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晁卿辭帝都[2],征帆一片繞蓬壺[3]。明月不歸沉碧海[4],白雲愁色滿蒼梧[5]。

【注釋】

[1]晁卿衡:晁衡,日本奈良時代遣唐留學生阿倍仲麻吕的華名。又作“朝衡”、“仲滿”。卿,對友人的愛稱。《舊唐書·東夷·日本國傳》:“開元初,又遣使來朝,因請儒士授經。……其偏使朝臣仲滿,慕中國之風,因留不去,改姓名為朝衡,仕歷左補闕、儀王友。衡留京師五十年。好書籍,放歸鄉,逗留不去。……上元中,擢衡為左散騎常侍、鎮南都護。”《新唐書·東夷·日本傳》稱:“天寶十二載,朝衡復入朝。”據中日學者考證,晁衡於開元五年(七一七)作為遣唐學生來華,時年二十。天寶十二載(七五三),任秘書監,兼衛尉卿。是年十二月隨遣唐使藤原清河等自長安經揚州東歸,遇暴風,漂至安南驩州。後重返長安,時為天寶十四載六月。天寶十三載李白於揚州聞晁衡等人海上遇風失蹤,誤以為身亡,故寫此詩哀悼。今《全唐詩》尚存王維《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并序》、趙驊《送晁補闕歸日本》、包佶《送日本國聘賀使晁巨卿東歸》等送行詩,儲光羲有《洛中貽朝校書衡》詩。

[2]辭帝都:指天寶十二載冬晁衡辭别唐朝京都長安歸國。

[3]“征帆”句:征帆,遠行之船。一片,猶一葉,極言其小。蓬壺,即蓬萊、方壺等傳説中的海上仙山。

[4]“明月”句;明月,喻品德高潔才華出衆之士晁衡。沉碧海,謂溺死海中。

[5]“白雲”句:此句意謂海上籠罩着哀愁的雲霧。比喻對日本友人哀悼之情的深廣。蒼梧,本指九疑山,即傳説中所謂舜死於蒼梧之野即其地,在今湖南寧遠縣南。又東北海中有大洲名鬱洲,亦名蒼梧山,即今江蘇連雲港市花果山,清中葉時泥沙淤漲,遂與大陸相連。傳説此山由蒼梧飛來。《水經注·淮水》:“東北海中有大洲,謂之郁洲。《山海經》所謂郁水在海中者也。言是山自蒼梧徙此云。山上猶有南方草木,今郁洲治。故崔季珪之叙《述初賦》,言郁洲者,故蒼梧之山也。”

【評箋】

[日]近藤元粹《李太白詩醇》卷五:是聞安陪仲麻吕覆没訛傳時之詩也。而詩詞絶調,慘然之情,溢於楮表。

此詩乃天寶十三載(七五四)春夏間在廣陵(今江蘇揚州)遇見魏顥,聞晁衡歸國時遇暴風失事的消息後所作,充滿對日本友人的痛悼之情。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1]

王屋山人魏萬,云自嵩、宋沿吴相訪[2],數千里不遇。乘興游台越[3],經永嘉[4],觀謝公石門[5]。後於廣陵相見。美其愛文好古,浪迹方外[6],因述其行而贈是詩[7]。

【注釋】

[1]此詩題一作《送王屋山人魏萬并序》。按此詩前有“序”,題中應有“并序”二字。王屋山,《元和郡縣志》卷五河南道河南府王屋縣:“王屋山,在縣北十五里。周迴一百三十里,高三十里。《禹貢》‘底柱、析城,至於王屋’是也。”在今山西省垣曲縣和河南省濟源市之間。中條山分支。濟水源地。《列子》載“愚公移山”故事,即指此山。王屋山人,魏萬别號。魏萬,後改名顥。肅宗上元初登第。天寶十三載(七五四),為尋訪李白,曾歷三千餘里,終於廣陵相遇。李白言其以後“必著大名於天下”,又請為己編文集。後魏萬於上元初編成《李翰林集》,惜今已佚,但存其序。見魏顥《李翰林集序》。

[2]自嵩、宋沿吴相訪:嵩,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北。宋,宋州,州治在今河南商丘市。相訪,宋本作“相送”,誤,據他本改。

[3]台越:台,台州,州治在今浙江臨海市。越,越州,州治在今浙江紹興市。

[4]永嘉:唐江南道温州,天寶元年改為永嘉郡,乾元元年復改為温州。今浙江温州市。

[5]謝公石門:謝公,指南朝宋代謝靈運,曾為永嘉太守。石門,永嘉名勝。謝靈運曾游此山。故以“謝公石門”名之。《文選》卷二二收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詩,李善注引謝靈運《游名山志》曰:“石門澗六處,石門溯水上,入兩山口,兩邊石壁,右邊石巖,下臨澗水。”

[6]“美其”二句:其,一作“而”。浪迹,行蹤無定的漫游。戴逵《棲林賦》:“浪迹潁湄,棲景(影)箕岑。”方外,世俗之外。語出《莊子·大宗師》“彼游方之外者也”。

[7]以上是序文。宋本校:“一作見王屋山魏萬,云自嵩歷兖,游梁入吴,計程三千里,相訪不遇,因下江東,尋諸名山,往復百越,後於廣陵一面,遂乘興共過金陵。美此公愛奇好古,獨往物表,因述其行李,遂有此贈。”

仙人東方生,浩蕩弄雲海。沛然乘天游,獨往失所在[8]。魏侯繼大名[9],本家聊攝城[10]。卷舒入元化[11],迹與古賢并[12]。十三弄文史,揮筆如振綺[13]。辯折田巴生,心齊魯連子[14]。西涉清洛源[15],頗驚人世諠。采秀卧王屋[16],因窺洞天門[17]。

【注釋】

[8]“仙人”四句:宋本校:“一作東方不辭家,獨訪紫泥海,時人少相逢,往往失所在。”東方生,即東方朔,字曼倩,漢武帝時弄臣。以奇計俳辭詼諧滑稽著名,後人傳聞甚多,方士附會為神仙。《漢武内傳》:“東方朔一旦乘龍飛去,同時衆人見從西北冉冉上,仰望良久,大霧覆之,不知所適。”沛然:迅疾貌。

[9]“魏侯”句:《左傳·閔公元年》:晉侯賜畢萬為魏大夫,卜偃曰:“畢萬之後必大。萬,盈數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賞,天啓之矣。”詩用此典,謂魏萬繼承了魏侯的大名。

[10]聊攝城:指唐代博州,即今山東聊城市。《元和郡縣志》卷一六河北道博州:“《禹貢》兖州之域。春秋時齊之西界聊攝地也。……在漢為東郡聊城縣之地。”又聊城縣:“本春秋時聊攝地……漢以為縣,屬東郡。……隋開皇……十六年置博州,縣屬焉。”

[11]“卷舒”句:卷舒,猶屈伸。比喻人的進退出處。《淮南子·俶真訓》:“至道無為,一龍一蛇,盈縮卷舒,與時變化。”入元化,適應自然的發展變化。宋本校:“一作雜仙隱。”陳子昂《感遇》詩:“古之得仙道,信與元化并。”

[12]“迹與”句:謂魏萬的行為與古賢人相合。

[13]振綺: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張衡《歸田賦》:“揮翰墨以振藻。”振藻,猶振綺。

[14]“辯折”二句:事見《太平御覽》卷四六四引《魯連子》:齊國辯士田巴能言善辯,一日能服千人,而徐劫弟子魯連,年十二,終折服之。二句謂魏萬善辯,能像魯連一樣折服田巴。

[15]清洛:即洛水,源出陝西洛南縣西北,東南流經河南盧氏縣折向東北,在偃師市楊村附近納伊水,至鞏縣洛口北入黄河。潘岳《藉田賦》:“清洛濁渠,引流激水。”

[16]采秀:采集芝草。此指隱居。《楚辭·九歌·山鬼》:“采三秀兮於山間。”王逸注:“三秀,謂芝草也。”

[17]洞天門:傳説王屋山上有仙宫洞天,廣三千步,號為小有清虚洞天。

以上第一段,贊美魏萬愛文好古、隱居王屋之事。

朅來游嵩峰,羽客何雙雙[18]!朝攜月光子[19],暮宿玉女窗[20]。鬼谷上窈窕,龍潭下奔潨[21]。東浮汴河水,訪我三千里[22]。逸興滿吴雲,飄颻浙江汜[23]。揮手杭越間[24],樟亭望潮還[25]。濤卷海門石,雪横天際山[26]。白馬走素車,雷奔駭心顔[27]。

【注釋】

[18]“朅來”二句:朅來,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朅來,猶云去也。”李白《題嵩山逸人元丹丘故居》詩:“朅來游閩荒。”嵩峰,即嵩山。羽客,指道士。

[19]月光子:神仙名。《藝文類聚》卷七引《仙經》:“嵩高山東南大巖下石孔,方圓一丈,西方,北入五六里,有大室,高三十餘丈,周圓三百步,自然明燭,相見如日月無異。中有十六仙人,云月光童子。常在天台,時亦往來此中,人非有道,不得望見。”

[20]玉女窗:《五色線》卷下引《圖經》:“(嵩山)有玉女窗,漢武帝於窗中見玉女。”宋謝絳《游嵩山書》:“進窺玉女窗擣衣石,石誠異,窗則亡。”可知玉女窗宋時已不存。

[21]“鬼谷”二句:鬼谷,在今河南登封市,相傳戰國時鬼谷先生居此。窈窕,深遠貌。陶潛《歸去來辭》:“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龍潭,《明一統志》卷二九河南府山川:“龍潭,在登封縣東二十五里,嵩頂之東,九潭相接,其深莫測。”故又稱九龍潭。潨,小水流入大水,匯在一起。

[22]“東浮”二句:東浮,乘船東航。汴水,源於河南滎陽市,隋開通濟渠,因中間自今滎陽至開封一段即原汴水,故唐宋人遂將自出河至入淮通濟渠東段全流統稱汴水、汴河或汴渠。此句即指序言所謂“自嵩宋沿吴相訪”事。

[23]“飄颻”句:飄颻,即飄摇,飄蕩。浙江,即今錢塘江。《元和郡縣志》卷二五江南道杭州錢塘縣:“浙江,在縣南一十二里。《莊子》云浙河,即謂浙江,蓋取其曲折為名。江源自歙州界東北流經界石山,又東北流經州理北,又東北流入於海。江濤每日晝夜再上,常以月十日、二十五日最小,月三日、十八日極大。小則水漸漲不過數尺,大則濤涌高至數丈。每年八月十八日,數百里士女,共觀舟人漁子泝濤觸浪,謂之弄潮。”汜,通“涘”,水邊。陸機《為顧彦先贈婦二首》:“願假歸鴻翼,翻飛浙江汜。”

[24]“揮手”句:王琦注:“揮手,以手指畫也。杭,謂杭州餘杭郡,古時為越國西境。越,謂越州會稽郡,古時為越國都城。二郡中隔浙江,江之北為杭州,江之南為越州。”即今浙江省杭州市和紹興市。

[25]樟亭:在杭州市,為觀潮勝地。李白《與從姪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詩有“觀濤憩樟樓”句,樟樓即樟亭,又名浙江亭。白居易有《宿樟亭驛》詩,可知唐時此亭乃驛亭。樟,一作“章”。亭,一作“臺”。

[26]“濤卷”二句:海門,錢塘江夾岸有山,南面為龕,北面為赭,兩山相對,因稱海門。岸狹勢逼,水涌為濤。見《西溪叢語》卷上。雪,一作“雲”。

[27]“白馬”二句:形容錢塘江潮來勢凶猛,如白馬素車奔馳而來,其聲如雷,使人驚心動魄。枚乘《七發》:“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鷺之下翔。其少進也,浩浩溰溰,如素車白馬,帷蓋之張。……凌赤岸,篲扶桑,横奔似雷行。”此即用其意。

以上第二段,叙魏萬自嵩宋沿吴相訪之事。

遥聞會稽美,一弄耶溪水[28]。萬壑與千巖,峥嶸鏡湖裏[29]。秀色不可名[30],清輝滿江城。人游月邊去,舟在空中行[31]。此中久延佇,入剡尋王許[32]。笑讀《曹娥碑》,沉吟黄絹語[33]。天台連四明[34],日入向國清[35]。五峰轉月色[36],百里行松聲。靈溪恣沿越[37],華頂殊超忽[38]。石梁横青天,側足履半月[39]。

【注釋】

[28]“遥聞”二句:會稽,今浙江紹興市。一弄,一作“且度”。耶溪,即若耶溪,出若耶山,在今浙江紹興市南。相傳為西施浣紗處,故一名浣紗溪。見前《子夜吴歌·夏歌》注。

[29]“萬壑”二句:《世説新語·言語》載:顧長康(東晉大畫家顧愷之字)從會稽還,人問山川之美,顧云:“千巖競秀,萬壑争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興霞蔚。”鏡湖,見前《夢游天姥吟留别》詩注。

[30]“秀色”句:謂優美的景色難以言狀。不可名,不可名狀。無法用言辭形容。

[31]“人游”二句:描繪湖水清澄,月光天色倒影湖中,使人覺得似乎在月邊遨游,舟在空中行駛。陳釋惠標《詠水詩》:“舟如空裏泛,人似鏡中行。”

[32]“此中”二句:謂為尋訪古賢遺迹,在會稽停留很久。延佇,很久停留。剡,剡中,唐剡縣,今浙江嵊州市及新昌縣。王許,指王羲之、許詢等曾隱居剡中沃洲山(在今浙江新昌縣)的東晉十八名士。

[33]“笑讀”二句:曹娥,《後漢書·曹娥傳》:“孝女曹娥者,會稽上虞人也。父盱,能絃歌,為巫祝。漢安二年五月五日,於縣江泝濤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屍骸。娥年十四,乃沿江號哭,晝夜不絶聲,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縣長度尚改葬娥於江南道傍,為立碑焉。”李賢注引《會稽典録》曰:“上虞長度尚弟子邯鄲淳,字子禮。時甫弱冠,而有異才。尚先使魏朗作《曹娥碑》……朗辭不才,因試使子禮為之。操筆而成,無所點定。……其後蔡邕又題八字曰:‘黄絹幼婦。外孫虀臼。’”《世説新語·捷悟》:“魏武嘗過曹娥碑下,楊修從。碑背上見題作‘黄絹幼婦,外孫虀臼’八字,魏武謂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記所知。修曰:‘黄絹,色絲也,於字為絶;幼婦,少女也,於字為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為好;虀臼,受辛也,於字為辭;所謂絶妙好辭也。’魏武亦記之,與修同。乃歎曰:‘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虀臼,指將大蒜等辛辣醃菜舂之為末的石製舂物器具。虀(jī),同“齏”。沉吟,低聲吟味。

[34]“天台”句:天台,天台山,見前《夢游天姥吟留别》詩注。四明,四明山,在今浙江寧波市西南,天台支脈,南北走向,為曹娥江、甬江分水嶺。主峰在嵊州市東北。山有石窗,四面玲瓏,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名。《文選》卷一一孫綽《游天台山賦》:“涉海則有方丈、蓬萊,登陸則有四明、天台。”

[35]國清:佛寺名,在今浙江天台山南麓。本名天台寺。隋開皇十八年僧智顗建。相傳隋僧智顗曾夢定光告曰:寺若成,國即清,大業中因改名國清。《方輿勝覽》卷八台州國清寺:“在天台縣北十里。隋僧智顗夢定光告曰:‘寺若成,國即清。’故名。”

[36]五峰:國清寺旁的五座山峰。正北曰八桂,東北曰靈禽,東南曰祥雲,西南曰靈芝,西北曰映霞。

[37]“靈溪”句:靈溪,在今浙江天台縣北。孫綽《游天台山賦》:“過靈溪而一濯,疏煩想於心胸。”恣,放縱。一作“咨”,非。沿越,順流而渡。

[38]“華頂”句:華頂,天台山最高峰,高一萬八千丈,下瞰衆山,如龍虎盤踞,旗鼓布列。天台九高峰形如蓮花,華頂在九峰之中,如花心之頂,故名。超忽:遥遠貌。

[39]“石梁”二句:石梁,石橋。《文選》卷十一孫綽《游天台山賦》:“跨穹隆之懸磴,臨萬丈之絶冥。”李善注引顧愷之《啓蒙記》:“天台山石橋,路徑不盈尺,長數十步,步至滑,下臨絶冥之澗。”横青天,形容石梁之高。側足,形容石橋險而窄,只能側足而行。履,踩踏。半月,形容橋形彎如半月形。

以上第三段,叙魏萬乘興游台、越之事。

眷然思永嘉[40],不憚海路賒[41]。挂席歷海嶠[42],迴瞻赤城霞[43]。赤城漸微没,孤嶼前嶢兀[44]。水續萬古流,亭空千霜月。縉雲川谷難,石門最可觀。瀑布挂北斗[45],莫窮此水端。噴壁灑素雪,空濛生晝寒[46]。却尋惡溪去,寧俱惡溪惡。咆哮七十灘,水石相噴薄[47]。路創李北海,李公邕昔為括州,開此嶺路。巖開謝康樂[48]。惡溪有謝康樂題詩處松風和猿聲,搜索連洞壑[49]。徑出梅花橋,雙溪納歸潮[50]。落帆金華岸,赤松若可招[51]。沈約八詠樓,城西孤岧嶤[52]。岧嶤四荒外,曠望群川會。雲卷天地開,波連浙西大[53]。亂流新安口[54],北指嚴光瀨[55]。釣臺碧雲中,邈與蒼嶺對[56]。

【注釋】

[40]“眷然”句:眷然,殷切思念貌。眷,《全唐詩》作“忽”。永嘉,郡名,即温州。天寶元年改為永嘉郡,乾元元年復為温州。今浙江温州市。晉王羲之、宋謝靈運均曾官永嘉太守。

[41]賒:遥遠貌。

[42]“挂席”句: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詩:“挂席拾海月。”海嶠,海邊尖峭的山。

[43]赤城霞:赤城山在今浙江天台縣北,為天台山南門,登天台必經此山。《文選》卷一一孫綽《游天台山賦》:“赤城霞起而建標。”李善注引孔靈符《會稽志》:“赤城,山名。土色皆赤,狀似雲霞。”

[44]“赤城”二句:謂舟行中回頭遠望,赤城山漸小,繼而消失,而孤嶼山却高聳眼前。孤嶼,山名,在今浙江温州市北江中,東西兩峰相對峙。謝靈運《登江中孤嶼》詩:“亂流趨正絶,孤嶼媚中川。”嶢兀,高峻貌。

[45]“縉雲”四句:縉雲,山名,在今浙江縉雲縣。縉雲山上有瀑布,日照如晴虹,風吹如細雨。石門,山名,在今浙江青田縣。兩峰壁立,高數十丈,相對如門,故名。山西南高谷有瀑布泉,自上潭奔流到天壁三十餘丈,自天壁至下潭四十餘丈。挂北斗,形容瀑布之高,如從北斗星上挂下。

[46]空濛:細雨迷茫貌。

[47]“却尋”四句:尋,一作“思”。惡溪,即麗水,今名好溪,源出今浙江麗水東北之大甕山。《元和郡縣志》卷二六江南道處州麗水縣:“麗水本名惡溪,以其湍流阻險,九十里間五十六瀨,名為大惡。隋開皇中改為麗水,皇朝因之,以為縣名。”寧懼,豈怕。咆哮,形容水勢洶涌奔騰。七十灘,當為五十六瀨的誇張説法。噴薄,噴涌而出。

[48]“路創”二句:宋本校:“一作嶺路始北海,巖詩題康樂。”李北海,即天寶四載任北海太守的李邕,李邕,舊、新《唐書》有傳。李白有《上李邕》詩。李邕開元二十三年任括州刺史(治所在今浙江麗水市)時,曾在此開嶺築路。句下有李白自注云:“李公邕昔為括州,開此嶺路。”謝康樂,即謝靈運。襲祖父謝玄的封爵為康樂公,世稱謝康樂。句下有李白自注:“惡溪有謝康樂題詩處。”《方輿勝覽》卷九“處州”謂“謝公巖在好溪上,又名康樂巖”。

[49]搜索:往來貌。《文選》卷一七王褒《洞簫賦》:“玄猿悲嘯,搜索乎其間。”李善注:“搜索,往來貌。”

[50]“徑出”二句:徑出,路出。徑出,宋本校:“一作岸接。”王琦注:“梅花橋今無考,當在梅花溪之上。薛方山《浙江通志》:金華縣東石碕巖,高十餘丈,俯瞰大溪,巖下有洞曰梅花洞,又名梅花溪。雙溪在金華縣南,一曰東港,一曰南港。東港之源出東陽之大盆山,過義烏合衆流西行入縣境。又合杭慈溪、白溪、東溪、西溪、坦溪、玉泉溪、赤松溪之水,經馬鋪嶺石碕巖下與南港會。南港之源出縉雲之黄碧山,過永康、武義入縣境,又合松溪、梅溪之水,經屏山西北行,與東港會於城下,故曰雙溪,又名瀫溪。”

[51]“落帆”二句:王琦注引薛方山《浙江通志》:“金華縣北有赤松山。相傳黄初平叱石成羊處,初平號赤松,故山以是名。後人為之立祠,名赤松宫。”

[52]“沈約”二句:沈約(四四一—五一三),南朝齊梁詩人。八詠樓,舊名玄暢樓,在今浙江金華市舊城西。沈約在隆昌元年(四九四)為東陽太守時建,並題八詩於玄暢樓,後人更名為八詠樓。岧嶤,山高峻貌。曹植《九愁賦》:“登岧嶤之高岑。”此處形容樓高。

[53]“雲卷”二句:開,咸本作“間”。浙西,指今浙江錢塘江以西地區。

[54]新安口:即新安江口。新安江乃錢塘江上游的支流,一稱“徽港”、“歙港”。源出皖南休寧、祁門兩縣境,東南流至浙江建德梅城入錢塘江。

[55]嚴光瀨:即七里瀨,在今浙江桐廬縣,有東西兩釣臺,各高數百丈,下臨七里瀨。《元和郡縣志》卷二五睦州桐廬縣:“嚴子陵釣臺在縣西三十里,浙江北岸也。”

[56]蒼嶺:即括蒼山,在今浙江東南部,東北西南走向,主峰在臨海市西南。宋本作“蒼梧”,誤。據他本改。

以上第四段,叙魏萬自台州泛海至永嘉,遍游縉雲、金華諸名勝之事。

稍稍來吴都[57],徘徊上姑蘇[58]。烟綿横九疑[59],渀蕩見五湖[60]。目極心更遠,悲歌但長吁。迴橈楚江濱[61],揮策揚子津[62]。身著日本裘[63],裘則朝卿所贈,日本布為之。昂藏出風塵。五月造我語[64],知非儓儗人[65]。相逢樂無限,水石日在眼。徒干五諸侯,不致百金産[66]。吾友揚子雲,絃歌播清芬[67]。雖為江寧宰,好與山公群[68]。乘興但一行,且知我愛君[69]。

【注釋】

[57]“稍稍”句:稍稍,已而,隨即。吴都,指今江蘇蘇州市,春秋時為吴國都城。《文選》卷五左思《吴都賦》劉淵林注:“吴都者,蘇州是也。”

[58]姑蘇:山名。又稱姑胥、姑餘。在今江蘇蘇州市西南。《史記·河渠書》:“上姑蘇,望五湖。”亦指姑蘇臺,見《蘇臺覽古》注。

[59]“烟綿”句:烟綿,疊韻聯綿詞,長而不斷貌。九疑,山名,即蒼梧山。在湖南寧遠縣南。九疑離蘇州數千里,詩言登姑蘇而能見九疑,乃誇張之辭。王琦疑此指蘇州西北之九隴山,可參。

[60]“漭蕩”句:漭蕩,宋本作“渀蕩”,校:“一作蕩渀。”今據他本改。漭蕩是疊韻聯綿詞,水勢浩渺廣大貌。《水經注·淇水》:“傾瀾漭蕩。”五湖,即太湖。《國語·越語下》:“果興師而伐吴,戰於五湖。”韋昭注:“五湖,今太湖。”《文選》卷一二郭璞《江賦》:“注五湖以漫漭。”李善注引張勃《吴録》:“五湖者,太湖之别名也。”

[61]橈:船槳。《楚辭·九歌·湘君》:“蓀橈兮蘭旌。”王逸注:“橈,船小楫也。”此處指船。

[62]“揮策”句:策,馬鞭。揚子津:古渡口名,即瓜洲渡,在今江蘇揚州南長江邊,由此南渡京口(今江蘇鎮江市)。古時建康有四個津渡,横江為建康之西津,揚子為建康之東津。

[63]“身著”二句:日本裘,李白自注:“裘則朝卿所贈,日本布為之。”朝衡,亦作“晁衡”,日本遣唐留學生。見前《哭晁卿衡》詩注。昂藏,氣宇軒昂。陸機《晉平西將軍孝侯周處碑》:“昂藏寮寀之上。”風塵,世俗。

[64]造我語:來找我談話。造,往,到。

[65]儓儗:癡呆貌。《廣韻·去代》:“儓儗,癡貌。”亦作“佁儗”,《漢書·司馬相如傳下》:“仡以佁儗兮。”顔師古注:“張揖曰:‘佁儗,不前也。’師古曰:佁音醜吏反,儗音魚吏反。佁儗又音態礙。”

[66]“徒干”二句:謂徒然干謁權貴。得不到百金的資産。五諸侯,即五侯,原指漢代成帝時王譚等五個同時封侯的權臣(見《漢書·元后傳》)。此處泛指魏萬自嵩宋沿吴越至廣陵所歷之地的郡太守等人。

[67]“吾友”二句:揚子雲,西漢辭賦家揚雄,字子雲,此稱“吾友”,乃借指當時江寧縣令楊利物。李白有《江寧宰楊利物畫贊》等詩文。絃歌,《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絃歌之聲。”春秋時孔子弟子子游為武成宰,以絃歌為教民之具。後用為縣令禮樂教化之典故。

[68]山公:指晉朝名士山簡。見前《襄陽歌》注。

[69]“乘興”二句:謂乘一時興會只要與我一起到江寧去,就將知道我是為了喜愛您。

以上第五段,叙魏萬自姑蘇至廣陵與詩人相見之事。

君來幾何時?仙臺應有期[70]。東窗緑玉樹,定長三五枝[71]。至今天壇人[72],當笑爾歸遲。我苦惜遠别,茫然使心悲。黄河若不斷,白首長相思[73]。

【注釋】

[70]“仙臺”句:仙臺,仙山,指王屋山。應有期,該有人期待。即魏萬《金陵酬翰林謫仙子》詩中“王屋人相待”。

[71]“東窗”二句:設想魏萬離開王屋山後故居周圍的新景象。

[72]“至今”句:至,宋本校:“一作即。”天壇,山名,為王屋山諸峰之一,在今河南濟源市西。山頂有石壇,為唐司馬承禎得道之所。

[73]“黄河”二句:王琦注:“此是倒裝句法,謂白首相思,若黄河之水,終無斷絶時耳。”

以上第六段,叙因魏萬還山而相别。

【評箋】

舊題嚴羽評點《李太白詩集》卷十四:一篇記游文,勝情飛動。又評“濤卷”二句:自然雄曠。又評“五峰”二句:意境清絶,然是飛空人語。又評“水續”二句:一味悠然。

《唐宋詩醇》卷六:就彼所述,鋪叙成文。因其曲折,緯以佳句,大有帆隨湘轉,水到渠成之致。

按:魏顥(即魏萬)《李翰林集序》:“解攜明年,四海大盜。”由此知李白與魏萬相見在安史之亂前一年,即天寶十三載(七五四),則詩亦作於該年五月從廣陵與魏萬同回金陵之時。

附:金陵酬翰林謫仙子 魏萬

君抱碧海珠,我懷藍田玉。各稱希代寶,萬里遥相燭。長卿慕藺久,子猷意已深。平生風雲人,暗合江海心。去秋忽乘興,命駕來東土。謫仙游梁園,愛子在鄒魯。二處一不見,拂衣向江東。五兩挂淮月,扁舟隨海風。南游吴越徧,高揖二千石。雪上天台山,春逢翰林伯。宣父敬項托,林宗重黄生。一長復一少,相看如弟兄。惕然意不盡,更逐西南去。同舟入秦淮,建業龍盤處。楚歌對吴酒,借問承恩初。宫買《長門賦》,天迎駟馬車。才高世難容,道廢可推命。安石重攜妓,子房空謝病。金陵百萬户,六代帝王都。虎(闕)踞西江,鍾山臨北湖。湖山信為美,王屋人相待。應為岐路多,不知歲寒在,君游早晚還,勿久風塵間。此别未遠别,秋期到仙山。

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1]

峨眉高出西極天,羅浮直與南溟連[2]。名工繹思揮彩筆[3],驅山走海置眼前。滿堂空翠如可掃[4],赤城霞氣蒼梧烟[5]。洞庭瀟湘意渺綿,三江七澤情洄沿[6]。驚濤洶涌向何處?孤舟一去迷歸年。征帆不動亦不旋,飄如隨風落天邊[7]。心摇目斷興難盡,幾時可到三山巔[8]?西峰峥嶸噴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9]。東崖合沓蔽輕霧,深林雜樹空芊綿[10]。此中冥昧失晝夜,隱几寂聽無鳴蟬[11]。長松之下列羽客[12],對坐不語南昌仙[13]。南昌仙人趙夫子,妙年歷落青雲士[14]。訟庭無事羅衆賓,杳然如在丹青裏[15]。五色粉圖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16]。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殺人[17]。

【注釋】

[1]當塗:唐縣名,屬宣州。今安徽省馬鞍山市屬縣。趙炎少府,縣尉趙炎。少府:縣尉的敬稱。按李白另有《寄當塗趙少府炎》、《送當塗趙少府赴長蘆》等詩,可見兩人關係親密。粉圖,以粉作圖,粉壁上的彩畫。李白《金陵名僧頵公粉圖慈親贊》:“粉為造化,筆寫天真。”《觀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圖》詩:“粉壁為空天,丹青狀江海。”

[2]“峨眉”二句:峨眉,即四川省峨眉山,主峰高三千多米。見前《峨眉山月歌》詩注。西極,西方極遠之地。羅浮,山名,在今廣東東江北岸,增城、博羅、河源等市縣間,長達一百餘里,主峰在博羅縣城西北。《元和郡縣志》卷三四嶺南道循州博羅縣:“羅浮山,在縣西北二十八里,羅山之西有浮山,蓋蓬萊之一阜,浮海而至,與羅山並體,故曰羅浮。高三百六十丈,周迴三百二十七里。峻天之峰,四百三十有二焉。”南溟,南海。二句以峨眉之高、羅浮之大贊美粉圖山水的雄偉氣勢。

[3]“名工”二句:工,一作“公”。繹思,指畫家的創作構思。驅,《文苑英華》作“馳”。

[4]“滿堂”句:此句以下寫圖上的景色,所言山水名稱均為借喻。空翠,山上的草木緑葉。謝靈運《過白岸亭》詩:“空翠難強名。”可,一作“何”。

[5]“赤城”句:赤城,赤城山,在今浙江天台縣北。蒼梧,又名九疑山,在今湖南寧遠縣南。蒼梧烟,指蒼梧雲烟,《太平御覽》卷八引《歸藏》云:“有白雲自蒼梧入大梁(今河南開封市)。”

[6]“洞庭”二句:洞庭,湖名,在湖南北部,長江南岸。瀟湘,湘水源出今廣西靈川東海洋山西麓,至湖南零陵與瀟水會合,故合稱瀟湘。渺綿,遥遠貌。三江,古代各地多有“三江”之名的水道,如郭璞注《山海經·中山經》稱長江、湘水、沅水為三江,《元和郡縣志》稱岷江、灃江、湘江為西、中、南三江,等等。七澤,司馬相如《子虚賦》謂楚有七澤,後只稱雲夢一澤,其他六澤未詳所在。此三江七澤乃從畫意泛説,未必定指一處。洄沿,逆流而上曰洄,順流而下曰沿。此“意渺綿”、“情洄沿”乃形容畫中水景綿延遥遠、迴旋蕩漾,亦為賞畫時之遐想。

[7]“驚濤”四句:詩人從畫中的洶涌波濤,推想其流向何處;從畫面的孤舟,推想旅客思歸的悵惘心情。

[8]“心摇”二句:形容畫的神妙作用,使人看後内心激動,意興不盡,不知何時可到神仙故事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山之頂,飽覽宇宙景色。

[9]“西峰”二句:蹙,迫促。潺湲,水流聲。二句謂泉水從高聳的西峰上噴流而下,由於横石阻礙,水波潺潺有聲。

[10]“東崖”二句:合沓,重疊。芊綿,草木蔓延叢生貌。二句謂東邊峰巒層疊,茂林雜樹為輕霧所遮。

[11]“此中”二句:謂在此深山幽暗處不分晝夜;隱坐几旁四周極為寂静,聽不到蟬鳴。几,宋本作“机”,據他本改。

[12]“長松”句:羽客,道士。漢武帝時使方士欒大穿羽衣以示飛騰成仙,後因稱道士所穿之衣為羽衣,稱道士為羽客。此句謂穿道服者列坐於松下。以上均描繪畫中景物。

[13]“對坐”句:坐,王本作“座”。仙,宋本作“山”,誤,據他本改。漢代梅福曾為南昌縣尉,後棄官歸鄉里,王莽專政,又捨妻子而去,後傳説得道成仙。此擬當塗縣尉趙炎。此句承上啓下,由畫上人説到主人。

[14]“妙年”句:妙年,指少壯之年。歷落,形容儀態俊偉。青雲士,高尚之士。

[15]“訟庭”二句:訟庭,訴訟的公堂,指趙炎的衙署。羅,排列,聚集。杳然,深遠貌。丹青,中國古代繪畫常用之色,此泛指圖畫。《文苑英華》作“丹霄”,非。二句謂趙炎於公事之暇聚集賓客,就像在深遠的圖畫之中。又合寫主人與畫。

[16]“五色”二句:謂五色之圖不足貴,現實中的真山纔可使己隱居安身。又從圖畫回到現實。

[17]“若待”二句:武陵桃花,用陶淵明《桃花源記》典。二句謂如等到功成再身退,必然會被桃花源中人譏笑。

【評箋】

舊題嚴羽評點《李太白詩集》卷七:“滿堂”句:“掃”字,人不能下。又評首八句:峨眉、羅浮、赤城、蒼梧、洞庭、三江、七澤,太羅織。又評“驚濤”十四句:自“驚濤”至此,寫畫逼真却如畫,情景都幻。又評末四句:極破極快,豈必以含藴為佳?通篇皆賦題目,只此是達胸情。始知作詩貴本色,不貴著色。

謝榛《四溟詩話》卷二:屈原曰“衆人皆醉我獨醒”,王績曰“眼看人盡醉,何忍獨為醒”。左思曰“功成不受爵,長揖歸田廬”,太白曰“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殺人”。王、李二公,善於翻案。

唐汝詢《唐詩解》卷一三:此觀圖而有慕仙意。言山之極天者,非峨眉,連海者,非羅浮乎?今公之筆力能驅走山海,則是兼二山形勝而有之。瀟湘、洞庭無非君圖中物也。見孤舟之逝而發三山之想,因少府所畫而憶南昌之仙,蓋以梅福況趙也。因言趙以妙年而志在青雲,便當及此時而仙去。必功成然後拂衣,則年歲已暮,徒為武陵桃花所笑耳。

沈德潛《唐詩别裁》卷六:“峨眉高出西極天”以下四句,畫筆如真。“深林雜樹空芊綿”,綿韻複。“南昌仙人趙夫子”以下四句,真景如畫。

《唐宋詩醇》卷五:寫畫似真,亦遂驅山走海,奔輳腕下。“杳然如在丹青裏”,又以真為畫,各有奇趣。康樂之模山範水,從此另開生面。

王闓運手批《唐詩選》卷八:與杜《昆侖圖》對看,此覺散漫。

按:李白又有《春於姑孰送趙四流炎方序》云:“然自吴瞻秦,日見喜氣。上當攫玉弩,摧狼狐,洗清天地,雷雨必作。”當指安禄山亂時。此詩未有安史之亂迹象,却有“訟庭無事羅衆賓”之句,當作於天寶十三載(七五四)未亂時。此乃一首題畫詩。通過對一幅山水壁畫的描叙,既歌贊畫工的藝術創造力,又表達詩人觀畫的深刻感受。全詩三十句,都用賦體鋪陳,充分馳騁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