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青山开篇直言“丽”就是美,这种针对琴乐的美产生自“清”和“静”之中,接着又补充说“丽”是从“古”“澹”中出,这和“雅”况的情形类似,“丽”也是基于前述诸况的综合体现。“雅”指的是内在气韵,“丽”指的是外在表象。

往往在审美上与“丽”混淆的是媚,青山以妖冶来形容,妖为不正,冶为装饰过度。如果音韵不雅,指法不好,以繁密的声响和急速的节奏来冲击听者的听觉感受,这就是媚,不是“丽”。青山此处所言的“媚”指的乃是“俗媚”。

在众多的音乐艺术门类中,琴乐确实不以激烈繁复取胜,其审美倾向在于清淡之雅丽。将青山所论推之于弦索也同样适用,相对于琴,弦索显得声繁调急(弦索也有淡雅的文曲),然而繁急中也有雅俗之分,繁复中的层次,急速中的变化,又是另一种审美。故“丽”于琴是“清丽”,于弦索是“艳丽”。“俗媚”之“艳”即是“艳俗”,与“艳丽”的审美是大相径庭的。

青山所说的感动人心,也是从琴乐大雅的角度为出发点来看的。感动与否,往往取决于受众的不同。例如器乐演奏中一些炫技的乐段,在世俗中常会引起一片喝彩。放之西方世界,古典的交响乐与现代的重金属摇滚,也是各有拥趸,往往听众感动到晕过去的场面更是只有在摇滚音乐会上才会见到,因此感人要看感动的对象是什么人。但是谈及审美,“艳俗”“俗媚”是绝对不可取的。

青山复以西施天生自然之美和东施效颦的典故,强调了琴乐中所说的“丽”,更多是发自内心本性,而非矫揉造作。秦山越水,相隔千里,“丽”与“媚”的差别也是如此,但是在分辨时,往往差在毫厘之间,研习音乐的人应当明白这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总而言之,琴乐所追求的“丽”,须是从“和静清远”“古澹恬逸”中去求,雕琢本心的高洁,不过度依赖人为外在的修饰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审美上的“美”。

丽者,美也。于清静中发为美音。丽从古澹出,非从妖冶出也①。若音韵不雅,指法不隽②,徒以繁声促调③,触人之耳,而不能感人之心:此媚也,非丽也。譬诸西子④,天下之至美,而具有冰雪之姿,岂效颦者可与同日语哉⑤?美与媚,判若秦越⑥,而辨在深微⑦,审音者当自知之⑧。

【注释】

①妖冶:本义指艳丽美好,后指艳而不正。明归有光《山茶》诗:“虽具富贵姿,而无妖冶容。”

②隽(jùn):通“俊”,俊逸挺秀。

③徒:只是。

④譬:好比。诸:“之”“于”的合音。西子:西施。

⑤岂:难道,哪里。效颦(pín):以丑拙而仿效美好。《庄子·天运》:“西施病心而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彼知美,而不知之所以美。”效,仿效。,同“颦”,皱眉。

⑥判:区分,差别。秦越:秦国与越国一处西北,一处东南,形容相距很远。

⑦辨:分辨。

⑧审:明白,深知。

【译文】

“丽”就是美。在清静中才能发出美的音乐。“丽”是从古澹生出的,而并非出于妖冶。如果音韵不够雅正,指法不够俊挺,那就只是用繁促的声调来打动人的耳朵而已,却不能让人的内心感动:这是“媚”,而不是“丽”。就好比西施是天下最美的女子,且具有冰雪一般的资质,这哪里是效颦之人能够和她同日而语的啊!“美”和“媚”差别很大,但其分辨却只在细微处,精通音乐的人自然会明白区分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