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藏傳病發寒熱第一上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皆死不治”,見《素問·玉機真藏論》,其中自“大骨枯槁”至“皆死不治”,見《太素·真藏脉形》。自“曰:寒熱瘰癧”至“赤脉不貫瞳子者可治”,見《靈樞·寒熱》、《太素·寒熱瘰癧》。自“人有善病寒熱者”至“故善病寒熱”,見《靈樞·五變》。“風成則爲寒熱”,見《素問·脉要精微論》、《太素·雜診》。自“皮寒熱”至“骨厥亦然”,見《靈樞·寒熱病》、《太素·寒熱雜説》。自“男子如蠱”至“盡出血”,見《靈樞·熱病》、《太素·如蠱如姐病》。自“灸寒熱之法”至“凡當灸二十九處”,見《素問·骨空論》、《太素·灸寒熱法》。

提要:本篇主要論述五臟受病之傳化與諸寒熱病變之証治,故以此名篇。上篇主要論述五臟受病,各傳其所勝,以及治與弗治之大數,提出了“風者,百病之長也”的重要論點,並論述了真臟脉的脉象與預後,以及寒熱瘰癧等病的証候與灸刺方法。下篇主要論述病發寒熱的証候與主治腧穴。

黄帝問曰:五藏相通,移皆有次〔1〕,五藏有病,則各傳其所勝〔2〕,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3〕,傳五藏而當死〔4〕。《素問》下有順傳所勝之次。故曰:别於陽者,知病從來;别於陰者,知死生之期〔5〕。言〔6〕至其所困而死〔7〕者也。

〔1〕五藏相通,移皆有次 次,次第之義。《素問考注》森立之曰:“五藏相通,猶云五行相尅也。”以五臟配五行,而有相生相尅,故病氣的轉移,有次第也。

〔2〕各傳其所勝 《類經》卷四第二十四注:“傳其所勝者,如本篇下文云:風入於肺爲肺痺,弗治,則肺傳之肝爲肝痺,弗治,則肝傳之脾爲脾風,弗治,則脾傳之腎爲曰疝瘕,弗治,則腎傳之心曰瘛。弗治,則心復反傳而行之肺,法當死者是也。”

〔3〕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 明抄本作“法六月,若三月,若六日,若三日”。乃别有所本。按法字義晦。《素問》王冰注:“三月者,謂一歲氣之遷移,六月者,謂至其所勝之位;三日者,三陽之數以合日也,六日者,謂兼三陰以數之爾。熱論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二日,陽明受,三日,少陽受,四日,太陰受,五日,太陰受,六日,厥陰受,則義也。”此注迂曲難通。《素問·標本病傳論》曰:“諸病以次是相傳,如是者,皆有死期。”王冰注:“五藏相移,皆如此,有緩傳者,有急傳者。緩者或一歲二歲三歲而死,其次或三月、若六月而死,急者一日、二日、三日、四日或五六日而死,則此類也。尋此病傳之法,皆五行之氣,考其日數,理不相應。夫以五行爲紀,以不勝之數傳於所勝者,謂火傳於金,當云一日,金傳於木,當云二日,木傳於土,當云四日,土傳於水,當云三日,水傳於火,當云五日也。若以己勝之數傳於不勝者,則木三日傳於土,土五日傳於水,水一日傳於火,火二日傳於金,金四日傳於水,經之傳日,似法三陰三陽之氣。《玉機真藏論》曰:五藏相通,移皆有次,不治,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傳而當死。此與同也。雖爾,猶當臨病詳視日數,方悉是非爾。”引本篇無法字,王注作“或三月,若六月”。若亦或也。法字當涉上“治”字衍而又誤之也。《類經》卷四第二十四注:“病不早治,必至相傳,遠則三月六月,近則三日六日,五藏傳變,若三月而傳遍,一氣一藏也;六月而傳遍,一月一藏也;三日者,晝夜各一藏也;六日者,一日一藏也。”此亦泥於日數者也。按三、六乃虚數,不宜實指。猶今稱三五月、三五日也。

〔4〕傳五藏而當死 《素問·標本病傳論》王冰注引本篇文無“五藏”二字。此下《素問》有“是順傳所勝之次”七字。新校正云:“詳上文是順傳所勝之次七字,乃是次前注誤在此經文之下,不惟無義,兼校之全元起本《素問》及《甲乙經》,並無此七字。直去之慮未達者致疑,今存於注。”此説可從。

〔5〕别於陽者,知病從來;别於陰者,知死生之期 《素問》新校正云:“按《陰陽别論》云:别於陽者,知病處也;别於陰者,知死生之期。又云:别於陽者,知病忌時,别於陰者,知死生之期,義同此。”《類經》卷四第二十四注:“陽者言表,謂外候也;陰者言裏,謂藏氣也。凡邪中於身,必證形於外,察其外證,即可知病在何經,故别於陽者,知病從來。病傷藏氣,必敗真陰,察其根本,即可知危在何日,故别於陰者,知死生之期,此以表裏言陰陽也。如《陰陽别論》曰:所謂陰者,真藏也,見則爲敗,敗必死也;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别於陽者,知病處也;别於陰者,知死生之期,乃以脉言陰陽也。”

〔6〕言 此下《素問》有“知”字。

〔7〕至其所困而死 《素問》王冰注:“困謂至所不勝也。上文曰:死於其所不勝。”

是故風者,百病之長也〔1〕今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2〕,皮膚閉而爲熱,當是之時,可汗而發〔3〕。或痺、不仁、腫痛,當是之時,可湯熨〔4〕及一本作足字〔5〕。火灸刺而去〔6〕。弗治,病入舍於肺〔7〕,名曰肺痺〔8〕。發欬上氣。弗治〔9〕,肺即傳而行至肝,病名曰肝痺,一名曰厥〔10〕。脇痛出食〔11〕。當是之時,可按〔12〕可刺〔13〕。弗治,肝傳至脾,病名曰脾風〔14〕。發癉〔15〕,腹中熱,煩心汗出黄癉〔16〕。《素問》無汗癉二字〔17〕。當此之時,可汗〔18〕、可藥、可浴〔19〕。弗治,脾傳至腎,病名曰疝瘕〔20〕。少腹煩寃〔21〕而痛,汗出〔22〕,《素問》作出白。一名曰蠱〔23〕。當此之時,可按〔24〕、可藥。弗治,腎傳至心,病筋脉相引而急,名之曰瘈〔25〕。當此之時,可灸、可藥。弗治,十〔26〕日法當死。腎傳至心,心即復反傳而之〔27〕肺,發寒熱,法當三歲死〔28〕,此病之次也〔29〕。然其卒發者,不必治〔30〕,其傳化有不以次〔31〕者。憂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大〔32〕病矣。因而喜,大虚,則腎氣乘矣〔33〕;怒則肝氣乘矣;悲則肺氣乘矣〔34〕,恐則腎氣乘矣;憂則心氣乘矣,此其道也〔35〕。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變,及其傳化〔36〕。傳,乘之名也〔37〕。

〔1〕風者,百病之長也 《素問識》丹波元簡曰:“《風論》、《骨空論》、《靈·五色篇》、《通天篇》,亦有此語。”按此語《素問》、《靈樞》凡五見。《素問·生氣通天論》:“風者,百病之始也。”《素問·骨空論》、《靈樞·五色篇》同。《素問·風論》與本篇同。《太素·諸風數類》注:“百病因風而生,故爲長也。以因於風,變爲萬病,非唯一途,故風氣以爲病長也。”又《太素·骨空》注:“風爲百病之源。”百病,言病之多也。

〔2〕毫毛畢直 《類經》卷二十五第二十九注:“畢,盡也。風寒客於皮膚,則腠理閉密,故毫毛盡直。”《素問考注》森立之曰:“今案毫毛畢直者,即謂玄府粟起也,是謂惡寒之候也。”按直,或謂之立。《靈樞·百病始生》:“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皮膚緩則腠理開,開則邪從毛髮入,入則抵深,深則毛髮立,立則淅然。”

〔3〕可汗而發 發下,《素問》有“也”字。王冰注:“邪在皮毛,故可汗泄也。《陰陽應象大論》曰:善治者治皮毛。此之謂也。”

〔4〕湯熨 謂以熱湯熨痛所、及洗浴發汗之類。《素問》王冰注:“皆謂釋散寒邪,宣揚正氣。”《史記·扁鵲倉公傳》:“疾之居腠理也,湯熨之所及也。”

〔5〕一本作足字 明抄本作“一作足”。按足字義晦。

〔6〕去 此下《素問》有“之”字。

〔7〕入舍於肺 明抄本作“入於舍肺”。

〔8〕肺痹 《素問》王冰注:“邪入諸陰則病而爲痺,故入於肺名曰痺也。宣明五氣論曰:邪入於陽則狂,邪入於陰則痺。”

〔9〕弗治 《素問釋義》張琦曰:“上脱治法一節,疑上或痺不仁二十字,當在此上也。”此説可從。

〔10〕一名曰厥 曰,明抄本無。《素問》王冰注:“肝氣通膽,膽善爲怒,怒者氣逆,故一名厥也。”

〔11〕脇痛出食 《類經》卷十五第二十九注:“厥在肝經,故脇痛;厥而犯胃,故出食。”出食,即吐食。《靈樞·邪氣藏府病形》:“微急爲膈中,食飲入而還出。”

〔12〕按 明抄本作“接”,此下有“一作按”三小字校文,當從。《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其慓悍者,按而收之。”

〔13〕可刺 《素問》作“若刺耳”三字。按作若亦通。《書·召誥》:“旅王若公。”《周禮·罪隸》:“凡封國若家。”《經傳釋詞》王引之曰:“若,猶及也。”

〔14〕脾風 《素問》王冰注:“肝氣應風,木勝脾土,土受風氣,故曰脾風。”

〔15〕發癉 《素問》王冰注:“脾之爲病,善發黄癉,故發癉也。”

〔16〕汗出黄癉 《素問》作“出黄”二字。按此上云“出食”,此下“汗出”二字,《素問》作“出白”。又此上言“發癉”,此重出“黄癉”,似以《素問》之義勝。亦或别有所本。王冰注:“出黄色於便寫之所也。”

〔17〕《素問》無汗癉二宇 明抄本作大字,誤。

〔18〕汗 《素問》作“按”。

〔19〕浴 原作“烙”。原校云:“一本作浴”。《素問》亦作“浴”,據改並删原校。

〔20〕疝瘕 按下文云“一名曰蠱”,是一病而有二名,其證爲“少腹煩寃而痛,汗出”是也。《病源》卷二十疝瘕候:“疝者,痛也;瘕者,假也。其病雖有結瘕,而虚假可推移,故謂之疝瘕也。由寒邪與藏府相搏所成。其病腹内急痛,腰背相引痛,亦引小腹痛,脉沉細而滑者,曰疝瘕。緊急而滑者,曰疝瘕。”又《素問·平人氣象論》:“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

〔21〕煩寃 明抄本、《素問》作“寃熱”,乃别有所本。

〔22〕汗出 《素問》作“出白”。乃别有所本。

〔23〕一名曰蠱 此下明抄本有“音古”二小字音注。《素問》王冰注:“寃熱内結,消爍脂肉,如蟲之食,日内損削,故一名曰蠱。”按《説文·虫部》:“蠱,腹中蟲也。”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二引《韻詮》:“蠱,蠱物病害人。”此一名曰蠱之蠱,乃病邪傳化而成,似與蠱毒義有不同,故王注“如蟲之食”。《靈樞·熱病》:“男子如蠱,女子如怚,身體腰脊如解,不欲飲食。”蓋有如蠱毒之証者,統名曰蠱。瘕亦有爲蟲病者。《山海經·南山經》:“其中多育沛,佩之無瘕疾。”郭璞注:“瘕,蟲病也。”《史記·扁鵲倉公傳》:“臨菑里女子薄吾病甚,衆醫皆以爲寒熱篤,當死不治。臣意診其脉,曰:蟯瘕。蟯瘕爲病,腹大上膚黄麤,循之戚戚然。臣意飲以芫華一撮,即出蟯可數升病已。”又蠱、瘕古音同,或可以互稱之。

〔24〕按 明抄本作“接”,誤。

〔25〕名之曰瘈 之,明抄本無。《素問》作“病名曰瘛”。按瘈與瘛通。

〔26〕十 此上《素問》有“滿”字。

〔27〕之 此上《素問》有“行”字。

〔28〕法當三歲死 法,明抄本作“發”,誤。《素問》王冰注:“因腎傳心,心不受病,即而復反傳與肺金,肺已再傷,故寒熱也。三歲者,肺至腎一歲,腎至肝一歲,肝至心一歲,火又乘肺,故云三歲死。”按三歲者,言時日之長,不可質言。

〔29〕也 明抄本無。

〔30〕治 此下《素問》有“於傳,或”三字。或别有所本。

〔31〕次 此下《素問》重出“不以次入”四字。

〔32〕大 此上《素問》有“有”字。

〔33〕因而喜,大虚,則腎氣乘矣 《素問》王冰注:“喜則心氣移於肺,心氣不守,故腎氣乘矣。《宣明五氣篇》曰:精氣並於心則喜。”

〔34〕怒則肝氣乘矣,悲則肺氣乘矣 《素問集注》張志聰注:“肝當作肺,肺當作肝,悲當作思。怒則肝氣傷而肺氣乘於肝矣,思則脾氣傷而肝氣乘於脾矣。”此説可從。《素問識》丹波元簡按:“悲不必改。”按怒與悲及下文恐與憂四句,均蒙上省“大虚”二字,虚則所不勝乘之。

〔35〕此其道也 《素問》王冰注:“此其不次之常道。”

〔36〕五五二十五變,及其傳化 《素問》王冰注:“五藏相並而各五之,五而乘之,則二十五變也。然其變化,以勝相傳,傳而不次,變化多端。”新校正云:“按《陰陽别論》云: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義與此通。”

〔37〕傳,乘之名也 《素問》王冰注:“言傳者何?相乘之異名爾。”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1〕,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其氣動形〔2〕,期六月死,真藏〔3〕脉〔4〕見,乃予之期日〔5〕。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内痛〔6〕引肩項,期一月死,真藏脉〔7〕見,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項,身熱〔8〕,脱肉破〔9〕,真藏脉見,十月之内死〔10〕。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内消〔11〕,動作益衰,真藏未見〔12〕,期一歲死,見其真藏,乃予之期日〔13〕。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腹内痛,心中不便〔14〕,肩項〔15〕身熱,破〔16〕脱肉,目眶〔17〕陷,真藏脉〔18〕見,目不見人,立死,其見人者,至其所不勝之時而〔19〕死。急虚中身〔20〕,卒至〔21〕五藏閉絶〔22〕,脉道不通,氣不往來,譬之墮溺〔23〕,不可爲期。其脉絶不來,若一息五六至〔24〕,其形肉不脱,真藏雖不見,猶死〔25〕。

〔1〕大骨枯槁,大肉陷下 《太素》注:“骨爲身幹,人之將死,肉不附骨,遂至大骨亦無潤澤,故曰枯槁,即骨先死也;身之小肉皆脱,乃至大肉亦陷,即肉先死也。”

〔2〕其氣動形 《太素》注:“喘息氣急,肩膺皆動,故曰動形也。”

〔3〕真藏 《太素》注:“古本有作正藏,當是秦皇名正,故改爲真耳,真、正義同也。”

〔4〕脉 《太素》無。

〔5〕予之期日 《素問》王冰注:“見真藏之脉,乃與死日之期。”《太素》注:“真藏脉見,即與死期。”

〔6〕内痛 《太素》注:“内痛,謂是心内痛也。”

〔7〕脉 《素問》、《太素》均無。

〔8〕身熱 原作“痛熱”,義晦,痛字則涉上文而誤。據《素問》、《太素》改。

〔9〕 此下明抄本有“音窘,又郡”四小字音注。

〔10〕真藏脉見,十月之内死 《太素》注:“前之病狀,真藏未見,十月以上而死,真藏脉見,十月内死,良以脾胃受於穀氣,故至十月而死也。”《素問識》:“滑云:真藏見,恐當作未見。若見,則十月之内,當作十日之内。馬吴諸家並云:月,當作日。”按此真臟脉見,十月之内死,與前後所云真臟脉見,乃予之期日之義相去甚遠,諸家改月爲日,似爲相得,然今《素問》、《太素》、《甲乙》並同,僅存疑焉。

〔11〕肩髓内消 内,明抄本作“肉”。髓,《太素》作“隨”。楊上善注:“腎府足太陽脉循肩髆内,故腎病肩隨内藏消瘦也。又兩肩垂下曰隨。”按《太素》作“肩隨”,當是。《素問·脉要精微論》:“背曲肩隨,府將壞矣。”可以徵矣。此作髓者,古髓、隨音同而或假借之。又内消,似當以明抄作“肉消”義順。肉消,肌肉消瘦,亦破脱肉之義也。

〔12〕真藏末見 未,明抄本、《素問》均作“來”。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經》真藏來見作未見,來當作未,字之誤也。”是知全元起本《素問》及《甲乙經》原作未見。按作真藏來見,與下“見其真藏”義重出。《類經》卷六第二十七注:“來見誤,當作未見。”《太素》與本經同。楊上善注:“腎間動氣强大,故真藏脉未見者,腎氣未是甚衰,所以期至一年。”

〔13〕大骨枯藁……乃予之期日 此三十三字原脱,據明抄本、《素間》、《太素》、新校正引全元起本及本經補。

〔14〕腹内痛,心中不便 《太素》作“肉痛中不便”五字。

〔15〕肩項 按“肩項”二字屬下讀,義晦難通。詳此上有“内痛引肩項”一句,此或脱“引”字,作“引肩項”爲是。《素問直解》:“肩項,所痛引肩項也。”可參。

〔16〕破 原作“破”,據《太素》及此前文例乙正。

〔17〕眶 此下明抄本有“音雇,又音擴”五小字音注。《素問》、《太素》作“匡”。按匡與眶通。《素問·刺禁》;“刺匡上陷骨中脉。”王冰注:“匡,目匡也。”

〔18〕脉 《素問》、《太素》均無。

〔19〕而 《素問》、《太素》作“則”。

〔20〕急虚中身 《素問》作“急虚身中”,義同。王冰注:“卒急虚邪中於身内。”楊上善注:“四時虚邪,名曰經虚,八風從其虚之鄉來,令人暴病卒死,名急虚身(當脱“中”字)。”《靈樞·邪氣藏府病形》:“虚邪之中身也,灑淅動形。”

〔21〕卒至 至,同致。《墨子·明鬼下》:“天下乃使湯至明罰焉。”畢沅校注:“至,同致。”又《禮記·禮器》:“有於而不致也。”陸德明釋文:“不致,或本作不至。”以其卒致五臟閉絶,故不可爲期。

〔22〕閉絶 明抄本、《素問》、《太素》作“絶閉”。並通。《素問吴註》注:“絶,氣絶也;閉,九竅塞也。”《素問·通評虚實論》:“隔塞閉絶,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亦同此義。

〔23〕譬之墮溺 譬,《太素》作“辟”,墮,作“隨”。之,《素問》、《太素》均作“於”。按辟與譬通。隨與墮通。蓋譬猶喻也。此以墮溺爲喻,以明“卒至五藏閉絶”之義。

〔24〕一息五六至 一上《素問》、《太素》均有“人”字。楊上善注:“中於急虚,其脉絶而不來,有來一息脉五六至,不待肉脱及真脉見,必當有死也。”《素問》新校正云:“按人一息脉五六至,何得爲死,必息字誤,息當作呼乃是。”此説或是。《類經》卷六第二十七注:“息字誤,當作呼。”然呼與息,無緣致誤。或當作吸,聲之誤也。亦或古人行文疏略,謂一呼五六至,一吸五六至也。如《難經·十四難》:“呼五至,一吸五至,其人當困;一呼六至,一吸六至,爲死脉也。”可以徵矣。又《太素》蕭延平按:“一息五六至,乃連上文脉絶不來而言,以脉絶不來,或來而一息五六至,復絶不來,此即經所謂不滿十動而一代者,五藏無氣,予之短期,故真藏雖不見猶死。”此説亦可參。

〔25〕死 此下《素問》、《太素》有“也”字。

真肝脉〔1〕至,中外急〔2〕,如循刀刃責責然〔3〕,如按琴瑟弦〔4〕,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5〕。

真心脉至,緊〔6〕一本〔7〕作堅。而搏〔8〕,如循薏苡子〔9〕累累然〔10〕,色〔11〕赤黑不澤,毛折乃死。

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膚〔12〕,色赤白〔13〕不澤,毛折乃死。

真脾脉至,弱而乍疏乍數〔14〕,色青黄〔15〕不澤,毛折乃死。

真腎脉至,搏〔16〕而絶,如指彈石辟辟然〔17〕,色黑黄〔18〕不澤,毛折乃死〔19〕。諸真藏脉〔20〕見者,皆死不治〔21〕。

〔1〕真肝脉 《素問》新校正云:“按楊上善云:無餘物和雜,故名真也。五藏之氣皆胃氣和之,不得獨用,如至剛不得獨用,獨用則折,和柔用之即固也。五藏之氣和於胃氣,即得長生,若真獨見,必死。欲知五藏真見爲死,和胃爲生者,於寸口診即可知。見者如弦,是肝脉也,微弦爲平和。微弦謂二分胃氣,一分弦氣,俱動爲微弦。三分並是弦而無胃氣,爲見真藏。餘四藏準此。”按此注文,今《太素》本未見,或在缺卷中。

〔2〕中外急 中,《千金》卷十一第一作“内”。中亦内也。《太素》注:“如以衣帶盛繩,引帶不引繩,即外急也;引繩不引帶,即内急也;繩帶俱引,即内外急也。”

〔3〕責責然 《太素》作“清清然”。《病源》卷十五肝病候、《千金》卷十一第一、《脈經》卷三第一林億校引《病源》作“賾賾然”。《聖惠·肝藏論》作“嘖嘖然”。按“清清”,當是“漬漬”之誤。責責、賾賾、嘖嘖、漬漬,皆義存於聲。此言脉來鋭勁貌。

〔4〕如按琴瑟弦 琴,《太素》無。《病源》卷十五肝病候、《千金》卷十一第一注引《病源》作“如新張弓弦”。《素問·平人氣象論》:“死肝脉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與此義相合。此言脉之緊張貌,如剛剛安張之弓弦。新,副詞,剛也。

〔5〕毛折乃死 《太素》注:“肺主於氣,氣爲身本,身之氣衰,即皮毛不榮,故毛折當死也。”《類經》卷六第二十七注:“五藏率以毛折死者,皮毛得血氣而充,毛折則精氣敗矣,故皆死。”按毛折即毛悴之義。《靈樞·本神》:“心,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破脱肉,毛悴色夭,死於冬。”以下言四臟,皆以毛悴色夭,而死於其所不勝之時也。

〔6〕緊 《素問》、《太素》、《脈經》卷三第二、《千金》卷十三第一均作“堅”,與此下原校同。《病源》卷十五心病候作“牢”。按緊與牢,皆堅實之義。疑此本作“堅”,作“緊”、作“牢”者,或避隋文帝楊堅諱改字。《靈樞·終始》:“邪氣來也緊而疾。”

〔7〕本 明抄本無。

〔8〕搏 原作“搏”。明抄本、《脈經》卷三第二均作“搏”,《千金》卷十三第一作“搏”,爲搏之别字。《太素》作“揣”。按揣與搏通。或作團。詳下文曰:“如循薏苡子累累然。”作“搏”是。搏者,圓也。故據改。

〔9〕薏苡子 《太素》作“薏芑”二字。按芑與苡通。楊上善注:“薏,於極反;芑,義當苡,即干珠也。堅而揣者,譬人以手循摩薏苡之珠累累然,堅鉤無胃氣之柔,即真心脉也。”《證類本草·草部上品》引陶隱居云:“交阯者子最大,彼土呼爲珠。實重累者爲良。”

〔10〕累累然 連綴不絶之貌。《素問·平人氣象論》:“平心脉來,累累如連珠。”義同此。

〔11〕色 此上《太素》有“其”字。下諸色字同此。

〔12〕如以毛羽中人膚 《太素》作“如毛羽中人膚然”。按然,狀貌之詞。楊上善注:“其真肺脉如毛羽擲來,中人皮膚,大而浮虚者,毛無胃氣,即真肺脉也。”《素問·平人氣象論》:“死肺脉來,如物之浮,如風吹毛,曰肺死。”

〔13〕赤白 《素問》、《千金》卷十七第一互倒。

〔14〕乍疏乍數 《素問》作“乍數乍疏”。數,《脈經》卷三第三、《千金》卷十五第一均作“散”。《脈經》原校“一作數”。《千金》原校“正作數”。按疏與數相對爲文,作散者,字之誤也。數下《太素》有“然”字。楊上善注:“疏謂動稀也,數謂連動,此無胃氣,即真脾脉也。”《素問·平人氣象論》:“死脾脉來,鋭堅如鳥之喙,如鳥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

〔15〕青黄 《素問》、《千金》卷十五第一互倒。

〔16〕搏 原作“搏”。據明抄本、《素問》、《脈經》卷三第五改。《太素》作“揣”。搏與揣通。

〔17〕如指彈石辟辟然 《脈經》卷三第五作“如以石投諸水”,原校引《千金》作“如以指彈石然”。今《千金》卷十九第一作“如以指彈石辟辟然”。《太素》“指”作“循”。楊上善注:“真腎脉至,如石彈指辟打指者,營無胃氣,即真腎脉也。”此注辟辟爲辟打之義,失之。《素問·平人氣象論》:“死腎脉來,發如奪索,辟辟如彈石,曰腎死。”王冰注:“辟辟如彈石,言促又堅也。”

〔18〕黑黄 《太素》、《千金》卷十九第一互倒。

〔19〕真腎脉至搏而絶……毛折乃死 此段文,《素問》、《太素》在“真脾脉至……”文前。

〔20〕脉 《太素》無。

〔21〕治 此下《素問》有“也”字。

曰:寒熱,瘰癧在於頸腋者,何〔1〕氣所〔2〕生?曰:此皆鼠瘻寒熱之毒〔3〕氣〔4〕,稽〔5〕於脉〔6〕而不去者也〔7〕。《靈樞》稽作隄字〔8〕。鼠瘻之本,皆在〔9〕於藏,其末上出〔10〕頸腋之間,其浮於脉〔11〕中,未〔12〕著於肌肉而外爲膿血者,易去〔13〕也〔14〕。曰:去之奈何?曰:請從其本引其末〔15〕,可使衰去而絶其寒熱。審按〔16〕其道〔17〕以予之,徐往徐來〔18〕以去之。其小如麥者,一刺知,三刺已〔19〕。決其死生〔20〕,反其目視之〔21〕,其中有赤脉從〔22〕上下貫瞳〔23〕子者〔24〕,見〔25〕一脉,一歲死,見〔26〕一脉半,一歲半死,見二脉,二歲死,見二脉半,二歲半死,見三脉,三歲死〔27〕。赤脉〔28〕不下貫瞳子者可治〔29〕。

〔1〕何 此上《靈樞》、《太素》、《外臺》卷二十三寒熱瘰癧方引本經、《鍼經》均有“皆”字。

〔2〕所 《靈樞》、《太素》、《千金》卷二十三第一作“使”。

〔3〕毒 《外臺》卷二十三寒熱瘰癧方引本經、《鍼經》均無。

〔4〕氣 此下《靈樞》、《太素》、《外臺》卷二十三寒熱瘰癧方引本經及《鍼經》、《千金》卷二十三第一均有“也”字。

〔5〕稽 《靈樞》作“留”。《太素》、《千金》卷二十三第一均作“堤留”。《外臺》卷二十三寒熱瘰癧方引本經及《鍼經》均作“稽留”。按稽、留、堤留,皆稽留、滯留之義。《説文·土部》:“堤,滯也。”

〔6〕脉 此上明抄本有“肺”字,當衍,肺脉不上於頸也。

〔7〕者也 者,《太素》無。也,《外臺》卷二十三寒熱瘰癧方引本經及《鍼經》均無。

〔8〕《靈樞》稽作隄字 明抄本作“《靈樞》曰稽作隄”,曰字衍。隄與堤通。《禮記·月令》:“完堤防。”陸德明釋文:“隄,本又作堤。”

〔9〕在 此上《千金》卷二十三第一有“根”字。

〔10〕出 《太素》作“於”。《靈樞》、《外臺》卷二十三寒熱瘰癧方引本經及《鍼經》、《千金》卷二十三第一均作“出於”二字。

〔11〕脉 原作“胸”,明抄本作“肺”。詳此上云“稽於脉而不去”,當作脉。據《靈樞》、《太素》、《外臺》卷二十三寒熱瘰癧方引本經及《鍼經》、《千金》卷二十三第一改。

〔12〕未 《靈樞》、《太素》作“而未内”三字。《千金》卷二十三第一作“而未”二字。

〔13〕易去 《外臺》卷二十三寒熱瘰癧方引本經及《鍼經》互倒。

〔14〕也 此下明抄本有“瘰,音累。癧,音歷。”六小字音注。《外臺》卷二十三寒熱瘰癧方引本經及《鍼經》、《千金》卷二十三第一均無。

〔15〕請從其本引其末 《外臺》卷二十三寒熱瘰癧方引本經及《鍼經》、《千金》卷二十三第一均作“請從其末引其本”。《太素》注:“本謂藏也,末謂瘻處也。”

〔16〕按 《外臺》卷二十三寒熱瘰癧方引本經及《鍼經》均作“安”。安與按通。《戰國策·趙策一》:“秦禍安移於梁矣。”《荀子·勸學》楊倞注引作按。

〔17〕道 《太素》注:“道,謂藏府脉行所發穴路也。”

〔18〕徐往徐來 《太素》注:“徐往來者,動鍼法也。”

〔19〕已 此上《靈樞》、《太素》、《外臺》卷二十三寒熱瘰癧方引本經及《鍼經》均有“而”字。

〔20〕死生 《靈樞》、《外臺》卷二十三寒熱瘰癧方引本經及《鍼經》均互倒。

〔21〕之 《千金》卷二十三第一無。

〔22〕從 《靈樞》無。

〔23〕瞳 《千金》卷二十三第一作“童”。童與瞳通。此下“瞳”字,《千金》亦作“童”。

〔24〕者 《靈樞》、《太素》、《外臺》卷二十三寒熱瘰癧方引本經及《鍼經》、《千金》卷二十三第一均無。

〔25〕見 此下明抄本有“其”字。

〔26〕見 此下明抄本有“其”字。

〔27〕赤脉從上下貫瞳子者……三歲死 死上,《靈樞》、《太素》有“而”字。按此一段,又見於《靈樞·論疾診尺》、《太素·雜診》,文小異。

〔28〕赤脉 脉,明抄本無。赤上,《靈樞》、《太素》均有“見”字。《外臺》卷二十三寒熱瘰癧方引本經及《鍼經》均有“此”字。脉下《太素》有“而”字。

〔29〕治 此下《靈樞》有“也”字。

曰:人有〔1〕善病寒熱者,何以候之?曰: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熱。顴骨者,骨之本也〔2〕。顴大則骨大,顴小則骨小。皮〔3〕薄而肉〔4〕弱〔5〕無〔6〕,其臂懦懦然〔7〕,其地色〔8〕炲然〔9〕,不與天〔10〕同,色污然獨異,此其候也。然〔11〕臂薄者,其髓不滿,故善病寒熱〔12〕。

〔1〕有 《靈樞》作“之”。

〔2〕顴骨者,骨之本也 《類經》卷十七第七十六注:“目下頰骨曰顴,周身骨骼大小,可驗於此也。”

〔3〕皮 此下《靈樞》、《明堂》卷一楊上善注引有“膚”字。

〔4〕肉 此上《靈樞》有“其”字。

〔5〕弱 《靈樞》、《明堂》楊上善注引無。

〔6〕 原作“膕”。據明抄本、《靈樞》、《明堂》卷一楊上善注引作“”改。

〔7〕懦懦然 明抄本作“需需然”。《明堂》卷一楊上善注引作“耎然”。按懦、需,皆音耎,義存於聲也。《靈樞·五味論》:“膀胱之胞薄以懦。”本經卷六第九懦作耎。《太素·調食》作濡。楊上善注:“膀胱皮薄而又耎。”

〔8〕地色 《靈樞集註》張志聰注:“地色,地閣之色。”

〔9〕炲然 炲下明抄本有“音胎”二小字音注。《靈樞》炲作殆,誤。《説文·火部》:“炱,灰炱煤也。”《素問·風論》:“其色炲。”王冰注:“炲,黑色也。”

〔10〕天 此上《靈樞》有“其”字。此下原有“地”字,義晦,據《靈樞》、《明堂》卷一楊上善注引删。天,天庭也。

〔11〕然 此下明抄本、《靈樞》、《明堂》卷一楊上善注引有“後”字。按後字義未詳。

〔12〕熱 此下《靈樞》有“也”字。

風成則爲寒熱〔1〕。皮寒熱〔2〕,皮〔3〕不可附〔4〕席,毛髮焦,鼻槁腊〔5〕,不得汗,取三陽之絡,補手太陰〔6〕。肌寒熱,病肌痛〔7〕,毛髮焦〔8〕,唇槁腊〔9〕,不得汗〔10〕,取三陽於下,以去其血者,補太陰〔11〕以去〔12〕其汗〔13〕。骨寒熱〔14〕,痛〔15〕無所安,汗注不休,齒本槁痛〔16〕,取其少陰於陰股之絡,齒色〔17〕槁,死不治。骨厥亦然。

〔1〕風成則爲寒熱 成,原作“感”。據《素問》、《太素》改。成,通作盛。《荀子·五霸》:“以觀其盛者也。”楊倞注:“盛,讀爲成。”《漢書·武帝紀》:“禮日成山。”顔師古注:“《郊祀志》成山作盛山。”《素問·脉要精微論》:“脉風成爲癘。”《素問·風論》王冰注引作“脉風盛爲癘”。又《素問·風論》云:“風寒客於脉而不去,名曰癘風,或名曰寒熱。”王冰注:“始爲寒熱,熱成曰癘風。”新校正云:“按别本成一作盛。”《太素》注:“風病在中,成極變爲諸寒熱病也。”成極,即盛極也。

〔2〕熱 此下《靈樞》、《難經·五十八難》有“者”字。下“肌寒熱”、“骨寒熱”同。

〔3〕皮 《靈樞》無。

〔4〕附 《難經·五十八難》作“近”。

〔5〕槁腊 腊,《難經·五十八難》無。《説文·肉部》:“腊,乾肉也。”槁腊,如枯槁之乾肉。

〔6〕補手太陰 此上《靈樞》有“以”字。陰,原作“陽”,據《靈樞》、《太素》改。楊上善注:“三陽胳在手上大支脉,三陽有餘,可寫之,太陰氣之不足,補之也。”

〔7〕病肌痛 病,《靈樞》、《太素》均無。《難經·五十八難》作“皮膚痛”。

〔8〕毛髮焦 《難經·五十八難》無此三字。

〔9〕唇槁腊 唇上《靈樞》、《太素》均有“而”字。《難經·五十八難》作“唇舌槁”。

〔10〕不得汗 《難經·五十八難》作“無汗”二字。

〔11〕太陰 此上《靈樞》有“足”字。

〔12〕去 《靈樞》、《太素》作“出”。

〔13〕汗 此下明抄本有“腊,音昔”三小字音注。

〔14〕骨寒熱 原作“骨寒骨熱”。下骨字衍,據《靈樞》、《太素》、《難經·五十八難》删。

〔15〕痛 《靈樞》、《太素》、《難經·五十八難》均作“病”。

〔16〕齒本槁痛 《靈樞》、《太素》作“齒未槁”,與下“齒已槁”三字相對。《難經·五十八難》與本經同,當别有所本。

〔17〕色 《靈樞》、《太素》作“已”。

男子如蠱,女子如阻〔1〕,身體腰脊如解,不欲食〔2〕,先取涌泉見血,視跗上盛者,盡出〔3〕血〔4〕。

〔1〕男子如蠱,女子如阻 阻,《靈樞》作“怚”,《太素》作“姐”。按阻、怚、姐,古因音同而通用,本作阻。楊上善注:“蠱,音古;姐,音阻。女惑男爲病,男病名蠱,其狀狂妄,失其正理,不識是非,醉於所惑;男惑女爲病,女病爲姐,其狀痿黄羸瘦,醉於所惑。”阻,即阻病。《千金》卷二第二:“阻病者,患心中憒憒,頭重眼眩,四肢沉重,懈墮不欲執作,惡聞食氣,欲噉鹹酸果實,多卧少起,世謂惡食,其至三四月日以上,皆大劇吐逆,不能自勝舉也。此由經血既閉,水漬於藏,藏氣不宣通,故心煩憒悶,氣逆而嘔吐也。血脉不通,經络否濇,則四肢沉重,挾風則頭目眩也。”《靈樞識》:“簡按:《玉機真藏論》云:脾傳之腎,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熱而痛出白,一名曰蠱。蓋男子如蠱,謂如疝瘕而非疝瘕也。怚,作阻爲是,阻即妊娠阻病,謂其證如惡阻而非惡阻也。”

〔2〕食 此上《靈樞》有“飲”字。

〔3〕出 明抄本、《靈樞》、《太素》均作“見”。

〔4〕血 此下《靈樞》有“也”字。

灸寒熱之法,先取〔1〕項大椎,以年爲壯數,次灸撅骨〔2〕,以年爲壯數,視背俞陷者〔3〕灸之,舉臂肩上陷者〔4〕灸之,兩季脇之間〔5〕灸之,外踝上絶骨之端〔6〕灸之,足小指次指之間〔7〕灸之,腨上陷脉〔8〕灸之,外踝後〔9〕灸之,缺盆骨上切之堅痛如筋者〔10〕灸之,膺中陷骨間〔11〕灸之,掌束骨下〔12〕灸之,臍下關元三寸〔13〕灸之,毛際動脉〔14〕灸之,臍下二寸分間〔15〕灸之,足陽明跗上動脉〔16〕灸之,巔上一〔17〕灸之,取〔18〕犬所嚙〔19〕處灸之〔20〕,即以犬傷病法三炷灸之〔21〕。凡當灸二十九〔22〕處。

〔1〕取 《靈樞》作“灸”。

〔2〕撅骨 《靈樞》作“橛骨”。《太素》作“厥骨”。按厥、橛、撅三字通。《莊子·達生》:吾處身也,若橛株拘。”陸德明釋文作厥。云:“本或作橛。”《韓詩外傳》二:“未必撅也。”《説苑·建本》撅作橛。楊上善注:“厥骨,脊骶骨也。有本厥與骨通爲一字,巨月反。”是别本有作者。王冰注:“尾窮謂之橛骨。”尾骶骨,字本作。《説文·骨部》:“,骨也。”即尾骨。

〔3〕背俞陷者 《類經》卷二十一第四十二注:“背俞,皆足太陽經穴,陷下之處,即經氣之不足者,故當灸之。”

〔4〕舉臂肩上陷者 舉,《太素》作“與”。按與通作舉。《周禮·地官·師氏》:“王舉則從。”故書舉爲與。杜子春云:“當爲與。”《楚辭·七諫》:“舉世皆然兮。”《考異》:“舉,一作與。”《素問》王冰注:“肩髃穴也。”

〔5〕兩季脇之間 《素問》王冰注:“京門穴,腎募也。”

〔6〕外踝上絶骨之端 踝下,《太素》有“之”字。明抄本有“音魯,又音倮”五小字音注。《素問》王冰注:“陽輔穴也。”

〔7〕足小指次指之間 之,《素問》、《太素》均無。王冰注:“俠谿穴也。”

〔8〕腨上陷脉 上,《素問》、《太素》均作“下”。楊上善注:“承山等穴。”

〔9〕外踝後 踝下,明抄本、《太素》均有“之”字。《素問》王冰注:“崑崙穴也。”

〔10〕缺盆骨上切之堅痛如筋者 痛,原作“動”,義晦。明抄本、《素問》、《太素》均作“痛”,據改。王冰注:“經闕其名,當隨其所有而灸之。”《類經》卷二十一第四十二注:“此結聚也,但隨其所有而灸之,不必拘於俞穴。”

〔11〕膺中陷骨間 《素問》王冰注:“天突穴也。”

〔12〕掌束骨下 《太素》作“去骭骨下”。蕭延平本作“骭骨下”。恐别有所本。《素問》王冰注:“陽池穴也。”楊上善注:“肝,音干骭,穴也,衝陽等穴也。”按肝當作骭。

〔13〕臍下關元三寸 《素問》王冰注:“正在臍下同身寸之三寸也,足三陰任脉之會。”

〔14〕毛際動脉 《素問》王冰注:“以動脉應手爲處,即氣街穴也。”

〔15〕臍下二寸分間 《素問》、《太素》作“膝下三寸分間”。王冰注:“三里穴也。”臍,當作膝。

〔16〕足陽明跗上動脉 明下,《太素》有“灸之”二字。《素問》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及全元起本,足陽明下有灸之二字,並跗上動脉是二穴,今王氏去灸之二字。”

〔17〕巔上一 《太素》作“巔上動脉”四字。《素問》王冰注:“百會穴也。”巔上一者,巔上一穴也。

〔18〕取 《素問》、《太素》均無。

〔19〕嚙 《素問》作“囓”,《太素》作“齧”。按嚙、囓,義與齧同。《説文·齒部》:“齧,噬也。”《正字通·口部》:“嚙,俗齧字。”《篇海類編·身體類·口部》:“囓,噬也。與齧同。”

〔20〕之 明抄本作“三壯”二字。此下《素問》、《太素》均有“三壯”二字。

〔21〕即以犬傷病法三炷灸之 病,明抄本作“痛”。三炷,《素問》無。《太素》作“即以犬傷痛壯數灸之”九字。王冰注:“犬傷而發寒熱者,即以犬傷法三壯灸之。”

〔22〕二十九 《太素》作“二十七”。《素問》新校正云:“詳足陽明不别灸,則有二十八處,疑王氏去上文灸之二字者非。”楊上善注:“題云灸寒熱法,此總數之二十七處中,有依其輸穴,亦取氣指而灸之,不可爲定,可量取也。”按此灸處,皆古之灸法,今難以詳。

寒熱頭痛,喘喝〔1〕,目不能〔2〕視,神庭主之。其目泣出,頭痛〔3〕者,聽會〔4〕主〔5〕之。寒熱〔6〕,頭痛如破,目痛如脱,喘逆煩滿,嘔吐〔7〕流汗,難言〔8〕,頭維主之。寒熱,刺腦户。

〔1〕喝 此下明抄本有“音褐”二小字音注。《千金》卷三十第一作“渴”。《醫心方》卷二第一作“鳴”。

〔2〕能 《外臺》卷三十九神庭同。《千金》卷三十第一作“可”。

〔3〕頭痛 原作“頭不痛”。詳此前後均言頭痛,此言頭不痛,難合,故據《外臺》卷三十九聽會删“不”字。

〔4〕聽會 《外臺》卷三十九聽會同。《醫心方》卷二第一作“會”。據本經排穴序例,似當作“會”爲是。

〔5〕主 明抄本作“取”,非是。

〔6〕寒熱 《千金》卷三十第一無。

〔7〕吐 《醫心方》卷二第一作“沫”。

〔8〕言 此上《醫心方》卷二第一有“語”字。

五藏傳病發寒熱第一下

提要:本篇主要論述五藏受病而傳化,病發寒的証候與主治腧穴。

寒熱,取五處及天柱〔1〕、風池、腰俞〔2〕、長强、大杼、中膂〔3〕内俞、上窌〔4〕、齗〔5〕交、上關、關元〔6〕、天牖、天容、合谷、陽谿、關衝、中渚、陽池、消濼、少澤、前谷、腕骨、陽谷、小海〔7〕、然谷、至陰、崑崙主之。寒熱骨痛,玉枕主之。寒熱懈爤〔8〕,一本作懶〔9〕。淫濼脛痠,四肢重痛,少氣難言,至陽主之〔10〕。肺寒〔11〕熱〔12〕,呼吸不得卧,上〔13〕氣嘔沫,喘氣相追逐,胸滿脇〔14〕膺〔15〕急,息難,振慄,脉鼓氣膈〔16〕,胸中有熱,支滿不嗜食,汗不出,腰脊痛,肺俞主之。

〔1〕天柱 原作“天池”。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天柱、《醫學綱目》卷六治往來寒熱引本經改。

〔2〕俞 明抄本作“輪”,下有“音舒”二小字音注。

〔3〕膂 此下明抄本有“音旅”二小字音注。

〔4〕窌 此下明抄本有“音獠”二小字音注。

〔5〕齗 此下明抄本有“音銀”二小字音注。

〔6〕關元 《醫心方》卷二第一此穴不主寒熱。又《外臺》卷三十九關元雖亦有寒熱,然與本文排穴序例不合。别有兑端穴主寒熱,且與齗交相鄰,故疑當作齗交。

〔7〕小海 原作“少海”。按《外臺》卷三十九少海、小海雖皆主寒熱,然此前所列諸穴,皆手太陽小腸經穴,故此當作小海,據改。

〔8〕懈爤 爤下明抄本有“一作爛”三小字校文。《外臺》卷三十九肺俞無此二字。《醫心方》卷二第一作“解爛”。按解與懈通。《漢書·元帝紀》:“匪敢解怠。”顔師古注:“解,讀曰懈。”爤與爛同。《廣韻·翰部》:“爛,火熟也。……爤,上同。”按此下原校别本一作“懶”,則爤、爛,乃懶之假借,是懈爤者,懈懶也。

〔9〕一本作懶 明抄本有“一作懶”三小字校文。

〔10〕之 此下明抄本有“痠,音酸”三小字音注。

〔11〕寒 原作“氣”。據《外臺》卷三十九肺俞、《醫心方》卷二第一、《醫學綱目》卷六治往來寒熱引本經改。

〔12〕熱 此下明抄本有“《千金》作魄户”五小字校文。《千金》卷三十第二“魄户,主肺寒熱,呼吸不得卧,欬逆上氣,嘔沫,喘氣相追逐。”

〔13〕上 此上《外臺》卷三十九肺俞、《醫心方》卷二第一均有“欬”字。

〔14〕脇 《外臺》卷三十九肺俞、《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背”。

〔15〕膺 《醫心方》卷二第一無。

〔16〕膈 明抄本作“鬲”。《外臺》卷三十九肺俞作“隔”。按膈、鬲、隔三字通。

寒熱心痛,循循然與背相引而痛,胸中悒悒不得息,咳唾血,多涎煩中,善饐〔1〕食不下,欬〔2〕逆,汗不出,如瘧狀,目,淚出悲傷,心俞主之。欬而嘔,鬲寒食〔3〕不下,寒熱,皮肉骨〔4〕痛,少氣不得卧,胸滿支兩脇,膈上兢兢〔5〕,脇痛腹,胃脘〔6〕暴痛,上氣,肩背寒痛,汗不出,喉痺,腹中痛,積聚,默然〔7〕嗜卧,怠惰〔8〕不欲動〔9〕,身常濕〔10〕,心痛無可摇者,膈俞〔11〕主之。

〔1〕饐 《外臺》卷三十九心俞作“噎”。按噎與饐通。《集韻·屑韻》:“噎,《説文》:飯窒也;或作饐。”

〔2〕欬 《外臺》卷三十九心俞、《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嘔”。

〔3〕食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膈俞、《醫心方》卷二第一均有“飲”字。

〔4〕骨 原作“膚”,據《千金》卷三十第五、《外臺》卷三十九膈俞改。

〔5〕兢兢 支滿强硬貌。《詩經·小雅·無羊》:“爾羊來思,矜矜兢兢,不騫不崩。”毛傳:“矜矜兢兢,以言堅彊也。”《集韻·蒸韻》:“兢,兢兢,堅彊貌。”

〔6〕胃脘 胃,原作“胷”,誤。據《外臺》卷三十九膈俞、《醫學綱目》卷六治往來寒熱引本經改。脘,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膈俞作“管”。按管與脘通。

〔7〕默然 《外臺》卷三十九膈俞作“嘿嘿然”。按嘿與默通。

〔8〕惰 明抄本作“墮”。按墮與惰通。

〔9〕動 此下《千金》卷三十第五有“摇”字。

〔10〕身常濕 濕,原重,明抄本作“温濕”,下有“一作愠”三小字校文,並誤。《外臺》卷三十九膈俞作“身常濕”三字。《千金》卷三十第五作“身當濕”。當乃常字之誤。按此乃衍一濕字,今删。

〔11〕膈俞 原作“脾俞”。據《外臺》卷三十九膈俞、《千金》卷三十第五、《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欬而脇滿急,不得息,不得〔1〕反側,腋〔2〕脇下與臍相引,筋急而痛,反折目上視,眩,目中循循然〔3〕,眉頭痛〔4〕,驚狂,衄,少腹滿,目〔5〕,生白翳〔6〕,欬引胸痛,筋寒熱,唾〔7〕血,短氣,鼻酸,肝俞主之〔8〕。寒熱,食多身羸瘦,兩脇引痛,心下賁痛〔9〕,心〔10〕如懸,下引臍,少腹急痛,面黑〔11〕,目,久〔12〕喘欬,少氣,溺濁〔13〕赤,腎俞主之。骨寒熱,溲〔14〕難,腎俞主之。

〔1〕得 《外臺》卷三十九肝俞作“可”。

〔2〕腋 《外臺》卷三十九肝俞作“撅”,疑誤。

〔3〕目中循循然 目,《外臺》卷三十九肝俞無。《醫學綱目》卷六治往來寒熱引本經作“耳中翛然”。《廣韻·蕭韻》:“翛,翛翛,飛羽聲。”按《綱目》引文與此不同,姑並存之。

〔4〕眉頭痛 原作“肩項痛”。《外臺》卷三十九肝俞作“眉頭痛”。《醫心方》卷二第一作“頭痛”。按作“肩項痛”,與此上諸証不合。故據《外臺》改。

〔5〕 《外臺》卷三十九肝俞作“”。

〔6〕翳 《外臺》卷三十九肝俞作“瞖”。按瞖,目生白翳,同翳。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二引郭璞云:“瞖,奄覆也。”又卷八引《字書》:“目障瞙也。”

〔7〕唾 明抄本作“嘔”。

〔8〕之 此下明抄本有“欬,音凱,又音咳”六小字音注。

〔9〕賁痛 《外臺》卷三十九腎俞作“焦痛”。《醫心方》卷二第一作“痛”。按焦字義晦,疑誤。與賁,皆脹也。《靈樞·邪氣藏府病形》:“脉大者,尺之皮膚亦賁而起。”《靈樞·刺節真邪》:“陽氣大逆,上滿於胸中,憤肩息。”憤與賁通。“憤”乃復語,脹滿也。

〔10〕心 此下《千金》卷三十第二有“痛”字。

〔11〕黑 原作“急”。此下原校云“一本作黑”,明抄本作“一作黑”。《外臺》卷三十九腎俞作“黑”。據改,並删原校。

〔12〕久 《外臺》卷三十九腎俞無。疑衍。

〔13〕濁 《外臺》卷三十九腎俞作“滑”。

〔14〕溲 《外臺》卷三十九腎俞作“便”。

寒熱頭痛,水溝主之。寒熱頸瘰癧,大迎主之。肩痛引項〔1〕,寒熱,缺盆中痛〔2〕,身熱〔3〕汗不出,胸中熱滿,天窌主之。寒熱肩腫,引胛中痛,肩臂酸〔4〕,臑俞主之。寒熱項癧適〔5〕,耳〔6〕無聞,引缺盆肩中熱痛,麻痺不舉〔7〕,一本作手臂不舉〔8〕。肩貞主之。寒熱厥〔9〕,目不明,欬上氣,唾血,肩中俞主之。寒熱癧適,胸中滿,有大氣〔10〕,缺盆中滿痛者死,外潰不死,肩〔11〕引項〔12〕不舉,缺盆中痛,汗不〔13〕出,喉痺,欬嗽〔14〕血,缺盆主之。欬〔15〕上氣,喘,暴瘖不能言,及舌下挾縫青脉〔16〕,頸有大氣,喉痺,咽中乾急〔17〕,不得〔18〕息,喉中鳴,翕翕〔19〕寒熱,項〔20〕腫肩痛,胸滿,腹皮熱,衄,氣短〔21〕哽〔22〕心痛,隱疹〔23〕,頭痛,面皮赤熱,身肉盡不仁,天突主之。肺系急〔24〕,胸中痛〔25〕,惡寒〔26〕,胸〔27〕滿悒悒然〔28〕,善嘔膽〔29〕,胸中熱,喘逆氣〔30〕,氣相追逐,多濁唾,不得息,肩背風,汗出,面〔31〕腹腫〔32〕,鬲中〔33〕食饐〔34〕不下食〔35〕,喉痺,肩息肺脹,皮膚骨痛,寒熱煩滿,中府主之。

〔1〕肩痛引項 《外臺》卷三十九天窌穴作“肩肘中痛引項”。

〔2〕缺盆中痛 原作“缺盆主之”。《外臺》卷三十九天窌、《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缺盆中痛”。並此前後諸証,均爲天窌穴所主治,如是則與本經排穴序例亦合,故據改。

〔3〕身熱 《外臺》卷三十九天窌、《醫心方》卷二第一均無。

〔4〕引胛中痛,肩臂酸 《外臺》卷三十九臑俞作“引胛中,臂酸”。《醫學網目》卷六治往來寒熱引本經作“引胛中,肩臂酸痛”。

〔5〕癧適 《外臺》卷三十九肩貞、《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歷適”。按癧適亦即瘰癧也,音轉故也。《千金》卷二十三第四又作“癧易”,皆義存於聲也。

〔6〕耳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肩貞、《醫心方》卷二第一、《千金》卷三十第五引本經、《醫學綱目》卷六治往來寒熱引本經均有“鳴”字。

〔7〕麻痺不舉 《外臺》卷三十九肩貞作“手臂小不舉”。《千金》卷三十第五注引本經作“麻小不舉”。疑誤。《醫學綱目》卷六治往來寒熱引本經作“手臂不舉”。

〔8〕一本作手臂不舉 明抄本作“一云手臂不舉”。

〔9〕厥 原作“癧”。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肩中俞、《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10〕大氣 邪氣壅盛之謂。《靈樞·五色》:“大氣入於藏府者,不病而卒死矣。”《素問·調經論》:“必切而出,大氣乃屈。”王冰注:“大氣,謂大邪氣也。”

〔11〕肩 此下《醫心方》卷二第一有“痛”字。

〔12〕項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缺盆有“臂”字。《醫心方》卷二第一有“臂背”二字。

〔13〕不 《外臺》卷三十九缺盆無。

〔14〕嗽 《千金》卷三十第二、《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唾”。

〔15〕欬 此下《千金》卷三十第二、《醫心方》卷二第一有“逆”字。

〔16〕挾縫青脉 《外臺》卷三十九天突作“挾青缝脉”。

〔17〕咽中乾急 中,《千金》卷三十第一無。《醫心方》卷二第一作“咽中急乾”。

〔18〕得 《外臺》卷三十九天突作“能”。

〔19〕翕翕 此下明抄本有“音吸”二小字音注。

〔20〕項 《外臺》卷三十九天突、《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頸”。

〔21〕短 《外臺》卷三十九天突無。

〔22〕哽 《外臺》卷三十九天突作“鯁”。義同。

〔23〕隱疹 《外臺》卷三十九天突作“癮疹”。

〔24〕急 《醫心方》卷二第一作“欬”。此下《明堂》卷一、《千金》卷三十第二均有“欬”字。

〔25〕胸中痛 《千金》卷三十第二作“欬輒胸痛”。

〔26〕寒 《明堂》卷一、《外臺》卷三十九中府、《千金》卷三十第二、《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凊”。《説文·仌部》:“凊,寒也。”

〔27〕胸 此下《明堂》卷一、《千金》卷三十第二有“中”字。

〔28〕悒悒然 《明堂》卷一作“色色然”。楊上善注:“有本作邑邑。”按色字誤。邑與悒通。

〔29〕善嘔膽 膽,《明堂》卷一作“食”。《外臺》卷三十九中府作“膽熱嘔逆”。義勝。《醫學綱目》卷六治往來寒熱引本經作“善嘔膽汁”。

〔30〕胸中熱,喘逆氣 《外臺》卷三十九中府無此六字。

〔31〕面 《外臺》卷三十九中府無。

〔32〕腫 《外臺》卷三十九中府作“脹”。

〔33〕鬲中 《外臺》卷三十九中府無。

〔34〕食饐 《明堂》卷一無。

〔35〕食 《外臺》卷三十九中府、《醫學綱目》卷六治往來寒熱引本經無。

寒熱,胸滿頸痛〔1〕,四肢不舉,掖下腫,上氣,胸中有聲,喉中鳴,天池主之。欬,脇下積聚,喘逆〔2〕,卧不安席,時寒熱,期門主之。寒熱腹脹〔3〕,怏怏然〔4〕不得息,京門主之。寒濯濯〔5〕,舌煩〔6〕,手臂不仁〔7〕,唾沫,唇乾引飲,手腕攣,指肢痛〔8〕,肺脹上氣,耳中生風,欬喘逆,痺〔9〕,臂痛,嘔吐,飲食〔10〕不下,膨膨然〔11〕,少商主之。唾血,時寒〔12〕時熱,寫魚際,補尺澤。臂厥,肩膺胸滿〔13〕痛,目中〔14〕白翳〔15〕,眼青,轉筋〔16〕,掌中熱,乍寒乍熱,缺盆中相引痛,數欠〔17〕,喘不得息,臂内〔18〕廉痛,上鬲,飲已〔19〕煩滿,太淵主之。寒熱,胸背急痛〔20〕,喉痺〔21〕,欬上氣喘,掌中熱,數欠〔22〕,汗出,善忘,四肢逆厥〔23〕,善笑,溺白〔24〕,列缺主之。胸中彭彭然〔25〕,甚則交兩手而瞀〔26〕,暴癉〔27〕喘〔28〕逆,刺經渠及天府,此謂之大俞〔29〕。寒熱,欬嘔〔30〕沫,掌中熱,虚則肩臂〔31〕寒慄,少氣不足以息,寒厥,交兩手而〔32〕瞀〔33〕,口沫出〔34〕,實則肩背熱痛,汗出,四肢暴腫〔35〕,身濕〔36〕一本作温〔37〕。摇,時寒熱,饑則煩,飽則善〔38〕面色〔39〕變〔40〕,口噤不開,惡風泣出,列缺主之。

〔1〕頸痛 原作“頭痛”。《外臺》卷三十九天池、《千金》卷二十三第一均作“頸痛”,今據改。《醫心方》卷二第一作“瘻頸”。

〔2〕逆 明抄本作“迎”。按迎亦逆也。《説文·辵部》:“逆,迎也。”

〔3〕脹 脹,《外臺》卷三十九京門無。《千金》卷三十第二、《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脹”。義勝。

〔4〕怏怏然 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京門均作“央央然”。按央與怏通。《靈樞·脹論》:“腎脹者,腹滿引背央央然。”《太素·脹論》作“怏然”。楊上善注:“怏,不暢也。”

〔5〕寒濯濯 《外臺》卷三十九少商無。此下《明堂》卷一有“寒熱”二字。詳本篇總論寒熱諸病,故當有“寒熱”二字爲是。楊上善注:“濯,洗也。言寒如水洗之甚,故重言之。”按濯濯,寒貌,此亦義存於聲者。

〔6〕舌煩 《明堂》卷一、《外臺》卷三十九少商、《醫心方》卷二第一均無。按舌煩二字義晦。詳此前《外臺》本有“煩心”、“心滿”等文,已見於本經卷七第五,故疑此文原涉上而衍、又誤作“舌煩”。

〔7〕手臂不仁 《外臺》卷三十九少商無此四字。

〔8〕指肢痛 肢,《明堂》卷一、《外臺卷》三十九少商均作“支”。痛,《明堂》卷一無。楊上善注:“指强難展伸曰支也。”

〔9〕痺 此上《明堂》卷一有“指”字。

〔10〕飲食 《外臺》卷三十九少商互倒。

〔11〕膨膨然 明抄本作“彭彭然”。《明堂》卷一作“彭彭”。按彭彭與膨膨同,脹貌。

〔12〕時寒 《明堂》卷一無。

〔13〕滿 《明堂》卷一無。疑衍。

〔14〕中 《外臺》卷三十九太淵作“生”。

〔15〕翳 《明堂》卷一無。

〔16〕青,轉筋 《外臺》卷三十九太淵作“眥赤筋”,疑誤。

〔17〕欠 原作“欬”。據《明堂》卷一、《外臺》卷三十九太淵改。

〔18〕内 原作“肉”。據明抄本、《明堂》卷一、《外臺》卷三十九太淵改。

〔19〕上鬲飲已 《外臺》卷三十九太淵作“膈飲”。

〔20〕急痛 痛,原無。據明抄本、《明堂》卷一、《外臺》卷三十九經渠、《醫心方》卷二第一補。

〔21〕喉痺 《明堂》卷一作“喉中鳴”。

〔22〕欠 此下原有“伸”字。據《外臺》卷三十九列缺、《明堂》卷一删。

〔23〕四肢逆厥 肢,原無。據《明堂》卷一、《外臺》卷三十九列缺、《千金》卷三十第三補。逆厥,《外臺》卷三十九列缺、《醫學綱目》卷六治往來寒熱引本經均作“厥逆”。逆,《千金》卷三十第三無。

〔24〕溺白 此以上十字,《明堂》卷一、《外臺》卷三十九列缺、《千金》卷三十第三均爲列缺穴所主之証,此下“列缺主之”四字當是衍文。此十字當移在此後“惡風泣出”一句後。“汗出”以上十九字,接“胸中膨膨然”一句,並爲經渠穴所主治。

〔25〕然 《明堂》卷一無。

〔26〕瞀 《明堂》卷一作“”。按與瞀通。《莊子·讓王》:“湯又因瞀光而謀。”陸德明釋文:“瞀,本或作務。”

〔27〕癉 原作“痺”,義晦。《明堂》卷一作“癉”。《靈樞·寒熱病》:“暴癉内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太素·寒熱雜説》亦作“癉”,據改。

〔28〕喘 《明堂》卷一作“内”。

〔29〕刺經渠及天府,此謂之大俞 《明堂》卷一作“先取天府,此府,此胃之大輸”。楊上善注:“天府,胃府大輸。胃爲水穀之海,穀氣强盛,故暴癉者,先取天府,後取經渠也。”按胃,本亦作謂,古因音同而借用之也。《靈樞·寒熱病》:“頸側之動脉人迎,人迎,足陽明也……此爲天牖五部。”五部,即人迎、扶突、天牖、天柱、天府五俞穴。《太素·寒熱雜説》作“此爲大輸五部”。本經卷十二第七作“此爲胃之大腧五部也”。楊上善注:“此爲頸項之間藏府五部大輪。”

〔30〕嘔 《明堂》卷一作“唾”。

〔31〕肩臂 《明堂》卷一作“肘臂肩背”四字。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列缺臂作背。

〔32〕而 《外臺》卷三十九列缺作“如”。

〔33〕瞀 《明堂》卷一作“”。

〔34〕出 《明堂》卷一無。

〔35〕四肢暴腫 《明堂》卷一作“暴四肢腫”。《外臺》卷三十九列缺無“暴”字。

〔36〕濕 《明堂》卷一注:“濕,沽潤也。”按沽恐是沾字之誤。

〔37〕一本作温 明抄本無。

〔38〕善 《明堂》卷一、《外臺》卷三十九列缺無。

〔39〕色 《明堂》卷一無。

〔40〕變 此下明抄本有“一作癰”三小字校文。

煩心,欬,寒熱善噦,勞宫主之。寒熱,唇〔1〕口乾,身熱〔2〕,喘息,目〔3〕急痛,善驚,三間主之。胸中滿,耳前痛,齒痛,目赤痛,頸腫寒熱,渴飲輒汗出,不飲則皮乾熱,曲池主之。寒熱頸癧適,欬〔4〕,呼吸難,灸五里,左取右,右取左。寒熱頸癧適,肩痛〔5〕不可舉臂〔6〕,臑俞主之〔7〕。風寒熱,腋門主之。寒熱頸頷腫,後谿主之。寒熱善嘔,商丘主之。嘔,厥寒,時有微熱,脇下支滿,喉痛〔8〕嗌乾,膝外廉痛,淫濼脛痠,腋下腫,馬刀瘻〔9〕,唇〔10〕腫吻傷痛,太衝主之。

〔1〕唇 《千金》卷三十第五引本經無。

〔2〕身熱 原無。據《外臺》卷三十九三間、《千金》卷三十第五引本經、《醫心方》卷二第一補。明抄本但有“身”字。

〔3〕目 此上《千金》卷三十第五引本經有“眼”字。此下《外臺》卷三十九三間有“眥”字。

〔4〕欬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五里有“嗽”字。

〔5〕痛 原作“臂”。據《外臺》卷三十九臑俞、《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6〕臂 《外臺》卷三十九臑俞、《醫心方》卷二第一無。

〔7〕臑俞主之 按此上臑俞所主之証,在《醫心方》卷二第一臂臑穴下。

〔8〕痛 此上《外臺》卷三十九太衝有“痺”字。

〔9〕瘻 此上《外臺》卷三十九太衝、《銅人》卷五有“瘍”字。

〔10〕唇 原作“肩”。據《外臺》卷三十九太衝、《銅人》卷五改。

心如懸〔1〕,《千金》作心痛。陰厥,脚〔2〕腨〔3〕後廉急,不可前却,血癰〔4〕,腸澼便膿血,足跗〔5〕上痛,舌卷不能言,善笑,足痿不收履〔6〕,溺〔7〕青赤白黄黑〔8〕。青取井,赤取滎,黄取輸,白取經,黑取合。血痔,泄〔9〕《千金》下有利字〔10〕。後重,腹痛如癃〔11〕狀,狂仆必有所扶持,及大〔12〕氣涎出,鼻孔中痛,腹中常〔13〕鳴,骨寒熱無所安,汗出不休,復溜主之。男子如蠱,女子如阻,寒熱,少〔14〕腹偏〔15〕腫,陰谷主之。少腹痛,泄〔16〕出糜,次指間熱,若脉陷寒熱,身痛,唇乾〔17〕,不得〔18〕汗出,毛髮焦,脱肉少氣,内有熱,不欲動摇,泄膿血,腰引少腹痛,暴驚狂言非常,巨虚下廉主之。胸中滿,腋下腫,馬刀瘻〔19〕,善〔20〕自齧舌〔21〕頰,天牖中腫,淫濼脛痠〔22〕,頭眩,枕骨頷〔23〕腮〔24〕腫,目濇,身痺,洒淅〔25〕振寒,季脇〔26〕支滿,寒熱,脇〔27〕腰腹膝外廉痛,臨泣主之。

〔1〕心如懸 《千金》卷三十第二作“心痛如懸”。

〔2〕脚 明抄本作“腳”。下有“音脚”二小字音注。

〔3〕腨 此下明抄本有“音喘,又音善”五小字音注。

〔4〕血癰 《外臺》卷三十九復溜無。

〔5〕跗 《外臺》卷三十九復溜作“趺”。按趺與跗通。

〔6〕足痿不收履 履,《外臺》卷三十九復溜無。《醫學綱目》卷六治往來寒熱引本經作“心下痞,四肢倦”。

〔7〕溺 此上《外臺》卷三十九復溜有“病”字。

〔8〕青赤白黄黑 此謂五淋。《千金》卷三十第二:“復溜主淋。”

〔9〕泄 此下《千金》卷三十第二有“痢”字。

〔10〕《千金》下有利字 明抄本無“下”字,並作大字。

〔11〕癃 《外臺》卷三十九復溜作“淋”。《千金》卷三十第二作“痓”,誤。淋與癃通。《太素·經脉》:“遺溺閉癃。”楊上善注:“癃,篆文痳字,此經淋病也。音隆。”元·吕復校本《難經本義·十六難》:“淋溲便難。”《難經集注·十六難》淋作癃。

〔12〕大 《外臺》卷三十九復溜作“水”。《醫學綱目》卷六治往來寒熱引本經作“失”。

〔13〕常 《外臺》卷三十九復溜作“雷”。

〔14〕少 《千金》卷三十第二無。

〔15〕偏 《外臺》卷三十九陰谷、《千金》卷三十第二均作“徧”。

〔16〕泄 此上《外臺》卷三十九巨虚下廉、《醫心方》卷二第一均有“飧”字。

〔17〕乾 此上原有“渴不”二字,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巨虚下廉、《醫心方》卷二第一删。

〔18〕不得 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巨虚下廉、《醫心方》卷二第一補。明抄本作“不渴”。

〔19〕瘻 此上《外臺》卷三十九臨泣有“瘍”字。

〔20〕善 《外臺》卷三十九臨泣作“喜”。

〔21〕齧舌 齧下明抄本有“音業”二小字音注。《外臺》卷三十九臨泣無“舌”字。

〔22〕痠 此下明抄本有“音戰”二小字音注。

〔23〕頷 此下明抄本有“音撼”二小字音注。

〔24〕腮 《外臺》卷三十九臨泣作“顱”。

〔25〕淅 此下明抄本有“音昔”二小字音注。

〔26〕脇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臨泣有“下”字。

〔27〕脇 此上《外臺》卷三十九臨泣有“胸”字。

寒熱頸腫,丘墟主之。寒熱,頸腋下腫,申脉主之。寒熱痠〔1〕,四肢不舉,腋下腫,馬刀瘻,喉痺,髀膝脛〔2〕骨摇,酸痺不仁,陽輔主之。寒熱,髀脛〔3〕不收〔4〕,陽交主之。寒熱,腰痛如折,束骨主之。寒熱,目,善〔5〕欬,喘逆,通谷主之。寒熱善唏〔6〕,頭重足寒,不欲食,脚攣,京骨主之。寒熱,篡〔7〕反出,承山主之。寒熱,篡後出,瘈瘲〔8〕,脚腨〔9〕痠重,戰慄〔10〕不能久立,脚急腫痛,跗〔11〕筋足攣,少腹痛〔12〕,引喉嗌〔13〕,大便難,承筋主之。跟厥,膝急〔14〕,腰脊痛引腹篡,陰股熱,陰暴痛,寒熱,膝痠重,合陽主之。

〔1〕 《外臺》卷三十九陽輔、《千金》卷二十三第一均作“痟”。痟下《千金》有“痛”字。按《素問·陰陽别論》:“及爲痿厥腨。”王冰注:“,痠痛也。”是痠乃復語。痟亦痠也。《説文·疒部》:“痟,痠痟,頭痛也。”段玉裁注:“《周禮·疾醫》:”春時有痟首疾。注云:痟,痠削也。首疾,頭痛也。”

〔2〕脛 原作“頸”,據《外臺》卷三十九陽輔、《千金》卷二十三第一改。

〔3〕髀脛 原作“痺頸”,據《外臺》卷三十九陽交、《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4〕收 《醫心方》卷二第一作“仁”。

〔5〕善 《外臺》卷三十九通谷作“喜”。

〔6〕唏 此下明抄本有“音喜”二小字音注。

〔7〕篡 前後二陰之間。《素問·骨空論》:“督脉者……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王冰注:“督脉别絡,自溺孔之端,分而各行,下循陰器,乃合篡間也。所謂間者,謂在前陰後陰之兩間也。”

〔8〕瘈瘲 瘈下明抄本有“音契”二小字音注。瘲下明抄本有“音從”二小字音注。

〔9〕腨 《外臺》卷三十九承筋、《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踹”。按踹與腨通。《靈樞·經脉》:“上内踝前廉,上踹内。”《類經》卷七第二注:“踹,足肚也。亦名腓腸。本經與腨通用。”

〔10〕慄 此下明抄本有“音栗”二小字音注。

〔11〕痛,跗 原作“跗痛”,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承筋改。

〔12〕痛 原無,據《外臺》卷三十九承筋補。

〔13〕嗌 此下明抄本有“音益”二小字音注。

〔14〕急 《外臺》卷三十九合陽作“重”。

經絡受病入腸胃五藏積發伏梁息賁肥氣痞氣賁肫第二(按:“賁肫”,原作“奔肫”,據目録與正文改)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是謂至治”,見《靈樞·百病始生》、《太素·邪傳》。自“人之善病腸中積者”至“大聚乃起”,見《靈樞·五變》。自“病有身體腰股胻皆腫”至“故環臍而痛也”,見《素問·腹中論》、《素問·奇病論》、《太素·伏梁病》。自“病脇下滿”至“藥不能獨治也”,見《素問·奇病論》、《太素·息積病》。“《難經》曰”五條,均見《難經·五十六難》。

提要:本篇主要論述虚邪中人,傳舍於經絡、臟腑,結聚成積,發爲伏梁、息賁、肥氣、痞氣、賁肫等病,故以此名篇。其主要内容有:虚邪中人,從外而内,從上而下的傳變過程,邪氣在不同階段的表現,積聚生成的病因病機,五臟積發伏梁、息賁、肥氣、痞氣、賁肫的不同表現,各種積聚的証候與腧穴主治。

黄帝問曰:百病始生,三部之氣,所傷各異〔1〕,願聞其會〔2〕。岐伯對曰:喜怒不節則傷於〔3〕藏,藏傷則病起於陰〔4〕;清〔5〕濕襲虚,則病起於下;風雨襲虚,則病起於上,是謂三部。至其淫泆〔6〕,不可勝數。

〔1〕各異 《靈樞》、《太素》均作“異類”。義同。

〔2〕會 會通也。《太素》注:“風雨從頭背而下,故爲上部之氣,清濕從尻脚而上,故爲下部之氣,所傷之類不同,望請會通之也。”

〔3〕於 《靈樞》無。

〔4〕陰 此下《靈樞》有“也”字。《太素》注:“陰謂内也。”

〔5〕清 清與凊通。寒也。

〔6〕至其淫泆 至下《靈樞》有“於”字。淫泆,浸淫、蔓延也。《太素》注:“是謂三部之氣,生病不同,更隨所因變而生病,漫衍過多,不可量度也。”《靈樞·終始》:“邪僻妄合,陰陽易居,逆順相反,沉浮異處,四時不得,稽留淫泆。”

風雨寒熱,不得虚邪〔1〕,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2〕無虚邪〔3〕,不能獨傷人〔4〕。此〔5〕必因虚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虚相搏〔6〕,乃客其形。兩實〔7〕相逢,衆人肉堅〔8〕。其中於虚邪也,因其〔9〕天時,與其躬身〔10〕,參以虚實〔11〕,大病乃成。氣有定舍,因處爲名〔12〕,上下内外〔13〕,分爲三真〔14〕。

〔1〕虚邪 《太素》注:“虚邪即風從虚鄉來,故曰虚邪。”《靈樞·九宫八風》:“風從其所居之鄉來,爲實風,主生,長養萬物;從其衝後來,爲虚風,傷人者也,主殺、主害者。謹候虚風而避之,故聖人日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素問·上古天真論》:“虚邪賊風,避之有時。”《素問直解》注:“四時不正之氣,皆謂之虚邪賊風。”

〔2〕蓋 《太素》作“亦”。

〔3〕邪 此上《靈樞》有“故”字,連下句讀。

〔4〕人 原無。據《靈樞》、《太素》補。

〔5〕此 《太素》無。

〔6〕兩虚相搏 搏,《靈樞》、《太素》均作“得”。得,值也。亦通。兩虚,虚邪之風及身形之虚。

〔7〕兩實 與上兩虚相對,即四時正氣之實風,與下衆人肉堅之形實也。《太素》注:“風雨寒暑,四時正氣爲實風也。衆人肉堅,爲實形也。”《靈樞·九宫八風》:“風從其所居之鄉來,爲實風,主生,長養萬物。”

〔8〕衆人肉堅 原作“中人肉間”,明抄本作“衆人肉間”。均誤。今據《靈樞》、《太素》改。衆人,即俗稱一般人,亦即無病無虚之常人。《靈樞·衛氣失常》:“衆人皮肉脂膏不能相加也,血與氣不能相多,故其形不小不大,各自稱其身,命曰衆人。”

〔9〕其 《靈樞》、《太素》作“於”。

〔10〕躬身 《靈樞》作“身形”,義同。躬,本作躳。《説文·吕部》:“躳,身也。从吕,从身。躬,俗从弓身。”又《身部》:“身,躳也。”若據前文言“身形”例,則此似亦當作“身形”爲是。

〔11〕參以虚實 《太素》注:“參,合也。虚者,形虚也;實者,邪氣盛實也。”

〔12〕因處爲名 《太素》注:“邪氣舍定之處,即因處以施病名。如邪舍形頭,即爲頭眩等頭病也;若舍於腹,即爲腹痛洩利等病也;若舍於足,則爲足悗不仁之病也。”

〔13〕上下内外 内,《靈樞》、《太素》作“中”。中亦内也。楊上善注:“上謂頭面也,下謂尻足也,中謂腹,三部各有其外也。”按楊注上、下、中則是,然云“三部各有其外也”,似失之矣。上下内外,言病之位也,如後文云“此内外三部之所生病也”,義亦屬此。

〔14〕三真 《靈樞》作“三員”,《太素》作“三貞”。真與貞通。楊上善曰:“貞,正也。三部各有分别,故名三貞也。”以上下内外爲三正,猶以天地人爲三正焉。《書經·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孔安國傳:“怠惰廢棄天地人之正道。”《靈樞》作“員”,疑“貞”字之誤。

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皮膚緩〔1〕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2〕從毛髮入,毛髮〔3〕入則稍〔4〕深,稍〔5〕深則毛髮立,洒然〔6〕,皮〔7〕膚痛;留而不去,則傳舍於絡〔8〕,在絡之時,痛於肌肉〔9〕,其病時痛時息〔10〕,大經乃代〔11〕;留而不去,傳舍於經,在經之時,洒淅善驚〔12〕;留而不去,傳舍於俞,在俞之時,六經不通,四節即痛〔13〕,腰脊乃强;留而不去,傳〔14〕舍於伏衝之脉〔15〕,在伏衝之脉〔16〕時,身體重痛〔17〕;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在〔18〕腸胃之時,賁嚮〔19〕腹脹,多寒則腸鳴飧泄,食〔20〕不化,多熱則溏出糜〔21〕;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22〕之間。留著於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23〕。

〔1〕皮膚緩 《太素》注:“皮膚緩者,皮膚爲邪所中,無力不能收,故緩也。”

〔2〕腠理開則邪 腠理,《靈樞》無。《太素》無此五字。

〔3〕毛髮 《靈樞》、《太素》均無。

〔4〕稍 《靈樞》作“抵”。《太素》作“柩”。楊上善注:“人毛髮中虚,故邪從虚中入也。柩,久也。邪氣逆入久深腠理之時。振寒也。”按楊注似與上下文義難合,疑非是。當以本經義勝。

〔5〕稍 《靈樞》、《太素》無。

〔6〕洒然 明抄本、《靈樞》作“淅然”,《太素》作“沂然”。皆義存於聲。惡寒貌。

〔7〕皮 此上《靈樞》有“故”字。

〔8〕絡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脉”字。下句“絡”字同。

〔9〕痛於肌肉 痛,原作“通”,《靈樞》、《太素》作“痛”,當是,據改。《類經》卷十三第二注:“絡淺於經,故痛於肌肉之間。”

〔10〕病時痛時息 《靈樞》作“痛之時息”。《太素》作“痛之時”。

〔11〕大經乃代 《類經》卷十三第二注:“若肌肉之痛,時漸止息,是邪將去絡而深,大經代受之矣。”

〔12〕洒淅善驚 善,《靈樞》作“喜”。《太素》作“洫泝善驚”。洫泝,亦洒淅,義存於聲。楊上善注:“經脉連於五藏,五藏爲邪氣所動,故其喜驚,驚即洫泝振寒也。泝,音訴也。”

〔13〕四節即痛 《靈樞》作“四肢,則肢節痛”。“四肢”二字疑衍。《太素》作“四肢節痛”。楊上善注:“輸在四肢,故四肢痛也。”

〔14〕傳 原作“伏”,義晦。詳前後文均曰“傳舍”,此獨異者,乃涉下文誤,《靈樞》、《太素》作“傳”。據改。

〔15〕之脉 《太素》無。

〔16〕脉 《靈樞》、《太素》無。

〔17〕身體重痛 《靈樞》、《太素》作“體重身痛”。楊上善注:“衝脉爲經胳之海,故邪居體重。”

〔18〕在 《太素》作“舍於”。

〔19〕賁嚮 《太素》注:“賁嚮,虚起貌。”按楊注疑非是。賁嚮,象聲也,即腹中雷鳴。

〔20〕食 原無。據《靈樞》、《太素》補。

〔21〕溏出糜 糜,《靈樞》作“麋”。按麋與糜通。《太素》注:“多熱則邪爲溏糜,糜,黄如糜也。”《靈樞·師傳》:“腸中熱,則出黄如糜。”

〔22〕募原 募,通作“膜”。《素問·瘧論》:“邪氣内薄於五藏,横連募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募作膜,《太素》、巢元方并同,舉痛論亦作膜原。”今《太素·瘧解》與新校正合。《素問·舉痛論》:“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王冰注:“膜謂鬲間之膜,原謂鬲肓之原。”

〔23〕留著於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 稽下《太素》無“留”字。按稽亦留也,此爲複語。《説文·稽部》:“稽,留止也。”息,久塞也。《釋名·釋言語》:“息,塞也,言物滋息塞滿也。”《素問·舉痛論》:“血氣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積。”楊上善注:“脉謂經脉及胳脉也。謂邪著於經胳之脉,傳入腸胃之間,長息成於積病。此句是總也。”楊注謂此是總上自虚邪之中人一段文。於義爲得。

或著孫絡,或著絡脉〔1〕,或著經脉,或著俞脉〔2〕,或著於伏衝之脉,或著於膂筋,或著於腸〔3〕胃之募原,上連於緩筋〔4〕,邪氣淫泆,不可勝論〔5〕。其著孫絡之脉而成積〔6〕,往〔7〕來上下。臂手,〔8〕孫絡之居也,浮而緩,不能拘積〔9〕而止之,故往來移行腸胃之外〔10〕,湊滲〔11〕注灌,濯濯〔12〕有音。有寒則腹滿雷引〔13〕,故時切痛。其著於陽明之經,則俠臍而居,飽則益大,饑則益小〔14〕。其著於緩筋也,似陽明之積,飽則痛,饑則安〔15〕。其著於腸胃之募原也〔16〕,痛而外連於緩筋〔17〕,飽則安,饑則痛〔18〕。其著於伏衝之脉者,揣之,應手而動〔19〕,發〔20〕手則熱氣下於兩股,如湯沃之狀。其著於膂筋,在腸後者,饑則積見,飽則積不見,按之弗〔21〕得。其著於俞〔22〕脉者,閉塞不通,津液不下,而空竅乾〔23〕。此邪氣之從外〔24〕入内,從上下者也〔25〕。

〔1〕絡脉 原互倒,據明抄本、《靈樞》、《太素》乙正。

〔2〕俞脉 《太素》注:“輸脉者,足太陽脉,以管五藏六府之輸,故曰輸脉。”

〔3〕腸 原作“陽”,據明抄本、《靈樞》、《太素》改。

〔4〕緩筋 《太素》注:“緩筋謂足陽明筋,以陽明之氣主緩。”按緩筋,據上文膂筋之義,當爲部位名,楊注似難爲憑。詳緩與完通,疑或作“完”。完爲脘之壞文。是緩筋,似當爲脘筋。脘筋者,胃脘之筋也。如此則與後文“飽則痛,饑則安”之義亦合。

〔5〕邪氣淫泆,不可勝論 《太素》注:“以下言邪著成積,略言七處,變化滋章,不可復論也。”

〔6〕積 此下《靈樞》、《太素》有“者”字。

〔7〕往 此上《靈樞》、《太素》有“其積”二字。

〔8〕臂手 原作“擘乎”。擘下原有“音拍,破盡也”五小字注文。乎下原有“《素》作手”三小字校文。明抄本作“《素》作一”,均誤。《靈樞》、《太素》均作“臂手”。據改,並删原校。

〔9〕拘積 拘,明抄本作“句”,此下有“一作拘”三小字校文。《靈樞》作“句”。《太素》作“勾”。按拘、句、勾三字,經典通用。《山海經·海外北經》:“拘纓之國。”《淮南子·墜形》拘纓作句嬰。《國語·吴語》:“越王勾踐。”宋庠本勾作句。《説文·手部》:“拘,止也。”楊上善注:“邪氣著於臂手孫胳,隨胳往來上下,其孫胳浮緩,不能勾止積氣。”

〔10〕腸胃之外 外,《靈樞》作“間”。《太素》作“腸間之水”。

〔11〕湊滲 湊上《靈樞》有“水”字。《説文·水部》:“湊,水上人所會也。”段玉裁注:“引伸爲凡聚集之稱。”《説文·水部》:“滲,下漉也。”此言水氣聚合而滲漏之也。

〔12〕濯濯 《太素》注:“濯濯,水聲也。”《素問·氣厥論》:“水氣客於大腸,疾行則鳴濯濯,如囊裹漿,水之病也。”《靈樞·邪氣藏府病形》:“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濯濯。”《太素·府病合輪》注:“濯,徒角反,腸中水聲也。”

〔13〕腹滿雷引 腹,明抄本、《太素》均作“脉”。《靈樞》作“”,乃涉下文誤。楊上善注:“邪循於胳,在腸間,時有寒則孫脉滿,引腸而作雷聲,時有切痛。”《類經》卷十三第二注:“有寒則爲脹滿及雷鳴相引,時爲切痛。”按雷引,雖楊、張二注從本字而釋,然據本經用語,如卷九第七,兩言“腹中雷鳴”例,絡疑引或爲“鳴”之誤。

〔14〕飽則益大,饑則益小 飽下《靈樞》、《太素》均有“食”字。楊上善注:“胃脉足陽明之經,直者下乳内廉,下俠臍,入氣街中,故邪氣著之,飽食則其脉麤大,饑少穀氣則脉細小。”

〔15〕飽則痛,饑則安 飽下《靈樞》、《太素》均有“食”字。上一“則”字,明抄本作“而”。楊上善注:“飽則大而痛,饑則小而安,亦邪俠筋之大小也。”

〔16〕也 明抄本無。

〔17〕筋 此下原有“也”字。據明抄本、《靈樞》、《太素》及前後文例删。

〔18〕飽則安,饑則痛 飽下《靈樞》、《太素》均有“食”字,楊上善注:“募謂腸胃府之募也,原謂腸胃府之原也,募原之氣外來連足陽明筋,故邪侠飽安饑痛也。”

〔19〕揣之,應手而動 揣下明抄本有“音摶,又音飲上聲”七小字音注。揣之,《太素》作“揣揣”楊上善注:“揣,動也。以手按之,應手而動。”《靈樞發微》注:“以手揣摩其積,應手而動。”按楊注釋揣,疑非是。蓋揣,按摩也。如唐人康駢《劇談録》:“開成中,有龍復本者,無目,善聽聲揣骨,每言休咎,無不必中。”此正言以耳聽其聲,以手揣其骨也。

〔20〕發 《廣稚·釋詁》:“發,舉也。”《靈樞發微》注:“舉手則熱氣下於兩股之間。”發訓舉也。

〔21〕弗 《靈樞》作“不”。

〔22〕俞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之”字。

〔23〕而空竅乾 而,《靈樞》、《太素》均無。乾下,《靈樞》有“壅”字,《太素》壅作,按乃壅之俗字。《碑别字新編》録漢史晨奏銘有”字,即雍之俗字。楊上善注:“輸脉,足太陽脉也,以管諸輸,絡腎屬膀胱,故邪着之,津液不通,大便乾,不得下於大小便之竅也。”

〔24〕外 原無,據《靈樞》、《太素》補。

〔25〕者也 者,《靈樞》無。也,《太素》無。

曰:積之始生〔1〕,至其已成奈何?曰:積之始也〔2〕,得寒乃生,厥上乃成積〔3〕。曰:其〔4〕成〔5〕奈何?曰:厥氣生足溢,《靈樞》作足俛〔6〕。足溢生脛寒〔7〕,脛寒則脉血〔8〕凝泣,寒氣〔9〕上入〔10〕於〔11〕腸胃,入於腸胃則〔12〕脹,外〔13〕之汁沫迫〔14〕聚不得〔15〕散,日以成積〔16〕。卒然盛食多飲〔17〕則脉〔18〕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脉傷,陽絡傷則血外溢,溢〔19〕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内溢,溢〔20〕則便〔21〕血;外〔22〕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有〔23〕寒汁沫與血相搏〔24〕,則並合凝聚不得散,而〔25〕成積〔26〕矣。卒然中〔27〕於寒,若内傷於憂怒〔28〕,則氣上逆,氣上逆則穴俞不通〔29〕,温氣〔30〕不行,凝血緼裹〔31〕而不散,津液凝濇〔32〕,著而不去,而積皆成矣。曰:其生於陰者奈何?曰:憂思傷心〔33〕,重寒傷肺〔34〕,忿怒傷肝,醉飽〔35〕入房,汗出當風則〔36〕傷脾,用力過度,入〔37〕房汗出浴水〔38〕則傷腎,此内外三部之所生病也〔39〕。察其所痛,以知其應,有餘不足,當補則補,當寫則寫,無〔40〕逆天時,是謂至治。

〔1〕生 明抄本作“也”。

〔2〕也 明抄本、《靈樞》、《太素》均作“生”。

〔3〕厥上乃成積 上,原作“止”,義晦。明抄本作“上”,下有“一作止”三小字校文。《靈樞》無。《太素》作“上”。又此下云:“寒氣上入於腸胃”,作“上”字是。據改。積下《靈樞》、《太素》均有“也”字。楊上善注:“夫聚者陽邪,積者陰邪也,此言病成。若言從生,陰陽生也。故積之始生耶,得寒氣入舍於足,以爲積始也。故曰得寒乃生也。寒厥邪氣上行入於腸胃,以成於積也。”

〔4〕其 《太素》無。

〔5〕成 此下《靈樞》、《太素》有“積”字。

〔6〕《靈樞》作足俛 明抄本無。

〔7〕厥氣生足溢,足溢生脛寒 此二“溢”字,《靈樞》、《太素》均作“悗”。按悗與溢,義並通。《説文·水部》:“溢,器滿也。”《廣雅·釋詁》:“溢,滿也。”滿,引申之有壅滯脹滿之義。悗,悶也。《靈樞·雜病》:“痿厥爲四末束悗。”本經卷十第四俛作悶。《太素·痿厥》作惋,亦滿悶不舒也。

〔8〕脉血 《靈樞》、《太素》互倒。

〔9〕寒氣 寒上《靈樞》有“血脉凝濇則”五字。氣,原作“熱”。據《靈樞》、《太素》改。

〔10〕入 此上原有“下”字。據《靈樞》、《太素》删。

〔11〕於 《太素》無。

〔12〕 此下明抄本有“音嗔”二小字音注。

〔13〕外 此上《靈樞》、《太素》有“脹則腸”四字。

〔14〕迫 此下明抄本有“音伯”二小字音注。

〔15〕得 《太素》無。

〔16〕日以成積 《太素》注:“以上言成積所由三别。外邪厥逆之氣客之則陽脉虚,故脛寒,脛脉皮薄,故血寒而涘泣,涘,也,寒血循於胳脉,上行入於腸胃,寒血入於腸胃,則腸胃之内脹,腸胃之外冷汁沫聚不得消散,故漸成積也。此爲生積所由一也。”

〔17〕盛食多飲 《靈樞》作“多食飲”。

〔18〕脉 《靈樞》作“腸”。

〔19〕溢 此上《靈樞》有“血外”二字。《太素》有“外”字。

〔20〕溢 此上《靈樞》有“血内”二字。《太素》有“内”字。

〔21〕便 《靈樞》作“後”。義同。

〔22〕外 《靈樞》作“腸胃”,《太素》作“腸外”。據前文“入於腸胃”之義,似《靈樞》義勝。

〔23〕有 此上《靈樞》、《太素》有“腸外”二字。義勝。

〔24〕搏 《太素》作“薄”。按搏與薄通。

〔25〕而 《太素》無。

〔26〕成積 《靈樞》、《太素》互倒。楊上善注:“盛飲多食無節,遂令脉滿,起居用力過度,内胳脉傷,若傷腸内陽胳,則使衄血;若傷腸内陰胳,遂則便血,若傷腸外之胳,則血與寒汁凝聚爲積,此爲生積所由二也。”

〔27〕中 此上《靈樞》、《太素》均有“外”字。

〔28〕怒 原作“恐”。《靈樞》、《太素》作“怒”。按此下云“氣上逆”之義,當作“怒”。又《素問·舉痛論》:“怒則氣上。”故據改。

〔29〕穴俞不通 穴俞,《靈樞》、《太素》均作“六輸”。楊上善注:“六府陽經之輸。”按作“六輸”,疑非是。詳《素問·生氣通天論》云“穴俞以閉”,與此“穴俞不通”義同。故當從本經爲是。

〔30〕温氣 《太素》注作“衛氣”;《類經》卷十三第二注作“煖氣”。皆陽氣也。《素問·調經論》:“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温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王冰注:“温氣,温陽氣也。”

〔31〕緼裹 緼下明抄本有“一作揾”三小字校文。《靈樞》、《太素》作“藴”。裹,明抄本作“果”。按緼與藴通。果與裹通。

〔32〕凝濇 《靈樞》作“濇滲”。《太素》作“泣澡”。按澡即滲之别字。參,碑别亦作“喿”。

〔33〕憂思傷心 《太素》注:“前言積成於陽,以下言積成於陰。憂思勞神,故傷心也。”

〔34〕重寒傷肺 《太素》注:“飲食外寒,形冷内寒,故曰重寒。肺以惡寒,故重寒傷肺。”按此内寒外寒之解未安。《素問·欬論》:“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脉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内合邪。”此以邪氣爲外,寒飲食爲内也。《靈樞·邪氣藏府病形》:“形寒寒飲則傷肺。”汪機注:“形寒傷外,飲寒傷内。《素問·欬論》云:其寒飲食入胃則肺寒,肺寒則外内合邪,與此文義正同。”

〔35〕飽 《靈樞》、《太素》作“以”。

〔36〕則 《靈樞》無。

〔37〕入 此上《靈樞》、《太素》均有“若”字。

〔38〕水 《靈樞》無。

〔39〕此内外三部之所生病也 内外,《太素》互倒。也上《靈樞》、《太素》均有“者”字。楊上善注:“憂思爲内,重寒爲外,入房當風以爲内外,故合前三部所生病也。”《類經》卷十三第二注:“總結上文也。”按楊注義在本節經文爲釋,似欠妥,張注義可從。詳本篇起首有問“三部之氣,所傷各異”之文,此言“此内外三部之所生病也”,正通貫全篇,與前文相應。

〔40〕無 《靈樞》、《太素》均作“毋”。

曰:人之善病腸中積〔1〕者,何以候之?曰:皮〔2〕薄而不澤,肉不堅而淖澤,如此則腸胃惡〔3〕,惡則邪氣留止積聚,乃作腸胃之積〔4〕。寒温不次,邪氣乃〔5〕一本作稍〔6〕。止〔7〕,其〔8〕畜積留〔9〕止,大聚乃起。

〔1〕積 此下《靈樞》有“聚”字。

〔2〕皮 此下《靈樞》有“膚”字。

〔3〕惡 此上《千金》卷十一第五有“傷”字。惡,病也。《左傳·成公六年》:“其惡易觀。”杜預注:“惡,疾疢。”

〔4〕乃作腸胃之積 乃作,《靈樞》作“乃傷”,並屬上讀。按傷字疑誤;腸胃之積,作“脾胃之間”,亦通。今《千金》卷十一第五與本經同。

〔5〕乃 《靈樞》、《千金》卷十一第五作“稍”,與下校文同。《説文·禾部》:“稍,出物有漸也。”段玉裁注:“凡古言稍稍者,皆漸進之謂。”義並通。

〔6〕一本作稍 明抄本作“一作積”。疑誤。

〔7〕止 《靈樞》作“至”。

〔8〕其 《靈樞》無。此上《千金》卷十一第五有“至”字。

〔9〕留 原無,據《靈樞》、《千金》卷十一第五補。

曰:病〔1〕有身體腰〔2〕股胻〔3〕皆腫,環臍〔4〕而痛,是謂〔5〕何病?曰:名曰〔6〕伏梁〔7〕。此風根也〔8〕,不可動〔9〕,動之爲水,溺濇之病〔10〕。病有少腹盛〔11〕,左右上下〔12〕皆有根者〔13〕,名〔14〕曰〔15〕伏梁也〔16〕。裹大〔17〕膿血,居腸胃之外,不可治〔18〕,治之每切按之至死〔19〕。此下則因陰〔20〕,必下〔21〕膿血,上則迫胃脘生鬲〔22〕,俠〔23〕一本作依。胃脘〔24〕内癰,此久〔25〕病也〔26〕,難治〔27〕。居臍上爲逆,居臍下爲順,勿動亟奪〔28〕。其氣溢《素問》作泄〔29〕。於大腸而著於肓,肓之原在臍下〔30〕,故環臍而痛也〔31〕。

〔1〕病 《素問》、《太素》均作“人”。

〔2〕腰 此下明抄本有“《素問》作髀”四小字校文。今《素問》亦作“髀”。亦通。

〔3〕胻 此下明抄本有“音行,又”四小字音注。《靈樞》作“”。《太素》作“脛”。按胻、脛三字並同。此下原有“背”字。《素問》、《太素》均無。按此依次舉腰股胻,不當又言背,乃涉下“皆”字衍誤。據删。

〔4〕臍 《素問》、《太素》均作“齊”。齊與臍通。

〔5〕謂 《素問》、《太素》均作“爲”。

〔6〕名曰 名上《素問》、《太素》均有“病”字。曰,《素問·腹中論》無。

〔7〕伏梁 此以上二十四字,《素問》兩見之。《腹中論》王冰注云:“此二十六字,錯簡在奇病論中,若不有此二十六字,則下文無據也。”王氏以此段文錯簡在《奇病論》中,據此則知重出於此者,乃王氏所爲。故此下“此風根也”句下,王冰注又云:“此四字此篇本有,《奇病論》中亦有之。”按此伏梁之証,與下少腹盛,左右上下皆有根之伏梁、心積之伏梁,非是一証,宜别之。《腹中論》王冰注:“伏梁,心之積也。”新校正云:“詳此伏梁與心積之伏梁大異,病有名同而實異者非一,如此之類是也。”又《靈樞·邪氣藏府病形》、《靈樞·經筋》亦論及此証,宜當互參。

〔8〕此風根也 《太素》注:“此伏梁病,以風爲本也。”

〔9〕動 此下《素問》有“之”字。王冰注:“動謂齊其毒药而擊動之,使其大下也。”

〔10〕動之爲水,溺濇之病 病下《素問·奇病論》有“也”字。《太素》作“動之爲水,溺,清之府。”楊上善注:“若有變發,可爲水病。溺,冷清之府。”按《太素》文及楊注,似欠安。王冰注:“以衝脉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其上行者,起於胞中,上出臍下關元之分,故動之則爲水而溺濇也。”爲,成也。《詩經·小雅·十月之交》:“高岸爲谷。”《廣雅·釋谷》:“爲,成也。”此言妄動其病成水也。

〔11〕盛 此下《太素》有“者”字。

〔12〕左右上下 《素問》、《太素》均作“上下左右”。

〔13〕者 《素問》、《太素》無。

〔14〕名 此上《素問》、《太素》均有“病”字。

〔15〕曰 《太素》無。

〔16〕也 《素問》、《太素》無。

〔17〕大 《太素》無。

〔18〕治 原無,據《素問》、《太素》補。

〔19〕治之每切按之至死 《太素》注:“因有膜裹膿血,在腸胃外,四箱有根在少腹中,不可按之,故按之痛,遂至於死,名曰伏梁。”《素問》王冰注:“以裹大膿血,居腸胃之外,按之痛悶不堪,故每切按之致死。”

〔20〕因陰 《太素》注:“以其伏梁下因於陰。”《素問》王冰注:“下則因薄於陰器也。”因字未釋。按因,連接之義。《逸周書·作雒》:“南擊於洛水,北因於郟山”。孔晁注:“擊、因皆連接也。”

〔21〕下 《太素》無。

〔22〕生鬲 《太素》作“出鬲”。按生猶出也。《素問》王冰注:“若迫近於胃,則病氣上出於鬲。”此以出釋生。又《廣雅·釋詁》:“生,出也。”《吕氏春秋·勸學》:“生於不學。”高誘注:“生猶出也。”

〔23〕俠 《太素》作“使”。《素問》新校正云:“按《太素》俠胃作使胃。”與今本《太素》同。使亦通。明抄本作“依”,非是。

〔24〕脘 明抄本作“筦”。按筦與管通。《詩經·周頌·執競》:“磬筦將將。”陸德明釋文:“筦,本亦作管。”管與脘通。本經卷十一第八:“蟲寒則積聚,守於下脘。”《靈樞·上膈》、《太素·蟲癰》脘作管。

〔25〕久 此上《太素》有“人”字。

〔26〕也 《太素》無。

〔27〕治 此下《太素》肖延平本有“也”字。今仁和寺本雖模糊不清,然不似“也”字。

〔28〕勿動亟奪 《太素》注:“亟,欺吏反。數也。此病是風爲本,其氣溢於大腸之中,著於臍下肓原,故環臍痛,不可輒動數奪,奪之至死。”《素問》王冰注:“亟,數也;奪,去也。言不可移動,但數數去之則可矣。”按勿動亟奪者,復申前文“不可動”之義。又據前文言“不可治”,似楊注義勝。

〔29〕泄 今本《素問》作“溢”。

〔30〕肓之原在臍下 《素問》王冰注:“亦衝脉也。齊下謂脖胦,在齊下同身寸之二寸半,《靈樞經》曰:肓之原名曰脖胦。”《靈樞·九鍼十二原》:“肓之原出於脖胦。”《類經》卷十七第七十三注:“肓之原在臍下,即下氣海也,一名下肓,九鍼十二原篇謂之脖胦者即此。”

〔31〕故環臍而痛也 此下《素問》重出“不可動,動之爲水,溺濇之病”十一字。按此二段文,《甲乙》與《太素》同,今本《素問》文錯綜於二篇之中,當有錯簡,或有王氏所移者,今難以詳考。

《難經》〔1〕曰:心之積名曰伏梁〔2〕,起於〔3〕臍上,上至心下〔4〕,大如臂,久久〔5〕不愈,病〔6〕煩心心痛〔7〕,以秋庚辛日得之,腎病傳心,心當傳肺,肺以秋王〔8〕不〔9〕受邪,因〔10〕留結爲積。

〔1〕《難經》 明抄本作“《八十一難》”。

〔2〕伏梁 《難經》楊曰:“伏梁者,言積自齊上至心下,其大如臂,狀似屋舍棟梁也。”

〔3〕於 《難經》無。

〔4〕上至心下 下,《脈經》卷六第三、《千金》卷十三第一均無。此一句,《難經》在“大如臂”句下。

〔5〕久久 《難經》二字不重。

〔6〕病 此上《難經》有“令人”二字。

〔7〕心痛 《難經》無。

〔8〕肺以秋王 肺下《脉經》卷六第三、《千金》卷十三第一均有“適”字。秋下《難經》有“適”字。此後四臟之積均同此例,不復出。

〔9〕不 此上《難經》、《脈經》卷六第三、《千金》卷十三第一均有“王者”二字。後四藏之積同此例,不復出。

〔10〕因 《難經》作“故”。此上《難經》、《脈經》卷六第三、《千金》卷十三第一均有“心復欲還腎,腎不肯受”九字。後四臟之積均同此例,不復出。

《難經》〔1〕曰:肺之積名曰息賁〔2〕,在〔3〕右脇下,覆大如杯〔4〕,久久不愈〔5〕,病洒洒惡寒〔6〕,氣逆〔7〕喘欬〔8〕,發肺癰〔9〕,以春甲乙日得之,心病傳肺,肺當傳肝,肝以春王不受邪,因留結爲積。

〔1〕《難經》 明抄本作“《八十一難》”。

〔2〕息賁 《難經》楊注:“息,長也;賁鬲也。言肺在膈上,其氣不行,漸長而逼於膈,故曰息賁。一曰:賁,聚也。言其漸長而聚蓄,肺爲上蓋,藏中陽也,陽氣盛,故令人發肺壅也。”此以二説並存。按息賁之名,《内經》凡五見。注家説解,義不盡同。如《素問·陰陽别論》:“其傳爲息賁者,死不治。”王冰注:“大腸病上傳入於肺,爲喘息而上賁。”《太素·陰陽雜説》注:“息賁,賁,隔也。爲隔息也。”又《靈樞·邪氣藏府病形》:“肺脉……滑甚爲息賁上氣。”馬蒔注:“肺得滑脉而甚,則火盛病熾,當爲息賁之積,而其氣上逆也。”張介賓注:“息賁,喘急也。”是則對《内經》與《難經》息賁之解,歧義頗多,暫難定論。然據下文腎之積名賁肫之義,息賁者,猶賁息也。彼言肫之上賁,此言息之上賁,似與上氣之義亦合,皆以証爲名。然否,尚待後考。

〔3〕在 原作“左”。據《難經》、《脈經》卷六第七、《千金》卷十七第一改。

〔4〕杯 此下明抄本有“音盃”二小字音注。

〔5〕久久不愈 《難經》作“久不已”三字。

〔6〕病洒洒惡寒 《難經》作“令人洒淅寒熱”。《脈經》卷六第七、《千金》卷十七第一作“病洒洒寒熱”。

〔7〕氣逆 《難經》無。

〔8〕欬 此下明抄本有“音咳”二小字音注。

〔9〕癰 《難經》作“壅”。《千金》卷十七第一作“”。按壅與癰通。

曰:病脇下滿,氣逆行〔1〕,三二〔2〕歲不已,是爲何病?曰:病名〔3〕息賁〔4〕。此不妨於食,不可灸刺〔5〕,積爲導引服藥〔6〕,藥不能獨治也〔7〕。

〔1〕行 《素問》無。

〔2〕三二 《素問》、《太素》互倒。

〔3〕病名 《太素》作“名曰”。名下《素問》有“曰”字。

〔4〕息賁 《素問》、《太素》均作“息積”。《素問集注》張志聰注:“此肺積之爲病也。肺主氣而司呼吸定息,故肺之積曰息賁,在本經曰息積。積者,漸積而成,是以二三歲不已。夫肝肺之積,皆主脇下滿,積在肝則妨於食,此積在肺,故不妨於食也。”詳息賁之名,《素問》、《靈樞》凡五見,而獨此一處作“息積”,疑其或誤,今仍從本經。

〔5〕不可灸刺 刺,《太素》連下句讀。《素問》王冰注:“灸之則火熱内爍,氣化爲風;刺之則必瀉其經,轉成虚敗,故不可灸刺。”詳此文,諸家皆隨文順釋,然與下文“藥不能獨治”之義難合,且後文腧穴主治亦言“息賁時唾血,巨闕主之”。亦可証並非不可刺,因疑“不”字衍。若是,則與後文義亦順矣。

〔6〕積爲導引服藥 《太素》作“刺精爲引服藥”。是以上句“刺”字屬下讀。爲,今仁和寺本不清,肖延平本作“爲”。楊上善注:“無妨於食,而不可灸,可以刺而引精並服藥,藥行不可更刺。”此以“刺而引精”釋“刺精爲引”,頗難以合,今亦無考。肖延平引袁刻“引”上有“導”字。按精字疑是“積”字之誤。《素問》王冰注:“是可積爲導引,使氣流行,久以藥攻,内消瘀稸則可矣。”積猶多也。

〔7〕也 此下明抄本有“賁,音奔”三小字音注。

《難經》〔1〕曰:肝之積名曰肥氣〔2〕,在左脇下,如覆杯,有頭足,如鱉狀〔3〕,久久〔4〕不愈,發〔5〕咳逆瘧〔6〕,連歲月〔7〕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肺病傳肝,肝當傳脾,脾以季夏王不受邪,因留結爲積。此與息賁略同〔8〕。

〔1〕《難經》 明抄本作“八十一難”。

〔2〕肥氣 《難經》楊曰:“肥氣者,肥盛也。言肥氣聚於左脇之下,如覆杯突出,如肉肥盛之狀也,小兒多有此病。”《靈樞·邪氣藏府病形》:“肝脉急甚者惡言,微急爲肥氣,在脇下,如覆杯。”《太素·五藏脉診》注:“肝脉微急,是肝受寒氣,積在左脇之下,狀若覆杯,名曰肥氣。”與此義合。

〔3〕如鱉狀 《難經》無此四字。《脈經》卷六第一、《千金》卷十一第一與本經同。疑《難經》文脱。

〔4〕久久 《難經》不重。

〔5〕發 此上《難經》有“令人”二字。

〔6〕瘧 下明抄本有“音皆”二小字音注。,《脈經》卷六第一作“痎”。按痎與通。

〔7〕月 《難經》無。

〔8〕此與息賁略同 《難經》、《脈經》卷六第一、《千金》卷十一第一均無此六字。當系後人語。

《難經》〔1〕曰:脾之積名曰痞氣〔2〕,在胃脘〔3〕,覆大如盤,久久〔4〕不愈,病〔5〕四肢不收,發〔6〕黄疸〔7〕,飲食不爲肌膚〔8〕,以冬壬癸日得之,肝病傳脾,脾當傳腎,腎以冬王不受邪,因留結爲積。

〔1〕《難經》 明抄本作“又”。

〔2〕痞氣 《病源》卷十九積聚候作“否氣”。義同。《集韻·紙韻》:“否,塞也。”《廣雅·釋詁》:“否,隔也。”《釋名·釋疾病》:“脴,否也,氣否結也。”《疏證補》:“脴,俗字。《説文》作痞,痛也。《玉篇》:腹内結病。《易》之否卦爲閉塞之誼,此亦然也。”《難經》楊注:“痞,否也。言否結成積也。”《病源》卷二十八否候:“夫八否者,營衛不和,陰陽隔絶,而風邪外入,與衛氣相搏,血氣壅塞不通而成否也。否者,塞也,言府藏否塞不宣通也。由憂恚氣積,或墜墮内損所致。其病腹内氣結脹滿,時時壯熱是也。”又諸否候:“諸否者,營衛不和,陰陽隔絶,府藏否塞而不宣通,故謂之否。但方有八否、五否或六否,以其名狀非一,故云諸否。”此脾之積名爲痞氣者,亦痞之一種。

〔3〕脘 明抄本、《脈經》卷六第五、《千金》卷十五第一均作“管”。按管與脘通。

〔4〕久久 《難經》、《病源》卷十九積聚候均不重。

〔5〕病 《難經》、《病源》卷十九積聚候作“令人”二字。

〔6〕發 《脈經》卷六第五、《千金》卷十五第一均無。

〔7〕疸 《脈經》卷六第五作“癉”。按癉與疸通。《素問·玉機真藏論》:“病名曰脾風發癉。”王冰注:“脾之爲病,善發黄癉,故發癉也。”

〔8〕飲食不爲肌膚 飲食,《脈經》卷六第五、《千金》卷十五第一均互倒。《難經》楊注:“脾病不能通氣行津液,故雖食多而羸瘦也。”爲猶用也。此言飲食所化之精微,不能作用於肌膚。

《難經》〔1〕曰:腎之積名曰賁肫〔2〕,發於少腹〔3〕上至心下,若〔4〕豚狀〔5〕,或上或下〔6〕無時,久不已〔7〕,令人〔8〕喘逆,骨痿〔9〕少氣,以夏丙丁日得之,脾〔10〕病傳腎,腎當傳心,心以夏旺不受邪,因留結爲積也〔11〕。

〔1〕《難經》 明抄本作“又”。

〔2〕賁肫 《難經》作“賁豚”。《脈經》卷六第九、《千金》卷十九第一作“奔豚”。《病源》卷十九積聚候作“賁”。按賁與奔通,肫與豚、通。《病源》卷十三賁豚氣候作“賁豚”。《莊子·德充符》:“適見肫子食於其死母者。”陸德明釋文:“肫,本又作豚。”《難經》楊注:“此病狀似豚而上衝心。又有奔豚之氣,非此積病也,名同而疾異也。”《病源》卷十三賁豚氣候:“夫賁豚氣者,腎之積病,起於驚恐憂思所生。若驚恐則傷神,心藏神也;憂思則傷志,腎藏志也。神志傷,動氣積於腎而氣下,上遊走如豚之奔,故曰賁豚。其氣乘心,若心中踴踴,如事所驚,如人所恐,五藏不定,食飲輒嘔,氣滿胸中,狂癡不定,妄言妄見,此驚恐奔豚之狀。若氣滿支心,心下悶亂,不欲聞人聲,休作有時,乍瘥乍極,吸吸短氣,手足厥逆,内煩結痛,温温欲吐,此憂思賁豚之狀。診其脉來觸祝觸者,病賁豚也。腎脉微急,沈厥賁豚,其足不收,不得前後。”又《靈樞·邪氣藏府病形》:“腎脉……微急爲沈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後。”按《素問》未述及此証,《靈樞》僅此一見。《靈樞識》:“簡按:《骨空論》云督脉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爲衝疝。又《史·倉公傳》云:涌疝,令人不得前後溲。蓋皆奔豚也。”又《金匱》云:“奔豚病,從少腹起,上衝咽喉,發作欲死,復還止,皆從驚恐得之。”詳諸書及所舉諸奔肫,雖見証不盡同,要之皆以病發於腹,或上或下,發作無時,痛而有形者也。

〔3〕少腹 少,原脱,據《難經》、《脈經》卷六第九、《病源》卷十九積聚候、《千金》卷十九第一補。《素問·骨空論》:“絡季脇,引少腹而痛脹。”王冰注:“少腹,齊下也。”少腹,猶小腹也。

〔4〕若 《脈經》卷六第九、《千金》卷十九第一均作“如”。義同。

〔5〕狀 此上《脈經》卷六第九、《病源》卷十九積聚候、《千金》卷十九第一均有“奔走之”三字,義勝。

〔6〕或上或下 《脈經》卷六第九、《病源》卷十九積聚候、《千金》卷十九第一均作“上下”二字。

〔7〕久不已 《脈經》卷六第九、《千金》卷十九第一均作“久久不愈”。《病源》卷十九積聚候作“久不愈”。

〔8〕令人 《脈經》卷六第九、《千金》卷十九第一均作“病”。

〔9〕痿 《病源》卷十九積聚候作“萎”。按萎與痿通。

〔10〕脾 原作“肺”。據明抄本、《難經》、《脈經》卷六第九、《病源》卷十九積聚候、《千金》卷十九第一改。

〔11〕也 明抄本、《難經》、《脈經》卷六第九、《病源》卷十九積聚候、《千金》卷十九第一均無。

息賁時唾血,巨闕主之。腹中積〔1〕,上下行,懸樞主之。疝積,胸中痛,不得窮屈〔2〕,天容主之。暴心腹痛,疝積時發〔3〕,上衝心,雲門主之。心下〔4〕大堅,肓門〔5〕、期門及中脘主之。臍疝〔6〕繞臍痛,衝胸不得息,灸臍中〔7〕。賁肫氣上〔8〕,腹堅,痛引陰中,不得小便,兩丸騫,陰交主之。臍疝〔9〕,繞臍痛,石門主之。

〔1〕積 此下《醫心方》卷二第一有“氣”字。

〔2〕不得窮屈 《外臺》卷三十九懸樞作“息”。窮屈,屈從也。如《資治通鑒·唐憲宗三十九年》:“上所賜奴婢,率不肯窮屈。”此引伸爲隨意。不得窮屈者,言呼吸動作皆不得隨意。由胸中痛而不敢大動也。

〔3〕疝積時發 原作“疝横發”,義不安。據《外臺》卷三十九雲門改。

〔4〕下 《外臺》卷三十九肓俞無。

〔5〕肓門 原作“肓俞”。此下明抄本有“《千金》作肓門”五小字校文。據《外臺》卷三十九肓門、《千金》卷三十第二、《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6〕疝 此上原有“下”字。據《外臺》卷三十九臍中、《千金》卷三十第六及《醫學綱目》卷十四諸疝引本經删。

〔7〕灸臍中 原作“中極主之”。明抄本及《千金》卷三十第六注及《醫學綱目》卷十四諸疝引本經均作“灸臍中”。又詳此上諸主治之証,《外臺》卷三十九、《醫心方》卷二第一均歸臍中穴。以臍中禁刺,不當言主之,故據明抄本等改。

〔8〕賁肫氣上 氣,原無。據《外臺》卷三十九陰交、《千金》卷三十第二及注引本經補。氣上,《千金》及《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互倒。

〔9〕疝 此下原有“下”字,據《外臺》卷三十九石門、《千金》卷三十第六注及《醫學綱目》卷十四諸疝引本經删。

奔肫氣上,腹痛〔1〕,口强不能言〔2〕,莖腫先引腰,後引小〔3〕腹,腰髖〔4〕堅痛,下引陰中,不得小便,兩丸騫〔5〕,石門主之。奔肫,寒氣入小腹,時欲嘔,傷中〔6〕溺血,小便數,背臍〔7〕痛引〔8〕陰,腹中窘急欲湊〔9〕,後泄不止,關元主之。奔肫上搶心,甚則不得〔10〕息,忽忽少氣,尸厥,心煩痛,饑不能食,善寒中腹脹,引〔11〕而痛,小腹與脊相控暴痛,時窘〔12〕之後,中極主之。

〔1〕氣上,腹痛 《外臺》卷三十九石門作“氣腹痛”。

〔2〕口强不能言 口,原無。據《外臺》卷三十九石門補。强不能言,《千金》卷三十第一注引本經無。

〔3〕小 《外臺》卷三十九石門、《千金》卷三十第二注引本經均作“少”。按少與小通。

〔4〕臗 此下《外臺》卷三十九石門、《千金》卷三十第二注引本經均有“少腹”二字。臗,《外臺》卷三十九石門作“髖”。按髖與臗通。

〔5〕兩丸騫(qiān牽) 兩睾丸向上牽引。丸,睾丸。騫與堅、摼通。摼,古牽字。詳見本經卷二第六“脚跳堅”注。

〔6〕傷中 《醫心方》卷二第一無。

〔7〕背臍 《外臺》卷三十九關元作“腰背臍”三字。《醫心方》卷二第一作“腰背”。

〔8〕引 此上《外臺》卷三十九關元有“下”字。

〔9〕欲湊 此文義難解。詳關元穴主治,又有“轉胞不得尿”等証,本經卷九第十言不得小便有“内閉不得溲”之稱,故疑欲湊爲“欲溲”之誤。若此,則文安義順。

〔10〕得 《外臺》卷三十九中極作“能”。

〔11〕 《外臺》卷三十九中極作“脇”。

〔12〕窘 此下明抄本有“音君”二小字音注。

腹中積聚,時切痛,商曲〔1〕主之。臍下積,疝瘕〔2〕,胞中有血,四滿主之〔3〕。臍〔4〕疝,繞臍而〔5〕痛,時上衝心〔6〕,天樞主之。氣疝,噦〔7〕嘔面腫,奔肫,天樞主之。奔肫,卵上入,痛引莖〔8〕,歸來主之。奔肫〔9〕上下,期門主之。疝瘕,髀中急〔10〕痛,循脇上下搶心,腹痛〔11〕積聚,府舍主之。奔肫,腹脹〔12〕腫,章門主之。少腹積聚,勞宫主之。環臍痛,陰騫,兩丸縮腹〔13〕,堅痛不得卧,太衝主之。寒疝,下至腹腠〔14〕膝腰,痛如清水,大〔15〕腹一作小腹〔16〕。諸疝,按之至〔17〕膝上,伏菟中〔18〕寒,疝痛,腹〔19〕脹滿,痿厥少氣,陰市主之。大疝腹堅,丘墟主之。

〔1〕商曲 《千金》卷三十第二作“高曲”,下有“一名啇曲”四小字校文。詳《千金》卷二十九第一商曲注:“一名高曲”。啇,當爲“商”字之誤。

〔2〕臍下積,疝瘕 積下,《外臺》卷三九四滿有“聚”字。《千金》卷三十第六作“臍下疝積”四字。

〔3〕之 此下明抄本有“疝,音訕。瘕,音賈”六小字音注。

〔4〕臍 《醫心方》卷二第一無。

〔5〕而 《千金》卷三十第六注引本經無。

〔6〕時上衝心 《千金》卷三十第六注引本經作“時止”二字。

〔7〕噦 《外臺》卷三十九天樞、《千金》卷三十第二注引本經均作“煩”。

〔8〕痛引莖 莖下《外臺》卷三十九期門有“中”字。《千金》卷三十第二作“引莖痛”三字。《醫心方》卷二第一作“引莖中痛”四字。

〔9〕肫 明抄本作“”。下同。

〔10〕急 《醫心方》卷二第一無。

〔11〕痛 《外臺》卷三十九府舍、《醫心方》卷二第一均作“滿”。

〔12〕脹 《外臺》卷三十九章門、《千金》卷三十第二注引本經均無。

〔13〕腹 原無。據明抄本、《外臺》卷三十九太衝、《千金》卷三十第六注引本經補。

〔14〕腹腠 《醫心方》卷二第一無。

〔15〕大 此下明抄本有“一作小”三小字校文。《千金》卷三十第六作“小”,下有“一作大”三小字校文。

〔16〕 一作小腹 明抄本無。

〔17〕至 《外臺》卷三十九陰市、《千金》卷三十第六作“下”。

〔18〕伏菟中 原作“伏菟主之”。菟下明抄本有“音兔”二小字音注。此言“主之”者,涉上伏菟誤爲穴名也。詳《外臺》卷三十九陰市及《千金》卷三十第六均作“伏菟中”,故據改。

〔19〕腹 此下《醫心方》卷二第一有“中”字。

五藏六府脹第三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惡有不下者乎”,見《靈樞·脹論》、《太素·脹論》。

提要:本篇主要論述五臟六腑脹的病因病機、証候、診斷、治療原則及腧穴主治,故以此名篇。

黄帝問曰:脉之應於寸口,如何〔1〕而脹?岐伯對曰:其至〔2〕大堅直〔3〕以濇者,脹也〔4〕。曰:何以知其〔5〕藏府〔6〕之脹也?曰:陰爲藏而〔7〕陽爲府也〔8〕。曰:夫氣之令人脹也,在於血脉之中耶,抑〔9〕藏府〔10〕之内乎?曰:二〔11〕者皆在〔12〕焉,然非脹之舍也。曰:願聞脹〔13〕舍。曰:夫脹者,皆在於府藏〔14〕之外,排〔15〕藏府而廓〔16〕胸脇,脹皮膚,故命曰脹。

〔1〕如何 明抄本、《太素》互倒。

〔2〕至 《靈樞》作“脉”。

〔3〕直 《靈樞》、《太素》均無。

〔4〕也 《太素》無。

〔5〕其 《靈樞》、《太素》均無。

〔6〕藏府 《太素》互倒。

〔7〕而 《靈樞》無。

〔8〕也 《靈樞》無。

〔9〕抑 明抄本、《靈樞》、《太素》均無。

〔10〕藏府 《太素》互倒。

〔11〕二 《靈樞》作“三”,下有“一作二字”四小字校文。按此下皆臟腑並舉,則爲一,血脉又其一,是與臟腑血脉之外對舉也。三當作二。

〔12〕在 《靈樞》、《太素》均作“存”。義同。

〔13〕脹 此下《靈樞》有“之”字。

〔14〕府藏 明抄本、《靈樞》均互倒。

〔15〕排 《説文·手部》:“排,擠也。”因脹在臟腑之外,故排擠臟腑也。

〔16〕廓 《靈樞》、《太素》均作“郭”。按郭與廓通。下“城廓”字,《靈樞》、《太素》亦作“郭”。《詩經·大雅·皇矣》:“憎其式廓。”陸德明釋文:“郭,本又作廓。”廓,張大也。《方言》:“張小使大謂之廓。”

曰:藏府之在〔1〕内也,若匣匱之藏禁器〔2〕也,各有次舍,異名而同處,一域〔3〕之中,其氣各異,願聞其故。曰:夫胸腹者,藏府之城廓〔4〕。膻中者,心主之中宫也〔5〕。胃者,太倉也〔6〕。咽喉小腸者,傳道也〔7〕。胃之五竅者,閭里之門户也〔8〕。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路也〔9〕。故五藏六府〔10〕,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狀。營氣循脉,衛氣逆〔11〕爲脉脹。衛氣並〔12〕脉,循分肉〔13〕,爲膚脹。《靈樞》作營氣循脉,爲脉脹。衛氣並脉,循分肉,爲膚脹〔14〕。取〔15〕三里而〔16〕寫之〔17〕。近者一下,一本作分。下同。遠者三下〔18〕,無〔19〕問虚實,工〔20〕在疾寫也〔21〕。

〔1〕在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胸脇腹里之”五字。

〔2〕禁器 《靈樞識》曰:“禁器,蓋禁秘之器。”

〔3〕域 《太素》作“城”。

〔4〕胸腹者,藏府之城廓 城,《靈樞》無。廓下明抄本有“音郭”二小字音注,《太素》有“也”字。《類經》卷十六第五十六注:“胸腹者,所以保障五内,故爲藏府之郭。”

〔5〕膻中者,心主之中宫也 心,《太素》無。中宫,《靈樞》作“宮城”,《太素》作“官”。按官乃宫字之誤。《類經》卷十六第五十六注:“膻中,胸中也。肺覆於上,膈膜障於下,爲清虚周密之宫,心主之所居也,故曰宫城。”

〔6〕胃者,太倉也 也下《太素》有“之”字。《類經》卷十六第五十六注:“胃爲水谷之海,故曰太倉。”

〔7〕咽喉小腸者,傳道也 小腸,原作“少腹”,據《靈樞》、《太素》改。道,《靈樞》作“送”。《類經》卷十六第五十六注:“咽喉傳送者,穀氣自上而入;小腸傳送者,清濁自下而出。”

〔8〕胃之五竅者,閭里之門户也 之,《靈樞》、《太素》均無。《類經》卷十六第五十六注:“閭巷門也。里,鄰里也。《周礼》五家爲比,五比爲閭。蓋二十五家爲閭也。《風俗通》曰:五家爲軌,十軌爲里。蓋五十家爲里也。胃之五竅爲閭里門户者,非言胃有五竅,正以上自胃脘,下至小腸、大腸,皆屬於胃,故曰閭里門户。如咽門、賁門、幽門、闌門、魄門,皆胃氣之所行也,故總屬胃之五竅。”《説文·門部》:“閭,里門也。”段玉裁注:“周制二十五家爲里,其後則人所聚居爲里,不限二十五家也。里部曰:里,凥也。里門曰閭。”

〔9〕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路也 路,《靈樞》、《太素》均無。楊上善注:“廉泉乃是涎唾之道,玉英復爲溲便之路,故名津液道也。”《類經》卷十六第五十六注:“二穴俱屬任脉,玉英即玉堂。”按楊注釋玉英爲溲便之路,未知所據。

〔10〕府 此下《靈樞》有“者”字。

〔11〕衛氣逆 《太素》無。與此下校文引《靈樞》同。

〔12〕並 此下原有“血”字。據《靈樞》、《太素》删。

〔13〕分肉 明抄本作“肉分”。肉,《靈樞》、《太素》無。按肉分亦分肉也。《素問·氣穴論》:“肉之大會爲谷,肉之小會爲谿,肉分之間,谿谷之會,以行營衛。”

〔14〕《靈樞》作……爲膚脹 作,明抄本作“云”。脹下明抄本有“也”字。按今本《靈樞》,與本經同。

〔15〕取 《靈樞》、《太素》均無。

〔16〕而 原脱。據明抄本、《靈樞》、《太素》補。

〔17〕之 《靈樞》、《太素》均無。

〔18〕近者一下,遠者三下 《太素》注:“其病日近者,可以鍼一寫,其日遠者,可三寫之。下者,脹消也。”

〔19〕無 《太素》作“毋”。義同。

〔20〕工 通作“功”。《周禮·春官·肆師》:“凡師不功。”鄭玄注:“故書功爲工,鄭司農工讀爲功。古者工與功同字。”

〔21〕也 《靈樞》、《太素》均無。

曰:願聞脹形。曰:心脹者,煩心短氣,卧不得〔1〕安。肺脹者,虚滿而喘欬。肝脹者,脇下滿而痛引少〔2〕腹。脾脹者,苦〔3〕噦,四肢悶〔4〕,體重不能〔5〕衣。腎脹者,腹滿引背,怏怏然〔6〕腰髀痛。胃脹者〔7〕,腹滿胃脘〔8〕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大腸脹者,腸鳴而痛濯濯〔9〕,冬日重感於寒則泄〔10〕,食〔11〕不化。小腸脹者,小〔12〕腹脹〔13〕,引腰而痛。膀胱脹者,小〔14〕腹滿而氣癃〔15〕。三焦脹者,氣滿於皮膚中,殼殼然〔16〕而不堅。膽脹者,脇下痛脹,口〔17〕苦,好〔18〕太息。凡此諸脹〔19〕,其道在一〔20〕。明知逆順,鍼數不失,寫虚補實,神去其室〔21〕,致邪失正,真不可定〔22〕,粗工所敗,謂之夭〔23〕命。補虚寫實,神歸其室〔24〕,久塞其空〔25〕,謂之良工。

〔1〕得 《靈樞》、《太素》均無。

〔2〕少 《靈樞》作“小”。

〔3〕苦 《靈樞》作“善”。《太素》作“喜”。

〔4〕悶 《靈樞》作“煩悗”二字,《太素》作“”。按悗與悶通。

〔5〕能 此下《靈樞》有“勝”字。

〔6〕怏怏然 明抄本、《靈樞》作“央央然”。《太素》作“怏然”。楊上善注:“怏,不暢之也。”

〔7〕者 《太素》無。

〔8〕脘 《太素》作“管”。按管與脘通。

〔9〕濯濯 腸鳴聲也。

〔10〕泄 《靈樞》作“飧泄”二字。

〔11〕食 原作“飡”。據明抄本、《太素》、《脈經》卷六第八、《千金》卷十八第一改。《靈樞》無“食”字。連上句作“飧泄不化”,亦通。

〔12〕小 《靈樞》、《太素》作“少”。

〔13〕脹 《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四均互倒。

〔14〕小 《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十作“少”。

〔15〕氣癃 《太素》、《脈經》卷六第十、《千金》卷二十第一均作“”。按與癃通。氣癃,即氣淋也。癃與淋通。

〔16〕殼殼然 《靈樞》作“輕輕然”。按殼殼、輕輕,聲轉也。《靈樞·水脹》:“然不堅。”本經卷八第四、《太素·脹論》作殼殼。楊上善注:“殼殼,似實而不堅也。”

〔17〕口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中”字。

〔18〕好 《靈樞》作“善”。

〔19〕脹 此下《靈樞》有“者”字。

〔20〕其道在一 《太素》注:“一者,唯知補寫也。”

〔21〕神去其室 《太素》注:“神室,心藏也。補實寫虚傷神,故神去心室。”按經言“血氣者,人之神。”又曰:“脉舍神。”此言神者,廣而言之。謂補瀉不當,致傷神氣,則神去其室,故楊注似未得。

〔22〕真不可定 《太素》注:“神去心室,得於邪氣,失其四時正氣,致使真偽莫定也。”按真者,正氣也。上文言正,此言真,亦互文也。故楊注非是。

〔23〕夭 原作“天”,義晦。明抄本、《靈樞》、《太素》作“夭”,今據改。

〔24〕神歸其室 按此前後皆有韻,惟此句無韻,似當與下句互易爲是。

〔25〕久塞其空 《太素》注:“神得歸藏,自斯已去,長閉腠理,不令邪入。”

曰:脹者焉生?何因而有名〔1〕?曰:衛氣之在身也,常〔2〕並脉循分肉〔3〕,行有逆順,陰陽相隨,乃得天和,五藏皆治〔4〕,四時皆敍〔5〕,五穀乃化。然而〔6〕厥氣在下,營衛留止,寒氣逆上,真邪相攻,兩氣相薄〔7〕,乃舍〔8〕爲脹〔9〕。曰:何以解惑?曰:合之於真,三合而得〔10〕。曰:無問虚實,工在疾寫,近者一下,遠者三下。今有三而不下,其過焉在?曰:此言陷於肉肓〔11〕而中氣穴〔12〕者也。不中氣穴,而氣内閉藏〔13〕,不陷肓則氣不行〔14〕,上越中肉,則衛氣相亂〔15〕,陰陽相逆〔16〕。其於脤也,當寫而〔17〕不寫,故氣不下〔18〕,必更其道,氣下乃止。不下復起〔19〕,可以萬全,惡〔20〕有殆者乎。其於脹也,必審其診〔21〕,當寫則寫,當補則補,如鼓之〔22〕應桴〔23〕,惡有不下者乎。

〔1〕名 《靈樞》無。

〔2〕常 此下《靈樞》有“然”字。

〔3〕分肉 明抄本作“肉分”。肉,《太素》無。

〔4〕皆治 《靈樞》作“更始”,《太素》作“更治”。義並通。

〔5〕皆敍 《靈樞》作“循序”,《太素》作“有序”。敍與序通。

〔6〕而 《靈樞》、《太素》作“後”。

〔7〕薄 《靈樞》作“搏”。按搏與薄通。

〔8〕舍 《靈樞》、《太素》均作“合”。

〔9〕脹 此下《靈樞》有“也”字。

〔10〕合之於真,三合而得 《太素》注:“行補寫時,近者一取合於真氣,即得病愈,遠者三取合於真氣,稱曰解惑之也。”《類經》卷十六第五十六注:“脹雖由於衛氣,然有合於血脉之中者,在經絡也;有合於藏者,在陰分也;有合於府者,在陽分也。三合既明,得其真矣。”按楊、張二注,似未爲得。詳此乃承上“脹者焉生,何因而有名”,復申脹何以診得也。真者,身也。《莊子·山木》:“見利而忘其真。”郭象注:“真,身也。”《淮南子·本經訓》:“精神反至真。”高誘注:“真,身也。”此猶上文“衛氣之在身也”之義。合,驗也。《素問·舉痛論》:“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善言古者,必有合於今。”驗與合相對爲文。三合者,參合也。三,古亦作參。如《靈樞·邪氣藏府病形》:“能參合而行之,可以爲上工。”此言能參合而求之,方可得致脹之由。

〔11〕肉肓 肉,明抄本無。《太素》注:“肉肓者,皮下肉上之膜也,量與肌膚同類。”

〔12〕氣穴 《太素》注:“氣穴,謂是發脹脉氣所發穴也。”

〔13〕不中氣穴,而氣内閉藏 而,明抄本、《靈樞》、《太素》均作“則”。藏,《靈樞》、《太素》均無。楊上善注:“鍼其餘處,不中脹之氣穴,則脹不洩也。”

〔14〕不陷肓則氣不行 不上《靈樞》、《太素》均有“鍼”字。楊上善注:“不陷肓膜,則氣不行分肉間也。”

〔15〕上越中肉,則衛氣相亂 上,《太素》作“不”。中肉,明抄本作“不中内”三字。按上越之義頗不可解,當從《太素》作“不”字是。楊上善注:“鍼入其皮,起而不下其肉,則衛氣行而失次。”

〔16〕逆 《靈樞》作“逐”,《太素》作“遂”。

〔17〕而 《靈樞》、《太素》均無。

〔18〕故氣不下 故氣,《靈樞》、《太素》均互倒。下下《靈樞》、《太素》均有“三而不下”四字。

〔19〕起 《靈樞》作“始”。

〔20〕惡 《靈樞》作“烏”。按烏與惡通。《經傳釋詞》卷四:“惡,猶安也;何也。字亦作烏。”

〔21〕診 《靈樞》、《太素》均作“”。按與診同。《玉篇·言部》:“,同診。”

〔22〕之 《靈樞》無。

〔23〕桴 此下明抄本有“音夫”二小字音注。

心脹者,心俞主之,亦取列缺。肺脹者,肺俞主之,亦取太淵。肝脹者,肝俞主之,亦取太衝。脾脹者,脾俞主之,亦取太白。腎脹者,腎俞主之,亦取太谿。胃脹者,中脘主之,亦取章門。大腸脹者,天樞主之。小腸脹者,中窌〔1〕主之。膀胱脹者,曲骨主之。三焦脹者,石門主之。膽脹者,陽陵泉主之。五〔2〕藏六府之脹,皆取三里,三里者,脹〔3〕之要穴也。”

〔1〕窌 此下明抄本有“音獠,又音了”五小字音注。

〔2〕五 此上明抄本有“此”字。

〔3〕脹 原作“股”。據明抄本改。

水膚脹鼓脹腸覃石瘕第四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亦刺去其血脉”,見《靈樞·水脹》、《太素·脹論》。自“曰:有病心腹滿”至“氣聚於腹也”,見《素問·腹中論》、《太素·脹論》。自“風水膚脹”至“百三十五日”,見《靈樞·四時氣》、《太素·雜刺》。

提要:本篇主要論述水腫、膚脹、鼓脹、腸覃、石瘕的病因、証候、治法及主治腧穴。故以此名篇。

黄帝問曰:水與膚脹、鼓脹、腸覃、石瘕〔1〕,何以别之〔2〕?岐伯對曰:水之〔3〕始起也,目窠〔4〕上微腫〔5〕,如新卧〔6〕起之狀,頸脉動,時欬,陰股間寒,足脛腫〔7〕,腹乃大,其水已成也〔8〕。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此其候也。

〔1〕石瘕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石水”二字。詳此後未論石水。

〔2〕之 《太素》無。

〔3〕之 《靈樞》、《太素》均無。

〔4〕窠 《太素》、《千金》卷二十一第四均作“果”按果與窠通。《靈樞·大惑論》:“精之窠爲眼。”《太素·七邪》窠作果。楊上善注:“精之果,别稱爲眼。果音顆。”

〔5〕腫 《靈樞》作“瘇”,《太素》作”。按瘇同腫。下“足脛腫”,《靈樞》亦作“瘇”。亦腫也。《千金》卷二十一第四注引《靈樞》、《太素》腫作擁。下“足脛腫”,《太素》作“足胻”。,壅之俗字。《靈樞·百病始生》:“空竅乾壅。”《太素·邪傳》壅作。楊上善注:“目果微腫。”今則腫並稱。

〔6〕新卧 《太素》互倒。

〔7〕足脛腫 《太素》作“足胻”。楊上善注:“脚胻腫起。”

〔8〕也 《靈樞》作“矣”。

膚脹者,寒氣客於皮膚之間,殼殼然〔1〕不堅,腹大,身盡腫,皮膚〔2〕厚,按其腹,窅〔3〕陷而不起,腹色不變,此其候也。

〔1〕殼殼然 《靈樞》作“然”。按與殼殼同。

〔2〕膚 《靈樞》、《太素》、《外臺》卷二十水腫方均無。

〔3〕窅 原作“腹”。據《靈樞》、《太素》改。楊上善注:“窅,焉了反。深也。”

鼓脹者〔1〕,腹〔2〕身皆腫〔3〕,大如腹脹等〔4〕,其〔5〕色蒼黄,腹脉〔6〕起,此其候也。

〔1〕鼓脹者 《靈樞》、《太素》均無。

〔2〕腹 此下《靈樞》、《外臺》卷二十水腫方均有“脹”字。

〔3〕腫 《靈樞》、《太素》均作“大”。

〔4〕等 此下明抄本、《靈樞》、《太素》均有“也”字。

〔5〕其 《靈樞》、《太素》、《外臺》卷二十水腫方均無。

〔6〕脉 原作“筋”。原校云:“一本作脉。”據明抄本、《太素》、《千金》卷二十一第四、《外臺》卷二十水腫方及原校改。並删原校。

腸覃者〔1〕,寒氣客於腸外,與衛氣相搏〔2〕,氣〔3〕不得營,因有所繫,瘕〔4〕而内著,惡氣乃起,息肉乃生,其始生〔5〕也,大如雞卵,稍以益大,至其成也〔6〕,如懷子〔7〕狀,久者離歲月〔8〕,按之則堅,推之則移,月事〔9〕時下,此其候也。

〔1〕腸覃者 《靈樞》、《太素》均無。《靈樞識》:“簡按:腸中垢滓,凝聚生息肉,猶濕氣蒸鬱,生蕈於土木,故謂腸覃。”

〔2〕搏 《太素》、《外臺》卷二十水腫方均作“薄”。義同。

〔3〕氣 此前原有“正”字,義欠安。據《靈樞》、《太素》删。

〔4〕瘕 《太素》同。《靈樞》、《外臺》卷二十水腫方均作“癖”。按癖亦積也,義與瘕同。

〔5〕生 明抄本、《太素》均無。

〔6〕也 《靈樞》無。

〔7〕子 此下《靈樞》、《太素》、《千金》卷二十一第四、《外臺》卷二十水腫方均有“之”字。義勝。

〔8〕離歲月 月,《靈樞》、《太素》均無。楊上善注:“離,歷也。久者或可歷於年歲。”

〔9〕事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以”字。

石瘕者〔1〕,生於胞中,寒氣客於子門,子門〔2〕閉塞,氣不得〔3〕通,惡血當寫不寫,衃〔4〕乃〔5〕留止,日以益大,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下,皆〔6〕生於女子,可導而下之〔7〕。

〔1〕者 《靈樞》、《太素》均無。

〔2〕門 《千金》卷二十一第四作“宫”。

〔3〕得 原脱。據《靈樞》、《千金》卷二十一第四、《外臺》卷二十水腫方補。

〔4〕衃 此上原有“血”字。據《靈樞》、《太素》、《千金》卷二十一第四、《外臺》卷二十水腫方删。衃,惡血也。

〔5〕乃 《靈樞》、《太素》、《千金》卷二十一第四、《外臺》卷二十水腫方均作“以”。

〔6〕皆 此下明抄本有“音際”二小字音注。

〔7〕之 《靈樞》、《太素》均無。

曰:膚脹、鼓脹可刺耶?曰:先刺〔1〕其腹〔2〕之血絡,後調其經,亦〔3〕刺去其血脉〔4〕。

〔1〕刺 《靈樞》、《太素》、《千金》卷二十一第四、《外臺》卷二十水腫方均作“寫”。

〔2〕腹 《靈樞》作“脹”。

〔3〕亦 《靈樞》無。

〔4〕脉 《靈樞》作“絡”,下有“也”字。詳上言“去”者,似當以作“絡”爲是。

曰:有病心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此爲何病?曰:此名爲鼓〔1〕脹。治之以雞矢醴〔2〕。一劑知,二劑〔3〕已。曰:其時有復發者何也?曰:此食飲〔4〕不節,故時有病也〔5〕。雖然其病且已。因當風〔6〕,氣聚於腹也〔7〕。

〔1〕鼓 此下明抄本有“《太素》作谷”四小字校文。今《太素》作“皷”,下有“脉”字。按脉字衍。《素問》新校正云:“按《太素》鼓作榖。”按作谷、穀者,皆鼓之假借。

〔2〕雞矢醴 矢,《太素》無。楊上善注:“可取雞糞作丸,熬令煙盛,以清酒一斗半沃之,承取汁,名曰雞醴。”

〔3〕劑 此下《太素》有“而”字。

〔4〕食飲 《素問》、《太素》均互倒。

〔5〕有病也 《太素》作“痛”。

〔6〕因當風 《素問》作“時故當病”。《太素》作“時當痛”。

〔7〕也 《太素》無。

風水〔1〕膚脹,爲五十九刺〔2〕,《靈樞》作五十七刺。取皮膚〔3〕之血者,盡取之。徒水〔4〕,先取環谷〔5〕下三寸,以排鍼刺之而藏之,引而内之〔6〕,入而復出〔7〕,以盡其水,必堅束〔8〕之,束〔9〕緩則煩悶〔10〕,束〔11〕急則安静。間日一刺之,水盡乃止。飲則〔12〕閉藥〔13〕,方刺之時徒飲之,方飲無食,方食無飲,無食他食,百三十五日。

〔1〕水 《靈樞》作“”。此下諸水字並同。《玉篇·病部》:“,病也。”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十一:“,水腫,腫病也。經文作、脉二形。”詳,亦當系後出之區别字,專言水腫病者也。

〔2〕五十九刺 《靈樞》作“五十七痏”。刺,《太素》作“痏”。按《素問·骨空論》言“水俞五十七穴”,水熱穴亦曰“水俞五十七處……凡五十七穴者,皆藏之陰絡,水之所客也。”似此當作“五十七”爲是。

〔3〕取皮膚 明抄本作“痛取腹”。《太素》作“腹皮”二字。楊上善注:“盡刺去腹皮胳血也。”

〔4〕徒水 《類經》卷二十一第三十八注:“徒,但也。有水無風,故曰徒水。”

〔5〕環谷 明抄本作“懷谷”下有“《靈樞》作環”五小字校文。按懷字疑誤。《太素》注:“環谷,當是臍中也,臍下三寸,關元之穴也。”

〔6〕以排鍼刺之而藏之,引而内之 《靈樞》作“以鈹鍼鍼之,已刺而筩之而内之”。《太素》作“以鍼之,已刺而鍼之,筒而内之”。按排、、鈹,音同而借用之也。筒與筩通。詳此藏與筒字,無緣致誤,或别有所本也。楊上善注:“關元,内筒引水。”《靈樞集註》張志聰注:“以如筒之鍼而内之,入而復出,以盡其水。”《類經》卷二十一第三十八注:“筩,箭室也。已刺而筩之而内之,入而復之,以盡其,謂用鍼如箭之歸筩,出入頻復,開通其道,以盡其也。”按後世有以竹筒取血取水之法,亦拔罐之類,先以鍼刺,後以煮熱竹筒拔之,或取法於此。若《類經》之解,臆説也。

〔7〕出 《靈樞》、《太素》作“之”。

〔8〕束 《靈樞》作“來”。非是。

〔9〕束 《太素》無。

〔10〕悶 《靈樞》作“悗”,《太素》作“惌”。按悗、惌,並同悶。

〔11〕束 《靈樞》作“來”。非是。

〔12〕則 《靈樞》、《太素》均無。

〔13〕閉藥 《太素》注:“復飲補藥。”《靈樞發微》注:“必飲通閉之藥,以利其水,防其再腫。”《靈樞集註》張志聰注:“飲閉藥者,謂水乃盡,當飲充實脾土之藥,勿使水之復乘也。”按楊注似與下文“方刺之時徒飲之”之義不合。馬注解閉爲通閉,文亦欠妥。義未詳,待考。

水腫,人中盡滿,唇反者死,水溝主之。水腫,大臍平,灸臍中,腹無理不治〔1〕。水腫〔2〕,水氣行皮中,陰交主之。水腫腹大,水脹,水氣行皮中,石門主之。石水,痛引脇下脹,頭眩痛,身盡熱,關元主之。振寒,大腹石水,四滿主之。石水,刺氣衝〔3〕。石水,章門及然谷主之。石水,天泉主之。腹中氣盛,腹脹逆〔4〕,《千金》作水脹逆。不得卧,陰陵泉主之。水腫〔5〕留飲,胸脇支滿,刺陷谷,出血立已。水腫脹〔6〕,皮腫,三里主之。胞中有水〔7〕,疝瘕積聚〔8〕,與陰相引而〔9〕痛,苦涌〔10〕泄上下出,補尺澤、太谿,手陽明寸口皆補之。

〔1〕腹無理不治 腹,原脱。據《外臺》卷三十九臍中補。腹無理者,腹部腫大,不見皮膚之紋理,乃水腫之極甚,故爲不治之証。

〔2〕腫 《外臺》卷三十九陰交、《千金》卷三十第二均作“脹”。

〔3〕氣衝 明抄本作“氣街”。義同。

〔4〕腹脹逆 詳原校引《千金》作“水脹逆”,義勝。若無水,此條似不當歸於本篇。

〔5〕腫 原作“中”。據《外臺》卷三十九陷谷改。

〔6〕腫脹 《外臺》卷三十九三里、《千金》卷三十第二均作“腹脹”。

〔7〕水 原作“大”。據《外臺》卷三十九尺澤改。

〔8〕聚 《外臺》卷三十九尺澤無,疑衍。

〔9〕而 明抄本作“如”。按而與如通。

〔10〕涌 《外臺》卷三十九尺澤作“冗”。

腎風發風水面胕腫第五

本篇自“黄帝問曰”至“名曰風水”,見《素問·水熱穴論》、《太素·氣穴》。自“有病腎風者”至“故月事不來也”,見《素問·評熱病論》、《太素·風水論》。自“有病然如水氣狀”至“心氣痿者死”,見《素問·奇病論》、《太素·風水論》。

提要:本篇主要論述腎汗出逢於風而發風水面胕腫的病因、病機、証候等,故以此名篇。其主要内容有:腎所以主水的道理;腎風病的病因、病機、証候;提出“邪之所凑,其氣必虚”的重要論點,風水胕腫的主治腧穴。

黄帝問曰:少陰何以主腎?腎何以主水?岐伯對曰:“腎者,至陰〔1〕也;至〔2〕陰者,盛水〔3〕也。肺者,太陰也〔4〕。少陰者,冬脉〔5〕也。其本在腎,其末在肺〔6〕,皆積水也〔7〕。曰:腎何以〔8〕聚水而生病?曰:腎者,胃之關也〔9〕。關門〔10〕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11〕。上下溢於皮膚,故爲胕腫〔12〕。胕腫者,聚水而生病也〔13〕。

〔1〕至陰 《太素》注:“至,極也。腎者,陰之極也。”《素問》王冰注:“陰者,謂寒也。冬月至寒,腎氣合應,故云腎者,至陰也。”

〔2〕至 《太素》無。

〔3〕盛水 《太素》注:“陰氣舍水,故曰盛水。”《素問》王冰注:“水王於冬,故云至陰者,盛水也。”

〔4〕肺者,太陰也 《太素》作“腎者,少陰”。楊上善注:“一曰肺者,量爲不然也。”據後文“其末在肺”之義,此當言肺,故本經是。

〔5〕冬脉 《太素》注:“少陰亦盛也,少陰之脉盛,屬於冬分也。”

〔6〕其本在腎,其末在肺 其本上,《素問》、《太素》均有“故”字。楊上善注:“腎脉少陰,上入肺中,故曰末在肺也。”

〔7〕皆積水也 《素問》王冰注:“腎氣上逆,則水氣客於肺中,故云皆積水也。”

〔8〕以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能”字。義勝。

〔9〕腎者,胃之關也 也,《太素》作“閉”。非是。《素問》王冰注:“關者,所以司出入也。腎主下焦,膀胱爲府,主其分注關竅二陰,故腎氣化則二陰通,二陰悶則胃填滿,故云腎者,胃之關也。”

〔10〕關門 《太素》作“關閉”。《素問》王冰注亦作“關閉”。據上文言關而未言門,似當作“關閉”義勝。王冰注:“關閉則水積,水積則氣停,氣停則水生,水生則氣溢,氣水同類,故云關閉不利,聚水而從其類也。《靈樞經》曰:下焦溢爲水。此之謂也。”

〔11〕類 此下《素問》有“也”字。

〔12〕胕腫 即浮腫。《太素》注:“腎因聚水,肺氣之應,溢於皮膚,故爲胕腫。”《類經》卷二十一第三十八注:“肌膚浮腫曰胕腫。”

〔13〕胕腫者,聚水而生病也 也,明抄本無。《太素》無此九字。

曰:諸水皆主〔1〕於腎乎?曰:腎者,牝藏〔2〕也。地氣〔3〕上者屬於腎,而生水液〔4〕,故曰至陰〔5〕。勇而勞甚〔6〕則腎汗出,腎汗出逢於風,内不得入於〔7〕府藏〔8〕,外〔9〕不得越於皮膚,客於玄府〔10〕,行於皮裏〔11〕,傳爲胕腫,本之於腎,名曰風水〔12〕。

〔1〕主 《素問》、《太素》均作“生”。

〔2〕牝藏 《素問》王冰注:“牝,陰也。亦主陰位,故云牝藏。”

〔3〕地氣 《太素》注:“地氣,陰氣也。”

〔4〕液 此下《素問》有“也”字。

〔5〕陰 《太素》無。非是。

〔6〕勇而勞甚 《太素》注:“勇者,腰脊用力勞甚。”《素問》王冰注:“勇而勞甚,謂力房也。”

〔7〕於 《太素》作“其”。

〔8〕府藏 《素問》作“藏府”。《太素》無“府”字。

〔9〕外 此上《太素》有“而”字。

〔10〕玄府 《太素》作“六府”。據後文解玄府之義,非是。

〔11〕裏 《太素》作“膚”。

〔12〕風水 《太素》注:“其本腎風所爲,名曰風水也。”《素問》王冰注:“從風而水,故名風水。”

曰:有病腎風者,面胕然〔1〕腫〔2〕《素問》無腫字。壅,害於言〔3〕,可刺否〔4〕?曰:虚不當刺〔5〕。不當刺而刺,後五日其氣必至〔6〕。曰:其至〔7〕何如?曰:至必少氣時熱〔8〕,從胸背上至頭,汗出〔9〕,手熱,口乾苦渴,小便黄〔10〕,目下腫,腹中鳴,身重難行,月事不來,煩而不能食,食〔11〕不能正偃,正偃〔12〕則欬甚〔13〕,病名曰風水〔14〕。

〔1〕然 下明抄本有“音忙”二小字音注。《太素》作“然”。楊上善注:“然起壅也。”《素問》王冰注:“然,腫起貌。”《集韻·江韻》:“,病困。一曰病酒。”《集韻·用韻》:“病也。”按、二字,似與腫壅難合。又詳《玉篇·广部》:“,亡江、亡項二切,豐也,有也,厚也。”此解與腫義合。是本當作。作“”者,音同相假。作“”者,以龍字簡寫形近誤也。

〔2〕腫 《素問》、《太素》均無。按腫與下壅字義重出,疑衍。

〔3〕害於言 《太素》注:“言無聲,故曰害於言。”《素問》王冰注:“腎之脉,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循喉嚨,俠舌本,故妨害於言語。”

〔4〕否 《素問》、《太素》作“不”。按不與否通。

〔5〕虚不當刺 虚,《太素》重。楊上善注:“腎之重虚之風,不可刺也。”按“虚”字似不必重。

〔6〕後五日其氣必至 《太素》注:“其水數滿日,其病氣當至也。除刺之日,後取五日,合有六,水成數也。”《素問》王冰注:“至謂病氣來至也。然謂藏配一日,而五日至腎,夫腎已不足,風内薄之,謂腫爲實,以鍼大泄,反傷藏氣,真氣不足,不可復,故刺後五日,其氣必至也。”

〔7〕其至 《太素》無。

〔8〕熱 原無。據《素問》、《太素》及後文“少氣時熱”文例補。此下《素問》重出“時熱”二字,疑衍。

〔9〕出 《太素》無。

〔10〕小便黄 此以下二十三字《太素》無。

〔11〕食 《素問》無。

〔12〕正偃 《太素》無。

〔13〕甚 《素問》、《太素》均無。

〔14〕風水 《太素》注:“腎風病氣至者,凡有八候:一者少氣,二時熱,三從胸至頭汗出,四手熱,五口乾,六苦渴,七不能正偃,謂不得仰卧,仰卧即欬。有此八候,便是腎風水病也。”

曰:願聞其説。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虚〔1〕。陰虚者,陽必湊之,故少氣時熱而汗出〔2〕,小〔3〕便黄者,少腹氣熱也〔4〕。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正偃則欬甚,上迫肺也。諸有水氣者,微腫〔5〕見於目下〔6〕。曰:何以言之〔7〕?曰:水者,陰也,目下亦陰也。腹者,至陰之所居〔8〕,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腫〔9〕。真氣上逆,故〔10〕口苦舌乾〔11〕。卧〔12〕不得正偃,則〔13〕欬出〔14〕清水也〔15〕。諸水病者,皆〔16〕不得卧,卧則驚,驚則欬甚也〔17〕。腹中鳴者〔18〕,病〔19〕本於胃也。傳脾〔20〕則煩不能食。食不下者,胃脘〔21〕膈〔22〕也〔23〕。身重難以行者,胃脉在足也。月事不來者,胞脉閉也〔24〕。胞脉者,屬心而絡於胞中〔25〕今〔26〕氣上迫肺,心氣〔27〕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也〔28〕。

〔1〕邪之所湊,其氣必虚 湊,會合也。《逸周書·作雒》:“以爲天下之大湊。”孔晁注:“湊,會也。”《太素》注:“邪湊虚,腎氣虚也。腎氣既虚,則陽氣並之。”

〔2〕故少氣時熱而汗出 《太素》無。出下《素問》有“也”字。

〔3〕小 此前原有“小便黄”三字,與上文不屬,與下文重。據《素問》、《太素》删。又此上《太素》有“故”字,疑衍。

〔4〕少腹氣熱也 《太素》作“中有熱”。

〔5〕微腫 《太素》作“其微”。腫下《素問》有“先”字。

〔6〕下 此下《素問》有“也”字。

〔7〕之 《素問》、《太素》均無。

〔8〕居 此下《太素》有“也”字。

〔9〕腫 此下《素問》有“也”字。

〔10〕故 《太素》無。

〔11〕乾 此下《太素》有“者”字。

〔12〕卧 《太素》作“故”。

〔13〕則 此上《素問》重出“正偃”二字。

〔14〕出 《太素》無。

〔15〕也 《太素》無。

〔16〕皆 《素問》、《太素》均作“故”。

〔17〕也 《太素》無。

〔18〕者 此下《太素》有“月事不來”四字。

〔19〕病 原作“脾”,據明抄本、《素問》、《太素》改。

〔20〕傳脾 《素問》作“薄脾”。《太素》作“薄肝”。按作“薄脾”者義長。疑傳爲薄之誤。薄與迫通。

〔21〕脘 明抄本、《太素》作“管”。按管與脘通。

〔22〕膈 《素問》、《太素》作“隔”。按隔與膈通。此從隔義。

〔23〕也 《太素》無。

〔24〕也 《太素》無。

〔25〕胞脉者,屬心而絡於胞中 《太素》作“肺屬心而溢於胞中”。楊上善注:“胞者,任衝之脉,起於胞中,爲經胳海,故曰胞脉也。膀胱之胞與女子子門之間,起此衝脉,上至咽喉,先過心肺,但肺與心共相繫屬,今胞脉虚邪閉塞,下則溢於胞,氣上則迫於肺,氣不得下,故月事不來也。”《類經》卷十五第三十一注:“胞即子宫,相火之所在也。心主血脉,君火之所居也。陽氣上下交通,故胞脉屬心而絡於胞中,以通月事。今氣上迫肺,則陰邪遏絶陽道,心氣不得下行,故胞脉閉而月事斷矣。”

〔26〕今 《太素》作“令”。按楊氏注文中作今。令字疑誤。

〔27〕氣 《太素》作“藏”。按楊注“心氣不得下行”,當作氣是。

〔28〕也 《太素》無。《素問》王冰注:“考上文所釋之義,未解熱從胸背上至頭,汗出手熱,口乾苦渴之義,應古論簡脱,而此差謬之爾。”按此段文與今《甲乙》、《太素》所出異文頗多,王説可信。

曰:有病然如〔1〕水氣〔2〕狀,切其脉大緊〔3〕,身無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4〕少,名爲何〔5〕?曰:病主〔6〕《素問》作生。在腎,名曰〔7〕腎風。腎風而不能食,善〔8〕驚不已〔9〕,《素》無不字〔10〕。心氣〔11〕痿者死。

〔1〕如 此下《素問》、《太素》有“有”字。

〔2〕氣 《太素》無。

〔3〕大緊 《素問》王冰注:“大緊謂如弓弦也。大即爲氣,緊即爲寒。”

〔4〕食 《太素》無。

〔5〕何 此下明抄本有“音忙”二小字音注。《素問》、《太素》均有“病”字。

〔6〕主 《素問》、《太素》均作“生”。

〔7〕曰 《素問》、《太素》均作“爲”。

〔8〕善 《太素》作“喜”。

〔9〕不已 《素問》作“驚已”。《太素》作“驚以”。按以與已通。《易·蒙·初六》:“以往吝。”漢帛書本以作已。

〔10〕《素》無不字 明抄本作“《素問》無不字”。今本《素問》“不”作“驚”。

〔11〕氣 《太素》無。

風水膝〔1〕腫,巨虚上廉主之。面〔2〕胕〔3〕腫,上星主之。先取譩譆,後取天牗、風池主之。風水面胕腫,衝陽主之。腫〔4〕,一作浮。風水面浮腫,顔黑,解谿主之。

〔1〕膝 《外臺》卷三十九巨虚上廉作“面”。

〔2〕面 原作“而”。據《外臺》卷三十九上星、《醫心方》卷二第一改。

〔3〕胕 《醫心方》卷二第一作“膚”。

〔4〕腫 明抄本無。據此下“面浮腫”文,腫或作“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