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胶西王推崇春秋越王、范蠡和文种,故以“仁”赞许。董仲舒不同意这种看法,理由是《春秋》贵信而贱诈,而越王正是靠行诈而称霸的。这里董仲舒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命题:“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这句话的内涵在于强调人的内在动机和思想品德的纯洁端正,而不是像有些人所误解的绝对不讲功利,弃绝功利。这是需要注意的。本文对的是胶西王,而《汉书·董仲舒传》对的是江都王。

命令相曰(1):“大夫蠡(2)、大夫种(3)、大夫庸(4)、大夫睾(5)、大夫车成(6),越王与此五大夫谋伐吴(7),遂灭之,雪会稽之耻,卒为霸主。范蠡去之,种死之。寡人以此二大夫者为皆贤。孔子曰(8):‘殷有三仁。’今以越王之贤,与蠡、种之能,此三人者,寡人亦以为越有三仁。其于君何如?桓公决疑于管仲(9),寡人决疑于君。”

【注释】

(1) 命令相:命令,此处是“询问”之意。相,这里指代董仲舒,因为他当时任胶西相。

(2) 大夫蠡(lǐ):即范蠡,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他是一位战略思想家,在越王勾践最困难的时期,他与文种通力合作,复兴了越国,使越王成为春秋霸主之一。但当功成名就之后,范蠡明智地弃政经商,“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chī)夷子皮,之陶为朱公……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史记·货殖列传》)。

(3) 大夫种:即文种,字子禽,楚邹人。他颇有军事和政治才能,与范蠡一起协助越王最终灭掉吴国,立下很大功劳。但文种不晓得归隐,又不听范蠡的劝说,最后被勾践所逼,伏剑自杀。

(4) 大夫庸:即泄庸,又作“后庸”,越国大夫。

(5) 大夫睾(ɡāo):睾即“皋”字,谓皋如,越国大夫。

(6) 大夫车成:车成,又作“苦成”,越国大夫。大夫车成并以上四位大夫都为越王勾践消灭吴国、复兴越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7) 越王:即春秋越王勾践,他曾为吴王夫差所败,困于会(kuài)稽(今浙江绍兴、诸暨之间),便向吴国屈辱求和。但越王能够穷益志坚,发奋图强,任用文种、范蠡为相,卧薪尝胆,矢志复仇,从而最终灭掉吴国,成为霸主。

(8) 孔子曰:下引文见《论语·微子篇》:“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9) 桓公决疑于管仲:齐桓公请管仲决断自己心里的疑虑。桓公,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姜姓,名小白,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在位。他任用管仲改革内政,使国势逐渐强盛,最后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仲,又称管敬仲,名夷吾,字仲,谥号敬。他是春秋初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协助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在政治思想上提出了“仓廪食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等重要命题。今传《管子》一书。

【译文】

江都王问董仲舒说:“越国的大夫范蠡、大夫文种、大夫泄庸、大夫皋如、大夫车成,越王勾践跟这五位大夫计谋讨伐吴国,最终把吴国灭掉,洗雪了他被围困在会稽山上的耻辱,终于成为霸主。此后范蠡离开了他,文种自杀而亡。我认为这两位大夫都是贤大夫。孔子说:‘殷代有三个仁人。’而今越王有贤德,范蠡和文种又有贤能,这三个人,我也认为是越国的三个仁人。那么您认为怎么样呢?齐桓公请管仲决断自己心里的疑虑,我也请您决断我心里的疑虑。”

仲舒伏地再拜,对曰:“仲舒智褊而学浅(1),不足以决之。虽然,王有问于臣,臣不敢不悉以对,礼也。臣仲舒闻:昔者,鲁君问于柳下惠曰(2):‘我欲攻齐,何如?’柳下惠对曰:‘不可。’退而有忧色,曰:‘吾闻之也:谋伐国者,不问于仁人也。此言何为至于我(3)?’但见问而尚羞之,而况乃与为诈以伐吴乎?其不宜明矣。以此观之,越本无一仁,而安得三仁?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4)。致无为而习俗大化,可谓仁圣矣,三王是也(5)。《春秋》之义,贵信而贱诈,诈人而胜之,虽有功,君子弗为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童子言羞称五伯(6),为其诈以成功,苟为而已也,故不足称于大君子之门(7)。五伯者比于他诸侯为贤者,比于仁贤,何贤之有?譬犹珷玞比于美玉也(8)。臣仲舒伏地再拜以闻。”

【注释】

(1) 褊(biǎn):狭小。

(2) 柳下惠:春秋时鲁国大夫,本名展禽,字季,居柳下,谥惠,故称柳下惠。他颇重操行,故有“坐怀不乱”的美誉。《孟子·尽心上》:“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介,耿介,直道而行的品格。《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孟子称他是“圣之和者”。

(3) 言:旧本皆脱此字。苏舆注:“‘此’下当有‘言’字。本传(即《汉书·董仲舒传》)作‘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于我哉?’”苏说是,今据补。

(4) “正其道不谋其利”二句:遵循正道行动而不谋求利益,按照道理做事而不急着见功效。《汉书·董仲舒传》作“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说法大同小异,基本大意是相通的。

(5) 三王:此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王,即夏禹、商汤、周文王。

(6) 五伯:又称“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庄王。《孟子·梁惠王上》:“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7) 大君子:这里指孔子。《荀子·仲尼》:“仲尼之门,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是何也?曰:然,彼诚可羞称也。齐桓,五伯之盛者也,前事则杀兄而争国;内行则姑、姊、妹之不嫁者七人,闺门之内,般乐、奢汰,以齐之分奉之而不足,外事则诈邾袭莒,并国三十五;其事行也若是其险污、淫汰也,彼固曷足称乎大君子之门哉?……非服人之心也……诈心以胜矣……小人之杰也,彼固曷足称乎大君子之门哉?”董仲舒继承了孟子、荀子的思想,特别是荀子的说法。

(8) 珷玞(wǔ fū):一种似玉的美石,青质白文。

【译文】

董仲舒伏在地上,拜了两拜,回答说:“我的见识狭小而学问浅薄,不足以决断您的疑虑。虽然如此,君王有问题来问我,我不敢不将我所知道的尽力回答,这是礼的要求。我听说:从前,鲁国国君问柳下惠说:‘我想要攻打齐国,你认为怎么样?’柳下惠回答说:‘不可以。’回家后,柳下惠脸上显出忧虑的表情,自言自语地说:‘我听说:国君计谋讨伐别的国家,不会询问仁人。鲁国国君为什么来问我呢?’柳下惠只是被国君询问,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大夫蠡等跟国君在一起策划诈谋去讨伐吴国呢?他们的行为不符合仁义之道,这是明显的。从这一点来看,越国本来没有一个仁人,又怎么能说有三个仁人呢?真正的仁人遵循正道行动而不谋求利益,按照道理做事而不急着见功效。他们好像没有什么作为而大大地改变了社会的习俗风貌,可以说是仁圣的人,夏禹、商汤、周文王就是这种人。《春秋》所包含的道理,是重视信用而轻视欺诈,欺诈别人而获得胜利,虽然有功绩,但君子不屑去做。所以在孔子门下,即使是小孩子也不愿意谈论五霸的事情,因为他们用欺诈手段获得成功,苟且有所作为罢了,因此不值得在孔子门前谈论。五霸只不过比其他诸侯有贤能而已,可是比起仁圣的人,怎么说得上贤能呢?这就好像珷玞石跟美玉相比一样。臣仲舒再次跪拜,向君王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