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里的案件,果真是鲁平所主谋吗?

这一个问题,在当时真已成为趣味极浓厚的问题了。但若有人,提出这问题,向记者诘问,记者敢用坚决的口吻,直截痛快回答:“不,不!不,不!鲁平决不致于杀人。”那末,鲁平对于西山路的怪事件,果真还没有知道吗?记者又敢用坚决的口吻,直截痛快回答:“不,不!不,不!鲁平对于社会上的事情,不论巨细,断断没有不知道的。”

就记者所知,鲁平的党部,组织非常完备。其中有一科,名为谍报科,凡隶属于谍报科的党员,大都十分灵活、机敏。此辈平时散布于上中下各级社会,专司探访的工作。一经探得了新奇事项,立刻报告于该科主任,复由该主任,按着事情的大小轻重,分别报于首领鲁平。所以当时社会上,曾有一句口号,叫作“社会有鲁平,社会无秘密”。于此可知鲁平对于外界一切,原是无所不知的。

事后,据鲁平亲自告诉人家,当西山路事件最初传出之际,那谍报科的党员,早已分头四出,把上面各种传说,一一探访明白。

其中有的收集报纸的记载,有的采访街谈巷议;有的亲到出事地点,实地查察,侦探的手续,可说异常周密,于此又可见鲁平对这一事,未尝不注意。在往日,鲁平对于不论什么疑难问题,只消略用脑力,无不迎刃而解。但对这一事,也觉头绪纷繁,一时不易索解。

尤其有两件事情,使他十分怀疑:第一,自西山路事件哄动社会以后,他曾遍检本埠各大日报,结果,只找到一种极简略的记载,刊于新闻栏末尾的平常地位。大致不过说,西山路尽头,于某日发见中年男尸一具,形似上流人物;验得系刀伤致死,查无家属,已发交善堂棺殓云云。这种记载,和街巷间的传说,与那三日刊上所记,竟是天差地远,大不相同。

第二,当他的部下到金城路一带实地访问时,那边的居民,对于上述各项事件,竟是十九答言绝不知道。试想,上面许多怪异的空气,明明是从那边播散出来的,而一经实地调查,结果却是如此,岂不令人疑讶?看这情形,分明暗中有人,隐为抑制,不愿使消息走漏出来。但既有人暗暗抑制,何以先前的传说,又会播散的如是其广,这一层,也觉很不可解。为了以上这二种疑点,鲁平当时,不啻也处于五里雾中。

正在这时候,他的部下,忽然又把一张小报,匆匆送入党部。这张小报上,就记着卢伦那段谈话。鲁平拿来一读,不禁勃然大怒。起初,意欲命他的书记,立草一篇短稿,声明此事。但他继而一想,这种声辩,未免太无意识;并且他的惰性,在一件事情,自己没有充分把握及充分预备以前,往往绝对的不愿有所举动。为此他又把他一团怒气,暂时捺了下来。

以上便是鲁平方面绝无动静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