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字相承五之三

【5.13.1】凡句读之成,必有起词、语词。起词之隐见,一以上下之辞气为定。而语词,则起词之所为语也,①无语词是无句读矣。语词以言起词之为何若者,则名为表词;语词以记起词之行者,则惟动字是以。在一句一读之内有二三动字连书者,其首先者乃记起词之行,名之曰坐动;其后动字所以承坐动之行者,谓之散动。散动云者,以其行非直承自起词也。②姑引论语季氏篇与高祖求贤诏分注焉以明之:

季氏(起词)将(状字)伐(坐动,以记起词之行)颛臾(「伐」之止词,至此一句)。冉有季路(起词)见(坐动)于孔子(转词,至此一读,以记述言之时)。曰(坐动,其起词即前读也,③盖「曰」者,非平日之冉有季路,乃见于孔子之冉有季路也。「曰」之止词,即以后所述之语,故至此可略顿)。季氏(起词)将有(坐动)事(止词)于颛臾(转词,记处,至此皆「曰」之止词)。孔子(起词)曰(坐动,同前)。求(主次,呼其名也)。无乃(状字,以状所疑,与助语④「与」字相应,反言以决之也)尔(起词)是(决辞,⑤以代句之坐动也)过(表词)与(助字,至此一句)。夫(特指代字)颛臾(主次,冒于句读之先,特指其名,文势一振)。昔者(二字,状字之记时者⑥)先王(起词)以(用也,动字,今为坐动)为(作也,亦动字,乃上承「以」字,所谓散动也,犹云「昔先王用颛臾为东蒙主」,故「为」字前含有「颛臾」二字,以其特提于句读之先,故不言而喻)东蒙(「主」字之偏次)主(「为」之止词,如「为」字作「是」字解亦可,得「主」字乃表词。犹云「昔先王封之为东蒙主也。」至此言故之读,言所以为「社稷之臣」之故也)。且(连字,进一层,所以连前读,意谓颛臾之为社稷之臣,不第先王封之之故,更以「且在」云云)在(坐动,其起词空冒于前)邦域之中(转词以记处者)矣(助字,以决事之已然者。至此又一读,亦言故也。两读意偏,下句意全)。是(决辞,可视为本句之坐动,其起词「颛臾」已先提矣)社稷(偏次)之(介字)臣(表词)也(助字,决理也,犹云「当日先王封之之故既如彼,其所居之地又如此,理当视为国家社稷之臣也。」至此句全)。何(询问代字,乃「为」字司词倒置于先者,见询问代字篇)以(用也,作动字解,此坐动也,其起词指与语者,或暗指季氏亦可,犹云「既为社稷之臣,尔等何为用伐乎?」)伐(散动字,上承「以」字)为(介字,其司词「何」字先置。若作为「哉」字解,则「以」字为介字。「何以伐为」者,犹云「为何伐之哉?」至此一句)。冉有(起词)曰(坐动,至此作一顿)。夫子(起词)欲(坐动)之(止词。至此一句)。吾二臣者(起词)皆(代字)不(状字)欲(坐动)也(助字,煞句,以助其反决之理)。孔子(起词)曰(坐动)。周任(起词)有(坐动)言(止词,至此一读)曰(坐动,其起词乃前读)。陈(坐读,其起词即凡为人臣者,不言可喻)力(止词)就(散动,为司词,其上当有「以」字,可不书明)列(「就」之止词,至此一句)。不能者(起词)止(坐动,又一句)。危(坐动,其起词乃所相之人,不言而喻,一字为读)而(连字)不持(坐动,其起词即相者,止词乃所相者,皆不明书。至此一全读)。颠而不扶(同上,犹云「如主人颠而相者不扶焉」)。则(连字,以言效也)将焉(皆状字)用(坐动,其起词即所相之主人也)彼相(止词)矣(助字,决其效之当然也。凡假设之事皆为读,以其意未全也。而当然之效则为句,以其意毕达也,故至此为句)。且尔言(起词)过(坐动)矣(决其已然之言如此,至此一句)。虎兕(起词)出(坐动)于柙(转词,至此一读)。龟玉(起词)毁(坐动)于椟中(转词,又一读)。是(决辞,起词两读)谁之过(表词)与(助字,反决口气,至此为句)。冉有曰(同上)。今(连字,提起)夫颛臾(起词)。固(表词)而(连字)近(亦表词,皆如坐动)于费(司词,属于「近」字,至此一句)。今(状字,言时)不取(坐动,起词则为季氏,止词则为颛臾,皆不言而喻。此一假设之读也)。后世(加词,记时)必(状字)为(坐动)子孙(偏次)忧(止词。至此言假设之效,成为一句)。孔子(起词)曰(坐动)。求(主次,呼其名也)。君子(起词)疾(坐动,下文皆其止词)夫(特指代字,直贯「辞」字)舍(坐动,其起词乃为是言者,不言而喻。下文「曰欲之」,其止词也)曰欲之(皆「舍」字止词,犹云「舍其欲利之言」)。而(连字,上接「舍」字)必为(坐动,其起词与「舍」字用)之(代字,转词先置)辞(「为」字止词,犹云「必为辞以掩饰其欲利之心」。「之」指上文,故「舍曰欲之」一读,「而必为之辞」又一读,两皆「疾」字止词。至此句全)。丘也(起词,本名,后煞「也」字,见后)。闻(坐动,下文皆记所闻,至「不安」止,皆其止词)有国有家者(一读,为起词也)。不患(坐动)寡(止词)而患不均(同上,至此一读)。不患贫而患不安(又一读。自「有国有家者」至此两读,皆「闻」字止词也)。盖(连字,言故)均(起词⑦)无(坐动)贫(止词,一小句,下同)。和无寡。安无顿(三平句,意皆全)。夫(代字,指上文,起词)如(同动,此为坐动)是(止词,犹云「所言诚若此」也,可为顿读)。⑧故(连字)远人(起词)不服(坐动,至此一假设之读)。则(连字,接言当然之事)修(坐动,其起词即凡有国者,不言可知)文德(止词)以(介字)来(散动,司于介字)之(「来」字止词,至此一句)。既(连字、状字皆可)来(坐动)之(止词,此假设之读)。则(连字,推言假设后应为之事)安(坐动,与上「来」字,其起词皆「有国者」)之(止词,至此句意已全)今(连字,提起)由与求也(起词)。相(坐动)夫子(止词,至此一读,记所处之位)。远人(起词)不服(坐动,记事之句,口气未完)而(连字,以连上下两句相反之事)不能(坐动,其起词为「由」「求」,已先置)来(散动,以承「能」字助动)也(助字,反决,⑨又以口气未完,故煞「也」字)。邦(起词,言邦内之民)分崩离析(四动字,皆为坐动,意平而各不相属)而不能守也(与上句同)。而(连字,上文自「远人不服」至「不能守也」诸句,备陈不能伐人之事,至此「而」字为一大转,以起下文)谋(坐动,「由」「求」其起词也)动(散动,以承「谋」字)干戈(「动」字止词)于邦内(转词,记处。自「远人不服」至此,诸句皆平面口气)。吾(起词)恐(坐动,以下至「也」字,皆所「恐」也,故为止词)季孙之忧(一顿,下文两读之起词)不在(坐动)颛臾(转词。至此为一小读)。而(反转连字)在(坐动,起词在前)萧墙之内(转词,记处,「在」字后无介字)也(至此一读,乃「恐」字止词。「也」字所以决言事理之必将如此,又以煞止词之读也。「今由与求也」至此一段,句意乃全,而「吾恐」至尾,此段中最全之句,其它皆谓之读可也)。

○1这一句似乎把话说拧了。如果说,‘而起词,则语词之所为语也’,似乎更好理解些。

○2马氏用「散动」对译西方语言中的「不定式」,不定式的用途很广,所以马氏散动的用途也很广,承坐动之行者,只是散动的一种,【5.14】节还谈到散动可以作起词、表词、司词、偏次,这些散动都不必承坐动之行。

○3「曰」的起词为「冉有季路」,马氏说起词为前读,费解。下面‘周任有言曰’,马氏说同此。

○4「语」当作「字」。

○5此「是」字决非决辞,即系词。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引王氏经传释词释为「之」(以「过」为名词)。杨氏词诠以此种「是」字为「句中助词」,近人或解为代词(皆以「过」为动词)。

○6只「昔」一字是状字,【6.4.9】节称「昔者」为记时状字‘合于他字以成一语’。

○7「均」,按文通体系应为读,犹云「假如分配平均……」。

○8关于「夫如是」,全书提到多次,但说法不一。【10.5.4】节说它是‘状语有为顿者’;【10.6.2.5】节说:‘「夫如是」……重申前文而自成为读矣。’此处又说它‘可为顿读’,为顿为读,不加判断。

○9何谓‘反决’,不明。

盖(起词)①闻(坐动,其起词即高祖自谓,下文至「成名」皆其所闻之事,皆其止词也)王者(偏次,犹云「王者之中」)莫(代字,起词,犹云「王者之中无人」)高(表词,用为坐动)于(介字,用为比较者)周文(「于」字司词,所比之一端,至此一读)。伯者莫高于齐桓(至此又一读,与前读同。然两读皆非「闻」字止词,要皆为后读之起词)。皆(代字,与「周文」「齐桓」同次,用为止词)待(坐动)贤人(止词,至此为半读)而(连上读,可省「皆」字)②成(坐动)名(止词。至此一读全。故「皆待贤人而成名」止,乃「闻」字止词,前两读则此读之起词。③至此句全)。今(连字提起)天下贤者(起词,犹云「天下所有贤者」,「天下」偏次)智能(两静字表词,用为坐动,至此一读。犹云「今日天下所有贤者,皆是智能之人」。喝起)。岂待(两状字,用如连字)④古之个(起词,下暗含「智能」,故此句无坐动。凡相比句读,其坐动同前,故可暗藏也)乎(助字,反问口气,至此一句。犹云「今之贤者亦有智能之人,岂惟古人为然哉?」)。患(起词,犹云「贤士不进之患」)在(句之坐读)人主(起词)不交(坐动。「交」字为自反动字,⑤犹云「患在人主不与士相交之故」,「与士相」三字不言而喻。「人主不交」一读,为偏次,其正次「故」字,犹云「不交之故」)故(「在」字止词)也(助字,决言其事必然之理。自「患」字至此一句)。士(起词)奚(询问代字,「由」字司词,先置,例也)由(介字,「因」也,「用」也)天之灵(司词)。贤士大夫(亦「以」字司词)。定(坐动)有(散动,承「定」字)天下(两动止词,犹云「因天与人,吾定天下而有之。」)。以(介字,使也)为(散动,司于「以」字)一家(「为」字止词。自「以天之灵」至此,为言故之读)。欲(坐动,其起词在前,其止词乃后读也)其(读之起词,指「天下」)长久(表词,附于「其」字,用为坐动)。世世(转词,在宾次,以记时也)奉(散动,以承「长久」二字)宗庙(「奉」字止词)亡绝(亦散动,皆解「长久」二字,犹云「欲天下久长,使世世代代能奉宗庙而不绝」也)也(助字,以煞承读之为止词者。自「其」字至此,皆为承读,即「欲」之止词)。贤人(起词)已(状字,记时)与我(司词)共(代字)平(坐动)之(止词)矣(助字,言已然之事)。而(连字,所以连下文「可」字)不(状字)与吾(司词)共安利(坐动)之(止词。自「不」字至此为一读,而为「可」字起词)。可(坐动)乎(助字,反问。至此一句,犹云「录用人已与我平天下,而不与我共安利之,可乎哉?」)。贤士大夫(偏次,先置)有(坐动,无起词,其止词乃后读也)肯(坐动,其起词乃下文「者」字。犹云「贤士大夫中有如此者」)从(散动,承「肯」字)我(止词)游(散动,上承「从」字。三动字蝉联承下)者(代字,「肯」字起词,至此一读,为「有」字止词。故自「贤士大夫」至此,共为一假设之读,犹云「士大夫中如有如此之人」)。吾(起词)能(坐动)尊显(两散动,皆并承,「能」字)之(止词。至此一句)。布告(两字并为坐动,其起词即对官而言,故不言而喻,其止词即上文诸事,亦不言明)天下(转词,犹云「不告之于天下也。」至此一句)。使(连字,⑥以言效也)明知(坐动,其起词即暗含「天下之人」)朕意(止词。自「使」字至此一读,以附前句)。御史大夫(起词)昌(同次)下(坐动,其止词即暗含此诏令也)相国(转词,犹云「下之于相国也。」至此一句)。相国(起词)*侯(同次)下诸侯王(同上)。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又一句,同上)。其(代字,偏次,犹云「其人之中」也)有(坐动,无起词,其止词即以后之读也)意(读之坐动,其起词即下文「者」字。「意」字用如受动)⑦称(散动,上承「意」字,解「合」也)明德(「称」字止词)者(煞读代字。至此一假设之读,犹云「如有见称为明德之人」)。必(状字)身(他反代字)劝(坐动,其起词即以前所言「郡守」,其止词即可称明德者)为之(「之」指「明德者」,介字司词)驾(亦坐动,与「劝」字同。犹云「必身劝而为之驾。」至此一句)。遣(坐动,起词指「郡守」,止词同上)诣(散动,承「遣」字,犹云「遣之至相国府」)相国府(转词,记所到之处)。署(散动,承「诣」字,犹云「遣之诣相国府,使之署」也)行义年(三字,「署」字止词。至此又一句止)。有(坐动,一字为假设之读,犹云「如有称合明德之人」也)而(连字)弗言(坐动,其起词仍指「郡守」等,其止词仍指其人。犹云「如有其人而郡守不言之于上」云,至此为读)。觉(受动字,可为起词)。免(坐动,犹云「凡弗言而为所觉者即免。」至此句全)。年老癃病(犹云「如有老于年而病癃者」,两静字皆为表词,合成一读),勿遣(谕郡守也。「遣」字坐动,其起词「郡守」,止词即老病之人)。

以上引书两篇,玩索有得,则句读之法较然矣。

○1此处说「盖」是起词,接着又说「闻」的起词即高祖自谓,令人不解。「盖」字,【8.1.4】节称之为提起连字,并引用此例说:‘此以「盖」字提起者’。足见马氏这里所谓「起词」只是指有提起作用之词语。然「起词」在马氏体系中是专指主语的,此又称「起词」,实为混淆。

○2省「皆」字之说甚怪,‘皆待贤人而皆成名’,无此句法。

○3此读之起词为「周文」「齐桓」,非前两读。

○4「岂」为状字,表反诘;「特」,状字,仅也,此处皆无连接作用。

○5「交」为「结交」之意,非自反动字。

○6马氏把「使」分为动字和连字两类,此外合于【5.13.2.4】节所说‘「使」……用以明事势之使然者,则当视为连字。’

○7此「意」字似非动字而为名字。

【5.13.2】夫曰助动,必有所助之动字为之后焉。后之者,所谓散动也。然动字之可承以散动者,不尽助动然也。凡动字之在句读,有散动为承者,概为坐动。使散动之行与坐动之行,同为起词所发,则惟置散动后乎坐动而已。夫如是,与助动无异。或不然,而更有起词焉以记其行之所自发,则参之于坐、散两动字之间而更为一读,是曰承读。于是,所谓散动者,又为承读之坐动矣。承读起词有不明见者,必其已见于上文者也;不然,必其显而易知者也,观于所引斯明矣。

夫动字之可承以散动者,约有三焉。

【5.13.2.1】一,凡动字说官司之行者,如耳闻、目见、心知、口述之类,则有承读以记所闻、所见、所知、所述之事者,常也。至「曰」「云」诸动字后,虽皆为所云之语,而所语甚长,有未能以承读概之也。①

[1068]孟公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见」字坐坐动,「人」字起词也,「入」字第二动字,上承「见」字,「孺子」为「入」字起词,「孺子将入于井」六字承读,即目见之事也。

[1069]又万上:吾闻其以尧舜之道要汤,未闻以割烹也。——「其以尧舜之道要汤」八字,承读,以记耳闻之事也,「其」字为「要」字起词,「以割烹」者,犹云「其以割烹要汤」也,本文不曰「其」,不曰「要汤」者,已见于上文也。

[1070]又:不识舜不知象之将杀己与?——「舜」字起至「与」字止,为「识」字承读,而「象之将杀己」五字,又为「知」之承读。

[1071]又滕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性善」,所道之事,「善」,静字而为表词,亦承读也。

[1072]又梁上: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我毁明堂」四字承读,即人所「谓」也。

[1073]又梁上: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云云。——「曰」后诸句至「何也」止,皆所述之语,自为句读,不得统名之承读。又「诗云」后所引之诗,一读一句②亦然。

[1074]又梁下:今燕虐其民,王往在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以为」二字,即「意谓」也。「拯己」字上承「以为」二字,其起词乃「王」了。今不曰「民以为王将拯己」云者,以「王」字见于上文,不必重见也,「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九字为承读。承读助以「也」字者居多。

[1075]又尽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了,无不知敬其兄也。——「爱其亲」「敬其兄」皆承「知」字。然爱者与敬者,亦即知爱知敬之童,是「爱」「敬」之行同为知爱知敬之童所发,故「爱」「敬」二字直承「知」字而已,此与助动无异。

[1076]吴语:臣观吴王之色类有大忧。——「吴王之色类有大忧」八字承读,所观之事也。

[1077]左襄二十五: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太史尽死」四字,「闻」字之承读,「既书矣」亦然。惟所为书之事己见上文,故不重现。

[1078]又僖三十二: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079]又庄十: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80]又桓十三:不然,夫岂不知夫楚师之尽行也。

[1081]庄骈拇:意仁义其非人情乎?

[1082]又在宥:甚矣,吾未知圣知之不为桁杨椄槢也,仁义之不为桎梏凿枘也,焉知曾史之不为桀跖嚆矢也?

[1083]汉高帝纪: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1084]又霍光传:去病不早知为大人遗体也。

[1085]史平准书:式既在位,见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

[1086]三李斯列传: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

[1087]韩送齐皡下第序:吾用是知齐生后日诚良有司也,能复古者也,公无私者也,知命不惑者也。

诸所引坐动,皆记官司之行,而后皆以承读承之也。

○1马氏把止词之读中的动字也列于散动,超出西方语言不定式动词范围。但马氏对「云」「曰」等动字又区别其后为间接引语(即转述)或直接引语,前者为承读,后者非承读,这是很有见识的。

○2一读指「他人有心」,一句指「予忖度之」。这种句式,现在都认为是两个分句,但马氏认为在前者为读,在后者为句,可参看第十章。

【5.13.2.2】二,凡动字记内情所发之行者,如「恐」「惧」「敢」「怒」「愿」「欲」之类,则后有散动以承之者,常也。惟散动所词之事,心欲其然而恐其不然者,则加弗辞以状之;冀其不然而虞其或然者,则不加弗辞。

[1088]孟梁下: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恐」字坐动,内情所发,「王之不好勇也」六字,承读。民愿王之好勇而恐其不然,故状以「不」字。

[1089]又公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闵」字坐动,亦内情所发,「其苗之不长」五字,承读,状以「不」字者,心欲其长也。

[1090]又公上: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恐」字后一曰「不伤人」者,幸其能伤人也;一曰「伤人」者,求其不伤也。

[1091]孟梁上:寡人愿安承教。——「愿」者,王自谓也,「承教」者亦王也。坐、散两动,同一起词,共成一句。

[1092]又: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辅」字上承「愿」字而另有起词,故为承读。此愿其如是而无所恐也,故不以弗辞状之也。

至[1093]孟子公孙丑上云: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

[1094]又滕文公上云:御者且羞与射者比。

[1095]又云: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

[1096]又离娄下云: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

[1097]又告子下云:交得见于邹君,可以假馆,愿留而受业于门。——诸句内曰「敢侮」,曰「羞与比」,曰「好驰(与)试」,曰「乐有」,曰「愿留」,皆坐、散两动的一起词,故祇后先并置耳。

[1098]左昭元:子姑忧子晳之欲背诞也。——「子晳」至「也」字止,为承读,乃所忧之事也。愿其不然,故无弗辞。

[1099]又成十三: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亦来告我曰。——「君之二三其德也」承读,楚人所恶也。

[1100]论语阳货云: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三句,「恶」字后皆有承读。而恶其诚然也,故皆无弗辞。

[1101]又昭三十:初而言伐楚,吾知其可也,而恐其使余往也,又恶人之有余之功也,今余将自有之矣,伐楚何如?——一「恐」字,一「恶」字,后各有承读,而不加弗辞者,一恐其或然,一恶其诚然也。

[1102]论公冶: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1103]史韩非列传:余独悲韩子为说难而不能自脱耳。

[1104]又高帝本纪: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

[1105]又: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1106]又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1107]又: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1108]又项羽本纪: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109]汉司马相如传:恐远所溪谷用泽之民不遍闻。

[1110]又杨恽传:然窃恨足下不深惟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

[1111]秦策: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1112]公隐元:且如桓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

[1113]魏策:子之于学者,将尽行之乎?愿子之有以易名母也。子之于学也,将有所不行乎?愿子之且以名母为后也。——诸所引「愿」「恐」等坐动后,皆为承读,而以「也」字煞者为常。

[1114]吴语:孤不敢忘天灾,其敢忘君王之大赐乎!

[1115]又襄三十一: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

[1116]又僖二十八:非敢必有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

[1117]孟公下: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六引「敢」字,其后散动直记所「敢」之事,故不另为一读也。

【5.13.2.3】「请」字之后,其承读起词如为所请之人,往往置先「请」字。有解为所呼之名者,非是。

[1118]孟梁下: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犹云「请王无好小勇」也。夫「请」者,孟子所请之人,谓「王」也;所请之事,「王无好小勇」也。今「王」字先于「请」字,一若「王」为「请」字起词矣,故有以王为对呼之名者此也,是则「王」字当为一顿。至如

[1119]王请勿疑∣王请度之∣王请大之——等句,皆此例也。

[1120]左襄二十七:王曰:‘释齐秦,他国请相见也。’——前文云‘请晋楚之从交相见也’,今曰‘释齐秦,他国请相见也’,犹云「齐秦两国外,其余各国请令其相见也。」「他国」见先「请」字如前。然此非与他国对语,则「他国」之先「请」字,不得以呼名使例之矣。至如

[1121]又襄公二十九年:请观于周乐。

[1122]又昭元年:请垂櫜而入。

[1123]又桓五年:郑子元请为左拒以当蔡人、卫人,为右拒以当陈人。

[1124]又桓六年:少师侈,请羸师以张之。——诸句,皆常例也。

[1125]秦策云:秦相应侯曰:‘王勿忧也,请令废之。’

[1126]齐策云:张仪曰:‘王勿患,请令罢齐兵。’

[1127]韩策云:穰侯曰:‘公无见王矣,臣请令发兵救韩。’——而史记韩世家作‘请今发兵救韩。’

[1128]赵策云:于是秦王乃见使者曰:‘赵豹平原君数欺寡人,赵能杀此二人则可,若不能杀,请令率诸侯受命邯郸城下。’——以上所引,凡言「请令」者,经生家以为「请今」之讹也,而以史记本为证。然「请」后加「令」之者,犹云「请人转令他人以为所请之事。」盖所请之事,既非请者所可专,亦非为请之人可自为,故加「令」字,于义甚顺。若以「请令」改为「请今」,则所请之事,似即请者所自为也。①

①章云:此字国策作「今」,马氏此文,盖自读书雑志转引,未检原书。然雑志此字,明系镌刻之误。原文云‘“……臣请令发兵救韩”,「令」亦当为「今」,言请即发兵救韩也。史记韩世家作「今」,是其证。凡言「请今」者,皆谓「请即」也。赵策“秦王谓谅毅曰:……请令率诸侯受命邯郸城下。”史记项羽纪“韩信彭越皆报曰:请今进兵”,是其证也。’王氏既以赵策与项纪并举,证「令」之当为「今」,则此文不当为「令」可知。章氏又云:马氏所云「经生家」云云,指王念孙读书雑志战国策第一。

【5.13.2.4】「使」字后有承读,以记所使为之事,常语也。然「使」「令」诸字,用以明事势之使然者,则当视为连字,而非动字也。至禁令无然者,则用「无得」「无令」「无使」「使无」诸字,皆当作连字观。「使」字后凡有承读,其起词如为代字,用「之」字者其常,「彼」「其」两字亦间用焉。①

「使」作动字。

[1129]孟梁上: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是」字代字而为起词也,「使」字坐动,「民」字起至「无憾」止,乃承读也。

[1130]又公下:孟子为卿于齐,出吊于滕,王使盖大夫王驩为辅行。——「盖大夫」起至「辅行」止,「使」字承读也。

[1131]左僖二十八:栾枝使舆曳柴而*遁,楚师驰之。——「舆曳柴而*遁」者承读,即栾枝所使之事也。

[1132]又僖三十三: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戳于秦,寡君之以为戳,死且不朽。——「归就戳」者,「累臣」也,「使」字承读也。

[1133]史张释之列传: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使承诏赦太子」者,即薄太后所使之事也。②

[1134]又三王世家:陛下过听,使臣去病待罪行间。——「臣去病待罪」者,陛下所使之事。皆为承读。

「使」作连字。 [1135]孟梁上: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使不得耕耨」者非「彼」也,乃「彼夺民时」之事使然者也,故「使」字当作连字观也。

[1136]又: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云云。——「天下仕者」皆欲如是者,非王所能使然也,乃「发政施仁」之效使然也。

[1137]左隐元: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无使滋蔓」者,乃能「早为之所」之效,非谓庄公能禁其不滋蔓也。故「无使」二字应为连字,以记禁令之事也。

[1138]又成二:寡君不忍,使羣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无令」二字,与「无使」同。

[1139]史张释之列传: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无得」亦禁令之连字也。

[1140]左成十三: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俾」字,使令之连字也,与「使」字同。③

[1141]史匈奴列传:愿寝兵……以安边民,使少者得成其长,老者安其处,世世平乐。

[1142]又:明告诸吏,使无负约。

[1143]汉李广传:后无以复使边臣,令汉益轻匈奴。

[1145]又项羽本纪: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决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1146]齐策: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1147]楚语: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使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说于鬼神,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诸所引曰「使少者」,曰「令汉」,曰「使得」,曰「令诸君知」,皆以明事势之使然者也。又曰「使无负」曰「无使」,曰「使无以」,曰「使寡君无」,曰「使神无」,皆禁令其无然者,皆连字也。而引论于此者,凡以为「使」字区别,故连及之。

「使」后承读起词为「之」「其」「彼」者。

[1148]史货殖列传:桀黠奴,人之所患也,唯刁间收取,使之逐鱼盐商贾之利,或连车骑交守相。——「之逐鱼盐之利」,「使」字后承读也。承读起词例用「其」字,今以「之」字,唯「使」之后承读有然也。

[1149]荀子议兵:大寇则至,使之持危城则必畔,遇敌处战则必北,劳苦烦辱则必犇。——「使」字后亦用「之」字。

[1150]燕策: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使」字后承读起词亦用「之」字。

[1151]史李斯列传: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此起词亦用「之」字。

[1152]庄齐物论:夫吹万不的而使其自已也。——「使」字后承读用「其」字者不常。

至[1153]孟子尽心上云: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一句,则用「彼」字者,指道之高美不可及也。盖「彼」字之用,或褒或贬,皆有不与己类之意,而用为贬者居多,已详代字。④

○1「之」字不居主次,即不作起词,这是大原则,现在说:‘「使」字后凡有承读,其起词如为代字,用「之」字者其常’,足证「之」(以及所有名字、代字)为「使」之止词,「使」非连字。准此,「无使」「无令」「无得」亦非连字。

○2太后使承诏所赦不仅太子,亦有梁王。

○3[1140]与上[1132]同。彼处马氏称「归就戳」为「使」之承读,则「使」是动字,今又称「俾我惠公能奉祀于晋」之「俾」为‘使令之连字’。两说相较,似以将「使」和「俾」解作动字为妥。

○4此指【2.2.3】节。

【5.13.2.5】三,凡动字记有形之动,如「往」「来」「奔」「驰」之属,皆有形迹可指,其后承以散动,以记所为动之事者,则惟以两动字先后置之,而不另为承读。以两读之行,异先后而不异所自也。

[1154]孟梁下: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出」字有形之动,「舍」内动字承之,以言所为出之事也。「出」者,「舍」者,皆景公也,故「出」「舍」之行皆景公所自发,惟以「出舍」二芓先后幷置,而「舍」字可不另为承读矣。

[1155]又公下:今病小愈,趋造于朝。——「趋」「造」二字同一起词,故连书。

[1156]又梁上: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欲疾」,又「欲赴愬」,同上。

[1157]又滕上: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

[1158]公宣六:于是使勇士某者往杀之。

[1159]庄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1160]左成十三: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

[1161]史信陵君列传: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所引曰「来取」,曰「往杀」,曰「往贷」,曰「来求」,曰「争往归」,诸动字并置,皆此例也。

有形动字后如有止词或转词者,则附于后,而后以散动承之,以记所为动之事。

[1162]孟滕上:然友之邹,问于孟子。——「之」字有形动字,「邹」字其转词也。「问」者,所为之邹之事也。「之」字后系以「邹」字,而后承以「问」字,此同前例,惟两动字间参以转词耳。

[1163]秦策:楚绝齐,齐举兵伐楚。——「举」字有形动字,「兵」者其止词也,「伐楚」者,所为举兵之事也,此则两动字间参以止词耳。

[1164]左僖二十八:宋人使门尹般如晋师告急。——「如」「告」两动字间参以转词。

[1165]又: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

[1166]史项羽本纪:汉果数挑楚军战。①——「挑楚军战」,四字同上。

[1167]又魏其列传:进名士家居者贵之。——「名士家居者」一读,「进」字之止词也,句法同上。

[1168]又李斯死传: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从荀卿学」四字亦同例。

「至」字内动也,其后承以散动者,甚言事势可至之极处也。

[1169]史酷吏列传:匈奴至为偶人象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匈奴至为」云云者,犹云「郅都之可畏惮,甚至匈奴为偶人」云。

[1170]又:天子至自视病,其隆贵如此。——「天子至视」者,犹云「张汤之隆贵,甚至天子往视其病」也。

[1171]又游侠列传: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

[1172]又:布衣权至使将军为言,此其家不贫。

[1173]又货殖列传:畜至用谷童马牛。

[1174]汉张禹传:禹为师傅不遵谦让,至求衣冠所游之道。——诸引「至」字皆此例也。

①「挑楚军战」,意即「挑动楚军使之参战」,「挑」与「战」所指不同,「挑」指汉,「战」指楚军。此例与他例不侔。

【5.13.3.1】两动字意平而不相承者,则间以「而」字连之。两意相反者亦如之。

两动字意平者。

[1175]孟梁上: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保」「王」两动字,事分先后,两意平列而不相承,故间以「而」字连之。

[1176]又: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牵」「过」两动字,意平列而不相承,故连以「而」字。

[1177]又滕下: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枉」「直」二字亦然。此种句法,不胜屈指。

两动字意相反者。

[1178]论卫灵:君子矜而不争,羣而不党。

[1179]又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矜」「争」,「羣」「党」,「和」「同」六动字,意皆相反,亦以「而」字转之。

[1180]庄秋水:昔者尧舜让而帝,之哙让而绝,汤武争而王,白公争而灭。——两动字意相反者,皆以「而」字连之。

[1181]左昭元:齐卫陈大夫,其不免乎!国子代人忧,子招乐忧,齐子虽忧弗害。夫弗及而忧,与可忧而乐,与忧而弗害,皆取忧之道也,忧必及之。——三用「而」字,皆以直连动字也。

[1182]又僖二十二:君未知战。劲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起之,不亦可乎?——两用「而」字同上。

推此例也,凡句以「而已」两字煞句者,亦此志也。「已」止也,亦动字也,犹曰事惟如是而止。

[1183]孟子滕文公上曰:夫道,一而已矣。

[1184]又告子上云: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

[1185]左襄二十七:事利而已,苟得志焉,焉用有信!

[1186]后汉孔融传:每朝会访对,融辄引正定议,公卿大夫皆隶名而已。

[1187]韩守戒:诸侯之于天子,不惟守土地奉职贡而已,固将有以翰蕃之也。——诸引「已」字皆为动字,故以「而」字连之。

【5.13.3.2】若两外动字参以「而」字,止词同者,有三例焉:① 一,其止词未见于上文者,则名之于第一动字后,而第二动字后代以「之」字。

二,其止词已见于上文者,惟于第二动字后置「之」字以代之。

三,第二动字如有弗辞,其止词未见于上文者,则名之于第一动字后。止词已见于上文者,亦惟于第一动字后代以「之」字,而第二动字后皆无加焉。

动1名而动2之。

[1188]孟梁下: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属」「告」两外动字,间以「而」字,其止词皆「耆老」也。「耆老」二字未见上文,故「属」字后直接「耆老」二芓,而「告」字后置「之」字以代焉。

[1189]又公上: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得」「君」两外动字,参以「而」字,其止词一为「百里之地」,一以「之」字代之。

[1190]又尽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得」与「教育」两外动字,同上。

[1191]又尽下: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1192]左宣十二:王病之,告令尹,改乘辕而北之。

[1193]又襄二十五:偃御武子以吊焉,见棠姜而美之。

[1194]公隐元:隐长又贤,诸大夫扳隐而立之。

[1195]公宣六:有起于甲中者,抱赵盾而乘之。

[1196]庄达生: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

[1197]史汲郑列传:择丞史而任之。

[1198]又淮阴侯列传:计功割地,分土而王之。

[1199]汉李广传:徒斩车辐而持之。

[1200]史伯夷列传:采薇而食之。

[1201]汉张禹传:禹心亲爱崇,敬宣而疏之。

[1202]韩送文畅师序:如欲闲浮屠之说,当自就其师而问之,何故谒吾徒而来请也?

[1203]又与柳中丞书:一旦去文就武,鼓三军而进之。

[1204]又南海神庙碑:明年祀归,又广庙宫而大之。——诸所引皆第一例。

动1而动2之。

[1205]孟梁下: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斫」「小」两外动字,间以「而」字,其止词即「大木」,已见上文,故「斫」字后不附以「大木」二字,惟于「小」字后代以「之」字而已。

[1206]左襄二十三:豹自后击而杀之。

[1207]又三十一: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大宫大邑,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之。

[12-8]又昭二十: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

[1209]又哀十六:胜如卵,余翼而长之。

[1210]又僖三十三: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

[1211]又宣十二:楚师方壮,若萃于我,吾师必尽,不如收而去之。

[1212]识汲郑列传:上贤而释之。

[1213]又廉颇列传:秦间来人,赵奢善食而遣之。

[1214]又项羽本纪:拔剑撞而破之。

[1215]秦策:大夫种为越王……以禽劲吴,成霸功,勾践终掊而杀之。——或云‘掊,背也。’郑世家赞有云:‘甫瑕虽以劫杀郑子内厉公,厉公终背而杀之。’秦策盖本此也。②

[1216]韩与李拾遗书:勤俭之声,宽大之政,幽闺妇女,草野小人,皆饱闻而厌道之。

[1217]又乌氏庙碑:中贵人承璀即诱而缚之。——诸所引皆第二例。

动1名而不动2。

[1218]孟公下: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求」「得」两外动字,其止词则皆「牧与刍」也。今置「牧」「刍」于「求」字后,而「得」字后则无止词无代字者,盖「不」字状之也。

[1219]又梁下: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救」外动字,后无止词者,「不」字状字也。

[1220]又离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此皆第一动字后,名其止词,而其后动字有弗辞者,则无加焉。

动1之而不动2。

[1221]又尽上: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第一句「爱」「仁」两外动字,其止词则皆「物」字,已见上文,故代以「之」字,而「仁」字后无加焉。第二句亦然。

[1222]又告下:孟子居邹,季任为任处守,以币交,受之而不报。处于平陆,储子为相,以币交,受之而不报。——「受之而不报」两句皆同上。

[1223]赵策:秦之攻赵也,倦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不攻乎?——「不攻」后无「王」字并无「之」字者,同上。

[1224]韩科斗书后记:识开封令服之者,阳冰子,授余以其家科斗孝经汉魏宏官书两部,合一卷,愈宝蓄之而不暇学。——「蓄」「学」二字亦同上。此三例也。

○1此处所云三例,以公式表之如下:

一, 动1 名而 动2之

二, 动1 而 动2之

三甲,动1 名而不动2

三乙,动1 之而不动2

今于例句前分别冠以公式。

② 章云:黄丕烈氏国策札记云:‘「棓」,鲍本作「掊」。丕烈案:史记作「负」。「棓」,声之转也。’王念孙氏读书雑志云:‘「棓」当为「倍」字之误也。「倍」与「背」同,言越王背德而杀之也。史记作「勾践终负而杀之」,「负」亦「背」也。史记郑世家曰:……,语意正与此同。’马氏盖茨本此,然谓秦策本史记,则误矣。

【5.13.3.3】再,第一动字为有形动字,如「往」「坐」「从」「随」之属,其后承以第二动字,往往于第一动字后即以「而」字连之,一若两意平列而不相因者然。

[1225]孟梁上: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往」字,动字之有形迹可指者。「往征」二字,未可相连,如前第三例之动字,①今于「往」字后即以「而」字尾之,盖茨变例也。

[1226]孟子梁惠王上云:然后从而刑之。

[1227]又梁惠王下: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1228]又公孙丑下:故从而征之。

[1229]又滕文公上:又从而振德之。

[1230]又离娄下:可立而待也。

[1231]又:可坐而致也。

[1232]又:有进而与右师言者。

[1233]又:又顾而之他。

[1234]又尽心下:望见冯妇,趋而迎之。——等句,皆如上。

[1235]左襄三十: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

[1236]又:子张怒,退而征役。

[1237]又襄三十一: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1238]公桓二:殇公知孔父死,己必死,趋而救之,皆死焉。

[1239]公庄十七:季子起而治之,则不得与于国政;坐而视之,则亲亲因不忍见也。

[1240]又宣二:赵盾就而视之,则赫然死人也。

[1241]齐语:五属大夫于是退而修属,属退而修县,县退而修乡,乡退而修卒,卒退而修邑,邑退而修家。是故匹夫有善,可得而举也,匹夫有不善,可得而诛也。

[1242]秦策:虽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

[1243]赵策: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1244]又: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

[1245]庄田子方:出而见客,入而叹。

[1246]史封禅书:于是退而论次自古以来用事于鬼神者。

[1247]汉司马迁传: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凡所引,皆变例也。

①「第三例」指前【5.13.2.5】节,非指【5.13.3.2】之第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