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来之学风

魏晋南北朝,可以说是经学、玄学、佛学,同时并行的时代。因为两汉的儒者,泥古太甚了,所以激成一种喜欢探求原理的趋向,而形成所谓玄学,第二编第八章中,业经说过了。玄学的思想,自然和佛教接近的,所以东汉以后,佛学渐次昌明。然而在中国社会上,素占思想重心的儒学,自然还保存其相当的位置。

两汉的儒学,有今古文之分,第二编第四章中,也业经说过了。今古文之学,本来是各守专门的。[1]到汉魏之世,郑玄王肃辈出,才杂糅今古文,以意去取。自此以后,两汉专门传授的统绪,渐渐的失传了。郑玄在当时,是很负盛名的。而王肃是晋武帝的外祖,他的著述,在晋初也颇占势力。从此以后,经学界今古文之争,一变而为郑王之争。王肃这个人,颇有作伪的嫌疑。因为东晋时,有一部号称孔安国传的《尚书》出现。其中经文,有一部分是假的,注则全部是假的;而其说法,和王肃的说法相同之故。[2]这许多,都是后来的人,考据出来的,在当时的人,则并不知道。当时儒家的思想,大抵不免于琐碎。因为经是不能直接解释的,总得根据前人的注。前人的注,自然有不完全处,不明白处,有待补充解释;于是更为前人的注作注,是为义疏之学。南北朝的经学,可以说极大部分,是给义疏之学所充塞的。当时的儒者,是喜欢考据事实,而不甚问其所以然的。承汉代泥古的学风之后,一切事情的办法,都要以古礼为根据,所以治“三礼”[3]之风极盛。礼在古代社会里,自然是生活的轨范。到后世,社会的生活变了,如何还可拘守?如此,自然要激起有思想的人的反抗,都走向玄学、佛学的路上去了。[4]

玄学是混合儒道两家的思想的。他们所注重的书,是《易经》和《老子》、《庄子》。所考究辩论的,大概都是哲学上的问题。至于佛学,则初输入时,都是些小乘之说。信他的人,亦大抵是宗教上的信仰。公元4世纪之末,大乘经典,开始流行。从此以后,佛教的哲学,就日盛一日。[5]佛学盛行之后,自然有将他和中国固有的思想相比较的。于是有人主张佛学和儒道,两家之学,名异而实同。也有人主张根本上不能兼容的。彼此辩论之说亦不少。

当时虽在丧乱之际,讲学之风亦颇盛行。有名的经学大师,门徒往往至于千百。他们或者公开讲演,或者集众辩论。辩论之际,也是很激烈的。[6]讲玄学、佛学的人,亦有此种风气。有学问的君主,如梁武帝、陈武帝等,亦时时聚集群臣,亲临讲会,他们所讲论的话,编纂成书的也不少。[7]

隋唐之经学

到隋唐之世,风气又一变了。此时义疏之学,派别繁多,就是专门研究的人,亦不能尽通。谨愿之士,都苦其琐碎;浮夸的人,则借此自炫。义疏之学到此,就有加以整理的必要。而当东晋南北朝之世,南北治经的风气,亦有不同。北方是谨守汉人旧说的,南方则王肃一派之学颇盛。晋以后人的说经,又颇有杂以玄学的。隋朝统一以后,论政治是南并于北,论经学则北并于南。唐太宗时,命隋朝的宿儒孔颖达等纂修《正义》。至高宗时,又加订正颁行。所取的都是南方之说。隋唐之世,是文艺盛而经学衰的。唐代读经的人,大抵是为应科举起见。既有官纂之本,别种书,注意的人就少了,而南北分离的经学,至此遂告统一。

论文学,唐代却是一个大改革的时期。汉代的散文,本来和口语接近。东汉以后,渐变而崇尚偶俪,遂成所谓骈文。所谓骈文,其初不过是句调求其整齐,措辞求其美丽。这不过是就散文加以修饰,原非截然异物。到后来,修饰之风,愈趋愈甚。一句句都要对起来,再加以要用许多辞藻来涂泽。说一件事情,不是直说的,而要用古事来比附。如此,就和口语相去日远,寝至不能达意了。当时这种文字,称之为文;其实际应用的,则称为笔。笔使用俗语,比较多些;也不大用辞藻涂泽、古事比附。然而其句调的要求整齐,还是一样。这也是和口语不合的,所以也不能达意。文字的浮靡,乃后起之弊,在古代,本来不是如此的。浮靡既甚,就有人要想返之于古。这种风气,南北朝的末年,已经有了,到隋朝而更甚。然而不知道用古人说话的法子来说现代人的话,所做的文章,简直是说的古话。那其不能适用,和将辞藻涂泽、古事比附的,又有什么区别呢?

诗体:魏晋南北朝时,有两种:一种就是汉代的五言诗,一种是乐府。这两体都有作者。但是(一)古诗和乐府,都源于歌谣。歌谣是简短的,主于“比”“兴”的,用“赋”的地方较少,[8]所以于详细的叙事,和质直的言情,都不甚相宜。(二)而且这时候人,口中吟诵的音调,渐渐地变了。其最显著的,则就一个字,都能分别出平、上、去、入四声。就觉得古诗的音调,还未尽和谐。(三)从南北朝以来,外国的音乐,输入的多了。歌辞既生新体,文人的作品,自然也会随之而变化。所以当隋唐之世,诗和文,都是要发生新体制的时候。此等趋势,乃自魏晋南北朝之世,酝酿而成;滂薄郁积,以待唐代诸大家。

唐代诗文学诸大家

唐初诸文人,想革六朝浮靡之习的也不少,但总不免于竟说古话。所以其病又不免流为僻涩。到韩愈,才真能以古人的义法,说今人的语言。改革之业,至此就告成功了。所以称赞他的人,说他的文字,能起八代[9]之衰。次于韩愈的,则有柳宗元。论唐代散文的,多以他们二人并称。文学是堆积的。新的既兴,旧的不能就废。所以韩柳等所创的新文体虽兴,旧文体在社会上,还是很通行的。在唐代,一切应用文字,还是旧体多,新体少。但是新体的位置,也已经给人确认了。于是骈散分途,称旧体为骈文,新体为散文。尊重新体的人,因其是取法于古,又称之为古文。唐代的骈文,和南北朝以前的骈文,又有区别。其原因,则南北朝以前的骈文,都不调平仄,唐代的骈文,就渐渐调起平仄来了。调平仄的文字,最适宜于“宣读”。又宣读的文字,句调以无甚长短,而又不板滞为最宜。所以到唐末,又生出一种四字六字相间的句法来,亦称之为四六。到宋代而大为流行。

韩愈庙

不论有韵之文,和无韵之文,凡调平仄的都可称之为律。所以唐朝人所做的赋,对于古人,亦称为律赋。然则唐宋人的四六,对于旧式的骈文,亦可称之为律的,不过没有这名目罢了。至于律诗,则是南北朝以来,久有端绪,到唐朝的沈宋[10]而后大成的。五言古诗,和从乐府变化而成的七言歌行,到唐朝,体制都日益恢廓。可以详细叙事,可以质直言情。其中最为特出的,尤其要推天宝乱离时的杜甫。他所做的诗,把当时政治的兴衰,民生的疾苦,都曲曲传出。后人至称为诗史。韩愈和白居易所做的诗,也是很长于叙事的。白居易的诗,尤其明白如话,老妪都解。此外如李白的高超,高岑的悲壮,王孟的雅淡,以及中唐诸子的清俊,都是各有特色的。[11]唐代是诗学最盛的时代,名家之多,真是举不胜举。其参酌外国音乐之调而新创的词,虽然到五代以后,才渐次发达,然在唐代,其体制亦早已成立了。唐末的温庭筠,算是词人中首屈一指的。

李白像

艺术与西方文化之影响

论艺术,隋唐时代,也是很兴盛的。而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亦不少。中国的文字,形体很为繁复。笔画配置之间,很可以生出美感,所以亦成为美术之一。隶书初起,本是应用的。到后来,又渐渐地变成美术了。在东汉之世,历史上就屡有所谓善“史书”[12]的人。此时的人,所擅长的,大抵是隶书。他们所写的隶书,都是有挑法的,又称为八分书。其旧式无挑法的,则施诸实用,亦称为章程书。这就是今日的正书。草书亦有擅长的人。其后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个字分开的,谓之章草。又有两字牵连,上一字的下体,就可算做下一字的上体的,则谓之狂草。草书的形体,离真书太远了,不能应用,则又有所谓行书。不论哪一种字体,都有善于书写的人,而成为一种美术。魏晋以后,篆、隶的应用,渐渐地少了,所以书家亦以擅长真、行、草三体的为多。其中最为有名的,当推东晋时的王羲之。历来评书的人,都称他为古今之冠。唐朝的欧、虞、颜、柳[13]等,亦都有名。李阳冰又以篆书见称。

写字纯然是中国的美术。至于绘画,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就多了。古代的绘画,是偏重于人物的。所画的亦多系故事。其余山水、花卉、鸟兽等,不过是人物画的布景。人物画的生出新意,受佛画的影响当最多。而西域画亦次之。在唐时,吴道子最为有名。同时又有杨惠之,善于塑像。其作品,现尚存于江苏昆山县的甪直镇,受印度的影响也很深。此外便要数到雕刻和建筑。雕刻最伟大的,是大同武州山和洛阳伊阙的佛像,都是北魏时的作品。

建筑受西方的影响也不少。尤其塔,是中国本来所没有的。绘画发达之后,山水、花卉、鸟兽、虫鱼等,都独立自成一艺。其中山水画,尤为中国人所嗜好,唐以后特别发达。唐朝的王维、李思训,一专取神韵,一注意勾勒,为后来南北两派之祖。

【小结】

(一)魏晋南北朝,社会上有几种学术思想同时流行?其中哪种是偏于思想的?哪种是注重事实的?

(二)南北朝时的经学家,后人都称他是汉代经学家的功臣,这是什么缘故?

(三)隋唐的经学,和南北朝的经学,有何异同?

(四)何谓骈文、散文?从西汉的散文,变成东汉以后的骈文;东汉以后的骈文,又变做唐代的散文,是怎样的一个变迁?唐代的散文,何以又称为古文?

(五)唐朝人的诗体,比之前代,有怎样的一个变化?

(六)何谓古体、律体?

(七)韩柳是什么人?李杜是什么人?

(八)中国的字,为什么会成为美术?

(九)隶书和正书的区别如何?为什么正书之外,要有草书?草书之外,又要有行书?

(十)中国最有名的书家是何人?

(十一)中国画和西方文化的关系如何?

(十二)中国的雕刻、建筑,和西方文化有何关系?

* * *

【注释】

[1] 专门,谓专取一家之说,不把他家的说法,掺杂进去。

[2] 这一部分《尚书》和全部孔安国《传》的作伪,是南宋时候,才有人怀疑;明以来渐渐发现,到清初的阎若璩,才考定其为伪作的。伪作的人的学说,和王肃关系极密,则到丁晏而论定。阎氏所作的书,名《古文尚书疏证》。丁氏所作的书,名《尚书余论》。

[3] 三礼,谓《周礼》、《仪礼》、《礼记》。

[4] 当时的人说经,亦有掺以玄学的,如魏晋时何晏所做的《论语集解》,王弼所注的《易经》便是。但这究竟是少数。

[5] 大小乘和佛教的哲学,参看下章。

[6] 见南、北史《儒林传》。

[7] 其书目,俱见于《隋书·经籍志》。

[8] 比、兴、赋,是做诗的三种法子。汉朝人讲《诗经》,就有这种说法。比是以此物比彼物,如以美人比名花。兴是见此物而想起彼物,如见名花而思美人。实写美人的美,那就是赋体了。

[9] 八代,谓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

[10] 宋之问、沈佺期。

[11] (11)高岑,谓高适岑参。王孟,谓王维、孟浩然。论唐诗的,有“初盛中晚”之说。虽然没有明确的界限,也可以见得风气变迁的大概。大抵初唐是浑融的,还没有十分发泄。盛唐最为博大,是唐朝诗学的中坚。中唐渐趋清俊。到晚唐,就颇流于纤弱了。

[12] 这史书两字,是指写字说的,不是说历史一类的书籍。因为古代写字的人唤做史,所以人所写的字,也称为史书。

[13] (13)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