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2]。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3]。蓬萊文章建安骨[4],中間小謝又清發[5]。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6]。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7]。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髮弄扁舟[8]。

【注釋】

[1]李白另有《餞校書叔雲》詩,作於春天,有“喜見春風還”句,有餞别之語,無登樓之辭。而此詩則有“長風萬里送秋雁”句,乃秋天所作,李白似不可能在春、秋兩次餞别李雲。宋本題下校:“一作陪侍御叔華登樓歌。”宣州,咸本二字上有“於”字。《文苑英華》卷三四三收此詩正題作《陪侍御叔華登樓歌》,詩中無餞别之意,確是登樓之歌。獨孤及《檢校尚書吏部員外郎趙郡李公(華)中集序》:“(天寶)十一年拜監察御史……入司方書,出按二千石,持斧所向,郡邑為肅。為奸黨所嫉,不容於御史府,除右補闕。”此詩乃天寶十二載(七五三)在宣城作,時李華正在監察御史任,故稱之為“侍御叔華”。登樓,即登謝朓樓。詩中有“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句可證。年代和事蹟相符,則此詩題當以《文苑英華》為是。

[2]“棄我”二句:謂以往歲月已棄我而去,無法挽留,如今歲月却只能使人心煩意亂。可,《文苑英華》作“復”。多煩,《文苑英華》作“足繁”。

[3]“長風”二句:謂長風萬里,目送秋雁南歸,面對眼前之景正可陪友酣飲於高樓。陸機《前緩聲歌》:“長風萬里舉。”酣,《文苑英華》作“酧”。

[4]“蓬萊”句:此句謂李華的詩文具有漢魏風格。蓬萊,原指海中神山,據説仙府幽經秘録均藏於此山,故東漢時即以蓬萊指國家藏書處東觀。《後漢書·竇章傳》:“是時學者稱東觀為老氏藏室,道家蓬萊山。”此處即借指漢代。《文苑英華》作“蔡氏”,指蔡邕,東漢文學家,以文章著名。建安,東漢末獻帝年號(一九六—二二〇)。當時曹操父子和王粲等七子寫作詩歌,辭情慷慨,語言剛健,形成俊爽剛健的風格,後人因譽為“建安風骨”。

[5]“中間”句:此句謂從漢至唐,中間謝朓詩最清新秀發。小謝,指謝朓。因謝朓晚於謝靈運,唐人稱靈運為大謝,稱朓為小謝。《南齊書·謝朓傳》:“少好學,有美名,文章清麗。”

[6]“俱懷”二句:謂兩人都滿懷豪情逸興,似欲上天摘取明月。逸興,超逸豪放的意興。覽,通“攬”,摘取。盧思道《盧紀室誄》:“麗詞泉涌,壯思雲飛。”青天覽明月,《文苑英華》作“青雲攬明月”。明,一作“日”。

[7]“抽刀”二句:形容己憂連續不斷,無法排除。更,一作“復”。

[8]“人生”二句:不稱意,不合意。散髮,拋棄冠簪,隱居不仕。《文選》卷二四張華《答何劭詩》:“散髮重陰下,抱杖臨清渠。”張銑注:“散髮,言不為冠所束也。”扁舟,小舟。《史記·貨殖列傳》:“范蠡既雪會稽之耻……乃乘扁舟,浮於江湖。”人生,《文苑英華》作“男兒”。世,咸本作“代”。散髮弄扁舟,一作“舉棹還滄洲”。

【評箋】

劉辰翁曰:崔嵬迭宕,正在起一句。“不稱意”,諾欲絶。(《唐詩品彙》卷二七引)

陸時雍《唐詩鏡》卷一九:雄情逸調,高莫可攀。

王夫之《唐詩評選》卷一:興比超忽。

沈德潛《唐詩别裁》卷六:評首二句:此種格調,太白從心化出。

《唐宋詩醇》卷七:遥情飇豎,逸興雲飛,杜甫所謂“飄然思不群”者,此矣。千載而下,猶見酒間岸異之狀,真仙才也。

王堯衢《古唐詩合解》卷三:此篇三韻兩轉,而起結别是一法。起勢豪邁如風雨之驟至。

方東樹《昭昧詹言》卷一二:起二句,發興無端。“長風”二句,落入;如此落法,非尋常所知。“抽刀”二句,仍應起意為章法。“人生”二句,言所以愁。

高步瀛《唐宋詩舉要》引吴曰:(起二句)破空而來,不可端倪。(長風句)再用破空之句作接,非太白雄才,那得有此奇横?第四句始倒煞到題。(又評“抽刀”句)再斷,收倒煞到題。

劉熙載《藝概·詩概》:昔人謂激昂之言出於興,此“興”字與他處言興不同。激昂大抵只是情過於事,如太白詩“欲上青天覽日月”是也。

王闓運手批《唐詩選》卷八評“長風萬里”二句:起句破格,賴此救之。中四句不貫,以其無愁也。

按:此詩乃天寶十二載(七五三)在宣城作。全詩感情波瀾起伏,結構跌宕跳躍,語言生動自然,風格豪放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