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张载先生指教,书信告诉我“定于本性未能做到静而不动,仍然连累于外界事物”。这一论题贤人的考虑其实已经很成熟了,何需小子我再多谈论。然而我也试着思索过,所以斗胆为大家贡献一下说法。

所谓“定”,是行动时“定”,安静时也“定”,脑海没有送出和迎接,也没有区分内部和外部。如果把外物当做外边的东西来看,牵动自己内心而跟从,这是认为自己本性有内外之分的做法。况且将本性认为能跟随事物去了外面,那么当本性留在外面时,当下此时在里面的又是什么东西?这是有意向于摒弃外部的诱惑,却不知道本性没有内外之分。既然强行将本性分为内外两种根本,那么如何可以匆忙判断就说“定”呢?

天地常常用其心普遍万物而自己无心,圣人常常用其情顺着万事却自己无情。所以君子的学问,没有比的上空廓而大公,事物到来而顺着规律反应。《周易》说:“坚守正道吉祥、悔恨消失。心神不定的往来,周围朋友和环境也会跟从你的心境。”如果只在表面上规规矩矩强行移除外部的诱惑,那么将灭除了东面,西面又生起来了。不仅觉得每日不够用,而且只能看到末端的无穷无尽(而没看到根本原因),不可以做到灭除的。

每个人的情感有各自所遮蔽的不同原因,所以不能到达道,大部分的祸患在于自私和用小聪明。自私则不能有所作为而准确的应照事物、反应痕迹。用小聪明,则不能明白觉悟而自然。当今用厌恶外界事物之心,而求观照不被事物牵连的境地,是反者拿镜子而照。《周易》说:让事物即时停止在背后,就能不影响自身。即使两人走在庭院之间,只要背对也能看不见对方。孟子也说:“之所以厌恶智者,是因为有些人太穿凿附会了。”与其否定外界肯定内心,不如内外都忘却。内外都忘却,则内心澄静没有事情了。内心无事则安定,安定则开明通达,开明通达则有何反应事物时的拖累呢?

圣人的喜,是事物应当喜。圣人的怒,是事物应当怒。圣人的喜怒,与心无关而是与事物相联系。圣人当然也会反应于外界的事物。现在人们认为只要是外界的就加以否定,却以此来更要求是内在的就肯定,这是做不到的。现在的人们用自私和小聪明的喜怒,来观看圣人的喜怒的正确,是以己度人不正确的。人的情感,容易发出而难以制理,尤其怒气更是这样。如果能于愤怒时突然忘记愤怒,而观察道理的是非,也可见外部诱惑不足以为产生厌恶情绪。这样对于道的思索就很不错了。

内心的精细微妙,难以用嘴来说出。加上本人向来不擅长文字,吏事又匆忙,不能精深考虑,是否恰当期待告之。然而举出了大概要点,也应当比较接近答案了。大道很近我们却去很远的地方求索,这是古人所反对的行为。只有智慧之人才能裁断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