律仿效突厥。其后回纥与唐室保持了十余年的和平关系,并曾派兵帮助唐朝讨伐不服。如高宗永徽二年(六五一年),回纥曾派兵五万助唐讨伐西突厥叛酋阿史那贺鲁。永徽六年(六五五年),又派兵随萧嗣业讨高丽。但到了龙朔元年(六六一年),与唐室亲善的回纥酋长婆闰死掉,他的侄子比粟毒代领其众,会合同罗、仆固等部前来犯边,结果仍为唐室所平服。三年(六六三年),唐朝徙燕然都护府于回纥,更名瀚海都护府(其后又改为安北都护府),管理沙漠以北的所有州府,回纥酋长相继受都督官号以统理蕃州。

武则天时,东突厥的势力复强,回纥又臣属于突厥。此后回纥本身的力量也日益强大,玄宗开元中曾杀唐凉州都督王君奂,断安西诸国入长安的通路,唐派兵讨逐,回纥退保乌德犍山(在今外蒙古鄂尔浑河附近)。开元末,东突厥内乱,唐乃招谕回纥、葛逻禄、拔悉密等部。天宝元年(七四二年),三部共攻杀东突厥首领骨咄叶护,事后三部共推拔悉密酋长为可汗,而回纥、葛逻禄为左右叶护。三载(七四四年),唐朔方节度使王忠嗣会合回纥、葛逻禄攻杀拔悉密可汗,唐朝册拜回纥酋长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次年怀仁可汗又击杀东突厥余孽的白眉可汗,至此回纥尽有东突厥故地,立牙帐于乌德犍山,它的地盘是“东际室韦(今松花江上游一带地),西抵金山(阿尔泰山),南跨大漠”(《资治通鉴》二一五),成为当时中国北方的第一强国。

天宝十四载(七五五年)安史乱起,其后肃宗为迅速恢复失地,于至德元载(七五六年)派敦煌王李承寀与仆固怀仁使于回纥,请兵入援。怀仁可汗以骑兵二千入援,与唐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合兵,大破安史叛众于榆林河北。次年,怀仁可汗又派其子叶护将精兵四千人入援,克复西京。其后又两次助唐收复东京,对唐朝确实帮了不少的忙。但回纥是个贪财的民族,《旧唐书》一九五《回纥传》说它:“人性凶忍,善骑射,贪婪尤甚,以寇抄为生。自突厥有国,东西征讨,皆资其用,以制北荒。”回纥既然贪财,自然不会白替唐室打仗,所以每战必索报酬。克西京时要掠财货,广平王俶(即后来的代宗)亲拜于叶护马前,才算了事。至德二载(七五七年),首次克复东京时,父老献罗锦万匹,才免掉抢掠。同时唐朝除封叶护为司空忠义王外,每年还送回纥绢二万匹以为酬劳。宝应元年(七六二年),第二次克东京时便大大的杀掠了一阵。但唐人在当时那种情形下是不敢得罪这个友邦的,因此一切忍让。回纥人在当时真是“天之骄子”(杜甫的《留花门》诗便称回纥为“天骄子”),在中国作出种种的不法行为。除此以外,回纥更与唐朝成立一种国际贸易,就是以他们特产的马,来换取唐朝的绢。但这种交易是不公平的,其中含有浓厚“敲竹杠”的意味。因为回纥马索价甚高,一匹马要换四十匹绢,而马的体质又劣,没有用处,可是唐朝却又无法拒绝。《新唐书》二一七上《回鹘传》说:

(回鹘)自乾元后益负功,每纳一马,取直四十缣,岁以数万求售,使者相蹑,留舍鸿胪。骀弱不可用,帝厚赐欲以愧之,不知也。

这段话真是《旧唐书》所说回纥“贪婪尤甚”四字的最好注脚。当时唐室财政困难,代宗被回纥马弄得焦头烂额,拿不出绢来,只好赊账,因此欠了回纥许多的马债。德宗建中三年(七八二年),回纥曾要求唐室偿还所欠马值绢一百八十万匹,但这只是欠账,至于代宗时与回纥“现钱交易”所用去的绢究有多少呢?史书并没有确实数目记载。但据《新唐书》五一《食货志》说:

时回纥有助收西京功,代宗厚遇之。与中国婚姻,岁送马十万匹,酬以缣帛百余万匹,而中国财力屈竭,岁负马价。

我们可以此作个最慎重的估计,抛开肃宗不管,仅就代宗一朝而论,从代宗广德元年(七六三年)起,到大历十四年(七七九年),凡十七年,每岁给回纥马价绢一百余万匹,那么代宗一朝因买马用去的绢已有一千七百余万匹。除去欠账一百八十万匹,“现钱交易”的应在一千五百余万匹以上。如果从肃宗乾元元年(七五八年)算起,则当在二千万匹左右,这是何等庞大的数字。

唐室在代宗时既已欠了回纥一百八十万匹绢的马债,但交易仍继续进行,建中三年以后又欠了回纥多少绢,史无明文,想象之中自然是愈欠愈多。这且不论,我们仅看唐室对这一百八十万匹绢的马债,究竟偿还了多少。兹将两《唐书》及《资治通鉴》所载代宗以后唐室给予回纥的马价,综列于下:

德宗建中三年(七八二)诏以帛十万匹、金银十万两偿其马直。

贞元三年(七八七)归其马价绢五万匹。

贞元六年(七九〇)赐马价绢三十万匹。

贞元八年(七九二)给回纥市马绢七万匹。

穆宗长庆二年(八二二年)二月,赐回纥马价绢五万匹。三月,又赐马价绢七万匹。

文宗大和元年(八二五)以绢二十万匹赐回纥充马价。

大和三年(八二八)以绢二十三万匹充马价。

以上共计绢九十万匹、帛十万匹、金银十万两。

代宗时所欠的马债,唐朝还了五十年,才凑上以上的数目,代宗以后的马债,自然是更没有还。若不是文宗以后回纥衰落下去,这种债务纠纷,恐怕一直要持续到唐亡。至此我们可以得到另外一个结论,那就是回纥向唐卖马固然“敲竹杠”,但唐室却也赖掉不少的债。

从上面的史实看,回纥向唐朝倾销马匹,唐室宁愿吃大亏来维持这项交易,而唐室赖债,回纥也没有过分逼索,双方居然没有发生过严重的事故。至少在表面上,双方的邦交是相当稳固的。我们不免要问两国的邦交何以能臻此呢?这里我们就不能不谈到安史乱后唐室与回纥的外交问题了。安史乱时,唐朝求助于回纥之处甚多,乱平之后,又因吐蕃的猖獗,仍不得不拉拢回纥以为外援。故自代宗时,唐室即确立一种外交政策,其基本方针是“联络回纥,抵抗吐蕃”,这个外交政策的建立人就是唐朔方军人领袖郭子仪。吐蕃在唐初即已强大,唐朝受其威胁,因此竭全国之力经营西北,而致无法充分经营东北。唐太宗征高丽的无功,高宗征高丽的得而复失,都与吐蕃的牵制有关。玄宗开元时,回纥又强盛起来。天宝时唐朝持重边将如王忠嗣等,鉴于这种情势的险恶,即主张对吐蕃采取守势,可惜玄宗未能采纳这种意见,命哥舒翰攻吐蕃石堡城,损失数万人。及安史乱起,唐朝竟无足够的兵力来抑平祸乱,这一点与玄宗经营西北的过分浪费,也不无关系。唐朝本身既无平乱能力,乃不得不借重外力,于是有向回纥借兵之举,而主持交涉借兵事务以及其后与回纥并肩作战者,均为朔方军人。

朔方节度使是唐玄宗开元十年所设置的,其任务为拱卫首都长安的北部,管理十州一府的地方(据《旧唐书》三八《地理志》),其地区大致在今陕西北部、绥远南部,和甘肃、宁夏东部一带,为关内重兵的屯驻区。安禄山破西京,肃宗不西窜巴蜀而北走朔方军总部所在地的灵州(今宁夏灵武),即想就此重要兵站,重整武力,以图恢复。开元时铁勒诸部,尚臣服于唐室,回纥、契丹、思结、浑等部,都在唐河西节度使的治下。回纥因与朔方邻近,关系也很密切。天宝初,唐朔方节度使王忠嗣曾联络回纥等部攻击东突厥,东突厥因之衰亡。肃宗时,派仆固怀恩主持向回纥借兵事务。怀恩在朔方军中的地位,仅次于郭子仪,其女为回纥登里可汗可敦,因为他系出铁勒,所以唐朝以他拉拢回纥。此外,郭子仪的德威,也极受回纥的敬仰。凡此种种,均可看出回纥与朔方军曾发生长时间的往来,且有相当浓厚的情感。再看吐蕃,安史之乱给予它一个良好的入侵机会,于数年之间,侵陷唐西北数十州,将旧日唐河西陇右两节度使的辖地,尽行占去。朔方节度使设置的目的,本在“捍御北狄”,至此因河陇的失守,平空又添了一个“西戎”,更加重了朔方军的任务。朔方军的统帅郭子仪(郭于肃宗初年为朔方节度使,其后虽屡次升迁,而朔方军始终受其节制),权衡时势,力主备御吐蕃,对回纥则百计笼络,以免使朔方陷于两面受敌的境地。《资治通鉴》二二二说:

(广德元年夏四月)郭子仪数上言:“吐蕃、党项不可忽,宜早为之备。”

同书二二三又说:

(永泰元年春三月)庚戌,吐蕃遣使请和,诏元载、杜鸿渐与盟于兴唐寺。上问郭子仪:“吐蕃请盟,何如?”对曰:“吐蕃利我不虞,若不虞而来,国不可守矣。”

同书二二四又说:

(大历八年八月)壬申,回纥复遣使者赤心,以马万匹来求互市。……有司以回纥赤心马多,请市千匹。郭子仪以为如此逆其意太甚,自请输一岁俸为国市之。上不许。十一月戊子,命市六千匹。

郭子仪对吐蕃与回纥的态度,甚为明显。但郭的这种联回抗吐的政策,因受宦官程元振的离间,最初并未得到代宗的注意。广德元年(七六三年)乃有吐蕃入寇攻陷长安之事发生,逼得代宗出奔陕州。及吐蕃兵退,代宗回到长安,才对子仪致“用卿不早故及于此”的歉语。次年,仆固怀恩引诱回纥、吐蕃入寇,仗了郭与回纥的人缘,才说服回纥,未成大变。自此以后,郭的政策始为代宗所采纳。

此外唐的联回抗吐,还有另一重要意义,那就是唐室对回纥马的依赖。唐朝为备御吐蕃,必需大量的马匹,唐朝内部又不产马,国外的来源只有回纥,回纥马虽然货不真价不实,但总有几匹能用的,换句话说,也就是“聊胜于无”。唐朝虽在财政极其困难之时,仍无法断绝与回纥的马的交易,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从天宝时起,唐朝即与回纥发生马的交易,当时名将王忠嗣即曾购回纥马而用之备御吐蕃。《旧唐书》一〇三《王忠嗣传》说:

先是忠嗣之在朔方也,每至互市时,即高估马价以诱之,诸蕃闻之,竞来求市,来辄买之,故蕃马益少而汉军益壮。及至河、陇,又奏请徙朔方、河东戎马九千匹以实之,其军又壮。迄于天宝末,战马蕃息。

文中所说“诸蕃”自应以回纥为主,因为它与朔方接境而又盛产马匹。由此可见唐室备御吐蕃,虽于天宝盛时犹须从他地购马来充实战备。肃代之时,因战乱而马匹益少,因此对抗吐蕃,时常失利。我们可以代宗大历八年(七七三年)与吐蕃的宜禄之战为例,《资治通鉴》二二四:

冬十月……吐蕃众十万寇泾、邠,郭子仪遣朔方兵马使浑瑊将步骑五千拒之。庚申,战于宜禄。瑊登黄萯原望虏,命据险布拒马,以备其驰突。宿将史抗、温儒雅等意轻瑊,不用其命。瑊招史击虏,则已醉矣,见拒马,曰:“野战,乌用此为!”命撤之。叱骑兵冲虏阵,不能入而返,虏蹑而来之,官军大败,士卒死者什七八。……郭子仪召诸将谋曰:“败军之罪在我,不在诸将。然朔方兵精闻天下,今为虏败,何策可以雪耻?”

我们可以看出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在双方实力的悬殊,而唐朝骑兵的软弱,也于此表露无遗。例如浑瑊命布拒马以防吐蕃骑兵之驰突,以及唐骑兵冲吐蕃阵之不能下,皆可证明唐骑兵的弱于吐蕃。故虽朔方精兵,亦无法抗此强敌。次年,郭子仪入朝,备述与吐蕃作战的艰苦,急得老泪纵横,他并且上封事说出兵源马匹的不足。《旧唐书》一二〇《郭子仪传》:

(大历)九年入朝,代宗召对延英。语及西蕃充斥,苦战不暇,言发零涕。既退,复上封论备吐蕃利害,曰:“朔方,国之北门,西御犬戎,北虞猃狁,五城相去三千余里。开元、天宝中,战士十万,战马三万,才敌一隅。自先皇帝龙飞灵武,战士从陛下收复两京,东西南北,曾无宁岁。中年以仆固之役,又经耗散,人亡三分之二,比于天宝中有十分之一。今吐蕃充斥,势强十倍,兼河、陇之地,杂羌、浑之众,每岁来窥近郊。以朔方减十倍之军,当吐蕃加十倍之骑,欲求制胜,岂易为力!近入内地,称四节度,每将盈万,每贼兼乘数四。(《新唐书》一三七《郭传》作“虏来称四节度,将别万人,人兼数马”。)臣所统将士,不当贼四分之一,所有征马,不当贼百分之二,诚合固守,不宜与战。”

根据上文,我们即算吐蕃沿朔方边境所驻的四节度的军力为兵四万人,马十六万匹,则朔方军仅有兵一万人,马三千二百匹。从代宗广德元年至大历九年,共有十二年之久,若以《新唐书·食货志》“岁送马十万匹”的话为准,回纥在这段时间内输入唐朝的马,应该已经有一百二十万匹,而“国之北门”的朔方重镇,竟只有马三千匹,可见回纥马的骗人与唐朝损失的惨重。但唐朝在“敦睦邦交”与“聊胜于无”的双重条件的逼迫下,仍不得不维持这项交易,这滋味恐也不亚于“哑子吃黄连”。但从另一方面看,唐朝的损失虽大,却换来与回纥之间的和平,而可专心一意的对付吐蕃。

广德元年(七六三年)以后,终代宗之世,唐朝对郭子仪的政策,可以说是完全实行的。对回纥始终委曲求全,对吐蕃则坚决抵抗,因此朔方诸将成了吐蕃的死敌。但到了德宗时,郭的政策一度受到阻碍。因德宗为雍王时,曾受回纥之侮辱,因此极恨回纥。同时一部分朔方军人,因恨回纥的骄横,也想利用德宗的心理,对回纥加以制裁。因此德宗即位之初(建中元年,七八〇年),振武留后张光晟即杀回纥使者突董等九百余人。当时所以未成大衅,一因回纥内乱,合骨咄禄可汗新立,不敢遽与唐为敌,二因想与唐和亲,以增声价,因此仍欲与唐和好。但德宗因恨回纥过甚,故一面与回纥绝交,一面归还吐蕃俘虏而与之议和。建中四年(七八三年),并与吐蕃结盟。谁知结盟不久,吐蕃又于贞元二年(七八六年)大举入寇,为朔方军所败。吐蕃的大臣尚结赞,视朔方军人如眼中钉,想设计除去唐朝名将李晟、浑瑊(李、浑皆朔方军人)、马燧等。当时三人中李晟是朔方军统帅,对吐蕃主战最烈,尚结赞乃首先散布谣言,中伤李晟,使多疑的德宗对李不敢信任。继之又向马燧求和,并请修盟而后归返所占去的唐朝土地。马燧与当时的宰相张延赏因与李晟不协,皆主与吐蕃和亲。德宗也想联合吐蕃进攻回纥,因此解除李晟的兵权,决心与吐蕃结盟,并派浑瑊为代表,与吐蕃盟于平凉。其实吐蕃之意,乃在乘结盟时,生擒浑瑊而出卖马燧。《资治通鉴》二三二:

初,吐蕃尚结赞恶李晟、马燧、浑瑊,曰:“去三人,则唐可图也。”于是离间李晟,因马燧以求和,欲执浑瑊以卖燧,使并获罪,因纵兵直犯长安,会失浑瑊而止。

这个计策可谓巧妙之极,幸而浑瑊自盟所单骑逃出,使吐蕃未完全达到目的。但当时在盟所的唐朝官兵数百人被杀,千余人被擒,而李晟、马燧也都失掉兵权,这自然是吐蕃的极大收获。

德宗自吃了这次大亏后,对吐蕃才完全绝望。当时的宰相李泌,乘机进言,主张恢复“联回抗吐”的政策。《资治通鉴》二三二说:

(贞元三年)回纥合骨咄禄可汗屡求和亲,且请昏,上未之许。会边将告乏马,无以给之,李泌言于上曰:“陛下诚用臣策,数年之后,马贱于今十倍矣。……臣愿陛下北和回纥,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如此则吐蕃自困,马亦易致矣。”上曰:“三国当如卿言,至于回纥则不可。”泌曰:“臣固知陛下如此,所以不敢早言,为今之计,当以回纥为先,三国差缓耳。”……上曰:“朕与之为怨已久,又闻吐蕃劫盟,今往与之和,得无复拒我,为夷狄之笑乎?”对曰:“不然。臣曩在彭原,今可汗为胡禄都督,与今相国白婆帝,皆从叶护而来,臣待之颇亲厚,故闻臣为相而求和,安有复相拒乎?臣今请以书与之约,称臣,为陛下子,每使来不过二百人,印马不过千匹,无得携中国人及商胡出塞,五者皆能如约,则主上必许和亲。如此,威加北荒,旁詟吐蕃,足以快陛下平昔之心矣。”……上从之。既而回纥可汗遣使上表称儿及臣,凡泌所与约五事,一皆听命。

李泌乘边马告乏的机会,与德宗讨论和回纥复交的问题,终至德宗不得不允其所请,可见回纥马对唐室的重要性。唐室既允与回纥和亲,吐蕃对唐朝的寇扰,乃受到极大牵制。《资治通鉴》二三三说:

(贞元四年九月)回纥合骨咄禄可汗得唐许昏,甚喜,遣其妹骨咄禄毗伽公主及大臣妻并国相、跌都督以下千余人,来迎可敦,辞礼甚恭,曰:“昔为兄弟,今为子婿,半子也。若吐蕃为患,子当为父除之!”因詈辱吐蕃使者以绝之。

同时唐朝不但可专意对付吐蕃,且获得回纥的援助。贞元七年(七九一年)吐蕃寇灵州,回纥即曾出兵助唐,击败吐蕃。此后,唐朝对吐蕃更改变战略,南攻北守,一面命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联络云南,捣吐蕃腹心;一面命朔方大将杨朝晟先后筑盐州、方渠、合道、木波等城,以资防守。唐朝对吐蕃,至此才由劣势而渐居上风。吐蕃虽曾多次入寇,但始终未能给予唐朝严重威胁,直至其国家衰乱而后已。至宣宗时,唐朝遂能收复河湟。而唐朝与回纥的修好,亦历顺、宪、穆、敬、文诸朝而不辍,前后数十年未启边衅。直至武宗时其国衰乱,始于边境发生冲突。然当时回纥国已不国,不久灭亡,唐室不过收其乱众,实已算不上国际战争。而于懿宗咸通七年(八六六年)杀吐蕃元恶尚恐热而致吐蕃加速灭亡的,乃北庭都护治下回纥仆固俊的功劳。至此唐朝联回抗吐政策的功效,才完全表露出来。可知一种政策的得失,有时是不易于短期间下论断的。《新唐书》二一六下《吐蕃传》说:

赞曰:唐兴,四夷有弗率者,皆利兵移之,蹶其牙,犁其庭而后已。惟吐蕃、回鹘号强雄,为中国患最久。赞普遂尽盗河湟,薄王畿为东境,犯京师,掠近辅,残馘华人。谋夫虓帅,圜视共计,卒不得要领。晚节二姓自亡,而唐亦衰焉。

其实唐朝所用的“联回抗吐”的政策,甚为有效,怎能说是“不得要领”呢?吐蕃的亡,唐朝与回纥的夹攻,是一重要因素,又怎能说是“自亡”呢?以代德时唐朝内部的紊乱,如果不能把握这个政策,其结果是不难想象的。我们读唐史,每每嘉叹朔方军人的为国苦战,不知这么一个眼光远大的外交政策,竟也是由他们创画和建立,他们的见识也是同样值得钦佩的。

原载《边疆文化论集》(中),一九五三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