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内薄骨髓陽逆發頭痛第一頷項痛附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頭痛齒亦痛”,見《素問·奇病論》、《太素·頭齒痛》。自“陽逆頭痛”至“取人迎”,見《靈樞·寒熱病》、《太素·寒熱雜説》。自“厥頭痛”至“後取足少陽陽明”,見《靈樞·厥病》、《太素·厥頭痛》。自“頜痛”至“刺人迎立己”,見《靈樞·雜病》。其中“頭痛不可俛仰……刺手太陽”,見《太素·頜痛》;“頷痛……刺人迎立已”,見《太素·項痛》。

提要:本篇重點論述了大寒内薄骨髓,致陽逆而發頭痛,故以此名篇。其主要内容有腦逆頭痛,陽逆頭痛、厥頭痛、真頭痛、大痺頭痛、外傷瘀血性頭痛、項痛、頷痛等,諸頭痛病之見証與腧穴主治。

黄帝問曰:病〔1〕頭痛〔2〕數歲不已,此何病也?岐伯對曰:當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3〕者,以腦爲主〔4〕,腦逆〔5〕,故令〔6〕頭痛齒亦痛〔7〕。

〔1〕病 此上《素問》、《太素》均有“人有”二字。

〔2〕痛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以”字。

〔3〕髓 此上原有“骨”字,據明抄本、《素問》、《太素》删。

〔4〕以腦爲主 主,掌管,主持。《廣韻·麌韻》:“主,掌也。”以腦爲主,《素問集註》張志聰注:“諸髓皆屬於腦,故以腦爲主。”

〔5〕腦逆 逆,《廣雅·釋詁》:“逆,亂也。”《太素》注:“大寒入於骨髓,流入於腦中,以其腦有寒逆,故頭痛數歲不已。”《素問發微》注:“今大寒入髓,而氣逆上行,故令頭痛,齒爲骨餘,亦兼齒痛也。此病氣逆而然。”

〔6〕令 此下《太素》有“人”字。

〔7〕頭痛齒亦痛 《素問》王冰注:“全注:人先生於腦,緣有腦則有骨髓,齒者骨之本也。”《小兒藥証直訣·變蒸》:“人有三百六十五骨……骨之餘氣,自腦分入齦中,作三十二齒。”故腦逆頭痛,可兼有齒痛。

陽逆〔1〕頭痛,胸滿不得息,取人迎。厥頭痛〔2〕,面若腫起而煩心,取足陽明〔3〕、太陰〔4〕。厥頭痛,頭脉痛〔5〕,心悲喜泣〔6〕,視頭動脉反盛者〔7〕乃刺之,盡去血,後調足厥陰。厥頭痛,噫〔8〕,《九墟》作意。善忘,按之不得,取頭面左右動脉〔9〕,後取足太陰〔10〕。厥頭痛,員員〔11〕而痛,《靈樞》作貞貞頭重。寫頭上五行行五〔12〕。先取手少陰,後取足少陰。

〔1〕陽逆 《靈樞》作“陽迎”。逆、迎互訓。《靈樞發微》作“陽明”,非是。明抄本、《太素》、《外臺》卷三十九人迎均作“陽逆”可証。《太素》注:“足陽明從大迎循髮際至額顱,故陽明氣逆頭痛也。支者,下人迎循喉嚨屬胃絡肺,故氣逆胸滿不得息。”

〔2〕厥頭痛 《靈樞發微》注:“厥頭痛者,邪氣逆於他經,上干於頭而痛也。其氣不循經隧,而有逆行之意,故亦名之曰厥。”《類經》卷二十一第四十三注:“厥,逆也。邪逆於經,上干頭腦而爲痛者,曰厥頭痛。”

〔3〕取足陽明 《靈樞集註》張志聰注:“陽明之氣,上出於面,厥氣上逆於頭,故爲頭痛面腫,陽明是動則病心欲動,故起而心煩。此陽明之氣,上逆於頭,而爲厥頭痛也,故當取之足陽明。”

〔4〕太陰 原作“太陽”,此下原校云“一作陰”,《太素》與本經同。據後文“厥頭痛,面腫起,商丘主之。”商丘爲足太陰經穴,作“太陰”爲是。據《靈樞》及原校改,并删原校。

〔5〕頭脉痛 頭,原脱,據《靈樞》、《太素》補。《靈樞集註》張志聰注:“逆在脉,故頭脉痛。”

〔6〕心悲喜泣 《靈樞集註》張志聰注:“厥陰爲闔,闔折則氣絶而善悲,逆在氣,故心悲喜泣。”

〔7〕視頭動脉反盛者 《太素》注:“視頭動者,視之時頭戰動也。脉反盛者,絡脉盛。可先刺去取血,後取厥陰輸穴療主病者也。”按楊注將“動脉”二字分屬上下,非是,後文言“取頭面左右動脉”可証。此言視頭部之動脉反盛者,可取之。

〔8〕噫 《靈樞》、《太素》均作“意”。按意與噫通。《詩經·周頌·噫嘻》陸德明釋文作“意”,又云“又作噫。”噫與噦通,脾在變爲噦也。

〔9〕頭面左右動脉 《太素》注:“足太陰脉與足陽明合也,足陽明循頭面左右,動在客主人及大迎,皆脾氣所至。”

〔10〕太陰 原作“太陽”,此下原校云:“一作陰”。《靈樞》、《太素》均作“太陰”。按脾藏意,在變動爲噦。噫猶噦也。太陰之氣逆則噫,意失所存則善忘,當取足太陰脾經以調之。故據《靈樞》、《太素》及原校改,并删原校。

〔11〕員員(yúnyún云云) 員與運、暈通。員員,眩暈也。《素問·刺熱》:“其逆則頭痛員員。”

〔12〕頭上五行行五 刺熱病之穴,詳見本經卷七第一中注。

厥〔1〕頭痛,項先痛〔2〕,腰脊爲應,先取天柱,後取足太陽〔3〕。厥頭痛,痛甚,耳前後脉骨一本作湧。熱,先寫其血,後取足太陽、少陰〔4〕。一本亦作陽。厥頭痛,痛〔5〕甚,耳前後〔6〕脉涌,有熱〔7〕,寫〔8〕其血,後取足少陽。

〔1〕厥 原脱,據《靈樞》、《太素》補。

〔2〕先痛 《太素》無此二字。

〔3〕先取天柱,後取足太陽 先,《太素》無,疑脱。《靈樞集註》張志聰注:“太陽之脉,從頭頂而下循於腰脊,太陽之厥頭痛,項先痛而腰脊爲應,此逆在氣而應於經,故先取項上之天柱以瀉其逆,後取足太陽以調之。”

〔4〕厥頭痛,痛甚……後取足太陽、少陰 此二十二字,《靈樞》、《太素》均無。劉衡如校本認爲疑涉下段而衍誤,當是。

〔5〕痛 此上《靈樞》、《太素》均有“頭”字。

〔6〕耳前後 明抄本無。

〔7〕熱 原作“血”,據《靈樞》、《太素》改。《太素》注:“耳前後脉涌動者,有熱也。”

〔8〕寫 此下《太素》有“出”字。

真頭痛〔1〕,痛〔2〕甚,腦盡痛,手足寒至節,死不治〔3〕。頭痛不可取於俞〔4〕,有所擊墜〔5〕,惡〔6〕血在於〔7〕内,若内傷痛,痛〔8〕未已,可即刺之〔9〕,不可遠取〔10〕。

〔1〕真頭痛 《難經·六十難》:“手三陽之脉受風寒,伏留而不去者,則名厥頭痛,入連在腦者,名真頭痛。”

〔2〕痛 此上《靈樞》、《太素》均有“頭”字。

〔3〕手足寒至節,死不治 《類經》卷二十一第四十三注:“蓋頭爲諸陽之會,四支爲諸陽之本,若頭痛甚而遍盡於腦,手足寒至節者,以元陽敗竭,陰邪直中髓海,故最爲兇兆。”《靈樞集註》張志聰注:“頭爲諸陽之首,腦爲精水之海,手足寒至節,此真氣爲邪所傷,故死不治。”

〔4〕不可取於俞 俞下《靈樞》、《太素》均有“者”字。《太素》注:“取輸難愈,故曰不可。”《靈樞集註》張志聰注:“若有所傷而痛者,非經氣之謂也。……亦不可刺其俞也。”

〔5〕墜 《靈樞》作“墮”。墜與墮通。

〔6〕惡 《太素》無。

〔7〕於 原脱,據明抄本、《靈樞》、《太素》補。

〔8〕痛 《靈樞》、《太素》均無。

〔9〕即刺之 即,《靈樞》作“則”。則與即通,即,接近,靠近也。《爾雅·釋詁》:“即,尼也。”郭璞注:“尼者,近也。”《太素》注:“又有擊墜留血,可以近療,以所刺之不可取其遠輸者也。”故即刺,近刺也。

〔10〕取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也”字。

頭痛不可刺者,大痺〔1〕爲惡〔2〕,風日作者〔3〕,可令少愈,不可已〔4〕。頭半寒痛〔5〕,先取手少陽、陽明,後取足少陽、陽明。頷〔6〕痛,刺手陽明與頷之盛脉〔7〕出血。頭項〔8〕不可俛仰〔9〕,刺足太陽,不可顧〔10〕,刺手太陽。一云手陽明。頷〔11〕痛,刺足〔12〕陽明曲周〔13〕動脉,見血立已。不已,按經刺人迎〔14〕立已。頭痛,目窗及天衝、風池主之。厥頭痛,孔最主之。厥頭痛,面腫起,商丘主之。

〔1〕大痺 《太素》注:“寒濕之氣入腦,以爲大痺。”《類經》卷二十一第四十三注:“痺之甚者,謂之大痺。”

〔2〕惡 害也。《淮南子·説林訓》:“病熱而强之餐……欲救之,反爲惡。”高誘注:“惡,猶害也。”

〔3〕風日作者 風,《靈樞》、《太素》均無。《靈樞識》:“簡按:此謂大痺爲患,每逢風日必作者,今世多頭風,如是者可令少愈,而不可令全愈。經文必脱風字。”

〔4〕已 《太素》作“除也”。

〔5〕頭半寒痛 半,原脱,據《靈樞》、《太素》補。此言偏頭痛而寒者。半,偏也。

〔6〕頷 《靈樞》作“顑”,《太素》作“頜”。顑、頷爲上聲感韻,頜爲平聲覃韻,頷、顑、頜義通。

〔7〕頷之盛脉 《靈樞發微》注:“顑之盛脉,是胃經頰車穴。”

〔8〕頭項 《靈樞》、《太素》均作“項痛”。

〔9〕不可俛仰 可下《靈樞》有“以”字。《太素》注:“足太陽行於項,故不可俛仰。”此言頭項强痛,俛仰而動,則痛甚也。

〔10〕不可顧 顧,明抄本作“領”,疑誤。《玉篇·頁部》:“顧,迴首也。”《太素》注:“手太陽脉行項左右,故不得顧。”

〔11〕頷 《靈樞》作“顑”,《太素》作“頰”,義同。

〔12〕足 《太素》無。

〔13〕曲周 《靈樞發微》注:“當取足陽明胃經頰車穴以刺之,此穴在耳下曲頰端動脉,環遶一周,故曰曲周也。”

〔14〕按經刺人迎 《靈樞》、《太素》作“按人迎於經”。

寒氣客於五藏六府發卒心痛胸痹心疝三蟲第二(按:“疝”,原作“痛”,據明抄本及目録改)

本篇自“厥心痛”至乃出鍼”,見《靈樞·厥病》、《太素·厥心痛》。自“心痛引腰脊”至“刺手太陰”,見《靈樞·雜病》、《太素·厥心痛》。自“心疝暴痛”至“如韮菜許”,見《靈樞·熱病》。其中“心疝暴痛……刺之血絡”,見《太素·厥心頭》;“喉痺舌卷……如韮菜許”,見《太素·喉痺嗌乾》。

提要:本篇重在論述因寒氣客於五臟六腑,所引發多種心痛、胸痺、心疝及三蟲等病証的証治,故以此名篇。其主要内容爲:厥心痛、卒心痛、真心痛、心疝、胸痺、蟲心腹痛等病証的証候與腧穴主治。

厥心痛〔1〕與背相引〔2〕,善瘈〔3〕,如〔4〕從後觸其心,身〔5〕傴僂者,腎心痛也。先取京骨、崑崙,發鍼立已。不已〔6〕,取然谷〔7〕。厥心痛,暴泄〔8〕,腹脹〔9〕滿,心痛尤甚者〔10〕,胃心痛〔11〕也。取大都、太白。厥心痛,如錐鍼刺其心〔12〕,心痛甚者,脾心痛〔13〕也。取然谷〔14〕、太谿。厥心痛,色蒼蒼〔15〕如死〔16〕狀,終日不得太息者〔17〕,肝心痛也。取行間、太衝。

〔1〕厥心痛 《難經·六十難》:“其五藏氣相干,名厥心痛。”楊注:“諸經絡皆屬於心,若一經有病,其脉逆行,逆則乘心,乘心則心痛,故曰厥心痛,是五藏氣衝逆致痛,非心家自痛也。”

〔2〕引 《靈樞》、《太素》作“控”。控與引義通。《説文·手部》:“控,引也。”

〔3〕善瘈 《太素》無此二字。

〔4〕如 此下《外臺》卷七諸蟲心痛方、《千金》卷十三第六均有“物”字。《太素》注:“腎在於後,故腎病痛心,如物從後觸心而痛,脊背傴僂也。”是楊注所據本亦有“物”字,疑脱。

〔5〕身 《靈樞》、《太素》均無。《外臺》卷七諸蟲心痛方、《千金》卷十三第六均同本經。

〔6〕發鍼立已,不已 《靈樞》作“發狂不已”,《太素》作“發鍼不已”,本經義勝。

〔7〕取然谷 《太素》注:“京骨,在足外側大骨下赤白肉際,腎府足太陽脉所過。崑崙,在足外踝跟骨上,足太陽脉所行,然谷,在足内踝前起大骨下,足少陰脉所流,故腎心痛皆取之也。”

〔8〕暴泄 《靈樞》、《太素》、《外臺》卷三十九大都、太白、《千金》卷十三第六均無此二字,疑衍。

〔9〕脹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胸”字。

〔10〕心痛尤甚者 《靈樞》、《太素》均作“心猶痛甚”。《外臺》卷三十九大都、太白均作“心尤痛甚者”,《千金》卷十三第六作“心痛甚者”。諸本文字有異而義同。

〔11〕胃心痛 《太素》注:“胃脉足陽明屬胃絡脾。脾脉足太陰流於大都,在足大指本節後陷中,注於太白,在足内側覈骨下陷中,支者别胃上膈注心中,脾胃主水穀,水穀有餘則腹脹胸滿尤大也。此府病取於藏輸也。”《靈樞發微》注:“乃胃經有邪,而心因以痛,謂之胃心痛也。”

〔12〕如錐鍼刺其心 鍼,原脱。《靈樞》、作“如以錐鍼刺其心”,《太素》作“如錐鍼刺其心”,《千金》卷十三第六作“如以鍼錐刺其心”,明抄本“錐”作“鍼”,諸本均有“鍼”字,據補。

〔13〕脾心痛 明抄本作“婢心痛”,誤。《靈樞發微》注:“乃脾經有邪,而心因以痛,謂之脾心痛。”

〔14〕然谷 原作“後谷”,據《靈樞》、《太素》改。

〔15〕蒼蒼 《太素》作“倉倉”。倉與蒼通,青色也。

〔16〕死 此下《外臺》卷七諸蟲心痛方、《千金》卷十三第六均有“灰”字。

〔17〕終日不得太息者 《太素》注:“不得太息,肝主吸氣,今吸氣已痛,不得出氣太息也。”

厥心痛,臥若徒居〔1〕,心痛乃〔2〕間〔3〕,動行〔4〕痛益甚,色不變者〔5〕,肺心痛也。取魚際、太淵。真心痛〔6〕,手足青〔7〕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心下〔8〕一本作痛。不可刺者,中有盛聚,不可取于俞〔9〕,腸中有蟲瘕,有〔10〕蛕蛟〔11〕,皆〔12〕不可取以小鍼。心腹痛,發作腫聚〔13〕,往來上下行,痛有休止,腹中〔14〕熱渴〔15〕,音涎。出〔16〕者,是蛕蛟也〔17〕。以手聚按而堅持之,無令得移,以大鍼刺之,久持之,蟲不動,乃出鍼。

〔1〕臥若徒居 明抄本、《靈樞》、《太素》、《外臺》卷七諸蟲心痛方,均同本經。《千金》卷十三第六“徒居”作“從”。按“臥若徒居”與下文“動行痛益甚”爲對文。徒,空也。《戰國策·秦策一》:“夫徒處而致利。”鮑彪注:“徒,猶空也。言無所爲。”又《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西郭徒居布衣之士盆成适也。”故徒居,有閑居之義。此言本病安臥或閑居不動則痛少差,動行則痛甚。

〔2〕乃 《靈樞》、《太素》均無。

〔3〕間 病少差也。

〔4〕動行 《靈樞》、《太素》、《外臺》卷七諸蟲心痛方、《千金》卷十三第六均互倒,並通。

〔5〕者 《靈樞》、《太素》均無。

〔6〕真心痛 《太素》注:“心不受邪,受邪甚者,痛聚於心,氣亦聚心,故手足冷,所以死速也。”

〔7〕青 《靈樞》、《脈經》卷六第三、《外臺》卷七諸蟲心痛方、《千金》卷十三第六作“清”。《太素》作“凊”。古青、清、凊通。《集韻·勁韻》:“凊,寒也。或作清。”王先謙《釋名疏證補》引葉德炯曰:“清、青,古通。”

〔8〕下 《靈樞》、《太素》均作“痛”。

〔9〕中有盛聚,不可取于俞 《類經》卷二十一第四十六注:“中有盛聚,謂有形之癥,或積,或血,停聚於中,病在藏而不在經,故不可取於腧穴,當從内以調治也。”

〔10〕有 《靈樞》、《太素》均作“及”。

〔11〕蛕蛟 明抄本“蛕”下有“音咬”二小字音注,無“蛟”字。《靈樞》作“蛟蛕”,《太素》作“蛂蛕”,楊上善注:“腸中長蟲也。”《千金》卷十三第六、《中藏經》卷上第二十四均作“蛕咬”。按作“蛕蛟”是。蛕,《説文·虫部》:腹中長蟲也。”《集韻·灰韻》:“蛕,或作蛔。”蛟,《説文·虫部》:“龍之屬也。”《諸病源候論》卷十九有“蛟龍候”、《千金》卷十一有“蛟龍病”均屬蟲疾。

〔12〕皆 原脱,據《靈樞》、《太素》補。

〔13〕心腹痛,發作腫聚 《靈樞》作“心腸痛,憹作痛腫聚”。《太素》注:“憹,聚結也。奴通反。謂心腹之内,蟲聚而痛憹,懊憹然也。蟲食而聚,猶若腫聚也。”按楊注訓憹爲聚結,非是。《千金》卷十三第一作“心腹痛,懊憹發作腫聚”可參。據上引諸書,疑本經脱“懊憹”二字。

〔14〕中 《靈樞》、《太素》均無。

〔15〕渴 此上《靈樞》有“喜”字,《太素》有“善”字。

〔16〕出 出,原脱,據明抄本、《靈樞》、《太素》補。,《靈樞》、《太素》作“涎”。同涎,唾液。《集韻.僊韻》:“,《説文》,慕欲液也。或作涎。”

〔17〕是蛕蛟也 明抄本作“是蛕音咬也。”

心痛引腰脊,欲嘔,刺〔1〕足少陰。心痛,腹脹,濇濇然〔2〕,大便不利,取足太陰。心痛引背不得息,刺足少陰,不已,取手少陰〔3〕。心痛引〔4〕少腹滿,上下無常處,溲便〔5〕難,刺足厥陰。心痛,但〔6〕短氣不足以息,刺手太陰。

〔1〕刺 《靈樞》、《太素》均作“取”。

〔2〕濇濇然 《靈樞》、《太素》作“嗇嗇然”。濇,《説文·水部》:“不滑也。”嗇,《説文·嗇部》:“愛濇也。”段玉裁注:“嗇,濇疊韻。《廣韻》引作歰,歰與濇,皆不滑也。”濇濇然,不滑也。

〔3〕陰 《靈樞》、《太素》、《千金》卷十三第六均作“陽”。

〔4〕引 《太素》、《千金》、卷十三第六均無,疑衍。

〔5〕溲便 《靈樞》、《太素》作“便溲”。《太素》注:“足厥陰脉環陰器抵少腹,故少腹滿便溲難。”《靈樞發微、》注:“大小便皆難。”

〔6〕但 《千金》卷十三第六無。

心腹中卒痛而汗出,石門主之〔1〕。心痛不可按,煩心,巨闕主之〔2〕。心痛有三蟲〔3〕,多,不得反側,上脘主之。心痛身寒〔4〕,難以俛仰,心疝〔5〕衝冒〔6〕,死不知人,中脘主之。心痛上搶心,不欲食,支痛引鬲〔7〕,建里主之。胸脇背相引痛,心下溷溷〔8〕,嘔吐多唾〔9〕,飲食不下,幽門主之。

〔1〕石門主之 據本經取穴體例,本條應在建里主之條下。

〔2〕心痛不可按,煩心,巨闕主之 原脱,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巨闕、《千金》卷十三第六、《醫學綱目》卷十六心痛引本經補。

〔3〕三蟲 《諸病源候論》卷十八三蟲候:“三蟲者,長蟲、赤蟲、蟯蟲。”

〔4〕心痛身寒 身,原作“有”,據《外臺》卷三十九中脘、《千金》卷十三第六、《鍼灸資生經》改。《醫學綱目》卷十六心痛引本經作“心寒痛”。

〔5〕心疝 《素問·大奇論》:“心脉搏滑急爲心疝。”《千金》卷十三第一:“凡心脉急,名曰心疝。少腹當有形,其以心爲牡藏,小腸爲之使,故少腹當有形。”

〔6〕衝冒 原作“氣衝胃”,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中脘、《千金》卷十三第六删改。

〔7〕引鬲 引,明抄本作“斤”。《外臺》卷三十九建里、《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斥”。疑非是。引鬲,牽引於鬲也。鬲,《外臺》卷三十九建里作“膈”,古鬲、膈通。

〔8〕溷溷(hùnhùn混混) 《説文·水部》:“溷,亂也。”溷溷,混亂。

〔9〕唾 明抄本作“蟲”,誤。

胸痺〔1〕逆氣寒厥急〔2〕,煩心,善唾,噦噫〔3〕,胸滿噭〔4〕呼,胃氣上逆,心痛,太淵主之。《千金》作肺脹胃逆。心膨膨痛〔5〕《千金》云:煩悶亂〔6〕。少氣不足以息,尺澤主之。心痛,俠白主之。卒心中痛,瘈瘲互相引肘内廉痛,心敖敖〔7〕然,間使主之。心痛,衄,噦,嘔血,驚恐畏人,神氣不足,郄門主之。心痛,卒欬逆,曲澤〔8〕主之。出血則已。卒心痛汗出,大敦主之。出血立已。

〔1〕胸痺 胸,原脱。痺作“脾”,《醫心方》卷二第一有“痺”而無“胸”字,據《外臺》卷三十九太淵、《鍼灸資生經》卷五、《西方子灸經》卷二補改。

〔2〕急 《外臺》卷三十九太淵、《鍼灸資生經》卷五、《西方子灸經》卷二均無,疑衍。

〔3〕噦噫 同義復詞,噫猶噦。氣逆也,即呃逆。

〔4〕噭(jiào叫) 原作“激”,據《外臺》卷三十九太淵、《千金》卷三十第二、《鍼灸資生經》卷五、《西方子灸經》卷二改。噭,呼叫。《禮記·曲禮上》:“毋噭應。”鄭玄注:“噭,號呼之聲也。”

〔5〕心膨膨痛 《外臺》卷三十九尺澤,膨膨作“彭彭”,《千金》卷三十第二作“心痛彭彭然”。彭彭、膨膨,義同。脹也。

〔6〕煩悶亂 此上《千金》卷三十第二有“心”字。

〔7〕敖敖 《外臺》卷三十九間使作“熬”,敖與熬通。《荀子·富國篇》:“天下敖然,若燒若焦。”楊倞注:“敖,讀爲熬。”《説文·火部》:“熬,干煎也。”敖敖,引申爲煎熬焦慮貌。

〔8〕曲澤 原作“尺澤”,據《外臺》卷三十九曲澤、《千金》卷三十第二、《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胸痺引背,時寒,間使主之。胸痺心痛,肩肉麻〔1〕木,天井主之。胸痺心痛,不得息,痛無常處〔2〕,臨泣主之。《千金》云:不得反側。心疝暴痛,取足太陰、厥陰,盡刺之〔3〕血絡。喉痺舌卷,口乾煩心,心痛,臂内廉痛〔4〕,不可及頭,取關衝,在〔5〕手小指次指爪甲下〔6〕,去端如韭葉許。一云:左取右,右取左。

〔1〕麻 《千金》卷三十第三作“髍”。《説文·骨部》:“髍,病也。”此亦同麻。

〔2〕痛無定處 《千金》卷三十第二作“不得反側”,與本經原校同。

〔3〕之 《靈樞》、《太素》均作“去其”。

〔4〕臂内廉痛 内廉,原作“表”,原校云:“《靈樞》及《太素》俱作背内廉痛”,按手少陰脉,不行於臂表,據《靈樞》、《太素》改,并删原校。

〔5〕關衝,在 《靈樞》、《太素》均無此三字。

〔6〕下 原脱,據《靈樞》、《太素》補。

邪在肺五藏六府受病發欬逆上氣第三

本篇自“邪在肺”至“取缺盆中以越之”,見《靈樞·五邪》、《太素·五藏刺》。自“肺之令人欬”至“浮腫者治其經”,見《素問·欬論》、《太素·欬論》。自“秋傷於濕,冬生欬嗽”,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太素·陰陽大論》。自“曰《九卷》言振埃刺外經”至“血變乃止”,見《靈樞·刺節真邪》、《太素·五節刺》。自“暴癉内逆”至“鼻口出血”,見《靈樞·寒熱病》、《太素·寒熱雜説》。

提要:本篇重在論述邪氣侵肺、五臟六腑受病而引發欬逆上氣的病機與証治,故以此名篇。其主要内容有:論述邪在肺令人咳的病機、証治;五臟六腑咳的証候及相互傳變關係;各種咳嗽的腧穴主治。

邪在肺,則病〔1〕皮膚痛〔2〕,發〔3〕寒熱,上氣〔4〕喘,汗出,欬動肩背,取之膺中外俞〔5〕,背三椎〔6〕之傍,以手疾〔7〕按之快然,乃刺之,取缺盆中以越〔8〕之。

〔1〕病 《素問·至真要大論》新校正引本經、《脈經》卷六第七、《千金》卷十七第一均無。詳《靈樞》此文,除本條外,餘臟分别見於本卷第四、第五、第六、第八四篇,均有“病”字,故仍從其舊。

〔2〕痛 《太素》無。

〔3〕發 《靈樞》、《太素》無。

〔4〕氣 此下《脉經》卷六第七、《千金》卷十七第一均重出“氣”字,義長。

〔5〕俞 明抄本作“輙”,誤。

〔6〕三椎 《靈樞》作“三節五藏”,《太素》作“三椎五椎”,《脈經》卷六第七、《千金》卷十七第一均同本經。《太素》注:“膺中内輸,在膺前也。膺中外輸,肺輸也。在背第三椎兩傍,心輸在第五椎兩傍,各相去三寸。”此云邪在肺,治當取肺俞,與心俞無涉,故當以本經爲是。

〔7〕疾 《玉篇·疒部》:“疾,速也。”

〔8〕取缺盆中以越之 越,《太素》作“起”。《類經》卷二十第二十五注:“缺盆,足陽明經穴也。手太陰之脉上出於此,故當取之以散越肺邪。但忌太深,令人逆息。”

黄帝問曰:肺之令人欬何也?岐伯對曰:五藏六府皆令人欬,非獨肺也。皮毛〔1〕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2〕,邪氣以從其合〔3〕。其寒飲食〔4〕入胃,從肺脉〔5〕上至〔6〕於肺〔7〕則〔8〕肺寒,肺寒則〔9〕内外〔10〕合邪,因而客之則爲肺欬。

〔1〕毛 明抄本作“膚”,誤。

〔2〕皮毛先受邪氣 《太素》作“毛先受邪”。《素問》王冰注:“邪謂寒氣。”

〔3〕邪氣以從其合 《太素》作“氣從其合”。

〔4〕飲食 《太素》此二字重出。

〔5〕從肺脉 明抄本作“順脉”,疑脱。順與從義同,作“從”,疑係避南朝梁武帝父諱改字。

〔6〕至 《太素》作“注”,並通。

〔7〕肺 此下原有“氣”,據《素問》、《太素》删。

〔8〕則 《太素》無。

〔9〕肺寒則 《太素》無此三字。

〔10〕内外 《太素》互倒。

五藏各以其時〔1〕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2〕。人與天地相〔3〕參,故五〔4〕藏各以〔5〕治時〔6〕感於寒則受病也〔7〕。微則爲欬,甚則爲泄爲痛,乘秋則〔8〕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之,乘夏則心先受之,乘至陰〔9〕則脾先受之,乘冬則腎先受之。

〔1〕各以其時 《素問》王冰注:“時,謂王月也。”《素問發微》注:“五藏各以其所主之時受病。”即肝主春,心主夏,脾主至陰,肺主秋,腎主冬。

〔2〕非其時各傳以與之 《素問》王冰注:“非王月則不受邪,故各傳以與之。”《素問經註節解》注:“各指肝、脾、腎等。傳,謂肺受寒邪而傳藏府也。此言五藏之咳,皆由肺傳,以其應王不王故也。”

〔3〕相 原脱,據明抄本、《素問》、《太素》補。

〔4〕五 《太素》無。

〔5〕以 《太素》無。

〔6〕治時 即主時。《素問·太陰陽明論》:“脾者土也,治中央。”王冰注:“治,主也。”此與“以其時受病”相對應。

〔7〕也 《素問》、《太素》均無。

〔8〕乘秋則 《太素》無此三字。《素問》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太素》無乘秋則三字,疑此文誤多也。”然下文有“乘春則”等語,似當有此三字。乘,《字彙·丿部》:“乘,趁也。又因也。”言因秋天感於寒邪則傷肺。

〔9〕至陰 長夏也。

肺欬之狀,欬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心欬之狀,欬則心痛,喉中喝喝〔1〕《素問》作吤吤〔2〕。如梗〔3〕狀,甚則咽腫喉痺〔4〕。肝欬之狀,欬則胠〔5〕《素問》作兩脇下。痛,甚不可以轉〔6〕,轉則〔7〕兩脇《素問》作胠。下滿。脾欬之狀,欬則〔8〕右胠《素問》作脇。下痛,陰陰〔9〕引肩背,甚則〔10〕不可以動,動則欬劇。腎欬之狀,欬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欬涎。

〔1〕喝喝(hèhè賀賀) 此下明抄本有“音褐,欬音咳”五小字音注。《素問》、《太素》、《千金》卷十八第五均作“介介”,楊上善注:“介介,喉中氣如梗也。”喝喝,聲音嘶啞。《玉篇·口部》:“喝,嘶聲也。”若據下文“如梗状”,似作“介介”義勝。

〔2〕吤吤 今本《素問》作“介介”。按介與吤通。

〔3〕梗 《太素》作“哽”,梗與哽通,塞也。

〔4〕咽腫喉痺 《太素》作“咽喉腫”。

〔5〕胠(qù去) 《素問》作“兩脇下”,《太素》作“兩胠下”。義並通。王冰注:“胠,亦脇也。”

〔6〕轉 明抄本作“傳”,傳與轉通。《淮南子·主術訓》:“死無轉尸。”《文子·上仁》轉作“傳”。

〔7〕則 原作“作”,據《素問》改。

〔8〕則 此下《太素》有“在”字。

〔9〕陰陰 《太素》無此二字。《素問》王冰注:“脾氣主右,故右胠下陰陰然深慢痛也。”按陰與隱通。《公羊傳·莊公二十五年》:“求乎陰之道也。”《唐石經》陰作“隱”。

〔10〕則 此下原有“欬涎”二字,據《素問》、《太素》删。

五藏〔1〕久欬,乃移於六府。脾欬不已,則胃受之。胃欬之狀,欬而嘔,嘔甚則長蟲〔2〕出。肝欬不已,則膽受之。膽欬之狀,欬嘔膽汁。肺欬不已,則大腸受之。大腸欬之狀,欬而遺矢〔3〕。心欬不已,則小腸受之。小腸欬之狀,欬而失氣〔4〕,氣〔5〕與欬俱失〔6〕。腎欬不已,則膀胱受之。膀胱欬之狀,欬而〔7〕遺尿〔8〕。《素問》作溺。久欬不已,則〔9〕三焦受之。三焦欬之〔10〕狀,欬而腹滿,不欲飲食〔11〕。此皆聚於胃〔12〕,關於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治藏者,治其俞〔13〕;治府者,治其合〔14〕;浮腫者,治其經〔15〕。秋傷於濕,冬生欬嗽〔16〕

〔1〕藏 此下明抄本、《素問》均有“之”字。

〔2〕長蟲 《太素》注:“長蟲,蛕蟲也。”

〔3〕遺矢 明抄本、《素問》作“失”。《素問發微》注:“大腸之脉,入缺盆絡肺下鬲,爲傳導之府,故欬則遺失穢物也。”按遺失,在此義不安,馬注非是。失爲矢之誤。矢同屎。《莊子·人間世》:“夫愛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陸德明釋文:“矢,本作屎。”《史記·廉頗藺相如傳》:“頃之,三遺矢。”司馬貞索隱:“謂數起便也。矢,一作屎。”

〔4〕失氣 失,《太素》無。失氣者,失屎氣也。

〔5〕氣 此下《太素》有“者”字。

〔6〕失 《太素》作“出”字。

〔7〕而 原脱,據明抄本、《素問》、《太素》及前後文例補。

〔8〕尿 《素問》、《太素》均作“溺”。《廣韻·嘯韻》:“尿,小便也。或作溺。”

〔9〕則 《太素》無。

〔10〕之 《太素》無。

〔11〕飲食 《素問》、《太素》均作“食飲”。

〔12〕胃 此下《太素》有“管”字。

〔13〕俞 此下明抄本有“音舒”二小字音注。《素問》王冰注:“諸藏俞者,皆脉之所起第三穴。”

〔14〕合 《素問》王冰注:“諸府合者,皆脉之所起第六穴。”

〔15〕經 《素問》王冰注:“經者,藏脉之所起第四穴,府脉之所起第五穴。”

〔16〕欬嗽 原作“欬咳”,據明抄本、《素問》、《太素》改。此下明抄本有“音凱”二小字音注。《素問》王冰注:“秋濕既多,冬水復王,水濕相得,肺氣又衰,故冬寒甚則爲嗽。”

曰:《九卷》〔1〕言振埃〔2〕刺外經〔3〕而去陽病。願卒聞之。曰〔4〕:陽氣大逆,上〔5〕滿於胸中,憤〔6〕肩息,大氣逆上,喘喝坐伏,病惡埃烟〔7〕,咽噎〔8〕不得息,取之天容。其欬上氣,窮詘〔9〕胸〔10〕痛者,取之廉泉。取之天容者,深無〔11〕一里〔12〕里字疑誤。取泉者,血變乃止。

〔1〕《九卷》 《靈樞》、《太素》均作“刺節”,是。

〔2〕振埃 振,《禮記·曲禮下》:“振書端書於君前,有誅。”鄭玄注:“振,去塵也。”埃,《玉篇·土部》:“塵也。”振埃,《靈樞發微》注:“如振落塵埃也。”《太素》注:“刺之去病,疾於振埃,故曰振埃也。”

〔3〕外經 《太素》注:“十二經脉入府藏者,以爲内經,行於四支及皮膚者,以爲外經也。”

〔4〕曰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振埃者”三字。

〔5〕上《太素》無。

〔6〕憤 《靈樞》作“憤瞋”,《太素》作“煩瞋”。按瞋爲之誤。憤,懣也。《莊子·盗跖》:“侅溺於馮氣。”陸德明釋文:“馮音憤。憤,滿也。”《靈樞發微》注:“以其陽氣大逆,上滿於胸中,氣憤而脹,疏肩而息。”

〔7〕惡埃烟 原脱,據《靈樞》、《太素》補。《靈樞集註》張志聰注:“陽明所至爲埃,病惡埃不得息,陽明之氣病也。”

〔8〕咽噎 咽,《靈樞》、《太素》均無。噎,作“”。按與噎通。《集韻·屑韻》:“噎,一結切。《説文》飯窒也。或作。”

〔9〕窮詘(qū曲) 此下明抄本有“音屈”二小字音注。《太素》注:“窮詘,氣不申也。”

〔10〕胸 明抄本作“胃”,誤。

〔11〕深無 《靈樞》作“無過”,《太素》作“勿過”。

〔12〕一里 《太素》注:“一里,一寸也。故《明堂》刺天容一寸也。”此下原校云:“里字疑誤”者,不解其義,非誤。

欬逆上氣,魄户及氣舍主之。欬逆上氣,譩譆主之〔1〕。欬逆上氣,咽喉鳴喝喘息〔2〕,扶突主之〔3〕。欬逆上氣,唾沫,天容及行間主之。欬逆上氣,咽喉癰腫,呼吸短氣,喘息不通,水突主之。一本作天突〔4〕。欬逆上氣,喘不能言〔5〕,華蓋主之。欬逆上氣〔6〕,唾喘〔7〕短氣不得息,口〔8〕不能〔9〕言,膻中主之。欬逆上氣,喘不得息,嘔吐胸滿不得飲食,俞府主之。

〔1〕欬逆上氣,譩譆主之 譩譆,原作“噫嘻”,明抄本作“譩譆”,其下分别有“音衣”、“音僖”四小字音注。噫嘻與譩譆,音義本同,爲穴名一致據改。此氣下《外臺》卷三十九譩譆有“虚喘”二字。按《千金》卷三十第二引本經無此條,惟上條氣舍下有“譩譆”,今仍依其舊。

〔2〕咽喉鳴喝喘息 喝下明抄本有“音褐”二小字音注。《醫心方》卷二第一作“咽中喝喝,喘息喉鳴”。

〔3〕扶突主之 此條及下條天容主之,按本經排穴序例,應在後文“水突主之”下。

〔4〕 一本作天突 今本《外臺》卷三十、《醫心方》卷二第一本証均爲水突所主。

〔5〕言 明抄本作“之”,誤。

〔6〕上氣 《外臺》卷三十九膻中無此二字。

〔7〕唾喘 《外臺》卷三十九膻中互倒。

〔8〕口 《外臺》卷三十九膻中、《千金》卷三十第二均無。

〔9〕能 明抄本作“得”。

欬逆上氣〔1〕出多唾,呼吸喘悸〔2〕,坐臥不安〔3〕,彧中主之。胸滿欬逆,喘不得息〔4〕,嘔吐煩滿,不得飲食,神藏主之。胸脇榰〔5〕滿,欬逆上氣,呼吸多〔6〕唾〔7〕濁沫膿血,庫房主之。欬〔8〕喘不得息〔9〕,坐不得臥,呼吸氣索〔10〕,咽不得,胸中熱,雲門主之。胸脇榰滿,不得俛仰,飲食不下,欬唾沫膿,周榮主之〔11〕。胸中滿痛,乳腫〔12〕癰〔13〕,欬逆上氣,咽喉喝喝〔14〕有聲,天谿〔15〕主之。欬逆不止,三焦有水氣,不能食,維〔16〕道主之。欬逆,煩悶不得臥,胸中滿,喘不得息〔17〕,背痛,太淵主之。

〔1〕 此下明抄本有“音涎”二小字音注。

〔2〕呼吸喘悸 原作“呼吸哮”,據《外臺》卷三十九彧中、《千金》卷三十第二、《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三十六咳嗽引本經改。

〔3〕坐臥不安 《外臺》卷三十九彧中、《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坐不得安”,《千金》卷三十第二、《鍼灸資生經》卷四作“坐不安席”,《醫學綱目》卷二十六咳嗽引本經作“不得安”。

〔4〕息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神藏、《醫學綱目》卷二十六咳嗽引本經補。

〔5〕榰(zhī支) 《外臺》卷三十九庫房、《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支”,榰與支通。《爾雅·釋言》:“榰,柱也。”郝懿行《義疏》:“榰通作支。《國語》云:天之所支不可壞也。韋昭注,支,柱也。”

〔6〕多 《醫學綱目》卷十七咳唾血引本經作“及”,疑誤。

〔7〕唾 原作“喘”,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庫房、《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十七咳唾引本經改。

〔8〕欬 此下《醫心方》卷二第一有“逆”字。

〔9〕息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雲門補。

〔10〕索 原作“素”,據《外臺》卷三十九雲門、《醫學綱目》卷二十七喘引本經改。索,《廣雅·釋詁一》:“索,盡也。”此言呼吸氣微。

〔11〕飲食不下,欬唾沫膿,周榮主之 此十二字原脱,據《醫學綱目》卷二十六咳嗽引本經補。《外臺》卷三十九周榮與《醫學綱目》同,惟沫作“陳”。

〔12〕胸中滿痛,乳腫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天谿、《醫心方》卷二第一補。

〔13〕癰 《外臺》卷三十九天谿作“賁”、《醫心方》卷二第一作“賁癰”。

〔14〕喝 原脱,據前文“喉中喝喝”文例補。

〔15〕天谿 原作“太谿”,據《外臺》卷三十九天谿、《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16〕維 明抄本作“繼”,誤。

〔17〕不得息 《外臺》卷三十九太淵無此三字。

欬逆上氣,舌乾脇痛,心煩肩寒〔1〕,少氣不足以息,腹脹,喘,尺澤主之。欬,乾嘔煩〔2〕滿,俠白主之。欬〔3〕上氣,喘不得息,暴癉〔4〕内逆,肝肺相薄〔5〕,鼻口出血〔6〕,身脹,逆息不得臥,天府主之。凄凄寒,欬〔7〕吐血,逆〔8〕氣,驚〔9〕,心痛,手少〔10〕陰郄主之。欬而〔11〕胸滿,前谷主之。欬,面赤熱,支溝主之。欬,喉中鳴,欬唾血,大鍾主之。

〔1〕心煩肩寒 《黄帝明堂經》作“心煩滿,肩背寒”。

〔2〕煩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侠白、《千金》卷三十第二、《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二十六咳嗽引本經補。

〔3〕欬 《千金》卷三十第二無。

〔4〕暴癉 原作“暴痺”,據《靈樞》、《太素》、《黄帝明堂經》改。

〔5〕薄 原作“傳”,據明抄本、《太素》改。《外臺》卷三十九天府、《醫學綱目》卷二十六咳嗽引本經均作“搏”。薄、搏通。

〔6〕鼻口出血 《靈樞》、《太素》均作“血溢鼻口”楊上善注:“肝肺雖别膈上膈下,肺金剋肝之木,木氣盛不受,故逆而相搏,所以脉血急無所行,即鼻口出血也。”

〔7〕欬 原作“嗽”,據《外臺》卷三十九少陰郄、《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二十六咳嗽引本經改。

〔8〕逆 《外臺》卷三十九少陰郄、《醫心方》卷二第一均無。

〔9〕驚 《醫學綱目》卷二十六咳嗽引本經作“入”。

〔10〕少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少陰郄、《千金》卷三十第二補。

〔11〕而 《外臺》卷三十九前谷作“衄”。

肝受病及衛氣留積發胸脇滿痛第四

本篇自“邪在肝”至“取耳間青脉以去其瘈”,見《靈樞·五邪》、《太素·五藏刺》。自“黄帝問曰”至“腹皮絞甚者,不可刺也”,見《靈樞·衛氣失常》。“氣逆上,刺膺中陷者,與下胸動脉”,見《靈樞·雜病》、《太素·氣逆滿》。

提要:本篇主要論述了邪在肝,及衛氣失運蓄積不行而致胸脇滿痛諸証的証候及腧穴主治,故以此名篇。

邪在肝,則病〔1〕兩脇中痛〔2〕。寒中,惡血在内〔3〕,節時腫,胻善瘈〔4〕,取行間,以引脇下〔5〕,補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惡血,取耳間青脉〔6〕,以去其瘈〔7〕。

〔1〕病 明抄本、《靈樞》、《太素》均無,詳本經及《靈樞》、《太素》餘臟諸文均有“病”字,故參補。

〔2〕兩脇中痛 《靈樞發微》注:“凡邪在於肝,則兩脇中痛,蓋肝之經脉,貫胸中,布脇肋也。”

〔3〕内 《靈樞集註》張志聰注:“内,脉内也。”

〔4〕節時腫,胻善瘈 原作“胻節時腫,善瘈”,胻下明抄本有“音行又骬”四小字音注。《靈樞》作“行善掣,節時脚腫”,《太素》作“行者,善瘈節時腫”,《脈經》卷六第一、《千金》卷十一第一均作“胻善瘈,節時腫”。按原文及《靈樞》、《太素》均未當,參之《脈經》、《千金》移“胻”於下,則上下兩句文安義順。

〔5〕取行間,以引脇下 取下《靈樞》、《太素》均有“之”字。《太素》注:“行間,足厥陰脉滎,肝脉也,在大指間。肝在脇下,故引兩脇下痛。”

〔6〕耳間青脉 《類經》卷二十第二十五注:“足少陽經循耳前後,足厥陰主諸筋而與少陽爲表裏,故取耳間青筋,可以去掣節。”

〔7〕瘈 《靈樞》作“掣”,《太素》作“痺”,《脈經》卷六第一、《千金》卷十一第一均同本經,爲是。瘈與掣通。

黄帝問曰:衛氣留於腹〔1〕中,槒〔2〕積不行,苑藴〔3〕不得常所〔4〕,《靈樞》下有使人二字。榰脇〔5〕中滿,喘呼逆息者,何以去之?伯高對曰:其氣積於胸中者,上取之;積於腹中者,下取之;上下皆滿者,傍取之。積於上者,寫人迎、天突、喉中〔6〕。積於下者,寫三里與氣街。上下皆滿者,上下皆取〔7〕之與季脇之下深一寸〔8〕,重者,雞足取之〔9〕。診視其脉,大而强〔10〕急及絶不至者,腹皮絞〔11〕甚者,不可刺也〔12〕。氣逆上,刺膺中陷者〔13〕,與下胸動脉〔14〕。

〔1〕腹 原作“脉”,此下原校云:“《太素》作腹。”據《靈樞》、《太素》改,並删原校。

〔2〕槒 明抄本作“畜”,《靈樞》作“搐”。按畜、槒、搐與蓄通,皆取聲於畜。

〔3〕苑(yú於)藴(yùn運) 明抄本作“琬緼”。苑藴,積聚。苑,《詩經·小雅·都人士》:“我心苑結。”鄭玄箋:“苑,猶屈也。積也。”藴,《莊子·齊物》:“以是相藴。”陸德明釋文:“藴,積也。”

〔4〕所 此下《靈樞》有“使人”二字。

〔5〕榰脇 《靈樞》榰作“支”義同。此下《靈樞》有“胃”字。

〔6〕喉中 《類經》卷二十第二十六注:“喉中,即廉泉也。”

〔7〕取 原作“下”,據明抄本、《靈樞》改。

〔8〕季脇之下深一寸 深,《靈樞》無。《靈樞發微》注:“即足厥陰肝經章門穴。”

〔9〕雞足取之 《靈樞·官鍼》五刺之一,又稱合刺。《醫學綱目》卷二十七喘引本文注:“雞足取之者,正入一鍼,左右斜入二鍼,如雞之足三爪也。”

〔10〕强 《靈樞》作“弦”。古强、彊同,彊通弦。《周禮·職方氏》:“其澤藪曰弦蒲。”《逸周書·職方》:“弦蒲作彊蒲。”

〔11〕絞 《靈樞》作“急”。絞猶急也。《後漢書·寒朗傳論》:“本於諫争則絞切。”李賢注:“絞,急也。”

〔12〕不可刺也 《脈經》卷七第十二:“所謂勿刺者,有死徵也。”

〔13〕膺中陷者 《靈樞發微》注:“上刺膺中陷者中,即足陽明胃經膺窗穴也。”《類經》卷二十二第四十七注:“足陽明之屋翳也。”

〔14〕下胸動脉 原作“脇下動脉”,據《靈樞》、《太素》改。楊上善注:“胸下動脉,中府等量取之。”《靈樞發微》注:“下胸前之動脉,當是任脉經之膻中穴也。”《靈樞識》:“簡按,膻中無動脉,中府不在下胸,可疑。”按經文凡言部位者,未必取之於某穴。

胸滿,嘔無所出,口苦舌乾,飲食不下,膽俞主之。胸滿,呼吸喘〔1〕喝,窮詘窘不得息,刺〔2〕人迎,入四分,不幸殺人。胸滿痛,璇璣主之。胸脇榰滿,痛引胸中,華蓋主之。胸脇榰滿,痺痛骨疼,飲食不下,嘔《千金》作咳。逆上氣〔3〕,煩心,紫宫主之。

〔1〕喘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人迎、《醫心方》卷一第一補。

〔2〕刺 此下原有“入”字,據《外臺》卷三十九人迎删。

〔3〕上氣 原作“氣上”,據《外臺》卷三十九紫宫、《醫心方》卷二第一、《千金》卷三十第二、《醫學綱目》卷十六胸痛脇滿引本經乙正。

胸中滿,不得息,脇痛骨疼,喘逆上氣,嘔吐煩心,玉堂主之。胸脇榰滿,鬲〔1〕塞飲食不下,嘔吐,食復還〔2〕出,中庭主之。胸脇〔3〕榰滿,痛引膺不得息,悶亂煩滿,不得飲食,靈墟主之。胸脇榰滿,不得息,欬逆,乳癰,洒淅惡寒,神封主之。胸脇榰滿,鬲逆不通,呼吸少氣,喘息不得舉臂,步郎主之。胸脇榰滿,喘逆〔4〕上氣,呼吸肩息,不知食味,氣户主之。

〔1〕鬲 《外臺》卷三十九中庭作“膈”,下同。鬲、膈古通。

〔2〕還 原脱,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中庭、《醫學綱目》卷十六胸痛胸滿引本經補。

〔3〕脇 原作“中”,據《外臺》卷三十九靈墟、《醫學綱目》卷十六胸痛腹滿引本經改。

〔4〕逆 原作“滿”,據《外臺》卷三十九氣户、《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十六胸痛胸滿引本經改。

喉痺,胸中暴逆〔1〕,先取衝脉,後取三里、雲門,皆寫之。胸脇榰滿,却引背痛,臥不得轉側,胸鄉主之。傷憂悁思〔2〕氣積,中脘主之〔3〕。胸滿馬刀〔4〕,臂不得〔5〕舉,淵腋主之。大氣〔6〕不得息,息即〔7〕胸脇中痛;實則其身盡寒,虚則百〔8〕節盡〔9〕縱,大包主之。胸中暴滿,不得臥〔10〕喘息〔11〕,輙筋主之。

〔1〕逆 明抄本作“氣”。

〔2〕傷憂悁思 明抄本“思”作“淵”,《外臺》卷三十九中管,悁作“損”,《千金》卷三十第二作“悁思”。本經爲是。《説文·心部》:“悁,忿也。一曰也。”段玉裁注:“,愁也。”傷憂悁思,憂傷愁苦貌。

〔3〕中脘主之 據本經取穴體例,本條應列在“巨闕主之”條下。

〔4〕馬刀 瘰癧瘡。《本經·下品》:“馬刀,《名醫》一名馬蛤。”《醫學綱目》卷十九瘰癧馬刀:“結核連續者,爲瘰癧。形長如蛤者,爲馬刀。”

〔5〕得 《外臺》卷三十九淵腋、《醫心方》卷二第一均無。

〔6〕大氣 《素問·標本病傳》新校正引《靈樞》作“夫氣”。此上《外臺》卷三十九大包有“腹有”二字。此大氣者,即經云“其大氣之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名曰氣海,故呼則出,吸則入”之大氣也。

〔7〕即 明抄本作“節”,誤。

〔8〕百 明抄本作“不”,誤。

〔9〕盡 《外臺》卷三十九大包、《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皆”,義勝。

〔10〕臥 原作“眠”,據《外臺》卷三十九輙筋、《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11〕喘息 原脱,原校云:“一云不得喘息。”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輙筋、《醫心方》卷二第一補,並删原校。

胸脇榰滿,瘈瘲,引臍腹〔1〕痛,短氣煩滿嘔吐〔2〕,巨闕主之。腹中〔3〕積氣結痛,梁門主之。傷食脇下滿,不能轉展〔4〕反側,目青而嘔,期門主之。胸脇榰滿,勞宫主之。多臥善唾,胸〔5〕滿腸鳴,三間主之。胸滿〔6〕不得〔7〕息,頸〔8〕頷腫,陽谷主之。胸脇脹,腸鳴切痛〔9〕一云胸脇支滿,腹中切痛。太白主之。

〔1〕臍腹 《外臺》卷三十九巨闕作“少腹”。

〔2〕嘔吐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巨闕、《醫心方》卷二第一補。

〔3〕腹中 《外臺》卷三十九梁門作“脇下”,《千金》卷三十第二、《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胸下”。

〔4〕轉展 《醫學綱目》卷十六胸痛胸滿引本經互倒。

〔5〕胸 明抄本作“腦”,誤。

〔6〕胸滿 《外臺》卷三十九陽谷作“脇痛”,《千金》卷三十第二、《醫學綱目》卷十六胸痛胸滿引本經均作“胸滿”,爲是。

〔7〕得 明抄本無,疑脱。

〔8〕頸 原作“頭”,據《外臺》卷三十九陽谷、《醫學綱目》卷十六胸痛胸滿引本經改。

〔9〕胸脇脹,腸鳴切痛 《外臺》卷三十九太白作“胸脇支滿,腹中切痛”,與本經校語同。

暴脹,胸脇榰〔1〕滿,足寒,大便難,面唇〔2〕白,時時〔3〕嘔血,太衝主之。胸脇榰滿,惡聞人聲與木音,巨虚上廉主之。胸脇〔4〕榰滿,寒如風吹狀,俠谿主之。胸脇痛〔5〕善太息,胸滿〔6〕膨膨然,《千金》作胸膂〔7〕急。丘墟主之。胸脇榰〔8〕滿,頭痛項内寒熱〔9〕,外丘主之。脇下榰滿,嘔,吐逆,陽陵泉主之。

〔1〕榰 明抄本作“腸”,誤。

〔2〕唇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太衝、《千金》卷三十第二均有“色”字。

〔3〕時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太衝、《千金》卷三十第二、《醫學綱目》卷十六咳嗽引本經補。

〔4〕胸脇 《外臺》卷三十九俠谿作“胸中”。

〔5〕胸脇痛 原作“胸滿”,據《外臺》卷三十九丘墟、《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6〕胸滿 原作“胸中”,據《外臺》卷三十九丘墟、《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7〕膂 今本《千金》卷三十第二作“背”。

〔8〕榰 明抄本無,疑脱。

〔9〕熱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外丘、《醫學綱目》卷十六胸痛胸滿引本經補。

邪在心膽及諸藏府發悲恐太息口苦不樂及驚第五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在陰陽十二官相使中”,見《素問·奇病論》、《太素·膽癉》。自“善怒而不飲食”至“刺足少陰”,見《靈樞·雜病》、《太素·喜怒》。自“邪在心”至“調其俞”,見《靈樞·五邪》、《太素·五藏刺》。自“膽病者”至“取陽陵泉”,見《靈樞·邪氣藏府病形》、《太素·府病合輸》。自“邪在膽”至“調其虚實以去其邪”,見《靈樞·四時氣》、《太素·雜刺》。

提要:本篇主要論述了邪在心膽的病機與証治;臟腑發悲恐、太息、口苦、不樂及驚等病變的証候與腧穴主治,故以此名篇。

黄帝問曰:有病〔1〕口苦取陽陵泉,口苦者,病名爲何〔2〕?何以得之?岐伯對曰:病名曰膽癉〔3〕。夫膽者中精之府〔4〕,《素問》無此八字,但云:肝者中之將也〔5〕。五藏取決於膽〔6〕,咽爲之使〔7〕。此人者,數謀慮不決,膽氣上溢,《素問》下有虚者。而口爲之苦,治之以膽募俞〔8〕,在《陰陽十二官相使》中〔9〕。善〔10〕怒而不〔11〕欲食,言益少〔12〕,刺足太陰〔13〕。怒而多言,刺足少陽〔14〕。

〔1〕病 原脱,據明抄本、《素問》、《太素》補。

〔2〕口苦者,病名爲何 《太素》作“名爲何”。

〔3〕膽癉 原作“膽痺”,據明抄本、《素問》、《太素》改。膽癉,王冰注:“癉,謂熱也。”又云:“亦謂熱也,膽汁味苦,故口苦。”《類經》卷十六第六十一注:“癉,熱病也。”又云:“口苦者,病在膽,故名膽癉。”

〔4〕夫膽者中精之府 《素問》、《太素》均作“夫肝者中之將也。”《太素·本輸》注:“膽不同腸胃受傳糟粕,唯藏精液於中也。”《靈樞發微·本輸》注:“然膽者爲中精之府,蓋他府所受者,皆至濁之物,而唯膽則受五藏之精汁也。”

〔5〕但云肝者中之將也 “肝者中之將也”,原作大字正文,詳《素問》新校正引本經亦無此六字,據明抄本改爲小字校文。

〔6〕五藏取決於膽 五藏,原脱,據明抄本、《素問》新校正引本經補。《素問·六節藏象論》:“凡十一藏取決於膽也。”王冰注:“然膽者,中正剛斷無私偏,故十一藏取決於膽也。”《素問·靈蘭秘典論》:“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王冰注:“剛正果決,故官爲中正。直而不疑,故決斷出焉。”

〔7〕咽爲之使 《素問》王冰注:“咽膽相應,故咽爲使焉。”《素問吴注》:“膽脉行於頸,故咽爲之使。”又《千金》卷十二第三“咽門者,肝膽之候也。”使,《集韻·寘韻》:“將命者。”《周禮·秋官·小行人》:“待四方之使者。”注:“使者,諸候之臣,使來者也。”

〔8〕膽募俞 《素問》王冰注:“胸腹曰募 背脊曰俞。膽募,在乳下二肋外,期門下,同身寸之五分。俞,在脊第十椎下兩傍相去各同身寸之一寸半。”即膽經的募穴日月,及背部腧穴膽俞。

〔9〕《陰陽十二官相使》 古醫籍名。《素問》王冰注:“言治法具於彼篇,今經已亡。”

〔10〕善 《靈樞》、《太素》均作“喜”。

〔11〕不 原脱,據《靈樞》、《太素》補。

〔12〕少 《靈樞》作“小”,《太素》同本經爲是。

〔13〕刺足太陰 《太素》注:“怒,肝木也。食,脾土也。今木剋土,故怒不欲食,宜補足太陰。”

〔14〕刺足少陽 少陽,原作“少陰”,此下原校云:“《太素》作少陽。”據《靈樞》、《太素》改,並删原校。《太素》注:“肝足厥陰,怒也。足少陽,多言也。故寫少陽也。”

短氣心痺,悲怒逆氣,恐〔1〕,狂易,魚際主之。心痛善悲,厥逆,懸心如饑之狀,心譫譫〔2〕而驚恐〔3〕,大陵及間使主之〔4〕。心澹澹而善驚恐,心悲,内關主之。《千金》作曲澤。善驚悲,不樂,厥,脛足下熱,面盡熱,嗌乾〔5〕渴,行間主之。脾虚令人病寒不樂,好太息,商丘主之。色蒼蒼然太息,如將〔6〕死狀,振寒,溲白〔7〕便難〔8〕,中封主之。

〔1〕恐 原作“怒”,與上句文重,據《外臺》卷三十九魚際改。

〔2〕譫譫 明抄本作“憺憺”,《外臺》卷三十九大陵、間使均作“澹澹”。按譫與憺通。《墨子·備城門》:“城上之備渠譫。”《淮南子·氾論訓》:“渠幨以守。”《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澹乎自持。”《文選·子虚賦》作“憺”,此皆義存乎聲。

〔3〕恐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大陵、間使及此下文例補。

〔4〕之 此下明抄本有“懸音玄 憺音淡”六小字音注。

〔5〕嗌乾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行間、《醫學綱目》卷十三驚悸怔忡引本經補。

〔6〕將 《外臺》卷三十九中封無。

〔7〕溲白 《外臺》卷三十九中封作“小便白”。

〔8〕便難 《醫心方》卷二第一作“溺難”。

心如懸,哀而亂〔1〕,善怒〔2〕,嗌内腫,心惕惕恐如人將捕〔3〕之,多〔4〕出,喘,少氣吸吸〔5〕不足以息,然谷主之〔6〕。驚,善悲不樂,如墮墜〔7〕,汗不出,面塵黑,病饑〔8〕不欲食,照海主 之〔9〕。膽 眩〔10〕寒厥,手臂痛,善驚妄言〔11〕,面赤泣出〔12〕,腋門主之。大驚,乳痛,梁丘主之。

〔1〕亂 《外臺》卷三十九然谷無。

〔2〕怒 原作“恐”,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然谷改。

〔3〕捕 明抄本作“補”,誤。

〔4〕 《外臺》卷三十九然谷作“涎”,義同。

〔5〕吸吸 呼吸急促貌。《宋書·謝莊傳》:“利患數年,遂成痼疾,吸吸惙惙,常如行尸。”

〔6〕之 此下明抄本有“惕音踢”三小字音注。

〔7〕墜 《外臺》卷三十九照海作“狀”。

〔8〕饑 原作“飲”,據《外臺》卷三十九照海、《醫學綱目》卷十三驚悸怔忡引本經改。

〔9〕之 此下明抄本有“墮音惰”三小字音注。

〔10〕膽眩 《外臺》卷三十九腋門無“膽”字,《醫學綱目》卷十三驚悸怔忡引本經作“膽寒怯”。

〔11〕妄言 原作“忘言”,據《外臺》卷三十九腋門、《醫學綱目》卷十三驚悸怔忡引本經改。

〔12〕泣出 《外臺》卷三十九腋門無此二字。

邪在心則病心痛,善〔1〕悲,時眩仆,視有餘不足而調其俞〔2〕。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3〕,心下澹澹善恐〔4〕,如〔5〕人將捕之。嗌中吤吤然〔6〕,數欬〔7〕唾,候在足少陽之本末〔8〕,亦視其脉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熱者取陽陵泉。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汁〔9〕,故曰嘔膽〔10〕。取三里以下胃逆〔11〕,刺〔12〕足〔13〕少陽血絡,以閉膽逆〔14〕。調其虚實以去其邪。

〔1〕善 明抄本作“若”。

〔2〕調其俞 《靈樞》作“調之其輸”。《太素》注:“心病三種,皆調其手心主經脉之輸也。”《靈樞發微》注:“當視其有餘不足而調之,實則瀉而虚則補,皆取其神門之爲腧穴者以刺之耳。……諸邪之在心者,皆在心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脉,故獨無腧焉。”

〔3〕宿汁 原作“宿水”,此下原校云:“《靈樞》作宿汁”。據《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二改,並删原校。

〔4〕善恐 《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二均無“善”字,恐,與下句連讀。

〔5〕如 《靈樞》無。

〔6〕吤吤然 明抄本、《脈經》卷六第二、《千金》卷十二第一均作“介介”。介與吤通,形聲也。

〔7〕欬 《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二均無。

〔8〕候在足少陽之本末 候,《靈樞》無。《太素》注:“足少陽本在竅陰之間,標在窗籠,即本末也。”

〔9〕汁 《靈樞》、《太素》均無。

〔10〕膽 此下《太素》有“者”字。

〔11〕胃逆 《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二均作“胃氣逆”。

〔12〕刺 此上原有“則”字,據《太素》、《脈經》卷六第二删。

〔13〕足 《靈樞》、《太素》均無。

〔14〕膽逆 《靈樞》作“膽逆,却”,《脈經》卷六第二、《千金》卷十二第一作“膽却”,《太素》作“膽部”。據上文“邪在膽逆在胃”,本經爲是。

按:

本節“邪在心則病心痛,善悲,時眩仆,視有餘不足而調其俞”一段,律之本卷第三、第四及第七、第八文例,應在篇首爲是。自“膽病者,善太息”至篇末諸文,按本書卷七以下諸篇體例,應在腧穴主治之前,惟本篇特異,疑爲錯簡。

脾受病發四肢不用第六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故不用焉”,見《素問·太陰陽明論》、《太素·藏府氣液》。

提要:本篇重在論述脾病而四肢不用,故以此名篇。其主要内容有:脾病四肢不用之病機;脾不主時之故;脾爲胃行津液之機,以及身重骨痿不相知之疾的腧穴主治。

黄帝問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對〔1〕曰:四肢者〔2〕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3〕,必因脾乃得稟〔4〕。今〔5〕脾病不能爲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氣,氣日以衰,脉道不通〔6〕,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1〕對 《素問》、《太素》均無。

〔2〕者 《素問》、《太素》均無。

〔3〕至經 《太素》作“徑至”,楊上善注:“胃以水穀津液資四支,當用資四支之時,胃氣不得徑到四支,要因於脾,得水穀津液营衛之氣,營於四支,四支稟承,方得用也。”又據後文“藏府各因其經而受氣於陽明”之義,作“至經”亦通,今一仍其舊。

〔4〕必因脾乃得稟 因下《素問》有“於”字,稟下有“也”字。王冰注:“脾氣布化水穀精液,四支乃得以稟受也。”

〔5〕今 原作“令”字,據明抄本、《素問》、《太素》改。

〔6〕通 此下明抄本有“《素問》云作利”五小字校語。

曰:脾〔1〕不主時何也?曰:脾者土也,治〔2〕中央,常以四時長〔3〕四藏,各十八日寄治〔4〕,不得〔5〕獨主時〔6〕,脾者土藏〔7〕,常著胃土之精〔8〕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9〕。

〔1〕脾 此下明抄本、《太素》均有“之”字。

〔2〕治 原作“土者”,據《素問》、《太素》改。《素問》王冰注:“治,主也。”

〔3〕長 主管,執掌。《墨子·尚賢中》:“故可使治國者使治國,可使長官者使長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

〔4〕各十八日寄治 《説文·宀部》:“寄,托也。”寄治,《素問》王冰注:“治,主也。著,謂常約著於胃也。土氣於四時之中,各於季終寄王十八日,則五行之氣各王七十二日,以終一歲之日矣。外主四季,則在人内應於手足也。”

〔5〕得 原脱,據明抄本、《素問》、《太素》補。

〔6〕主時 《素問》作“主於時也”。

〔7〕脾者土藏 《素問》作“脾藏者”,《太素》作“脾藏有”。

〔8〕常著胃土之精 胃,《太素》無。著,《集韻·藥韻》:“附也。”《類經》卷二第七注:“脾胃爲表裏,脾常依附於胃,以膜連著,而爲之行其津液。”按著與貯通。《史記·貨殖列傳》:“廢著鬻財於齊魯之間。”《漢書·貨殖列傳》作“貯”。貯,儲藏也。脾故得藏胃土之精,而後可以生萬物。

〔9〕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 《素問》王冰注:“外主四季,則在人内應於手足也。”《太素》注:“土爲萬物之質,法於天地,與萬物爲質,故身與頭手足爲體,身不别主時。”二注皆言脾土像天地生長萬物一樣,無處不到,無時不在的機理。

曰:脾與胃以募相連〔1〕耳,而能爲之行〔2〕津液何也?曰:足太陰者〔3〕,三陰也〔4〕。其〔5〕脉貫胃,屬脾絡〔6〕嗌,故太陰爲之行氣於三陰。陽明者,表也〔7〕,五藏六府之海也,亦爲之行氣於三陽。藏府各因其經而受氣於陽明〔8〕,故爲胃行〔9〕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氣,氣日以衰〔10〕,陰道不利,筋骨肌肉〔11〕,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身重骨痿〔12〕不相知,太白主之。

〔1〕脾與胃以募相連 募,《素問》作“膜”,膜與募義通。相連,《太素》作“相逆”,楊上善注:“脾陰胃陽,脾内胃外,其位各别,故相逆也。其别異何能爲胃行津液氣也。一曰相連,脾胃表裏陰陽,募既相假,故曰相連也。”按相逆説,似不可從。

〔2〕行 此下《素問》有“其”字。

〔3〕者 《太素》無。

〔4〕足太陰,三陰也 《太素》注:“足太陰貫胃屬脾,上行絡嗌,其氣强盛,能行三陰之脉,故太陰脉得三陰名也。”

〔5〕其 《太素》無。

〔6〕絡 明抄本作“給”。

〔7〕陽明者,表也 《素問》王冰注:“胃是脾之表也。”

〔8〕陽明 明抄本互倒,誤。

〔9〕行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其”字。

〔10〕氣日以衰 《素問》、《太素》作“日以益衰”,據本篇前文“氣日以衰”例,本經爲是。

〔11〕肌肉 《太素》作“筋肉”。

〔12〕痿 原作“痠”,《外臺》卷三十九太白作“痿”,本經卷十第四:“痿不相知,太白主之。”據改。

脾胃大腸受病發腹脹滿腸中鳴短氣第七

本篇自“邪在脾胃”至“皆調於三里”,見《靈樞·五邪》、《太素·五藏刺》。自“飲食不下”至“散而去之”,見《靈樞·四時氣》、《太素·雜刺》。自“胃病腹脹”至“取三里”,見《靈樞·邪氣藏府病形》、《太素·府病合輸》。自“腹中雷鳴”至“巨虚上廉、三里”,見《靈樞·四時氣》、《太素·雜刺》。自“大腸病”至“巨虚上廉”,見《靈樞·邪氣藏府病形》、《太素·府病合輸》。自“腹滿大便不利”至“取足太陽”、“腹痛刺臍”至“按之立已”,見《靈樞·雜病》、《太素·刺腹滿數》。自“腹暴痛滿”至“用員利鍼”,見《素問·通評虚實論》、《太素·刺腹滿數》。

提要:本篇重在論述脾胃與大腸受病而發腹滿,腸鳴,短氣等病,故以此名篇。其主要内容有腹滿、腸鳴、短氣的病機、証候、治法及腧穴主治。

邪在脾胃,則病〔1〕肌肉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2〕,則熱中善饑〔3〕。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有餘,若俱不足,則有寒有熱〔4〕,皆調其〔5〕三里〔6〕。飲食不下,鬲〔7〕塞不通,邪在胃脘〔8〕。在上脘則抑而下之,在下脘則散而去之〔9〕。胃病者,腹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榰兩脇,鬲咽〔10〕不通,食飲不下,取三里〔11〕。

〔1〕病 《太素》無。

〔2〕陽氣有餘,陰氣不足 《太素》注:“陽氣,即足陽明也。陰氣,即足太陰也。”

〔3〕饑 明抄本作“肌”,誤。

〔4〕有寒有熱 《靈樞發微》注:“設脾胃俱邪氣有餘,或正氣俱不足,則胃當爲熱而脾當爲寒也。”

〔5〕其 《靈樞》、《太素》作“於”。

〔6〕三里 本經卷三第三十三云:“三里,土也。”脾胃上臟,三里爲足陽明胃經合穴,取此穴以行補瀉,故曰調之。

〔7〕鬲 《靈樞》作“膈”,鬲與膈通。

〔8〕脘 明抄本、《太素》、《千金》卷十六第一均作“管”。脘與管通。

〔9〕在上脘則抑而下之,在下脘則散而去之 《太素》注:“邪在胃管,則令膈中氣塞不通,飲食不下之候。邪在上管,刺胃之上口之穴,抑而下之;邪在下管,刺胃之下口之穴,散而去之也。”

〔10〕鬲咽 《素問·至真要大論》王冰注:“鬲咽,謂食飲入而復出也。”

〔11〕三里 此下明抄本有“音嗔 榰音□”六小字音注。

腹中雷〔1〕一本作常。鳴,氣常〔2〕衝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腸也。刺肓之原〔3〕,巨虚上廉,三里。腹〔4〕中不便,取三里,盛則寫之,虚則補之〔5〕。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則泄〔6〕,當臍而痛,不能久立,與胃同候〔7〕,取巨虚上廉。

〔1〕雷 《靈樞》、《太素》作“常”。

〔2〕常 《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八、《千金》卷十八第一均作“上”。按上與尚通。如《易經》諸卦之上九、上六,漢墓帛書本均作“尚”。尚與常通。是常者上也。

〔3〕肓之原 肓,原作“盲”,據明抄本改。《太素》作“賁之原”非是。《素問·腹中論》:“肓之原在齊下。”《靈樞·九鍼十二原》:“肓之原,出於脖胦。”本經卷三第十九氣海:“一名脖胦,一名下肓,在臍下一寸五分。”

〔4〕腹 《靈樞》作“腸”,《太素》作“爲骭脹”,非是。本經義勝。

〔5〕盛則寫之,虚則補之 明抄本、《靈樞》、《太素》均作“盛寫之,虚補之”。義同。

〔6〕則泄 原脱,據下文天樞穴主治及《太素》、《脈經》卷六第八、《千金》卷十八第一補。《靈樞》作“即泄”義同。

〔7〕與胃同候 《太素》注:“大腸之氣與胃足陽明合巨虚上廉,故同候之。”

腹滿大便不利,腹大,上〔1〕走胸嗌〔2〕喘息〔3〕,喝喝然〔4〕,取足少陽〔5〕。腹滿食不化,嚮嚮然〔6〕不得大便〔7〕,取足太陰〔8〕。腹痛,刺臍左右動脉〔9〕。已刺按之,立已。不已,刺氣街〔10〕。已刺〔11〕按之,立已。

〔1〕上 此上《靈樞》有“亦”字。

〔2〕嗌 此下明抄本有“音益”二小字音注。

〔3〕喘息 原脱,原校云:“《靈樞》下有喘息二字”,據《靈樞》、《太素》補,並删原校。

〔4〕喝喝然 喝下明抄本有“音褐”二小字音注。

〔5〕少陽 《靈樞》、《太素》作“少陰”,楊上善注:“有本少陰爲少陽。”故存二説。

〔6〕嚮嚮然 此上《靈樞》、《太素》有“腹”字。嚮,聲也。與響通。《靈樞發微》注:“其所食不化,腹中嚮嚮然布氣。”嚮嚮然,腸鳴之聲。

〔7〕不得大便 《靈樞》作“不能大便”。《太素》作“不便”,楊上善注作“不大便”。《靈樞集註》張志聰注:“足太陰是動則病,腹脹善噫,得後氣則快然如衰,腹嚮嚮然不能大便者,氣逆於中也。”

〔8〕陰 原作“陽”,據《靈樞》、《太素》改。

〔9〕臍左右動脉 《太素》注:“腹痛,足陽明脉所主,故臍左右動脉,足陽明動脉也。”《靈樞發微》注:“此言腹痛者,當刺足陽明經天樞穴。”

〔10〕氣街 《靈樞發微》注:“如不已,又刺本經之氣衝也。”《靈樞集註》張志聰注:“氣街者,氣之徑路也。蓋絡絶不通,然後從别徑而出,非竟出於氣街也。故先刺挟齊左右之動脉,不已,而後取之氣街。”

〔11〕已刺 原脱,據明抄本、《靈樞》、《太素》補。

腹暴痛〔1〕滿,按之不下,取太陽經絡血者則已〔2〕。又刺〔3〕少陰一本作少陽。俞〔4〕,去脊椎三寸傍五,用員利鍼,刺已如食頃久,立已。必視其經之過於陽者,數刺之〔5〕。腹滿不能食,刺脊中。腹中氣脹引脊痛,食飲多〔6〕而身羸瘦,名曰食〔7〕。先取脾俞,後取季脇〔8〕。

〔1〕痛 《素問》、《太素》均無。疑衍。

〔2〕取太陽經絡血者則已 《素問》作“取手太陽經絡者,胃之募也。”《太素》作“取太陽經胳,經胳者,則人募者也。”《素問》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云:取太陽經絡血者則已。無胃之募也等字。又楊上善注云:足太陽,其説各不同,未知孰是。”按《靈樞》、《太素》文義晦,今從本經。

〔3〕又刺 《素問》、《太素》均無此二字。按本經是,若無此二字,則下文無着落矣。

〔4〕俞 原作小字注文,據明抄本、《素問》、《太素》改。

〔5〕刺已如食頃久,立已。必視其經之過於陽者,數刺之 《素問》、《太素》均無此二十字。明抄本及《素問》新校正引本經,與此文同,疑《素問》、《太素》脱。

〔6〕多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脾俞、《千金》卷三十第二補。

〔7〕食 此下明抄本有“一作晦”三小字校文。《素問·氣厥論》作“食亦”。按亦與通。食,詳見本經卷六第十注。

〔8〕季脇 此下明抄本有“羸音雷 輸音□”六小字音注。

大腸轉氣,按之如覆杯,熱引胃痛,脾氣寒,四肢急,煩〔1〕,不嗜食,脾俞主之。胃中寒脹,食多身體〔2〕羸瘦,腹中滿而鳴,腹風厥〔3〕,胸脇榰滿,嘔吐,脊急痛,筋攣,食不下,胃俞主之。頭痛食〔4〕不下,腸鳴,臚脹〔5〕,欲嘔,時泄注〔6〕,三焦俞主之。腹滿〔7〕臚脹,大便泄〔8〕,意舍主之。臚脹水腫,食飲不下,多寒,《千金》作〔9〕惡寒。胃倉主之。

〔1〕急,煩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醫心方》卷二第一補。《醫學綱目》卷二十五積塊癥瘕引本經亦有“煩”字。

〔2〕體 《外臺》卷三十九胃俞、《醫心方》卷二第一均無。

〔3〕風厥 《素問·陰陽别論》:“二陽一陰發病,主驚駭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風厥。”王冰注:“肝主驚骇,故驚駭善欠。夫肝氣爲風,腎氣陵逆,既風又厥,故名風厥。”《聖濟總録》卷十五:“夫胃土也,肝木也,木剋土,故風勝而驚駭背痛。土不勝木,故其証善噫,土不制水,則腎氣上逆而其証善欠,爲風厥也。”

〔4〕食 此上《外臺》卷三十九三焦俞有“飲”字,此下《醫心方》卷二第一有“飲”字。

〔5〕臚脹 此臚下明抄本有“音蘆”二小字音注。《説文·肉部》:“臚,皮也。”段玉裁注:“今字皮膚,從籀文作膚,膚行而臚廢。”洪誠《訓詁學》第二章第二節:“《説文》列爲膚的正字,膚是籀文,同音,甫無切,虞韻。”是臚脹即膚脹,見本經卷八第四。

〔6〕時泄注 注,原無。《外臺》卷三十九三焦俞作“時注泄”,《千金》卷三十第二、《醫學綱目》卷二十四小腹脹引本經均作“欲泄注”,《醫心方》卷二第一作“時泄注”,據補“注”字。

〔7〕腹滿 《千金》卷三十第二作“腸鳴”。

〔8〕大便泄 《千金》卷三十第二作“欲泄注”。

〔9〕作 原作“多”,據明抄本校文改。

寒中傷飽,食飲不化,五藏滿脹〔1〕,心腹胸脇榰滿,脉虚〔2〕則生百病,上脘主之。腹脹不通,寒中傷飽,食飲不化,中脘主之。食飲〔3〕不化,入腹還出,下脘主之。腸〔4〕中常鳴,時上衝心,灸臍中。心滿氣逆,陰都主之。大腸寒中〔5〕,《千金》作疝。大便乾,腹中切痛,肓俞主之。

〔1〕五藏滿脹 《醫學綱目》卷二十四小腹脹引本經同。明抄本作“五藏腹滿脹”,《外臺》卷三十九上管作“脹”,《醫心方》卷二第一作“五藏腸脹”,本經似衍“滿”字。

〔2〕脉虚 原作“脹”,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上管、《醫學綱目》卷二十四小腹脹引本經改補。

〔3〕食飲 《外臺》卷三十九上管互倒。

〔4〕腸 《醫心方》卷二第一作“腹”,義勝。

〔5〕大腸寒中 《千金》卷三十第二作“大腹寒疝”,注文云:“《甲乙》云:大腹寒中。”《醫心方》卷二第一亦作“大腹寒中”。《外臺》卷三十九肓俞同本經,爲是。

腹中盡痛,外陵主之。腸鳴相逐,不可傾側〔1〕,承滿主之。腹脹善滿,積氣,關門主之。食飲不下,腹中雷鳴,大便〔2〕不節,小便赤黄,陽綱主之。腹脹腸鳴,氣上衝胸,不能久立,腹〔3〕中痛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則泄,當臍而痛,腸胃間遊氣切痛,食不化,不嗜食,身腫〔4〕,一本作重。俠臍急,天樞主之。

〔1〕傾側 原作“傾倒”,義不安,據《外臺》卷三十九承滿、《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2〕大便 原作“大腸”,於義難通,據《外臺》卷三十九陽綱、《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二十二腸鳴引本經改。

〔3〕腹 《外臺》卷三十九天樞作“腸”。

〔4〕腫 《外臺》卷三十九天樞、《醫心方》卷二第一作“重”。

腹中有〔1〕大熱不安,腹有大氣〔2〕如相俠〔3〕,暴腹脹滿,癃,淫濼,氣衝主之。腹滿痛,不得息,正〔4〕臥,屈一膝,伸一股〔5〕,並〔6〕氣衝,鍼上入〔7〕三寸,氣至寫之。寒氣腹滿,癃,淫濼,身熱,腹中積聚疼痛〔8〕,衝門主之。

〔1〕腹中有 《外臺》卷三十九氣衝作“腸中”,《千金》卷三十第二無“有”字。

〔2〕大氣 《外臺》卷三十九氣衝作“逆氣”,義勝。

〔3〕如相俠 《外臺》卷三十九氣衝、《千金》卷三十第二均無此三字。《醫學綱目》卷二十四小腹脹引本經作“相和挾”,按俠與挟通。

〔4〕正 此下《千金》卷三十第二有“仰”字。本經卷十二第十有“偃”字,義勝。

〔5〕伸一股 《千金》卷三十第二作“申一脚”。本經卷十二第十作“伸一膝”。《廣韻·真韻》:“申,伸也。”股、脚蓋言下肢。均通。

〔6〕並 此下原有“刺”字,據明抄本、《千金》卷三十第二、《醫學綱目》卷二十四小腹脹引本經,並參本經卷十二第十删。

〔7〕上入 《千金》卷三十第二、《醫學綱目》卷二十四小腹脹引本經均無“上”字,本經卷十二第十與本文同,爲是。

〔8〕積聚疼痛 《外臺》卷三十九衝門、《醫心方》卷二第一、《千金》卷三十第二均作“積痛”。

腹中腸〔1〕鳴,盈盈然〔2〕食不化,脇痛不得臥,煩,熱中〔3〕不嗜食,胸脇榰滿,喘息而衝鬲,嘔,心痛及傷飽身黄〔4〕羸瘦〔5〕,章門主之。腸鳴而痛,温留主之。腹〔6〕時寒〔7〕,腰痛不得臥,三里〔8〕主之。

〔1〕腸 《外臺》卷三十九章門無。《千金》卷三十第二、《醫心方》卷二第一同本經,爲是。

〔2〕盈盈然 充盈貌。《説文·皿部》:“盈,滿器也。”此言腹脹滿貌。

〔3〕熱中 《外臺》卷三十九章門作“熱,口乾燥”,《醫心方》卷二第一作“口乾”,《醫學綱目》卷二十二腹痛引本經作“熱,泄糜”,《千金》卷三十第二同本經。

〔4〕身黄 此下原有“疾骨”二字,《千金》卷三十第二作“痠疼”,據《外臺》卷三十九章門、《銅人》卷四章門主治删。

〔5〕羸瘦 《醫學綱目》卷二十二腹痛引本經作“骨瘦羸”。

〔6〕腹 原作“腸腹”,據《外臺》卷三十九手三里、《醫心方》卷二改。

〔7〕時寒 《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二十八腰痛引本經均作“肘寒”,疑誤。

〔8〕三里 此上原有“手”字,據本經卷三删。

腹中有寒氣〔1〕,隱白主之。腹〔2〕滿嚮嚮然〔3〕不便,心下有寒痛,商丘主之〔4〕。腹中熱若寒,腸〔5〕善鳴,强欠〔6〕,時内痛〔7〕,心悲氣逆,腹滿,漏谷主之。已刺外踝,上氣不止〔8〕,腹脹而氣快然引肋脇下〔9〕,皆主之〔10〕。腹中氣〔11〕脹嗑嗑〔12〕,不嗜食〔13〕,脇下滿,陰陵泉主之。喘,少氣不足以息,腹滿大便難,時上走胸〔14〕中鳴,脹滿,口舌乾,口〔15〕中吸吸,善驚,咽中痛,不可内食,善怒,驚〔16〕恐不樂,大鍾主之。

〔1〕腹中有寒氣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隱白有“起則氣喘”四字,《千金》卷三十第二作“腹中寒冷氣脹喘”,《醫心方》卷二第一作“腹中有寒熱,氣喘”,此句只有病因無証狀,疑有脱文。

〔2〕腹 此下《千金》卷三十第二有“中”字。

〔3〕然 《外臺》卷三十九商丘無。

〔4〕之 此下明抄本有“嚮音向”三小字音注。

〔5〕腸 原作“腹”,據《外臺》卷三十九漏谷、《千金》卷三十第二、《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6〕强欠 《太素·經脉病》注:“將欠不得欠,名曰强欠。”

〔7〕時内痛 《醫心方》卷二第一作“膝内痛”。

〔8〕已刺外踝,上氣不止 《外臺》卷三十九漏谷、《千金》卷三十第二均無,疑衍。

〔9〕腹脹而氣快然引肋脇下 《醫心方》卷二第一作“肘脇下少腹急”。肋,原作“肘”,按肘脇,義不通。詳《素問·舉痛論》:“故脇肋與少腹相引而痛矣。”正合此義,故據改。

〔10〕之 此下明抄本有“踝音魯 又音課”六小字音注。

〔11〕氣 《千金》卷三十第二無。

〔12〕嗑嗑(kèkè克克) 此下明抄本有“音”字,乃音注脱。嗑,形聲詞。言腹脹鳴聲。

〔13〕不嗜食 《外臺》卷三十九陰陵泉無此三字。

〔14〕胸 《醫學綱目》卷二十七喘引本經作“胃”。

〔15〕乾,口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大锺、《醫學綱目》卷二十七喘引本經補。

〔16〕驚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大鍾補。

嗌乾腹瘈〔1〕痛,坐起〔2〕目〔3〕,善怒多言,復留主之。腹寒〔4〕脹滿,厲兑主之。腹大不嗜食,衝陽主之。厥氣上榰〔5〕,解谿〔6〕主之。大腸有熱,腹鳴腹滿,俠臍痛,食不化,喘不能久立,巨虚上廉主之。腸〔7〕中寒,脹滿善噫,惡〔8〕聞食臭。胃氣不足,腸鳴腹痛,泄〔9〕,食不化,心下脹,三里主之。腹〔10〕滿,胃中有熱,不嗜食,懸鍾主之。

〔1〕瘈 《醫心方》卷二第一、《千金》卷三十第二均作“厥”。

〔2〕坐起 原作“坐臥”,據《外臺》卷三十九復留改。《鍼灸資生經》卷六目不明作“起則目”亦可証。

〔3〕 此下明抄本有“音荒”二小字音注。

〔4〕腹寒 原作“寒腹”,據《外臺》卷三十九厲兑乙正。

〔5〕厥氣上榰 此下明抄本有“音注”二小字音注。《外臺》卷三十九太谿作“厥氣上逆”。

〔6〕解谿 原作“太谿”,據《外臺》卷三十九解谿、《醫心方》卷二第一及排穴序例改。

〔7〕腸 《外臺》卷三十九三里、《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腹”。

〔8〕惡 原脱,據《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一補。

〔9〕泄 《外臺》卷三十九三里無。

〔10〕腹 《外臺》卷三十九懸鍾作“腸”。

大腸實則腰背痛,寒痺〔1〕轉筋,頭眩痛。虚〔2〕則鼻衄癲疾,腰痛濈濈然〔3〕汗出,令人欲食而〔4〕走,承筋主之。取脚下三所横〔5〕,視盛者出血〔6〕。

〔1〕寒痺 原作“痺寒”,據《外臺》卷三十九承筋、《醫心方》卷二第一乙正。

〔2〕虚 此上《外臺》卷三十九承筋有“氣”字。

〔3〕濈濈然 《外臺》卷三十九承筋作“濕然”。《玉篇·水部》:“濈,汗出也。”濈濈然,汗出連绵不斷貌。《傷寒論·辨陽明病脉証并治》:“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轉屬陽明也。”

〔4〕而 《外臺》卷三十九承筋作“欲”。

〔5〕所 原作“折”,據明抄本及本經本卷第八會陰之脉改。

〔6〕取脚下三所横,視盛者出血 《外臺》卷三十九承筋無此十一字。疑爲本經本卷第八會陰脉“三寸所横居,視其盛者出血”錯簡於此,且此文與諸篇腧穴主治體例亦不合,似不可從。

腎小腸受病發腹脹腰痛引背少腹控睾第八

本篇自“邪在腎”至“視有血者盡取之”,見《靈樞·五邪》、《太素·五藏刺》。自“少腹控睾”至“按其所過之經以調之”,見《靈樞·四時氣》、《太素·雜刺》。自“小腸病者”至“此其候也”,見《靈樞·邪氣藏府病形》、《太素·府病合輸》。自“有病厥者”至“故爲腰痛”,見《素問·病能》、《太素·雜診》。自“足太陽脉,令人腰痛”至“取足少陰郄中血絡”,見《素問·刺腰痛》、《太素·腰痛》。

提要:本篇論述了邪在腎、小腸,而致腹脹,腰痛引背,少腹控睾諸証的証候和治法,故以此名篇。其主要内容有:邪在腎和邪在小腸而致腰痛、腹脹、睾痛的証治;不同經脉發生腰痛的証治;不同兼証腰痛的腧穴主治。

邪在腎,則病〔1〕骨痛陰痺〔2〕。陰痺者,按〔3〕之而〔4〕不得,腹脹腰痛,大便難,肩背頸項强〔5〕痛,時眩,取之湧泉、崑崙。視有血者,盡取之。少〔6〕腹控睾〔7〕引腰脊,上衝心肺〔8〕,邪在小腸也〔9〕。小腸〔10〕者,連睾系屬於脊,貫肝肺,絡心系。氣盛則厥逆,上衝腸胃,燻〔11〕肝肺〔12〕,散於肓,結於臍〔13〕,故取肓原以散之,刺太陰以予之〔14〕,取厥陰以下之,取巨虚下廉以去之,按其所過之經以調之。

〔1〕病 《太素》、《脈經》卷六第九、《千金》卷十九第一均無。

〔2〕陰痺 《靈樞發微》注:“陰痺者,病無定所,按之而不可得,即痺論之所謂以寒勝者爲痛痺也。”《靈樞集註》張志聰注:“在外者筋骨爲陰,病在陰者名曰痺。陰痺者,病在骨,按之而不得者,邪在骨髓也。”馬注言其証狀,張注析其病因,文雖異而義則通。

〔3〕按 《千金》卷十九第一作“撫”。

〔4〕之而 《太素》作“如”。

〔5〕强 《靈樞》、《太素》均無。

〔6〕少 《靈樞》作“小”。古少小通。

〔7〕睾 《太素》作“皋”。按睾與皋通。

〔8〕肺 《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四均無。

〔9〕也 《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四、《千金》卷十四第一均無。

〔10〕小腸 《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四、《千金》卷十四第一均無。

〔11〕燻 明抄本作“勳”,《靈樞》作“熏”。按燻與勳、熏均通。

〔12〕肺 《靈樞》、《太素》均無。《靈樞識》:“簡按:據下文刺太陰,《甲乙》似是。”

〔13〕散於肓,結於臍 肓,原作“胸”,據《靈樞》、《太素》、《千金》卷十四第一改。《聖濟總録》卷九十四:“其經虚不足,則風冷乘間而入,邪氣即盛,則有厥逆之証,其氣上衝肝肺,客冷散於肓,結於臍。”

〔14〕刺太陰以予之 予,明抄本、《脈經》卷六第四、《千金》卷十四第一均作“與”。按與通予。《靈樞發微》注:“又刺手太陰肺經穴以予其補。”《類經》卷二十三第四十七注:“補肺經之虚也。”

小腸病者,少腹痛,腰脊控睾〔1〕而痛,時窘之後〔2〕,耳〔3〕前熱,若寒甚,若〔4〕獨肩上〔5〕熱甚〔6〕,及手小指次指〔7〕間熱,若脉陷〔8〕者,此其候也〔9〕。

〔1〕睾 《太素》作“尻”。此下明抄本有“音皋”二小字音注。

〔2〕窘(jiǒng炅)之後 此下明抄本有“一作復”三小字校文。《脉經》卷六第四、《千金》卷十四第一後作“復”,連下句讀。據“控睾而痛”作“窘之後”於文爲順。窘,迫急也。《説文·穴部》:“窘,迫也。”《廣雅·釋詁一》:“窘,急也。”之,在此爲介詞。後,後陰也。《靈樞發微》注:“腰脊控引睾丸而痛,痛時窘甚,而欲往去後也。”《類經》卷二十第二十四注:“小腸氣化於小腹,後附腰脊,下引睾丸,故爲諸痛及不得大小便而時窘之後,蓋即疝之屬也。”

〔3〕耳 此上《靈樞》、《太素》有“當”字。

〔4〕若 《脉經》卷六第四、《千金》卷十四第一均無。本經是,此承上而言。若,或也。

〔5〕肩上 《太素》作“眉上”,詳手太陽脉,至目鋭眥,與眉相近。此前言耳,此或言眉也。

〔6〕甚 《脈經》卷六第四、《千金》卷十四第一均無。

〔7〕次指 明抄本無,疑脱。

〔8〕陷 《千金》卷十四第一作“滑”。

〔9〕也 此下明抄本有“窘音君”三小字音注。

黄帝問曰:有病厥者,診右脉沉堅〔1〕,左脉〔2〕浮遲〔3〕,不知〔4〕病生〔5〕安在?岐伯對曰:冬診之右脉固〔6〕當沉堅〔7〕,此應四時,左脉浮遲,此逆四時,左當主病,診左在腎〔8〕,頗在肺〔9〕,當腰痛。曰:何以言之?曰:少陰脉貫腎絡肺〔10〕,今得肺脉,腎爲之病〔11〕,故腎〔12〕爲腰痛。

〔1〕堅 《素問》作“而緊”,《太素》無。

〔2〕脉 原作“手”,據《素問》、《太素》及上下文例改。

〔3〕浮遲 《太素》無。《素問》作“浮而遲”。

〔4〕不知 《素問》、《太素》均作“不然”。本經義勝。

〔5〕生 《素問》、《太素》作“主”。

〔6〕固 明抄本作“因”,誤。

〔7〕堅 《素問》、《太素》作“緊”。

〔8〕左當主病,診左在腎 《素問》作“在左當主病在腎”,《太素》作“在左當主病,診在腎”。楊上善注:“左,陽也。浮,肺脉也。冬時得左手肺脉,虚邪來乘,故腎病腰痛頗在於肺。”《素問》王冰注:“左脉浮遲,非肺來見,以左腎不足而脉不能沉,故得肺脉,腎爲病也。”

〔9〕頗在肺 《素問》作“頗關在肺”,《太素》與本經同。《素問識》:“簡按,《甲乙》無關字,《奇病論》云:其盛在胃、頗在肺。句法正同。”頗,《説文·頁部》:“頗,頭偏也。”段玉裁注:“引伸爲凡偏之稱。”

〔10〕少陰脉貫腎絡肺 貫腎下明抄本有“上胃”二字。《太素》作“少陰脉貫腎上胃肓胳肺”。詳足少陰之脉無“上胃”者,明抄本及《太素》言“上胃”,或另有所本,待考。

〔11〕今得肺脉,腎爲之病 《素問》王冰注:“左脉浮遲,非肺來見,以左腎不足而脉不能沉,故得肺腎爲病也。”

〔12〕腎 原脱,據明抄本、《素問》、《太素》補。

足太陽脉令人腰痛,引項脊尻〔1〕背如重〔2〕狀,刺其郄中〔3〕太陽正經去〔4〕血,春無見血〔5〕。

少陽令人腰痛,如以鍼刺其皮中,循循然〔6〕不可俛〔7〕仰,不可以左右顧〔8〕,刺少陽盛骨之端〔9〕出血,盛骨在膝外廉之骨獨起者,夏無見血〔10〕。

陽明令人腰痛,不可以〔11〕顧,顧如有見者,善悲,刺陽明於骭〔12〕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秋無見血〔13〕。

〔1〕尻 此下明抄本有“音敲”二小字音注。尻,臀部。

〔2〕重 原作“腫”,據《素問》、《太素》改。

〔3〕郄中 此下明抄本有“音希”二小字音注。《素問》王冰注:“郄中,委中也。……足太陽脉之所入也。”

〔4〕去 《素問》、《太素》作“出”。

〔5〕春無見血 《素問》王冰注:“太陽合腎,腎王於冬,水衰於春,故春無見血。”

〔6〕循循然 《太素》作“循然”。義同。

〔7〕俛 此下明抄本有“音免”二小字音注。

〔8〕顧 明抄本作“願”,誤。

〔9〕盛骨之端 盛,《素問》、《太素》均作“成”,盛與成通。《素問》王冰注:“成骨,謂膝外近下骨上端,兩起骨相並問,陷容指者也。骨所成柱膝髀骨,故謂之成骨也。”盛骨之端,《經穴滙解》考作“陽陵泉”。

〔10〕夏無見血 《素問》王冰注:“少陽合肝,肝王於春,木衰於夏,故無見血也。”

〔11〕以 《太素》無。

〔12〕骭 原作“胻”,據明抄本、《素問》新校正引本經、及《太素》改。《素問》作“”。

〔13〕秋無見血 《太素》注:“足陽明在仲夏,至秋而衰,出血恐心虚,故禁之。”

足少陰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1〕,刺足少陰於内踝上〔2〕二痏,春無見〔3〕血〔4〕。若出血太多,虚不可復〔5〕。

厥陰〔6〕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張弓弩絃〔7〕,刺厥陰之脉,在腨踵魚腹〔8〕之外,循之〔9〕累累然〔10〕乃刺之,其病,令人言〔11〕默默然〔12〕不慧〔13〕,刺之三痏〔14〕。

〔1〕痛引脊内廉 《太素》作“引脊内痛”,《素問》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脊内廉作脊内痛,《太素》亦同。”

〔2〕内踝上 《太素》作“内踝下”。《素問》王冰注:“内踝上,此腰痛者當刺,則正復溜穴也。”按此與後“昌陽之脉令人腰痛”言“在内踝上大筋後,上踝一寸所”文,義亦相近。故踝上、踝下,尚待後考。

〔3〕見 《太素》作“出”。

〔4〕春無見血 《太素》注:“少陰與太陽在冬,至春氣衰,出血恐虚,故禁之。”

〔5〕若出血太多,虚不可復 若出血,明抄本無,疑脱。《素問》作“出血太多,不可復也”,《太素》作“出血大虚,不可復也”。各本文異義同,本經義長。

〔6〕厥陰 《太素》作“居陰”,下同。《素問》王冰注:“厥陰一經作居陰,是傳寫草書厥字爲居也。”

〔7〕張弓弩絃 弓,《太素》無。《素問》絃作“弦”。絃與弦通。《莊子·讓王》:“而絃歌於室。”《北堂書鈔》卷一百二十三引作“弦”。《素問》王冰注:“如張弦者,言强急之甚。”

〔8〕魚腹 《太素》作“魚腸”。本經爲是。《素問》王冰注:“腨形勢如臥魚之腹,故曰。”

〔9〕循之 原作“循循”,據《素問》、《太素》改。

〔10〕累累然 累,積也。《穀梁·僖十八年》:“善累而後進之。”范寧集解:“累,積。”累累然,重積之貌。此言魚腹外血絡累累如貫珠狀。

〔11〕言 此上原有“善”字,《素問》、《太素》均無。《素問》新校正云:“按經云善言默默然不慧,詳善言與默默二病難相兼,全元起本無善字,於義爲允。”據删。

〔12〕默默然 《太素》作“嘿嘿”。默與嘿通。

〔13〕不慧 《説文·心部》:“慧,儇也。”徐鍇注:“儇,敏也。”不慧,不敏也。

〔14〕刺之三痏 明抄本作“不痏”,疑誤。

解脉〔1〕令人腰痛,痛引肩〔2〕,目然,時遺溲,刺解脉,在膝筋分肉間〔3〕,在郄外廉之横脉出血,血變而止〔4〕。

同陰之脉〔5〕,令人腰痛,腰如小錘〔6〕居其中,怫然腫〔7〕,刺同陰之脉,在外踝上絶骨之端,爲三痏。

〔1〕解脉 《素問》王冰注:“解脉,散行脉也,言不合而别行也。此足太陽之經,起於目内眥,上額交巔上,循肩髆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下入膕中。故病斯候也。又其支别者,從髆内别下貫胂,循髀外後廉而下合於膕中。兩脉如繩之解股,故名解脉也。”

〔2〕痛引肩 痛,《太素》無,肩作“膺”。

〔3〕膝筋分肉間 《素問》作“膝筋肉分間”,《太素》作“引筋肉分間”。《素問》與本經義同。王冰注:“膝後兩徬,大筋雙上,股之後,兩筋之間,横文之處,努肉高起,則郄中之分也。”

〔4〕在郄外廉之横脉出血,血變而止 《素問》王冰注:“古《中誥》以膕中爲太陽之郄。當取郄外廉有血絡横見,迢然紫黑而盛滿者,乃刺之,當見黑血,必候其血色變赤爲止……此太陽中經之爲腰痛也。”

〔5〕同陰之脉 《素問》王冰注:“足少陽之别絡也,並少陽經上行,去足外踝上同身寸之五寸,乃别走厥陰,並經,下絡足跗,故曰同陰脉也。”《太素》注:“同陰脉在外踝上、絶骨之端,當是足少陽胳脉也。”《素問集註》張志聰注:“此論陽蹻之脉而令人腰痛也。蹻脉有陰陽……是男女陰陽經絡交并,故爲同陰之脉。”今從王注。

〔6〕錘 《太素》作“鍼”。《類經》卷二十二第四十七注:“如小錘居其中,痛而重也。”

〔7〕怫(fú拂)然腫 怫,《太素》作“弗”。怫或作弗。《集韻·勿韻》:“怫,《説文》鬱也。或作弗。”怫然,象腫形也。

解脉〔1〕令人腰痛如裂〔2〕,《素問》作引帶。常如折腰之〔3〕狀,善怒〔4〕,刺解脉,在郄中結絡如黍米,刺之血射以〔5〕黑,見赤血乃〔6〕已。全元起云:有兩解脉,病原各異,疑〔7〕誤未詳。

陽維之脉令人腰痛,痛上〔8〕怫然種〔9〕,刺陽維之脉,脉與太陽合腨下間,去地一尺所〔10〕。

〔1〕解脉 《太素》注:“前之解脉與厥陰相似,今此刺解脉郄中,當是取足厥陰郄中之胳也。”《素問》王冰注:“足太陽之别脉,自肩而别下,循背脊至腰,而横入髀外後廉,而下合膕中。”故此解脉有二説:一指足厥陰郄中之絡,一指足太陽之别脉。《素問》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有兩解脉,病源各異,恐誤未詳。”當存疑待考。

〔2〕如裂 《素問》作“如引帶”,《太素》作“如别”。《素問》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如引帶作如裂。”是經文早異。如與下文“常如折腰之狀”推之,當以本經義勝。

〔3〕之 《素問》無。

〔4〕善怒 《素問》作“善恐”。

〔5〕以 《太素》作“似”。以通似。《周易·明夷》:“文王以之。”陸德明釋文:“荀向作似之。”

〔6〕乃 《素問》、《太素》作“而”。

〔7〕疑 明抄本及《素問》新校正引全元起語作“恐”。

〔8〕痛上 痛,《太素》無。上,明抄本作“止”,誤。

〔9〕種 明抄本、《素問》、《太素》均作“腫”。此上《太素》有“脉”字。按種與腫通。《吕氏春秋·情欲》:“身盡府種。”《太平御覽》卷七百三十九引作“腫”。

〔10〕去地一尺所 去,《太素》作“上”。去地一尺所,王冰注爲承光穴,新校正認爲當是承山穴,楊上善注爲陽交穴。按本經卷三第三十四:“陽交,陽維之郄。”故陽注似是。

衡絡〔1〕之脉令人腰痛,得俛不得仰〔2〕,仰則恐仆,得〔3〕之舉重傷腰,衡絡絶傷〔4〕,惡血歸之,刺之在郄陽之筋間,上郄數寸,衡居爲二痏〔5〕出血。

會陰之脉〔6〕令人腰痛,痛上濈濈然〔7〕汗出〔8〕,汗乾令人欲飲,飲〔9〕已欲走〔10〕,刺直陽之脉〔11〕上三〔12〕痏,在蹻〔13〕上郄下〔14〕三寸所〔15〕横居,視其盛者出血。《素問》:濈濈然作漯漯然,三所作五寸。

〔1〕衡絡 《太素》作“衝絶”。《素問》王冰注:“衡,横也。謂太陽之外絡,自腰中横入髀外後廉,而下與中經合於膕中者。……一經作衡絶之脉,傳寫魚魯之誤也。若是衡脉,《中誥》不應取太陽脉委陽、殷門之穴也。”《素問集註》張志聰注:“衡,横也。帶脉横絡於腰間,故曰横絡之脉。”按衝絶疑爲衡絡之誤。

〔2〕得俛不得仰 《素問》作“不可以俛仰”,《太素》作“不可以俛,不可以仰”。據下句“仰則恐仆”,本經義勝。

〔3〕得 原作“相”,據明抄本、《素問》、《太素》改。

〔4〕衡絡絶傷 傷,《素問》無。《太素》作“衝絶絡”。

〔5〕刺之在郄陽之筋間,上郄數寸,衡居爲二痏 《素問》王冰注:“横居二穴,謂委陽、殷門,平視横相當也。郄陽,謂浮郄穴上側委陽穴也。筋之間,謂膝後膕上兩筋之間,殷門穴也。二穴各去臀下横文同身寸之六寸,故曰上郄數寸也。委陽刺可入同身寸之七分,留五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殷門刺可入同身寸之五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壯。故曰衡居爲二痏。”

〔6〕會陰之脉 《素問》王冰注:“足太陽之中經也。其脉循腰下會於後陰,故曰會陰之脉。”《素問集註》張志聰注:“任脉起於至陰,與督脉交會分而上行,故曰會陰。”王注爲足太陽之正經,張注爲任督交會,皆從奇經八脉解。

〔7〕濈濈然 《素問》、《太素》作“漯漯然”。《字彙·水部》:“漯……按此字本作濕,或省作,後以濕爲乾濕之濕,而又轉漯字……上從曰,後轉漯,則從田矣。”是疑本作“濕濕”,亦汗出狀。

〔8〕出 《太素》無。

〔9〕飲 《太素》無。

〔10〕汗乾令人欲飲,飲已欲走 《素問》王冰注:“其經自腰下行至足,今陽氣大盛,故痛上漯然汗出,汗液既出則腎燥陰虚,故汗乾令人欲飲水以救腎也。水入腹已,腎氣復生,陰氣流行,太陽又盛,故飲水已反欲走也。”

〔11〕直陽之脉 《素問》新校正云:“詳上文云會陰之脉令人腰痛,此云刺直陽之脉者,詳此直陽之脉,即會陰之脉也,文變而事不殊。”

〔12〕三 《太素》作“二”。

〔13〕蹻 明抄本作“橋”,《太素》作“喬”。

〔14〕下 《太素》重。

〔15〕三寸所 原脱“寸”,據《太素》補。《素問》三作“五”,無“所”字。

飛陽之脉〔1〕令人腰痛,痛上怫然〔2〕,甚則悲以恐,刺飛陽之脉,在内踝上二寸〔3〕,《素問》作五寸。少陰之前〔4〕與陰維之會〔5〕。

昌陽之脉〔6〕令人腰痛,痛引膺,目然,甚則反折,舌卷不能言,刺内筋〔7〕爲二痏,在内踝上大筋前太陰後〔8〕,上踝一寸所〔9〕。

散脉〔10〕令人腰痛而熱,熱甚而〔11〕煩,腰下如有横木居其中,甚則遺溲,刺散脉在膝前骨〔12〕肉分間,絡外廉〔13〕束脉〔14〕爲三痏〔15〕。

〔1〕飛陽之脉 《素問》王冰注:“是陰維之脉也,去内踝上同身寸之五寸腨分中,並少陰經而上也。”又《靈樞·經脉》:“足太陽之别,名曰飛陽,去踝七寸,别走少陰。”

〔2〕怫然 《素問》作“拂拂然”,《太素》作“弗弗然”。怫、拂、弗互通。

〔3〕在内踝上二寸 《素問》作“五寸”,《太素》與本經同。楊上善注:“足太陽别名曰飛陽……太陽去外踝上七寸,别走少陰,當至内踝上二寸,足少陰之前,與陰維會處,是此刺處也。”楊注足太陽别脉,别走少陰者,當足内踝上二寸處。王冰注:“内踝後上同身寸之五寸復溜穴,少陰脉所行……内踝之後,築賓穴,陰維之郄……少陰之前,陰維之會,以三脉會在此穴位分也。……今《中誥經》文正同此法。”林億等按:“《甲乙經》足太陽之絡别走少陰者,名曰飛揚,在外踝上七寸。又云築賓陰維之郄,在内踝上腨分中。復溜穴,在内踝上二寸。今此經注都與《甲乙》不合者,疑經注中五寸字當作二寸,則《素問》與《甲乙》相應矣。”按本文疑點甚多,如王冰注中言復溜、築賓二穴,若據復溜之位,似《素問》原亦作“二寸”,然王氏復言築賓者,或以後文曰“與陰維之會”,而復溜穴則不與陰維相會。據本經卷三第三十二,築賓爲陰維之郄,則與陰維之會義合,故王注復以築賓相釋。然築賓當内踝上五寸所,後人據此義注二寸作“五寸”。林億等以《甲乙》爲據,亦云“當作二寸”,而若言内踝上二寸之復溜穴,除與後文“與陰維之會”義不合外,又與後條論昌陽之脉腰痛之義亦復,以復溜亦名曰昌陽也,故此處刺位,似當以五寸築賓穴處爲是。

〔4〕少陰之前 《素問》同,《太素》作“太陰之前”,而楊注則云:“少陰之前,與陰維會處。”按此刺處,無論復溜或築賓,言少陰之前,或太陰之前,均似未當,詳本經卷三第三十二足少陰内踝上之交信穴,在“少陰前太陰後”,且下文昌陽之脉腰痛,刺在“内踝上太陰後”,故此文當作“太陰之後”爲是。

〔5〕陰維之會 指築賓穴。本經卷三第三十二築賓,陰維之郄,在足内踝上腨分中。

〔6〕昌陽之脉 《素問》王冰注:“陰蹻脉也。陰蹻者,足少陰之别也。起於然骨之後,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陰股入陰,而循腹上入胸裏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内廉,屬目内眥,合於太陽、陽蹻而上行。故腰痛之狀如此。”昌陽一名復溜。《子午流注説難》:“穴名復溜,以足少陰别入跟中之脉,下岐爲二,後繞大鍾交足太陽,前下行水泉,照海,爲陰蹻奇經之起點,上達交信,亦在内踝上二寸,此别脉也。”即此脉從陰經入陽經,且又復返陰經。另説謂此經從陰經上行入陽經。

〔7〕内筋 《素問》王冰注:“謂大筋之前分肉也。”

〔8〕大筋前太陰後 原作“大筋後”,原校云:“《素問》大筋作太陰。”今據《素問》、《太素》改,並删原校。

〔9〕一寸所 《素問》作“二寸所”。王冰注:“即陰蹻之郄交信穴也。”《太素》作“三寸所”。據上文“昌陽之脉”,當是復溜,本經卷三第三十二復溜穴“一名昌陽”,故似作“二寸”爲是。王冰注言交信穴,與昌陽之脉不合,疑非是。

〔10〕散脉 《太素》注:“散脉在膝前肉分間者,十二經脉中,惟足厥陰、足少陽在膝前主溲,故當是此二經之别名。”《素問》王冰注:“散脉,足太陰之别也。散行而上,故以名焉。其脉循股内入腹中,與少陰少陽結於腰髁下骨空中。”據前言“遺溲”之義,楊注似是,以足厥陰脉“環陰器,抵少腹”也。

〔11〕而 《素問》、《太素》作“生”。

〔12〕骨 《太素》無。

〔13〕絡外廉 此上《太素》有“在”字。《素問》王冰注:“絡外廉則太陰之絡,色青而見者也。”

〔14〕束脉 《太素》注:“在二經(按指足厥陰、足少陽)大胳外廉小胳(按蕭刻本作筋),名束脉,亦名散脉也。”《素問》王冰注:“輔骨之下,後有大筋,擷束膝胻之骨,令其連屬,取此筋骨繫束之處脉,以去病,是曰地機,三刺而已,故曰束脉。”《醫學綱目》卷二十八腰痛注:“王注謂地機穴者,非也。既云膝前骨肉分間絡外廉束脉,當在三里、陽陵泉二穴。”按楊上善注散脉之義,似當指陽陵泉處,陽陵泉爲筋之會,屬膽足少陽脉,肝與膽相表裏也。

〔15〕三痏 此下明抄本有“音悔又洧”四小字音注。

肉里之脉〔1〕令人腰痛,不可以欬,欬則筋攣〔2〕,刺肉里之脉爲二痏,在太陽之外,少陽絶骨之端〔3〕。

〔1〕肉里之脉 《太素》注:“太陽外,絶骨後,當是少陰爲肉里脉也。”《素問》王冰注:“肉里之脉,少陽所生,則陽維之脉氣所發也。里,裏也。”今從王注。

〔2〕攣 此下《太素》有“急”字,《素問》作“縮急”。

〔3〕絶骨之端 端,《素問》、《太素》均作“後”。《素問》王冰注:“分肉主之。一經云少陽絶骨之前,傳寫誤也。絶骨之前,足少陽脉所行,絶骨之後,陽維脉所過,故指曰在太陽之外,少陽絶骨之後也。分肉穴在足外踝直上絶骨之端,如後同身寸之二分,筋肉分間。”《素問·氣穴論》分肉穴,王冰注:“在足外踝上絶骨之端,同身寸之三分,筋肉分間。”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無分肉穴。詳處所疑是陽輔,在足外踝上輔骨前,絶骨端如前三分所。”據此則本經作“絶骨之端”爲是。

腰痛俠脊而痛,至頭然〔1〕,目〔2〕欲僵仆〔3〕,刺足太陽〔4〕郄中出血。腰痛引少腹控〔5〕,不可以仰〔6〕,刺腰尻交〔7〕者,兩髁胂〔8〕上,以月死生爲痏數,發鍼立已。《素問》云:左取右右取左。腰痛上〔9〕寒,取〔10〕足太陽陽明;痛〔11〕上熱,取足厥陰,不可以俛仰,取足少陽;中熱而喘,取足少陰郄中血絡〔12〕。

〔1〕然 《太素》作“沉沉然”。

〔2〕 《太素》作“”,疑誤。

〔3〕仆 《太素》無。

〔4〕足太陽 《太素》作“足陽明”。疑誤。

〔5〕控 《素問》王冰注:“控,通引也。,謂季脇下之空軟處。”

〔6〕不可以仰 《素問》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不可以俯仰。”

〔7〕腰尻交 腰,原脱,據明抄本、《素問》、《太素》補。《素問》王冰注:“謂髁下尻骨兩傍四骨空,左右八穴,俗呼此骨爲八髎骨也。……足太陰、厥陰、少陽三脉,左右交結於中,故曰腰尻交者也。”

〔8〕兩髁胂 髁,原作“踝”,據《素問》改。《太素》作“兩胂”。胂下明抄本有“音伸”二小字音注。《説文·骨部》:“髁,髀骨也。”段玉裁注:“醫經曰腰髁()骨。”《素問》王冰注:“謂兩髁骨下堅起肉也。……髁骨即腰脊兩傍起骨也。俠脊兩傍腰髁之下,各有胂肉隴起而斜趣於髁骨之後,内承其髁,故曰兩髁胂也。”

〔9〕上 此上明抄本有“痛”字。

〔10〕取 《素問》作“刺”,義同,下文“痛上熱,取足厥陰”之“取”,亦同此例。

〔11〕痛 《素問》、《太素》均無。

〔12〕郄中血絡 《素問》、《太素》作“刺郄中出血”。按本節文字,見《靈樞·雜病》,郄中血刺,作“膕中血絡”,《太素》前後凡兩見,前同《素問》文,後同《靈樞》與本經。此文《素問》亦重出,惟後者與《靈樞》及本經文意小異。故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經》并《太素》自腰痛上寒至此并無,乃王氏所添也。”據此當以本經之文爲是。

腰痛上寒〔1〕,實則脊急强,長强主之。少〔2〕腹痛熱〔3〕,控睾引腰脊,疝痛,上衝心,腰脊强,溺難〔4〕黄赤,口乾,小腸俞主之。腰脊痛强〔5〕引背少腹,俛仰難,不得仰息,脚〔6〕痿重,尻不舉,溺赤,腰以下至足清不仁,不可以坐起,膀胱俞主之。腰痛不可以俛仰,中膂内俞〔7〕主之。腰脊〔8〕痛而清,善傴〔9〕,睾跳拳〔10〕,上窌主之。

〔1〕上寒 《外臺》卷三十九長强無此二字。

〔2〕少 原作“小”,據《外臺》卷三十九小腸俞、《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十四諸疝引本經改。

〔3〕熱 原無,據《外臺》卷三十九小腸俞、《醫心方》卷二第一補。

〔4〕難 原無,據《外臺》卷三十九小腸俞、《醫心方》卷二第一補。

〔5〕强 明抄本無。疑脱。

〔6〕脚 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膀胱俞均無,疑脱。脚同腳,脛也。

〔7〕中膂内俞 本經卷三第八作“中膂俞”。

〔8〕脊 原作“足”,據《外臺》卷三十九上窌及膀胱俞主治之文例改。《醫心方》卷二第一無。

〔9〕清,善傴 傴,原作“偃”,據《外臺》卷三十九上窌、《醫心方》卷二第一改。《醫學綱目》卷二十八腰痛引本經作“清泄,善嘔”。傴,《説文·人部》:“僂也。”《禮記·問喪》:“傴者不袒。”鄭玄注:“傴,曲背也。”

〔10〕睾跳拳 《外臺》卷三十九上窌作“睾跳騫”,《醫心方》卷二第一作“陰睾跳蹇”,《醫學綱目》卷二十六腰痛引本經作“睾跳搴”。按跳拳、跳搴、跳堅,義通,聲轉故也。詳見本經卷二第六“脚跳堅”注。睾跳拳,即睾丸向上牽引貌。

腰痛怏怏不可以俛仰,腰以下至足不仁,入脊〔1〕,腰背寒〔2〕,次窌主之。先取缺盆,後取尾骶〔3〕與八窌〔4〕。腰痛大便難,飧泄,腰〔5〕尻中寒,中窌主之〔6〕。腰痛脊急,脇下〔7〕滿,少〔8〕腹堅急,志室主之。腰脊痛,惡寒〔9〕,少腹滿堅,癃閉下重,不得小便,胞肓主之。腰痛〔10〕骶寒,俛〔11〕仰急難,陰痛下重,不得小便,秩〔12〕邊主之。

〔1〕入脊 入,《外臺》卷三十九次窌無。《銅人》卷四、《醫心方》卷二第一、《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一均無此字。按入脊,在此義不安,據前後文“脊急强”及“脊急”文例,或爲“脊急”之誤。

〔2〕腰背寒 《銅人》卷四、《醫心方》卷二第一、《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一均作“背腠寒”。

〔3〕骶 此下明抄本有“音氐”二小字音注。

〔4〕窌 此下明抄本有“音橑又音了”五小字音注。

〔5〕腰 《外臺》卷三十九中窌無。

〔6〕之 此下明抄本有“尻音猷 窌音橑”六小字音注。

〔7〕下 原作“中”,據《外臺》卷三十九志室、《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8〕少 原作“小”,據《外臺》卷三十九志室、《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9〕惡寒 原作“惡風”,據《外臺》卷三十九胞肓、《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二十八腰痛引本經改。

〔10〕痛 《外臺》卷三十九秩邊作“脚”。

〔11〕俛 此下明抄本有“音免”二小字音注。

〔12〕秩 此下明抄本有“音姪”二小字音注。

腰痛控睾少〔1〕腹及股,卒俛〔2〕不得仰,刺氣衝〔3〕。腰痛不得轉〔4〕側,章門主之。腰痛不可以久立俛仰,京門及行間主之。腰痛〔5〕引少腹,居窌〔6〕主之。腎腰〔7〕痛,不可以俛仰,陰陵泉主之。腹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羸瘦,意恐懼,氣不足,腹〔8〕中悒悒〔9〕,太衝主之。腰痛少腹痛,陰包主之。腰痛大便難,湧泉主之。《千金》云〔10〕腰脊相引如解〔11〕。

〔1〕少 原作“小”,據《外臺》卷三十九氣衝、《醫學綱目》卷二十八腰痛引本經改。

〔2〕卒俛 身體猝然前俯。

〔3〕氣衝 原作“氣街”,據《外臺》卷三十九氣衝改。

〔4〕轉 《外臺》卷三十九章門、《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四作“反”,義同。

〔5〕痛 原錯簡於下句“少腹”下,據《外臺》卷三十九居窌、《醫心方》卷二第一居髎移此。

〔6〕居窌 原作“下窌”,據《外臺》卷三十九居窌、《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7〕腰 明抄本作“背”,誤。

〔8〕腹 明抄本作“腸”,誤。

〔9〕悒悒 原作“怏怏”,此下明抄本有“一作悒悒”四小字校文,據《外臺》卷三十九太衝、《千金》卷三十第二及明抄本校文改。《醫心方》卷二第一作“邑邑”,邑與悒通。

〔10〕《千金》云 原脱,據明抄本及《千金》卷三十第二補。

〔11〕腰脊相引如解 此六字,原作大字混入大鍾條主治証,據明抄本改爲小字注文。

實則閉癃,淒淒〔1〕腰脊〔2〕痛,宛轉,目循循〔3〕嗜臥〔4〕,口中熱,虚則腰痛,寒厥,煩心悶〔5〕,大鍾主之。腰痛引脊内廉,復溜主之。春無見血,若太多〔6〕,虚不可復。是前足少陰痛也〔7〕。腰痛不能舉足,少坐,若下車躓地〔8〕,脛中燆燆然〔9〕,申脉主之。腰痛如小錘〔10〕居其中,怫然腫痛,不可以欬,欬則筋縮急,諸節痛,上下無常〔11〕,寒熱,陽輔主之〔12〕。

〔1〕淒淒 《外臺》卷三十九大鍾作“悽悽”。按淒與悽通。

〔2〕脊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大鍾下有“强”字。

〔3〕宛轉,目循循 《外臺》卷三十九大鍾、《醫心方》卷二第一均無此五字。

〔4〕嗜臥 《醫心方》卷二第一無。

〔5〕悶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大鍾有“喘”字。

〔6〕多 此下明抄本有“一作”二字,連下句讀。

〔7〕是前足少陰痛也 此七字原作大字正文,按此文義與本篇足少陰腰痛相同,故據後文委中、殷門條文例,改作小字注文。

〔8〕躓(zhì至)地 此下明抄本有“音智”二小字音注。躓,跌倒。《文選·長笛賦》:“薄湊會而凌節兮,馳趣期而赴躓。”李善注:“躓,謂顛仆也。”躓地,跌倒在地。

〔9〕燆燆(xiāoxiāo囂囂)然 原作“矯矯然”,於此義不安,《外臺》卷三十九申脉改。燆與熇同。

〔10〕錘 《外臺》卷三十九陽輔作“錐”,疑誤。

〔11〕常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陽輔有“處”字。

〔12〕陽輔主之 據本經取穴體例本條應在“申脉主之”條前。

腰痛不可舉,足跟中踝後痛,脚痿,僕參主之。腰痛俠脊至頭然〔1〕,目,委中主之。是前刺足太陽郄中出血者。腰痛得俛不得仰,仰則恐仆〔2〕,得之舉重,惡血歸之,殷門主之。是前衡絡之脉腰痛者。腰脊尻臀股陰〔3〕,寒大痛,虚則血動,實則并熱痛,痔,纂〔4〕痛,尻脽中腫,大便〔5〕出,扶承〔6〕主之。

〔1〕然 《外臺》卷三十九委中作“沉沉然”。

〔2〕恐仆 《外臺》卷三十九殷門作“痛”,《醫心方》卷二第一作“仆痛”。

〔3〕腰脊尻臀股陰 原作“腰脊痛,尻脊股臀陰”,文義不順,據本經卷三第三十五扶承穴部位及《千金》卷三十第三、《外臺》卷三十九承扶、《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4〕纂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承扶補。

〔5〕 原作“直”,據《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6〕扶承 《外臺》卷三十九作“承扶”。

三焦膀胱受病發少腹腫不得小便第九

本篇自“少腹腫痛”至“腫上及胃脘取三里”,見《靈樞·四時氣》、《太素·雜刺》。自“三焦病者”至“取委中”,見《靈樞·邪氣藏府病形》、《太素·府病合輸》。自“病在少腹痛”至“盡炅病已”,見《素問·長刺節論》、《太素·雜刺》。自“少腹滿大”至“取足厥陰”,見《靈樞·雜病》、《太素·刺腹滿數》。

提要:本篇重在論述三焦、膀胱受病,致使膀胱失約,三焦決瀆不行,而發少腹脹滿,小便不利等病証,故以此名篇。其主要内容爲少腹腫痛,或脹滿、不得小便,胞轉等証的証候,治法及腧穴主治。

少腹腫痛〔1〕,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約〔2〕,取之足太陽大絡〔3〕,視結絡脉〔4〕與厥陰小絡結而血者〔5〕;腫上及胃脘〔6〕,取三里。

三焦病者,腹脹〔7〕氣滿,少腹尤堅〔8〕,不得小便,窘急,溢則爲水,留則爲脹,候在足太陽之外大絡。絡在〔9〕太陽、少陽之間,亦見於脉,取委陽〔10〕。

〔1〕少腹腫痛 《靈樞》作“小腹痛腫”,《太素》、《脉經》卷六第十一作“少腹病腫”,並通。

〔2〕邪在三焦約 《靈樞發微》注:“其邪在於三焦,而三焦有邪約之也。”《類經》卷二十二第四十七注:“邪在三焦約者,三焦下輸出於委陽,並足太陽之正,入約膀胱,約下焦也。”又《聖濟總録》卷五十四三焦約:“夫三焦者,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三者流行,榮衛致養,則腐熟水穀,分别清濁,以時而下,無復滯留,若榮衛不調,風邪入容,則决瀆之官,約而不通,所以不得大小便也。”按約者,約束也。三焦、膀胱,皆運行水液者也,不當約而約,則水液不通,當約而失約,則小便失禁。如《靈樞·九鍼論》云:“膀胱不約爲遺溺。”與本文正可以互証。

〔3〕足太陽大絡 足,《靈樞》、《脈經》卷六第十一、《千金》卷二十第四均無,文小異而義並同。足太陽大絡,《太素》楊上善注不指腧穴,馬蒔與張介賓以爲飛揚穴,張志聰以爲委陽穴。詳下文云:“視結絡脉……而血者。”或楊注更合經義。

〔4〕視結絡脉 《靈樞》、《太素》均作“視其絡脉”,《脈經》卷六第十一、《千金》卷二十第四均作“視其結脉”。

〔5〕與厥陰絡結而血者 絡結,原作“結絡”,據《靈樞》、《太素》乙正。此刺絡法,《靈樞·經脉》:“故諸刺絡脉者,必刺其結上,甚血者雖無結,急取之,以瀉其邪而出血。”絡結,絡脉上之結聚。《太素》注:“可刺足太陽大胳,及足厥陰孫胳結聚之血可刺去之。”

〔6〕腫上及胃脘 《太素》脘作“管”。按管與脘通。楊上善注:“又刺腫上及胃管。”《靈樞發微》注:“若少腹腫及於胃脘。”據上下文義,似馬注爲是。此言少腹之腫而及於胃脘,故當取足陽明之三里。

〔7〕脹 《靈樞》、《太素》無,疑脱。

〔8〕堅 此上原有“甚”字,與上文“尤”字義重,據《靈樞》、《太素》、《千金》卷二十第四删。

〔9〕絡在 此上《靈樞》有“大”字,《脈經》卷六第十一、《千金》卷二十第四無“絡”字,《太素》同本經。

〔10〕委陽 原作“委中”,據《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十一、《千金》卷二十第四改。《靈樞發微》注:“彼委陽穴者,足太陽膀胱經之大絡也。其穴在足太陽經之外,足少陽經之前,出於委中外廉兩筋間,爲三焦之合,故三焦有病,則脉必下陷,當取此穴以刺之。”

膀胱病者〔1〕,少〔2〕腹偏腫〔3〕而痛,以手按之,則欲小便而不得,眉〔4〕一本作肩。上熱若脉陷,及足小指外側,及脛踝後皆熱者〔5〕,取委中〔6〕。

病在少腹痛〔7〕,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寒則少腹脹,兩股間冷〔8〕,刺腰髁骨〔9〕間,刺而多之,盡炅病已。少腹滿大,上走胃〔10〕至心,索索然〔11〕身時寒熱,小便不利,取足厥陰。

〔1〕者 原脱,據明抄本、《靈樞》、《太素》補。

〔2〕少 此上原有“在”字,據明抄本、《靈樞》、《太素》、《千金》卷二十第一删。

〔3〕偏腫 《太素》注:“偏腫者,大腹不腫也。”按楊注非是。偏與徧通。《墨子·非儒》:“遠施周偏。”孫貽讓閒詁:“偏與徧通。”是偏腫者,徧腫也。

〔4〕眉 《靈樞》作“肩”。

〔5〕者 《靈樞》、《太素》均作“若脉陷”,疑衍。

〔6〕委中 《靈樞》、《太素》均作“委中央”,義同。

〔7〕病在少腹痛 《素問》作“病在少腹,腹痛”。

〔8〕得寒則少腹脹,兩股間冷 《素問》、《太素》均作“得之寒,刺少腹兩股間”。

〔9〕腰髁骨 原作“腰腂”,據明抄本、《素問》、《太素》改。腰髁骨,《素問》王冰注:“腰髁骨者,腰旁俠脊平立陷者中,按之有骨處也。”

〔10〕胃 原作“胸”,據明抄本、《靈樞》、《太素》改。

〔11〕索索然 然,明抄本無。《靈樞》作“淅淅”,《太素》作“泝泝”。索索、淅淅、泝泝,義同,此義存乎聲,惡寒貌。

胞轉〔1〕不得溺〔2〕,少腹滿,關元主之。小便難,水脹滿,溺〔3〕出少,胞轉不得溺,曲骨主之。少腹脹急,小便不利,厥氣上頭巔,漏谷主之。溺難痛,白濁,卒疝,少腹腫〔4〕,欬逆〔5〕嘔吐,卒陰跳〔6〕,腰痛不可以俛仰,面蒼〔7〕黑,熱,腹中〔8〕滿,身熱,厥痛,行間主之。少腹中滿,熱閉不得溺,足五里〔9〕主之。

〔1〕胞轉 《外臺》卷三十九關元、《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轉胞”。義同。《金匱》卷下第二十二:“問曰:婦人病,飲食如故,煩熱不得臥,而反倚息者,何也。師曰:此名轉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病源》卷十四胞轉候:“胞轉者,由是胞屈辟,小便不通,名爲胞轉。其病狀臍下急痛,小便不通是也。此病或由小便不下,便强忍之,或爲寒熱所迫,此二者,俱令水氣還上,氣迫於胞,使胞屈辟,不得充張,外水應入不得入,内溲應出不得出,外内相壅塞,故令不通。”詳《金匱》及《病源》所言甚詳,此病皆因各種原因所致胞系了戾,或胞體屈辟,臨床表現爲小便不通,臍下急痛。

〔2〕溺 《外臺》卷三十九關元作“尿”。按尿與溺通。《醫學綱目》卷十四閉癃遺溺引本經作“小便”,義同。

〔3〕溺 原脱,據《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十四閉癃遺溺引本經補。

〔4〕少腹腫 《醫心方》卷二第一作“腰腹痛”。

〔5〕逆 明抄本作“迎”。

〔6〕卒陰跳 突然陰丸上縮。《廣雅·釋詁》:“跳,上也。”

〔7〕蒼 原無,據《外臺》卷三十九行間、《千金》卷三十第一補。

〔8〕 此下明抄本有“音嗔”二小字音注。

〔9〕足五里 言足者,以别於臂部之五里穴也。

少腹中滿〔1〕,一本作痛。小便不利,湧泉主之。筋急身熱,少腹堅腫,少腹〔2〕時滿,小便難,尻股寒,髀樞痛,外引〔3〕季脇,内控八窌,委中主之。陰胞有寒,小便不利,扶承主之。

〔1〕滿 《外臺》卷三十九湧泉、《千金》卷三十第二均作“痛”,與原校文同。

〔2〕少腹 原脱,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委中、《醫學綱目》卷十四閉癃遺溺引本經補。

〔3〕外引 外,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委中、《醫學綱目》卷十四閉癃遺溺引本經補。此文與下句“内控”爲對文。

三焦約内閉發不得大小便第十

本篇自“内閉不得溲”至“動者之經”,見《靈樞·癲狂》、《太素·厥逆》。

提要:本篇主要論述三焦禁約内閉所致大小便不利的証候及腧穴主治,故以此名篇。

内閉不得溲,刺足少陰、太陽〔1〕與骶上〔2〕以長鍼〔3〕。氣逆,取〔4〕其太陰、陽明。厥甚〔5〕,取少陰〔6〕、陽明動者之經。三焦約大〔7〕小便不通,水道主之。大便難,中注〔8〕及太白主之。大便難,大鍾主之。

〔1〕刺足少陰、太陽 《太素》注:“足少陰、太陽主於便溲,故厥便溲閉,取此陰陽二經輸穴療主病者。”

〔2〕骶上 骶下明抄本有“音氐”二小字音注。《類經》卷二十二第五注:“即督脉尾骶骨之上,穴名長强。”

〔3〕長鍼 《靈樞·九鍼十二原》:“長鍼者,鋒利身薄,可以取遠痺。”本病乃三焦氣閉,内陷足少陰、太陽,故以長鍼誘發經氣開啟。

〔4〕取 此上《靈樞》有“則”字。

〔5〕厥甚 《靈樞》作“厥陰”,疑誤。

〔6〕少陰 原作“太陰”,據《靈樞》、《太素》改。

〔7〕大 《外臺》卷三十九水道無。

〔8〕中注 原作“中渚”,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中注、《千金》卷三十第二改。

足厥陰脉動喜怒不時發疝遺溺癃第十一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名曰去衣”,見《靈樞·刺節真邪》、《太素·五節刺》。自“有癃者”至“亦死證明矣”,見《素問·奇病論》、《太素·厥死》。

提要:本篇重在論述因足厥陰肝脉受病,或喜怒不節而發疝、遺溺、癃閉等病的証候與治療,故以此名篇。其主要内容爲:水疝、氣疝、陰疝、狐疝疝等疝病,及陰縱,小便癃閉等病的病因、病機証候及腧穴主治。

黄帝問曰:刺節言去衣〔1〕者,刺關節之支絡者〔2〕,願卒聞之〔3〕。岐伯對曰:腰脊者,人〔4〕之關節〔5〕。股胻〔6〕者,人之〔7〕趨翔〔8〕。莖睾者,身中之機〔9〕,陰精〔10〕之候,津液之道路〔11〕也。故飲食不節,喜怒不時,津液内流〔12〕而下溢〔13〕於睾,水〔14〕道不通,日大不休〔15〕,俛仰不便,趨翔不能,滎然〔16〕有水,不上不下〔17〕,〔18〕石所取。形不可匿,裳〔19〕不可蔽,名曰去衣。

〔1〕去衣 《靈樞》、《太素》均作“去爪”。楊上善注:“或水字錯爲爪字。”《類經》卷二十一第三十三注:“去爪者,猶脱去餘爪。”按去爪,據以下文義“水道不通……滎然有水”,作“去水”義勝。

〔2〕刺關節之支絡者 《靈樞》、《太素》均作“夫子乃言刺關節支絡”。

〔3〕願卒聞之 原作“願聞其詳”,據明抄本、《靈樞》、《太素》改。

〔4〕人 明抄本、《靈樞》、《太素》作“身”。

〔5〕關節 此上《靈樞》、《太素》有“大”字。

〔6〕股胻 《靈樞》作“肢脛”。此下明抄本有“音行”二小字音注。

〔7〕人之 此下《靈樞》有“管以”二字,《太素》有“所以”二字。

〔8〕趨翔 明抄本作“趍佯”,按趍爲趨之俗字;佯,同翔。趨翔,猶趨蹌,言步趨中節。如《墨子·非儒下》:“務趨翔之節以觀衆。”《吕氏春秋·勸學》:“審辭令,疾趨翔。”高誘注:“翔與蹌同。”

〔9〕莖睾者,身中之機 睾,《靈樞》、《太素》均作“垂”。楊上善注:“陰莖垂勤有造化,故曰機也。”

〔10〕精 原作“津”,據明抄本、《靈樞》、《太素》改。

〔11〕路 《靈樞》、《太素》均無。

〔12〕流 《靈樞》、《太素》均作“溢”。

〔13〕而下溢 《靈樞》作“乃下留”,《太素》作“乃下溜”。流、留、溜互通。

〔14〕水 《太素》同本經,《靈樞》作“血”,非是。

〔15〕日大不休 原作“炅不休息”,形誤,據《靈樞》、《太素》改。楊上善注:“水道既閉,日日長大也。”

〔16〕滎然 此上《靈樞》、《太素》均有“此病”二字。滎,《説文·水部》:“絶小水也。”楊上善注:“滎然,水聚也。”此作陰囊聚水貌。

〔17〕不上不下 《太素》注:“不上者,上氣不通。不下者,小便及氣不洩也。”

〔18〕 《靈樞》作“鈹”。按鈹與同,鍼,詳見本經卷八第二。

〔19〕裳 《靈樞》、《太素》作“常”,按常與裳通。

曰:有癃者,一日數十溲,此不足也〔1〕。身熱如炭〔2〕,頸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氣逆,此有餘也。《素問》下有陽氣太盛於外,陰氣不足〔3〕。太〔4〕陰脉細如髮者,此不足者也〔5〕。其病安在?曰:病在太陰,其盛在胃,頗在肺〔6〕,病名曰厥,死不治。此得〔7〕五有餘二不足。

〔1〕此不足也 《太素》注:“人有病一日數十溲,腎氣不足也。”

〔2〕炭 此下《太素》有“火”字。

〔3〕《素問》下有“陽氣太盛於外,陰氣不足” 外下原有“一句”二字。陰氣不足,原作大字正文,此下《素問》注尚有“故有餘也。”。《素問》新校正云:“詳此十五字,舊作文寫。按《甲乙經》、《太素》并無此文,再詳乃是全元起注,後人誤書於此,今作注書。”今據新校正删“一句”二字,將“陰氣不足”四字改作小字注文。

〔4〕太 此上原有“則”字,據《素問》、《太素》删。

〔5〕太陰脉細如髮,此不足者也《太素》注:“手太陰脉如髮,肺氣不足也。”

〔6〕病在太陰,其盛在胃,頗在肺 《素問》王冰注:“病癃數溲,身熱如炭,頸膺如格,息氣逆者,皆手太陰,脉當洪大而數,今太陰脉反微細如髮者,是病與脉相反也。何以致之?肺氣逆陵於胃而爲是,上使人迎躁盛也,故曰病在太陰,其盛在胃也。以喘息氣逆,故云頗亦在肺也。”

〔7〕得 《素問》作“所謂”。

曰:何謂五有餘二不足者?曰:所謂五有餘者,五〔1〕病之氣有餘也。二不足者,亦病氣之不足也。今外得五有餘〔2〕也,内得二不足〔3〕,此其不表不裏,亦死證明矣〔4〕。

〔1〕五 原脱,據明抄本、《素問》、《太素》補。

〔2〕外得五有餘 《素問》王冰注:“外五有餘者,一身熱如炭,二頸膺如格,三人迎躁盛,四喘息,五氣逆也。”

〔3〕内得二不足 《素問》王冰注:“内二不足者,一病癃一日數十溲,二太陰脉微細如髮。”

〔4〕此其不表不裏,亦死證明矣 《素問》王冰注:“謂其病在表,則内有二不足;謂其病在裏,則外得五有餘;表裏既不可馮,補寫固難爲法,故曰此其身不表不裏,亦正死明矣。”

狐疝,驚悸少氣,巨闕〔1〕主之。陰疝〔2〕引睾〔3〕,陰交主之。少腹痛〔4〕,溺難,陰下縱〔5〕,横骨主之〔6〕。少腹疝〔7〕,臥善驚,氣海主之。暴疝痛〔8〕,少腹大熱,關元主之。陰疝,氣疝〔9〕,天樞主之。疝〔10〕,大巨及地機、中郄主之。陰疝、痿〔11〕,莖中痛,兩丸騫痛〔12〕,不可仰臥,刺氣衝〔13〕。陰疝,衝門主之。男子陰疝,兩丸上下,小腹痛〔14〕,五樞主之。

〔1〕巨闕 原作“巨缺”,缺與闕固通,然作爲穴名,亦當一致,故據本經卷三第十九及《外臺》卷三十九巨闕改。

〔2〕陰疝 《外臺》卷二十六引張文仲方:“陰卒縮入腹,急痛欲死,名陰疝。”《聖濟總録》卷九十四:“論曰疝者痛也,邪氣聚於陰,致陰器腫大而痛者,陰疝也。”

〔3〕睾 此下明抄本有“音高”二小字音注。

〔4〕痛 《外臺》卷三十九横骨、《千金》卷三十第二、《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滿”。

〔5〕陰下縱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横骨有“卵中痛”三字。

〔6〕横骨主之 據本經取穴體例,横骨條應置“關元”條後。

〔7〕少腹疝 此下《醫心方》卷二第一有“氣遊行五藏,腹中切痛”九字。

〔8〕痛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關元、《千金》卷三十第六、《醫學綱目》卷十四諸疝引本經補。

〔9〕氣疝 《諸病源候論》卷二十疝病諸候:“腹中乍滿乍減而痛,名曰氣疝。”

〔10〕疝 《千金》卷二十四第八:“論曰:有四種,有腸、卵脹、氣、水。腸、卵脹難差,氣、水鍼灸易治。”

〔11〕痿 《千金》卷三十第六、《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陰痿”。

〔12〕痛 原作“臥”,據《外臺》卷三十九氣衝、《千金》卷三十第六改。

〔13〕氣衝 原作“氣街”,據本經卷三第二十一、《外臺》卷三十九氣衝改。又此下原有“主之”二字,詳已言“刺”,則不當再言“主之”,故刪。

〔14〕兩丸上下,小腹痛 《外臺》卷三十九五樞作“兩丸上下入腹痛”,《醫心方》卷二第一作“兩丸上下入少腹”,《千金》卷三十第六同本經,惟“小腹”作“少腹”,爲是。

陰股内痛,氣癰〔1〕狐疝走上下,引少腹痛,不可俛仰上下〔2〕,商丘主之。狐疝,太衝主之。陰跳,遺溺,小便難而痛,陰上入〔3〕腹中,寒疝,陰挺出偏大,腫,腹臍痛,腹中悒悒不樂,大敦主之〔4〕。腹痛上搶〔5〕心,心下滿,癃,莖中痛,怒瞋〔6〕不欲視,泣出,長太息,行間主之。

〔1〕氣癰 《外臺》卷三十九商丘作“氣逆”,《千金》卷三十同本經。按癰與壅通,塞也。

〔2〕上下 《千金》卷三十第六無此二字。

〔3〕入 此上原有“下”字,義不安,據《外臺》卷三十九大敦、《千金》卷三十第六删。

〔4〕大敦主之 據本經取穴體例,本絛應在“太衝主之”條前。

〔5〕搶 《外臺》卷三十九行間作“支”,《千金》卷三十第六作“柱”。搶,觸;撞;衝。《廣韻·陽韻》:“搶,突也。”搶、支、柱均通。

〔6〕瞋 原作“”形誤,據《外臺》卷三十九行間、《醫學綱目》卷十四諸疝引本經改。此下明抄本有“音真”二小字音注。

疝,陰暴痛〔1〕,中封主之。《千金》云:疝,陰〔2〕暴痛,痿厥,身體不仁。疝,癃,臍少腹引痛〔3〕,腰中痛,中封主之。氣〔4〕癃,小便黄,氣滿〔5〕,虚則遺溺,身時〔6〕寒熱,吐逆,溺難,腹滿,石門主之〔7〕。氣癃,疝陰急,股樞腨内廉痛〔8〕,交信主之〔9〕。陰跳腰痛〔10〕,實則挺長,寒熱,攣,陰〔11〕暴痛,遺溺,偏大〔12〕,虚則暴癢氣逆,腫睾〔13〕卒疝,小便不利如癃狀,數噫恐悸,氣不足,腹中悒悒,少腹痛,嗌〔14〕中有熱〔15〕,如有瘜肉狀,如著欲出〔16〕,背攣不可俛仰,蠡溝主之。

〔1〕痛 《外臺》卷三十九中封作“腫”。

〔2〕陰 今本《千金》卷三十第六作“癃”。

〔3〕痛 《外臺》卷三十九中封無。

〔4〕氣 此下原有“痛”字,據《外臺》卷三十九石門、《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十四閉癃遺溺引本經刪。

〔5〕滿 此下原有“塞”字,明抄本作“寒”,據《外臺》卷三十九石門、《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十四閉癃遺溺引本經删。

〔6〕時 《外臺》卷三十九石門無。

〔7〕石門主之 據本經取穴體本例,本條應在“氣海主之”條後。

〔8〕股樞腨内廉痛 《外臺》卷三十九交信作“股引腨内廉痛”。腨,《千金》卷三十第六作“膊”,《醫心方》卷二第一作“”。

〔9〕交信主之 據本經取穴體例,本條應在“至陰主之”條前。

〔10〕腰痛 《外臺》卷三十九蠡溝、《醫學綱目》卷十四諸疝引本經作“腰腹痛”。

〔11〕陰 《外臺》卷三十九蠡溝無。

〔12〕偏大 《醫學綱目》卷十四諸疝引本經作“便大”二字,分屬上下句。

〔13〕腫睾 《外臺》卷三十九蠡溝互倒。

〔14〕嗌 《外臺》卷三十九蠡溝作“咽”,義同。

〔15〕熱 《千金》卷三十第一作“氣”。

〔16〕如著欲出 《外臺》卷三十九蠡溝、《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一均無此四字。疑爲“瘜肉”之注文混入。

丈夫疝,陰跳痛,引〔1〕纂中不得溺,腹〔2〕脇下榰滿,閉癃,陰痿,後時泄〔3〕,四肢不收〔4〕,實則身疼痛〔5〕,汗不出,目然無所〔6〕見,怒欲殺人,暴痛引髕〔7〕下節,時有熱氣,筋攣膝痛不可屈伸,狂如新發,衄,不食,喘呼,少腹痛引嗌〔8〕,足厥痛,湧泉主之。癃疝,然谷主之。卒疝,少腹痛〔9〕,病在左取右,右取左,立已。陰暴起,疝,照海主之〔10〕。《千金》云〔11〕:四肢淫濼,身悶〔12〕。疝,至陰主之。遺溺,關門及神門、委中〔13〕主之。

〔1〕引 《外臺》卷三十九湧泉無。

〔2〕 原作“中支”,明刊《外臺》卷三十九湧泉無,《醫學綱目》卷十四諸疝引本經無“中”字,義難通,據宋刊《外臺》改。

〔3〕後時泄 《外臺》卷三十九湧泉作“後時少泄”。

〔4〕收 明抄本及《醫學綱目》卷十四諸疝引本經均作“疼”,《外臺》卷三十九湧泉作“舉”,據文意本經爲是。

〔5〕疼痛 《外臺》卷三十九湧泉作“頭痛”。

〔6〕所 《外臺》卷三十九湧泉作“可”。

〔7〕髕 《外臺》卷三十九湧泉作“腰”。明抄本此下有“賓音骨牝”四小字音注。

〔8〕嗌 原作“噫”,據《外臺》卷三十九湧泉改。

〔9〕痛 此下原有“照海主之”四字,據《外臺》卷三十九照海移於後。

〔10〕陰暴起,疝,照海主之 “陰暴起,疝”此四字原脱,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照海補,並前“照海主之”四字移於此。

〔11〕《千金》云 此三字原無,據明抄本、《千金》卷三十第六補。

〔12〕四肢淫濼,身悶 原作大字正文,據明抄本、《千金》卷三十第六改作小字注文。

〔13〕委中 此下明抄本有“《千金》云中府”五小字注文。今本《千金》卷三十第二注:“《甲乙》中府作委中”,與明抄本注同。

胸滿膨膨〔1〕然,實則癃閉〔2〕,腋下腫〔3〕,虚則遺溺,脚急兢兢然,筋急〔4〕痛,不得大〔5〕小便,腰痛引腹,不得俛仰〔6〕,委陽主之。男子〔7〕癃,中窌主之。氣癃溺黄,關元及陰陵泉主之。《千金》云:寒熱不節,腎病不可以俛仰〔8〕。

〔1〕膨膨 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委陽均作“彭彭”。按彭與膨通。

〔2〕癃閉 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委陽均互倒,義同。

〔3〕腫 《外臺》卷三十九委陽有“痛”字。

〔4〕急 《外臺》卷三十九委陽無。

〔5〕大 《外臺》卷三十九委陽無。

〔6〕腰痛引腹,不得俛仰 《外臺》卷三十九委陽作“痛引腹,腰痛不得俛仰”。

〔7〕男子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中窌、《醫心方》卷二第一補。

〔8〕《千金》云:寒熱不節,腎病不可以俛仰 此條校語分别見於本經卷十一第五、卷九第八陰陵泉主之條,而與疝無涉,疑錯簡。又此注後原有大字正文“氣癃,小便黄,氣滿,虚則遺溺,石門主之”十五字,系前“石門主之”重文,故刪。

癃,遺溺,鼠鼷〔1〕痛,小便難而白,箕門〔2〕主之。小便難,竅中熱,實則腹皮痛,虚則癢搔,會陰主之。小腸有熱,溺赤黄,中脘主之。溺黄,下廉主之。小便黄赤〔3〕,完骨主之。小便黄〔4〕,腸〔5〕鳴相逐〔6〕,上廉主之。勞癉,小便赤難,前谷主之。

〔1〕鼷 此下明抄本有“音奚”二小字音注。

〔2〕箕門 原作“期門”,詳此上主治諸証,《外臺》卷三十九期門與箕門並具。《醫心方》卷二第一、《銅人》卷五、《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一則均屬箕門主治,而期門穴則無此主治,臨床亦以箕門穴治療小便難,故據改。

〔3〕黄赤 《外臺》卷三十九完骨、《千金》卷三十第二互倒。

〔4〕小便黄 《千金》卷三十第二作“小便難黄”。

〔5〕腸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上廉有“中”字。

〔6〕逐 此上明抄本、《醫心方》卷二第一均有“追”字。

足太陽脉動發下部痔脱肛第十二

提要:本篇主要論述由於足太陽脉爲邪所動,而發痔、脱肛等病的証候與腧穴主治,故以此名篇。

痔痛,攢竹主之。痔〔1〕,會陰主之。痔〔2〕與陰相通者死。陰中諸病,前後相引痛,不得大小便,皆主之。痔,骨蝕〔3〕,商丘主之。痔,纂痛,飛揚、委中及扶承主之。痔,纂痛,承筋主之。脱肛,一作下〔4〕。刺氣衝〔5〕。

〔1〕痔 此下《醫學綱目》卷二十七痔引本經有“痛”字。

〔2〕痔 此前原有“凡”字,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删。

〔3〕骨蝕 《外臺》卷三十九商丘作“骨疽蝕”。

〔4〕一作下 下,原作大字正文連上句讀,義不安,據明抄本改爲注文。

〔5〕氣衝 原作“氣街”,據本經卷三第二十一、《外臺》卷三十九氣衝改。又此下原有“主之”二字,與上文言“刺”不合,據本經卷八第四石水、卷九第七腹痛、第八腰痛等病文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