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此章讲述了女子保全贞节的重要性,列举了历史上苦节守志、富贵不淫、宁死不辱的贞烈女子事例。

忠臣不事两国,烈女[1]不更[2]二夫。

〔笺注〕齐王蠋曰:“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言女之事夫,犹臣之事君也。臣事二姓,则不忠。女事二夫,则失节。

【注释】

[1]烈女:刚正有节操的女子。

[2]更:改变,改换。

【译文】忠于君主的臣子不辅佐两个国家的国君,有节操的女子不嫁第二个丈夫。

〔笺注白话〕战国时期齐国的王蠋说:“忠臣不辅佐两国的君主,烈女不嫁第二个丈夫。”这是说女子侍奉丈夫如同臣子辅佐君王。臣子辅佐不同姓的君主就是不忠诚,女子嫁两个丈夫就是丧失气节。

故一与之醮[1],终身不移。

〔笺注〕醮,筵也。男婚女嫁,父母筵而饯之。女始嫁从父,再醮非礼也。

【注释】

[1]醮〔jiào〕:古代婚娶时用酒祭神的礼,谓尊者对卑者酌酒,卑者接受敬酒后饮尽,不需回敬。

【译文】所以女子一旦结婚,喝了婚礼上的酒,一生都不能变。

〔笺注白话〕醮是指婚礼宴。男子结婚女子出嫁,父母摆酒宴迎送新人。女儿最初嫁人是服从父亲的意愿,再结婚就不合礼仪了。

男可重婚,女无再适[1]。

〔笺注〕男子以宗嗣、祭祀为重,故妻死可再娶;女则以守贞为正。

【注释】

[1]适:女子出嫁。

【译文】男子可以再次结婚,女子不可以再嫁。

〔笺注白话〕男子以宗族血脉传承和祭祀祖先为要紧事,所以妻子死了可以再娶,女子却应该守志不嫁。

是故艰难[1]苦节谓之贞,慷慨[2]捐生谓之烈。

〔笺注〕女子丧夫苦守,是为贞节。遇难不屈,威逼不从,宁死不辱,妇曰烈妇,女曰烈女。

【注释】

[1]艰难:困苦,困难。苦节:坚守节操,矢志不渝。

[2]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捐生:舍弃生命。

【译文】因此艰难困苦还矢志不渝叫做贞,秉持正气舍弃生命叫做烈。

〔笺注白话〕女子丧夫守节不再嫁叫做贞节。遇到艰难不屈服,威武相逼不服从,宁死不受玷污,这样的妇人叫烈妇,这样的女子叫烈女。

令女截[1]耳劓[2]鼻以持[3]身。

〔笺注〕夏侯令女,魏曹文叔之妻也。文叔死,父母欲嫁之。令女曰:“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乃自截其耳以誓节。及夫家尽绝,父母又欲嫁之,女乃断鼻以全贞。

【注释】

[1]截:割断,弄断。

[2]劓〔yì〕:割除。

[3]持:守,保持。

【译文】夏侯令女切断耳朵、割除鼻子以保守节操。

〔笺注白话〕夏侯令女是魏国曹文叔的妻子。曹文叔死后,父母想让她改嫁。夏侯令女说:“仁人不因为盛衰而改变气节,义士不因为存亡而改变心志。”于是自己切断耳朵发誓守节。等到丈夫家的人都过世了,父母又想让她再嫁,夏侯令女于是割断鼻子保全贞节。

凝妻牵[1]臂劈[2]掌以明志。

〔笺注〕五代虢州司户王凝妻李氏,夫卒,携幼子奉丧归,止于旅店,主人以其有丧不纳。李氏固求,主人牵其手而出之。李氏泣曰:“天乎!吾不幸无夫,而此手为人所执耶?”乃引刀自劈其掌。有司闻之,乃旌李氏而责主人。

【注释】

[1]牵:拉,挽。

[2]劈:割,砍。

【译文】王凝妻子李氏被人拉着手,就砍断自己的手掌保护名节。

〔笺注白话〕五代虢州司户王凝妻子李氏,丈夫亡故,带着年幼的儿子奔丧回家,半路想住客店,店主因为她穿着孝服而不让她住下。李氏一再央求,店主拉着她的手哄她走。李氏哭泣说:“天哪!我不幸丧夫,这手岂能被人握住?”于是抽刀砍断自己的手掌。地方长官听说后,表彰李氏责罚店主。

共姜髧髦[1]之诗,之[2]死靡他。

〔笺注〕卫世子共伯蚤死,其妻共姜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不从,作柏舟之诗。曰:“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髧,垂也。髦,剪发夹囟,双垂于耳。子事父母之节,指夫也。言与夫结发为夫妇,今夫死,言亦守死而无他也。〇囟音信。(《诗经·国风·鄘》)

【注释】

[1]髧髦〔dàn máo〕:古时小儿发式。

[2]之:到。靡他:无他心。

【译文】共姜的《鄘风·柏舟》一诗,表达到死也没有二心。

〔笺注白话〕卫世子共伯早亡,他的妻子共姜守节不嫁。她的父母想强迫她嫁,而她不从,作了《鄘风·柏舟》这首诗说:“头发飘垂那少年,是我相中好侣伴。发誓至死不另求!”髧指头发下垂,髦指剪发齐眉,两侧垂到耳朵。这是未婚在家侍奉父母时的发式,指夫君。讲与丈夫为结发夫妻,现在丈夫过世,自己也要守节至死别无他心。

史氏刺面之文,中心不改。

〔笺注〕明溧阳史氏女,夫邵一龙,未嫁而夫死,父母欲更择婿。女乃刺面文,曰:“中心不改。”痛绝复甦,以墨填文一书不明,复刺以补之,事闻旌节以寿终。

【译文】史氏在自己脸上刺字“中心不改”,表明不再嫁的决心。

〔笺注白话〕明朝溧阳史家女,丈夫邵一龙在未过门时就过世了,父母想再选个女婿,史氏于是在脸下刺字“中心不改”。疼痛得晕死过去又苏醒过来,用墨涂在刺的字上,有一处刺得不清楚,又补刺上。官府知道此事,表彰她至死不再嫁的气节。

皇甫夫人,直斥逆臣,膏[1]鈇钺[2]而骂不绝口。

〔笺注〕皇甫规夫人,能文善书。规卒,董卓闻其美欲娶之。妻知不免,乃跪卓门,以义说之。卓不从,乃责骂之曰:“我大臣妻,义不受辱。汝羌胡杂种,尝隶吾夫帐下,今敢无礼于尔君夫人耶?”卓怒,悬其头于车上,乱箠击之。骂不绝口而死。(《后汉书》卷八十四)

【注释】

[1]膏:借指赴死,受死。

[2]鈇钺〔fū yuè〕:斫刀和大斧,指刑具。

【译文】皇甫夫人当面斥责忤逆之人,直到赴死受刑都骂不绝口。

〔笺注白话〕皇甫规的夫人,擅作文章。皇甫规过世后,董卓听说她貌美想娶她。夫人知道逃不过去,就跪在董卓门前跟他讲道义。董卓不听,夫人就责骂他说:“我是大臣的妻子,守义不受人玷污。你这个羌人外族的杂种,曾经附属在我丈夫手下,现在竟然敢对你上司的夫人无礼?”董卓大怒,把她的头挂在车上,乱棍击打她,她骂不绝口直到死去。

窦家二女,不从乱贼,投[1]危崖[2]而愤不顾身[3]。

〔笺注〕唐德宗时,有朱泚之乱,盗贼纵横。奉天窦氏二女(伯娘、仲娘),为贼所逼,姊先投深崖之下,妹从之。姊死,而妹折肱以免。帝闻而旌之。(《旧唐书》之列传第一百四十三)

【注释】

[1]投:跳进去。

[2]危崖:高峻的悬崖。

[3]愤不顾身:奋勇直前,不顾自身安危。

【译文】窦家的两个女儿,不受叛乱盗贼污辱,跳下悬崖从容赴死。

〔笺注白话〕唐朝德宗时,有朱泚造反,盗贼横行。奉天(今辽宁)窦氏的两个女儿伯娘和仲娘,被盗贼逼迫,姐姐先跳下悬崖,妹妹也跟着跳下去。姐姐死去,妹妹摔断手臂没有死。皇帝听说后表彰了她们。

董氏封发[1]以待夫归,二十年不施膏沐[2]。

〔笺注〕唐贾直言,谏谪岭南,谓妻董氏曰:“我去生死未可知。汝少不宜独居,可自为计。”董乃以绵束发,令夫手书封之,誓曰:“非夫至不解。”二十年而夫始归,亲解其发。(发堕无余。)(《新唐书》第二部/卷第一百九十六列传第一百三十)

【注释】

[1]封发:封束发髻、誓不改嫁之事。

[2]膏沐:洗沐,润泽。

【译文】董氏封束发髻等待丈夫回来,二十年没有洗过头。

〔笺注白话〕唐朝贾真言,因为直谏被降职到岭南,走时对妻子董氏说:“我此去生死难料,你年纪轻轻不用独守等我,可以自做打算。”董氏就用绵布束起头发,让丈夫在上面写字,发誓说:“不等到你回来就不解开。”二十年后丈夫才回来,亲手解开头发。(头发都脱落下来。)

妙慧题诗以明己节,三千里复见生逢。

〔笺注〕明扬州卢进士妻李妙慧,夫及第未归,讹传夫死。父母怜其贫寡,欲嫁之。时有南昌巨商谢唐,无子。母李氏在扬,妙慧族姑也,欲以为子妾。父乃佯携女之谢舟而去。李知其故,数欲自缢,俱为婢解。族姑闻之,乃以为女而携归舟。过金山寺,李题诗而自署曰:“扬州进士卢某妻,李妙慧题诗。”有“盖棺不作横金妇,天地当寻折桂郎。新诗题在金山寺,高贵云帆过豫章”之句。及卢授官归,踪迹其妻不得。因过金山寺,见诗。乃弃官寻豫章商船,多而不可诘。因夜绕商舟而唱李之诗,谢姑闻而招之。因得见,妻已为尼,乃复合。事闻而复其官。

【译文】李妙慧题诗来表明自己的气节,长路迢迢终于与夫君再相见。

〔笺注白话〕明朝扬州卢进士的妻子李妙慧,夫君考中进士,有误传说卢进士死了,卢父母可怜李妙慧贫苦守寡,想让她改嫁。当时有南昌的富商谢唐,因为没有子嗣,谢母李氏在扬州,是李妙慧的族姑,想纳她给儿子做妾。卢父亲于是假意带她到谢家船上而后离去。李妙慧知道原因后,几次要上吊,都被侍女救下。族姑听说后,就把她认作女儿带回船上。在过金山寺时,李妙慧题了一首诗:“盖棺不作横金妇,天地当寻折桂郎。新诗题在金山寺,高贵云帆过豫章。”并署名“扬州进士卢某的妻子李妙慧题”。等到卢进士被封官职回家时,到处找妻子找不到。有次过金山寺,见到妻子写的诗。于是放弃官位寻找豫章的商船,商船太多没法打听到。于是夜晚绕着商船咏唱李妙慧的诗,碰巧谢族姑听到并招呼他。因此得以见到妻子,李妙慧已经当了尼姑,于是还俗复合。朝廷听到此事恢复了卢进士的官职。

桓夫人义不同庖[1],而吟匪石[2]之诗。

〔笺注〕卫桓公夫人姜氏,自齐适卫,未及国门,而公遇弑,国人立其弟宣公。左右请姜回车,姜不从。乃筑室自居于卫,持丧三年。宣公请同庖而居。姜不可,乃咏匪石之诗以自誓,终卒于卫。诗见邶风柏舟篇。

【注释】

[1]庖〔páo〕:厨房。

[2]匪石:非石,不像石头那样可以转动。形容坚定不移。

【译文】卫桓公夫人守节义不再嫁,吟诵“我心匪石,不可转也”的诗,表明守节的决心。

〔笺注白话〕卫桓公夫人姜氏,从齐国嫁到卫国去,还没走到国门,听说新郎已经被杀,卫国人立桓公弟弟宣公做国君。随从请姜氏坐车回齐国,姜氏没有听。于是建造房子自己独居在卫国,服丧三年。卫宣公请姜氏与他同居,姜氏不同意,并吟诵“我心匪石,不可转也”的诗盟誓,最后死在卫国。诗见《诗经·邶风·柏舟》。

平夫人[1]持兵闾巷,而却阖闾[2]之犯。

〔笺注〕吴王阖闾破楚,昭王出走。吴王闻昭王母伯嬴美,而欲犯之。伯嬴持兵守永巷,而语吴王曰:“大王举兵,匡正楚国。而欲行不义,何以霸天下?妇人之义,于死无二。近妾必死,又何乐焉?王若杀妾,是屠国君之母而甘淫乱之名,又何益哉?”王惭乃止。嬴拒巷三旬,秦兵就救至,昭王返国。

【注释】

[1]平夫人:秦景公之女,楚平王之夫人,楚昭王之母。名伯嬴,嬴是秦国的姓,伯表示她是大女儿。

[2]阖闾〔hé lǘ〕,姬姓,吴氏,名光,春秋时吴国第二十四任君主。以楚国旧臣伍子胥为相,以齐人孙武为将军,使国势日益强盛。

【译文】楚平王夫人带兵守在永巷,退却了吴王阖闾的侵犯。

〔笺注白话〕吴王阖闾打败楚军,楚昭王逃走。吴王听说楚昭王的母亲楚平王夫人伯嬴生得貌美,想要占为己有。楚平王夫人伯嬴带兵守住永巷,对吴王说:“大王起兵是打着为楚国匡扶正义的旗号,却要做不义的事情,怎么能称霸天下呢?妇人守节义,到死都不二嫁。靠近臣妾者必死,哪有什么寻欢作乐的?大王如果杀了臣妾,是屠杀国君的母亲还情愿落下淫乱的名声,有什么好处吗?”吴王听了很惭愧打消了念头。楚平王夫人伯嬴拒守永巷三十天,秦国援兵一到,楚昭王返回了楚国。

夫之不幸,妾之不幸,宋女之言哀。

〔笺注〕蔡人之妻,宋人之女也。始嫁而夫有恶疾,女事夫不怠。父母哀而欲嫁之。女曰:“夫有恶疾,夫之不幸,亦妾之不幸也。夫有疾而弃之,不仁。女再适而背夫,不义。不仁不义,何用生为?”乃于自杀。父母遂止。卒事其夫,以终天年。

【译文】夫君的不幸就是我的不幸,宋女的话令人同情。

〔笺注白话〕宋国的女子嫁到蔡国,刚嫁过来丈夫就得了重病,宋女侍奉丈夫从不懒惰。父母怜悯她的遭遇,想让她改嫁。宋女说:“夫君得了重病是夫君的不幸,也是我的不幸。丈夫有病就抛弃他,是没有仁爱之心。女子离开丈夫再嫁,是不合道义。一个不仁不义的人,为什么还要活在世上?”于是要自杀,父母就打消了念头。宋女后来侍奉她的丈夫,直到他过世。

使君[1]有妇,罗敷有夫[2],赵王之意止。

〔笺注〕汉赵王家令妻秦罗敷美,王欲夺之。罗敷作诗曰:“使君自南来,五马立踌躇。使君语罗敷,还可其载不。罗敷前致词,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王乃止。

【注释】

[1]使君: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2]罗敷有夫:旧指女子已有丈夫。

【译文】罗敷对赵王说:“使君有妻子,罗敷有丈夫。”赵王于是放弃了想娶罗敷的想法。

〔笺注白话〕汉朝时赵王家的管家妻子叫秦罗敷,生得貌美,赵王想夺来做妾。罗敷就写了一首诗说:“使君乘车从南边来,拉车的五匹马停下来徘徊不前。使君对罗敷说,愿意与我一同乘车吗?罗敷上前回话说,使君怎么这么笨,你本来有妻子,我罗敷本来有丈夫。”赵王就打消了念头。

梁节妇之却[1]魏王,断鼻存孤[2]。

〔笺注〕梁节妇夫亡,有美色,魏王欲妻之。妇断鼻曰:“王之欲妾者,以其色也。今乃刑余之人矣。王何欲焉?妾之所以不死者,以子幼而欲抚其成也。”魏王大惭,乃赐号曰“高行节妇”。

【注释】

[1]却:拒绝,推辞。

[2]存孤:恤养孤儿。

【译文】梁节妇拒绝魏王,割断鼻子抚养孩子。

〔笺注白话〕梁节妇丈夫过世得早,她有姣美的姿色,魏王想娶她。梁节妇割断鼻子说:“大王想娶我,是因为我的美色。现在我是面目有缺陷的人了,大王还想吗?我之所以没有自杀,是因为孩子年幼,我想把他抚养成人。”魏王听到非常惭愧,就赐给她封号“高行节妇”。

余郑氏之责唐帅,严词[1]保节。

〔笺注〕南唐伐闽,闽余洪妻郑氏,为唐将王建封所获,王献于主帅查文徽。徽悦其色,欲纳之。郑氏责之曰:“主帅吊伐,褒忠旌节,以扬风化。建封行伍,尚不污节义,君元帅也。奈何身为祸首耶?”查惭,乃访其夫而归之。

【注释】

[1]严词:用严厉的话表白或陈述

【译文】闽国的余郑氏责问南唐主帅,义正辞严,保住了自己的贞节。

〔笺注白话〕南唐讨伐闽国,闽国余洪的妻子郑氏,被南唐将领王建封抓住,他把余郑氏进献给主帅查文徽。查文徽爱慕她的容貌,想要娶她。郑氏责问他说:“主帅您吊民伐罪,应该褒奖忠义的男子,表彰守节的妇人,来宣扬教育感化。王建封是军队里的人,尚且不玷污有节义的女子,您是元帅,怎么能成为罪魁祸首呢?”查文徽听了很惭愧,就寻访她的丈夫把她送回去。

代夫人深怨其弟,千秋表[1]磨笄[2]之山。

〔笺注〕赵简子女为代夫人,其弟襄子宴代君,而以铜斗击杀之。举兵灭代,而迎其姊。姊仰天大哭。(曰:“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义也。”)磨首笄而刺喉以死。代人哀之,名其葬地为磨笄山。

【注释】

[1]表:显扬,表彰。

[2]磨笄〔jī〕:磨利束发的簪子。

【译文】代夫人因弟弟杀了丈夫,而深深地责备她的弟弟,人们用磨笄山为名,千年表彰代夫人为夫自杀的节义。

〔笺注白话〕赵简子的女儿嫁给代国君做代夫人,他的弟弟赵襄子设宴招待代国国君,却用铜斗把代君打死,赵襄子起兵消灭代国后,接姐姐代夫人回国。代夫人仰天大哭,(说:因为弟弟怠慢丈夫,是不仁;因为丈夫而怨恨弟弟,是不义。)磨利头上的簪子刺入喉咙而死。代国人为她难过,把埋葬代夫人的地方称为磨笄山。

杞良妻远访其夫,万里哭筑城之骨。

〔笺注〕秦范杞良娶妻三日,即赴筑长城之役。及天将寒,妻姜氏制衣远寻其夫。闻夫已死,积骸成丘,乃检骨,滴血而识之,血皆不入。姜大哭三昼夜,城忽崩,见白骨数具。复滴血,渗入骨而不可拭者,知为夫骨也。因负骸骨出潼关,力竭不能行,乃置骸骨于岩下,坐其傍而死。潼关人哀之,因葬其夫妇,立祠以祀之。〇《孟子》云:“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国俗变。”此又齐二将之妻。二将死于战,二妻哭之。三日,流血,城为之崩。此又二烈妇也。

【译文】范杞良的妻子远道探望自己的丈夫,沿万里长城哭出了筑城的丈夫骸骨。

〔笺注白话〕秦朝人范杞良娶妻才三天,就被逼赶赴修长城的劳役。等到天快要冷时,妻子姜氏做好衣服远道寻找丈夫,却听说丈夫已经过世。尸骨堆积成小山,于是捡视骸骨,通过滴血识亲的方式找丈夫的遗体,血液都渗不进去。姜氏大哭了三天三夜,筑的城墙忽然崩塌了,露出几具白骨。姜氏又滴血相认,有一具尸骨血渗进骨头,血迹擦不掉,知道这是丈夫的遗骨。于是背着丈夫的遗骨走出潼关,精疲力竭走不动了,就把骸骨放在岩石下,坐在丈夫的尸骨边死去。潼关的百姓同情她,于是把夫妇二人埋葬,还立了祠堂祭祀他们。〇《孟子》中说:“华周和杞梁的妻子,在丈夫死后为他们痛哭,改变了一国的风俗。”这是两位齐将的妻子,二将死在战场,两位夫人为他们痛哭。哭了三天都哭出了血,城墙因此而崩塌,这是两位烈妇的事迹。

唐贵梅自缢[1]于树以全贞,不彰[2]其姑之恶。

〔笺注〕明贵池女唐贵梅,十七岁丧夫守志。姑与商淫,欲并得贵梅。梅骂不从。姑告梅不孝,官责梅。梅受责不辩,归缢于树而死,不言姑之过。

【注释】

[1]自缢:引绳缢颈而自尽

[2]彰:表明,显扬。

【译文】唐贵梅宁愿上吊自尽,以保全自己的贞节,也不张扬婆婆的恶行。

〔笺注白话〕明朝贵池这个地方有位女子唐贵梅,十七岁时丈夫去世,她守志不再嫁。婆婆与一位商人通奸,商人也想占有唐贵梅,她痛骂不从。婆婆到官府告唐贵梅不孝,官员杖责了她,她受到杖责也不申辩,回家后吊死在树上,至死不说婆婆的过错。

潘妙圆从夫于火以殉节[1],而活其舅[2]之生。

〔笺注〕元徐允让妻潘妙圆,从夫避兵。贼执其翁而杀夫,欲辱潘。潘曰:“汝舍翁焚夫,则从汝。”贼纵翁而焚夫,潘跳入火而死。

【注释】

[1]殉节:为保全志节而牺牲生命。

[2]舅:丈夫的父亲,公公。

【译文】潘妙圆跟随丈夫跳入火中殉节而死,同时救活了公公的性命。

〔笺注白话〕元朝徐允让的妻子潘妙圆,跟随丈夫躲避兵乱,贼人抓住她的公公杀死她的丈夫,还要污辱她。潘妙圆说:“你放了我公公,把我丈夫尸体焚烧,我就听从你。”贼人放了公公焚烧了丈夫尸体,潘妙圆跳入火中而死。

谭贞妇庙中流血,雨渍犹存。

〔笺注〕宋赵宗室妻谭氏,吉安人。元破吉安,赵逃去,谭抱子避兵于文庙。兵欲辱之,谭骂兵。兵杀其母子,血渍于石,洗之不去。至今庙中每阴雨,犹有血渍。

【译文】谭贞妇死时在庙中流的血迹,一到下雨天还会出现。

〔笺注白话〕宋朝宗室皇亲的妻子谭氏是吉安人。元朝攻陷吉安时,他丈夫逃走,谭氏抱着孩子躲在文庙中,士兵要污辱她,她痛骂士兵。士兵把他们母子杀死,血浸染在石头上,洗不掉。到现在庙中每逢阴雨天,石头上还会出现血迹。

王烈女崖上题诗,石刊[1]尚在。

〔笺注〕元末临海民妻王氏,色美。兵乱杀其夫,驱王过县清风岭。王题诗于岭上,曰:“君王无道妾当灾,弃女抛儿马上来。夫面不知何日见,妾魂未识几时回。两行怨泪垂频滴,一对愁眉锁不开。遥望家乡何处是,存亡二字实哀哉。”遂投崖而死。后人哀之,刊其诗于壁。

【注释】

[1]刊:刻,雕刻。

【译文】王烈女在崖壁上题诗,后人把它刻在石头上留存。

〔笺注白话〕元朝末年临海有一位百姓的妻子王氏,容貌姣好。兵乱时丈夫被杀,她被驱赶着过县里的清风岭。王氏在岭上题诗一首:“君王无道妾当灾,弃女抛儿马上来。夫面不知何日见,妾魂未识几时回。两行怨泪垂频滴,一对愁眉锁不开。遥望家乡何处是,存亡二字实哀哉。”题完后就跳悬崖而死。后人同情她的遭遇,把诗刻在了崖壁上。

崔氏甘[1]乱箭以全节。

〔笺注〕唐赵元楷妻崔氏,河北大乱,夫妇避兵。崔被执而免其夫,贼欲辱之,崔执刀以拒贼。贼怒,乱箭射之而死。

【注释】

[1]甘:情愿,乐意。

【译文】崔氏宁愿被乱箭射死,以保全自己的名节。

〔笺注白话〕唐朝赵元楷的妻子崔氏,那时河北大乱,夫妇二人躲避贼兵。崔氏被抓住而她的丈夫幸免于难,贼兵要污辱她,崔氏手拿刀抵抗贼兵。贼兵大怒,用乱箭将她射死。

刘氏代鼎烹[1]而活夫。

〔笺注〕元末汉中大饥,兵掠人食之。执民李仲义,将烹食之。仲义妻刘氏,奔告兵曰:“吾夫饿瘠无肉。吾闻妇人肥黑者肉美,妾愿代烹。”兵免夫而烹刘氏,远近莫不哀之。

【注释】

[1]鼎烹:鼎镬之刑,此处指煮食。

【译文】刘氏代替丈夫被煮熟而食,救活了丈夫。

〔笺注白话〕元朝末年,汉中地带发生严重的饥荒,士兵掳掠人来做食物充饥。当时有一个百姓叫李仲义被抓住,就要被煮食的时候,他的妻子刘氏跑来告诉士兵说:“我丈夫饿得太瘦弱没有肉。我听说黑胖的女人肉比较美味,我愿意代替他被你们吃。”士兵就放了她丈夫,把刘氏煮食了,远近的百姓都很同情她。

是皆贞心[1]贯[2]乎日月,烈志[3]塞乎两仪。正气凛[4]于丈夫,节操播乎青史者也。可不勉欤!

【注释】

[1]贞心:坚贞不移的心地。

[2]贯:贯通。

[3]烈志:壮志,大志。塞:充满。两仪:天地。

[4]凛:严肃,庄严。

【译文】这些女子都是坚贞不移的心贯通日月,壮志豪情充满天地,正气凛然如大丈夫,气节操守在青史流芳。我们怎能不以她们来勉励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