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的格鲁派重要寺院,在西藏以外,西康和安多以内,要按建寺的次序加以叙述。因为我们对拉卜楞(Bla-braṅ)寺的兴趣,是在个案研究方面,所以本章主要是对寺院创始人的历史简述。

(一)眉若臧和降巴灵寺

眉若臧是西康人,先到色拉寺学习,后成为该寺的副教授。那里许多学者的高标准的灵性和智慧的成就,使他深受感染。他常想:“我回本乡后,也要为人民的福利做些类似的事。”姜曲布(Byaṅ-chub-ẖbum)是色拉寺的重要人物,了解了他的心事,便将他请到自己的屋里。客人进屋,便赠给他一些礼品,并且说道:“我了解你不久即回西康传道,请接受一点小小的礼物。”客人很吃惊,说:“我并未说要回西康的事嘛,是否我在这里不受欢迎?我要向嘉错杰(Rgyal-tshab-rje)请示,他或者叫我留在这里。”他去甘丹寺求见嘉错杰,不料宗喀巴这个首要的门徒,也不要他留在西藏,而是动员他去西康的昌都(Chab-mdo),并给他许多礼物。所以他于1437年在昌都建了降巴灵(Byams-pa-gliṅ),即西康第一个寺院。

降巴灵建成以后,眉若臧收了三千多徒众学习。他这才明白,姜曲布是有神通的,能预见他的未来。昌都这个中心,今天依然很重要。

(二) 沃宰甲错和滚布寺

在安多(A-mdo)首先传布格鲁巴教训的人,是宗喀巴的第一位师傅。他在宗喀(Tsoṅ-kha)附近建了个小寺院,那就是宗喀巴作为初步和尚居留的地方。后来在出生的地方,建了个塔,僧人们便慢慢聚拢来,在三世达赖去蒙古的途中,于1583年路过此地时,便命令沃宰甲错正式建立个寺院,因为旃坛树叶上有奇怪的花纹,如前章所述,所以这里被称为“滚布”,那就是西宁附近的塔尔寺。它发展显密两宗的学院,现在是四学院,其中之一研究医学。转世活佛,据传说,是宗喀巴的父亲。

(三) 佳塞东坚巴和滚隆降巴灵寺

这是安多的第二寺院。行政范围在青海。它是1604年建立的,下命令的是四世达赖,执行者是佳塞东坚巴,也是安多区第一个显教寺院。以后,拉卜楞创始人给它加了一个密教学院,使他成为显密两教坚实的根据地。著名的喇嘛,在清朝时期的章嘉和土官都在这里有法座,松巴堪布(Sum-pa-mkhan-po),即著有藏族历史年表的,注65也是这里的法台。

(四)嘉样协巴和拉卜楞寺

这个寺院,也是安多区的,可是行政范围在甘肃,建于1709年,那时行政范围,还属青海,它的区域、组织等,留在下几章详述,这里只讲创始人和他的继承人的传记,直到今日的状况。

嘉样协巴(1648—1721年)这一创始人,即嘉样一世,是拉卜楞寺附近乍噶(Brag-dkar)小地方的人。关于他有许多预言,其中之一,说他是权威神的转世。另一个是根据姆吉拉准(Ma-gcig-lab-sgron,1052—?)说的,她是一位圣母,曾在安多,她说嘉样协巴是慈悲神的化身。他的外祖很有名,因为他曾数念珠数了一百万遍,即念诵权威神的咒语百万遍;他用银水抄写整部《甘珠尔》(Bkaẖ-ẖgyur);所以为后代积福很多。他的父亲名巴须卡大巴布加(Dpal-çul-kha-ẖdal-dpal-ẖbum-rgyal),是三弟兄中最小的一个。可是他自己则在弟兄中居长,他的二弟和四弟都是出家人,三弟则在本地是最富有的人。

他的母亲是卡揭(Kha-gyas)地方的人,名叫卡谋吉(Mkhar-mo-skyid),传说在怀孕期间,做了很多吉祥梦。他在正月初八出生的时候,在雨中听见龙啸声。当请来占卜者看他的时候,说他有特殊的命运,但同时要保密,作为小孩子,不能将他放躺下使他安静,必得让他坐起来他才不哭。他不怕生人,总是赔以笑脸。

庆贺他的满月时,他过继给一位尊敬的长者阿梅拉玛杰(A-mes-bla-ma-skyebs)。因为据预言,他的星太强烈了,不适于由他父母抚养。他的养父给他请了个专人,阿伊佳乍(A-yis-bya-bral)抚养他,把他看成眼珠一样爱他。当他两三岁时,常是在各处见到淡绿光环,也常看见锥形和佛像。据说,见到前者,是因为他在前生常念时轮咒语;见到后者,则因他是秘密佛(Gsaṅ-ẖdus或Guhyasamāja)咒语的专家。当玩耍的时候,常是修庙宇上供、静坐,并为旁的儿童讲道或跪下拜佛。他也常见到佛寺的黑橘色的墙边上有保护神前的箭,两者都于后来入藏时,在一个庙宇里见到。据说,那是因为他在前生,曾是那个寺院的法台。他于1650年五岁时,达赖五世去北京的路上曾经过安多区,由于他的特殊活动,曾引起达赖的注意。

到七岁那年,在同他的叔父索南伦珠(Bsod-nanis-lhun-ẖgrub)学习藏文字母时,他建议字母应教得有连带关系,便于记忆。这样,他就熟习字母不同写法。他也熟习占卦,并用巫术治病,他曾给他父亲治疮,是旁人无法治疗的。

到了十三岁,他当了初步和尚,被伊西佳错(Ye-çes-rgya-mtsho)认作徒弟,给他起名罗桑佳粲(Blo-bzaṅ-rgyal-mtshan)。后来,成了土眉拉遵(Thub-med-lha-btsun)的徒弟。这个师傅,以背诵六字真言一千万遍著名,并因真言的功效,于年老时重生出一列牙齿。因为此事,被人称为“董索”(Duṅ-so)。所以土眉拉遵被人普遍崇拜,可是他被徒弟的天分所感染,因而建议徒弟的父亲送儿子到西藏进一步学习。

此时父亲正患重病,怕什么时候即死去,便把儿子叫到跟前,说道:“我死了以后,即由你供给家庭,努力使家庭兴旺,不要辜负我的期望。”但孩子的回答最为突出。“你还不会死”,他说,“你的业果还重。假定你现在死去,对于你太方便了,我也可以请众僧念经,为你祈福。不要担忧,我可负责一切。”就是这一出乎意料的答话,使父亲感到轻松,疾病慢慢好了。

这个初步和尚被佛像的僧服所吸引,便欲赴西藏成为正式和尚。但他遭到父母和叔父的反对,他们彼此谈道:“我们都老了,他该留在眼前,使我们快活,他也不需要到西藏学习,他在这里已学得够好了。”

可是孩子不听话了。“你们倘若不允许我去西藏”,他威胁着说,“我也不留在家里,我宁可到处流浪,死于途中,也不留在这里。”最后,听喇嘛的劝,父母才允许他到远处去学习。

1668年,他二十一岁时,去拉萨。传说旅途中有土地神的保护,每天都知道第二天要发生什么事情。在过唐古拉山时,他在想象中见到六臂马哈卡拉(Mahākāla);但在远处看,好像人的肺,有蜂由那里飞出来,又飞进去;但在近处看,则有几千佛像。群蜂都落在他的身上,给他以香味和快乐的心,使他忘掉旅途中一切疲劳。他到拉萨以后,给释迦牟尼像和文殊像献了哈达。文殊向他报以笑脸,这就是他的名字嘉样协巴(jam-dbyaṅs-bad-pa),即“曼殊勾沙(Manñjughoṣa)的笑脸”。当他在哲邦寺(Hbras-spuṅs)的拉姆瑞姆拉康(Lam-rim Lha-khaṅ)殿内向一世达赖像叩头时,据说像伸手摸了他的头。当他拜二世达赖所建立的宗喀巴像时,表现更为奇怪:像竟告以“你到五十岁以后,再来这里一次”。彼时他不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但后来他当哲蚌寺多门学院(Sgo-maṅ-grwa-tshaṅ)的法台时。他才明白这是预言。在这类故事以外,在哲蚌寺留下的最初印象是很好的,因为他在到达的那天就借了宗喀巴的《分段教程》的简编。僧众们很奇怪,因为他们并不怎样读它。实际,全编并不在那里。

第二天他在多门学院入学,即开始在学问上进步很快,那是罗卜阿旺罗椎佳错(Klo-ẖbum-ṅag-dbaṅ-blo-gros-rgya-mtsho)当法台的时候。法台于1627年受明朝皇帝的召请,曾去朝见皇帝。这一事实,似可解释后来这个安多的年轻和尚关于西藏和内地的关系的理解。

1672年他二十五岁的时候,被吸收到一个班去学习《中论》。他在桑普(Gsaṅ-phu)护法庙恰好坐了克主曲杰坐过的座位,那就是神殿的第七根柱边的座位。这一偶然事件,使他成为克主曲杰的著作的专家,即将他的著作制成木版,加以印刷,并使之推广的人。

他被五世达赖授以全僧戒仪式,那是在他二十七岁,即1674年时。此时,他以饮清水,不喝茶的朴素生活著称。于1676年谢绝作多门学院法台后,他进入神学下院(Rgyud-smad),那是1433年建立的。那里的法台,就是多门学院吸收他入院的法台,即罗卜阿旺罗椎佳错法台。新进入密宗学院的人,先以当学生受人尊敬,后来又以当教师受人尊敬,最后不能不退休习静,以避免接受法台的任务,虽然他这样做使他的大师、原来的法台甚为失望,那是他在原来的学院即深为敬爱的大师。

在1697年以前(即他五十岁以前),他在色居恭巴(Sre-rgyud-dgon-pa)寺同滚巧牙配(Dkon-mchog-yar-ẖphel)学习,并从大师学到由嘴到耳的格鲁巴教诲,那是不曾写入书中的。那时他也得到本乡来藏的四人许诺,他在以后回乡建寺时,他们乐于献出地方。当他五十岁时,正值六世达赖(Tshaṅs-dbyaṅs-rgya-mtsho)由西藏南部门(Mon)地迎入拉萨,他即预见到这个孩子不会遵守将来的誓言,恪守清规。

1700年他任多门学院的法台,那是达赖自己任命的,不便辞谢。在十月二十五日,为了纪念宗喀巴圆寂,他献了酥油花供。自那以后,酥油花供即成为格鲁巴许多学术中心的著名礼仪。他又严格管理学院的规程,以便于执行纪律。并获得不同来源的布施,保证僧众的生活。

1702年他五十五岁时,他作为陪同六世达赖到扎什伦布的人员之一,便于五世班禅施受戒仪。据说,新达赖曾问,给他受的各种戒,是不是一个一个地施。班禅答“是”。达赖又问,破戒是否也是一个一个地破。答复是:“一切都可同时破。”于是达赖便说:“那么,我将一切戒律都还给你。”他便由座椅上跳下来,走了,没有人能够劝他回来进行典礼。此事引起了很大的混乱。桑结佳错(Saṅs-rgyas-rgya-mtsho),注66西藏政府总督,他是被蒙古王拉臧(Lha-bzaṅ)于1705年杀死的;六世达赖,是1706年被废除的;第二个六世达赖被扶上了宝座。这三人发生的事故,嘉样协巴都亲自见到过,这里就不赘述了。

回到嘉样协巴个人生活历史。他于1703年收到家中的蒙古王额尔的尼局囊(Air-rdi-ni-ju-naṅ)寄给他的全部佛经,并叫他回家去,传授佛教。对于此事,他反问道:“假定我回去,你能帮助建个好的寺院,像哲蚌那样吗?”蒙王回答是:“要像哲蚌那样子,恐怕有些困难,但我要尽最大的努力满足你的愿望。”

1707年他六十岁时,嘉样协巴辞了多门学院法台的职务,但在同一年他被邀请当帕崩卡(Pha-boṅ-kha)寺的法台,那是被看作西藏24座最圣洁的寺院之一,据说藏王松赞甘布曾在那里静修一些时间。所以尽管他乐意早日回安多,可还是于十月份接受了法台的职务。

1708年蒙古王打发人来接他,他只告诉来者,他打算次年回乡。1709年夏,他便离开了拉萨,沿途为许多群众举办了许多宗教仪式,于当年九月到了蒙古王的领地。甘卡曲(Rkan-dkaẖ-bcu)捐了乍西奇(Bkra-çis-ẖkhyil)这块地方,如前许诺,而拉卜楞(Bla-bran)寺即在佳卡托顶(Rgya-sgar-tog-tiṅ)奠基,与甘丹寺奠基礼(1409年)同是己丑年(1709年),即五个甲子,等于三百年后。

藏文“乍西奇”等于梵文“阿塔”(Atha)。第一个字母“A”代表A-mes-ge-sar-rdo-rtags,即“祖先”(A-mes)戈撒(Ge-sar)的纪念碑(Rdo-rtags)。地名的由来,也与“A”字相符,即与公元11世纪姆吉拉准(Ma-gcig-lab-sgron)所作的预言里的字相符。据预言所说,在“A”地方建寺院,即代表文殊。嘉样协巴既符合在乍西奇建寺院的预言所述,他便是文殊的化身。

1710年,第一个显教学院诞生了,初学生徒三百名,蒙古王第一次捐赠了大帐篷,可容千人。旁人也捐赠了其他必需品。实际的经堂,于1711年开始修建,费用由蒙古王负担。它是按照多门学院修建的,有八十四根柱子。

1716年神学下院,按照西藏的居眉(Rgyud-smad)修建,那是1433年修建的。1720年清朝皇帝康熙赠给嘉样协巴以“大宝法师”(Or dni No-mun-khan)的称号,他1721年二月初五圆寂,时年七十四岁。他的肉身保存在拉卜楞寺经堂的金塔中。他的忌日依然举行典礼。

嘉样二世(1728—1791年),拉卜楞创始人第二代转世,是青海和西康交界囊谦(Naṅ-chen)地方的人。他的家是当地四大家族之一,因为相信嘉样一世转世为清帝乾隆,所以嘉样二世好久都被一世的同事所否认,蒙古王的夫人于1742年去拉萨求金瓶卜,正式承认二世,才于次年迎至拉卜楞。那时他已十六岁了。他于二十二岁,被章嘉大喇嘛施全僧戒仪。他在二十五岁和三十一岁之间在拉萨进修。由三十三岁起,每天都在拉卜楞管理十三个班的僧人学生辩论,直到三十六岁,当了佑宁寺(Dgon-lun-byams-pa-gliṅ)的法台为止。三十八岁时,他当了青海塔尔寺的法台;从那时开始,每一世嘉样活佛必在一生有一次任那里的法台,作为制度。他在四十五岁回到拉卜楞后,以十二年时间,尽力使群众敬仰该寺。五十八岁时,又去拉萨,至六十岁回来,六十四岁圆寂。生前扩建了大礼堂,较原来的建筑规模大了一倍;在1763年修建了时轮院(Dus-ẖkhor),专门教拉萨历;在1784年修建了医学院,专门教医学。

嘉样三世(1792—1856年)是青海保安的年托(Ñan-thog)人。当他四岁时,拉卜楞寺的代表给他带了很多东西,其中包括二世用过的东西,让他辨认。可是四川松潘人说,他是他们那里某位活佛的转世。但二世神龛上的证据,达赖喇嘛的肯定,使人无可怀疑,他是属于拉卜楞的。七岁时他被迎入拉卜楞寺,十八岁到拉萨留学。班禅大师在他二十岁时给他施和尚全戒,两年以后他返回拉卜楞。他虽然是活佛,但却保持苦行生活,他永远不穿新服,拒绝银品装饰,不坐锦绣垫毯,他随时乐于帮助普通僧人,甚至安放锅灶的小事他也进行指导;绝大部分的时间,他都在入静状态,甚至在骑马旅行时,他也能入静。他没有建立新的学院,只完成了二世遗留的未完工的医学院。

嘉样四世(1856—1916年),西康德格(Sde-dge)人,五岁时迎入拉卜楞,二十一岁时,至拉萨进修,在那里学习三年,即回原处,并于1881年修建喜金刚院(Kye-rdo-rje),专门讲授汉历。在行为方式上,恰与前世相反,他喜欢旅行和建筑。除了许多寺院以外他修建了各种私人住所。在1898年他旅行至北京和神山五台。在他的传记中,充满了如何欣赏远地难见的景色的故事。

嘉样五世(1916—1947年),生于西康理化,于1920年五岁时同其家人到了拉卜楞。与其家人一起到寺的事,在转世活佛中是不常见的。当寺院于1924年被青海回族侵入的时候,他避难到了旁处。那时的中央政府,允其所请,将拉卜楞划归甘肃管辖,以免回族在青海的当权者再去干扰。命令于1927年到达,嘉样五世于是年即回原驻所。1938年他去拉萨进修,于1939年修建神学上院(Rgyud-stod)。他在1940年回到拉卜楞后,关心显宗佛教的教程扩大事,并于1943年选择年轻的僧人学习汉文初小课程。他自己也同出身于大学毕业生的拉卜楞寺汉僧学习汉文,在汉族文化的边缘上形成了藏族著名的文化中心,这显然有文化交流的迹象。不幸他在三十二岁,正当他对藏族文艺复兴大有贡献的时候圆寂了。

嘉样六世尚未亲政时,拉卜楞的宗教事务和俗家事务,都被五世的两个哥哥分头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