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华视”制作的《小凤仙与蔡松坡》国语连续剧,因为主题正确,导演手法细腻,所以深受大众欢迎。

先师阎荫桐知友汪菱湖,长于书启,松坡先生旅京之时,曾代司笔札,每逢假日,辄来舍间,三五友好为诗钟雅集,酒酣耳热,每将蔡、小轶事,资为谈助。蔡除凛然民族大义外,人极倜傥风流,而所为诗词,亦跳脱绰约。当项城暗嘱杨晰子等人终日以选色征花羁縻蔡氏时,蔡有七绝一首述怀:

女贞掩面怕求媒,三十羞颜未肯开;

若羡缠头朱锦富,早经欢笑下妆台。

诗以言志,此诗极为露骨,当时蔡身处危城,军警环伺侦探密布之下,从不以此诗示人也。某日酒酣耳热,曾将此诗随口念出,汪暗中抄存,故此诗极少人知。

剧中称小凤仙隶北里云吉班,汪告当时渠曾多次随蔡前往小凤仙处吃花酒、打麻将。小凤仙先隶陕西巷云和班,后转百顺胡同三福班悬牌。据梁启超先生称,三福班即芥子园旧址。予曩在故都,鉴于梁氏之说,曾往观赏,屋宇轩敞,窗棂隔扇雕刻古朴、典雅,曲径朱槛,别有情趣,梁氏之说,当有所据。至于云吉班之说,曾遍询熟于北里花乘诸老,皆称八大胡同各清吟小班以云字起头,名班者仅一云和班,电视所谓云吉班想系误传耳。

松坡逝世,小凤仙挽蔡“几年北地胭脂”一联传诵南北,或谓此联出诸樊云门手笔。此老晚年隐居故都,诗酒捧角,乃其正课,赛金花之《彩云曲》,即系樊老遣兴之作,喜为英雄儿女添佳话,正此老拿手好戏也。

至于陶希圣先生说班子的穿短袄时不准穿裙子,那是一点也不假的。清末民初,裙子是妇女们的礼服,嫡庶之分,就在裙子上,遇有喜庆大典,正太太、姨太太,一眼就可以分出来。正太太都是大红绣花裙子,姨太太只能穿粉红、湖色、淡青等色的裙子,除非有了显赫的儿女,大妇赏穿红裙子才能穿,否则就算僭越,要被人笑话了。电视剧里有几次小凤仙穿裙子自然是不合规矩的。还有几次小凤仙自己到蔡将军公馆去,照旧京当时习俗,也是不容许的。古板的人家,堂子姑娘根本不准上门,就是条子钱、花酒钱,逢年按节班子里人也不敢上门讨索,顶多打电话给账房,请求跟上边回一声。像上海每逢三节,堂子里跑外到各公馆里去算堂差钱,在故都各官绅家是不会发生的。不过演戏有时要配合剧情,制造高潮,有时跟事实不能不有所出入的。

谈到小凤仙面貌风韵如何,说者各异其词。天津《庸报》记者童轩荪,彼时年少好弄,听说隆福寺某照相馆,存有小凤仙照相底片,曾出重金拟购底片刊登《北洋画报》。惜底片受潮无法制版,使一代名妓美丑之争扑朔成谜,伊人秋水,徒殷遐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